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掀斜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太原市永祚寺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处著名佛教寺庙,其中的东塔是该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东塔建于唐代,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成为了太原市的一道历史文化名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东塔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纠偏现象,这对于其建筑结构和安全稳定性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有必要对东塔的纠偏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以便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保护东塔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并延续其历史的辉煌。

我们需要了解东塔纠偏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东塔纠偏是指东塔在建造或后期受到地震、风吹、雨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倾斜和偏移的现象。

东塔纠偏可能表现为整体倾斜、局部倾斜或者塔身的扭曲等情况。

其原因主要包括地基下沉、基础松动、施工质量不达标、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

通过对东塔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纠偏表现找出相应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工作。

需要对东塔纠偏问题进行论述和研究。

东塔纠偏不仅仅是一项修复工程,更是一项涉及建筑结构、材料工程、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研究。

我们可以从建筑结构角度出发,对东塔的构造和承重结构进行分析,找出纠偏问题的根源。

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激光测量、地质勘测、力学分析等方法,对东塔的纠偏情况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

还需要对东塔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修复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以求更好地保护东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需要提出相应的纠偏修复措施。

通过对东塔纠偏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论述,可以提出一些可行的修复方案。

首先是对地基进行加固和加固,以解决地基下沉和基础松动等问题。

其次是采取在东塔周围设置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对地基的侵蚀。

还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对东塔进行加固修复。

还需要对东塔的保护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的修复与保护体系,确保东塔在修复过程中不受二次破坏。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是一个涉及建筑结构、历史文化和修复工程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问题。

山西省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山西省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山西省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摘要:通过对山西省地区新生代盆地物质组成及盆地边界断层性质、排列方式、运动学标志以及夷平面、盆地内阶地特征的分析,得出了喜马拉期有NW向、近SN向褶断带,局部并有逆冲推覆构造的认识,总结了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及构造应力特征。

关键词:新生代褶皱断层构造山西省地区新生代最为明显的构造形迹是形成贯穿山西南北呈左阶式斜列的NE向汾渭裂谷带,基岩山区并件随有NE向张性正断层及次级NW向、近SN向褶皱、压性断层。

同时,基岩山体隆升,形成不同级别的夷平面。

而盆地内则形成了三级河流阶地。

(一) 断陷盆地构造特征新生代汾渭裂谷带其间被隆起相隔,其总体呈一系列NNE向展布、NE向斜列的多字型盆地,总体表现为:1.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界,南部运城盆地中有古近纪砾岩(石)及红色土松散沉积、北部繁峙一带古近纪玄武岩喷发。

其余盆地新生界最老地层均为新近纪。

大同盆地、晋中盆地有新近纪火山岩存在,大同盆地并有晚更新世火山活动。

表明盆地多期次的活动。

运城盆地中古近系底部及其余盆地连同运城盆地新近纪底部以及晚更新世—全新世砾岩层巨厚表明,该时各盆地强烈沉降及基岩山体的快速隆升。

而各盆地中多有中更新统离石组组成的次级隆起以及盆地内有四级阶地并且基岩山区较高处有中更新统残留,表明盆地及各大山区在中更新世之后有大规模隆升[1][2][3]。

2.该裂谷盆地呈NE向左阶式斜列,单个盆地向NE或NE-SW有同方向次级盆地存在,局部次级盆地呈NW向。

向两侧次级盆地有范围减小、深度变浅的规律。

如忻州盆地北东侧五台诸盆地向北东呈级次变小、变浅。

3.盆地边缘有两种排列方式的大型同沉积断裂带。

一种是延续燕山期断层为边界,由一系列呈左阶式斜列的NE向或NNE向、NEE向断层组成,NW向或近SN向断层追踪。

主断裂性质为拉张应力作用下的张扭性正断层,而NW向或近SN向断层追踪断层为压扭性断层;另一种是喜玛拉雅期新生断层带,该带由一系列NE或NNE向、NEE向断层呈右阶式排列组成,NE向、NNE向边界并由NEE向追踪,几者均为张性正断层。

太原地貌——精选推荐

太原地貌——精选推荐

太原地貌1、地质灾害⾼易发区(A)(1) 古交市中部以采矿引发的地⾯塌陷、地裂缝、滑坡地质灾害为主的⾼易发区(A1)主要分布于古交市中部嘉乐泉、姬家庄、神堂岩等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以煤矿开采引发的地⾯塌陷、裂缝、滑坡等为主,采空区⼤⾯积分布,导致⼤量⼟地、村庄裂缝、⽔资源破坏,危害严重。

该区⾯积379.76km2,调查到的隐患点约75个,其中中型以上隐患点约66个,密度约0.20个/km2。

(2) 古交中南部、万柏林西部、晋源区西北⼤中型煤矿分布区地质灾害⾼易发区(A2)主要分布于古交中南部的常安、东岭上、闫家峪、万柏林西部的南岭、新道、晋源区西北的周家庄、杏坪等地区,该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但分布有西⼭煤电集团的马兰矿、屯兰矿、东曲矿、西铭矿、杜⼉坪矿、官地矿及其它的麦地掌、锦富煤矿等,这些矿⼭⼤规模的开采会形成⼤⾯积采空区并引发⼤量的地⾯塌陷、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该区⾯积428.81km2。

(3) 万柏林区西⼭化客头、杜⼉坪以采矿引发的地⾯塌陷、地裂缝、滑坡地质灾害为主的⾼易发区(A3)主要分布于万柏林区西⼭化客头、杜⼉坪等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以煤矿开采引发的地⾯塌陷、裂缝、泥⽯流、滑坡等为主,采空区⼤⾯积分布,导致⼤量⼟地、村庄裂缝、⽔资源破坏,危害严重。

太原市“96.8.4”特⼤泥⽯流即发⽣于该区。

该区⾯积150.95km2,调查到的隐患点约36个,其中中型以上隐患点约33个,密度约0.24个/km2。

(4) 清徐北部⼭区采矿引发地⾯塌陷、裂缝及其它因素引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A4)主要分布于清徐县北部⼭区,该区砂泥岩风化强烈、黄⼟覆盖较薄,常沿软弱结构层⾯、⼟岩接触⾯发⽣滑坡。

采矿引发的塌陷、裂缝、滑坡及修路切坡、降⽔诱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危害严重。

该区⾯积151.81km2,调查到的隐患点约36个,其中中型以上隐患点约34个,密度约0.24个/km2。

(5) 清徐县西边⼭构造地裂缝地质灾害⾼易发区(A5)主要分布于平泉、仁义、东、西马峪、新民村、武家坡等⼀线,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构造成因的地裂缝发育,多个村庄受地裂缝影响⽽严重破坏。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太原市永祚寺东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座瑰宝,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塔。

由于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和地壳运动的影响,东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倾斜和纠偏现象。

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对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的纠偏问题进行论述,讨论其原因和相关解决办法。

我们来探讨东塔纠偏的原因。

东塔纠偏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地基松动,二是建筑结构老化造成的塔体不稳定。

地壳运动是导致东塔纠偏的主要因素之一。

太原位于中国北方地震活跃带,地震频繁。

地震引起的地面晃动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建筑物倾斜。

自然界的其他地质现象,如河流侵蚀、岩石的溶解等也会引起地基松动,加剧东塔的倾斜。

建筑结构老化是东塔纠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东塔建于公元1056年,已经有近1000年的历史。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人为破坏的因素,塔体结构会出现变形、开裂和松动等问题,导致塔身不稳定,从而产生倾斜现象。

针对东塔纠偏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办法。

可以对塔体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

加固的方法可以包括对塔基进行加固、修复塔体破损部分、加固塔内部结构等。

可以采用倾斜修复技术,通过对塔身进行调整,使其重新回到垂直状态。

可以在塔的一侧加设权重,通过重力作用来平衡塔体倾斜。

还可以使用数字测量技术对塔体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倾斜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地壳运动的影响,也与建筑结构的老化有关。

通过加固塔体和采用合适的倾斜修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东塔纠偏问题,保护好这一宝贵的历史遗迹。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太原市永祚寺东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在长期的岁月里经历了多次的风雨洗礼。

然而,在近年来的实地考察和修复中发现,该塔存在倾斜现象,塔身左侧离垂直线较远,而右侧离垂直线较近。

这种情况给永祚寺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进行纠偏。

一、纠偏原因太原市永祚寺东塔自建成以来,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

如战争、地震、风灾等会对塔的稳定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导致塔的倾斜。

此外,塔基地的地质条件、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方式等也对塔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塔的稳定和安全,必须进行纠偏。

二、纠偏方法1. 松土基础松土基础是用专门的工具将塔底部的土层逐层松动,使塔顶获得充分支撑,从而减缓塔的倾斜情况。

2. 加固基础钢筋混凝土加固基础是在塔底部增设钢筋混凝土杆,将塔整体向上提升,并使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从而达到纠偏的目的。

3. 整体吊装整体吊装是将塔整体通过起重设备吊起,将塔底加固的同时逐步调整塔身位置,直到达到直立状态。

三、纠偏后的安全状况经过多次的纠偏和加固,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的倾斜情况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目前,塔的稳定性得到了充分保证,安全状况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课程启示永祚寺东塔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倾斜现象的纠正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建筑史、地质情况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找到合适的纠偏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了永祚寺东塔的成功纠偏。

这一案例启示我们要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发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工艺特点,努力推动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太原盆地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太原盆地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太原盆地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赵强;路尧【摘要】结合太原盆地地面沉降的发育情况,从地下水开采、粘性土分布不均、断层构造、地面载荷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地面沉降的因素,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体系,以提高观测精度,为地面沉降地裂缝防治、预测及预警提供数据支撑.【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7(043)007【总页数】2页(P41-42)【关键词】盆地;地面沉降;地下水;沉降速率【作者】赵强;路尧【作者单位】山西省地震局,山西太原030021;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太原030025;山西省地震局,山西太原030021;太原大陆裂谷动力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太原03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4太原盆地是山西省最早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也是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

山西省省府太原市位于该盆地最北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太原市就开始出现地面沉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太原市区、晋中市榆次区等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圈迅速形成,同时各县以县城为重心的县域经济也逐步形成。

这些地区逐步成为地下水超采区,导致了地面沉降不断发展。

至2012年,太原盆地出现了多个地面沉降区。

1.1 太原市地面沉降区该区位于太原盆地最北端,主要包括了太原市、清徐县。

该区地面沉降最早于1956年出现于太原市,并逐步向市区南部的小店区、晋源区发展,根据2012年地面沉降二等水准测量数据,清徐县城西北三国城沉降中心是近年来太原市地面沉降速率最快的地区,沉降速率达7 cm/年。

太原市地面沉降区雏形始于太原市吴家堡沉降中心,后陆续出现了城区沉降区、北固碾沉降区、小店沉降区、清徐县沉降区等,各沉降区逐步扩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大的沉降区。

1.2 太谷—祁县—平遥—文水—交城县沉降区该区位于太原盆地中部,是太原盆地最大的一个沉降区,该区包括多个沉降漏斗中心。

在20世纪70年代,榆次区开始出现了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平均速率为10 mm/年~20 mm/年。

太原西山地区 地质环境

太原西山地区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1.1地形地貌项目区山高坡陡,高出太原城区300多m,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区内地貌以中山为主(见图1.1),海拔高程多大于1100m,最低点高程1086m,最高点高程1344m,相对高差258m。

沟谷两侧地势陡峻,沟坡纵坡大,多为30-60°。

沟域所处西山地貌类型属低中山(见图5),新第三纪以来,处于持续抬升状态,地势险峻,地形高差大,沟壑纵横。

主峰庙前山海拔为1865.6m,是虎峪沟的发源地,沟口海拔标高898m,相对高差970m。

虎峪沟流域总面积为50.17km2。

其中山区流域面积41.47km2,山区主沟全长11km,流域内共有大小毛沟23条,其中5km 以上的2条,1~5km的13条,0.5~1km的8条,沟道总长度42km,沟壑密度为0.81km/km2(见表2)。

侵蚀模数高达10000t/km2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

总体特征表现为坡面陡峻,沟谷深窄,沟床比降较大(出山前),且支沟深长,沟床比降又大于主沟,为泥石流的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

据调查统计,坡面泥石流几乎全部发生在坡度大于40°的阴坡陡峭地段(见照片5),其它地段不发育,说明地形条件是形成坡面泥石流的主控因素之一。

另外虎峪沟整个沟域形态呈树枝状(见图2)。

流域形态对形成泥石流的暴雨径流影响较大,树枝状形态的沟域极有利于洪水迅速汇集、松散固体物质被运移起动,易形成泥石流。

图1.1 项目地区地貌图1.2 气象水文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湿凉爽,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9.5℃,极端最低气温-25.5℃,极端最高气温39.4℃。

最大冻土深度0.80m。

本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一般300~800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一般可占到全年降雨量的60~80%,多年平均降雨量415.4mm。

最大年降雨量612.0mm,最小年降雨量274.1mm。

太原地貌

太原地貌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 古交市中部以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地质灾害为主的高易发区(A1)主要分布于古交市中部嘉乐泉、姬家庄、神堂岩等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以煤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裂缝、滑坡等为主,采空区大面积分布,导致大量土地、村庄裂缝、水资源破坏,危害严重。

该区面积379.76km2,调查到的隐患点约75个,其中中型以上隐患点约66个,密度约0.20个/km2。

(2) 古交中南部、万柏林西部、晋源区西北大中型煤矿分布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2)主要分布于古交中南部的常安、东岭上、闫家峪、万柏林西部的南岭、新道、晋源区西北的周家庄、杏坪等地区,该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但分布有西山煤电集团的马兰矿、屯兰矿、东曲矿、西铭矿、杜儿坪矿、官地矿及其它的麦地掌、锦富煤矿等,这些矿山大规模的开采会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并引发大量的地面塌陷、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该区面积428.81km2。

(3) 万柏林区西山化客头、杜儿坪以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地质灾害为主的高易发区(A3)主要分布于万柏林区西山化客头、杜儿坪等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以煤矿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裂缝、泥石流、滑坡等为主,采空区大面积分布,导致大量土地、村庄裂缝、水资源破坏,危害严重。

太原市“96.8.4”特大泥石流即发生于该区。

该区面积150.95km2,调查到的隐患点约36个,其中中型以上隐患点约33个,密度约0.24个/km2。

(4) 清徐北部山区采矿引发地面塌陷、裂缝及其它因素引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4)主要分布于清徐县北部山区,该区砂泥岩风化强烈、黄土覆盖较薄,常沿软弱结构层面、土岩接触面发生滑坡。

采矿引发的塌陷、裂缝、滑坡及修路切坡、降水诱发的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危害严重。

该区面积151.81km2,调查到的隐患点约36个,其中中型以上隐患点约34个,密度约0.24个/km2。

(5) 清徐县西边山构造地裂缝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5)主要分布于平泉、仁义、东、西马峪、新民村、武家坡等一线,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构造成因的地裂缝发育,多个村庄受地裂缝影响而严重破坏。

太原西山向斜地质构造的形成及演变

太原西山向斜地质构造的形成及演变

太原西山向斜地质构造的形成及演变1地质构造概况太原西山向斜是山西重要疾煤基地之一。

西靠吕梁复式背斜,东临晋中盆地,南北长约75km,东西宽约40km,总体形态是一个轴向近南北,向南倾伏的簸萁状向斜。

其核部为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

两翼依次出露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二叠系上统的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二叠系下统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中统本溪组及其下伏的中、下奥陶统。

向斜西翼地层倾角较陡,东翼较缓,为一不对称向斜。

向斜西部,发育着一系列次一级褶皱构造,其规模有大有小,轴线总体沿北北西向延伸。

与主向斜轴斜交,较大者呈“S”型左行斜列。

如马兰向斜(Z1),水峪贯鲁沿向斜(Z3),柏崖头向斜(Z2),泉泉寺向斜(Z4)等。

上述向斜两翼倾角都不相等,皆为不对称褶皱,如水峪贯鲁沿向斜,南西冀地层产状为NE55°∠19°到NE30°∠15°,北东翼为SE175°∠25°至SE178°∠27°,局部地层倾角可达75°。

在陈台村以北,该向斜呈南南东延伸,至陈台村以南转向东南,经水峪贯至鲁沿村附近又向南南东转弯,呈“S”型,延伸总长达30余公里。

马兰向斜,在马兰村以北,呈南南东延伸,在马兰村以南转向南东,经常安村至相原村附近又转向南南东,也呈“S”型,总长30公里。

除上述大型次一级向斜以外,向斜西部还有一系列小型褶皱其排列格局与上述大型向斜基本一致而在西山向斜东部的白石沟、石千峰一带,有呈南北向和北东向延伸的次一级褶铍,但数量较少,如石千峰向斜等。

此外在向斜东南边缘云梦山一带,有一个向南东收剑、向北西撒开的压扭性小型帚状构造,称云梦山帚状构造。

位于向斜西部边缘的陈台西社断层(F24)走向北北西,呈“S”延伸,与西部的次一级褶皱方向基本一致总长40余公里,在文水县神堂附近,被清交断层截切,断层面向南西倾斜(至少在西社以北是向南西倾斜),倾角60°左右,据其下盘派生的分支小断层分析,属一逆断层。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太原市永祚寺东塔,是一座古老的文物建筑,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北方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的磨损与自然灾害的侵袭下,永祚寺东塔出现了倾斜现象,直接威胁到了其安全性和文物价值。

因此,如何解决永祚寺东塔的倾斜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永祚寺东塔的倾斜问题,是因为很多历史遗址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受到了地质的影响,以及地基的不稳定,从而导致了建筑物本身的倾斜。

而在永祚寺东塔的底部,集中了许多高层建筑结构,加上塔内和周围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就更容易引起倾斜。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纠偏。

一、安装补偿装置通过在永祚寺东塔顶部及其周围安装补偿装置,进行塔身的调整和补偿,以达到平衡的目的。

目前,这种方法已在国内外多个地区成功应用,并得到广泛的认可。

在永祚寺东塔上,也可以进行建筑结构补偿,来达到稳定的效果。

补偿装置的原理就是利用钢缆或铸铁来达到平衡的目的,从而解决倾斜问题。

二、加固基础倾斜的原因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基础不够稳固造成的,所以加强基础是解决倾斜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对永祚寺东塔底部基础进行加固和修复,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防止塔身再次倾斜。

这个方法需要建筑工程师和地质专家共同参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制定修复方案。

三、降低荷载由于永祚寺东塔底层集中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荷载,这也是其倾斜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

因此,降低荷载是另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接近永祚寺东塔周边的建筑物,或者将塔下已有建筑物的负重转到其它支撑点上,来有效降低荷载。

总之,永祚寺东塔的倾斜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

无论采取何种纠偏措施,都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和历史遗产保护经验,确保修复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要防止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如私自拆除、砍伐等,从而避免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太原市永祚寺东塔建于明代,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价值的宝塔,也是太原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由于历经岁月的侵蚀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东塔在建筑结构上出现了一定的倾斜和纠偏现象。

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一历史建筑,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论述和研究。

东塔的纠偏问题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

一方面,塔身自身的建筑结构问题可能是导致纠偏的原因之一。

当初的建塔过程中,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和设计水平的限制,可能存在一些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变化也会对东塔的建筑结构产生影响。

太原市地处北方,气候条件干燥、多风,在长时间的自然侵蚀作用下,东塔的建筑结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导致纠偏现象的出现。

东塔的纠偏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塔身的建筑结构稳定性,也对整个建筑群的安全问题构成了威胁。

纠偏现象的出现让东塔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将对东塔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且,东塔所在的永祚寺是太原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如果东塔长期处于倾斜状态,将对寺庙的整体形象和旅游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对东塔的纠偏问题进行论述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东塔的纠偏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修复方法。

可以通过文献和历史资料的研究,分析和还原东塔当初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以便了解建筑结构的细节和特点。

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利用激光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东塔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测量和分析,以了解塔身的纠偏情况。

可以通过重新划定塔身的支撑结构和加固措施,对纠偏现象进行修复,以使东塔恢复原有的稳定状态。

东塔的纠偏问题需要多方合力来解决。

政府应当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的投入,提供经费和技术支持,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类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应当共同参与到东塔的研究和修复工作中,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支持。

当地居民和游客也应当加强对东塔的保护意识,文明观赏,不做破坏和破坏行为。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问题涉及建筑结构、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景观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针对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的纠偏问题,需要先从其历史背景、现状和纠偏的必要性入手,再对纠偏方案和实施方法进行论述。

永祚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中心,东塔建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塔之一,同时也是太原市重要的文化古迹。

然而,由于多个因素的影响,东塔在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斜和倾斜,进一步加剧了其结构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东塔的倾斜主要集中在南北方向,南上北下地向东倾斜,总偏斜量已超过2.2米。

这种倾斜程度极大地影响了东塔的整体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担忧,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因此,对于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的纠偏,需要采取正确、高效和可行的方案和方法,避免加剧塔的偏斜和对塔本身造成更大影响。

对于东塔的纠偏方案,应采取科学、平衡和适合的原则,通过与多位专业工程师和建筑设计师的沟通交流,选取最合适的纠偏方案,确保其应对复杂和不确定的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塔的材质和结构受力性能,最大化维护东塔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目前,专业工程师们提出了多种纠偏方案,如加强基础、改变塔体重心放缓震动等,最终可能的方案还需要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协调一起来共同决定。

对于东塔的纠偏方法,应采取专业、人性化和可持续的原则,同时,应加强对工作现场的安全和保障措施,使得东塔的纠偏工程实现最大限度的高效和安全。

经过多次评估和论证,最终采用水平自适应式逆向斜拉法,这是一种场或结构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具有工期短,质量高,造价低等特点。

其实现步骤包括斜拉钢缆接口处理、倾斜塔单元划分、竖向恢复力构件加固,斜向稳定力构件优化,加埋深度较深的分散式微扰器,以及引入自适应参数控制系统等。

除此之外,还应设置相应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控东塔的偏斜程度和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塔的变化情况。

可以预测的是,对于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的纠偏,不仅是对于塔本身的保护,更是我国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该项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力量,更需要社会和公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共同营造高效、科学、可持续、公正的纠偏工程形象,为我国的文化和历史传承保驾护航。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永祚寺东塔是位于太原市的一座重要文物古迹,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建筑之一。

由于多年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东塔出现了明显的倾斜现象,为了保护和修复东塔,进行纠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对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的相关论述进行探讨。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建于明代,是一座六角形、七层的楼阁,高约53米。

东塔在建造和保护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了倾斜现象。

由于东塔地基的地质条件,如土质松散、不稳定等因素,以及地面水位的变化,塔身产生了下沉和倾斜;长期以来,东塔遭到过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塔身结构严重受损;人为因素也对东塔造成了影响,如塔身周围的城市建设、施工活动等,增加了东塔的倾斜程度。

针对东塔的纠偏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对东塔的结构和地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倾斜程度、地基状况、周围土地使用情况等。

需要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如加固地基、调整塔身结构等,使东塔能够恢复垂直状态。

要注重保护东塔的原有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避免破坏其历史风貌。

在进行东塔的纠偏工作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需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东塔的历史文化价值,避免过度修复和改变。

纠偏工作需要具备科学性和技术性,不能凭借主观判断和经验性操作。

纠偏工作还需要充分征求专家和学者的意见,保证修复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东塔的纠偏工作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不能急于求成。

纠偏工作可能需要多次尝试和修复,才能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文物保护工作。

这不仅关系到东塔本身的安全和保护,也涉及到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纠偏工作,可以保护和修复东塔的倾斜现象,使其能够永久地保留下去,为后人瞻仰和学习。

东塔纠偏也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山西太原西山东缘(晋祠-平泉)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山西太原西山东缘(晋祠-平泉)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收稿日期: 2020-04-08; 改回日期: 2020-07-02项目资助: 山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科研项目“晋祠泉复流工程方案研究”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樊 燏(1993–), 男, 硕士研究生, 构造地质学专业。

Email: 2243898090@ 通信作者: 刘 强(1978–), 男, 副教授,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

Email: liuqiang@ doi: 10.16539/j.ddgzyckx.2020.05.016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山西太原西山东缘(晋祠‒平泉)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樊 燏, 刘 强*, 任利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 太原西山地区位于山西吕梁山‒太行山中部, 其构造变形特征对于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分析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对太原西山东缘的晋祠‒平泉一带进行详细构造解析及相关构造模型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以石炭系本溪组‒奥陶系峰峰组的区域不整合面为构造分界面, 太原西山东缘奥陶系碳酸盐岩与石炭系‒二叠系碎屑岩的构造样式具有明显差异性。

碳酸盐岩层主要发育近S-N 向箱式褶皱及断层, 碎屑岩层主要发育NE-SW 向宽缓褶皱, NE-SW 向断层对二者进行叠加改造。

上述构造样式的垂向差异性是力学性质不同的岩层在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差异性变形的结果。

综合分析表明, 太原西山地区S-N 向和NE-SW 向构造形迹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中部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的不同阶段, 其区域应力场表现为早期近E-W 向(或NWW-SEE 向)挤压和晚期NW-SE 向挤压, 具有“顺时针”演化特征。

将野外观测结果与水文钻孔数据相结合, 初步构建研究区的构造模型。

模型结果显示, 近S-N 向断层和NE-SW 向断层为研究区内主要断裂体系, 直接控制了节理等次级裂隙的产出特征, 对于太原西山地区的古岩溶作用、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和强富水区的分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太原掀斜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太原掀斜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文章编号:1009-6248(2010)03-0041-06太原掀斜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王启亮1,员孟超2,王海生3(1.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 044004;2.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察研究院,山西运城 044004; 3.山西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摘 要:在对太原掀斜构造形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节理统计,以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演化历程。

结果表明:太原掀斜构造由东山背斜、西山向斜和太原断陷组成。

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晚期、古近纪及新生代晚期三个阶段。

主体构造,即东山背斜、西山向斜以及相伴生的南北向褶曲等都是在中生代晚期北东—南西向右旋力偶作用下形成。

区内等距分布的北东东向至东西向的正断层组等次级构造及太原断陷的雏形形成于古近纪北东—南西向左旋力偶。

在新生代晚期北西—南东向拉张应力作用下,太原断陷进一步拉张下陷,形成现今构造格局。

不同时期应力场和板块构造动力系统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继承的特点,其形成演化与区域大陆动力学条件转化和演化一致。

关键词:构造演化;古构造应力场;构造形迹;太原掀斜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太原掀斜构造由东山背斜、西山向斜和太原断陷组成,在以往的构造研究中将其称为“古交掀斜”(山西省地矿局,1989)或“太原西山掀斜”(孔宪祯等,1978)。

前者将太原断陷划为晋中新裂陷,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其形成演化与板内构造体制一致。

根据山西板内构造单位划分,太原掀斜构造为山西台隆(Ⅲ)吕梁-五台隆褶带(Ⅳ)内的一个V级大地构造单位,东南以交城大断裂带(含田庄断裂)为界(图1),呈北东向展布,与晋中新裂陷相邻。

西界为西社断层、神堂断层、南塔断层、寨立断层,总体呈南北向展布。

北界和东北界为隆起带边界,为一个西陡、东和东南平缓的近似三角形的掀斜构造。

笔者以交城大断裂带作为Ⅳ级构造单位的界线,而太原断陷为太原掀斜构造的一个更次一级的构造单位。

太原地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太原地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太原地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关英斌;李海梅
【期刊名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1(20)1
【摘要】分析了太原地区地质构造的发育规律及成因联系。

研究结果表明:中生代时期,太原东山、西山矿区连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沁水向斜的西北偶;太原盆地形成使太原东、西山分离,清交等断层下盘(上升盘)的掀斜作用,使西山地区形成了向斜构造,鄂尔多斯块体的逆时针旋转,使太原东、西山地区地质构造展布方位产生了差异。

【总页数】4页(P32-35)
【关键词】构造格局;构造应力场;成因机制;太原地区;山西
【作者】关英斌;李海梅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8.225
【相关文献】
1.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格局 [J], 李守军;赵秀丽;贺淼;陈法彬;殷天涛;孙强;姚秋卉;黄彭彭
2.浅析西天山地区构造格局及其构造演化 [J], 赵雪晶;王彦军
3.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格局与演化 [J], 何治亮;高山林;郑孟林
4.白云鄂博地区构造格局与古板块构造演化 [J], 周建波;郑永飞;杨晓勇;舒勇;魏春生;谢智
5.川东—武陵地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J], 王宗秀; 郭永岩; 刘艳姣; 鄢犀利; 李春麟; 李会军; 张林炎; 梁明亮; 谭元隆; 李磊磊; 李涛; 高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汾河二库张扭性破裂面成因探讨及其工程影响

汾河二库张扭性破裂面成因探讨及其工程影响

汾河二库张扭性破裂面成因探讨及其工程影响
郭磊;王爱珍;李国珍
【期刊名称】《山西水利科技》
【年(卷),期】2000(000)0S2
【摘要】位于太原西山区的汾河二库 ,处在由平缓碳酸盐岩组成的掀斜上升区。

岩体中发育具张扭性特征顺层开裂面和顺河向倾斜小断层。

分析认为这些具张扭性特征的破裂面 ,是区域性剥蚀和河流深切所产生的垂向卸和由垂向卸荷引起的河谷底部岩体应力集中所形成的浅生构造。

张扭性破裂造成岩体结构松驰 ,强度降低 ,渗透性增强与开挖期的岩体错动 ,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郭磊;王爱珍;李国珍
【作者单位】水利部山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23
【相关文献】
1.汾河二库坝基岩体张扭性结构面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工程处理 [J], 白滨
2.港中地区张扭性帚状断裂系分级特征及油气意义 [J], 张谦;李廷辉;石慧敏;白玉花;赵海莲;李冲;杜云空
3.新疆塔里木北部地区压、扭、张破裂面分维数D值测算 [J], 孙岩;万玲;张喜慧;勾佛仪
4.扭张断层活动性评价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东营凹陷新生代为例 [J],
曲志鹏
5.对渤海湾盆地张扭、压扭性构造的一点认识 [J], 于俊峰;夏斌;许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原西山向斜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时代浅析:兼谈太原西山向斜与晋东南向斜的…

太原西山向斜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时代浅析:兼谈太原西山向斜与晋东南向斜的…

太原西山向斜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时代浅析:兼谈太原西山向斜
与晋东南向斜的…
康富魁;张巨金
【期刊名称】《山西煤炭》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太原西山向斜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时代浅析──兼谈太原西山向斜与晋东南向斜的关系问题古交镇政府康富魁忻州地区煤研所张巨金太原西山向斜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市市区以西的山区地带。

该向斜轴向近南北,北端扬起,南端倾伏,西翼陡峻,东翼平缓,是一个不对称的倾伏向斜。

...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康富魁;张巨金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4.42
【相关文献】
1.用综合的分析方法探讨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成因机制 [J], 彭少梅;宋鸿林
2.重庆市东南部桑柘坪向斜、濯河坝向斜和铜西向斜区铝土矿分布特征及找矿方向[J], 徐志涛;陈国荣;周尚轶;许天良;韩岭
3.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有限应变分析及其意义 [J], 彭少梅;宋鸿林
4.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复原展平及其古生界岩相简析 [J], 鲍世聪
5.北京西山北岭向斜卷入区构造应变场的初步研究 [J], 章泽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原地形到底有多险要?

太原地形到底有多险要?

太原地形到底有多险要?太原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

其地形地貌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

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市区坐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

按照百度百科的描述:“太行山雄居于左,吕梁山巍峙于右,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后,太原平原展布于前,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关于“太原”的历史渊源,学者王继祖曾撰有《释“太原”之名的含义与起源》(2015年3月9日黄河新闻网转太原晚报文章)。

在该文中,作者对“太原”及其别称“大原”、“大卤”进行了解释。

根据王继祖的解释,大原与太原,其差别在“大”与“太”。

《说文通训定声》说:“大,假借为泰,读太。

”《释文》说:“大,音泰,乃太之古字。

”《增韵》说“经史古‘大’(tai)字无点,后人加点以区别。

”《说文释例》说的更明白:“太,古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

《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王季’,后人皆读太。

或径改本书,作‘太’及‘泰’。

”对王继祖的这一阐释,老宋是认同的。

但其接下来对“太原”又称“大卤”的解释,就直接扯到黑豆地里去了。

在《释“太原”之名的含义与起源》中,王继祖依据《谷梁传》的记载,有谓“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之说,认为华夏为地方命名,依地形之特点,此地高而广平,故谓之大原。

而夷狄名之大卤,是因为这里水草丰茂,多有碱滩,卤白茫茫,所以叫大卤。

对此一说,老宋深以为不然。

实际上,上古时代,对“太原”的称谓,除“大卤”外,还有“大陆”、“大乐”等。

如《尔雅·释地》之十薮:“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焦言只。

”所谓“薮”字,实为草木积聚之处,近山近泽皆得称“薮”。

再如《释“太原”之名的含义与起源》一文之所引:“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春秋·昭公元年》);还有《山海经·海外西经》:“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

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纠偏论述太原市永祚寺东塔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建筑,东塔建于唐代,是太原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迹。

近年来,永祚寺东塔出现了倾斜的现象,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担忧。

如何解决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的倾斜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的纠偏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了解永祚寺东塔倾斜的原因。

永祚寺东塔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了地震、风雨等自然灾害的侵蚀,以及人为的破坏,东塔的结构出现了损坏。

特别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地下管道、大型建筑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变化,也加剧了东塔的倾斜。

永祚寺东塔本身的建筑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也是导致倾斜的原因之一。

那么,针对永祚寺东塔的倾斜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要对东塔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找出其倾斜的具体原因。

通过科学的手段,了解东塔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找出倾斜的准确程度和方向。

在充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纠偏。

可以通过在塔基周围开挖,加固基础,增加塔身支撑,以及调整周边环境等方式来纠正永祚寺东塔的倾斜。

也可以采取保护性措施,如在东塔周围建设护塔墙、加固塔基、限制周围建筑物的高度等来保护东塔的稳定。

同时加强对永祚寺东塔的监测和保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永祚寺东塔的纠偏问题,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并采取科学的手段来解决。

作为太原市的重要文化遗产,永祚寺东塔的保护和修复,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永祚寺东塔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维护,让后人能够继续欣赏这一历史古迹。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太原市永祚寺东塔的倾斜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偏,确保永祚寺东塔的安全和稳定。

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关注并参与永祚寺东塔的保护工作,共同守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9-6248(2010)03-0041-06太原掀斜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王启亮1,员孟超2,王海生3(1.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 044004;2.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察研究院,山西运城 044004; 3.山西煤炭地质勘察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1)摘 要:在对太原掀斜构造形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节理统计,以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演化历程。

结果表明:太原掀斜构造由东山背斜、西山向斜和太原断陷组成。

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晚期、古近纪及新生代晚期三个阶段。

主体构造,即东山背斜、西山向斜以及相伴生的南北向褶曲等都是在中生代晚期北东—南西向右旋力偶作用下形成。

区内等距分布的北东东向至东西向的正断层组等次级构造及太原断陷的雏形形成于古近纪北东—南西向左旋力偶。

在新生代晚期北西—南东向拉张应力作用下,太原断陷进一步拉张下陷,形成现今构造格局。

不同时期应力场和板块构造动力系统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继承的特点,其形成演化与区域大陆动力学条件转化和演化一致。

关键词:构造演化;古构造应力场;构造形迹;太原掀斜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太原掀斜构造由东山背斜、西山向斜和太原断陷组成,在以往的构造研究中将其称为“古交掀斜”(山西省地矿局,1989)或“太原西山掀斜”(孔宪祯等,1978)。

前者将太原断陷划为晋中新裂陷,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其形成演化与板内构造体制一致。

根据山西板内构造单位划分,太原掀斜构造为山西台隆(Ⅲ)吕梁-五台隆褶带(Ⅳ)内的一个V级大地构造单位,东南以交城大断裂带(含田庄断裂)为界(图1),呈北东向展布,与晋中新裂陷相邻。

西界为西社断层、神堂断层、南塔断层、寨立断层,总体呈南北向展布。

北界和东北界为隆起带边界,为一个西陡、东和东南平缓的近似三角形的掀斜构造。

笔者以交城大断裂带作为Ⅳ级构造单位的界线,而太原断陷为太原掀斜构造的一个更次一级的构造单位。

前人对太原掀斜构造存在不同的认识。

例如,东山、西山分离的时间,太原掀斜构造在区域构造中的意义,以及与其他地区煤田的对比意义等。

所以,对太原掀斜构造的研究,不仅具有区域地质方面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认识西山煤田含煤构造也具有重要价值。

1 构造形迹展布特征研究区内的地层分布北老南新,总体向南南东缓倾(图1)。

太原掀斜构造主体由东山背斜和西山向斜构成,是山西省的重要煤矿区。

东山矿区地层总体走向为北北西向,局部受构造影响稍有偏转,背斜较为宽缓,地层倾角为5°~15°;西山向斜为东缓西陡的复式向斜,主要构造格架为南北向构造、北东东向平行断裂及东西向构造。

 收稿日期:2010-03-19;修回日期:2010-06-28 基金项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太原东山矿区地质环境调查”(200513) 作者简介:王启亮(1964-),男,山西临猗人,副教授,硕士,从事环境地质教学与研究。

E-mail:w ql.976@163.co m图1 太原掀斜构造略图Fig.1 G eo log ical m ap o f T aiyuan tilting st ructure1.地层界线;2.断层;3.背斜;4.向斜;5.奥陶系;6.石炭—二叠系;7.三叠系;8.新生界;9.碱性侵入体1.1 东山背斜东山背斜为一轴向北北东,向南或南南西倾斜的倾伏背斜,地层总体走向为北北西向,局部受构造影响,走向近南北或北西。

在此背景下还发育着次级褶皱和断裂,次级断裂则以近东西向的断裂为主,多为高角度正断层,近东西向断裂也将矿区切成8大条块和若干中小条块,次级褶皱仅存在于被断裂分割的条块内。

断裂断距一般为5~60m,大者80~150m。

大体为后李家庄、丈子头村、杨家峪村、观家峪村、山头村等五组,呈近等距状分布。

第二组和第五组呈断阶向南下落,第一、三组和四组以地堑或地垒的形式展布,平面上单组断层均为左行雁列。

第二组向东为东山背斜翘起所阻,第三组、四组、五组均与交城大断裂带斜接。

次级褶皱有两组:其一位于主体背斜的西翼,为轴向南北的宽缓褶曲(背斜和向斜),被新生界掩盖;其二分布在主体背斜的倾伏端,为一组轴向北西至北北西的短袖褶曲,呈右行雁列,似弧形构造。

1.2 西山向斜西山向斜为一个由石千峰向斜、马兰向斜和水峪贯向斜等组成的复式向斜。

主要构造线为南北向、北东东向及东西向。

其中,南北向构造是控制该区形态的重要构造形式,呈右行雁列。

大型南北向褶皱贯穿于该区的中部和西部,构成东缓西陡的复式向斜煤盆地。

在此背景上发育着一系列断层和褶曲。

断裂以北东东向及东西向为主,均为正断层,断距为5~150m,大者250~300m。

主体分布在明家窳、镇城底、古交、王封、官地和碾底等地,分6组,呈近等距分布,总体为地堑和地垒,南侧呈断阶下落。

王封断层组延伸最长,并与太原断陷中的三给地垒、东山区的丈子头断层组相接。

碾底断层组向东通过王家峰地垒与山庄头断层组相接。

次级褶曲为波幅小的平缓褶曲,有两组:一组分布在西山主体向斜的两翼,轴向北北东或北北西;一组分布在主体向斜的转折端,轴向北东东,呈左42 西 北 地 质 N ORT H W ES T ERN GEOL OGY 2010年行雁列式展布。

如,清徐县城以北的迎南风向斜等。

1.3 太原断陷太原断陷位于西山向斜东侧,由北而南分别以西铭断裂、晋祠断裂和交城大断裂为界,是由喜马拉雅山运动产生的拉张应力在东西山翼部发生断陷形成。

北部断陷切割了系舟山坳陷西侧与滹沱河新裂陷相接,南以田庄断层(即交城大断裂带中段)与晋中新裂陷毗邻。

断陷的东西两侧均为断裂下陷,下陷幅度为北浅南深。

其中,北部西浅东深,南部东浅西深,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图2)。

图2 太原断陷构造图F ig.2 Sketch o f T aiy uan fa ult depr ession str uctur e1.强烈隆起区;2.轻微隆起区;3.沉降区及新生界厚度等值线;4.全新世活动断裂;5.隐伏活动断裂;6.更新世活动断裂;7.盆地边界;8.晚更新世隐伏断裂;9.工程场地;10.地震级;11.M =6.0~6.9;12.M =5.0~5.9;13.M =4.0~4.9; .晋祠断裂; .南堰断裂; 、!.大虎峪在垒断裂;∀.柴村断裂;#、∃.三给地垒断裂;%.山根底断裂;&.新城亲贤断裂; 、 .棋子山断裂; !.系舟山西麓断裂; ∀.上阳寨断裂; #.东山山前断裂; ∃、 %.王家峰地垒断裂; &.西沙沟断裂; ∋.王湖断裂; (.北田断裂;) .田庄断裂;) .龙家营断裂;)!.马坡头地垒南缘断裂 断裂主要有近南北向、北东向、近东西向3组。

以近南北向(含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为主,分布在东西边缘及断陷内。

北东向分布在南北边缘。

断陷内的三给地垒和王家峰地垒为近东西向。

这些断层皆为正断层,近期仍在活动。

田庄断层是晋中新裂陷中的隐伏大断裂。

根据钻孔揭露,两盘新生界的厚度相差较大,说明了该断层向下延伸较大,具有深成断层性质。

北盘厚约1000m ,南盘厚约2800m ,基岩垂43第3期 王启亮等:太原掀斜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直落差可达1800m,是交城大断裂带的延伸部分,将其作为太原断陷与晋中新裂陷的分界构造。

2 古构造应力场特征2.1 节理特征太原地区沉积盖层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普遍发育有共轭剪节理。

在东山和西山隆起区,节理极其发育,产状变化也很大。

东山区按节理走向,主要有:330°~350°、65°~90°、30°~60°等三组,(表1)。

通过分析其间关系可分为3期:第一期为30°~60°;第二期为330°~350°;第三期为65°~90°。

西山区按节理的组合关系可划分为6组3套“X”剪节理:一套由北北东向与北北西向组成;另一套由北东向与北西西向组成。

据野外观测,前者受后者制约,并切割利用后者。

另外,还有一套由北西西向与近东西向组成,并切割利用前两者。

根据野外考察和节理相互切割或限制的关系,并结合纵弯褶皱、断层等构造形迹特征对其进行分期配套,本区共有3期(套)平面共轭剪节理:第一期(套)节理最为发育,形成最早,为中生代晚期,节理间相互切割关系和错动方向所指示的最大挤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这与研究区形成的近南北向、北北东向的褶皱和断层的最大主应力方向相一致;第二期(套)节理锐夹角所指最大挤压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在区内还形成近北东东向及东西向的高角度正断层等;第三期(套)节理锐夹角所指最大挤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本期节理多切割其他节理或被其他期次的节理所限,形成时间最晚,为新生代晚期,该产生的拉张应力在东西山翼部发生断陷。

西山区和东山区中生代以来各期共轭剪节理的主应力方向平均值见表1。

2.2 古构造应力场分析经野外考察和综合分析可知:第一期共轭剪节理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平均值为272°∠12°,该期构造应力场发生于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是太平洋-库拉板块与华北大陆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向板内传递逐渐衰减的侧向挤压力,这在山西省境内普遍存在(杜建平,1991)。

山西省位于板缘作用影响区西缘,具有与东部相似的应力状态,但其变形强度要小;第二期共轭剪节理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平均值为3°∠15°,构造应力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欧亚板块挤压以及新太平洋体系中东亚大陆边缘裂解的两种效应联合作用。

进入新生带以来,山西省区域构造应力场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地史时期中占统治地位的近东西挤压被近南北向挤压及东西向伸展所代替(关英斌等,2001);第三期共轭剪节理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平均值为36°∠9°,形成于新生代晚期。

新近纪以来,华北地区主要受北西—南东向的伸展作用,并辅以北东—南西向的挤压,该期应力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归结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冯益民等, 2002;徐锡伟,1989),山西地堑系就是在这一应力场作用下鄂尔多斯块体向北运动(国家地震局, 1988)、太行山块体向南运动形成的大型北北东向右旋剪切带。

它是在中生代构造格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水平作用力与深部莫霍面窿起的脉冲联合作用的结果(关英斌等,2001)。

表1 共轭剪节理统计分析结果T ab.1 Statist ics analy sis r esults o fco njuga ted shear joint地 区世 代主应力方向平均值1 3西山区东山区第1期278°∠8°185°∠2°第2期356°∠18°89°∠1°第3期27°∠7°300°∠2°第1期265°∠15°355°∠12°第2期10°∠11°285°∠7°第3期35°∠11°312°∠8°3 构造成因及演化阶段研究区晚古生代(前华力期)为稳定华北陆块的一部分,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隆起带(山西省地矿局,1989),这是太原掀斜构造形成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