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大学语文》文言文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本文,回答下面试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选择题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尽力倡导的是( )

A.称霸天下

B.王道仁政

C.无为而治

D.民贵君轻

参考答案:B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孟子

参考答案:D

3.本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 )

A.梁惠王治国有方

B.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不同

C.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D.梁惠王愚不可及

参考答案:C

二、填空题

1.孟子,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人。

参考答案:轲;子舆;战国

2.孟子所言“王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用仁政统一天下

3.《孟子》一书和____________《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参考答案:《论语》

4.孟子在本文中认为只有____________,民才能加多。

参考答案:施行仁政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参考答案:凶:灾荒。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参考答案:加:更加。

3.弃甲曳兵而走。

参考答案:曳兵:拖着兵器。走:跑。



4.谷不可胜食也。

参考答案:胜:尽、完。

5.斧斤以时入山林。

参考答案:斤:斧头的一种。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参考答案:树:种、栽种。

7.谨庠序之教。

参考答案:谨:认真办好。

8.申之以孝悌之义。

参考答案:申:反复教导。

9.不可,直不百步耳

参考答案:直:仅,只

10.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参考答案:数罟:细密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参考答案:养活生者,发送死者,毫无遗憾,这是实行王道的开始。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参考答案:五亩的宅基地,在上面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绸衣服。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参考答案:咚咚地敲起战鼓,双方兵器已经交接,扔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参考答案:这样做而不能统一天下的,从来不曾有过。

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参考答案: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止,有的人逃了五十步后停止,拿自己只跑了五十步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参考答案:大王您不要归罪于农事收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五、简答题

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梁惠王所谓的“尽心”,实际上与邻国国君的治国方法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2.本文在结构上是围绕什么问题论述的?

参考答案:本文在结构上围绕着“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的。

3.在本文中孟子阐述的仁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划分宅基,发展家畜,分配土地,加强教育,使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4.最能体现孟子民本思想的是哪三句话?

参考答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六、分析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网答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元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日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盂子在这里提出了哪两个方面的施政措施?


参考答案: 一是经济上,使民有“恒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含畜禽)即是。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二是教化上,搞好学校教育,调艇人的行为准则。

(2)“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针对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孟子什么样的经济思想?

参考答案:针对的是土地兼并加剧、民众失去生活来源的现实。反映了孟子力图恢复传说中的井田制度的经济思想,即《孟子·滕文公上》所云“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井田制可能是乌托邦,也是一种倒退。

(3)这段话在语言上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参考答案:排比

2.阅读下列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入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的描述,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描述,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参考答案:对比方法。

(3)这段话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写出喻体和被喻体。

参考答案:喻体:“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4)上述比喻的深层次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揭示民众饥饿而死的现实,揭露统治者归罪于自然灾害的推脱罪责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