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秦岭淮河一条线 南方大米北方面
“南船北马”
我国的农业布局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图文探究
知能演练
第1步 课前预习 激发兴趣 明确目标 梳理教材
情景诱思
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 ,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 半边盖,姑娘不对外,手帕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三、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3.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别提示】 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两
个方向进行分析:横向和纵向。长江三角洲和松嫩
平原地理环境及影响差异的对比为横向法,主要从静 态方面加以比较;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 环境的影响比较为纵向法,沿着历史发展过程,从动 态方面加以分析。
水田耕作业 为主,水产 业发达
玉米 旱地耕作业 春小麦 为主,兼有
大豆 畜牧业
地理环境 影 响 区域发展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光照
降水
气温
太阳高度小,光照 降水少。
季节变化大,
北 弱。
屋顶坡度小,房 冬季寒冷。

一般正南正北布局,檐窄 房屋高度与进深小
墙体严实厚重, 建筑成本高
且楼间距大
区域 要素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商业贸易
水热条件 水源条件
主要作物 作物熟制 耕地类型
农业地 域类型 交通条件 原料、燃料 工业类型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良好
河网密布,水产业发达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 花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D.盛行风向
[解析] 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出,在图中植被分界线南北两侧的河流分别流向不
同方向,说明该地区有山脉,因此与图中植被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山脉走向。
2. 甲、乙两地主要植被类型分别为( A )
A.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B.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D.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为拉丁美洲的北部,根据图中信息,
14. 我国南方地区也有黑土分布,其主要形成于( A )
A.横断山区的高山草甸
B.南岭山区的阔叶林带
C.云贵地区的喀斯特盆地
D.闽江流域的河漫滩平原
[解析] 黑土分布区因为区域内热量条件差,土壤中有机质不易分解而形成大量腐殖质。
南方地区有黑土分布的地区,应考虑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
[2023·高淳高中期中]城市开发边界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划定可进行城市开发建
A.有一定的地域范围
B.划分指标多样
C.区域之间边界明确
D.区域内部特征不明显
[解析] 图中的汉语方言区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为单一指标;图中
区域之间边界较模糊;区域内部特征较明显。
4. 与我国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汉语方言区种类多,地域范围小,主要的影响因素
有( C )
①气候 ②水源 ③地形 ④历史
[2023·武进高中期中]下图为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据此回答17~19题。
17. 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资源
[解析] 读图可知,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二者的划分依据是地貌;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精品课件 第二章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精品课件 第二章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3) 简述日本夕张市政府破产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警示。 [答案] 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综合开发 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 [解析] 根据衰落的原因进行逐条分析,从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看,注意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从煤炭资源枯竭问题看,加大科技投入,综合开发利 用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环境污染问题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
基础材料科学。
[2024·常州高中期中]毕尔巴鄂市始建
于1300年,是西班牙的大型港口之一,城
市发展几经兴衰。下图为毕尔巴鄂市发展
历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 毕尔巴鄂市( C )
A.14世纪因纺织工业兴盛
B.17世纪因资源枯竭衰落
C.19世纪因重化工业振兴
D.19世纪中叶服务业繁荣
[解析] 由题可知,14世纪其因优良港口而兴盛,为羊毛出口中心,说明其毛纺织工业
是人类不合理耕作导致的。
5.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的“焦作经验”主要是( A )
A.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
B.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引进资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解析] 由图可知,焦作有诸多优势资源,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进行产
02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盐城中学期末]德国第七大城市多特蒙德,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成 为煤钢基地、啤酒酿造中心和交通枢纽。但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多特蒙德 原有产业开始衰退,面临全面转型。基于原有的支柱产业,多特蒙德进行了相应的产 业结构调整,例如,原运输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原采煤产业逐渐转化为 新能源产业等。如图示意多特蒙德地理位置。据此回答7~9题。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产业结类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部门,空间结构
工 业 区
由匹兹堡主扩展到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资源的 不断开发体 功,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的。


(3)美国说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

生产和生一 说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3)议一功议,长沙县的发展壮大给我们哪些启迪?
长 沙
发能 区展需要认清本地优势,充分发挥本地优势 ,积极融入大城市的辐

射带动作用,注重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3)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生产活动: 原有工业萎缩,产业 转型发展
经济水平: 经济整体萎缩,衰败 状态
发展之路: 产业转型,走新型工 业化之路


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状况,说一说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功 能
五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于乡村振兴的

重要意义。
(2)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生产活动: 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快 速发展
经济水平: 发展迅速,水平较高 开放程度: 较高
(2)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内部差异:
较大,中心城 市率先发展
对地理环境影响: 环境污染严重, 呈现明显的不 协调
举个栗子
长江中下游地区随工商业的发展, 形成了以沪宁杭、武汉、长株潭为 中心的工业基地,呈率先发展的势 头,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 强,但排放的污染物也大量增加, 环境问题严重。



1.在美说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A.葡萄酒、服装
B.纺织品、水产品
C.蔬菜、水果
D.灯具、煤炭
(2)成都—卢森堡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在于
(D)
A.激励我国远洋航运蓬勃发展
B.加快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
C.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移
D.加强沿线各国经贸文化交流
[解析] 第1题,中欧班列沿线地区,尤其是德国的葡萄酒产业世界 闻名,而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往返于成都— 卢森堡的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葡萄酒和服装。水产品、水果以 及蔬菜不宜长距离运输,B、C错。德国和我国煤炭资源均较丰富,不需 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D错。故选A。第2题,中欧班列属于陆地运输, 与远洋航运无关,A错。中欧班列的开通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 沿线各国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D对。中欧班列为集装箱运输,运输 的主要为货物,所以不会促进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不会加快 沿线各国家或地区间的人口迁移,B、C错。故选D。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优势? (2)探讨南昆铁路建设对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 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③沿途有 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南昆铁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D.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横跨欧 亚,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且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小,但建设成本较 高。第(2)题,“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建成后,会形成新的亚欧经济 走廊,可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 过此大通道,中国与欧洲的经济联系以贸易往来为主,而不是促使欧洲 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故选B。

4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件-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

4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件-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2

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就是指重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这条国际铁路通道,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

重庆出发的货物,通过“渝新欧”铁路线运输,沿途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我国宏观发展格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战略示意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变化四大地区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北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的亚热带、热带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

分布不均衡;东部多西部少。

东部地区 工业化、城市化和教育科技水平较高,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矿产资源不足,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洪涝、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优势:劣势:中部地区 雨热同期;能源、有色金属、水能丰富。

人口众多,开发较早。

水土流失严重。

人地矛盾突出。

劣势: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优势:平原面积广阔,人均产出粮食多;工农业基础雄厚.劣势:四大地区协调发展•东部面临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经济体系。

•我国西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需要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加强内外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更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中部崛起对于加强东中西互动、协调南北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把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壮大,构建产业创新、现代服务、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体系。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政府和国企改革,大力繁荣民营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高中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1.1 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件(共21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1.1 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件(共21张PPT)
总结区域类型、区域划 定的目的
7
4.区域类型:
(1)按自然特征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黄土高原区; (2)按人文特征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综合自然和人文特征划分,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4)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如行政区等; (5)有些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 认知的,科学认识和划分这些区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如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低硒地区。
结合教材,根据材料二回答: 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干湿区之间的边界如何?
总结该类区域的特点。
5
3.区域特征: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②有些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区、流域等; ③有些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如自然带、气候区、植被分布区等; ④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有差异;
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结合教材,根据材料一回答: 我国行政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各行政区之间的边界如何?
总结该类区域的特点。
4
中国干湿区划分示意图
材料二: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 源,而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多少往往 由该地的“干湿状况”决定。一个 区域的干湿状况与当地的降水量和 蒸发量都有关系。如果降水量大于 蒸发量,则气候湿润,多为湿润地 区;如果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气 候干旱,多为干旱地区。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3
材料四: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地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面
积 达1 3.东5区万北域平平的方原公层可里分级,为:是3区个中域部国的分最,空大东的间北平尺部原度主。要 是 由可黑体龙现江为、区松 花域江的和层乌级苏高里低江 冲。积 而 成 的
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Βιβλιοθήκη 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1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1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项目
专业或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
天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 高校
长安大学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 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 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
和基本原则。(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合格考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通过案例,分析某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变化的原 因,以及该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等级考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描述典型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低 小
高 大
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点和线的布局
经 济发展中心
沿 线主要城市
3.交通运输需求需要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运时
运输
转运
4.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与分布决定交通运输布局特点 增长 分布
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1)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__稀__疏__,质量较低。 (2)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和站点较为__密__集__,质量较高。 2.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和相关技术 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更加__灵__活__。
(区域认知)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章末总结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章末总结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定期休渔制度
续表
◆方法技巧 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流程 (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 ①湿润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 ②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水资源减少、产生土壤盐渍化→加剧土地荒漠化。 (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等)问题分析中,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角度找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20世纪初休斯敦开通连接墨西哥湾的深水运河,并在休斯敦东南郊区建成人工港。随着休斯敦人工港建成,大量石油加工及相关配套企业在港口附近集聚。下面图1示意休斯敦市位置,图2为休斯敦当前产业结构示意图。
图1
图2
(1) 与加尔维斯顿相比,简述休斯敦人工港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 地处内陆,受风浪影响小,受海啸、风暴潮等灾害影响小;地形平坦开阔,仓储建设用地广。
1.产业结构合理化 (1)概念: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的过程。 (2)产业间的比例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下图示意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过程。
2.产业结构高级化 (1)概念:是指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的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 (2)从产业结构的比例看,高级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顺次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的方向发展。②在资源结构上,由劳动密集型占优势顺次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占优势的方向发展。③在加工工业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逐步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的方向发展。

赢在高考2020高中地理湘教版一轮课件:3-11-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推荐

赢在高考2020高中地理湘教版一轮课件:3-11-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推荐

一二
2.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首要因素:追求效益。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以及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国家政策与法规的支持
一二
3.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美国农业布局的最主要特 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2)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 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 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3)目的:对种植业和畜牧业 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 效益。 (4)分布:A 乳畜带,B1 春小麦带,B2 冬小麦带,C 玉米带,D 棉花带,E 畜牧 和灌溉农业带,F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5)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 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一二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分 类
问题

业 ①大量占用耕地;②城镇和工业过度密 化 集;③环境污染严重;④产业结构层次偏 问 低等

城 市 化 问 题
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②城市 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③珠江水质恶 化;④城市酸雨现象严重;⑤城市固体废 弃物污染加剧
准农业、有机农业、 区专门化的形成及
“处方”农业、保护 分布;区域农业实现
性耕作(限耕、休耕)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
问题及其对策
区域工业化、区域
城市化,“珠三角”与 “泛珠三角”,城乡一 体化、“城中村“、 山水城市生态模式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关系;区域工业 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产生的主要问题和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 策措施
第3讲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提纲挈领
基本概念
原理规律
区域农业生产 的条件、布局 特点、问题,农 业可持续发展 的方法与途 径; 区域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推进 过程,产生的 主要问题及解 决措施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件(48张)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件(48张)

2. 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No Image
提示: 环境污染严重;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同质化; 上、 中、下游之间经济联系薄弱;能源资源不足。
战略定位: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黄金水道
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长江长度长,支流多,南 北对称分布,横贯东西, 联系南北,江海联运,营 运里程长。
上海、武汉、重庆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 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 。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 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 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 优势?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 “一轴” ——长江黄金水道 “两翼”——依靠沪蓉和沪瑞两大通道 “三极” ——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多点”——其它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活动P99
1. 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
理背景。
优势条件:
限制因素:
资源丰富,种类多
丘陵、高原、山地地形复杂我国 宏观Biblioteka 发展 格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新时期
我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四大地区
背景 优势区位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2017,浙江)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 相关数据。完成16-17题。
16.影响表中行政区城 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
提示: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 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
材料三: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 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 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 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 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 (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方法突破
一、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应用体验
【例1】 (2022·湖南娄底一中月考)2022年1月1日是由中国中铁、中土集 团承建并运营维护的亚吉铁路正式开通商业运营4周年。亚吉铁路连接埃 塞俄比亚和吉布提,是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该铁路是中国企业首 次在海外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 装备建造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真正 实现了全产业链“走出去”,是共建“一 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读图,完成下 列各题。
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时空距离 ,使一个区域的经济 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 发展水平。
3.经济拉动效应明显 (1)交通运输不只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身也是重要的产业,而且还 是经济拉动效应明显的产业。 (2)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增加 就业 。 4.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加强区域间联系的作用 (1)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 合型的 互联互通 网络,实现相关国家 多元 、自主、平衡、_可__持__续_ 的发展。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 对外开放 的需要,也是加 强与相关国家 互利合作 的需要。
旁栏边角 练一练 读教材图4.13“小村镇种植的大蒜”及相关文字材料,思考: 1.为什么武功县发展交通可以脱贫致富?
提示 自然条件优越,环境污染少,适宜优质农产品的生长;自然环境优美,交 通便利后促进了当地的对外交流,带动了当地种植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兴 盛发展,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国家交通政策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为其 发展创造了机遇。
结合材料探究: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沿线的资源优势。(综合思维) (2)探讨南昆铁路建设对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提示 (1)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丰富的农林资源;沿途有著名的喀斯特地貌 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南昆铁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 益,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显
• 4.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以及 德宏模式的对比
• 5.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还要发展产业基础薄弱的石 化、钢铁等重工业的原因
•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资源缺乏,原先以轻工业为主,产业 链条短,带动性不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但由于石化、 钢铁等产业发育程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有利于带动整 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再加上该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故 发展石化、钢铁等重工业。
典型例题剖析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9 月 9 日,泛珠三 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在贵州 省贵阳市召开,来自泛珠区域合作各方 的行政首长出席了会议。会上,泛珠各 方还就加强泛珠区域内战略合作、推进 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深化产业合 作、推进教育合作、深化旅游合作等议 题进行了研究讨论。泛珠三角是指珠三角及其联系比较密切的 经济地区,包括港澳和粤、桂、闽、赣、湘、滇、黔、川、琼 9 省区。
• 参考答案
• 1.一个地区工业的发展,可以使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 移,农业人口数量减少,导致城市人口增多;同时城市用地规 模也随之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从而促进城市 化。
• 2.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优惠政策承接了劳动密 集型企业,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吸引大量内地人口到此就 业。
重难疑点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 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 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 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 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鲜花种植业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 昆明等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为例进行说明
气候 地形/土壤 水源
利用有利条件,改造不利条件,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地租 技术 政策
一、地理条件
② ③
③ ①

范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
和内蒙古的东部 位置 纬度:40°N—53°N
海陆:临渤海和黄海
读下图,回答1-2题。
1、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 ( D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草地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2、图中图例Ⅲ 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B )
A.针叶林
B.防护林
C.春小麦
D.温带草原
总结 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评价
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自然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 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 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 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 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 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 产品。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 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 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 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 举的转变。
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荒漠化、 盐碱化、自然灾害频繁、污染严重
➢ 如何发展
1.平原区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 产品需求市场,确 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
3.西部草原区发展方向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人参种植
香菇
木耳
核心:森林资源保育 方法: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目的: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 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图4.16所示的基塘生产将哪些产业联系起来?哪些副 产品被充分利用起来?这种联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作 用?
•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等。
•塘泥、蚕沙、蚕蛹、缫丝、滤泥、蔗叶等副产品
被充分的回收利用。
•养蚕业.蔗糖加工业同塘鱼养殖业紧密结合,作为一种综合的经 营,几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扬长补短,有机地循环联系起来 。基本上解决了桑、蔗的肥料和蚕,鱼的饲料问题,不仅养蚕 ,蔗糖加工和养鱼生产稳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这样的连 环性生产体系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创造 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1.自然条件
(1)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等
描述东北地区等降水量 线和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降水量: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 由南向北递减
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 哪些不利和有利影响?
A 品种有限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A 农作物生长期长
B 一年一熟 C 牲畜防寒问题
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 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热量不足;
冬季受寒潮
市场广阔;
和冻害的影
交通便利;

社会经济条件 国家政策扶持;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农产品
商品率高;
机械化水平高;工业基础好;
(1) 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可以提供更多的粮食作为 商品粮。 (2) 宜农荒地数量多,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3) 黑土肥力高。 (4) 夏季高温多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增产潜力大。 (5) 东北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 (6)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高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2.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 础良好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
方便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活动:分 析各地区 发展特色 农业的地 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1 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新疆南部建设成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2 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
3.如果把图示的基塘生产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系 统内的养分是怎样循环的?该系统的生产是否会造成 环境污染?为什么?
•以桑基鱼塘为例.其系统内部的养分基本循环是:塘 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 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 销售市场、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 促进。这样一种生产方式既克服了当地洼地水涝之 弊,而且前一环节的废物成为后一环节的营养,成 功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了较为理想的生态环境.
分布:
水稻—— 东部山间河谷盆地 辽河、松花江流域
小麦——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北部
玉米—— 松嫩平原
1、大型国有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水 平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东北地区耕地面积 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2.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优势;伴随着全 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继续 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因此巩固东北 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所以东北平原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会占据越来越 重要的位置。
3.
①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继续发展种植业; ②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林、牧 、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促使农产品增产增值 ,向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农业发展方向
四.农业发展方向
人口激增
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导致
生态环境恶化 表现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
展方向 平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 区域 平原

西部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 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 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 业和舍饲畜牧业。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 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 品基地。
11
二、农业布局特点
地域性
畜牧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耕作农业区
平原
1 耕作农 北小麦
业区 中玉米
南水稻
2
林业和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 特产区 兴安落叶松、红松
鹿茸、人参——长白山区
柞蚕茧
3
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河马、三河牛 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 舍饲养畜牧业
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分析: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2.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生产
3.经营: 国营农场规模大
4.主要粮食作物 春小麦 水稻 玉米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 实现机械化生产
黑龙江土地利用状况
农场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 产
D
春秋低温冻害 降水季节变率大,
易产生水旱灾害。
B 病虫害较少,品质高 C 冬季长利于土壤有机质的
积累 D 积雪春季融化,缓解春旱
(2)地形
东北地区包括哪三大地 形单元?分布如何?
思考
这些地形对农业生产 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土壤 黑土和黑钙土,土壤肥沃,还有大量的宜
农宜牧荒地和沼泽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