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实用的建筑构造知识,墙身细部构造,外墙周围排水处理等
墙体—墙身的细部构造知识
墙体—墙身的细部构造知识- 结构理论(一)墙身的细部构造为了保证墙体的耐久性和墙体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构造处理。
墙身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洞口、墙身加固措施、变形缝构造以及其他构造等。
1、墙脚构造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为勒脚。
由于墙脚位于地下,砌体本身存在很多微孔,常受到地表水和土壤中水的侵袭,致使墙身受潮、饰面层脱落、影响室内外环境。
因此,必须做好墙脚的防潮、增强勒脚的坚固及耐久性、排除房屋四周地面的水。
吸水率较大、对干湿交替作用敏感的砖和砌块不能用于墙脚部位,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a)墙身防潮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治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砖墙体。
1)防潮层的位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面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室外地坪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处。
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还应设竖向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如图3—2所示。
图3—2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2)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如图3—3、3--4所示)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
图3—3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a)油毡防潮层(b)防水砂浆防潮层(c)防水砂浆砌砖(d)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图3—4 垂直防潮层的做法b)勒脚构造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和内墙脚一样,受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作相同的防潮层。
建筑构造全总结概论
第2章墙体2.1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2.1.1 墙体类型1)按墙所处位置及方向内墙:内墙位于房间内部,主要起分割内部空间的作用。
外墙:位于房屋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
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
横墙:沿建筑物端州方向布置的墙。
(外横墙称为山墙)窗间墙: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
窗下墙:立面上下窗洞之间的墙体。
2)按受力情况分类承重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3)按材料及构造方式分类实体墙:由单一材料组成,如普通砖墙、实心砌块墙、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等。
空体墙: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空腔,如空斗砖墙、空心砌块墙、空心板材墙等。
组合墙:有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如钢筋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构成的复合板材墙。
4)按施工方法分两类块材墙: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砌而成,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
版筑墙:在现场立模板,现浇而成的墙体,如现浇混凝土墙等。
板材墙:预先制成墙板,施工时安装而成的墙,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各种轻质条板内隔墙。
2.1.2墙体的设计要求1)结构方面要求(1)结构布置方案(2)墙体承载力和稳定性H与墙的厚度h的比值。
高厚比越大,构件越细长,其稳定性越差。
墙体高厚比,柱的高度2)功能方面要求(1)保温与隔热要求·通过对材料的选择:第一,增加外墙厚度,使传热过程延缓,达到保温目的。
第二,选用孔隙率高,密度小的材料做外墙,如加气混凝土等。
第三,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形成保温构造系统解决保温和承重双重问题。
·防止外强中出现凝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应在靠室内高温一侧设置隔蒸汽层,组织水蒸气进入墙体。
隔蒸汽层常用卷材、防水涂料或薄膜等材料。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为了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一般采取一下措施: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强构件间的缝隙处理等。
·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使墙体根据需要具有热工调节性能。
(2)隔声要求(城市住宅72dB、教室38dB、剧场34dB等)控制噪声对墙体一般采取措施:·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完整版)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构造上册复习资料第一章1.1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的物质实体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饰面装修、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
(1)基础: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2)墙和柱:墙体作为承重构件,柱和梁形成框架承重结构系统。
(3)框架承重:柱—承重;墙—分割,遮蔽风雨,防光墙承重:承重,分隔,防风雨,光(4)楼盖层和地坪层:楼板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分隔楼层空间的维护构件楼盖层:支承荷载并传给墙柱,分割空间地坪层:作为底层空间与地基之间的分割构件作用:水平承重(5)饰面装饰:其主要作用是美化建筑表面、保护结构构件、改善建筑物理性能。
(6)楼梯和电梯:作用:上下楼层,紧急疏散(7)屋盖:其作用支撑风霜雨雪荷载,抵御风霜雨雪的侵袭,太阳辐射热,施工荷载。
(8)门窗门(围护构件):开闭室内外空间并通行或阻隔人流。
窗(围护构件):采光和通风。
1.2建筑的类型宏观上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从事工业生产和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要求而设计)农业建筑(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六大分类:使用功能、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层数、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耐久年限、承重结构材料1.2.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1.2.2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类(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特点:不重复1.2.2按建筑的层数分类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1.2.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一二三四级)耐火极限:从受火作用时期,到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时间段,用小时计。
燃烧性能:非燃烧体(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属)燃烧体(木材)难燃烧体(沥青混凝土,木板条抹灰)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耐久年限:一级大于100年重要高层二级50—100年一般性建筑三级25—50年次要建筑四级小于15年临时性建筑1.2.5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一类建筑(5年),二类建筑(25年),三类建筑(50年),四类建筑(100年)1.2.6按承重结构材料分类木结构:古代多,现代少砖石结构:要求抗震及软弱地基上不宜用钢筋混凝土:广泛钢结构建筑:超高层,大跨度1.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1.3.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1)外界环境的影响(2)使用者的需求(3)建筑技术条件(4)建筑经济因素1.3.2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坚固使用(2)技术适宜(3)经济合理(4)美观大方1.4建筑模数协调1.4.1模数定义: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墙体的细部构造》课件
墙体的维护与保养对建筑的寿命和舒适度有重要影响,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墙体的细部构造》PPT 课件
墙体的细部构造是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课件将介绍墙体的组成、结构和材料选择。
墙体的定义和作用
• 墙体承担着支撑结构和分隔空间的作用,是建筑的基础组成部分。 • 墙体的分类和材料选择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墙体结构
1
组成和构造
墙体由基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筑材料和胶结材料组成,需要合理的施工工艺。
2
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墙体保温材料的正确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建筑的保温效果和安全性。
3
与墙体结构的协调
墙体保温材料在与墙体结构的协调上需要考虑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
总结
细节选择
墙体构造细节的选择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美观度。
施工注意事项
墙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确保质量和安全。
2
管线布置
墙体内部的管线布置需要考虑结构牢固、布线合理和维护便利。
3
装饰和保温
墙体外部的装饰和保温可以提升建筑的外观和保温性能。
墙体砖石的使用
分类和特点
墙体砖石分为实心砖、空心砖等,具有不同的坚固性和隔音性能。
环保性能
墙体砖石的环保性能对建筑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墙体砖石的正确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墙体涂料的选择
1 分类和特点
墙体涂料有乳胶漆、油漆 等,具有不同的颜色、质 地和防水性能。
2 耐用性和环保性能
墙体涂料的耐久性和环保 性能对建筑的维护和居住 舒适度有重要影响。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任务7 墙体
7.2 砖墙构造
• 1、墙体材料--砖和砂浆
• 2、砖墙的组砌方式
• 3、砖墙的厚度 (砖模)
• 4、墙身细部构造 (1)墙脚防潮层---位置,做法
• (2)外墙根部的排水处理 ---散水,明沟
• (3)门窗过梁构造 --钢筋混凝土过梁、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
• (5)窗台构造 –内窗台,外窗台
• 1、准备知识 • 2、砖墙细部构造 • 3、隔墙构造 • 4、幕墙构造
7.1 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
• 1、墙体的作用 (1)承重作用 (2)围护作用 (3)分隔作用
• 2、墙体的类型 (1)按墙体所处的位置及方向分类
• 外墙和内墙。
• 纵墙和横墙。
• (2)按受力情况分类---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 (6)门垛和壁柱
• (7)圈梁 --是沿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墙体上设置的水 平封闭梁。
• ---附加圈梁
• (8)构造柱
7.3 隔墙构造
• 1、隔墙作用 ---分隔室内空间的非承重构件 2、隔墙类型 ---、隔墙设计要求 ① 自重轻,有利于减轻楼板的荷载; ② 厚度薄,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 ③ 便于拆卸,能随使用要求的改变而变化; ④ 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使各房间互不干扰; ⑤ 满足不同使用部位的要求。
• (3)按材料分类---砖墙、砌块墙、现浇或 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石砌墙 (4)按构造形式分类----实体墙、空体墙和 组合墙
• 3、墙体的设计要求 (1)结构方面的要求 (2)墙体的保温要求 (3)墙体的隔热要求 (4)隔声要求 (5)防火要求 (6)抗震设防要求 (7)合理选择墙体材料、减轻自重、降低造价。 (8)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 (9)建筑节能要求
• 2、幕墙体系的材料组成 ----骨架材料、面板材料和连接材料等。
房屋建筑构造设计启蒙篇第七课:墙脚、勒脚、墙身、散水构造
房屋建筑构造设计启蒙篇第七课:墙脚、勒脚、墙身、散水构造现在开始讲解房屋建筑构造设计启蒙篇第七课:墙脚、勒脚、墙身、散水构造一、墙脚构造墙脚:室内陆面以下至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
如下图:墙脚缺点:如下图:1.墙脚连接基础与墙体,承受的荷载最大,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
2.墙脚易受外界碰撞和侵蚀,应加强保护。
3.地潮会造成墙脚的侵蚀,使得室内装修粉化、脱落或霉变,影响人体健康。
二、勒脚(一)毛石勒脚采用坚固石材砌筑。
如下图:(二)石板贴面勒脚用石材对勒脚表面进行贴面保护。
如下图:(三)抹灰勒脚采用30~4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
如下图:(四)带咬口抹灰勒脚为防止抹灰层起壳脱落,可增加抹灰的咬口以加大墙体与砂浆的粘结面。
如下图:三、墙身防潮层墙身防潮层分为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1.水平防潮层:一般设在室内陆坪以下一0.06m处,与地面混凝土垫层连成整体。
如下图:2.垂直防潮层:当室内陆坪有高差时,应在高差范围内墙体有土一侧的墙面上做垂直防潮层。
如下图:四、散水散水:在外墙四周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屋面雨水散至远处,从而起到保护墙基的作用。
散水宽度:1.当屋面为自由落水时,散水宽度比屋面檐口宽度大200mm。
2.当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一般取800~1000mm。
散水构造:1.散水材料有毛石、砖、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坡度3%~5%。
2.散水与勒脚连接处设变形缝,沿散水长度方向每隔20~30m设一道变形缝。
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
图6-14 构造柱
建筑识图与构造
门窗过梁简称过梁,是指设置在门窗洞口上 部的横梁,主要用来承受洞口上部墙体传来的荷 载,并把这些荷载传递给洞口两侧的墙体。过梁 的种类较多,目前常用的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 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三种,其中以钢筋混凝土过 梁最为常见。
墙体的细部构造
1.4 构造柱
构造柱是设在墙体内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柱,主要作用是与 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抗震能 力。
墙体的细部构造
常用的踢脚有水泥砂浆踢脚、塑料地板踢脚、水磨石踢脚、大理石(花岗 石)踢脚、硬木踢脚等, 墙裙是踢脚的延伸,高度一般为1 200~1 800 mm。 卫生间、厨房墙裙的作用是防水和便于清洗,常用的墙裙有 水泥砂浆墙裙、乳胶漆墙裙、水磨石墙裙、石质板材墙裙等。 一般居室内墙裙主要做装饰用,常用的有纸面石膏板贴面墙 裙、塑料条形扣板墙裙、胶合板(或实木板)墙裙等。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不单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 500 mm的基础内,或锚固于地圈梁内。构造柱断面尺寸不小 于240 mm×180 mm,主筋不小于412,箍筋为6@250 mm。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与柱之间沿墙高每500 mm设26钢筋拉接,每边伸入墙 内不小于1 m。构造柱在施工时,应先砌墙并留马牙槎,随着 墙体的上升,逐段浇筑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混凝土强度 一般为C20。构造柱如图6-14所示。
墙体的细部构造
1.3 门窗洞口构造
1)窗台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构造,用来排除窗外侧流 下的雨水和内侧的冷凝水,并起一定的装饰作用。 位于窗外的叫作外窗台,位于室内的叫作内窗台。 当墙很薄,窗框沿墙内缘安装时,可不设内窗台。 窗台的构造如图6-10所示。
2011一级建造师《建筑》考试讲义:墙身细部构造
15、墙⾝细部构造
(1)勒脚部位外抹⽔泥砂浆或外贴⽯材等防⽔耐久的材料,⾼度不⼩于700mm.应与散⽔、墙⾝⽔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2)散⽔(明沟):
1)散⽔的宽度应根据⼟壤性质、⽓候条件、建筑物的⾼度和屋⾯排⽔形式确定,宜为600~1000mm;当采⽤⽆组织排⽔时,散⽔的宽度可按檐⼝线放出200~300mm。
2)散⽔的坡度可为3%~5%.当散⽔采⽤混凝⼟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缩缝。
3)散⽔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材料。
(3)⽔平防潮层的位置:⾼于室外地坪、低于室内地坪(±0.000)以下60mm处。
内墙两侧地⾯有⾼差时,在墙内两道⽔平防潮层之间加设垂直防潮层。
(4)墙体与窗框连接处,必须⽤弹性材料嵌缝以防风、⽔渗透。
窗洞过梁和外窗台要做好滴⽔。
(5)⼥⼉墙
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度≥350mm.为防⽌⼥⼉墙外表⾯的污染,压檐板上表⾯应向屋顶⽅向倾斜10%,并出挑≥60mm。
16、吊顶构造要求
(1)⼤⾯积吊顶,因温度的影响⽽引起顶棚的开裂,需设置分缝。
(2)对隔振动传声,应在吊杆与结构连接之间、四周墙之间设置弹性阻尼材料。
(3)⼤量管道和电⽓线路均安装在吊顶内部,吊顶材料应考虑:防⽕、防潮、防⽔的处理。
(4)吊杆的设置:在装配式楼板结构中,应预埋在板缝处。
(5)吊顶内设上下⽔管时应防⽌产⽣冷凝⽔。
(6)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的龙⾻上。
非常实用的建筑构造知识,墙身细部构造,外墙周围排水处理等
非常实用的建筑构造知识,墙身细部构造,外墙周围排水处理等一、墙身细部构造(一)防潮层防潮层的做法(1)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厚度为20mm----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2)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3)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
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油毡沿长度铺设,搭接长度≥100mm。
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宜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二)勒脚勒脚做法如下:(1)勒脚表面抹灰可采用8mm----15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12mm厚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
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
(2)勒脚贴面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
贴面勒脚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
(三)外墙周围排水处理散水的做法应满足以下要求:(1)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夯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mm~70mm。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为600mm~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mm~300mm(2)散水的坡度可为3%~5%。
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m~30m间距设置伸缩缝,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缝宽可为20mm~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
(3)明沟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坡向排水井。
沟中心应正对屋檐滴水位置,外墙与明沟之间应做散水。
(四)门窗洞口1.过梁为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并把它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所以在其上部要加设过梁。
过梁的断面不大,梁内配筋也较小。
过梁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过梁、砖砌平拱、钢筋砖过梁等几种。
2-2 墙体防水施工~外墙细部构造防水
即把房屋内部划分为若干房间,以适应人的使用要求。
二、墙体的类型与构造要求
2.1墙体的类型 2.1.1 按位置和方向分:
外墙:位于建筑物四周的墙 内墙: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 横墙:沿建筑物横向布置的墙 纵墙:沿建筑物纵向布置的墙
2.1.2按承重情况分:
承 重 墙:凡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凡不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包括 隔墙、填充墙和造也有两种 (图4-9(e)、(f))
4-9 窗台构造做法
图4-8 明沟构造做法 a混凝土明沟 b砖砌明沟
4.4 窗台
窗台是窗洞口下部的防水和排水构造,同时也是建筑 立面重点处理的部位,有内窗台和外窗台之分。
4.4.1外窗台
外窗台的构造做法有砖砌窗台和预制混凝土板窗台两 种。
砖砌窗台应用较广,有平砌和侧砌两种做法(图4-9(a)、 (b)、(d))
预制混凝土板窗台(图4-9(c))
特别重要的建筑或外墙面高度超 过60m,或墙体为空心砖、轻 质砖、多孔材料,或面砖、条 砖、大理石等饰面,或对防水 有较高要求的饰面材料
重要的建筑或外墙 面高度为20— 60m,或墙体为 实心砖或陶、 瓷粒砖等饰面 材料
一般的建筑物或外墙 面高度为20m以 下,或墙体为钢 筋混凝土或水泥 砂浆类饰面
防水砂浆厚20cm或聚合物的水泥 砂浆厚7mm
防水砂浆厚15mm 或聚合物水泥 砂浆厚5mm
防水砂浆厚10mm或 聚合物水泥砂浆 厚3mm
3.1 外墙找平层
外墙表面不平整超过20mm时,应设砂浆找平层,孔 洞、缺口等均应先行堵塞;外墙较平整时,找平层可与防 水层合一,并宜采用掺防水剂或减水剂的水泥砂浆;不宜 使用掺黏土类的混合砂浆;抗压强度不应低于M10,与墙 体基层的剪切粘结力不宜小于1MPa;一次抹灰厚度不宜 大于10mm;找平层外墙混凝土结构与砖墙交接处,应附 加钢丝网抹灰,宽度为200—300mm。
墙体细部构造
(一)墙身的细部构造为了保证墙体的耐久性和墙体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构造处理。
墙身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洞口、墙身加固措施、变形缝构造以及其他构造等。
1、墙脚构造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为勒脚。
由于墙脚位于地下,砌体本身存在很多微孔,常受到地表水和土壤中水的侵袭,致使墙身受潮、饰面层脱落、影响室内外环境。
因此,必须做好墙脚的防潮、增强勒脚的坚固及耐久性、排除房屋四周地面的水。
吸水率较大、对干湿交替作用敏感的砖和砌块不能用于墙脚部位,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a)墙身防潮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治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砖墙体。
1)防潮层的位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面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室外地坪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处。
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还应设竖向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如图3—2所示。
图3—2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2)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如图3—3、3--4所示)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
图3—3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a)油毡防潮层(b)防水砂浆防潮层(c)防水砂浆砌砖(d)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图3—4 垂直防潮层的做法b)勒脚构造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和内墙脚一样,受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作相同的防潮层。
块材墙构造(一)
墙体构造砖墙的优点:保温、隔热及隔声效果较好,具有防火和防冻性能,有一定承载力,取材容易、制造及施工操作简单,不需大型设备。
砖墙的缺点:施工速度慢、劳动强度大、自重大,而且粘土砖占用农田一、砖墙材料砖墙包括砖和砂浆两种材料,砂浆作为胶结材料,将砖块砌筑成为砌体。
1、砖烧结普通砖的种类:粘土砖、灰砂砖、页岩砖、煤矸石砖、水泥砖以及各种工业废料砖,如炉渣砖等。
标准砖尺寸为240mm×ll5mm×53mm。
砖的长宽厚之比为4:2:1。
烧结空心砖和烧结多孔砖都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
前者孔洞率≥35%,孔洞为水平孔。
后者孔洞率在15~30%之间,孔洞尺寸小而数量多。
这两种砖都主要适用于非承重墙体砖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六级:MU30,MU25,MU20,MU15,MU10,和MU7.5。
2、砂浆砂浆是粘结材料,砖块需经砂浆砌筑成墙体,使它传力均匀,砂浆还起着嵌缝作用。
能提高防寒、隔热和隔声的能力。
砌筑砂浆的要求: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墙体的承载能力;适当的稠度和保水性,即有好的和易性。
砌筑砂浆通常使用的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及混合砂浆三种。
砂浆的强度等级也是以N/mm2为单位的抗压强度来划分的,从高到低分为七级:M15,M10,M7.5,M5,M2.5,M1和M0.4。
二、砖墙的组砌方式组砌是指砌块在砌体中的排列。
组砌的关键是错缝搭接。
1、砖墙的组砌:2、砌块墙的组砌:三、砖墙的尺度1、墙厚:它以砖厚加灰缝、砖宽加灰缝后与砖长形成1:2:4的比例为其基本特征,组砌灵活。
2、洞口尺寸:一般门窗洞口宽、高的尺寸采用300mm的倍数,但是在1000mm以内的小洞口可采用基本模数100mm的倍数。
四.墙身细部构造(一)墙脚构造1、墙身防潮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止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砖墙体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匹砖作防潮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常实用的建筑构造知识,墙身细部构造,外墙周围排水处理等
一、墙身细部构造
(一)防潮层
防潮层的做法
(1)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厚度为20mm----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2)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3)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
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油毡沿长度铺设,搭接长度≥100mm。
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宜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二)勒脚
勒脚做法如下:
(1)勒脚表面抹灰可采用8mm----15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12mm厚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
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
(2)勒脚贴面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
贴面勒脚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
(三)外墙周围排水处理
散水的做法应满足以下要求:
(1)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夯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mm~70mm。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为
600mm~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
200mm~300mm
(2)散水的坡度可为3%~5%。
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m~30m间距设置伸缩缝,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缝宽可为20mm~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
(3)明沟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坡向排水井。
沟中心应正对屋檐滴水位置,外墙与明沟之间应做散水。
(四)门窗洞口
1.过梁
为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并把它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所以在其上部要加设过梁。
过梁的断面不大,梁内配筋也较小。
过梁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过梁、砖砌平拱、钢筋砖过梁等几种。
2.窗台
窗洞口的下部应设置窗台。
窗台根据窗子的安装位置可形成内窗台和外窗台。
外窗台是为了防止在窗洞底部积水,并流向室内。
内窗台则为了排除窗上的凝结水,以保护室内墙面,以及存放东西、摆放花盆等。
窗台高900mm~1000mm,幼儿园活动室取600mm。
(五)房屋的加固措施
1.圈梁
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
圈梁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面平,像箍一样把墙箍住。
圈梁有钢筋混凝土和钢筋砖圈梁两种。
钢筋混凝土圈梁整体刚度好,应用广泛,又分整体式和装配整体式两种施工方法。
圈梁宽度同墙厚,高度一般为l80mm、240mm。
2.构造柱
构造柱的作用是与圈梁一起形成封闭的骨架,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构造柱的构造要点: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六)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它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温度变化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能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
四、隔墙
建筑中不承重,只起分隔室内空间作用的墙体叫隔墙或隔断。
通常人们把到顶板下皮的叫隔墙,不到顶,只有半截的叫隔断。
七、屋顶的基本类型
屋顶的类型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和其他形式的屋顶。
各种形式的屋顶,其主要区别在于屋面坡度的大小,而屋面坡度又与屋面材料、屋顶形式、地理气候条件、结构选型、构造方法、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平屋顶的构造层次与上人、不上人,材料找坡、结构找坡,架空面层、实体面层和有元隔汽层有关。
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构造做法(构造层次由上而下):
1.不上人,材料找坡屋面
保护层一一防水层(柔性)一一找平层一一找坡层一一保温层一一承重层
2.不上人,材料找坡,有隔汽层屋面
保护层一一防水层(柔性)一一找平层一一-找坡层一一保温层一一隔汽层一一找平层一
一承重层
3.上人,材料找坡屋面
面层一一隔离层一一防水层(柔性)一一找平层一一找坡层一一保温层一一承重层
4.上人,材料找坡,有隔汽层屋面
面层一一一隔离层一一防水层(柔性)一一找平层一一-找坡层一一保温层一一隔汽层一一找平层一一承重层
5.不上人,倒置式,材料找坡屋面
卵石保护层一一耐碱玻纤网格布一层——1.0mm厚钢板网一一保温层一一防水层找平层一一承重层
八、基础构造
(1)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Z)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
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
(3)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
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
(4)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
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
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
九、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做法
根据地下室地坪与地下水位的关系确定地下室的防潮、防水做法。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300mm~500mm,且基地范围内的土壤及回填土无形成上层滞水的可能时,采用防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