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江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案

江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案

江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正弦定理的定义及证明。

2. 余弦定理的定义及证明。

3.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4. 相关例题解析。

5. 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2. 灵活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证明及应用。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例题,进行解析。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动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4. 布置实践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回顾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

2. 讲解:详细讲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证明及应用。

3. 例题解析: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例题,进行解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例题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5. 实践练习:布置实践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的实时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部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数学教材,提供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基础知识。

2.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图像等形式直观展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最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说课稿优秀5篇

最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说课稿优秀5篇

最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说课稿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说课稿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案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案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案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应用初中数学教案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的应用一、引言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利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

而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作为几何知识的重要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教案旨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能够熟练应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概念和公式;2. 理解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应用场景;3. 能够灵活运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余弦定理的应用余弦定理是用来求解三角形边长或角度的定理,其公式为:c^2 = a^2 + b^2 - 2ab*cos∠C示例题目1:已知三角形ABC,边长分别为a=5cm,b=7cm,∠C=60°,求边c的长度。

解答思路:根据余弦定理的公式,将已知的数值代入计算,有:c^2 = 5^2 + 7^2 - 2*5*7*cos60°c^2 = 25 + 49 - 70*cos60°c^2 = 74 - 70*0.5c^2 = 74 - 35c^2 = 39因此,c≈6.24cm示例题目2:已知三角形ABC,边长分别为a=8cm,b=9cm,c=10cm,求∠A的大小。

解答思路:根据余弦定理的公式,将已知的数值代入计算,有:8^2 = 9^2 + 10^2 - 2*9*10*cos∠A64 = 81 + 100 - 180*cos∠A180*cos∠A = 181 - 64cos∠A = 117/180∠A ≈ 51.32°2. 正弦定理的应用正弦定理是用来求解三角形边长或角度的定理,其公式为:a/sin∠A = b/sin∠B = c/sin∠C示例题目3:已知三角形ABC,∠A=45°,∠B=60°,AC=8cm,求边AB与BC的长度。

解答思路:根据正弦定理的公式,将已知的数值代入计算,有:AB/sin45° = 8/sin60°AB = 8*sin45°/sin60°AB ≈ 8*0.7071/0.8660 ≈ 6.928cmBC/sin60° = 8/sin45°AB = 8*sin60°/sin45°AB ≈ 8*0.8660/0.7071 ≈ 9.398cm四、教学方法1.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示例分析,增加学生的兴趣;2.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3.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归纳定理应用方法。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案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案
情感: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授课类型:新授课
⑹ , , ,求
四、课堂练习:
1在△ABC中, ,则k为( )
A2RBRC4RD (R为△ABC外接圆半径)
2△ABC中,sin2A=sin2B+sin2C,则△ABC为( )
A直角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五、小结:
(1)定理的表示形式: ;
或 , ,
(2)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
(由学生讨论、分析)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证法一)如图1.1-3,当 ABC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上的高是CD,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 ,则 ,
C
同理可得 ,ba
从而 A c B
(图1.1-3)
思考:是否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这一等式?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
过点a作jac??????c由向量的加法可得abaccb??????????则acjab?jcb???????????????abjabjacjcb???????????????????j??00cos900cos90???????jab?????jcbacsincsinaac即sinsinacac同理过点c作?????jbc可得sinsinbcbc从而sinsinababsincc证法三
三、讲解范例
例1.在 中,已知 , , cm,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教案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教案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教案正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含义和基本公式;2. 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中的应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弦定理的推导和应用;2. 余弦定理的推导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理解和记忆;2. 通过具体问题实际运用,使学生深入理解定理的应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三角函数学科教材;2. 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Ⅰ. 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复习三角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已知某一角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三角形的边长呢?Ⅱ. 正弦定理的推导和应用(20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正弦定理的基本公式:a/sinA = b/sinB =c/sinC;2. 教师讲解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并与学生一同完成推导;3. 教师给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正弦定理解决问题,并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应用方法。

Ⅲ. 余弦定理的推导和应用(20分钟)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余弦定理的基本公式:c² = a² + b² - 2abcosC;2. 教师讲解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并与学生一同完成推导;3. 教师给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余弦定理解决问题,并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应用方法。

Ⅳ.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2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复合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问题,并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3.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并针对不同解题方法进行及时点评。

Ⅴ. 拓展应用(1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拓展性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2. 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内容,并在下节课讲解时与教师进行互动讨论。

Ⅵ. 总结与作业(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强调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重要性;2.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正弦定理》教案(含答案)

《正弦定理》教案(含答案)

《正弦定理》教案(含答案)章节一:正弦定理的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弦定理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正弦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3. 让学生了解正弦定理的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1. 引入正弦定理的背景和意义。

2. 介绍正弦定理的数学表达式:a/sinA = b/sinB = c/sinC。

3. 解释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正弦定理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推导正弦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3.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正弦定理的应用场景。

练习题:1. 解释正弦定理的概念。

2. 给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计算其各边的比例。

章节二:正弦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2. 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的三角形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正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方法。

2. 讲解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讲解正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方法。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练习题:1. 使用正弦定理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2.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正弦定理解决问题。

章节三:正弦定理的证明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2. 让学生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2. 解释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教学活动:1. 通过几何图形的分析,引导学生推导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练习题:1. 解释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2. 给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使用正弦定理进行证明。

章节四: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的三角形问题。

教学内容:1. 介绍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2. 讲解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讲解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江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案

江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案

江苏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及表达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验证等方法,深入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正弦定理:在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与其对角的正弦值成比例。

2. 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各边的平方和等于其他两边平方和与这两边夹角余弦值的乘积的两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验证等方法,探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3.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角形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中的几何关系。

2. 探究正弦定理:让学生观察三角形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各边长度与对角正弦值的关系,进而总结出正弦定理。

3. 验证正弦定理:让学生运用正弦定理解决具体问题,验证其正确性。

4. 探究余弦定理: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模型,发现各边平方和与夹角余弦值的关系,总结出余弦定理。

5. 验证余弦定理:让学生运用余弦定理解决具体问题,验证其正确性。

6. 总结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引导学生对比总结两个定理的异同点。

7. 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8.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这两个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练习题:通过布置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掌握情况。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PPT课件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PPT课件

22
类型一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解题准备: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揭示的都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根据题 目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使用,也可以综合起 来运用.
2.在求角时,能用余弦定理的尽量用余弦定理,因为用正弦定 理虽然运算量较小,但容易产生增解或漏解.
23
3.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关系式
32
∵0<A<π,0<B<π,∴sin2A=sin2B
∴2A=2B或2A=π-2B,即A=B或A+B= .
2
∴△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33
解法二:同解法一可得2a2cosAsinB=2b2cosBsinA,
由正、余弦定理得
a2b•
b2
c2
a
2
=b2a•
a2 c2 b2
2bc
2ac
1 2 3 2 1 3.
2
2
(2)当|BC|=4时,S△=
1 2
|AB|·|BC|·sinB
1 2 3 4 1 2 3.
2
2
∴△ABC的面积为 2 3 或 3.
27
[反思感悟]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分类 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也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运算能力及推 理能力.
28
40
设云高CM x m,则CE x h,
DE x h, AE x h .
tan
又AE x h , x h x h
tan tan tan
解得x tan tan gh hgsin( ) m.
tan tan
sin( )
41
[反思感悟]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 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当视线在水 平线之上时,称为仰角;当视线在水平线之下时,称为俯角.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说课稿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说课稿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一、导入1. 学习目标本文档将介绍数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你将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两个定理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2. 预备知识在学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角度的概念和度量方法;•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二、正弦定理1. 定理表述正弦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度和三个对应的角的正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述如下: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A、B、C表示三个对应的角。

2. 定理证明要理解正弦定理的证明,我们需要先了解正弦函数的性质。

正弦函数的定义是三角形内任意一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面积与正弦函数之间的关系。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 = 1/2 * 底边长度 * 相应高将底边长度取为三角形的边a,相应高取为b * sin(C),可以得到三角形的面积为:面积 = 1/2 * a * b * sin(C)同理,三角形的面积也可以表示为:面积 = 1/2 * b * c * sin(A)由于三角形的面积是不变的,所以上述两个式子等于面积,即:1/2 * a * b * sin(C) = 1/2 * b * c * sin(A)化简后即可得到正弦定理。

3. 定理应用正弦定理在解决各类涉及三角形边长和角度的问题时非常有用。

根据正弦定理,我们可以通过已知两边和他们夹角的大小,求解未知边的长度。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已知两边和一边夹角的大小,求解未知夹角的数值。

三、余弦定理1. 定理表述余弦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度和一个角的余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述如下:c^2 = a^2 + b^2 - 2 * a * b * cos(C)其中,a、b、c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C表示a和b之间的夹角。

《10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10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变式训练2 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B =2π3,b =13,a +c =4,求a .例3、.(1) 在△ABC 中,由已知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____________(1).020,45,80b A C ===(2).030,28,60a c B ===(3).014,16,45a b A === (4). 012,15,120a c A ===(2) 在△ABC 中,边长0,2,45a x b B ==∠=,若该三角形有两解,则x 的取值 范围是 .注:解三角形时,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在△ABC 中,已知a 、b 和A 时,解的情况如下:A 为锐角A 为钝角或直角图形关系式解的个数一解两解一解一解NO.9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后作业1、在ABC ∆中,sin :sin :sin 3:2:4A B C =,则cos C 的值为2、在等腰△ABC 中,若顶角A 的余弦为53-,则其底角B 的正弦值为3、在ABC ∆中,已知2cos c a B =,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4、在ABC ∆中,下列命题成立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1)sin()sin A B C += (2)cossin 22A B C+= (3)sin sin A B A B >⇔> (4)若sin 2sin 2,A B =则ABC ∆一定为等腰三角形 (5)若C 为钝角,则sin cos A B >5、在△ABC 中,若B =π4,b =2a ,则C =________6、△ABC 中,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B sin C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7、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为a ,b ,c 满足(a +b )2-c 2=4,且C =60,则ab 的值为________.8、已知△ABC 的一个内角为120°,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9、已知圆的半径为4,a 、b 、c 为该圆的内接三角形的三边,若abc =16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10、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2C B =,则cb的取值范围 是11、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已知20a c +=,2C A =,3cos 4A =. (1)求ca的值; (2)求b 的值.12、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B =C ,2b =3a . (1) 求cos A 的值; (2) cos ⎝⎛⎭⎫2A +π4的值.。

人教版高中必修5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5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程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5-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程设计一、引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经常会用到。

本课程设计将围绕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展开,旨在通过讲解和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主要的教学目标包括:1.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和含义,并能运用正确公式计算相关量;2.能解决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中各角度和边长的问题,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3.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提高数学分析、解题和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和含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公式和运用;•求解三角形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理解与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说明;•如何分析实际问题,确定合适的求解方法。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 正弦定理•正弦定理的概念和含义;•正弦定理的公式和运用;•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说明;•正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2) 余弦定理•余弦定理的概念和含义;•余弦定理的公式和运用;•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说明;•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2.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原理、公式和运用的讲解,向学生阐述相关概念并理解其原理;•实例分析法:通过较为典型的实例分析、讨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独立思考法:通过举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确定求解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学生课堂发言和问题讨论表现;•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后课程练习题完成情况以及参与竞赛、奥数活动表现;•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实行授课过程中,需要准备以下资源:•课程讲义;•课件尠存储设备:如电脑、U盘等;•相关参考资料:如教材、习题集等。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课件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基础习题2
基础习题3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对 的边分别为a、b、c,若$a = 8, b = 10, C = 45^{circ}$,求边c。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60°,a=3, b=4, 求角B的大小。
进阶习题
进阶习题1
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45°, a=5, b=5sqrt{2}, 求边c。
详细描述
正弦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一边与其对应角的正弦值的比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与该边的平方的差的平 方根。余弦定理则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减去两倍的另一边与其对应角的 余弦值的乘积。
定理的推导过程
总结词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一些基本的 代数运算。
进阶习题2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B、C所 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 = 10, b = 8, C = 120^{circ}$,求 边c。
进阶习题3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B、C所 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 = 6, b = 8, C = 60^{circ}$,求边c。
综合习题
综合习题1
面积求解
总结词
余弦定理还可以用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通过已知的两边及其夹角,使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详细描述
已知边a、边b和夹角C,可以使用余弦定理结合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ABC的面积,公式为:S = 1/2 ab sin(C)。
PART 04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对 比与联系
REPORTING
定理的异同点
详细描述
首先,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等式。然后,通 过一系列的代数运算,将这些等式转化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形式。

高中《正弦和余弦定理》数学教案4篇

高中《正弦和余弦定理》数学教案4篇

高中《正弦和余弦定理》数学教案4篇教案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正弦和余弦定理》数学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高中《正弦和余弦定理》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进一步熟悉正、余弦定理内容,能熟练运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答有关问题,如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证明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定理.教学难点:应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关系的相互转化.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写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推论等公式.2.讨论各公式所求解的三角形类型.二、讲授新课:1.教学三角形的解的讨论:①出示例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分两组练习→讨论:解的个数情况为何会发生变化②用如下图示分析解的情况.(A为锐角时)②练习: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的解的情况.2.教学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活用:①出示例2:在△ABC中,已知sinA∶sinB∶sinC=6∶5∶4,求角的余弦. 分析:已知条件可以如何转化→引入参数k,设三边后利用余弦定理求角.②出示例3:在ΔABC中,已知a=7,b=10,c=6,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分析:由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可以判别→求角余弦,由符号进行判断③出示例4:已知△ABC中,,试判断△ABC的形状.分析:如何将边角关系中的边化为角→再思考:又如何将角化为边3.小结:三角形解的情况的讨论;判断三角形类型;边角关系如何互化.三、巩固练习:3.作业:教材P11B组1、2题.高中《正弦和余弦定理》数学教案2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重要性:正、余弦定理是学生学习了平面向量之后要掌握的两个重要定理,运用这两个定理可以初步解决几何及工业测量等实际问题,是解决有关三角形问题的有力工具。

(2)重点、难点。

重点:正余弦定理的证明和应用难点:利用向量知识证明定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要学生掌握正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和内容;②能够运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③了解向量知识的应用。

正余弦定理完美教案

正余弦定理完美教案

正余弦定理完美教案第一章:正弦定理简介1.1 学习目标了解正弦定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学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1.2 教学内容正弦定理的定义及公式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正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正弦定理的规律1.4 教学步骤1. 引入正弦定理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正弦定理的定义和公式2. 通过示例,讲解正弦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安排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正弦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二章:余弦定理简介2.1 学习目标了解余弦定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学会运用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2 教学内容余弦定理的定义及公式余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余弦定理的规律2.4 教学步骤1. 引入余弦定理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余弦定理的定义和公式2. 通过示例,讲解余弦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安排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余弦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三章: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3.1 学习目标学会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综合问题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之间的关系3.2 教学内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之间的关系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之间的关系3.4 教学步骤1. 通过示例,讲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解决综合问题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之间的关系3. 安排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能力第四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4.1 学习目标学会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几何问题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重要性4.4 教学步骤1. 通过示例,讲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重要性3. 安排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能力第五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1 学习目标学会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5.2 教学内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5.4 教学步骤1. 通过示例,讲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3. 安排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六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综合练习6.1 学习目标巩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基本概念提高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6.2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题,涵盖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6.3 教学方法提供综合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分析解题思路,讨论解题方法6.4 教学步骤1. 提供综合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2. 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问题3. 讨论解题方法,总结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技巧第七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7.1 学习目标深入学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的灵活运用7.2 教学内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应用案例三角形特殊角度时的定理特殊性质7.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具体三角形问题讲解定理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图工具直观理解定理的应用7.4 教学步骤1. 通过具体三角形问题,展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2. 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图工具,直观理解定理的应用过程3. 安排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定理在三角形中应用的理解第八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复杂三角形中的应用8.1 学习目标学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复杂三角形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三角形问题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复杂三角形问题中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练习题及解题策略8.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8.4 教学步骤1. 引入复杂三角形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定理2.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3. 讨论解题策略,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技巧第九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9.1 学习目标学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工程测量、建筑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实际工程问题中的解题方法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讲解定理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定理在工程中的应用9.4 教学步骤1.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展示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2. 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理解定理在工程中的应用过程3. 安排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定理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理解第十章:总结与复习10.1 学习目标总结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复习本门课程的知识点,为考试做好准备10.2 教学内容复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10.3 教学方法通过复习讲义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点组织复习课堂,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10.4 教学步骤1. 发放复习讲义,让学生提前预习2. 组织复习课堂,引导学生复习重点知识点3.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综合练习环节: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此环节需要重点关注解题思路的培养和方法的多样性。

(完整版)正余弦定理教案

(完整版)正余弦定理教案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安勤辉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正弦、余弦定理,了解三角形中的边与角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正弦、余弦定理的内容,并从具体的实例掌握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探究,体会到三角形的和谐美,学会稳定性的重要二.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弦、余弦定理应用以及公式的变形2。

难点: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

知识梳理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ABC中,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则(1)S=错误!ah(h表示边a上的高).(2)S=错误!bc sin A=错误!ab sin C=错误!ac sin B。

(3)S=错误!r(a+b+c)(r为△ABC内切圆半径)问题1:在△ABC中,a=错误!,b=错误!,A=60°求c及B C问题2在△ABC中,c=6 A=30° B=120°求a b及C问题3在△ABC中,a=5,c=4,cos A=错误!,则b=通过对上述三个较简单问题的解答指导学生总结正余弦定理的应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其他两角余弦定理可以解决(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我们不难发现利用正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三角形中“知三求三”知三中必须要有一边应用举例【例1】(1)(2013·湖南卷)在锐角△ABC中,角A,B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

若2a sin B=错误! b,则角A等于 ( ).A.错误! B。

错误! C。

错误! D.错误!(2)(2014·杭州模拟)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1,c=4错误!,B =45°,则sin C=______.解析(1)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及已知得2sin A·sin B=错误!sin B,∵B为△ABC的内角,∴sin B≠0。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教案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教案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举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正余弦定理的概念及公式。

2. 学会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2. 余弦定理:a^2 = b^2 + c^2 2bccosA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余弦定理的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复杂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2. 通过图形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正余弦定理。

3. 引导学生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正余弦定理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公式及含义。

3. 示例:给出三角形ABC的边长和角度,运用正余弦定理求解未知量。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正余弦定理应用题。

5. 讨论:分组讨论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正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正余弦定理的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拓展1. 研究正余弦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2. 了解正余弦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工程学等。

3. 探索正余弦定理的证明方法,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正余弦定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拓展:了解学生在课后对正余弦定理的学习和研究情况,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正余弦定理的相关内容。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题型二 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例2在ABC中,若b sin C c sin B 2bc cos B cosC,
2 2 2 2
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
同类引申
在ABC中, 有a cos A b cos B, 则ABC是什么三角形?
题型三 三角形中的综合问题
例3在ABC中, 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 , b, c, 设S为ABC的面积, a 3 2 满足S a b2 c2 4 1求角C的大小;
3.三角形中的常用公式
(1) A B C ; A B) sin C , cos(A B) cosC sin( (2)三角形中a b A B sin A sin B 1 1 1 (3)面积公式:s ab sin C ac sin B bc sin A 2 2 2
四、典例示范
题型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 b, c分别为角A, B, C的对边. 已知a 3 , b 2 , B 45 , 解三角形.
0
变式训练
1a 2, b 2 2 , c 6 2 ; 0 2a 2 2 , b 2 3, c 15 .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昌邑一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洋 姜慧雁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和变式; 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 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内容
难点: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三、知识梳理
1.正弦定理: (1)内容: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 弦比相等. a b c (2)表达式:sin A sin B sin C (3)用途:(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边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知识梳理】
1.内角和定理:在ABC ∆中,A B C ++=π;sin()A B +=sin C ;cos()A B +=cos C -
面积公式: 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的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形式一: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形式二:⎪⎩⎪⎨⎧===C 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 (边角转化的重要工具)
形式三: 形式四: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形式一: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c a ca B =+- 222
2cos c a b ab C =+-(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 形式二:
【典型例题】
题型一: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111sin sin sin 222ABC S ab C bc A ac B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222cos 2b c a A bc +-=222cos 2a c b B ac +-=222
cos 2a b c C ab +-=
1.在ABC ∆中,若5b =,4B π∠=,1sin 3A =,则a = .
2.在△ABC 中,已知a =
3,b =2,B=45°,求A 、C 和c .
题型二: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设ABC ∆的内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已知1=a ,2=b ,4
1cos =C . (Ⅰ)求ABC ∆的周长;(Ⅱ)求()C A -cos 的值.
2. 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C B cos cos =-c
a b +2.(1)求角B 的大小;(2)若b =13,a +c =4,求△ABC 的面积.
题型三: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综合应用
1.(2011山东文数)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
. (I )求
的值; (II )若cosB =,∆ABC 的周长为5,求b 的长。

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8 sin 22
B C +-2 cos 2A =7. (1)求角A 的大小;(2)若a
,b +c =3,求b 和c 的值.
cos A-2cos C 2c-a =cos B b
sin sin C A 14
【经典练习】
一、 选择题。

1. 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02cos cos 232
=+A A ,7=a ,6=c ,则=b ( )
A.10
B.9
C.8
D.5
2. ABC ∆的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已知2=b ,6π=
B ,4π=
C ,则ABC ∆的
面积为( ) A.232+ B.13+ C.232- D.13-
3. ABC ∆的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若c b a ,,成等比数列,且a c 2=,则=B cos ( ) A.41 B.4
3 C.42 D.32 二、 填空题。

1. 如图,为测量山高MN ,选择A 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 为测量观测点.从A 点测得M 点的仰角060=∠MAN ,C 点的仰角045=∠CAB 以及075=∠MAC ;
从C 点测得0
60=∠MCA 。

已知山高100=BC m ,则山高=MN m 。

2. ABC ∆中,0
120=B ,7=AC ,5=AB ,则ABC ∆的面积为 。

3. 在ABC ∆中,D 为边BC 上一点,CD BD 2
1=
,0120=∠ADB ,2=AD 。

若ABC ∆的面积为33-,则=∠BAC 。

三、 解答题。

1. 已知c b a ,,分别为ABC ∆内角C B A ,,的对边,C A B sin sin 2sin 2=。

(1)若b a =,求B cos ;
(2)设090=B ,且2=
a ,求ABC ∆的面积。

2. ABC ∆中D 是BC 上的点,AD 平分BAC ∠,DC BD 2=。

(I )求C
B ∠∠sin sin ; (II )若060=∠BA
C ,求B ∠。

3. 四边形ABCD 的内角A 与C 互补,1=AB ,3=BC ,2==DA CD 。

(1)求C 和BD ;
(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4. 已知c b a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C B A ,,的对边,A c C a c cos sin 3-=。

(1)求A ;
(2)若2=a ,ABC ∆的面积为3,求c b ,。

5.ABC ∆的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己知B b C a C c A a sin sin 2sin sin =-+。

(Ⅰ)求B ;
(Ⅱ)若0
75=A ,2=b ,求a 与c 。

6.ABC ∆中,D 为边BC 上的一点,33=BD ,135sin =
B ,5
3cos =∠ADC ,求AD 。

7.在ABC ∆中,内角C B A ,,的对边长分别为c b a ,,,已知b c a 222=-,且C A B sin cos 4sin =,求b 。

8.设ABC ∆的内角C B A ,,的对边长分别为c b a ,,,2
3cos )cos(=+-B C A ,ac b =2,求B 。

9.设ABC ∆的内角C B A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c b a ,,,且3cos =B a ,4sin =A b 。

(Ⅰ)求边长a ;
(Ⅱ)若ABC ∆的面积10=S ,求ABC ∆的周长l 。

10.在ABC ∆中,135cos -
=A ,5
3cos =B 。

(Ⅰ)求C sin 的值;
(Ⅱ)设5=BC ,求ABC ∆的面积。

11.设锐角三角形ABC 的内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A b a sin 2=。

(Ⅰ)求B 的大小; (Ⅱ)若33=a ,5=c ,求b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在ABC ∆中,045=∠B ,10=AC ,5
52cos =C , (1)求:BC
(2)若点D 是AB 的中点,求中线CD 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