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第一课

合集下载

第一课美术鉴赏

第一课美术鉴赏
1980年在四川美院学画,以一副 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一举成名。
该作品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 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 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 人的心,也由此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
2、创作年代
•1980年
3、材料
• 油画材料:
油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
《根扎南 国》
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 到 体验、想象和评价
谢 谢
4、手段(方法)
• 超写实表现手法
5、语言形式
• 具象艺术
• 皮肤 • 皱纹 • 眼睛 • 嘴巴 •牙 • 胡须 •手 • 汗珠 • 圆珠笔
6、内容
7、背景(社会、历史、文化)
•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 • 1977年 恢复高考 • 1978年十八位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
深入了解作品----?
• 1、作者 • 2、创作年代 • 3、材料 • 4、手段(方法) • 5、语言形式、 • 6、内容 • 7、背景(社会、历史、文化)
鉴:基础
1、 作者简介
罗中立(1948年—) 于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现为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
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 山农村生活10年,
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米 勒

()
作 作 创作 品 者 年代
《捣练 图》
课堂练习1
画 手 内容 材料 种段
背景 相同 不同
《拾穗》
徐悲鸿 奔马 1951年
梁楷(宋代) 太白行吟图
吴冠中 根扎南国 1998年

第一课 美术鉴赏

第一课  美术鉴赏

学一些美术史,美术理论知识能让我们更好 的鉴赏一件艺术作品
实用美术(建筑 工艺 书法)
艺术
造型艺术(绘画 雕刻 摄影) 表情艺术(音乐 舞蹈)
综合艺术(戏剧 戏曲 电影)
语言艺术(诗歌 小说 散文)
美术鉴赏的意义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美术鉴赏的意义
凡•高 《 向日葵》
审美功能 美 术 的
认识功能 社 会 功
战国时期作品
《 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人 今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人物御龙图》帛画正中
物 绘一有胡须的男子,峨冠博 御 带,上遮华盖,侧身驭龙。
龙身前下方有一大鱼开道,
龙 龙尾立一白鸟护卫,显示主 人的华贵。全图人物形象富
帛 有神采,尤其是配长剑,执 缰绳的姿式,颇有大丈夫气
画 概。线条亦有轻重刚柔之变, 色彩平涂与渲染兼用,运笔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概念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
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 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 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 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 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 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一件美术作品包含着多方面的信息, 有思想内容方面的,形式美方面的,也 有社会史方面的,文化史等诸多方面
雕 塑 泥 塑
绘画
中国画 的分类
按表现技法:工笔画、写意画 按题材和内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西方绘画分类:
最常见的是按使用工具和材料的不同分,可分为油 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素描(速写)等。 (素描是上述一切绘画的基础)
油 画






版画
素 描
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案)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教案)

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想:审美意识是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审美意识具有能动性。

在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缺乏美,我们缺乏的是审美的意识与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如果建立了审美意识,必然能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本课是美术常识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二是美术作品的含义;三是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让全体学生对“美”与“美术作品”有个大体概念,采用“发现----收集----创作----总结----巩固”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用具教具:教具——电子白板、图片、毛笔、陶罐、茶壶、小纸伞、团扇、折扇等。

学具——学生自己拍摄的照片、彩色纸、石头、铁丝、颜料、彩笔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审美观念的形成;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的意识。

(2)过程:发现----收集----创作----总结----巩固。

方法:发现与收集、构思与创作、讨论与分析、总结与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审美鉴赏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是否准备了手工材料或绘画工具。

(在课前安排学生准备好手工材料或绘画工具)二、导入新课:师:今天我带了两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茶壶、水杯),还有这件仿制的陶器,请问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物品都是借鉴古代的艺术品演变而来的。

美术鉴赏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
民间刺绣
云头纹褂
荷 花 纹 肚 兜
其他类别:
皮 影
其他类别:
竹 编 提 篮
其他类别:
西 藏 宗 教 面 具
其他类别:
红楼梦》 细纹刻纸 《红楼梦》
剪 纸
剪 纸
剪 纸
剪 纸
剪 纸
其他类别:
单色发绣《周恩来像》作者:孟永国
美术鉴赏的意义有哪些? 美术鉴赏的意义有哪些?
美术在我们生活中每时无处不在的, 1、美术在我们生活中每时无处不在的,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 美的环境, 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 好的事物,才能更好的生活。 好的事物,才能更好的生活。 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鉴 赏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 赏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 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 • • •

夹缬与蜡染、 夹缬与蜡染、绞缬并称为古代 三大印花技巧。早在秦汉时期, 三大印花技巧。早在秦汉时期,就 有人在木板两面刻出花纹,再把麻、 有人在木板两面刻出花纹,再把麻、 丝织物等夹在中间进行染色。 丝织物等夹在中间进行染色。在此 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夹缬印染工艺在 唐代极为盛行。 唐代极为盛行。目前夹缬仅存在温 州苍南山区。 州苍南山区。
夹缬历史 :
• "夹缬 做为最古老的一种印染艺术,始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隋 夹缬"做为最古老的一种印染艺术 始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 夹缬 做为最古老的一种印染艺术, 炀帝曾令工匠们印染五彩夹缬花罗裙,赏赐给宫女和百官妻女,唐朝时期, 炀帝曾令工匠们印染五彩夹缬花罗裙,赏赐给宫女和百官妻女,唐朝时期, 夹缬色彩斑斓,极为盛行 官兵的军服也用"夹缬 来做标识, 极为盛行,官兵的军服也用 夹缬"来做标识 夹缬色彩斑斓 极为盛行 官兵的军服也用 夹缬 来做标识,唐代诗人们也 留下"成都新夹缬 梁汉碎胭脂"、 醉缬抛红网 单罗挂绿蒙"的诗句 成都新夹缬, 醉缬抛红网, 的诗句, 留下 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 、"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 的诗句,夹 缬艺术到了唐代非常的盛行,( ,(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身上穿的多是夹缬织 缬艺术到了唐代非常的盛行,(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身上穿的多是夹缬织 ),《唐语林》 因语录》 玄宗时柳婕妤有才学, 物),《唐语林》引《因语录》云:"玄宗时柳婕妤有才学,上甚重之。 玄宗时柳婕妤有才学 上甚重之。 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之象而为夹缬。 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之象而为夹缬。因婕妤生日献 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 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 天下。 此语虽不足全信 此语虽不足全信, 天下。"此语虽不足全信,但也说明早期夹缬工艺是扎根于民间并传到宫 廷的。到了宋代,朝廷指定复色夹缬为宫室专用 二度禁令民间流通,夹缬被 朝廷指定复色夹缬为宫室专用,二度禁令民间流通 廷的。到了宋代 朝廷指定复色夹缬为宫室专用 二度禁令民间流通 夹缬被 迫趋向单色.进入元明后 工艺相对简单的油纸镂花印染风行中原,夹缬终于 进入元明后,工艺相对简单的油纸镂花印染风行中原 迫趋向单色 进入元明后 工艺相对简单的油纸镂花印染风行中原 夹缬终于 湮灭于典籍,一般认为已经绝迹 但它并没有完全根绝, 一般认为已经绝迹.但它并没有完全根绝 湮灭于典籍 一般认为已经绝迹 但它并没有完全根绝,而是又回到民间顽 强地生存下来。 强地生存下来。 • 就在温州市苍南县一座不足100平米的民间小作坊里 至今仍断断续续 平米的民间小作坊里,至今仍断断续续 就在温州市苍南县一座不足 平米的民间小作坊里 地保持着这种最古老的织染工艺.这就是中国最后的夹缬作坊 这就是中国最后的夹缬作坊. 地保持着这种最古老的织染工艺 这就是中国最后的夹缬作坊

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5篇)

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5篇)

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5篇)第一篇: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高一美术陈德民任金星)(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二)、授新1.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 (共36张)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 (共36张)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抛弃浙江大学的工程学习,宁愿降班,转入了杭州艺专。 从家庭的贫穷着眼,从我学习成绩的优异着眼,从谋生 就业的严峻着眼,所有的亲友都竭力反对我这荒诞之举。 我当然也顾虑自己的前程,但不幸而着魔,她从此控制 了我的生命,直至耄耋之年的今天。
四、美术鉴赏的方法
首先要研究作者和作品,例如作者是什么年代? 什么地方的人?他的艺术经历和师承关系? 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和思想内容是什么? 采取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
纵向: 从纵的方面看,他属于哪一个美术门类,这个 门类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在这个美术门类中有没 有代表性?艺术水准高不高?有没有独创性?
横向:是与同时代、同门类还有不同门类美术家和 作品的比较。
雷克雅未克教堂
《 红 蓝 椅 》 里 特 维 特
荷 兰Leabharlann ()布 列 松摄影作品
❖ 法国/库尔贝的<筛谷的妇女>
《舞蹈》 马蹄斯 (法)
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通过对以上美术作品的欣赏我想同学们对美 术鉴赏的意义一定都有了自己的看法,美术是 社会存在的产物, 负担着社会功能的角色,美术 的这种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
吴冠中
梵高的一生,充满世俗意义 上的“失败”。 死后绘画 却拍到8250美元的天价
二、什么叫美术鉴赏? 有人会说顾名思义美术鉴赏那肯定是首先
要“鉴别”然后才能“欣赏”喽!正是如此,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 验和相关美术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 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 美感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 赏的过程是从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到体 验,想象和评价,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 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美术 鉴赏的本质特征是综合的审美活动。总之, 美术鉴赏就在于鉴古今、评优劣、定高下。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及反思9篇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及反思9篇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及反思优秀9篇高中美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

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

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四、设计思路: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

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

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

所以先以弄懂美术语言为先导,再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某一分类,增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课时:一课时六、新课教学:1、导入: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

揭题第二课图象与眼睛A、美术语言——特殊语言“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比较:文学、音乐、舞蹈、戏剧艺术语言的分类: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

①形体:点线面体,表现轮廓结构。

例:《花果册页》、《曼陀林和吉他》②明暗:受光部等。

表现体积。

例:《侧椅的人体》、③色彩: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体现色彩表现力(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

例:《果熟来篱图》《草垛》④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创造或再现空间关系。

焦点透视、散点透视。

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⑤材质、肌理:材质、质地、表面纹理;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知识点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知识点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知识点美术鉴赏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高一的美术鉴赏课上,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的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艺术的定义和分类艺术是人类对于现实和想象的表达,通过对形式、材料和内容的处理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艺术作品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影视等不同的艺术形式。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第二,线条与造型线条是艺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元素,具有表现形式、分割空间等功能。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曲面线和意象线等不同类型,每种线条都能带给观者不同的视觉感受。

造型则是将线条与形状组合后形成的具体形象,是艺术作品中的基本构成单位。

第三,色彩与光影色彩在艺术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情绪和表现效果。

色彩的基本属性包括色调、明暗和饱和度等。

光影则是通过光线的变化所形成的明暗效果,能够给作品带来层次感和立体感。

第四,空间与透视艺术作品中的空间主要包括前景、中景和背景。

而透视则是用来创造立体效果的一种技法,通过远近和高低的差异来营造艺术作品的空间感。

第五,构图与比例构图是指艺术作品中的元素和形式的布局和组合方式。

良好的构图能够使作品呈现出和谐和统一的效果。

而比例则是艺术作品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构图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第六,主题与意境每幅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境,通过艺术家对于内容和形式的处理来传递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的主题可以涵盖自然、人物、社会和抽象等各个方面。

总结起来,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艺术的定义和分类、线条与造型、色彩与光影、空间与透视、构图与比例以及主题与意境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美术鉴赏学习中能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培养对于艺术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共37张PPT)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共37张PPT)
气韵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形与神之间的桥梁,是表达情性的介质.书法家掌握了熟 练技巧,运气达于毫端,以气行笔,点画之间气脉相通,气韵和神采才表现出来。
意境也是书法艺术的内在美,包含意境、情调、书法品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他与书法创作取反方想向的运动。
书法创作是集点画以成字。组字而成篇,从而表现出作品的神采境界;而书法品 评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是书作的神采、气韵、再审视它的章法,剖析它的结字, 用笔、有书作的意向,而联想到生活中种种事物,作者的创作环境和思想活动, 从而领会出作品的美之所在。
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
4.设计(工艺)
按功能: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种 工艺美术。
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陶瓷设计、 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环境艺 术设计、家具设计等。
按形式语言:平面设计、立体设计、 构成设计。
5.书法
按形式语言:楷书、隶书、草书、篆书。
书法美的表现,不外有“实”与“虚”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有形的。它包括 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虚”的方面是无形的,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内 容。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共同表现出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认知中能让我们感觉到美 术鉴赏并不神秘,它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04年5月5日,在伦敦举行 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毕加索粉 红时期的代表作《手拿烟斗的 男孩》以一亿四百万美金的天 价成交。
拿烟斗的男孩 毕加索
拾 穗 米 勒 法
()
张 萱 ( 唐 ) 《 捣 练 图 》
用笔、结构和章法,都是可见的形体。用笔有迟急、起伏、曲折之分,笔锋有正 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还要讲求笔力与笔势;结构有奇正、疏密、 违和等法理;章法有宾主、虚实、避就、气脉连贯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三者 之间既区别又相辅相成。

美术鉴赏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PPT课件

美术鉴赏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PPT课件
董希文 《开国大典》1952年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观观察察画画面面,,你你看看到到了了什什么么??((美美术术鉴鉴赏赏过过程程方方法法))
观察
人物 地点 场景 色彩 材料
分析
事件
解释
创作意图
评价
个人评价和感受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符合学生认知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 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 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培养学生“审 美的眼睛”。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在过去的 美术学习中,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的。美 术鉴赏这一新的模块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 又陌生,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认知规律。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 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 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 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是一个 综合的审美活动。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2、讨论:美术作品是如何分类的?
连连看,这些美术作品分别属于哪一类?
绘画 雕塑 建筑 设计 书法 摄影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美术作品还有什么分类方法呢?
按材料(油画、国画)




宋 )
·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美术鉴赏第一课

美术鉴赏第一课
美术鉴赏第一课
流美术水鉴别赏墅第一课莱特
美术鉴赏第一课
流水别墅是现代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位于 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熊溪河畔,由F·L·莱 特设计。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 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 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 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 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 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
美术鉴赏第一课
美术鉴赏第一课
写实性
美术鉴赏第一课
写实性 素描
美术鉴赏第一课
装饰性
抽象性
美术鉴赏第一课
美术鉴赏第一课
美术鉴赏第一课
聚丙烯酸颜料本身是水溶性,干燥后形成多孔质的膜,
变为耐水性。色彩鲜艳、色泽鲜明、化学变化稳定,能
重叠、柔软的颜料各层相互粘接,形成透明或半透明, 附着力好,耐久性强。美术鉴赏第一课
美术鉴赏第一课
▪ 绘画
美术的种类
绘画是美术中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 使用笔、刀、墨、颜料等工具材料, 在纸上、木板、纺织物和墙壁等平面 上通过构图,设计等表现手段创造出 可视的艺术形象。
美术鉴赏第一课
▪ 表现观念不同——写实性 装饰性 抽象性 ▪ 使用工具不同——油画 版画 水彩画 丙烯画 ▪ 题材不同——人物画 风景画 静物画 动物画 ▪ 社会作用不同——宣传画 年画 漫画 连环画
美术鉴赏第一课
圆雕
美术鉴赏第一课
美术鉴赏第一课
城市雕塑是城市中一道很独特的风景线, 它不只代表了城市的文化,还有城市中人 们的生活态度。现代城市雕塑就像城市的 眼睛,最能反映出城市的风采和神韵。
美术鉴赏第一课
地点:荷兰阿姆斯特丹
美术鉴赏第一课
地点:乌克兰哈尔科夫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
一、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学情分析:通过调查很多同学以前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很少,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初中和小学的美术课几乎是是自习,但同学们对美术鉴赏很感兴趣,很多同学都会很仔细地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图片。

二、课业类型:欣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能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四、探索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五、探索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六、教学方法:讲述与启发,讨论与评价,ppt展示。

七、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自选一幅摄影图片或者是设计作品图片,根据课中所了解的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来运用其进行鉴赏。

板书设计: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绘画、认识功能
雕塑、教育功

建筑、审美功能设计、
书法、
摄影。

高中美术鉴赏人美版美术鉴赏开学第一课课件

高中美术鉴赏人美版美术鉴赏开学第一课课件

油画风景
油画人物
靳尚谊《塔吉克新娘》1983 50×60cm
安格尔 1853《加拉的玻林娜·埃莲诺尔》
国画之山水篇
国画之人物篇
国画之其他类别
版画
版画
漫画
丰子恺
素描
色粉画
雕塑
工艺美术
紫砂壶
“泥人张” 的泥塑
面 具
摄影
现代艺术作品





线


装 置 艺 术 作 品
■ 凡是能够让我们的视觉感官觉得舒服的 事物或某些形式,我们就可称之为美。
什么是美术作品?
■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来自美术和摄影 等。随着时代的变迁,美术所包含的门类也不 断丰富。从传统美术形态中衍生出来的设计艺 术、装置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都成为美术的 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未来 还会有新的门类出现。
什么是美术鉴赏?
■ 它是观者运用感知、经验和相关知识 对各类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感受、 体验、欣赏和鉴别,从此获得深层的 精神满足和审美理解的过程。
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 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美术作品和 美术形式也可成为生活的美的点缀。
美术作品最主要分类
■ 绘画(油画、国画、版画、漫画、素描等) ■ 书法篆刻 ■ 雕塑 ■ 工艺美术 ■ 摄影 ■ 建筑 ■ 现代艺术 ■ ……
⑤ 节奏与韵律 节奏:有秩序出现,有条理反复,交替或排列
韵律:动势、气韵、有秩序、近似对比因素、交替重复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法国)
谢 谢 欣 赏!
② 对立与和谐 对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强烈。 和谐: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跟南国(中国画,1998) 吴冠中
鲁迅的故乡(油画 ,1977) 吴冠中
凹凸(书法 ,2007年) 吴冠中
吴冠中代表作《雪》
吴 冠 中 代 表 作 《 长 江 三 峡 》
徐悲鸿《奔马》
梁楷《太白行吟图》
提问:《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
美术的分类
1,根据艺术门类分类:绘画、雕塑、建筑、 设计(工艺)、书法(兼篆刻)、摄影等六 大门类
龙川县麻布岗中学高二年级美术
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
张萱的《捣练图》
达利的《内战的预感》
米勒的《拾穗》
问题
1、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2、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 为什么? 3、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 独到之处吗?
提问: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
米勒(法国)《拾穗》
提问:《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
张萱(唐)《捣练图》 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 家、贫富、)
美术鉴赏的理解
“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 “赏”即就是欣赏,通过鉴别获得感受、体验、 联想。 美术鉴赏:用自己的视觉感受、视觉经验和相 关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 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2,根据美术语言分类:具象艺术、意象艺
术、抽象艺术。
美术鉴赏的意义
三大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人物介绍:
吴冠中,1919年生,江苏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大师, 杰出中国国画家,油画家,中国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 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致力于油画民 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2000年,吴冠 中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他不仅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 术家,也是首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香港中文 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逝 世,享年91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