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doc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基本理论一、科学与教育科学1.科学:指特定范围内反映客观事物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规律性、可验证性、系统性、准确性的特点。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某种意义上社会科学包含了人文学科,有时两个概念可以互相替用。
两者相对不同:社会科学侧重研究人类社会,而人文学科侧重研究人类自身的信仰、情感、道德伦理、审美意识等问题。
2.教育科学:属于科学范畴是一门探索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综合性科学,是一个门类齐全、分支众多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包括教育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未来学等学科。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这个学科休系中的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二、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1.科学研究是要探讨前人所未知的知识,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过程。
它具有创造性和艰巨性两大根本特点。
此外,科学研究还具有如下几个一般性的特点:A.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科学实践活动。
B.所有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进行。
C.科学研究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的。
D.现代科学研究多强调集体的活动。
2.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科学研究范围。
是适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创造和生产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一种脑力劳动。
①教育科学研究对象及其特点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它包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教育问题的特点:A.复杂性。
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人口,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任何一个教育问题的提出、认识及其解决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教育中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亦因亦果的现象十分普遍。
B.两难性。
纵观教育研究活动的历史与现实,存在着大量悬而未决、荆手难决的两难问题。
它包括理论中的两难,如人性论、知行观等;实践中的两难,如教育目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情商培养与智商提高,减轻负担与提高质量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或予盾造成的两难,如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与教师的指导作用,父母打骂孩子等。
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
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教育科学旨在探索人类学习与教学的本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而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讨论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关系,并探索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在研究中起着提出问题、构建概念框架、建立假设等重要作用。
理论方法的核心是选择和使用适当的理论,以解释和预测现象。
理论方法通过理论抽象出现实世界中教育问题的模型,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教育难题。
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中,理论的选择是关键。
从教育心理学到社会学,不同的学科领域都提供了各自的理论框架。
例如,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被塑造的行为,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的建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等。
选择适当的理论可以使研究更具解释性和预测性,推动教育实践和改革。
但理论仅仅是一种推测的框架,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
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或反驳理论假设。
它通过对教育实践中的变量进行控制和比较,从而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实证研究在教育科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能够了解不同教育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例如,通过实证研究,我们能够比较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效果,确定哪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实证研究还可以帮助教育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优化教育政策和资源分配。
然而,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并非完全独立。
它们在教育科学中相辅相成。
理论方法为实证研究提供了问题的框架和指导,而实证研究通过验证理论假设来进一步发展和修正理论。
两者相互作用,不断推动教育科学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并非一成不变的。
随着教育实践和社会的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演进。
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教育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对教育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科学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
总之,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是推动教育实践和改革的重要工具。
最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最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教育学领域内的一种研究方法,致力于通过科学的研究设计和方法,深入探讨教育现象,提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以促进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
下面是一个最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的确定:1.明确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以引导研究的方向。
2.确定研究问题:准确定义研究的问题,有助于研究的深入展开。
二、文献综述:1.收集文献:广泛收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包括国内外的期刊、专著、研究报告等。
2.分析文献: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1.实证研究方法:使用各类统计分析方法,以观察和实证数据的方式验证研究假设。
2.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意义和基本特征。
3.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以全面探讨研究问题。
四、研究设计:1.实验设计: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操控和观察,以验证因果关系。
2.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收集大量的数据,以揭示群体的态度、观念或行为。
3.实际观察: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观察,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4.案例研究: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探索和描述,以刻画出研究对象的特征。
5.行动研究:通过与实践者合作,共同研究和改进实践问题。
五、数据收集与处理:1.数据收集:根据研究设计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数据的收集。
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以揭示研究问题的实质。
六、结果分析与结论:1.结果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2.结论推论:将结果与研究问题对比,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加以解释。
七、结果的传播与应用:1.学术发表:将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或专著的形式发表,让更多人了解和借鉴。
2.教育实践: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和教育中,以推动教育的发展。
八、研究伦理:1.保护研究对象:确保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和隐私保护。
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引言教师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与理论,以期为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一、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教师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手段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关系。
定性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揭示教师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还可以深入理解教学实践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教师教育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数值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推理和验证,以评估教师教育的效果和影响。
定量研究方法可以提供相对客观和可比较的数据,帮助教师教育研究者定量地描述和解释教学现象。
三、行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实践为基础的教师教育研究方法。
通过教师和研究者的合作,旨在解决教师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行动研究方法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可以帮助教师教育研究者从实际出发,改善教学实践。
四、现象学研究方法现象学研究方法关注教师教育中的现象本身,着重描绘教学实践中的细节和特征。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观察和反思,现象学研究方法可以深入理解教学中的经验、知识和意义。
该方法强调对教师教育实践的直接体验,有助于挖掘教师教育中的潜在问题和挑战。
五、认知研究方法认知研究方法关注教师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旨在揭示教师教育中的认知机制和决策过程。
通过观察和访谈,认知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教育研究者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
该方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社会文化研究方法社会文化研究方法关注教育实践中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教师教育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深入访谈,社会文化研究方法可以揭示教师教育中的社会交往、文化背景和观念模式等因素的作用。
该方法有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敏感性的教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
研究: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述。
3.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
4.研究的创新性。
独特特点:1.由研究对象所决定,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2.研究的周期长,影响的因素复杂;3.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时期。
古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特点:1.独特的儒家教育价值观。
2.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观。
第二个时期: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
基本特点: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初步形成归纳法和演绎法。
2.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理论基础。
3.实验方法的初步运用。
第三个时期: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特点: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
2.进步派与传统派进一步发展。
3.研究方法实用主义倾向。
4.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四个基本特点: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程度。
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
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教育科学研究:提供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概述教育科学研究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而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它涉及深入理解教育现象、评估教育政策、探索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工具,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观察、测试和数据收集的科学性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客观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或回答特定问题。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因素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评估新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以及制定更合理的政策。
1.1 执行实验设计通过设计实验,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观察和测量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比较两个不同的教学方法时,可以将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相同的教学活动,然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果。
1.2 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收集大量数据的一种常见方法。
教育研究人员可以设计问卷来了解学生、教师、家长等参与者的观点、经验和意见。
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数据,可以得出有关特定问题的结论。
1.3 进行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直接观察和记录特定事件、行为或现象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教室中不同教学策略或环境对学生表现的影响。
观察数据可以以文字记录、录像或采用其他适合的方式收集。
2.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主要关注个体经验、背景、态度和信念等主观因素。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提供了深入理解教育现象以及了解个体心理过程的机会。
2.1 开展访谈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访谈与受访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点、经验和见解。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提前准备好一系列问题)或非结构化的(开放式对话),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受访者。
2.2 进行焦点小组讨论焦点小组讨论是一种集体交流的方法,由研究人员引导一小组参与者就特定主题进行讨论。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收集多个参与者的意见,并探索群体之间的共识和差异。
2.3 分析文本资料质性研究还包括对文本资料的分析,如学生作业、教材内容以及教师培训课程记录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1:教育科学
比较法:比较法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的方法。采用比较法要注意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科学和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教育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反映,等等,明确可比较的指标。从而正确掌握某一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明确可以借鉴和学习什么。 比较法的步骤是:(1)描述,准确、客观地描述所要比较的教育现象的外部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比较提供必要的资料;(2)整理,把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如做出统计材料,进行解释、分析、评价,设立比较的标准等;(3)比较,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异同和差距,提出合理运用的意见。比较法的使用要同其他方法互相配合。
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的方法。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同时,还可进一步使用推断统计法,即利用描述统计取得的信息,通过局部去推断全局的情况。此外,近几十年来随着统计学的发展,提出了实验设计,要求在较严谨的实验研究中检验设计中所列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法一般分为两大步骤:(1)统计分类:整理数据,列成系统,分类统计,制统计表或统计图;(2)数量分析;通过数据进行计算,找出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从中找出改进工作的措施。使用统计法,必须学会科学的推理方法和掌握统计计算的技术。
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教育学的研究也愈发深入和多样化。
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拥有多种研究方法和技巧,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探索教育的本质和实践。
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教育学研究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到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还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在进行文献研究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主题和范围,然后通过图书馆、数据库、互联网等渠道广泛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对于收集到的文献,要进行认真的筛选和评估,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要做好笔记,提取关键信息,并对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教育现象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了解教育现状、发现问题和探索规律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等多种形式。
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调查方式,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快速收集大量的数据。
在设计问卷时,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的表述要清晰、简洁,避免歧义。
访谈调查则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被访谈者的观点和想法,但需要研究者具备良好的访谈技巧和沟通能力。
观察调查能够直接观察教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但需要研究者保持客观和敏锐的观察力。
三、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是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观察和测量实验对象在实验处理前后的变化,以探究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种方法在教育学研究中常用于验证教育理论、检验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等方面。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变量、控制变量和因变量,并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同时,要遵循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由于教育实验往往涉及到人的因素,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伦理和道德问题,保护实验对象的权益。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育理论由哪些要素构成?教育理论的内容,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把握现象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成果;教育理论的逻辑形式则是由教育概念和教育命题两个基本因素所组成。
(一)教育概念及其定义方法概念明确是对理论的基本逻辑要求。
教育学的各种概念应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给概念下定义是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
(二)教育命题及其方法1 .教育命题教育命题是有关教育判断的语句,是对教育活动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思想。
根据一个命题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事实命题(即陈述性命题)和价值性命题(即评价性命题)两大类。
(1 )事实命题事实命题一般是由认识主体或研究主体对客观事物所做的直接描述而构成的,是客观事物静态或动态的本来状态特征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直接反应。
(2 )价值命题价值命题是客观事物与人的关系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反应,价值命题一般涉及事物可活动的意义、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态度等。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将事物的发展进程在思维中以逻辑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制定理论体系的方法。
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1 .比较与分类( 1 )比较比较是指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间寻找差异性,或从具有差异性的事物间寻找同一性的思维方法,即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思维方法。
(2 )分类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层次的系统,建立集合的方法。
分类法大致有现象分类和本质分类两种方法。
现象分类是以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表现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分类。
本质分类:以事物的多种类在数行为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每一种分类必须根据同一分类标准,如果有多种标准,那么所分类型就可能有交叉或重复。
其次,一类中的各子项之和等于类总体第三,分类要按一定层次进行,同一类型的事物应属于同一层次。
2 .分析与综合(1 )分析分析是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以及提高教育实践效果的重要课程。
本文将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定义、内容、重要性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定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
它是一门系统的学科,包括一系列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首先要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如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等。
2.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科学研究包括实证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
学习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用数学工具和技巧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学习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研究结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文献检索与阅读: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广泛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掌握文献检索与阅读的方法对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至关重要。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科学研究的素养。
其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教育实践效果。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
首先,教师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等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
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
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学科,它基于科学原理和研究方法,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以下是关于教育科学方面的一些知识点: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机制,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揭示了个体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策略和技巧。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特点,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层次学习。
3. 评估与评价:评估与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育效果进行客观、全面、准确的测量和判断。
包括学术成绩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
评估与评价结果可用于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4. 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指应用各种媒体和工具辅助教学的过程。
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等,它们可以提供更多样化和互动性强的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果。
5.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
它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为教育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6. 教育管理与政策: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教育机构的组织和管理,以及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它关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改革和发展等问题,旨在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和公平性。
以上只是教育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实际上教育科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学科,涉及到许多细分领域和理论。
教育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密切相关,旨在为教育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指导,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汇总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什么是教育科研?所谓教育科研,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活动的内外部规律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这个概念的界定需要明确四个问题:1、明确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2、明确教育科研是大教育科研。
3、明确教育科研方法是一个科学方法体系。
4、明确教育科研是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二、教育科研的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教育改革与发展。
2、有利于教育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3、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有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5、有利于教育科学理论建设与发展。
三、教研科研和教研的关系总的来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1、在研究目的上;2、在研究内容上;3、在研究方法上;4、在研究类型上;5、在研究关系上;6、在研究过程上;7、在研究成果上;8、在研究评价上。
四、教育实验(一)教育实验的特点及类型特点:1、控制性;2、因果性;3、变革性;4、教育性;5、可重复性。
类型:1、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2、探索性实验;3、单项实验、综合实验和整体实验。
(二)教育实验的功能1、教育实验能准确地揭示教育的必然规律,通过教育实验推进教育科学化进程。
2、教育实验是教育改革的先行官。
3、教育实验是教育理论的源泉。
4、教育实验是培养学者型教育工作者的有效途径。
(三)教育实验方法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机械抽样法、类型取样、整体取样法)。
2、分组方法(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3、控制变量的方法(控制实验因素或因子、控制非实验因素)4、验证实验结果的方法。
四、教育实验的基本程序1、提出课题(或选择课题)(1)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既要考虑必要性又要考虑可行性;(2)课题反映国内外教改发展进程与趋势,实验课题应是最有价值的问题;(3)课题要具有科学性、方向性和超前性;(4)选题角度要恰当,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2、建立假说3、设计方案(1)课题(问题)的提出(或研究的背景);(2)指导思想和原则;(3)理论依据;(4)国内外研究的现状;(5)实验内容;(6)实验目标;(7)实验因子的选择与确定;(8)实验的周期与步骤;(9)成果形式。
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教育研究的性质(64)1、教育活动:一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人类实践活动。
2、教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①教育活动是人为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相对于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和物质运动而言的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②教育活动以人为直接对象,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
这是相对于其他的人为社会实践活动而言的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的维度上表现出来的特殊性。
③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共时性、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
④教育活动具有预策性与活动过程的生成性。
⑤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地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使学生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向现实发展转化。
教育研究包含两大类型的研究:基本理论研究(作为行事依据的研究)、应用研究(作为有效性和合理性改进的研究)。
事理研究的特点:综合性(突出特点)、动态性。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69)(一)问题的发展与课题的确定1、课题的来源与类型:纵向来源的课题、横向来源的课题、研究者自选课题。
教育研究课题的类型:①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②承续性课题、再生性课题、热门性课题、创见性课题、开拓性课题。
2、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1)发现问题的前提:①首要前提是研究人员要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
②另一重要前提研究者具有好思索、不安于现状的性格。
2)发现问题的具体策略:怀疑的策略、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类比与移植的策略、探究与体察的策略、3)确定课题的步骤与方法:①分析课题价值,确认研究的必要性。
②考察主客观条件,确认研究的可行性,客观估价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兴趣。
(二)文献检索及课题论证1、文献检索的意义与步骤1)意义:①文献可以告诉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做了那些工作。
②文献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具体的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及假设找准研究的起点之后,要形成一个可以集中精力研究的具体问题也并不容易。
③文献可以提供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是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的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导不同。
如果说经验总结、新闻报导只是事后总结的话,那正式的研究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现象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从古希腊到16世纪的直觉观察时期;2、17世纪至于9世纪末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20世纪到达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独立学科时期;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变革时期.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提高教师的教研的理论程度。
2、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分类和体系结构(一)按研究的目的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预测研究。
(二)按研究方法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1、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归纳法:特殊到一般、形象具体思维)。
2、推论验证的演绎法(演绎法:一般到特殊,抽象思维范畴)。
三、教育研究的认识层次和水平两个层次:1、经验层次; 2、理论层次。
四种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应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等。
2、探究原因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种现象?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等。
3、迁移推广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的原则?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2、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3、分析总结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原则一、作用1、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2、教育科学研究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重要前提。
(3)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关键
3.为什么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促进教育实践的进步?
①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推动教育实践进步,这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的。
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理性活动。
25.访谈法:访谈法是以口头咨询的形式,根据被访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性资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情况的方式。
26.稳定系数:信度的一种类型,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符合度。
27.实验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39.相关度:是观察的信度的一中,指不同观察者对同一现象的观察结果的复合度。
二.思考题:
1.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①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知识更新日益频繁。为了应对信息社会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必须具备自我更新、自我改造的能力,这一能力需要教师通过钻研和活化专业知识来实现。
12.直接文献: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创作而成的原始资料,或直接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的主产分散不够系统。
13.写作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14.关键词:文章涉及的主要概念。主要用于计算机管理和检索。数量:3-5个词为宜。
28.自变量:(刺激变量,原因变量)教育实验中被人为操纵的、对研究主体产生影响的变量。
教育学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具备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质。
下面将从研究目的、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研究伦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明确、具体和可操作。
通常分为描述、解释和预测三个层次。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比如实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方法等。
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计划。
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研究设计、问卷调查设计、观察研究设计等。
实验研究设计可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比较,验证因果关系;问卷调查设计通过发放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了解被调查者的态度和观点;观察研究设计通过观察和记录,揭示事物变化和规律。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教育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据的收集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方法。
访谈是一种深入了解被研究对象思想和经验的方法,通过与受访者的交流,获取丰富的数据。
而数据的处理则包括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等。
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内容分析等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四、研究伦理研究伦理是指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应遵循的科学道德规范。
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应保护被研究对象的权益,尊重其知情同意,并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研究者还应当遵循学术诚信的原则,不编造或篡改研究结果,避免抄袭他人研究成果。
总结教育学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的重要课程。
研究目的、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研究伦理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要素。
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一、实证研究:通过实际调查、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采用实证研究的目的是在定量数据的基础上,从客观的角度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得出教育现象的客观性描述。
二、分析研究:是指在对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教育研究的角度对定量的数据进行客观的深入的分析,形成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
研究者从实证数据中探索分析,说明教育现象的规律性、本质性和发展趋势,从而提出决策建议。
三、理论研究:是指在教育现象的实证研究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科学理论体系,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推动教育问题的综合性分析研究,从道德教育的义务性、法律原则以及责任性等多方面提出理论支持和科学化的决策建议。
四、应用研究:是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任务,对社会实际开展科学的应用研究,尝试将理论研究的成果投入到实践中,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成果。
- 1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是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的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导不同.如果说经验总结、新闻报导只是事后总结的话,那正式的研究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现象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从古希腊到16世纪的直觉观察时期;2、17世纪至于9世纪末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20世纪到达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独立学科时期;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变革时期。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提高教师的教研的理论程度。
2、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分类和体系结构(一)按研究的目的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预测研究。
(二)按研究方法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等.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1、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归纳法:特殊到一般、形象具体思维).2、推论验证的演绎法(演绎法:一般到特殊,抽象思维范畴).三、教育研究的认识层次和水平两个层次:1、经验层次;2、理论层次。
四种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应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等。
2、探究原因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种现象?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等。
3、迁移推广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的原则?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2、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3、分析总结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原则一、作用1、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1、绪论(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受到国内外有关科学观念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给当代的教育新的机遇和挑战;政治发展决定了现代教育的改革;文化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多样性的历史文化背景。
(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驱动教育理论;教育学科与实践结合塑造现代教育。
(3)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重视人本;注重历史;应用实验研究;广泛研究实践和实践研究;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运用多种新的方法结合XX等。
2、相关理论概念(1)信息论:强调具有随机性的多变、自变、向变的信息过程,掌握、管理、处理信息的过程以及相关的信息转换、处理理论和方法。
(2)系统论:研究任何存在实体系统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与发展的整体统一过程,从中发现规律,并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
(3)生态系统论:研究生物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系统的理论。
(4)知识管理:一系列有关知识产生、保存、分享以及应用的技术和方法的综合体系。
(5)新技术框架:指利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将学习者、教师、学校内部和校外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使学习者可以更高效地获得、学习、理解教育内容。
3、实证研究(1)实践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影响:实践能够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提升教育改革的成效;实践模型的构建,能够有效的改善教育实践;实践可以更好的研究和实施现代教育理论。
(2)研究和探索现代新教育实践的改革途径:在历史渊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现代新教育实践的典范及主要模式;运用历史视角,分析和总结现代新教育实践的历史性发展;探索现代新教育实践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点。
(3)利用实验性课程改革研究: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实验性教学模式;注重引入新型实验性教学方式,推行精品课程;通过教育实践分析和评估,完成实验性课程改革的研究。
4、结论在现代学习的背景下,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渐渐得到发展,主要依托于信息论、系统论、生态系统论、知识管理和新技术框架等学科理论等,并通过实践加以验证与发展,是理解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腐损测量:腐损是指人们在活动时,有选择的使用某类物体所造成的腐蚀和磨损,通过磨损测量人们行为后所留迹象的一种方法。如根据书籍磨损情况掌握青年人的思想动向、根据衣物的新旧程度看学生的经济情况等。
6.教育科学研究需要遵循那些伦理原则?
①致善原则:指研究是为了积累知识以及清晰地呈示人类的状况。
不能把它作为损害个体或团体,或抵毁、责备、拒绝机会或阻止进步的手段。
具体而言,要保证研究对象身心和利益不受损害。
②诚实原则:切忌修改“数据”或隐瞒“数据”
切忌抄袭、剽窃;使用他人资料必须标明
切忌一稿两投
③开诚布公原则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
②信度和效度是教育科学研究价值的必要测量手段。两者的关系是:信度高,效度未必就高;信度低,效度必然低。效度低,信度可高可低;效度高,则信度必然高。
当然,由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难控性,研究者所处的地点环境不同、搜集教育资料的人员背景不同,所以最终研究结果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只是衡量教育研究价值的相对尺度,对其理解不可过于绝对化。
25.访谈法:访谈法是以口头咨询的形式,根据被访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性资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情况的方式。
26.稳定系数:信度的一种类型,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符合度。
27.实验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教育科学研究必然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1、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2、教育科学研究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重要前提。
(3)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关键
3.为什么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促进教育实践的进步?
①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推动教育实践进步,这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的。
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理性活动。
18.滚雪球法:是找一篇要查找的相关文献,然后根据这篇文献末尾提供的参考文献目录,还可以找到几篇有关的文献,再从这几篇文献末尾查找新的文献,又可以找到更多的文献,如此线索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19.观察法: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概率抽样两种。
35.因变量:(反应变量、结果变量)是实验中由自变量变化而导致变化、被测定或被记录的变量。
36.选择性原则:搜集资料的原则,选用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剔出一些研究水平低、影响力小的作品。
37.逆时性原则:教育研究时,从最近的研究资料查找起,由近及远,以减少无效和低效劳动。
38.非结构式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
研究范围明确:时间范围,地点范围。
研究内容明确:教学方法优劣,教学政策评价。
研究方法明确: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等。
31.无关变量:(恒性变量)在实验中,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很多。被实验者控制并保持恒定,或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被称为无关变量。其中变性无关变量不必控制,而恒性无关变量必须有效控制。
32.信度系数:指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符合度。
②国际竞争对教师的挑战。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还要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老师。科学研究是创新老师培养的必经之路。
③学校教育科学化的必要环节。
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教育问题层出不穷。为适应教育发展,教师不仅懂得教育理论和的灵活掌握各类知识,而且具有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才能推动教育实践不断科学化和完善化。
5.中文报刊资料索引:它是将《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每年选登的目录和未选印的文献题来按专题和学科体系分类编排而成。其每条数据包含多项信息。包括:专题代号,类目,篇明,著者,原载报刊名称及刊期,复印主题名称及刊期。
6.比较性原则:研究资料搜集原则方法之一。在资料选择时,研究者往往注意搜寻与研究观点一致的资料,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既要选证明观点的资料,还要选与观点对立的资料;只有将两方面的资料都加以掌握,才能使研究资料充分、论证有力、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当然,既要搜寻说明研究主体的资料,还要通过寻找参照主体的资料,才能更好地说明研究主体的状态和特点。
指应该正确地向被选择作为参与者的个体介绍:
(1)研究的一般内容以及任何需要他们参与的不同寻常的程序或任务。
(2)必须得到参与者的同意,并保证他们的名字保密。
(3)他们不会经历极不舒服或危险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开诚布公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否则,研究结果就会出现偏差。
7.教育科学研究需遵循哪些法律原则?
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2.外部信度:侧重分析结果的可检测性和可重复性。主要指研究者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对同一课题能否重复研究,结果是否能保持前后一致。
3.效度:是指研究结果和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
4.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被推而广之的范围,即指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15.顺查法:对事物的产生发展进行纵向梳理时使用,易于发现事物的内在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
16.逆查法: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横向研究时使用,资料具有时效性,提出观点具有新意。
17.引文索引法:也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特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
33.价值性原则:是选择和确立课题的重要原则。包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
实践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34.抽样:即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个体的过程。抽样有概率抽样和非
28.自变量:(刺激变量,原因变量)教育实验中被人为操纵的、对研究主体产生影响的变量。
29.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指着重对某一现象的具体实例(即个案)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
30.明确性原则:
研究方向明确:研究者本人的总目标主攻方向。
研究主体明确:家长,学生,老师,教育部门。
研究对象明确:农村教育,社区教育,贫困生。
4.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影响是如何体现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日益精细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
5.试述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效度及其相互关系。
①信度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四)、按研究目的分
1.描述研究
描述研究回答who,what,where和how much之类的问题,旨在将现象和事件描述与识别清楚
2.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则试图回答为什么(why)和如何(how)的问题,在描述清楚现象和事件以后深入探索现象和事件之间的关联。
3.规范研究
规范研究回答“应该怎样”或“应然”的问题。描述、分析研究结果是作出“诊断”,规范研究则是做决策,采取行动。
9.创新性原则:
时间新:富有时代感,研究前沿性问题。
内容新:打擦边球,搞交叉学科,避免重复。
角度新方法新:教育叙事,口述法。
理论应用新:借鉴相关学科或其他学科理论,如全息学、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理论。
10.摘要:即内容提要,用精炼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
11.原始文献:又称零次文献,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口头交谈或直接作用于人的其他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而是未公开于社会的(即未经正式发表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等资料。
7.可行性原则:
内在可行:指研究者是否具备研究解决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特长、相关知识水平等。
客观:时间、精力、体力。
外在可行:指研究的外部环境是否合适。
如领导、导师是否支持、研究资料能否获得、研究设备如何、资金是否到位、相关人员支持与否等。
8.全面性原则:搜集资料一定要照顾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不可以局部资料反映全部,以特殊情况代替一般。
宏观层次的研究是将教育放在社会整体中进行研究,从经济、技术发展和文化传统来研究教育发展等问题。
(三)、按研究方法分:定性的、定量的、实验的和非实验的
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解释问题,而非用数字和量度
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单纯用语言文字描述
实验研究可以更有说服力地呈现因果关系
非实验研究当实验研究不适合或不能加以利用时使用非实验研究。
④发挥教师经验优势,建立中国特色教育理论。
调动广大教师的科学研究热情,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挖掘他们的研究潜力,培养一支既懂理论又善研究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试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
(1)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推动教育实践的进步:
这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
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理性活动
②教育科学研究存在可能性。教育实践是教育科学和教育研究存在的物质基础。
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资料也来自教育实践,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科研脱离开实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丧失其生命源泉,从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