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9ba3a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9.png)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摘要】农村历史教学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农村历史教学现状的概述,揭示了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随后提出了提升农村历史教学的对策,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大教学资源投入等措施。
结合实际情况,强调了加强农村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整体内容,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农村历史教学的重视,并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村历史教学、历史教学现状、教学挑战、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投入、农村教育改革、未来展望1. 引言1.1 农村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农村历史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风貌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
农村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后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艰辛与荣耀,增强爱国情感。
农村历史教学还能够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历史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农村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1. 历史教学内容陈旧:部分农村学校的历史课程内容过时,教材更新不及时,与当下社会发展脱节,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 教学手段单一: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以讲述、记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学校中的历史教师数量不足,且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待提升,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b92f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a.png)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更新历史教学内容。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升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未来,应加强对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问题、对策、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投入、师资队伍、多样化、更新、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是农村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国家认同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教学资源不足是制约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难题,师资队伍缺乏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历史教师,无法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单一、历史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也限制了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有必要采取有效对策,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多样化教学方法,更新历史教学内容,推动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通过研究,可以揭示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单一和历史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为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的结果还可为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历史教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推动农村中学历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变革,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6bfcd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2.png)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一直以来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包括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落后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改善农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现状。
首先,教学资源不足是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向学校提供更多的历史教学资源,如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历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可以加强与城市中小学历史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提升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
再者,教学方法落后是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亟待改进的方面之一、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可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拓展历史教学的途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如举办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历史主题展览、开展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学习体验和感受。
同时,可以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历史学习的重视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深入和扩展。
总的来说,改善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合作,共同促进历史教学的改进与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效果,为培养具有历史文化素养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53fe26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a.png)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介绍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农村历史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较弱等原因,农村历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与城市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为了提高农村历史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对策,拓展改进的途径。
本篇文章将从当前农村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影响教学的原因、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改善教学条件的建议以及推动教学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农村历史教学的改进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促进农村历史教学的全面提升,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历史教育,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2. 正文2.1 当前农村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资源不足: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缺乏足够的历史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图书馆藏书、多媒体设备等。
这导致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受到很大的限制,无法提供更加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
2.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学校往往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历史教师的数量和水平普遍偏低。
这就导致历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学生的历史学习也受到限制。
3.学生兴趣不高:由于历史教学内容的晦涩难懂,缺乏趣味性,许多农村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这就影响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
4.教学方法落后:部分农村学校的历史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过分依赖讲课、记忆和填鸭式教学,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
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缺乏实践教学机会:农村学校往往缺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当前农村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方法落后以及缺乏实践教学机会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以提高农村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b1ba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c.png)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资源匮乏令学生无法接触到丰富的历史材料,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有限、教师待遇偏低、学生家庭背景不同等原因所致。
应该加大对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投入,提高师资培训力度,加强教学资源建设,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对策。
展望未来,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将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问题、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积极性、存在原因、对策建议、改进方向、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普及,农村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教材。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原因引起。
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来源有限,导致教师队伍普遍稀缺。
教学资源匮乏则是由于农村中学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无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是由于农村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加以解决。
应该加大对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投入,提高师资水平,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要加强农村教育改革,改善教学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将会逐步得到缓解,农村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f5305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b.png)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1. 教师队伍不足,教学条件相对差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师队伍不足,教学条件相对差。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师待遇相对较低,许多优秀的历史教师都会选择到城市地区去发展,导致农村地区历史教师的数量不足。
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相对较差,许多学校的历史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备简单,教学环境较为艰苦,这都对历史教学的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教学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教学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实践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农村学生往往缺乏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容易产生学习的厌倦情绪,这无疑影响了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偏低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中,许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偏低。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环境的限制,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相对较少,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深刻理解。
加之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历史学科的成绩普遍呈现低分现象。
二、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对策1. 提高教师待遇,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了解决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队伍不足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教师的待遇,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增加农村地区教师的吸引力,留住优秀历史教师在农村地区发展。
可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2. 丰富教学内容,推行综合性实践教学为了解决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教学的问题,可以适当丰富教学内容,推行综合性实践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与当地相关的历史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家乡历史,增强对历史的认同感。
可以适时组织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历史的实践中去,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和理解。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dfcb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3.png)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在不断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也在不断改善和完善。
目前,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材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手段相对陈旧,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
在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方面,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和高素质的教师,教学内容偏向传统,缺乏足够的实践性和互动性,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条件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情况比较普遍。
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对历史教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历史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改进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更新教学内容,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善教学设施设备,提高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加大对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共同努力提高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为农村学生的历史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1.2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对策1. 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历史教学内容,增加与农村生活和发展相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更多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增加教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设备设施的完善程度,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
1. 培训教师:加强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16e0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6.png)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材陈旧、内容单一,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设备匮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更新教材,增加多样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争取政府支持,改善教学设施条件。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提升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改善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农村中学历史教育更加完善,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关键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问题、对策、教材、师资、教学设备、教育资源、师资培训、政府支持、教学设施、质量提升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一直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农村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资源匮乏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教材陈旧、内容单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匮乏等问题制约了历史教学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有必要对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历史学习环境和机会。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旨在为相关农村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问题一:教材陈旧、内容单一教材陈旧、内容单一是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信息不畅通,农村中学往往使用的是老版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限制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全面了解。
教材的陈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方法和资源的使用上。
很多农村中学的历史课程依旧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这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教材内容单一也是一个问题。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2807a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4.png)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历史课程在中国初中阶段的教育中,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为深入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打下了基础。
虽然历史课程在城市和乡村初中的教育中都很重要,但是乡村初中的历史教育和城市初中的历史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针对农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与城市初中相比,农村初级中学面临更多的教育挑战。
首先,教育资源有限,教学条件不好。
很多农村学校设施落后,资金也不足以进行改善。
其次,多数农村教师的资历和背景相对较低,他们更难以掌握优质的教学方法,规避一些错误的教学方法。
此外,学生缺乏背景知识和经验,学习能力较差,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因此,许多农村学生更难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这些问题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1.1 历史课程重复单调许多农村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创造性地发展历史课程来吸引学生,而是将其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除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外,单调无味的历史课程也会削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
1.2 历史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大多数农村学生没有接触到其他历史教育资源,例如历史博物馆和文物陈列。
教师可能只有黑板、教科书和教学PPT等少量教学资源,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因此,一些教师可能会使用类似线性思维或抽象的解释,以及大量背诵的历史内容,导致历史课程乏味、缺乏生动性。
1.3 历史的重要性得不到重视在城市学校中,学生成为热衷于历史学习的、活跃的参与者,他们会参加各种竞赛和社区活动,以提高自己对历史的知识和理解。
但在农村,学生们往往没有这些机会。
农村学生通常被鼓励学好数学和语文,而历史则没有被内化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中。
2. 对策针对农村初级中学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2.1 类比教学尽可能地展示历史场景,例如展示图片或使用可交互的历史计算机程序。
此外,利用视觉组件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044fc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9.png)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历史教学也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制定对策。
本文将就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浅谈。
一、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很多学校的历史教学条件相当艰苦。
教师缺乏教学辅助资料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导致历史课程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 历史课程内容单一一些农村学校的历史课程安排相当单一,主要停留在简单的历史知识传授上,缺乏深层次思维和历史价值观念的培养。
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内容的单一,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二、对策1.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历史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
2.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历史课程应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融入一些地方历史文化的元素,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课程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和祖先的奋斗历程。
3. 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喜爱。
4. 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历史教学应该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观念,使他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能够明白历史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结语农村历史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加强教育资源配置、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历史兴趣以及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等对策,有望有效地改善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农村历史教学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历史教育。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e56e2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6.png)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摘要】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存在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和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学设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对策。
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配置,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对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问题、教学资源、师资、创新方法、对策、建议、总结1. 引言1.1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显示出一些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以及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
农村地区的学校通常设施简陋,图书资料少,实验设备不足,无法提供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限制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师资力量方面,由于吸引力较低,优秀的历史教师往往流失或者留守在城市,导致农村学校的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农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普遍缺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欠佳。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亟待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首先是分析当前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目的在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改善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提供指导和帮助。
通过研究历史教学的现状以及问题所在,可以有效地引起农村初级中学相关部门和教师的重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推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通过对策建议的提出,使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目的在于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改善和发展,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进步和提高。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489c8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c.png)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与发展。
在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由于历史教学的专业性需求较高,而农村教师整体水平偏低,导致历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历史教学设备和教材更新滞后,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探讨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改善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关系到农村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通过对历史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文将就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力求为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改善提供有益建议。
1.2 问题现状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设施条件差:农村初级中学教学设施相对简陋,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历史教学质量。
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农村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历史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完善,有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3.教学内容陈旧单一:部分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滞后,缺乏新颖性和实践性,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和多样化教学手段,导致历史教学效果不佳。
5.教学资源缺乏: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匮乏,如教科书、多媒体设备等,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和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爱教、有文化有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探讨历史知识,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fdea8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3.png)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一、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1. 教学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教学资源匮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许多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师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些教师也因条件不足而难以开展多样化的历史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
2.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历史教师大多数来自当地本地或者相近的地方,他们在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短板。
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这些老师无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甚至可能会误导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4. 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农村地区的学生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往往在思维方式上较为单一,缺乏对历史学科的探索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情况也制约了历史教学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1. 教学方式单一农村历史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即便是有些老师在教学中想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因为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很难在教学上有所突破。
2. 缺乏科技支持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很多农村学校无法享受科技支持,导致历史教学很难与时俱进,无法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匹配。
3. 考试成绩至上在一些农村学校,教学目标被放在了“应试”上,老师和学生都过于重视考试的成绩,而忽略了历史教学的本质和学科特点,造成历史教学内容的机械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对策1. 提供更多教学资源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农村历史教学资源的支持,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让农村的历史教学能够不受资源的限制,更好地开展起来。
2. 加强师资培训对于农村地区的历史教师,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通过专业的培训,让农村的历史教师更专业、更有热情。
3. 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农村地区的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现阶段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难及改变对策
![现阶段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难及改变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b94f8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1.png)
现阶段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难及改变对策随着我国不断改革开放,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这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现阶段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难及改变对策展开讨论。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困难1.教学资源匮乏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初中的教学资源极为匮乏。
很多农村学校没有配备足够的历史教材、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导致历史教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由于农村学校的整体条件落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
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较低,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情绪,这使得历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离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城市有所差距,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脱节较大,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难度增大。
二、改变对策1.增加教学投入2.加强师资培训针对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情况,可以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升其历史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教育需求。
3.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知识的殿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学习的吸引力。
4.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可以通过一些历史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他们能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历史知识,从而增强其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5.结合实际情况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增强其对历史学习的认同感和兴趣。
6.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该加强家长对历史教学的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历史教学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但是只要政府、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相信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一定能有所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历史教学环境,助力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72aad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9.png)
浅谈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崇尚新鲜事物的风气,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变得日益严峻。
农村历史教学的老师普遍缺乏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同时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不高,导致农村历史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善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方面对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引起农村历史教学改进的关注。
一、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1. 教师力量不足农村学校的历史教师相对缺乏。
因为农村学校的教师薪酬、教学条件等方面相对差,许多优秀的历史教师倾向于在城市找工作。
导致农村历史教学队伍的素质整体不高。
2. 资源匮乏农村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历史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设施不完善。
导致历史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和深度理解的难度增大。
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农村学校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普遍不高,历史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难以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4. 教学手段滞后农村学校的历史教学手段相对滞后,多数学生只能通过教科书或者老师单一的讲解来学习历史知识,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可以提高农村历史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历史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
学校可以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学校历史教学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历史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资源,为农村历史教学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学校可以主动向社会争取教学资源,开展捐赠活动,为学校争取更多的教学资源。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农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学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更多的趣味活动,启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技术支持,推动农村学校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
学校可以积极引进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课程、多媒体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增加历史教学的活跃性和趣味性。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d5ae6d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0.png)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初级中学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但是相较于城市中学,农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和对策如下。
一、现状1.教学资源不足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的缺乏是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学校虽然在资金、场地、建筑物、师资力量等方面有所提升,但是历史教学资源仍然十分匮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书馆等资源,只能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难以与时俱进,影响教学效果。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缺乏,往往是因为历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少趣味性和实用性。
此外,学生普遍认为历史知识内容过于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和记忆,容易产生枯燥的学习状态,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缺失。
3.教学方法不灵活目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仍然以讲解、板书、概念笔记为主,缺少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而历史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并在这种体验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对策1.建设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要满足农村初中学生的历史教学需求,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学校可以通过购置多媒体设备、各类历史文献、图片、音像资料等,构建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改变教学方式,增加趣味性针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兴趣不高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引入趣味化元素,如历史文物展览、历史名人研究、历史故事演绎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历史文化认知。
3.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以运用多种具有多样性教学手段,如游戏模拟、体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此外,学校还可以让在电子网站或教育视频中观看历史教育相关内容,以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81034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7.png)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一直以来都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学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历史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资料、多媒体设备等都无法达到良好的水平,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学环境差农村初级中学的学校大多条件简陋,课堂设施落后,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环境,这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3.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地区由于教育经费、师资配置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很多老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学内容滞后农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潮流,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传统教材上,忽略了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知识的更新。
5.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农村初级中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认为历史学科无用,这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热情。
二、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1.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材、资料和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培训应该加强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师资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增强他们对历史学科的热爱和责任感,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更新历史教学内容,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步伐,鼓励探索新的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历史课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4.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针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历史的问题,应该通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5.加强家校合作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校合作,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浅析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8b95c9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2.png)
知识文库 第03期129浅析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骆燕军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深入推进,对城乡教育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相对于农村来说,由于城市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其教学设施和教育水平也远远领先于农村,这就导致了教育水平程度差距的不断加大。
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和农民对于教育的重视度都有待提高,这就导致了初中历史学科教学难以在农村初中得到与有效顺利地开展,以至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以及历史知识的掌握水平处于长期落后的状态。
所以改变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刻不容缓。
历史学科在中学的学科地位上占有主要比重,历史学科现状的改革刻不容缓。
这是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境遇窘迫,教师对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了农村中学历史学科长期处于尴尬的境地。
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方式,探索适合农村历史教学现状发展的道路,提高农村历史教学的质量。
下面我将就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展开分析和探讨。
1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教师授课现状“填鸭式”授课方式是农村初中历史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课前准备教学备课方案,其实就是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复制讲解。
教师只是针对课本进行基本的讲解,没有格外的延伸和拓展,降低了历史学科的趣味性。
这样单一枯燥的授课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1.2 学生学习现状在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单一枯燥课堂模式降低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另一方面便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
由于历史学科并不是学生观念里的大学科,所以很多学生在心里否定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而现实的历史课堂又多枯燥无味,很多学生产生了对历史课的抵触心理。
他们不愿意去死记硬背,不愿意对毫无感觉的复杂历史事件进行记忆。
无法体会到历史对自我的影响和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专注历史课堂,加大了历史教学的难度。
2 改变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对策 2.1 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改变农村历史教学现状的最重要前提,是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88c923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a.png)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其发展。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的问题。
由于教材的限制和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学校只能按部就班地传授历史知识,忽视了历史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物质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学校往往难以吸引优秀的历史教师。
很多学校的历史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无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历史教学资源。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探究性学习的环节。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限制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应采取以下对策来促进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物、故事等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和互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应加强教材的编写和教师培训,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深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培训资源。
可以通过与城市学校的合作交流,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真正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资源和学习机会。
可以组织历史文化活动和讲座,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可以促进其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历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在农村,由于环境的相对闭塞,广大农村教师以落后而狭隘的功利性教育作为错误的理论实践。
以前实行闭卷考试,教师则“满堂填鸭”,以硬性“注入式”追求成绩的最大化;在开卷考试的今天,教师又机械的充当着甩手掌柜的角色,从而导致学生“高分无能”,对历史的点线面结合无法有效的梳理,甚至割裂,严重损害了历史的原貌。
由于考试分值的因减负变小,导致师生对历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新豆芽科”已成为师生乃至家长的共识。
因此化边缘为主体,化被动为主动,刻不容缓。
重塑历史学科的地位。
历史是一面镜子,是兴衰成败经验的总结。
学习历史是观古今成败之得失,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塑造具有真善美的人格。
历史本身是人类变迁的血泪史,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只有对历史有充分认识和深刻的体会,才会以史为鉴,志存高远,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因此,必须增强学生的历史观,提高历史学科地位,改变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薄弱之现状。
改变历史教师的思想观念
其一、不以环境的因素来减弱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兴趣,不因为“新豆芽学科”而忽视历史教学的重要价值。
其二、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必然对文学和哲学有着较高的素养,需要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吸取新教育理念的营养,钻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而且只有正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才会变死板为灵活,才会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厚重内涵。
其三、正确理解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开卷考试不等同于“翻书”考试,必须改变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体系。
如果教育的对象只是会盲目记住历史人物,既不具备辩证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也不具有自我认识和拓展的能力,那是历史教学的失败。
以史为鉴,能够从历史演变中哪怕找到一点经验,为己所用方为上上之学。
其四、担负特殊教育使命,让学生从历史中了解世界,树立理想。
受时代和环境的制约,大批留守儿童从小与大山为伴,在落后的学校教育和畸形的家庭教育下,形成了缺乏理想与信念的“迷茫”一族。
那么作为历史教师,肩负着让这一迷茫群体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人生坐标的重任,因为历史是事实,而客观存在的事实最容易教育人。
因此,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
改变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
其一、发散与联系,分析与变通。
历史课堂应是纵横捭阖,激发学生思维争鸣的阵地,学会联系与分析,才会透视更深更开阔的历史层面。
如在讲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墨、道、法等诸子的百家争鸣,可以这样展开学生的思维:“为什么诸多思想流派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三国时期却没有出现这么活跃的学术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紧紧抓住学生想知道究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思考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学生通过比较,梳理出“战争与动乱”是这两个时期的典型特点;教师进一步点拨,在强者生存的时代,各国需要人才,而春秋战国时期则允许人才“合则留不合则去”,“择木而梧”,对人才的宽容进而滋生了文化兼容的土壤,构成了思想上大鸣放的重要前提。
学生豁然明白“政策宽松,兼容并包”是产生优秀文化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提出建设性意见,可谓水到渠成。
所以,运用联系与分析教学,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史为我用的学习目的。
其二、拓展与延伸。
只有运用拓展与延伸,才会充分挖掘历史内涵。
比如,在讲到刘备三顾茅庐这一情节时,学生基本上知道故事情节,因此可以转变教学思路,重点转移到分析历史人物,学会做人上。
诸葛亮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高风亮节,日月可鉴。
结合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品格分析,让学生在诸葛亮高尚节操的感染中接受感恩的思想,这才是历史教育的真正所在。
又如,我县革命老区——南腰界革命根据地,这是我们师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讲到红军长征的这一历史事件的时候,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涉及近在咫尺的鲜活教材,只是照本宣科。
以至于很多学生不知道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的史实,不能产生自豪感,却希望有朝一日到贵州等地重走长征路。
所以,历史教学应是“活”教学,不让熟悉变陌生,生活处处皆历史。
其三、创设积极的讨论氛围是增强历史趣味性和客观分析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如学习秦朝灭亡这一课时,“严刑峻法”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不给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那么在学生的思维里面就会滞留一个错误的观念:“国家不能有重法”,教师在这一节课时可以不深入。
在讲到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也是严刑峻法,却深受百姓爱戴,成都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时不妨进行新旧知识迁移,联系秦朝灭亡组织学生进行对照讨论,从而让学生明白:法律是准绳,必须做到赏罚分明,罚之有度。
李世民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可是有一学生提出:他是不孝之徒,伪君子。
认为他杀兄弟,逼父皇是为人之大不孝,不能算是明君。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观点,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武断封杀,而是应该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看待历史事件。
从历史功绩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他是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可是从人伦道德来看,他确实留下了抹不掉的污点,这是功过怎么衡量的问题。
因此,只有客观辩证的分析历史人物,才会正确认识历史的真实与本质。
(作者单位:重庆市酉阳县李溪初级中学校)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及策略
◇ 田恒军
基本原理、半透膜的性质、细胞原生质层的性质及与半透膜的区别、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等。
通过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不断对比,并探究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的合理性,学生们终于从中找到了答案!5%的盐水之所以能够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是因为组成盐水的两种离子是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离子,可以透过原生质层,因此,随着两种离子逐渐进入细胞,细胞内的水势不断下降,最终导致细胞从周围环境中自动吸水,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蔗糖分子因为不能直接进入原生质层,所以,细胞失水的状态无法自动改变,不能发生自动复原。
而50%的蔗糖溶液使细胞失水过多,细胞死亡,即使通过清水引流后也不再出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作者单位:重庆市辅仁中学)
政史地教研
2011.NO3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