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合集(144页)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诗两首》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诗两首》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诗两首》课前准备:朗读诗歌,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两首诗。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受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熏陶。

3.初步了解诗歌文学样式的特点,进行语言训练。

评价任务:1.感情朗读诗歌,读懂诗歌。

2.顺利完成语言训练。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

从古至今,各种诗歌百媚千红,丰富了人们的心灵,抒发了人们至真至纯的情感。

沉湎于诗歌,我们便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是谁?(屏显并齐读以下内容。

)他是俄国诗人。

他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他最重要的诗作是《叶普盖尼·奥涅金》。

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他被誉为“诗歌的太阳”。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唤醒诗中的情感1.你能说出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的地方吗?(生交流对于诗歌的印象,如:分行排列,语言高度凝练,富有节奏感﹑韵律美,有跳跃性,有丰富的想象,诗歌抒情性强等)2.请你朗读下列两种排列方式的文字,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屏显本首诗歌文字的两种排列方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安静:相信吧,快乐之日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安静:相信吧,快乐之日将会来临。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教案汇总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项链?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诗两首?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登岳阳楼?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麦琪的礼物?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艺术品?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成功南渡长江?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贾芸谋差?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李逵见宋江?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项链?教案2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诗两首?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珠宝?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挖荠菜?教案1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挖荠菜?教案2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留学巴黎?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琵琶行?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心血凝成的作品?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口技?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口技?导学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老残游记?教学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登岳阳楼?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登岳阳楼?教学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游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最苦与最乐?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谈生命?教案1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谈生命?教案2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麦琪的礼物?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艺术品?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悔的边缘?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百合花?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成功南渡长江?教案1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三十万大军成功南渡长江?教案2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再苦也没有苦孩子?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报人邵飘萍?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我是怎样开场读报的?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贾芸谋差?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李逵见宋江?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山地回忆?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海明威的对话艺术?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一】一、教学要求1.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2.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4.学习荀子用辨证的方法使文章的道理说得透彻浅显却又有气势充沛有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探究词义,学习比喻等论证的方法三、教学难点第1段。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其起句“学不可以已”似易而难,因为全篇论述皆发源于此;其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反对儒家“生而知之”这一先验论的立场,要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才能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

本段中的设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层递关系,也要善于区分。

四、课型新授课五、教学方法诵读教法六、教学设想第一教时教学要点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介绍作者、解题;正字正音;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北师大版14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北师大版14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合集(北师大版144页)第一单元生活况味一、项链莫泊桑知识目标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3.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能力目标1.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幸,可能都将与自己有关,要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

2.赏析对人物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

3.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探究玛蒂尔德的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心理描写的细腻。

2.探究式阅读。

如: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作品的主题。

课时安排:4教学步骤第一、二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

2.品味重点段落,赏析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3.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蜘蛛也惜春归去,网着残红不放飞”,我们要想过得幸福,就应珍惜青春年华,脚踏实地去奋斗,而不应该有妄想。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莫泊桑的代表作《项链》,这篇小说写的是法国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由项链引出的一幕人生悲剧。

为了一时的满足和荣耀,她为此付出了怎么样的代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泊桑的《项链》。

二、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优秀教案5篇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优秀教案5篇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优秀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名言警句和一些文学常识。

2、理解文中故事的寓意,和作者对爱情的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领会故事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收集有关爱情的歌曲、名言、诗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歌曲《最浪漫的事》)刚才的这首歌曲是《最浪漫的事》,老师很喜欢其中的几句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孩子们,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呢(相守到老的爱情),那么爱情是什么呢(学生发言)有一个小姑娘也曾经向她的父亲提出过这个问题,而她作为教育家的父亲苏霍姆林斯基,不回避,不敷衍,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致女儿的信》。

二、明确学习目标(齐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说说阅读感受。

2.学生讲述童话故事。

一生讲述,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四、小组交流展示1、多媒体出示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东西想一想,为什么把这三者放在一起解释“爱情”(2)在信的开始和结尾,父亲表明了对爱情的态度,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回答:父亲是告诉女儿应怎样对待爱情呢2.小组长组织讨论。

3.学生展示。

(1)学生回答:第一次:爱情(不可理解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勃然大怒第二次:忠诚(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怒不可遏第三次:心灵的追念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可以是超越死亡的追念。

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2)学生回答:要做明智的人、要懂得爱、要有人性美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总结词:拓展阅读
详细描述:根据课文内容,推荐相关 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 高阅读理解能力。
总结词:写作技巧分析
详细描述: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提高学生 的写作水平。
重点词汇与句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词汇讲解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Contents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 • 课外拓展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 词和成语,理解课文 中的文言文语法和修 辞手法。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结构和逻辑思 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能够准确把握 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 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个 人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 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 、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布置课后作业和阅读任务,督 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拓展阅 读视野。
课文背景与文化知识
总结词:背景介绍 总结词:文化知识拓展 总结词:跨学科整合
详细描述: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包括时代背景、作者 生平、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详细描述:根据课文内容,拓展相关的文化知识,扩大 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
详细描述: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引导学生 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课文,培养综合素质。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课堂纪律与专注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 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是否 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018年秋期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计划教案

2018年秋期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计划教案

为满足广大教师教学需求,根据最新的北师大(2018)九年级语文教材及教学大纲,同步更新完全配套全册教案。

本册教学计划、教案完全匹配2018年秋期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教学环节齐备,内容充实详细,全册教案均为word格式,均可复制修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针,全面落实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全新的语文教育教学观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未来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北师大版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精读讲析、比较探究、赏析评论。

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文资源,向师生展示了语文世界的广阔天地和无限风光。

全书共六个单元:1、生活况味2、感悟艺术3、人生境遇4、机缘巧合5、时政聚焦6、话里有话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注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营养,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

四、学情分析五、教学措施1、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轻松、对话交流、互相协作的师生关系。

2、充分发掘语文教材资源,注重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

学习目标1.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2.幽默讽刺手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小说,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媚上欺下、卑鄙无耻的走狗形象——奥楚蔑洛夫,这篇小说是《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法•莫泊桑、俄•契诃夫、美•欧•亨利)之一。

鲁迅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无以伦比的艺术家。

今天我们就再学他的一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教学新课1.学习目标学习这篇小说我们学习什么呢?★展示目标,见上。

2.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⑴创作背景人物都是社会中的人,我们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又是什么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呢?★小说发表于1898年。

十九世纪末期,在*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

沙皇政府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固守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

这种人不但出现在*上,也出现在知识界。

⑵人物形象“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是这样的人呢?因为他不但外表打扮、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外在的套子,而且思想认识也限定在一定的范围里面,成为他精神的枷锁;他不但自愿入套,而且也给别人以套子,试图套住别人。

那么他都有哪些套子呢?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和思想?我们一起看一下。

⑶典型意义★①就这样一个小人物,为什么能辖制全城呢?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是与沙皇*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旧制度、旧思想,像鹰犬一样,到处嗅着不合*要求的气味,随时告密。

不合其思想的做法,都要被限制、*。

(184页)同时,革命还未到来,多数人还感到前途迷茫,对旧制度也就得过且过,处处迁就,也是别里科夫时时处处能够得逞的土壤。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说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含说课稿)

珠宝一。

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2. 理解文中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中以小见大的写法难点:领悟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三。

解决办法: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对比自读四.教具准备:略五。

课时安排:两课时六。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作为和俄国的契可夫,美国的欧•亨利并列享誉世界文坛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小说,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他的名篇《项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名作《珠宝》,再次领略一下莫泊桑独有的写作风格。

二)作者简介:莫泊桑( 1850~1893)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母亲醉心于文艺。

他受老师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来在福楼拜的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

莫泊桑的作品以《羊脂球》最为出色,这个中篇的辉煌成功,是莫泊桑一夜之间即蜚声巴黎文坛。

除了《羊脂球》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

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王”,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背景介绍《珠宝》是一篇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小说不着痕迹的客观真实描写和意味深长的讽刺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社会风貌,也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深入思考的余地。

北京师范大学版 九年级 第一册 语文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版 九年级 第一册 语文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版九年级第一册语文教案自己整理的北京师范大学版九年级第一册语文教案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1条]一,教学要求1.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明白学习必须专注和坚持的道理。

2.理解本文中隐喻论证的写作。

3.掌握并积累文言文常用词12个:“劝导、学习、青春、语文、病、因、伪、绝对、富强、功德、强弱、用”;学习文言文常用的三个虚词:“于、着、儿”;学习和复习文言文中的其他词语;熟记“你(you)、暴力(exposure)、健康(sex)、觉知(intelligence)、胡(Yu)”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4.学习荀子的辩证方法,使文章的道理清晰、简单、有力、有说服力。

第二,教学重点是探索词义,学习隐喻等论证方法第三,第一段教学难点。

这一段是全文的大致轮廓,它的开篇一句“学不会”看似轻松,实则困难,因为整个讨论都源于此;它的结束语“君子若博学,但能天天向自己学习,则知其所知不为过”,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生而有知”的先验理论的反对。

只有联系荀子的基本哲学,他才能得到透彻的理解。

这一段的比喻有的是平行的,有的是层次的,要善于区分。

四,新课教学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法不及物动词教学理念第一次教书教学要领提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文的教学目的;介绍作者,解决问题;发音正确;理解文言文关键词的含义和用法;尽量翻译难的句子。

教学过程1.提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第三,引入新课程。

从高一学的课文《为学》介绍,指出它和本文都是用比喻的方法来谈学习原则的。

四.作者简介(结合注)。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字匡子庆,战国末期赵人。

他曾在齐国读书,在楚国做兰陵令。

后来他失去了写书的官邸,死后葬在兰陵。

荀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四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命运鬼神迷信,肯定自然规律不是人的意志所转移的,提出“掌握命运并利用命运的人”将征服自然的思想。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项链》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项链?教案内容预览:第1课?项链?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对玛蒂尔德形象的理解,认识那个虚荣浮华的资本主义社会。

2.通过赏析小说主题思想、构造艺术、人物形象描写技巧,进步自己的鉴赏才能。

3.通过赏读,使自己进一步认知人生。

教学重难点:1、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内涵。

2、赏析构造艺术。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莫泊桑的?项链?,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墙壁上,一只虫子在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突然跌落了下来。

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

但是,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慨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著、顽强;失败了,不屈从;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挠啊!我遭到了一点点挫折,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只虫子?!〞第二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禁不住叹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略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不肯好好看一看。

唉--可悲的虫子!〞然后这个人想:“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闷着头蛮干一气了--我是个有头脑的人,可不是虫子。

〞大家想一想,这两个人观察同一只虫子,但见解却截然相反,为什么呢?他们考虑的角度不同。

为什么考虑的角度会不同呢?这其实与个人的经历和性格特点有关。

你看,第一个人,他的经历特点是遭到了一点点挫折,就气馁、退缩;第二个人并不是遭到一点挫折就退缩,而是做事一再失利,却仍然闷着头蛮干一气。

所以他们观察同一只虫子,获得的启示却迥然不同。

鉴赏文学作品,道理其实也一样。

由于读者的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知识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对作品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的,当然其中也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差异性。

所以有人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项链?,其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历来争议很大。

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两首》教案精编版

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两首》教案精编版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两首》教案课前准备:朗读诗歌,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两首诗。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受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熏陶。

3.初步了解诗歌文学样式的特点,进行语言训练。

评价任务:1.感情朗读诗歌,读懂诗歌。

2.顺利完成语言训练。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

从古至今,各种诗歌百媚千红,丰富了人们的心灵,抒发了人们至真至纯的情感。

沉湎于诗歌,我们便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是谁?(屏显并齐读以下内容。

)他是俄国诗人。

他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他最重要的诗作是《叶普盖尼·奥涅金》。

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他被誉为“诗歌的太阳”。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唤醒诗中的情感1.你能说出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的地方吗?(生交流对于诗歌的印象,如:分行排列,语言高度凝练,富有节奏感﹑韵律美,有跳跃性,有丰富的想象,诗歌抒情性强等)2.请你朗读下列两种排列方式的文字,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屏显本首诗歌文字的两种排列方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安静:相信吧,快乐之日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安静:相信吧,快乐之日将会来临。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古诗文赏析课时一:诗词的语言艺术- 目标:通过研究古诗文,了解其语言艺术特点,能够欣赏和理解其中的意境。

- 内容:介绍古诗文的定义和特点;分析《静夜思》中的意象与意境;进行诗词创作小练。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小组活动。

- 研究评价:观察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和理解程度;评价诗词创作的情感表达和词句运用。

课时二:古文阅读与评析- 目标:研究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理解古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 内容:介绍古文的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分析《论语》中的经典语段;进行古文阅读和讨论。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阅读理解。

- 研究评价:观察学生对古文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时三:名篇赏析与模仿- 目标:通过研究名篇文章,了解文学的魅力和表达方式,能够模仿其写作风格。

- 内容:介绍名篇文章的特点和魅力;分析《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进行名篇赏析和写作模仿。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写作练。

- 研究评价:观察学生对名篇文章的欣赏和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模仿水平。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课时一:古代文明的奇迹- 目标:通过研究古代文明的成就,了解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 内容:介绍古代文明的奇迹和发展历程;分析古代文明对现代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小组报告和讨论。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小组活动。

- 研究评价:观察学生对古代文明的意义和影响的理解程度;评价小组报告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课时二: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生活- 目标:了解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变化,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 内容:介绍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领域;分析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挑战;进行科技发展趋势的讨论和思考。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思维导图。

- 研究评价:观察学生对科技进步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课时三:文化传承与创新- 目标:通过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例子,了解文化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持续发展。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

第一单元生活况味1 项链莫泊桑教学目标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难点: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谁?明确:他们是美国的欧。

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他们的短篇小说不仅数量众多,文学价值更是不容忽视,因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项链》(板书课题),亲身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先让学生复述课文情节(课前已布置过自读)。

为下面的讨论作好知识准备。

通过赏析主人公玛蒂尔德其人,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理性思考。

请同学们来进行玛蒂尔德其人谈领会的途径是作品的语言(切忌脱离语言架空分析)。

着重从两种描写入手,一是心理描写,二是动作描写。

阐述的观点可多种多样,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正反面兼有的。

“诚实守信”观。

有借必有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

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

她和丈夫的道德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用十年的心血偿清债务,使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因祸得福,无意中成了受惠者。

“勤劳坚强”观。

玛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

”她辞退了女仆,租了小阁楼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

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杂货店,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难的钱。

尽管十年艰辛使她变成了一个美丽不再、粗壮耐劳的妇女,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勤劳坚强。

“纯洁高尚”观。

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压倒所有的女宾。

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

然而,她只是“沉迷在欢乐里”,“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这表明,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只是为了展示美貌,让自己唯一的“价值”得到承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况味一、项链莫泊桑知识目标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3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能力目标1.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幸,可能都将与自己有关,要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

2.赏析对人物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

3.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探究玛蒂尔德的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和心理描写的细腻。

2.探究式阅读。

如: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玛蒂尔德这个人物;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作品的主题。

课时安排:4教学步骤第一、二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

2.品味重点段落,赏析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

3.分析小说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蜘蛛也惜春归去,网着残红不放飞”,我们要想过得幸福,就应珍惜青春年华,脚踏实地去奋斗,而不应该有妄想。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莫泊桑的代表作《项链》,这篇小说写的是法国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由项链引出的一幕人生悲剧。

为了一时的满足和荣耀,她为此付出了怎么样的代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莫泊桑的《项链》。

二、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与俄国的契科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小说之王。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

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

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19世纪80年代。

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

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体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和荒淫无耻。

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又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的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准人物语气,读出情感。

(解说:朗读能渲染气氛,且为下面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识记字词:寒伧(chen)肴(ydo)鲈(I u)褶(zht)觑(q d )秽(hu i)赁(I in)誊(t?ng)资质:人的素质。

艳羡:十分羡慕。

寒伧:不体面、寒酸。

惆怅:忧伤、失意。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2•提问:标题“项链”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在“项链”的牵动下,都写到了哪些情节?学生再次浏览课文,自由交流后,抽查回答。

明确:小说采用“物线法”结构。

“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在“项链”的牵动下,写了四个情节:借项链一丢项链一赔项链一识项链。

3.教师总结:《项链》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

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为止贯穿情节。

三、具体研习课文1.在情节展开的开头部分,作者用千字左右的篇幅,静态地向我们介绍了这位女主人公一玛蒂尔德。

(1)提问:在本部分中,多次用“痛苦” “苦恼”“伤心”来刻画玛蒂尔德的心理,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明确:“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可是她再也不想去看她了,因为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 “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痛苦、伤心”。

(2 )提问:本部分前后共用了七次“梦想”一词,她“梦想” 了哪些内容?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明确:她“梦想”幽静的厅堂及装饰;梦想”宽敞的客厅及陈设;“梦想”和最亲密的男朋友在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闲谈;“梦想”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梦想”华贵的壁衣;“梦想”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一言以蔽之,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

马蒂尔德自恃美丽动人,渴望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希望被男人追求,被女人羡慕。

然而现实生活束缚了她,她只能在梦想中得到一时的满足,这就揭示了她爱慕虚荣的心理。

这一部分的描写与后面主体情节是面与点的关系,是因与果的逻辑,是后面情节发展的铺垫。

(3)提问:本部分着力写女主人公的梦想、苦恼,揭示了她怎样的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玛蒂尔德自恃面貌标致,人品出众,渴望过上流社会那种奢华的生活,希望自己成为男人们追求的目标,女人们羡慕的对象。

然而现实(低等的社会地位和并不富裕的家境)生活束缚了她,因此,她只能在梦想中获得一时满足。

这就揭示了她“爱慕虚荣”的心理。

这一部分的描写与后面主体情节是面与点的关系,因与果的逻辑,是后面情节发展的铺垫。

正是有了前面的叙述,读者才知道玛蒂尔德爱慕虚荣;也正因为她爱虚荣,才产生了她付出十年艰辛的悲剧,才发生了小说以后描写的故事。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即从“然而,有一天傍晚”至“不过你得把这件长衣裙做得好看些”。

然后思考:玛蒂尔德接到晚会的请柬后,有怎样的表现?她的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怎样认识她的喜与忧?明确:玛蒂尔德只有在拆信封时短暂的“高高兴兴”,接下来便是“懊恼”“恼怒”和“不耐烦”。

这种情绪的变化在玛蒂尔德身上表现出来,并不矛盾。

因为请柬给她带来在上流社会风光一番的机会,但穿戴的寒酸又令她苦恼不已。

最后硬从丈夫手里抠出四百法郎添置衣裙。

这又让我们再次认识了她的爱面子、好虚荣的特点。

3•提问:当玛蒂尔德借到项链后,“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明确:作者连用“跳”“搂”“亲”“跑”几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玛蒂尔德借到项链后兴奋至极之情。

4•提问:如何理解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的“陶醉”?明确:作者连用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得到梦想的东西而兴奋激动到疯狂地步的心理状态,充分揭示了她追求豪华生活,爱慕虚荣的思想品质,同时又为丢项链埋下了伏笔。

5.学生思考:如何理解“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

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一段话?明确:这段文字写出女主人公性格的又一面: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坚韧、忍耐和吃苦的精神。

6 •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她要上前去跟佛来思节夫人说话吗?当然,一定得去。

而且现在她把债都还清,她可以完全告诉她了。

为什么不呢?”一段话。

明确:这段文字写出女主人公已经远离了虚幻的遐想,成了明确生活目标而奋斗的女性,心态平和、自豪,成了一个心理成熟的女性。

7 •教师小结作者为了突出主题,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逆境的曲折经历。

起初,玛蒂尔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使她陷入了逆境。

但是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柬,给她打开了希望之门。

舞服和首饰的解决,使她更接近成功。

舞会上大出风头,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

不料,丢失了项链,使她再次坠入了厄运。

这样,逆境一顺境一逆境的转换,使人物的境遇越发显得悲惨,主题因此而更加突出。

再者,小说的心理描写细腻、深刻。

作者极善于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用“她一生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她摆脱寒酸、黯淡、平庸的生活,而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

这种虚荣心预示了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性。

四、欣赏小说巧妙的构思1学生思考:玛蒂尔德把赝品当真物,是否有因可寻?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学生甲:是有因可寻的。

因为佛来思节夫人是一位富有得令玛蒂尔德“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的朋友。

所以,玛蒂尔德根本就没考虑朋友竟会收藏如此低廉的赝品。

学生乙补充:依据“好马配好鞍”的原则,赝品项链怎能放在“镶着镜子的衣柜”中精美青缎子盒子里。

学生丙补充:俗话讲“慧眼识珠”。

生于“寒门”(小职员的家里)、嫁于“寒士” (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的玛蒂尔德是很难一眼辨出真伪的。

2.提问:如何看待玛蒂尔德丢失项链这一偶然情节?明确:丢项链虽是偶然事件,但蕴含着必然的因素。

因为如不借项链,自然就无丢失项链的事,而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独特性格必然驱使她借项链。

另外,舞会上她的“狂热”“兴奋” “沉迷”“陶醉”几乎忘乎所以,为不使别人发现她的真实身份和丈夫的寒酸相,舞会结束时她仓皇逃离,这都佐证了丢失项链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更能说明玛蒂尔德的性格内涵。

3 •提问:小说到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这是否符合生活实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是符合生活实情的。

因为作者已于前文作了三处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一处是借项链时,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

” 二是当玛蒂尔德丢了项链,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这说明项链和盒子本不是原配的。

三是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看。

这一切都是构成小说结尾必然性的因素,它既让人大出意料之外,又点点都在情理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