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测量安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 2.1 确定测量任务
a) 配合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进行地质填图,划分岩性、岩 相、确定构造带和蚀变带等。
b) 在矿产地质勘查的各个阶段,查明并圈定地面r异常形态及规模 ,研究单参数及多参数异常特征,查明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结合 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评价成矿有利地段,为布轰山地工程 和钻探工程、圈定矿(化)体或地质体提供依据。
在放射性衰变系列(铀系或钍系)平衡破坏条件下,γ能谱仪测 量测定的介质中铀、钍元素含量为当量含量。
• 饱和模型
物理特性与矿层近似,能模拟均匀、无限天然放射性体源的γ能 谱仪校准设施。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 灵敏度系数
单位含量的放射性核素在γ能谱仪铀、钍、钾道中分别引起的计 数率。
• 换算系数
γ能谱仪各道中单位计数率所代表的eU、eTh、K含量。
• 测量谱段
指γ 能谱仪各能量窗测量的γ 射线能量范围。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 应用范围
地质填图;放射性矿产地质勘查,直接寻找铀、钍矿床;非放射 性矿产地质勘查,寻找与放射性元素钾、铀、钍有共生或伴生关系的 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灾害地质勘 查;环境及建筑材料放射性评价等。
• 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条件
测区基岩露头较好或覆盖层较为均匀;不同地质体的钾、铀、钍 元素含量的差异可被能谱仪所区分;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其应用条件 有所不同。
返回目录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2. 前期准备
2.1 确定测量任务 2.2 资料收集 2.3 野外踏勘 2.4 熟悉仪器及方法试验 2.5 工作精度及工作比例尺选择 2.6 测区及精测剖面设计 2.7 编写测量计划书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 2.7 编写测量计划书
主要内容如下:
① 序言:概述项目来源、目的及任务、工作区自然及经济地理 ; ② 地质概况、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③ 已取得的地质成果和放射性测量研究程度等; ④ 与其他物化探方法配合使用的条件; ⑤ 工作精度、工作比例尺及方法技术; ⑥ 野外 、 室内工作量预算及工作内容、安排 (必要时进行方法试验的工作量、工作进
b) 测线方向
① 尽可能垂直于岩体、构造及被勘查对象的总体走向; ② 当被勘查对象走向变化较大时,应随之改变测线方向。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c) 精测剖面
在工作区内典型地段至少布置一条地质-γ能谱精测剖面。
① 穿过区内主要地层、岩体和构造,尽可能穿过主要岩石类型分布区; ② 基岩出露好; ③ 最好通过主体异常中心部位,并兼顾已知异常覆盖区; ④ 明显反映异常特征,便于定量计算的地段; ⑤ 采用高精度测量方式,测量点距适当加密,最小地质单元内不少于 3个测点。
c) 方法试验最好在远离运积物且覆盖层厚度在10m以上的地方(已知的 大型隐伏矿床(体))上进行,但在任何情况下一定要取得对比资 料。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 2.5 工作精度及工作比例尺选择
a) 工作精度 包括一般精度和高精度。野外伽马能谱测量,应根据具体任务要求及 勘查对象钾、铀、钍元素含量的高低合理选择工作精度。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 2.4 熟悉仪器及方法试验
a) 熟悉仪器操作,包括NaI、HPGe、LaBr探测器、数字化采集器的原 理、仪器组装、应用及数据收集、处理等。
b) 在以前未做过地面r能谱测量的地区开展工作之前,应进行方法试验 。应解决下列主要问题:
① 被勘查对象与围岩的铀、钍、钾元素含量差异可被仪器所探测; ② 确定有效的找矿深度。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表1 工作比例尺及测网密度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 2.6 测区及精测剖面设计
a) 测区范围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当地面γ能谱测量与其他物化探工作配合使用时,最好按同一测网进行; ② 测区包括被勘查对象可能赋存的地段,并向四周有一定的扩展; ③ 尽可能将已知地质体、矿体、矿化段和山地工程包括在内,以利于推断解释; ④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扩大测区面积时,应覆盖以前工作的部分测线和测点; ⑤ 面 积 性测量尽可能采用规则测网。
b) 工作比例尺选择
① 设计工作比例尺不得小于在同一地区与之同时进行的或以前进行过的地质测量和 普查的比例尺;
② 地 质 、矿产勘查的工作比例尺及测网密度见表1; ③ 水 文 、工程、环境及灾害地质工作的测网视具体任务而定,一个测区不少于 3条
测线,异常区域内至少有3个连续测点。建筑材料放射性评价在基岩露头可采用 1m*1m的测网密度。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 2.3 野外踏勘
在全面分析收集到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测区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 地质物探剖面进行踏勘测量。包括: a) 主要地层、岩体和构造的规模及其分布; b) 有代表性的矿床、矿点、矿化点及异常点(带、晕); c) 地形 、地貌、基岩、浮土、植被及水系分布; d) 初步测量不同地质体中钾、铀、钍元素含量及其总道计数率,了解不 同岩性的放射性背景值; e) 经济地理、交通条件、居民点分布等。
度); ⑦ 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⑧ 预期提交成果及完成期限; ⑨ 人员安排,仪器设备配置; ⑩ 经费预算。
返回目录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3.实验过程
3.1 测网实施——布点、线 3.2 仪器设备及其性能检查、校准 3.3 野外测量
c) 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灾害地质勘查工作中,划分岩性、圈定 接触带等。
d) 对环境、建筑材料进行放射性评价。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 2.2 资料收集
a) 相应工作比例尺的地形图 ; b) 地质资料; c) 地球物理及化探、尤其是以往放射性测资料; d) 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地貌及土壤资料; e) 自然地理、交通及经济地理资料; f) 其他。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目录
• 1. 基础知识 • 2. 前期准备 • 3. 实验过程 • 4. 数据处理
野外伽马能谱测量操作规范
1. 基础知识
• 野外γ能谱测量
使用地面γ能谱仪在地表直接测定土壤或岩石中当量铀(eU)、当 量钍(eTh)、伽(K)等核素含量的方法。
• 当量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