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632a71383c4bb4cf7ecd1b8.png)
2、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就是指由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 感知、概括(即归类)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 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 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其核心是一套类别 以及类别编码系统,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 类目”,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食物
水果
蔬菜
肉类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好处:
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把知识以类别结构的形式储存更为有效和长久 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使迁移更容易 4)掌握基本原理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5)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5、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 布鲁纳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 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其中发现的方 法和发现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他认为,学习知 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 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 规律。 • 发现不仅是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还包括用 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一、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美 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 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 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 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 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思维之研究(A Study of Think )》(1956,与人合作) *《教育过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1960) *《论认识(on Knowing)》(1964) *《教学理论探讨(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1966) *《认知生长之研究(Studies in Cognitive Growth)》(1966,与人合作) *《教育的适合性(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1971) *《超越所给的信息(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1973) *《儿童的谈话:学会使用语言(Child's Talk :Learning to Use Language)》 (1983) *《心的探索(In Search of Mind)》(1984)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2bc72b6c77da26925c5b081.png)
布鲁姆
四组
一、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 )美 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 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 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 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 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 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三、简评
贡献:
1)、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和编码系统,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重视 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 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正由于布鲁纳的积极倡导和奥 苏伯尔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认知论的观点取代了行为主义 的观点,从而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流。 2)、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实验室动物实验走向课堂教学的实际, 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他所提出的 发现法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这是他在学习论 和教学论结合上作出的一大贡献。
1、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布鲁姆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1)习得 (acquisition)新信息--这种新信息常常是与一个人 已有信息相背的,或是已有信息的一种替代,或者是已有信息 的提炼。 (2)转换(transformation)--这是一种处理知识以便使其适应 新任务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外推(extrapolation)、内插 (interpolation)或变换(conversion)等方法,把知识整理成 另一种形式,以便超越所给予的信息。 (3)评价(evaluation)--检查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 这项任务,如概括是否合适?外推是否恰当?运演是否正确, 如此等等。 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 的信息加工者。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https://img.taocdn.com/s3/m/3a23a315cc7931b765ce155b.png)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就是: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1)关于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认知结构是人的认知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
认知结构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
布鲁纳对认知结构的观点: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
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表征的三种类型: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
动作型表征:婴幼儿时期(1、2岁),主要是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映像性表征:三岁后至七岁儿童,开始在头脑中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表象或映像代表外界事物并尝试借助映像解决问题。
符号性表征:大约从六、七岁开始;个体能运用语言、数字符号代表经验,同时应用这些符号来学习和获得经验;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三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
(2)关于主动性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学习的主动性,认为人的学习是主动学习。
具体表现在:a、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者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
b、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2、对学习过程的观点(1)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a、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知理解的过程,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同化,比如婴儿吃奶和喝果汁,就是同化,原有的方式不需要改变。
性质不变,量的变化。
顺应,给婴儿吃蛋黄,原有的进食方式不能适应了,要有新的方式出现。
性质上改变。
b、知识的转化:是对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知识转化为技能,做练习、实践。
解决实际能力。
布鲁纳
![布鲁纳](https://img.taocdn.com/s3/m/bc7032d56f1aff00bed51e75.png)
不足:
1.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过于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 忽视知识内容的教学。结构主义教学论难以推广。 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对于自然科学的学习可能 是有效的,而不太适合于人文学科的学习。
2.布鲁纳的发现法把学生的学习发现混同于科 学家的科学发现,在智力活动上只强调学生与科 学家的共同性而不明确各自的特殊性。实际上, 学生的学习发现是一种再发现过程,科学家的科 学发现是一种原发现过程,两者不但有程度上的 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区别。
1.正确认识知识、技能与智力的关 系 2.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并重
3.还认知心理研究以原貌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布鲁纳认知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张爱卿
4.教育改革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 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即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 “一套感知的类目”。学习即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 形成。认知结构是人的认知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 构。认知结构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 水平发展。 • 布鲁纳对认知结构的观点: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 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 变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 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对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评价
贡献 1.布鲁纳推动了教育心理学从行为主义向认 知心理学的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 究的转变、从学习研究到教学研究的转变。 2.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 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 “发现”知识的问题上; 3.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 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 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 在学习中的作用,对学习理论的发现做出 了突出的贡献。
3.他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完全放弃了知识 的系统讲授,而以发现教学来代替,夸大 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 的特殊性,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再 生产过程与知识的产生过程的差异。 4.他认为“任何科目都可以按某中正确的方 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这其实是 不可能的。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5e4eda0066f5335b81217e.png)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内涵及运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 J。
S。
Bruner)提出的。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非常强调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己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在布鲁纳看来, 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认知结构可以看成编码系统, 它的主要成分有 “一套感知的类目" 、“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观臆测或意象" 。
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 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因此,他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认知结构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
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二)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己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识、理解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新知识同己有知识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可能同学生的己有知识相违背, 或相替代,或者是先前知识的重新提炼.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转化是对新知识的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适应新的任务,并获得更多和更深刻的知识。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 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 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评价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育心理学六大理论归纳整理。
![教育心理学六大理论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f89e70a417866fb84a8ede.png)
分类 心理学家 理论 理论解释
1、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从 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发现原理,这是构成学生学习 的重要条件。他的学习理论通常被称为发现学习论 。学习观: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索(内在动机),从 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发现原理。学习与智慧的发展 是同义语。学习过程是通过认知表征(不同)获得 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其编码系统。2、认知表征:学 2 习者通过直觉而将外部事物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事 实的过程。随着个体的年龄而发展,表现为三个阶 段: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3、学习的过 3 程:学习包含三个几乎同时的过程,首先是新知识 的获得;其次是知识的转换,通过它把信息转换为 各种不同的方式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进而使之超越 给定的信息,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最后是评价, 要核对一下处理知识的方法是不是适合于这个任 务,是否得当。4、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学习的中 4 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他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从而获得问 题的答案和形成观念的一种学习即发现学习。 1、奥苏泊尔认为学校学习更多地应该是接受学习即 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 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 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即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转 化为学习者的心理意义。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 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 的联系。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的符号和符号所代 表的观念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表象、已有意 义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的联系。2、有意义学习的 2 条件是:①外部条件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 辑意义;②学习者必须具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 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能与新知识进行联系的 知识。3、有意义学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 3 、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4、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的教学原则:逐渐分化原则,整体协调原则。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d6cfecec8d376eeaeaa3189.png)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一、布鲁纳的生平及著作杰洛姆.希摩尔.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1941年取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适值二战期间,他到法国战区担任美军心理学专家工作。
1945年回到哈佛,1952年成为哈佛的心理学教授,1960~1972年担任哈佛认知研究中心主任。
之后接受英国牛津大学之聘,担任该校实验心理学教授,同时任教于纽约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兼任该校纽约人文研究所的研究员。
目前是纽约大学心理学研究教授,兼法学院资深研究员。
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历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五南出版)一书,将皮亚杰(Jean Piaget)认知结构的发展阶段理论引介到教室教学实境。
这段期间他还有几本有关认知发展和教育方法的名著:《论认知》(On Knowing, 1962)、《教学论》(Towards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五南出版)等等。
其它著作也很多,不胜枚举。
他最著名的主张是:「任何题材都可以在任何发展阶段教予任何一个孩童」,也是当时课程改革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想之一。
到1980年代末期,他的思想发生重大的转折,而开始倡导结构发展论之外另一种以文化论(culturalism)为基底的心理学,发表了几本代表作:《实作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1986)、《意义的行动》(Acts of Meaning, 1990)以及本书(1996)。
1987年因「理解人类心灵的毕生贡献」而获颁国际巴尔仁奖(International Balzan Prize)。
二、认知学习理论的背景(一)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1207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b.png)
基础。
0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未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
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05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的挑战与批评
对理论的挑战
实证支持不足
尽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具有其独特的见解,但在实证研究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其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螺旋式课程设计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按照学 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设计,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
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科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积 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背景和贡献
布鲁纳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 代提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成为当时教育心理学领域的 重要突破。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录
• 引言 •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概述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应用 •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批评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知 识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构建。
布鲁纳教学观
![布鲁纳教学观](https://img.taocdn.com/s3/m/1d9bf9e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2.png)
布鲁纳教学观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实践。
布鲁纳的教学观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发现学习:布鲁纳强烈倡导发现学习,他认为学习者应该通过自我发现和探索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认为,通过自我发现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知识。
螺旋式课程: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概念,这是一种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反复学习相同主题的方法,每次都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这个主题。
这样的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他们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记住事实。
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布鲁纳提出了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即直观阶段、象征阶段和形式阶段。
这个理论强调了学习的发展性和阶段性,以及教学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进行设计。
学习者中心:布鲁纳强调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应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
文化在教育中的角色:布鲁纳认为,文化是塑造我们理解世界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因素。
他强调教育应该包含对文化的理解和价值的培养。
认知发展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布鲁纳倡导教育应该强调认知发展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纳的教学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者评估等方面。
他的教学观鼓励我们将学习者看作是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他的理论强调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学习的核心理念发现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试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布鲁纳认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发展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他们能够掌握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布鲁纳结构主义主要观点
![布鲁纳结构主义主要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c853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e.png)
布鲁纳结构主义主要观点1. 引言:结构主义的魅力说到教育,咱们总是会想到那些沉闷的课堂,老师在黑板上写个不停,学生们在下面打瞌睡。
唉,这种情景可真是让人无奈啊。
不过,布鲁纳(Jerome Bruner)这位大牛却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空气,他的结构主义理论犹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教育的每个角落。
简单来说,布鲁纳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记住一些枯燥的知识,而是要理解知识的结构和背后的逻辑。
他就是那种让你在学习中发现乐趣的“魔法师”,让你觉得原来学习也可以很有意思!2. 主要观点2.1 学习的过程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说白了,就是学生得动动脑筋,参与到学习中去,而不是像个木头人一样被动接受。
想象一下,咱们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只是机械地记忆,那就像吃了一块没有调味料的面包,既没滋味也没营养。
但是,布鲁纳告诉我们,要把知识看作是一个个有机的整体,每个部分都和其他部分紧密相连。
就像拼图一样,只有把每一块都放到正确的位置,才能看到完整的画面。
这样一来,学习就变成了一场探险,让人兴奋不已!2.2 结构的重要性接下来,咱们聊聊结构。
布鲁纳认为,理解知识的结构至关重要。
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是关键。
如果地基不稳,房子再好看也会倒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骨架”。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想想看,咱们学数学,老师要先让我们明白基本的算数原则,再教我们复杂的公式。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解题,还能灵活运用,简直是如鱼得水啊!3. 教学策略3.1 发现学习布鲁纳还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概念。
什么是发现学习呢?就是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答案。
想象一下,老师把一个难题放在你面前,而不是直接告诉你答案。
你得自己动手去试,去找线索,最终自己“领悟”出来。
这样的学习方式,既锻炼了你的思维能力,又让你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就像在玩解谜游戏,成功的那一刻,成就感简直爆表!3.2 学习的社会性最后,咱们不能忘了布鲁纳对学习社会性的重视。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c8c3629aa00b52acec7ca37.png)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1915一),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知觉、思维以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主要著作有《思维之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教学理论探索》(1966)、超越给予的信息:认识心理学研究》(由他的学生杰里米·安吉林选编)。
这三本著作和~本论文集包含了他最主要的思想。
下面将结合他对认知发展与表征系统、归类与知觉理论、编码系统、概念的获得等问题的看法,阐述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对“认知结构"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在布鲁纳的著作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表征(fepfeseflt。
non,也译为“再现表象")。
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
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
它既包括着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着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过程包含着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
(完整版)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完整版)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d19a285bb68a98270fefa70.png)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产生背景:1947年至1991年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同盟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
这期间,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战争、外交竞争的“冷”方式进行。
1957年10月4号,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各国为之震惊,世界各大报刊都在显要位置用大字标题报道:《科技新纪元》《苏联又领先了》《俄国人又打开了通往宇宙的道路》等。
前苏联的这一巨大科技进步使美国上下一片震惊,对美国提出无情挑战。
美国的科学家、政治家们等开始思考:美国为何不能像苏联一样出现高精尖人才和更多数量的科学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思考,终于找到问题根源—教育。
在这之前,在美国教育界处于主流思想地位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关于杜威,他主要的教育思想及弊端主要有: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指儿童当前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和手工等,除此之外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认知抹杀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
3.从做中学,强调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这一思想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否定间接经验;片面强调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
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对立了起来。
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1958年9月2号,美国总统亲自批准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把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和国防一样的高度。
美国教育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主要着眼于课程的改革,加强学科科目的教学,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35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汇集一堂,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布鲁纳担任了这次大会的主席,会后他起草了总结报告,以《教育过程》的书名发表。
论述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doc
![论述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doc](https://img.taocdn.com/s3/m/3cc912a3cc175527072208d9.png)
布鲁纳认知一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1915一),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知觉、思维以及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主要著作有《思维之研究》(1956)、《教育过程》(1960)、《教学理论探索》(1966)、超越给予的信息:认识心理学研究》(由他的学生杰里米·安吉林选编)。
这三本著作和~本论文集包含了他最主要的思想。
下面将结合他对认知发展与表征系统、归类与知觉理论、编码系统、概念的获得等问题的看法,阐述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学习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著作中,对“认知结构”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在布鲁纳的著作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表征(fepfeseflt。
non,也译为“再现表象”)。
实际上,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即通过动作或行动、肖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
这三种表征系统,实质上是三种信息加工系统。
它既包括着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包括着与这些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活动方式。
每个人包括儿童在内,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凭借它们来认识世界。
事实上,这种认知结构一经建立,就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
它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学习中,新的知识经验不是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就是引起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改组(顺应),从而产生新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不是被动地产生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认知学习过程包含着同时发生的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获得新信息;(2)转换信息,使其适合于新的任务;(3)评价、检查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该任务。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2c216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6.png)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的结构;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题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布鲁纳认为,人类世界是由大量的可辨别的不同的物体、事件和人物组成的。
人类是由于具有归类的能力,才不被周围环境的复杂性所压垮。
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花格衣服的人时,我们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位女子,她有两只手、两条腿等等。
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
在布鲁纳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二学习观。
发现学习: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例如,他根儿童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儿童调节砝码的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以此让儿童发现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如3×6=6×3。
他先让儿童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字来表示。
三教学观动机原则: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
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
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有一定影响。
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
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
浅谈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应用
![浅谈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a20728647d27284b73512c.png)
浅谈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应用布鲁纳(J.S.Bruner,1915——),美国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
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当代认知派学习与教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一、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一)布鲁纳的学习理论1.1学习的实质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即归类)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其核心是一套类别以及类别编码系统。
1.2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主动积极的将新知识形成新的类目,并将新类目纳入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类目化过程应该是自下而上,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到高层的.1.3发现学习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1.4新知识学习过程的环节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一新知识的获得;二知识的改造;三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足。
(二)、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2.1结构教学观布鲁纳强调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部规律。
他提倡将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编写教材和设计课程的中心地位。
2.2发现法教学模式发现法教学模式是根据发现法学习而提出的,其指导思想是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或改造认知结构的过程。
二、对布鲁纳的学习与教学理论的评价(一)贡献1、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克服了以往根据动物试验的结果而推演到人的学习的种种缺陷。
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是更高级的学习,是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再整合新知识,从而获得更系统知识的过程。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6a692b6f01dc281e43af062.png)
编辑课件
jngb
15
发现法的优点
(1)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 (2)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探究的思维; (4)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编辑课件
jngb
16
螺旋型课程: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 构置于课程的重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 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成螺旋式上升的 态势
编辑课件
jngb
2
教育著作
• 《教育过程》(1960年) • 《教学论探讨》(1966年) • 《教育的适合性》(1977年) • 西方教育界人士声称,《教育过程》是“有史以来教育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
一本书”
编辑课件
jngb
3
《教育过程》
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 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讨 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小学学科教学以提高提 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这次讨 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
编辑课件
jngb
23
jngb
18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贡献与影响
(一)积极影响 对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
了重要影响如他将认知心理学纳入教育问题 的探索,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开拓了新路。他关 于精选教材、发展智力、发现法教学、螺旋 式课程编排等研究,至今仍对西方课程理论产 生着影响。
编辑课件
jngb
19
LOREM IPSUM DOLOR
为此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 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
1959年又召开了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
发现教学理论
![发现教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48dd55c77232f60ddcca1f7.png)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 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 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 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所以, 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 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 者。
布鲁纳关于学习的理论思想
2 教学原则 强化原则
“强化原则”中的“强化”与“反馈”的含义 更接近一些。 布鲁纳认为,教师应当在合适的时间对学生的 学习过程给予帮助和反馈,不能过早,亦不能过晚; 过早则无异于中断、阻碍学生的发现学习过程,而 过晚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得到正确指导的机会,甚至 会最终导致学生形成对学习材料错误的认识。
布鲁纳关于学习的理论思想
3 教学方法---发现法
设臵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事 物的特性、原理和原则的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环节: 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使学生感到问题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 起探究欲望 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 协助学生收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资料 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 教学设计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 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 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布鲁纳关于学习的理论思想
3 学习的方法---发现学习
强调内在动机
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内在动机还包括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学习能力,学 习的自信心等。
外部动机:得到或避免教师和家长的奖励和惩罚, 与同学竞争等。
布鲁纳关于学习的理论思想
3 学习的方法---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 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 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 理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就是: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1)关于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一般概念:认知结构是人的认知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
认知结构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
布鲁纳对认知结构的观点: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
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表征的三种类型: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
动作型表征:婴幼儿时期(1、2岁),主要是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
映像性表征:三岁后至七岁儿童,开始在头脑中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表象或映像代表外界事物并尝试借助映像解决问题。
符号性表征:大约从六、七岁开始;个体能运用语言、数字符号代表经验,同时应用这些符号来学习和获得经验;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三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
(2)关于主动性
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学习的主动性,认为人的学习是主动学习。
具体表现在:a、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习者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
b、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
2、对学习过程的观点
(1)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
a、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的获得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是主动认知理解的过程,通过“同化”或“顺应”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
同化,比如婴儿吃奶和喝果汁,就是同化,原有的方式不需要改变。
性质不变,量的变化。
顺应,给婴儿吃蛋黄,原有的进食方式不能适应了,要有新的方式出现。
性质上改变。
b、知识的转化:是对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以适应新的任务;知识转化为技能,做练习、实践。
解决实际能力。
c、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需对知识的分析、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否正确等。
3、学习应注意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会学习。
学法指导。
)两方面。
所谓结构就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规律性,具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用性”。
4、提出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也不能看成活动的书橱,而要培养成为自主的思想家。
发现学习的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是学生感到问题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探究欲望。
3、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
4、协助学生收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资料;
5、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结论;
6、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
(演绎思维、归纳思维)发现学习的教学案例
x2+2ax+a2=(x+a)(x+a)
利用图形看。
发现学习与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已经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音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
发现学习的效果
1、从总体学习成绩上来看,发现学习并不比传统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更好或更坏。
2、从高水平的思维技能上来看,发现学习通常更有助于培养。
3、从情感领域的学习来看,发现学习比传统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对教师和学校学习的积极态度,或者说,学生更喜欢学校。
发现学习的制约条件:
1、学生的先备知识(要充分)
2、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
3、学习材料的性质(是否适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课程。
本身理科的课程就是科学家发现的。
重复发现科学过程)
4、教师的指导(有效引导)
5、教学时间(前期相对需要更多的时间,但不能轻易放弃。
可以将发现的时间压缩)
发现学习的分类:
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发现学习,由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提供有关的材料信息,引导学生去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
无指导的发现学习:无指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无结构的发现学习或“纯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个自然状态中依靠自己获得领悟。
有指导的发现与启发式教学是什么关系?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悱: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指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真正的问题情境不是一问一答式启发式教学与发现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现代认知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为古老的启发式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对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