第九章潮位观测

合集下载

第九章 潮位观测

第九章 潮位观测
36
37
4. 悬锤式水尺安装
适用于水很深、石质底、岸壁 陡峭地区 将水尺固定在横木上,绳索绕 过滑轮,上端伸向水尺板并装有 拉环作为指标,下端吊有重锤, 直抵水面 安装时应估计最低水位,以决 定绳索长度
38
观测水位时,先把重锤放下,当锤和水面接触 时,再看指标拉环在水尺板上的读数,即为潮位
53
前视标尺 后视标尺
H (ai bi )
i 1
n
B对A的高差: C对B的高差: C对A的高差:
h1 H B H A a1 b1 h2 HC H B a2 b2
h HC H A (H B H A ) (HC H B ) (a1 b1 ) (a2 b2 )
11
2. 平均海平面及其变化
某测站测得任意时段的每小时的潮高取其平均值, 称为某测站的、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海平面
日平均海平面、月平均海平面、年平均海平面 平均海平面是变化的 •随季节变化
•随地点变化
地理条件、气象因素、海水密度不同导致
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整体呈上升趋势
12
四、基准面和水准点与各种潮位的关系
58
59
9.5 利用验潮仪进行潮位观测
60
61
10
三、海平面与基准面
1. 海平面 验潮站站址选定后,通过大量观测资料可 确定该区域海平面 测量陆地上人工建筑物和自然物高程的 一个起算面,也叫基准面,通过大地测量 水准网相对固定 又称绝对基准面
解放前我国没有统一高程起算零点
1957年起,以青岛验潮站多年的平均海 平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面 其他国家也有其各自的高程起算面
31
有依托物的安装方法 •若设站地点有码头、堤坝、栈桥、平台、 灯塔等海上建筑物,则可依照具体地形、 地势,将水尺固定在这些人造物的边壁上

海洋调查知识点总结

海洋调查知识点总结

海洋调查知识点总结第七章海流观测海水运动=乱流(湍流)+波动+潮流+常流海水运动:如何加以区分?进行海流观测时,要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观测一昼夜或多昼夜,所得到的结果是常流和潮流运动的合成。

对一昼夜或多昼夜获得的资料,经过计算,可将这两部分分离开来。

水平方向周期性的流动称为潮流,其剩余部分称为常流、余流或通称为海流。

7.1 海流观测的意义1、直接为国防、生产、海运、交通、渔业、建港等服务2、海流影响区域海洋学和全球的气候>海流决定营养盐分布(上升流)>海流对气候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7.2 海流计简介海流观测用到的仪器有:机械旋浆式海流计、电磁海流计、声学多普勒海流计、光学式海流计、电阻式海流计、遮阻涡流海流计1、机械旋浆式海流计据旋浆叶片受水流推动的转数来确定流速,用磁盘确定流向。

根据这类仪器记录部分的特点,大致可分为厄克曼型、印刷型、照相型、磁带记录型、遥测型、直读型、电传型等旋浆海流计(1)厄克曼海流计无水深限制,不能测弱流,不能连续观测(2)印刷型海流计能够记录一段时间内平均流速和瞬时流向(3)照相型海流计测量值记录在耐压壳内的胶上。

胶卷一般用宽16mm,长15m,可记录6000幅图片,该仪器的测量深度为150m,自记工作时间达30天(4)磁录式海流计将测量数据以二进制编码方式记录在磁带上,磁盘,存储器,记录量大,观测时间长(5)遥测海流计双频道的无线电遥测装置,包括装在浮标上的传感器和装在船上或岸上的接收装置。

流速与流向根据自记仪纸带上记录脉冲频率和相对位置而进行测定,适合短期现场实时观测(6)直读式海流计流速流向测量的电信号均经电缆传递到显示器。

测量数据直观、材料整理方便、观测速度快、适合短期现场多层次观测,费用低2、电磁海流计包括:(1)电磁场电磁海流计(表层,深层)优点:可以走航自记。

水下部件结构简易,可靠性高。

缺点:由于它与地球垂直磁直强度有关,不能再赤道附近使用,只适用于地磁垂直强度大于0.1奥斯特的海区(2)人造磁场电磁海流计S4型的电磁海流计,其外形是球形,很好地解决了仪器倾斜对测流的影响,其主要特点是:精度高,测量值可靠,体积小,操作简便,无灵活部件,,对流场无影响3、声学多普勒海流计多普勒效应:超声源(或发射器)和接收器(散射体)之间有相对运动,则接收器所接收到的频率和声源的固有频率是不一致的,若它们是相互靠近,则接受频率高于发射频率,反之则低。

《观潮》第五教案:采集精准的潮汐观测数据!

《观潮》第五教案:采集精准的潮汐观测数据!

《观潮》第五教案:采集精准的潮汐观测数据!潮汐是海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现象,它不仅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如何准确地观测、测量潮汐数据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本次的教案——《观潮》第五教案:采集精准的潮汐观测数据!一、潮汐的基本概念潮汐是由于地球引力和惯性力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涨落运动。

潮汐活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地球被月球和太阳所引力作用的结果;二是地球的旋转和惯性作用所致的离心力。

潮汐的周期为12小时26分,分为两个高潮和两个低潮,即每天涨落两次。

二、潮汐观测的意义潮汐观测是一项重要的海洋观测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预测海浪、风浪和暴风潮等天气现象,而且还可以提供准确的潮汐数据,为海洋交通、海洋工程、港口建设、海军军事活动、海岸带开发、渔业、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开展精准的潮汐观测工作对于保障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潮汐观测的方法潮汐观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观测法和现代的自动观测法。

1.传统的观测法传统的潮汐观测法是指通过人工观测来获取潮汐数据,它通常需要借助一些基础设施,如潮位站、潮汐平均值计算器、液压式潮时钟等。

潮位站是指位于水中的一个固定测量点,观测员通过对潮位站进行固定与标志,通过读取潮汐平均值计算器上的指针来确定潮汐数据。

液压式潮时钟是利用液体的流动特性来实现潮汐的自动测量的,它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潮汐观测,但是相对于传统的观测方法,其采集的数据存在一些误差。

2.现代的自动观测法现代的自动观测法是指通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智能化传感器技术的自动化设备来实现潮汐的实时观测和数据采集。

这种方法采用的传感器通常包括式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对位移和压力的实时感知来实现潮汐数据的采集。

相较于传统的观测法,这种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数据采集速度,同时还可以实现实时的远程监测和数据传输,更加方便和快捷。

河道修防工培训教案

河道修防工培训教案

河道修防工培训教案单位:山东黄河职工学校教材名称:河道修防工授课人:付建利二。

一三年十月授课内容第2篇基础知识第六章堤防工程基本知识第九章堤防观测基本知识第3篇技能操作模块2工程观测第4篇技能操作模块2工程观测第5篇技能操作模块2工程观测第6篇技能操作模块2工程观测第7篇技能操作模块2工程观测理论试题比重表技能操作试题考核内容结构总表要求所要掌握的知识第六章堤防工程基本知识掌握知识:1、堤防种类、作用及各部分名称2、堤防标准及规划设计要求3、堤岸防护工程结构类型及其作用4、穿堤、跨堤建筑物第九章堤防观测基本知识掌握知识:1、堤防基本观测内容2、水位(潮位)观测的基本知识3、堤身表面观测的内容及观测方法4、水沟浪窝、陷坑、滑坡、塌陷、渗透(渗流)、裂缝、堤身沉降等观测内容及方法各篇模块二:工程观测工作要求(掌握知识)工程观测工作要求(续前表)重点授课内容:模块2工程观测I、初级工一、掌握内容1、防压缩沉降的因素和压缩沉降的特点;2、堤防的总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差;3、堤防沉降观测断面的选设;4、堤防沉降观测点的选设;5、沉降点标志的组成;6、水尺的分类和布设。

二、实际操作应用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2、直立式水尺的设置;3、水面平静时的水位观测;4、有风浪时的水位观测。

n、中级工一、掌握内容1、堤身沉降观测;2、测量数据记录和高程计算;3、裂缝观测的目的;4、裂缝观测内容及对各内容的表示或测量方法;5、观测裂缝宽度变化的方法;6、测压管水位观测方法。

二、实际操作应用1、高程测量(沉降量计算);2、倾斜式水尺的设置;3、裂缝宽度观测;4、测压管水位观测。

HI、局级工一、掌握内容1、岸滑坡特征;2、滑坡体观测内容;3、滑坡发展趋势分析;4、抛石护脚(护根)工程的探测;5、用船探测水下护脚(护根)工程的操作方法;6、根石断面图的绘制。

二、实际操作应用1、检验水准仪的准确性;2、测算沉降量和沉降差(不均匀沉降值);3、抛石护脚(护根)工程探测;4、判断主流位置并绘图。

第九章潮位观测

第九章潮位观测
第九章 潮位观测
主要内容
✓潮位观测的基本概念 ✓测站的设置 ✓水准联测 ✓利用水尺进行潮位观测
1
概述
水体的自由表面距离固定基面的高度统称水位 海洋中的水位又称潮位
➢天体引潮力导致的周期性垂直涨落 ➢风、气压、大陆径流等因素引起的非周期变化
2
潮位观测的重要性
•船舶进出港口、海洋和海岸工程设计 •海军水雷布设深度、风暴潮和潮汐预报 •海涂围垦、潮汐发电 •确定平均海平面和深度基准面、潮汐表制作 •海上作战指挥、海底电缆的敷设……
•随季节变化 •随地点变化
➢地理条件、气象因素、海பைடு நூலகம்密度不同导致 ➢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整体呈上升趋势
12
四、基准面和水准点与各种潮位的关系
➢潮位是以海面到固定基面的高程表示的 ➢选定观测站后,要确定该测站潮位观测的起算面 (测站基面) ➢绝对基面、假定基面、冻结基面、海图深度基面 ➢水准点:国家高程网的控制点
3. 冻结基面 ➢原测站基面变动,不再使用,将其冻结,称为~ ➢可保持历史资料的连续性
18
4. 验潮零点 ➢验潮站水位起算面 ➢验潮零点所在面称为潮高基准面,通常相当于当 地的最低低潮面
验潮零点是确定所有基准面的基础!!! (最原始的测站基面)
19
5. 深度基准面
➢海图水深的起算面 ➢一般确定在最低低潮面附近 ➢各国不同
15
我国高程基准面间关系
16
绝对基面:多年平均海平面 问题:平均海平面怎么来的?
某测站测得任意时段的每小时的潮高取 其平均值,称为某测站的、在某一段时 间的平均海平面
潮高???
测站基面到自由水面的垂直距离
测站基面!!!
17
2. 假定基面 ➢某测站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测站的高程无法与 国家某一水准点联接时,可自行假定一个测站基面, 称为假定基面

OSM9_潮位观测_2

OSM9_潮位观测_2


1、分“黑白面”和“红白面”两面(双面尺);
2、刻度间隔皆为1cm; 3、“黑白面”刻度从0m开始,“红白面”分为刻度从4.678m和 4.787m开始两种; 4、水准标尺应放在稳固的尺垫或尺桩上; 5、安装圆水准器以保持观测时水准标尺的垂直。
§9.3 水准联测
2、水准联测的原理及方法 水准测量就是通过测量点与点之间的高程差(或称高差)。
(2) 更大的观测密度;(75m) (3) 更高的视距差要求;(2m,累积5m) (4) 更高的逐步高差精度要求;(2mm,3mm) (5)更高的全程高差精度要求。( 12 S mm )
8
9
全程往返高 差
平地~山地
5mm
±20~25 mm
§9.3 水准联测
7、水准仪的维护 (1) 在施测时,应避免光线直晒在仪器上,否则将影响施测精度。 (2) 各螺旋及转动部分如发生阻滞不灵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在原因未弄清 前,切勿过分用力扭扳,以防损坏机件。 (3) 镜片上有灰尘时,可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如有轻微水气可用洁净丝绸轻轻 揩擦,切勿用手指接触镜片。
§9 潮位观测
1.
基本概念 测站的设置 水准联测 水尺观测潮位
2.
3.
4.
5.
浮筒式水位计观测潮位
其他验潮仪 验潮井设置参数的选取
6.
7.
§9.3 水准联测

问题:
1、水尺零点高程 (不同验潮站资料的统一问题:与国家水准网/基面联测) 2、 水尺位置的变动 (同一验潮站资料的统一问题:与岸上水准点联测)

水准联测:
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出水尺零点相对国家标准基面中的高程,从而固定水 位零点、平均海面及深度基准面的相互关系,保证潮位资料的统一性。

海洋技术概论大作业-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

海洋技术概论大作业-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

海浪、潮汐、潮位的观测09海洋科学2班2220092522 王洋生活在海边的人,每天都能看到海水按一定时间作有规律的涨落。

习惯上,人们把白天的海水上涨叫“潮”,夜间的海水上涨叫“汐”。

二者合称潮汐。

人们知道,潮汐是海水受月、日等天体的引力作用而使得海面周期性的涨落,这种海面的升降是和海浪的波动混合在一起的。

对潮汐的观测属于物理海洋学范畴,如今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

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关于潮汐观测发展史,基本原理和观测方法以及当今普遍使用的观测仪器等。

潮汐观测发展史人类对潮汐的观测始于公元前1400年以前,可以分为萌芽时期(公元1400前)、奠基时期(1400-1900)、成长时期(1900-1950)和现代化时期(1950-)四个时期。

萌芽时期人们进行原始的水文观测(水位观测等)并积累了大量水文经验,萌发了水文循环观念。

奠基时期人们发明了观测仪器,开始开展水文测验,应用水文学兴起。

成长时期人们改进了水文计算和预报方法现代化时期又有很多新技术应用进来,包括水文数学模型,地下水模型,水面蒸发和水质模型等潮汐观测技术原理和方法1、潮汐原理:海水白天涨落叫做潮,夜间涨落叫做汐。

我国古书有“大海之水,朝生为潮,夕生为汐”的记载。

引潮力包括月球、太阳等天体,尤其是月球,同时,随着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力的作用也呈周期性变化。

月球引力和地球离心力是两种对立的力,两者结合起来产生的合力(矢量和),就是月球使海水发生潮汐现象的力量,称为“月球引潮力”。

太阳的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2700万倍,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平均距离的389倍。

因此可以推算出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之比为1:2.18,它所引起的潮汐现象虽不易被单独观测到,但却影响着月潮的大小。

每当农历初一(朔)或十五(望)时,地球、月球、太阳的位置几乎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是一致的,两种力量迭加在一起,就使海水出现大潮。

海洋调查方法 第九章 潮位观测

海洋调查方法  第九章 潮位观测
由于各地的地理条件、气象因素、海水密度等不同所造成的。
平均海面多年变化
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年至2014 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0毫米/年。2014年,中 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111毫米,较2013年高16毫米,为 1980年以来第二高位。
1980-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
潮汐是海洋重要的背景运动。
潮汐是海洋中典型的长波。以平均大洋深度4000m计算,半日潮的波长可达 8600km,黄海的波长可达800多km。潮波在大洋中形成,向近海传播,由于 深度变浅,潮汐能量集中,潮差变大,所以近海的潮汐现象明显。北美芬迪 湾最大潮差为15-16米,我国钱塘江最大潮差8-9m。由于潮差大,潮流强,日 夜冲击海岸,泥沙运动,改变航道的深浅,影响近海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建筑 物的安全。
冻结基面
原测站基面变动,使得以后使用的基面与原测站基 面不同,故原测站基面需冻结下来,不再使用。
潮高基准面
验潮零点所在的面,记录潮高的起算面,其上为正 值,其下为负值。该面通常相当于当地的最低低潮面。
深度基准面
海图水深的起算面。海图深度基准面一般确定在最 低低潮面附近。目前,我国采样的是“理论深度基准面” 作为海图上的深度基准面。
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 面变化区域特征明显。 与常年相比,渤海湾西 南部、长江口北部和杭 州湾南部沿海海平面上 升明显,上升幅度均超 过150毫米;海南岛沿 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次之, 为134毫米;台湾海峡 西部和广西沿海海平面 上升幅度最小,均小于 70毫米。
1980-2014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洋站海平面变化
平均海面及其变化
平均海面 将某测站测得任意时段的每小时的潮高取其平均 值,称为某测站的、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海面。

潮位观测

潮位观测

面、海图深度基准面等
基本概念
测站基面
绝对基面:一般是以某一测站的多年平
均海平面作为高程的零点,因此,海平 面又叫绝对基面
以这类零点作为测站基面,则该测站的
水位值就是相对绝对基面的高程
基本概念
测站基面
假定基面:某测站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
(如海岛或偏僻的地方),测站的高程无
法与国家某一水准点联接时,可自行假
验潮站设置

水准点设置
水尺设置后,从水尺上读取海面的高度。此高 度是从水尺零点起算的,一旦水尺被撞倒,所 观测的潮位资料及由此计算的平均海面、深度 基准面便没有依据! 为解决此问题,需在岸上设立固定水准点 (固定 在岩石或水泥桩上),并求出水尺零点和岸上水 准点之间相对高度。 固定水准点设在测站附近,设置地点要求坚实 稳定,潮水不能淹没,不要设在离铁路、公路 太近和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不坚固的建筑物 上,以免损坏。
选择在海滩坡度大的地方,使水尺位置便于由 岸上进行观测 尽量利用现有码头、防波堤、栈桥等海上建筑 物作为观测点,避开冲刷、淤积、崩坍等使海 岸变形迅速的地方


基本概念

海平面
海平面:测量陆地上人工建筑物和自然物
(如山高)高程的一个起算面,叫做基准面

从1957年起,我国才统一规定青岛验潮站的 多年的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 面,命名为“黄海平均海平面”
海底电缆的敷设、地震预报等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潮位观测基本概念
潮位变化的一般规律
验潮站站址的选择
海平面与基准面
验潮仪简介
基本概念
潮位变化一般规律
基本概念

验潮站站址的选择

OSM9_潮位观测_3

OSM9_潮位观测_3

--由校测时间算起的小时数,如第一小时为1,第 2小时为2…第12小时为12。
例如: 在08点00分笔尖准确地落在08点上,而在20点00分时间,校 核记号落在20点06分处 。可算出18点是05,15点时04 。。。。
7
§9.5 浮筒式水位计潮位观测
3、纪录(HCJ1-2型验潮仪)

纪录的整理
(3) 潮高订正 如校核水尺潮位与潮位仪纪录不符,应根据潮时订正的方法对逐时潮位进行订正。
订正方法:根据时差向前均匀订正。(表9-3)
6
§9.5 浮筒式水位计潮位观测
如时间校核记号与时间坐标差值≥1分钟,则应进行潮时订正。由于验 潮仪记录观测是每隔 12小时校测一次的。故其记录" 潮时订正 "的时间 间隔为12小时,订正值按下式: K= K--订正值,快为负、慢为正。
n--自记钟快(或慢)部分数的绝对值。
§9 潮水尺潮位观测
2.
3.
4.
5.
浮筒式水位计潮位观测
其他验潮仪 验潮井设置参数的选取
6.
7.
1
§9.5 浮筒式水位计潮位观测
自记式水位计有多种,目前国外多用浮筒式和压力式水位计,国内主要使用浮 筒式水位计。
浮筒式水位计是历史上应用最长久的一种水位计,其感应系统通过机械传动作
2
§9.5 浮筒式水位计潮位观测
1、结构及工作原理 机械式纪录装置:钟表部分+纪录部分 钟表部分:匀速卷动纪录筒;
纪录部分:纪录笔+纪录纸+机械传动装置
纪录笔:在纪录纸上纪录潮位随时间的变化; 机械传动装置:将绳轮转动转化为纪录笔的左右运动; 纪录纸:横坐标为潮位,纵坐标为时间,纪录潮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在纪录纸上可以读取任一时刻的潮位。

第九章 潮汐和风暴潮

第九章 潮汐和风暴潮

潮汐谱
潮汐预报
• 如果潮汐总能处于平衡状态,那潮汐预报 就要简单的多! • 在浅海潮汐不可能跟上月亮和太阳的运动 • 在赤道海区,潮汐要在一天内绕地球一 周,需要波动速度为460m/s,这只有对 22km深的海洋才有可能 • 利用沿岸验潮站资料,采用调和分析方 法,可确定各分潮的振幅和相位
对潮汐静力理论的评价
旋转潮波
• 实际海洋中的潮波,可能是前进波、驻波,普遍形式是旋 转潮波,波峰线绕无潮点旋转。 • 同潮时线是从无潮点发出的射线,等振幅线是绕无潮点的 同心圆。 • 无潮点的存在是科氏力的作用;无潮点向湾口的左下方偏 移,是摩擦力的作用。
M2分潮 同潮图
在北半球,一般为顺 时针旋转,南半球相 反。所以与科氏力的 影响有关。另外受地 形影响。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
• 是什么引起了潮汐? • 天体引潮力 •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吗? • 天球: 以地球为中心的假想 球
• 天轴:地轴无限延长 • 天极:天轴与天球的交点,分南、北天极
北极星:是一顆属于小熊星座2等星,非常接近天 球北极,看來似乎永遠靜止不動,其他的星就好像 绕着它旋转。 北半球看到的星体运动
分潮符号 (即假想天体符 号)
名称
周期 (平太阳时)
相对振幅 (取M2=100 )
半日分潮 M2 S2 N2 K2 太阴主要半日分潮 太阳主要半日分潮 太阴椭率主要半日分潮 太阴-太阳赤纬半日分潮 全日分潮 K1 O1 P1 Q1 太阴-太阳赤纬全日分潮 太阴主要全日分潮 太阳主要全日分潮 太阴椭率主要全日分潮 浅水分潮 M4 M6 MS4 太阴浅水1/4日分潮 太阴浅水1/4日分潮 太阴、太阳浅水1/4日分潮 6.210 6.140 6.103 23.934 25.819 24.066 26.868 54.4 41.5 19.3 7.9 12.421 12.000 12.658 11.967 100 46.5 19.1 12.7

第九章潮位观测

第九章潮位观测
9.1 基本概念 9.2 测站设置 9.3 9.4 水尺观测潮位 9.5 浮洞式水位仪 9.6其它验潮仪 9.7 验潮井的设置
第九章潮位观测
潮位定义:
水体的自由水面距离固定基面的高度统称为水位。海洋 中的水位又称潮位。
潮位变化包括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的垂直 涨落,以及风、气压、大陆径流等因子所引起的非周期变化。 故潮位站观测到的水位是以上各种变化的综合结果。
由于潮汐的变化与地球与月球的运动有关,又与当地的 地形、地貌有关,所以潮位站的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潮位站的潮汐情况应具有本海区代表性,这是主要条件。 2、风浪较小,往来船只较少的位置,不仅可以提高观测准 确度还可避免水尺被刮到,如有岛屿应选在背风面。
第九章潮位观测
9.1.2验潮站站址选择
3、选择海滩坡度较大的位置,这样便于水尺安防,使水 尺位置便于由岸上进行观测,如果海滩坡度度很小,海水 在滩涂涨落距离很远,为了观测潮位的升降,就需要设立 十几根水尺,甚至数十根水尺才能进行潮汐观测。这样很 不万便。
将水尺固定在横木上,绳索绕过 滑轮,上端伸向水尺板并装有拉环 作为指标,下端吊有重锤(或浮鼓), 直抵水面,安装时应估计最低水位, 据此以决定绳索的长度。
观测水位时,先把重锤(或浮鼓) 放下,当锤和海水表面接确时,再 看指标拉环对在水尺板上的读数,此 时的读数就是当时的潮位。
第九章潮位观测
9.2.2 水准点的设置
如青岛零点(基面)、吴淞零点(基面)、大沽零点(基 面)、珠江零点(基面)等。若以这类零点作为测站基面, 则该测站的水位值就是相对绝对基面的高程。
假定基面:某测站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如海岛或偏僻的 地方),测站的高程无法与国家某一水准点联接时,可自 行假定一个测站基面,这种基面称为假定基面。

10 第九章 潮位观测-2

10 第九章 潮位观测-2
第九章 潮位观测
Chapter 9. Observation of tide level
1
第九章 潮位观测 水体的自由表面距离固定基面的高度统称水位。 海洋中的水位又称潮位。
潮位变化包括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的垂 直涨落,以及风、气压、大陆径流等因子所引起的非 周期变化。故潮位站观测到的水位是以上各种变化的 综合结果。
25
第九章 潮位观测
第二节 潮位的水尺观测
三、水准点的设置
为了方便,有时在水尺附近设立临时校准水准点。 临时校核水准点 : (1)墙水准点设置
利用适于放置水准尺的建筑物(码头,防波堤等)凸出部 分或岩石上,用油漆作上记号,即成为临时墙水准点。
或用铆钉(铁制,头部向上弯曲,尾部呈锯齿状,长度 应大于15cm)钉在坚实的墙上或岩石上,并在其头部顶上 涂上油漆记号,作为临时墙水准点。
9
第九章 潮位观测
一、水尺形式
1. 直立式水尺:
第二节 潮位的水尺观测
10
第九章 潮位观测
第二节 潮位的水尺观测
一、水尺形式
2. 倾斜式水尺:
在设置直立水尺有困难的地区,自上而下每隔一定
距离安放支撑物,在其上安放靠物和水尺,也可直接在
岩石或水工建筑物的斜面上涂绘水尺刻度,刻度大小以
能代表垂直高度为准。
• 为了能观测到极值水位,安装测井时井口应高于历年 最高水位1.5 m,井底应低于最低水位1.5~2.0 m。
• 测井底部开4~6个9×9 cm大的进水孔,使测井内外 水面变化保持一致。
32
第九章 潮位观测
第三节 验潮井的观测
一、验潮井的设置
(一)岛式验潮井
测井:为了排除波动对水位的影响,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潮间带高程测量方法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潮间带高程测量方法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潮间带高程测量方法
唐远彬;刘文;任少华
【期刊名称】《国土资源遥感》
【年(卷),期】2013(025)002
【摘要】浙江省沿海地形地貌复杂,许多临海或近海岛屿滩涂无法采用传统方式测量潮间带的高程.为解决潮间带高程人工上滩测量困难问题,对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结合潮位观测实现潮间带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现有资料确定航摄区域和潮位基本信息;然后同步进行无人机航摄作业和潮位观测外业;最后,通过航摄获取的正射影像数据绘制高精度的水陆边线,对潮位观测数据插值,实现潮间带高程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量描述潮间带高程信息,是对传统潮间带高程测量方法的一种补充,已成功应用于2012年浙江省滩涂资源调查项目,具有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总页数】5页(P42-46)
【作者】唐远彬;刘文;任少华
【作者单位】浙江省河海测绘院,杭州 310008;浙江省河海测绘院,杭州 310008;浙江省河海测绘院,杭州 3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P231
【相关文献】
1.传统高程测量方法与GPS高程测量的比较分析 [J], 李志超;贾雷晓;李时华
2.基于EGM2008重力模型的高程测量方法探讨 [J], 吴定邦
3.基于智能全站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研究 [J], 张江;马文静
4.基于单侧水准测量的CPⅢ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研究 [J], 任利敏;常艳美;孙德安
5.基于多平台LiDAR测量系统的潮间带快速测量方法 [J], 刘亮;黄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教案第14讲 潮位观测

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教案第14讲 潮位观测

的变化。仪器由一个高准确度的压传情感器、电子线路板、数据存储单元、电源、圆柱压
力桶组成。
9.6.2 声学水位计 板书“9.6.2 声学水位计” 本仪器适用于无验潮井场合的潮位观测,为港口调度、导航及港口建设随时提供现场
数据,也可用于沿海台站的常规长期潮位观测及水库、湖泊和内河的水位自动测量。
仪器的特点是采用声管传输信号,应用空气声学回声测距原理进行水位变化测量的。
程测量的主要方法,用于建立水准网,其中的一个目的是确定水尺零点的高程。
2
9.4 利用水尺进行潮位观测
板书“9.4 利用水尺进行潮位观测”
水尺是目前最普遍、最简便的方法。
9.4.1 观测与记录 板书“9.4.1 观测与记录”
水位观测一般于整点每小时观测一次,在高、低潮前后半小时内,每隔 10 分钟观测一
课程名称:《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
授课题目(章、节)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摘要
第九章 潮位观测 9.3 水准联测 9.4 利用水尺进行潮位观测 9.5 利用浮筒式水位计进行水位观测 9.6 其他验潮仪
【目的要求】掌握水准联测的方法,各种潮位观测方法。
【重 【难
点】掌握各种潮位观测方法。 点】掌握水准联测的方法。
联测,不求出水尺零点相对国家的标准高程网〈国家的标准基面〉中的高度,那么这个零点
就没有什么意义,在潮位观测结束后,这些资料将很难使用。
在水位观测过程中,如由于某种原因水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要想恢复原来零点,也必
须要与岸上水准点联测才能确定,所以,在潮位观测中水准联测是不可缺少的工作。
所谓水准联测,就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出水尺零点相对国家标准基面中的高程,从
测量准确度。
尺垫:专门放置水准尺用的,它用生铁铸成,一般为三角形,中央有一突起的半球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矮桩露出地面的高度一般为
5~20cm,并用水准仪测出每根短桩顶 之间的高度差。观测水位时,可将活
动水尺放在每个矮桩顶的圆矮 桩顶上水尺的之间的换算,即得水位 在水尺上的高程。
4、悬臂式水尺
将水尺固定在横木上,绳索绕
过滑轮,上端伸向水尺板并装有拉
环作为指标,下端吊有重锤(或浮 鼓),直抵水面,安装时应估计最低 水位,据此以决定绳索的长度。 观测水位时,先把重锤(或浮鼓)
平均海平面以月、年、多年为周期的变化。 在渤海和黄海,最高的日期一般是在9月份,最低 一般在2月份,南海一般是在10~11月份,最低一般在 3-4月份。
它与海水温度和季风有关。
平均海平面还有以多年为周期的变化规律,主要 是由于天文因素有长周期性(9年、19年)的变化。因此, 取9年、19年资料计算的平均海平面较为理想。
由于潮位是以海面与固定基面的高程表示的,所以
在选定观测站之后,就要确定该测站潮位观测的起算 面(简称为测站基面)。水文资料中提到的测站基面有: 绝对基面、假定基面、冻结基面、海图深度基准面等。
绝对基面:一般是以某一测站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
高程的零点,因此,海平面又叫绝对基面。
如青岛零点(基面)、吴淞零点(基面)、大沽零点(基 面)、珠江零点(基面)等。若以这类零点作为测站基面,
斯特丹的验潮站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高程的基准面。 这些区域性的高程起算面,叫做区域性的大地水准参考 面。
2、平均海面及其变化规律
将某测站测得任意时段的每小时的潮高取其平均值, 称为某测站的、在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海面。平均海平面有 日平均海面、月平均海面和年平均海面。每天、每月和每 年的平均海面都是变化的。同时不同地点的平均海面也有 差异。
安放水域的底质采取方法不同。
(1)开放水域安装:底质为泥沙等较软时,将水尺与靠桩固定 在一起,然后将靠桩打入水海底0.5-1m。如海底为坚硬岩石或
礁石,先将水尺与水泥沉石浇注在一起后放入海中。
(2)有依托物的海区:在码头、栈桥、堤坝、平台、灯塔等海 上建筑物时,可将水尺按照地形、地势安装在这些建筑物上, 注意安放在不易被损坏的地方。 (3) 对于海滩坡度小且潮差又大的地方:设立两根以上的水尺。
(2)木桩水准点的设置:
在土层覆盖很厚的地区,可设置木桩作为临时水准点,木桩 水准点的顶部做成半菱角形的尺座,尺座上钉以带球形帽的钉作 为标点。
9.2.3 验潮井的设置及其维护 短期验潮站只需设立水尺,水准点,对长期验潮站来说, 还需要设置验潮井。验潮井是为安装验潮仪而专设的建筑物。 验潮井按其建筑结构形式可分岛式和岸式两种。
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不坚固的建筑物上,以免损坏。
临时校核水准点
(1)墙水准点设置
利用适于放置水准尺的建筑物(码头,防波堤等)凸出部分或 岩石上,用油漆作上记号,即成为临时墙水准点。或用铆钉(铁
制,头部向上弯曲,尾部呈锯齿状,长度应大于15cm)钉在坚实
的墙上或岩石上,并在其头部顶上涂上油漆记号,作为临时墙水 准点。
由于水准点是长期保存的,即使撤销了水尺,也能够知道
水尺零点、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的位置。而且在验潮期间, 可以用来经常检查各水尺零点有否变动,即使另设水尺也可以 保证前后资料的统一性。
设置固定水准点之后,应与国家水准网的水准点进行联
测。求出水尺零点在国家水准网中的绝对方程,而且需要
长期保存。固定水准点应设在测站附近,设置地点要求坚 实稳定,潮水不能淹没,不要设置在离铁路、公路太近和
放下,当锤和海水表面接确时,再
看指标拉环对在水尺板上的读数,此 时的读数就是当时的潮位。
9.2.2 水准点的设置
水尺设置之后,即可从水尺上读取海面的高度。这个高
度是从水尺零点起算的,一旦水尺被撞倒,那么所观测的潮位 资料以及由此计算的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便没有依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岸上设立固定水准点(固定在 岩石或水泥桩上),并求出水尺零点和岸上水准点之间相对高度。
象厅、水利部和港湾局等单位使用的主要仪器之一。此外,
日本还研制了遥测验潮仪。该装置可以把验潮站的潮位用无 线电波传送到接收站,自动进行记录。类似的遥测验潮仪,
有美国的STG/100R型验潮仪,苏联的PM-29型遥测验潮仪,
荷兰的R、G、M型浮子式遥测验潮仪、韦斯特无线电遥测验 潮仪等。 我国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研制的SCA6-1型声学水 位计,具有有线和无线传输的特点。
消波器进水管口径一般与测井的截面积成
1/500比例。如测井直径为1m,则按上式计算, 消波器进水孔直径为4.5cm。
消波器
仪器室是安装验潮仪记录装置的地方。面积约2×2m2左 右,建筑要求坚固、隔热、通风、防湿。其顶部最好安装排
气装置,以保证验潮仪正常运转。仪器室一般建造在测井之
上。 引桥是验潮井与陆岸连结的桥。在不能利用现有海工建筑 物安装的验潮井,一般需建引桥。建引桥时,桥面高度应高 于历史最高潮2m,宽不小于0.7m,其强度应能抗击该地出现 的最大波浪。桥面两侧安装坚实的栏杆。 岛式验潮井一般在海岸坡度较缓、而且水深较浅的地方使 用。同时在离岸不甚远的陆地上可找到当最高水位时也不被海 水淹没的地点。
(1) 岛式验潮井 岛式验潮井系由建筑在海面上支架、 引桥、仪器室和测井组成。
测井是为了消除海面波动对浮筒的影响而设置的。设置时, 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铸铁管、钢管、硬质塑料管和玻璃钢等作 为井筒材料,内径一般为0.7~1.0m。不得小于0.5m。为了能观 测到极值水位,安装测井时井口应高于历年最高水位1.5m,井
底应低于最低水位1.5~2.0m。测井底部开4~6个9×9cm大的
进水孔,使测井内外水面变化保持一致。
为了排除波动对水位的影响,测井内必须 安设消波器(通常采用漏斗形消波器)。消波器 上口安装高度应在历年最低水位以下0.5m处。 消波器进水管口径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 其口径过小容易被泥沙或其他杂物堵塞,其 口径过大则达不到消波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1、潮位站的潮汐情况应具有本海区代表性,这是主要条件。
2、风浪较小,往来船只较少的位置,不仅可以提高观测准 确度还可避免水尺被刮到,如有岛屿应选在背风面。
9.1.2验潮站站址选择
3、选择海滩坡度较大的位置,这样便于水尺安防,使水 尺位置便于由岸上进行观测,如果海滩坡度度很小,海水
在滩涂涨落距离很远,为了观测潮位的升降,就需要设立
2、平均海面及其变化规律
(1)平均海面随时间变化
日平均海面不规则变化:在短期观测资料中,某几
天中的平均海面会比其他几天更高或更低些,其原因, 除了天体引潮力所引起的大小潮产生日不等现象外,主
要是由于天气状况的影响。例如风、气压分布、降水、
径流等使得海水在局部地区发生堆积或流失。
(1)平均海面随时间变化
面可保持历史资料的连续性。 (不是冰冻)
验潮零点:(水尺零点)是记录潮高的起算面,其上为正
值,其下为负值。一般来讲,验潮零点所在的面称为" 潮高基准面",该面通常相当于当地的最低低潮面。
深度基准面:是海图水深的起算面。海图深度基准面一般 确定在最低低潮面附近,它与每天低潮面的高度是不同的. 若深度基准面定得过高,那么将有许多天的低潮面在 深度基准面的下面,这样会出现实际水深小于海图上所标 出的水深,会造成船只航行、停泊时发生触礁或搁浅等现 象。若深度基准面定得过低,则海图上的水深小于实际水 深,使本来可以航行的海区也不敢航行。 因此,深度基准面要定得合理,不宜过高或过低。
潮高观测以厘米(cm)为单位,取整数,潮时观测精确到1分钟 (min)。
潮位预报是海洋保障的重要要素。沿岸潮位变化直
接关系到船舶的进出港口、海洋和海岸工程设计、海军
的水雷布设深度、风暴潮汐预报、海涂围垦、潮汐发电 等方面。确定平均海平面和深度基准面、潮汐表制作、 风暴潮预报、海上作战指挥、海底电缆的敷设、地震预 报等都需要潮位资料。
9.1 基本概念 9.2 测站设置 9.3 水准联测 9.4 水尺观测潮位
9.5 浮洞式水位仪
9.6其它验潮仪
9.7 验潮井的设置
潮位定义:
水体的自由水面距离固定基面的高度统称为水位。海洋
中的水位又称潮位。
潮位变化包括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的垂直 涨落,以及风、气压、大陆径流等因子所引起的非周期变 化。故潮位站观测到的水位是以上各种变化的综合结果。
十几根水尺,甚至数十根水尺才能进行潮汐观测。这样很 不万便。
4、尽量利用码头、栈桥、防波提等进行观测,避开冲刷、
崩塌、淤积的海岸。
9.1.3 海平面和基准面 1、海平面
海平面是测量陆地上人工建筑物和自然物高程的一个起算面。 海平面基面又叫绝对基面,此外还有其他基准面,例如,确 定海图的水深有海图深度基准面,通常是在最低低潮面附近, 海图上标的水深就是从这个面向下算起的,但这个基面归根
则该测站的水位值就是相对绝对基面的高程。
假定基面:某测站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如海岛或偏僻的 地方),测站的高程无法与国家某一水准点联接时,可自 行假定一个测站基面,这种基面称为假定基面。
冻结基面:由于原测站基面的变动,所以以后使用 的基面与原测站基面不相同,故原测站基面需要冻
结下来,不再使用,即为冻结基面。冻结下来的基
§1 潮位观测的基本概念
9.1.1 潮位变化的一般规律
潮汐的涨落现象是以一定的时间周期重复出现的。
高潮位:低潮位: 涨潮:平潮位:
落潮:停潮:
潮高: 高高潮高:低高潮高: 低低潮高: 高低潮高: 涨潮时: 落潮时: 潮周期: 涨潮潮差: 落潮潮差:周期潮差:
9.1.2验潮站站址选择
由于潮汐的变化与地球与月球的运动有关,又与当地的 地形、地貌有关,所以潮位站的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确定某测站的平
均海平面之后,以它 作为起算面,然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