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模拟题三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什么本质?A. 公平交换B. 阶级对立C. 经济危机D. 社会和谐答案:B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指:A. 无产阶级在经济上的领导权B. 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领导权C. 无产阶级在文化上的领导权D. 无产阶级在社会生活上的领导权答案:B4.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个人英雄B. 社会意识C. 社会存在D. 社会制度答案:C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具有什么性质?A. 自由劳动B. 强制劳动C. 异化劳动D. 创造性劳动答案:C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产品过剩B. 消费不足C. 生产过剩D. 资本积累答案:D7.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稳定的保障C. 社会和谐的体现D. 社会进步的标志答案:A8.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完全消失C. 社会完全平等D. 所有制完全公有答案:B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供求关系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人劳动时间D. 资本投入量答案:B10.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哪种现象?A. 个人主义B. 物质主义C. 消费主义D. 商品化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商品二重性”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库一、单选题1.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A.伟大的B.行动的指南C.科学 D。
基本理论2.马克思主义是()A.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B.涵盖社会各个方面领域的科学C.人类的精神财富D.无产阶级的思想宝库3.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文化历史4。
哪三个国家工人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A.法国美国英国 B。
法国德国英国 C.美国英国德国 D.法国德国美国5.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作为客观基础A.现实实践B.实际C.阶级基础D.科学理论6。
从19世纪40年代后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 )A。
第一国际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第二国际 D.共产阶级7.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 )A.继承与创新 B。
继承与发展 C.发展与创新 D。
继承与发展8。
人类历史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属于()阶段A。
封建主义 B。
帝国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9.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A.毛泽东思想 B。
马克思主义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思想10。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武器”A.精神 B.斗争 C。
理论 D.核心11。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由( )决定A。
阶级性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12.哪种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联系实际 C。
与时俱进 D。
在实际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13.哪一项不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A.认识规律 B。
自考马克思模拟试题3-4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C)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国家的存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C)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4、空间的特性是(C)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C)A.科学之科学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思维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6、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A.唯心论B.不可知论C.机械唯物论D.朴素唯物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C)A.科学性和阶级性B.原则性和灵活性C.实践性和阶级性D.科学性和革命性8、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D)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9、事物的质是指(D)A.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0、时间和空间是(B)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B)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1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C)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13、现实可能性是指(A)A.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B.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C.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D.实现的可能性14、爆发式飞跃是(A)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C.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D.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15、法律规范的贯彻(C)A.靠社会舆论和习惯来实现B.靠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来实现C.靠国家强制执行D.靠自由讨论来实现16、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A)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二元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7、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B)A.个人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D.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18、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消极的方面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19、人口因素是指(C)A.一定质量的人口B.一定数量的人口C.一定构成和分布的人口D.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20、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C)A.个人心理B.社会心理C.自然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D.道德、艺术和哲学- 21、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B)A.按需分配的原则B.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C.人道主义原则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D)A.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C.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C)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B)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2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26、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B)。
马克思主义原理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D.一切创造性活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A. 不可逆性B. 客观现实性C. 可知性D. 伸张性3.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4.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A.广延性和伸张性B.持续性和顺序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有限性和特殊性7.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10.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11.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B.从判断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 从知觉到表象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6.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C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17.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A.风来雨至B.冬去春来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1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B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把握事物的度C.确定事物的质D.认识事物的量19. 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 D )A.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外部自然界C.客观存在的事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0.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B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C.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D.康德哲学的功绩21.概念、判断、推理是(B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22.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C.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D.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表现为()A.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制度B.致力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C.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答案:D3、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在()A.十月革命前才出现B.恩格斯逝世后才出现C.马克思逝世前出现D.马克思逝世后才出现正确答案:C4、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理论观点B.革命观点C.科学观点D.实践观点正确答案:D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正确答案:A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A.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B.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C.人们在实践中的基本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C7、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解决()A.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B.其他一切科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C.人类存在和发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D.人们所有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答案:A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正确答案:A9、意识自身“物化”过程的本质就是()A.观念创造客观世界的过程B.意念变物的过程C.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D.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正确答案:D10、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这表明意识具有()A.绝对性B.永恒性C.创造性D.无限性正确答案:C11、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B. 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 劳动价值论D. 剩余价值论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 阶级斗争B. 剩余价值C. 劳动异化D. 社会契约论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7. 什么是剩余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工人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8. 请简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试题最终考试题及答案
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矛盾2、真理3、社会形态4、剩余价值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2、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是:()A 运动;B 实践;C 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3、古希腊哲学史上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4、“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C 客观真理论;D 形而上学真理论5、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地理条件;B 人口因素;C 社会意识;D 生产方式6、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 改变社会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 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C 商品与货币的对立;D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A 国有垄断资本;B 私人垄断资本;C 资产阶级国家;D 资本输出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 不再受自然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社会状态;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的社会状态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该题将不得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与时俱进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C.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0、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发展性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工业革命B.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起义1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3、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马克思主义法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主义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f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A.科学性与革命性B.实践性C.发展性D.人民性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马克思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
A. 唯物辩证法B. 唯心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C2.下列哪位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影响?A. 亚里士多德B. 亚当·斯密C. 弗洛伊德D. 黑格尔答案:D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私有制B. 个人利益C. 阶级斗争D. 政府政策答案:C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价值论B. 剩余价值理论C. 边际效用理论D. 供给需求理论答案:B5.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
A. 平等B. 自由C. 民主D. 共产主义答案:D二、问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斗争和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阶级斗争推动的。
2.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阶级斗争?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从而引发了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三、论述题论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答案: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同时为社会主义的理论提供了思想武器。
其次,马克思主义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共产主义,即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还提供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政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并提出了人民民主的概念。
真题模拟考试:2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模拟及答案(3)
真题模拟考试:2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模拟及答案(3)共50道题1、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单选题)A. 资本积聚B. 资本集中C. 剩余价值D. 平均利润试题答案:C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单选题)A. 实用主义B. 利己主义C. 自由主义D. 民主主义试题答案:B3、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 ( ) (单选题)A. 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B. 具有稀缺性的物品C. 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D. 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试题答案:D4、“针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 (单选题)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试题答案:C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 (单选题)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C. 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D.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试题答案:C6、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 ) (单选题)A. 能动性B. 间接性C. 客观性D. 直接性试题答案:D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率是()(单选题)A.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 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 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 剩余价值与预付流通资本的比率试题答案:C8、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 (单选题)A. 只是质的转化,在量上没有变化B. 只是量的转化,在质上没有变化C. 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没有变化D. 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发生了变化试题答案:D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 (单选题)A. 真理具有绝对性B. 真理具有客观性C. 真理具有相对性D. 真理具有全面性试题答案:C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 ) (单选题)A. 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 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 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试题答案:B1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 (单选题)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问题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试题答案:C12、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人员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 ) (单选题)A. 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B. 有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加入C. 有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D. 由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组成试题答案:D13、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 ) (单选题)A. 真理是客观的B. 真理是发展的C. 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D. 有用的就是真理试题答案:C14、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马克思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期末考试试题马克思期末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套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第一部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A. 个人主义B. 社会主义C. 唯物史观D. 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A. 阶级斗争B. 剩余价值C. 人的全面发展D. 私有制3.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A. 历史是无规律的B. 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C. 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D. 历史是由宗教决定的4.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A. 剩余价值理论B. 供给与需求理论C. 边际效用理论D. 价格理论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主张:A. 私有制B. 资本主义C. 公有制D. 封建制第二部分:简答题1. 阐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压迫,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获取利润,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
此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导致了经济危机和社会不稳定。
马克思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
2. 阐述马克思对私有制的批判。
答: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导致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源。
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谋生。
私有制使得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马克思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公有制,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3. 阐述马克思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答:马克思认为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必然性。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阶级之间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斗争。
这种斗争最终会导致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历史规律的研究,为人们认识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1. 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马克思原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 )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与时俱进 B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 )科学性 3.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 )事物是变化的 B)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 )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 C)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D)哲学的基本问题 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 ) 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 )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实践性 B )可知性 C)客观实在性 D)客观性 7.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 )感觉观点B )思维观点 C)实践观点 D)反映观点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句诗强调的是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这句话和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行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11。
马克思模拟试题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D.刺激感应性、感觉和心理、意识
4.黑格尔曾说:“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 )
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B.要不畏困难勤奋努力
6、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主从关系
7、辩证否定观认为:()
A.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8、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执政党应:()
A.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B.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C.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辩证否定观认为:( )
A.社会交往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B.社会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C.社会交往是科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D.社会交往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活动
14.商品是:( )
A.一切物品B.一切有用的物品
C.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用来交换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15.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4、所有唯心主义思想都是无价值的。
5、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劳动都只是谋生的手段。
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式和条件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模拟试卷1(闭卷,共100分)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1)三(2)总分统分人题分46241515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4.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5.辩证否定即“扬弃”是指【】A.彻底抛弃旧事物B.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新事物和旧事物融为一体D.完全否定旧事物6.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7.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同C.能否付诸实际行动 D.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8.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10.生产方式是指【】A.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的统一B.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统一C.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1.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1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价值实现过程14.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5.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16.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17.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A.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B.垄断能够转移更多旧价值C.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局限性在于【】A.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B.使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C.使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1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D.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20.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俄国共产党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法国共产党21.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是【】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在当前斗争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D.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22.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突出地表现在【】的历史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3)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点是()•A.革命性B.科学性C.阶级性D.实践性•2.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A.物质的B.不变的C.精神的D.发展的•3.第一次提出科学的物质观的哲学派别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4.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一切从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出发,代表多数人的利益•B.只能从正确的理论出发,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只能从原则出发,使客观与主观相一致•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6.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立、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它的理论依据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实践的观点 C. 矛盾的观点 D. 联系的观点•8.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C.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多样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9.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根本动力B.唯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10.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 A.人口太多和贫穷落后 B. 国际阶级斗争的影响• C.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人民群众觉悟水平和革命积极性•11.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2.上层建筑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坚持()•A.为现实服务的观点 B. 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观点•C.政治第一的观点 D. 是否符合传统的观点•1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D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16.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 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7. 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 )• A. 生产条件B. 劳动强度 C. 劳动熟练程度 D. 生产规律•18.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 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9. 公式W … p … W' 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C. 销售阶段 D. 实现阶段•20.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 不变资本 B. 可变资本 C. 流通资本 D. 流动资本•21.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 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22.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占统治地位是( )•A. 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B. 争夺短缺资源的产物•C.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D. 资本主义国际竞争的结果•23.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 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 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2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A. 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 通过国家词节经济生活、创办国有企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C. 通过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促进社会生产协调稳定发展•D. 通过国家时政和信贷政策、进行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体劳动者的国民收入再分配•25. 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最主要是采取( )•A.经济手段 B. 法律手段C. 行政手段 D. 计划手段•26.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 列宁 C. 斯大林 D. 毛泽东•27.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 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B.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 进入无阶级社会D.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8.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A. 工人阶级 B. 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 马克思主义政党 D.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29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 )•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 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3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物质条件是()•A.社会化大生产 B. 现代无产阶级C. 马克思主义理论 D. 市场经济体制•二.多项选择题:•31.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A.马克思主义哲学 B. 政治社会学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科学社会主义•32.下面哪些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期末复习题3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不定项选择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A、矛盾的观点B、物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E、辩证的观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B、C、D、E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D、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E、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A、B)A、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B、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而且是与被改造的关系C、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主观与客体的关系E、主体与客观的关系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不同表现在(A、B、C)A、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C、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D、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E、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5、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有(A、B、C、D、E)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C、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E、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6、真理是客观的,这是说(A、D)A、真理从内容上说是客观的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C、真理从形式上说是客观的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E、认识真理是物质性的活动7、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A、B、C、D、E)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B、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C、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8、以下关于哲学中的“价值”范畴及其特性的阐述,正确的有(A、B、C、D、E )A、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B、价值具有主体性C、价值具有客观性D、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E、价值具有多维性9、任何真理都是(A、B、C、E)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B、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C、具体真理D、不可能向谬误转化的E、从相对真理不断地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过程1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在(A、B、C、D、E)A、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B、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C、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D、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旧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E、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旧唯物主义只看到认识的摹写性11、西红柿原来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三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 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C)。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物与物之间的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C)。
A、暴力的产物B、人们相互订立契约而形成的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D、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3.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D)。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4. 国家所代表的利益是:(B)。
A、剥削阶级的利益B、统治阶级的利益C、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D、基本阶级的利益5.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
A、国家B、军队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政治观点和法律观点6. 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和教育发挥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是:(B)。
A、艺术B、道德C、宗教D、哲学7. 社会意识构成的高低层次可以分为:(B)。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D、群体意识于社会心理8.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C)。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9. 历史上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某些思想领域超过了经济先进的国家,这说明:(C)。
A、社会存在并不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并不反映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D、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是间接的10. 生产方式是:(A)。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D、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11. 经济基础是指:(D)。
A、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2. 上层建筑是指:(C)。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
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 阶级矛盾
C. 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矛盾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A. 1844年
B. 1846年
C. 1848年
D. 1850年
4.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B.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C.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D. 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源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
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
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面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7. 阐述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8.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其周期性特征。
9. 论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10. 请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五、论文题(30分)
11.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结合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
马克思模拟三试卷和答案
马克思模拟三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40题,每题1分):1、哲学就是(D)A科学之科学 B 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一般规律得科学C 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D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得概括与总结2、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基石就是 BA 一元论B 物质C 世界得物质统一性D 意识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得观点得前提就是 AA承认事物之间得区别性B否认事物之间得确定界限C 承认事物得客观性D否定事物得相互区别4、在实践活动得类型中,决定其它一切活动得最基本得实践活动就是 BA 处理社会矛盾得实践B 生产实践C 科学实践D 人得主观活动5、人得最深刻最根本得本质就是 CA物质生产劳动B自觉能动性C 一切社会关系得总与D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得统一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得最基本方面在于她们就是 AA 社会变革得决定力量B精神财富得创造者C 物质财富得创造者D 历史任务得提出者与组织者7、衡量社会就是否进步得根本标准与客观尺度就是DA 物质文明B 精神文明C 思想道德水平D 物质生产力得发展水平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体现了 BA相对主义得观点 B 辩证法得观点C 形而上学得观点D诡辩论得观点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得事物发展得总趋势就是BA 迂回曲折B 前进上升运动C 周而复始得循环D 直线式得发展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得主体就是指CA 从事脑力劳动得人B 现实社会中得一切人C 改造与探索世界得现实得人D 作为生产力要素得劳动者11、一切错误思想就其本质而言都就是 BA 人得头脑里固有得B 客观存在得反映C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 没有任何根据得12、设想没有运动得物质就是 B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3、下列现象中属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得有 CA 您中有我,我中有您B先进与落后得相互排斥C真理与谬误失去一方,她方就不存在 D 顺利变为困难,困难变为顺利14、社会意识就是对社会存在得反映,反映得内容主要就是: DA 社会存在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D 物质资料得生产方式15、衡量社会就是否进步得最为根本得标准就是AA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C 思想道德水平D 科学技术16、唯物史观认为,评价一个人得价值更重要得就是在于 BA她得奉献得到社会得承认 B 她为社会作了什么贡献C社会对她得合理需要予以满足D 社会对个人得尊重与关心17、“真理没有阶级性”这就是 D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B 旧唯物主义真理观C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D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18、人们常说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其哲理就是讲BA空间得三维性 B 时间得一维性C时间空间得客观性 D 时空与物质运动得不可分离性19、哲学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划分就是依据对————得不同回答来进行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2.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并结束“文化大革命”后,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者是:()。
A.邓小平 B.华国锋 C.江泽民 D.胡锦涛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
A.革命性与反动性 B.革命性与妥协性 C.进步性与落后性 D.民主性与独裁性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买办资产阶级 D.封建主义5.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A.过渡性社会 B.独立性社会 C.半独立社会 D.可有可无社会6.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是毛泽东的()讲话。
A.《论十大关系》 B.《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限期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讨论和执行情况报告中央》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十三大的召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8.2008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9.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
这是因为()。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10.列宁说: “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 )。
A.文盲影响了他们实际参政议政的能力B.文盲不能参政议政C.文盲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D.文盲与有文化的人不能享有同等参政议政和权利11.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之后的又一个奋斗目标 B与小康社会没有必然的联系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D是小康社会建设中提出的一个口号13.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是( ) 。
A.以大陆为主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C.坚持不使用武力原则D.坚持高度自治.14.当今世界局势发展方向是()。
A.单极化 B.两极化 C.多极化 D.三极化15.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中心是( )。
A.革命化 B.正规化 C.现代化 D.年轻化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句话应当理解为( )。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包括()。
A.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地顺利进行 B.有利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C.解决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为我们党永葆生机提供了科学的精神法宝 D.使我们党成功找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是三种,分别是:()。
A.社会主义经济B.农民家庭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4.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B.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C.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D.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我国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D.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社会6.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
A.改革是动力 B. 发展是手段 C. 发展是目的 D. 稳定是前提7.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资产在所有经济领域中都占绝对优势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8.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有( )。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九三学社B.中国民主同盟,台湾民主自治同盟C.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D.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观点有( )。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D.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提高“两个”素质,培育“四有”公民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有:()。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实友爱D.富有活力11.“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关系是()。
A.长期共存B.和平共处 C.相互排斥D.共同发展12.进入新世纪,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科技进步突飞猛进 D.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13.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讲到国际形势形势时指出:()。
A.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B.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世界还很不安宁C.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主旋律D.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14.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促进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发展中国家是其受害者 D. 西方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15.坚持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是( )。
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三、简答题1.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3.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4.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含义。
5.为什么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四、论述题1.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五、材料分析题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
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
最近,我见到哈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着科教兴国的伟大历史使命,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拚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
——江泽民《努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请回答:(1)为什么说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好知识分子的作用?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在现代战争中,兵仍然不在多而在精。
这个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武器装备要精。
我们要想办法,逐步逐步地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有重点,全面解决是不可能的。
对我们来说,另一方面是要有革命精神。
未来反侵略战争不仅仅靠高精尖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靠人的政治素质,靠人民战争这个克敌制胜的法宝。
——江泽民《在接见驻湖南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的讲话要点》国防现代化,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海湾战争,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我们不是唯武器论者,相信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但是,先进的武器毕竟是重要的,科学技术是不能忽视的。
在国防科技领域,我们要重点研究开发一些关键技术。
掌握这些技术,是实现我国新时期军事战略的需要,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江泽民《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决定的因素是人,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昂士气和掌握许多军事技术的人。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试阐述我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思想。
(2)试述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