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信度: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2.外部信度:侧重分析结果的可检测性和可重复性。主要指研究者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对同一课题能否重复研究,结果是否能保持前后一致。

3.效度:是指研究结果和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

4.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被推而广之的范围,即指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5.中文报刊资料索引:它是将《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每年选登的目录和未选印的文献题来按专题和学科体系分类编排而成。其每条数据包含多项信息。包括:专题代号,类目,篇明,著者,原载报刊名称及刊期,复印主题名称及刊期。

6.比较性原则:研究资料搜集原则方法之一。在资料选择时,研究者往往注意搜寻与研究观点一致的资料,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既要选证明观点的资料,还要选与观点对立的资料;只有将两方面的资料都加以掌握,才能使研究资料充分、论证有力、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当然,既要搜寻说明研究主体的资料,还要通过寻找参照主体的资料,才能更好地说明研究主体的状态和特点。

7.可行性原则:

内在可行:指研究者是否具备研究解决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特长、相关知识水平等。

客观:时间、精力、体力。

外在可行:指研究的外部环境是否合适。

如领导、导师是否支持、研究资料能否获得、研究设备如何、资金是否到位、相关人员支持与否等。

8.全面性原则:搜集资料一定要照顾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不可以局部资料反映全部,以特殊情况代替一般。

9.创新性原则:

时间新:富有时代感,研究前沿性问题。

内容新:打擦边球,搞交叉学科,避免重复。

角度新方法新:教育叙事,口述法。

理论应用新:借鉴相关学科或其他学科理论,如全息学、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理论。

10. 摘要:即内容提要,用精炼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11.原始文献:又称零次文献,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报信息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口头交谈或直接作用于人的其他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而是未公开于社会的(即未经正式发表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等资料。12.直接文献: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创作而成的原始资料,或直接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的主产分散不够系统。

13.写作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14.关键词:文章涉及的主要概念。主要用于计算机管理和检索。数量:3-5个词为宜。15.顺查法:对事物的产生发展进行纵向梳理时使用,易于发现事物的内在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

16.逆查法: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横向研究时使用,资料具有时效性,提出观点具有新意。17.引文索引法:也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

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特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

18.滚雪球法:是找一篇要查找的相关文献,然后根据这篇文献末尾提供的参考文献目录,还可以找到几篇有关的文献,再从这几篇文献末尾查找新的文献,又可以找到更多的文献,如此线索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19.观察法: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0.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21.腐损测量:腐损是指人们在活动时,有选择的使用某类物体所造成的腐蚀和磨损,通过磨损测量人们行为后所留迹象的一种方法。如根据书籍磨损情况掌握青年人的思想动向、根据衣物的新旧程度看学生的经济情况等。

22.积累物测量:对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进行的观察,以推测人们的行为和特征。如课桌文学、日记本、电影院散场后的情景等。

23.行为标致观察:通过一些表面的或无意识的现象来推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它的理论假设是:这些现象是人们行为和态度的间接反映。

24.问卷法:问卷是一份精心设计的表格。利用这份表格,以测量教育领域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态度等的研究方法。

25.访谈法:访谈法是以口头咨询的形式,根据被访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性资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情况的方式。

26.稳定系数:信度的一种类型,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符合度。

27.实验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8.自变量:(刺激变量,原因变量)教育实验中被人为操纵的、对研究主体产生影响的变量。

29.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指着重对某一现象的具体实例(即个案)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

30.明确性原则:

研究方向明确:研究者本人的总目标主攻方向。

研究主体明确:家长,学生,老师,教育部门。

研究对象明确:农村教育,社区教育,贫困生。

研究范围明确:时间范围,地点范围。

研究内容明确:教学方法优劣,教学政策评价。

研究方法明确: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等。

31.无关变量:(恒性变量)在实验中,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很多。被实验者控制并保持恒定,或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被称为无关变量。其中变性无关变量不必控制,而恒性无关变量必须有效控制。

32.信度系数:指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符合度。

33.价值性原则:是选择和确立课题的重要原则。包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

作用。

实践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

学实践的意义。

34.抽样:即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个体的过程。抽样有概率抽样和

概率抽样两种。

35.因变量:(反应变量、结果变量)是实验中由自变量变化而导致变化、被测定或被记录的变量。

36.选择性原则:搜集资料的原则,选用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剔出一些研究水平低、影响力小的作品。

37.逆时性原则:教育研究时,从最近的研究资料查找起,由近及远,以减少无效和低效劳动。

38.非结构式访谈:又称非标准化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

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

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

39.相关度:是观察的信度的一中,指不同观察者对同一现象的观察结果的复合度。二.思考题:

1.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①信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知识更新日益频繁。为了应对信息社会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必须具备自我更新、自我改造的能力,这一能力需要教师通过钻研和活化专业知识来实现。

②国际竞争对教师的挑战。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还要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老师。

科学研究是创新老师培养的必经之路。

③学校教育科学化的必要环节。

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教育问题层出不穷。为适应教育发展,教师不仅懂得教育理论和的灵活掌握各类知识,而且具有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才能推动教育实践不断科学化和完善化。

④发挥教师经验优势,建立中国特色教育理论。

调动广大教师的科学研究热情,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挖掘他们的研究潜力,培养一支既懂理论又善研究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试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

(1)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推动教育实践的进步:

这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

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理性活动

(2)教育科学研究必然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1、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2、教育科学研究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重要前提。

(3)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关键

3.为什么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促进教育实践的进步?

①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推动教育实践进步,这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的。

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理性活动。

②教育科学研究存在可能性。教育实践是教育科学和教育研究存在的物质基础。

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资料也来自教育实践,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

实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科研脱离开实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丧失其生命源泉,从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③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的必要性。

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项极具理性的活动。其存在意义的大小以能否推动教育实践进步为衡量依据。如果教育研究仅停留在实践层面,经验主义就会占上风,教育就会走弯路。教育研究只有上升到理性高度,对教育实践产生理性的指导,教育才能快速发展。

4.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影响是如何体现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日益精细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

5.试述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效度及其相互关系。

①信度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

②信度和效度是教育科学研究价值的必要测量手段。两者的关系是:信度高,效度未必

就高;信度低,效度必然低。效度低,信度可高可低;效度高,则信度必然高。

当然,由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难控性,研究者所处的地点环境不同、搜集教育资料的人员背景不同,所以最终研究结果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只是衡量教育研究价值的相对尺度,对其理解不可过于绝对化。

6.教育科学研究需要遵循那些伦理原则?

①致善原则:指研究是为了积累知识以及清晰地呈示人类的状况。

不能把它作为损害个体或团体,或抵毁、责备、拒绝机会或阻止进步的手段。

具体而言,要保证研究对象身心和利益不受损害。

②诚实原则:切忌修改“数据”或隐瞒“数据”

切忌抄袭、剽窃;使用他人资料必须标明

切忌一稿两投

③开诚布公原则

指应该正确地向被选择作为参与者的个体介绍:

(1)研究的一般内容以及任何需要他们参与的不同寻常的程序或任务。

(2)必须得到参与者的同意,并保证他们的名字保密。

(3)他们不会经历极不舒服或危险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开诚布公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否则,研究结果就会出现偏差。7.教育科学研究需遵循哪些法律原则?

①保护原则:法律要求保护参与研究的个体,不允许研究把个体置于危险的境地.。

②保密原则:

8.科学研究的种类有哪些?

(一)按用途划分:可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指向具有普遍性,试图在一个专业或研究领域通过对现象的概括和抽象,确定或建立该专业或学科的基本事实和规律性的关系,并对它们作出理论解释,证实或证伪现有理论,并提出新的理论;

应用研究则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指向特定的问题。

应用研究:专业基础研究、专题研究和对策研究

(二)、按研究层次分:可分为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

微观层次的教育研究包括两方面:

一是指学校或班级等微观组织内部各部分功能、关系以及它们与外部组织关系的研究;(机

制)

二是指学校或班级等微观组织内部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人际关系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宏观层次的研究是将教育放在社会整体中进行研究,从经济、技术发展和文化传统来研究教育发展等问题。

(三)、按研究方法分:定性的、定量的、实验的和非实验的

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解释问题,而非用数字和量度

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单纯用语言文字描述

实验研究可以更有说服力地呈现因果关系

非实验研究当实验研究不适合或不能加以利用时使用非实验研究。

(四)、按研究目的分

1.描述研究

描述研究回答who,what,where和how much之类的问题,旨在将现象和事件描述与识别清楚

2.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则试图回答为什么(why)和如何(how)的问题,在描述清楚现象和事件以后深入探索现象和事件之间的关联。

3.规范研究

规范研究回答“应该怎样”或“应然”的问题。描述、分析研究结果是作出“诊断”,规范研究则是做决策,采取行动。

9.选择和确立课题的标准是什么?

问题必须要有价值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有新颖性、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10.好课题的明确性如何体现?

研究方向明确:研究者本人的总目标主攻方向。

研究主体明确:家长,学生,老师,教育部门。

研究对象明确:农村教育,社区教育,贫困生。

研究范围明确:时间范围,地点范围。

研究内容明确:教学方法优劣,教学政策评价。

研究方法明确: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等。

11.浅析选择和确立课题的创新性。

时间新:富有时代感,研究前沿性问题。

内容新:打擦边球,搞交叉学科,避免重复。

角度新方法新:教育叙事,口述法。

理论应用新:借鉴相关学科或其他学科理论,如全息学、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理论。12.浅析选择和确立课题的价值性。

是选择和确立课题的重要原则。包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

实践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13.选择课题时,如何理解课题的可行性?

①内在可行:指研究者是否具备研究解决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特长、相关知识水平等。

客观:时间、精力、体力。

②外在可行:指研究的外部环境是否合适。

如领导、导师是否支持、研究资料能否获得、研究设备如何、资金是否到位、相关人员支持与否等。

14.学校科学研究中搜集资料应把握哪些原则?

(1)比较性原则:研究资料搜集原则方法之一。在资料选择时,研究者往往注意搜寻与研究观点一致的资料,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既要选证明观点的资料,还要选与观点对立的资料;只有将两方面的资料都加以掌握,才能使研究资料充分、论证有力、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当然,既要搜寻说明研究主体的资料,还要通过寻找参照主体的资料,才能更好地说明研究主体的状态和特点。

(2)选择性原则:搜集资料的原则,选用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剔出一些研究水平低、影响力小的作品。

(3)全面性原则:搜集资料一定要照顾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不可以局部资料反映全部,以特殊情况代替一般。

(4)逆时性原则:教育研究时,从最近的研究资料查找起,由近及远,以减少无效和低效劳动。

(5)直接性原则:尽量搜集和利用直接资料,少用间接资料,避免使用转手资料,使研究更为真实可信。

15.搜集资料需要把握哪些方法?

(1)顺查法:对事物的产生发展进行纵向梳理时使用,易于发现事物的内在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

(2)逆查法: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横向研究时使用,资料具有时效性,提出观点具有新意。(3)引文索引法:优势:直接接触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料。

劣势:使用资料缺乏新意,难以出奇制胜。

(4)综合查找法

16.根据资料的来源,分析研究资料的种类(现实性资料、文献性资料)

(1)现实性资料主要来自现场调查、实验观察、问卷调查、测试评估和口头访谈等。

这类研究面对的是现实情况,主要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用于解决实际的教育实践问题。(2)文献性资料主要体现为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形式,包括历史文献、挖掘古物、人物传记、档案资料、回忆录、文学作品、日记、教师日志、听课笔记、甚至学生作业等。

文献性资料主要用于研究历史上的教育问题或从历史角度研究教育问题。当然,对于具体的研究课题而言,往往是以某一类资料为主,兼用另一种资料。

17.引文索引法查阅资料有何利弊?

优势:直接接触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料。

劣势:使用资料缺乏新意,难以出奇制胜。

18.请按加工程度,分析教育资料的类型和特点。

(1)一手资料: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资料,或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资料。如著作、论文、日记、实验结果、观察

记录、问卷、档案材料、备课笔记等。

特点:此类资料真实性强,具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价值,然而它储存分散,不够系统。

(2)二手资料: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并在研究中作为论据使用的资料。如教育论文选、教育年鉴、书目索引、综述、年度总结、数据手册,科研进展报告等。

特点:由于二手资料是对一手资料的加工产品,实际属于派生资料与间接资料。它获取方便且系统,利于研究者直接使用,但由于经过他人加工,故真实性欠佳。(3)三手资料:是对别人使用为论据的教育资料的重新引用。实际是对援引资料的再次援

引。如国外教育资料汇编,文中援引的资料等。

特点:三手资料带有了更为明显的加工痕迹,其真实性、可靠性最差。

19.资料记录的形式以及资料记录的具体要求。

资料记录的形式:资料内容,资料索引。

(1)便于分类查找:记录一律用卡片或活页纸形式,勿使用记录本。

每一条卡片或活页纸只记录一条内容。

记录形式需统一,确保记录内容齐全。

(2)力求简明扼要:根据使用的价值、内容、时间,采取不同的形式:或用内容卡片,

索引卡片,或摘要,或剪贴,或原文圈点。总之力求简明,减轻记

录负担,能少记就少记、能不记就不记。

(3)内容具体明确:记录不宜只抄题目,切忌使用代码,暗语,省略语。

(4)录入精确无误:须注明作者、出版时间、版次,摘抄页码,甚至原藏书出。

忠于原文,切忌随意改动,可加注说明。

记录须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记录,切忌断章取义。

20.请解释科学研究的信度、效度及其相互关系。

①信度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

②信度和效度是教育科学研究价值的必要测量手段。两者的关系是:信度高,效度未必

就高;信度低,效度必然低。效度低,信度可高可低;效度高,则信度必然高。

当然,由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难控性,研究者所处的地点环境不同、搜集教育资料的人员背景不同,所以最终研究结果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只是衡量教育研究价值的相对尺度,对其理解不可过于绝对化。

21.拟定写作提纲的意义何在?

(1)定型思路,保持相对稳定性。

(2)保证论文首尾相连,前后贯通。

(3)利用随时调整思路,凸显重点。

22.试述研究报告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及题目和摘要的技术要求。

研究报告的主要构成部分:

(1)论文题目: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最少的文字告诉读者你的研究报告的主体和内容。

(2)作者:直接在作者姓名后或加注表明作者联系办法。

(3)摘要:即内容提要,用精炼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文章的高度浓缩。

(4)关键词:文章涉及的主要概念。

(5)正文部分:报告价值的集中体现。

(6)题注、脚注和尾注。题注:该研究的相关说明;

脚注和尾注:对文章中使用其他资料的专门说明。

专著多用脚注,论文多用尾注。

题目的要求:(1)准确反映论文内容

(2)简洁精炼,切忌过长。

(3)新颖独特,引人入胜

(4)反映学科便于分类

摘要的要求:(1)清晰易懂

(2)短小精悍

(3)新颖独特

23.请解释论文摘要的写作意义及要求。

摘要:即内容提要,用精炼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写作意义:(1)为读者提供选择阅读的机会

(2)便于计算机管理和读者检索

要求:(1)清晰易懂

(2)短小精悍

(3)新颖独特

24.为什么说访谈法是一种灵活方便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较其它方法更为灵活方便深入。

(1)可结构式,也可非结构式

(2)规模可大可小

(3)主观、客观问题皆可提问

(4)获得其他方法难以获得信息,适用对象非常广泛:有知,低知

(5)可以进行多次补充性访谈

(6)环境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对不理解和误解问题可以解释

回答不完全和不准确的可以追问

回答错误时可以及时纠正

25.简述单人访谈和多人访谈的优缺点。

单人访谈:

优点:(1)没有外在事物的干扰,访谈双方更容易沟通;

(2)谈话内容更容易深入、透彻,可以获得其他研究方法无法收集到的资料缺点:谈话内容多受被访者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由于其记忆力等生理原因,内容出错率大,谈话范围不易拓展。

多人访谈:

优点:(1)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批次印证;

(2)弥补单人访谈的不足

缺点:(1)容易受人事关系的影响,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会出现知而不言、言不由衷的情况;

(2)谈话难以透彻和深入。

26.叙述访谈法使用中,访谈前和访谈中的具体技巧。

访谈前:

1.通过关系,递交预约;

(1)、建立信任,解除顾虑,达成合作;

(2)、明了访谈主题内容,做好事前准备;

(3)、使被访人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2.事前拟订访谈提纲,做到胸有成竹;

3.向被访人介绍自己情况,建立信任,消除隔阂;

4.采取谦虚、求教的态度,不可强硬;

5.对被访人背景情况有尽可能详尽地了解;

6.预设偶发事件,考虑好相应的对策;

7.必须“穷尽”相关书面背景资料

访谈中:

1.不可预设论调,保持谈话的客观性

2.提出问题应明确而具有开放性

3.控制访谈人的情绪和心情:客观中立

4.尽量避免打断被访人的言谈

5.保持主动,避免谈话跑题;

6.随时增加谈话内容;敏感问题稍后提问

7.态度谦虚、真诚,以倾听为主;

8.访谈环境安静,避免人数过多;

9.访谈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出现负面影响。

27.访谈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不可预设论调,保持谈话的客观性

2.提出问题应明确而具有开放性

3.控制访谈人的情绪和心情:客观中立

4.尽量避免打断被访人的言谈

5.保持主动,避免谈话跑题;

6.随时增加谈话内容;敏感问题稍后提问

7.态度谦虚、真诚,以倾听为主;

8.访谈环境安静,避免人数过多;

9.访谈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出现负面影响。

28.试分析访谈法及其优缺点。

访谈法是以口头咨询的形式,根据被访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性资

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情况的方式。

优点:

(1)访谈是一种面对面的社会交往过程。访谈成功与否取决于访谈者的社会交往技巧;

(2)访谈内容具有更强烈的个人色彩;

(3)访谈法较其它方法更为灵活方便深入;

可结构式、也可非结构式;

规模可大可小;

主观、客观问题皆可提问;

获得其它方法难以获得的信息

使用对象非常广泛:有知、低知

可以进行多次、补充性访谈

(4)研究环境具有较强的可控性;

对不理解和误解问题可以解释

回答不完全和不准确可以追问

回答错误时,可以及时纠正

缺点:

(1)被访人和访谈人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访谈资料的客观性;

(2)访谈对象的“回答效应”——大众观点

(3)敏感性、尖锐性、私密性问题不宜访谈

(4)访谈费用高、费时长、费人力,代价昂贵。

29.相对于问卷法等方法,分析访谈法的特点。

优点:

1.可以对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2.运用面广,能够简单而叙述地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

3.由任职者亲口讲出工作内容,具体而准确

4.使工作分析人员了解到短期内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

5.为任职者解释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及功能

6.有助于与员工沟通,缓解就业压力

缺点:

1.访谈法要专门的技巧,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作分析专业人员

2.比较费精力费时间,工作成本较高

3.收集到的信息往往已经扭曲失真

30.个案研究法的内涵、优缺点。

内涵:

1.通常个案研究是对特定的人、事、物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如自闭症。

2.个案研究以系统的方式对个体、个别事件或案例做深入研究及调查,结合主观判断试图用推理方式解释、分析所收集来的事实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策略。

3.个案研究的任务导向是诠释性的。是对个案的行为特征提出描述性的报告,并为最终判断提供现实的证据。

4.个案研究不是以质化或量化研究来划分的,而是以研究对象的单一性来界定的。个案研究是一种综合多种研究手段的研究方法。资料收集可以采用查阅档案记录、问卷、检测、访谈、观察。

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3.资料来源的系统性和多元性

4.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31.行动研究法及其兴起的原因

32.问卷设计应把握哪些原则?

(1)问卷设计应首先为被调查者着想。

考虑两个方面:被调查者是否愿意配合调查

被调查者是否能够完成调查

(2)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3)从多个不同角度考虑问卷设计工作。

调查目的:目的是灵魂,主观、客观

调查内容:熟悉的,敏感的

样本性质:单样本,多样本

资料处理方式:

使用方式:自填、访问

调查人力、时间、经费

33.编制问卷时,答案的设计有什么要求?

(1)答案设计必须保证穷尽性;若无法“穷尽”,用“其他”一词囊括;

(2)答案之间必须保证排斥性(互斥性);

(3)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定类、定距、定比、定序)

定类:标准单一(排斥性、穷尽性)

定距:间距均匀(符合实际)

非常赞同、赞同、无所谓、不太赞同、不赞同

定比(师生比、男女比、收入比、消费比)

定序(大小、多少、强弱、程度、先后)

34.简述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探索性工作1、文献阅览2、先期访谈:非结构式访谈

必要性:1、模糊的问题清晰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2、为编制问卷提供尽可能准确全面的答案

(二)设计问卷初稿

卡片法1、搜集卡片2、卡片分类3、卡片排序4、抄写卡片部分—→整体

框图法1、根据假设和逻辑结构,构画草图2、调整问题和部分的前后顺序3、按部分抄写问题及答案,并检查调整整体—→部分

(三)试用和修改:

1、主观检验:专家指导自行检查

2、客观检验:小样本试用

3、修改:内容疏漏、问题重复、答案误区、多余问题、错别字、问题不精炼、排版不合理35.分析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及其优缺点。

封闭式问题:

优点:填答方便、容易、省力

易于定量统计和分析;

获得资料集中,便于资料处理

缺点:缺乏表现力,可能不够准确贴切

限定填答范围和方式,缺乏自主性;

填答偏误难以发现

开放式问题

优点:不受限制、自由

自然、贴切

生动、富于表现力

资料多样、丰富

缺点:对被调查者有较高要求

填答困难、费时、费力

资料难于定量统计分析

36.问卷设计中,问题和答案应按怎样的方式排序?

(1)熟悉问题在先,不熟悉问题放后;

(2)感兴趣问题在先,不感兴趣放后;

(3)封闭式问题在先,开放式问题放后;

(4)客观问题在先、主观问题放后,最后问个人背景问题;

(5)按照逻辑关系排序

37.问卷设计中,问题和答案设计有何具体要求?

答案的设计要求

(1)答案设计必须保证穷尽性;若无法“穷尽”,用“其他”一词囊括;

(2)答案之间必须保证排斥性(互斥性);

(3)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确定变量的测量层次。

(定类、定距、定比、定序)

问题的设计要求

(1)用简单语言提问,勿用专业术语;

(2)尽量明确简短,避免语言含糊;

(3)避免双重和多重含义;

(4)提问不可带倾向性,保持中立

(5)提问不可使用否定形式

(6)勿用不清楚的名词概念

(7)不直接问敏感性问题(收入问题、私密性问题、敏感性问题)

(8)问题框架要明确

(9)问题的指向要明确

(10)问题和答案要配套

38.问卷法的特点(优缺点)

(一)优点

1、节省时间、人力和资金

2、极好的匿名性,便于调查私密性问题;

3、可避免研究者不同的主观暗示造成的影响

4、便于定量统计和分析

(二)弱点

1、填答的被研究者范围受到限制

2、回答率往往难以保证;

3、难以保证问卷填答的环境和质量

(1)填答时的相互影响或代答

(2)难以发现误答和错答的情况

(3)不答或不严肃情况难以避免

4、问卷不宜过长,调查问题数目受到限制

39.教育叙事研究类型和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类型:

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1)叙述事例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的。

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是来自已经发生过的教育事件,是真实可信的教育故事。不是虚构的事件,也不是对未来的展望。因此,教师平时要善于捕捉这些教育故事的“源文件”,只有“原汁原味”的教育事件才有特定的意义。

(2)以人物及其所思所感为主线。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说的是故事,实际关注的是人。叙事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叙述者将自己放到故事中,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对事件中的某个角色(教师、学生等)做出较为科学与合理的行为和心理“假想”,从而使故事的人物角色“更饱满”。

(3)故事情节应当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通常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多由一个或几个冲突构成的,而且多半是人性内在的冲突或内在的欲望。

(4)教育叙事应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者可以从叙事报告的故事情节中看到教学影像,提供给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清楚地把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用内省、比较的方法去解释报告中的问题解决。

(5)获得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

不是演绎,不是通过理性的逻辑推导而形成的。其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不是首先假设,然后推导;而是通过事例自然得到结论。(6)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与众人共享。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但却是供他人阅览、和他人交流的。它与教学日志或私人日记不同,日志具有私密性。

40.教育叙事研究在中国教育领域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教育研究必须回到具体教育活动中。

(2)人文主义对教育研究的急迫需要

(3)后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反思。

(4)教育叙事是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41.试述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基本要素。

教育思想:

叙事研究首先就要体现教师的思想、理念。教师具有怎样的理念,秉持怎样的

信仰,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的

信条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止上事事处处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学生将怎样

看、怎样想,从而选择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态度与行为。

教育主题:

问题解决的前提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动机因素取决于主体性的问

题情景。

教育情节:

对“教育事件”的描述,尤其是对那些教育矛盾集中的那些时间进行细致描述

(包含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当时的感悟等),在教育叙事

研究显得非常关键。

教育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叙述,不是课堂教学实录,它的内容则包含教师在教

学过后的思考。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过程,教师才会在经验之间的基础上进行

理论提升,才能不断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

42.如何有效提高观察的信度?

43.试分析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及其利弊。

局外观察是观察者将自己置身观察现象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表现;居身事外,“冷眼旁观”

优势:常言道:“旁观者清。”

能够使观察者保持相对冷静的心态和较为全面客观的观察视角;

观察结果比较客观和公正。

局限:

局外观察对教育活动观察时难以细致入微;

对被观察者的思想和情感等难以深刻体验。

参与观察是研究者亲身投入到所需观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去,作为其中的一员,边进行观察,边体验教育所带给人们的感受。

优势

能够使观察者对被观察物具有亲身体验;

对研究结果的认识更为细致、具体和深入。

局限:“日久生情”

参与观察容易使观察者“当局者迷”,产生角色“眩晕”;

进行结果评价时可能带有情感因素而有失公正。

44.请解释实验室观察与实地观察及其利弊。

实验室观察可以是一种在“仿真”场景的实验室或“实验室”化的自然场景下对教育活动的观察。

优点:(1)观察条件要求较高;

(2)结论精确、有说服力;

缺点:(1)但准备工作麻烦、繁琐;

(2)研究成果不能直接用于教育实践。

实地观察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进行的观察,是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过程中的附加行为。

优点:(1)准备工作相对简单;

(2)观察资料客观自然;

缺点:(1)观察资料多反映外部行为。

(2)观察较为被动,等待现象发生;

(3)结论模糊、说服力差。

45.请解释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及其各自的利弊。

直接观察是对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现象的观察,即观察者亲眼目睹人们的行为举止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优势:亲眼所见,真实性强;

缺陷:在于观察者和观察工具在现场出现,会对被观察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出现虚假动作,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间接观察关注的不是正在活动的人和他们的具体行为,而是对人们行为之后、或活动发生之后留下的痕迹所进行的观察。如通过各类书籍磨损程度研究学生的阅读喜好,通过教室的课桌文学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优点:

被观察者的行为相对自然,获得结果更为真实。

缺点:

观察效度较低,难以判定观察结果的普遍性。

观察资料的获得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4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观察的效度:

准备阶段

(1)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再确定方案;(分类)

(2)研究地点的选择要适合研究目的;(代表性)

(3)观察对象选择要考虑观察目的的要求;(迁徙)

(4)观察者是否适合这一观察;(白人在印第安部落)

(5)内在理论效度是否有操作性、是否有效?

实施阶段

(1)被观察者行为是否有虚伪性?

(2)观察者本人的价值观和期望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3)观察者本人感官和记忆力的影响

资料处理阶段

观察的效度极难检验,尤其是无结构式观察,因此,结果效度的检验需借助其他方法的结果来比较验证。光顾成人书店观察(效度检验)

4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观察的信度?

(1)观测信度随时间而递增,增加观察次数;

(2)增加观察者人数,寻求高符合结果

(3)培训和选择有经验的观察者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5) 来源:考试大 2009/10/8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五)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 A.亚里士多德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来源:考试大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4.★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www.Ehttps://www.360docs.net/doc/4714454577.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5.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 6.★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较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 )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采集者退散 C.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 7.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 ) A.观察内容的结构

B. 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目的 D.观察的对象 8.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9.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区分度 10.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 )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考试大论坛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11.较简单的单因素实验设计中,固定组比较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 A.XO B.O1X02 12.其内涵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定义的( ) A.被定义项 B.定义项来源:考试大 C.定义联项 D.定义的规则 13.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这是逻辑思维方法中的( ) A.分析 B.综合 C.归纳来源:考试大 D.演绎 14.★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 ) A.完全归纳法 B.简单枚举法 C.科学归纳法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因果联系归纳法 15.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 ) A.计数数据资料 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总结教育经验的记载,所用方法有的是有关事实的记录,也有初步的经验概括,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等,都先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K.马克思、F.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观察法的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并考虑如何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常态等等。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象扰乱,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作记录,不要事后回忆。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①搜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②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 ③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④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使用这一方法须注意:查阅文献之前,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否则难于从材料的分析中作出正确的结论。调查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参考答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 1.运用液体守恒来测验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心理学家是( A ) A.皮亚杰 B.林崇德 C.朱智贤 D.张厚粲 2.对无关变量尽可能进行控制,但无法保证完全控制实验误差的实验是( B ) A.前实验 B.准实验 C.真实验 D.假实验 3.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 C ) A.演绎B.归纳 C.分析 D.综合 4.在近代教育史上,调查法最早运用于教育研究是在( C ) A.1900 年 B.1901 年 C.1910 年 D.1920 年5.研究者根据自己对研究总体的了解和经验,从总体中确定对总体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将典型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抽样方法是( C ) A.整群抽样 B.随意抽样 C.判断抽样 D.有意抽样 6.不属于观察记录的方法是( D ) A.描述记录法 B.仪器记录法 C.表格记录法D.目测记录法 7.对搜集到的各种文献进行粗略的快速翻阅,称为( B ) A.粗读 B.浏览 C.精度 D.重读 8.测试个人在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称为( C ) A.智力测验 B.人格测验 C.成绩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主要是指( C ) A.19 世纪末以前 B.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 C.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5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0.属于随机抽样的方法是( D A.随意抽样 B.判断 1 / 1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九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九

一.定量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研究报告一般由题目和作者,摘要和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参考文献以及附录等部分组成。 1.标题和作者 标题包括题目和文内标题。题目是研究报告的总标题。它要用简明、精当的词语反映研究主题和作者的主要观点,引导读者去发现并准确把握研究的“核心内容”。所以研究报告的题目是研究主题最简介的陈述,要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超过20字。文内标题要反映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层次。 实验报告题目应放映研究的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标题最基本的信息要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说明要做的实验研究是属于哪方面的问题。调查研究的题目要直接说明是对某问题的调查。可加副标题对主标题进行补充,以便具体说明在什么范围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 标题下方是作者姓名和单位。 2.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文摘),英文为abstract,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214-1976(E)文献工作——出版物的文献和文献工作》中,对其含义作了明确界定:“是指着一份文献内容的缩短的精确表达而无须补充解释或评论”。也就是说摘要是研究结果的浓缩。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以及其他5项。在定量研究报告中,摘要的主要内容包括:要研究的问题,该问题过去的研究状况、研究方法、结果、结论以及研究发现的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是用来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在实验研究报告中关键词要包含研究主题、自变量和因变量。在调查报告中关键词要包括研究主题、调查对象、范围等。 3.引言 (1)引言的意义 引言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写引言的目的主要是向读者阐明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价值和意义,明确所要验证的假设和该假设的理论基础,以及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因此,引言部分应提纲挈领地显示该项研究的直接目的、针对性,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以及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所处的学术地位。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 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 _________,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_________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_________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_____性工具书。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_________》。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_________,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_________,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_________访谈调查和_________访谈调查。 8. _________,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无关变量,也叫_________。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完全归纳法和_________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裴娣娜 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功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教育研究的设计等。) *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教育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对象与特性一、科学研究(一)科学对科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其一,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就是尖端技术;其二,将科学定义为“一切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的知识体系”;其三,认为科学就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现有的学科。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二、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其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其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其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所谓教育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存在,一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是理论形态的存在;其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的教育问题。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一书中对于教育研究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教育存在”具有三种形态: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教育反思型存在。(二)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性叶澜在她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点:1、教育系统的人为性;2、教育系统的实践性;3、教育系统中主客体的复合性;4、教育系统结构的层次性;5、教育系统的自控性和它控性;6、教育系统效果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杨小微主编的《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点:1、教育问题的复杂性;2、教育问题的整合性;3、教育问题的二难性;4、教育问题的开放性。四、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性1、复杂性2、实践性3、准控性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与功能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一)以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层次来分类,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1、宏观研究(macroscopic research)2、中观研究3、微观研究(microcosmic research)(二)以教育研究的目的来分类,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1、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 2、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三)以时间为标准分类,可分为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和预测研究1、历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 2、现状研究3、预测研究(Prediction Research) (四)依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1)定性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的说明。(2)定性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看法和体验,而不注重对象的操作行为和反应。(4)定性研究强调分析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2、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 (1)定量研究基本上是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看法(2)定量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受试者行为与有关变量间必然性的因果关系或固定性的相关关系。(3)定量研究一般采用假设演绎方式,(4)定量研究所得的结果,企图对同类问题作广泛推论。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2、教育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3、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经。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四、系统性原则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章教育研究方法论本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2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组成要素。教育科学研究由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研究的特点。D项是定性研究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献综述报告的主要内容。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四个方面。 【解析l此题主要考查整群随机取样。整群取样所获得的样本,由于样本分布不均匀,在统计推论上存在一定缺陷。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历史分析法的特点。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丰富性、直观性和具体性。本质性是逻辑的分析方法的特点。 6.★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A项是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来分的,C项是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来分的,D项是按观察实施的方法来分的。【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行为核对表,其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而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调查研究的发展。历史上最早的进行专门的教育调查是美国学者赖斯于1897年所作的学校拼写练习。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测量工具的要求。一般测验题目难度应控制在之间,测验平均难度应接近为好。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1901年梅依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在研究目的上,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以形成抽象化、概括化、普遍化程度较高的教育理论为主要目的。教育科学的实证研究是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 12.★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性分析研究程序的特点。A、B和C三项是定量分析的研究程序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信度判定公式。r为一致同意率,c为赞同人数,n为参加研究的总人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归纳的)逻辑分析。 15.★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假设检验的类型。考生需要识记四种检验的常用范围。t检验主要用于平均数差异显着性检验,C项用于方差的差异显着性检验和方差分析,D项主要用于适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二、名词解释题 16.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17.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及版本等是否可靠。 18.★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 2. 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3.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4. 测量: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 5.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有较高的鉴别力,使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 6. 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是指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 7.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8. 观察变量:观察变量是指经过人的感官而能知觉其质或量的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是指,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取的机会。 10. 追踪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是指在一段长时间内,一般数月或数年内所做的资料收集,或连续跟踪观察研究对象或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形的研究方法。 11. 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一种自变量,是研究者在实验中要操纵的变量。 12. 主动变量:主动变量是指研究者可以主动操纵的变量。如教学方法、奖励方式等。 13. 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重在解决当前独特的实际问题。它是直接满足教育实践需要的研究活动,是具有能应用于解决当前大家所关注的社会和教育问题的研究。 14. 等距抽样:等距抽样也叫系统抽样,是指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从抽样总体的名单中,有系统地每间隔若干抽样单位,抽取一个作为样本。 15. 信度: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指测量多次,测量结果是一致的。 16. 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17. 分类抽样法:分类抽样法也叫分层抽样法,它是先把总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或分层,然后再按类层抽取一定数目的对象。 18. 效度:效度是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就是测量的结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二者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 2. 变量 3. 研究假设 4. 测量 5. 区分度 6. 结构性观察 7. 科学研究 8. 观察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 10. 追踪研究法 11. 实验变量 12. 主动变量 13. 应用研究 14. 等距抽样 15. 信度 16. 典型调查 17. 分类抽样法 18. 效度 19. 抽样调查 二、填空题 1. 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和。 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等距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 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比率量尺。 4. 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和两大类。 5.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 6. 效度的类型有:、和结构效度。 7.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 8.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9.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 10.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1. 信度的类型有:、、分半信度和库李信度。 三、简答题 1.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2. 简述标准化考试的特征 3.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4. 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5.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 6.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

7. 在内容分析中,确定类目时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8. 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9. 简述测量的作用 10. 简述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的操作程序 四、论述题 1. 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 2. 试述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试述选题的原则 4. 试述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5. 试述选题的程序 6. 试述实验控制的方法 7. 试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8. 试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 2. 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3.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4. 测量: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 5.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有较高的鉴别力,使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 6. 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是指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 7.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8. 观察变量:观察变量是指经过人的感官而能知觉其质或量的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是指,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专业主干课,它从教育过程出发,研究教育研究的设计和方法的学科课程。学习该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以及其研究方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帮助他们在教育研究工作中正确应用各种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做到:1、了解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2、掌握学校教育的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研究技能和能力。3、能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本课程的前继课程是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系统科学等。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与这些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一要明确这些相关课程是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和前提,二要保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避免容的简单重复。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正确认识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该课程的体系和结构; 2、牢固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3、把握学校教育研究过程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 4、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课题论证及撰写文章 三、教学容及要求 第1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课时) 1、容提要主要讲述研究与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与教育研究方法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型。 2、教育目的通过本章教学梳理教育研究概念及教育研究的类型,促进学生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及方法论,为后续各章提供认识上的前提。 3、重点与难点 重点教育研究概念 难点教育研究方法论 第2章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考察(2课时) 1、容提要专门介绍教育研究方法经历的四大阶段:注重思辨;强化实证;定性研究的兴盛;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2、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教育研究发展经历的4个不同阶段,并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汇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直觉观察时期之前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B.直觉观察时期C.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D.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2.★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是( )A.直觉观察水平B.探究研究水平C.迁移推广水平D.理论研究水平 3.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A.教育研究设计B.文献检索C.理论构思D.选题 4.在取样的基本方法中,又叫类型抽样的是( ) 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 5.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历史研究B.观察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 6.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这是教育调查研究中的( ) A.现状调查来源:考试大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 7.一个测验要能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这是对测量工具要求中的( ) A.效度要求B.信度要求C.难度要求D.区分度要求 8.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A罗吉尔·培根B弗朗西斯·培根C.达·芬奇D.伽利略 9.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所用的符号中,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的是( )A.X B.CC.0 D.R 10.从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目的是取同舍异,将具体概括为一般,这是基本思维逻辑方法中的( )A分析B综合C 归纳D演绎 11.由余果推余因,其结论具有或然性,是归纳分析主要方法中哪一方法的特点?(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 12.计算未分组数据标准差的公式是( ) 13.在方差分析中,可处理多个自变量与多个因变量相互关联的数据资料的统计技术是( ) A.单因素方差分析B.三因素方差分析C.协方差分析考试大论坛D.多元方差分析 14.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期刊所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 ) A.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刊名和期号B.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期刊刊名和期号来源:考试大 C.期刊刊名、文章标题、期号和作者姓名D.文章标题、期刊刊名、期号和作者姓名 15.同一层次各指标只能是并列关系,这就要求在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 ) A.一致性B.独立性C.可测性D.可行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7.样本18.无关变量19.定性分析采集者退散20.次数分布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22.★确立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3.简述历史研究法的主要作用。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5.★试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26.★什么是理论构思?试述其包含的内容及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在系统综合发展时期,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人们认识的深化。采集者退散

10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和答案

C.准实验 D.真实验 20XX 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 (课程代码00456)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归纳和演绎 C.分析和综合 2 .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进行查找。这种文献 检索的方法是 将散见于其它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梗概的方法是 适用于作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等统计的测量是 教育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揭示事物的 10.直接以原教学班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实验称之为 A 前实验 B.比较和分类 D.结构和系统 A. 跟踪法 B. 回溯法 C. 顺查法 D. 逆查法 3. 抽样调查中的抽签取样属于 A. 简单随机取样 B. 系统随机取样 C. 机械取样 D. 分层取样 4. A. 辑佚 B.校勘 C. 训诂 D.考证 5. 教育科学历史研究的核心是对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 A. 本身的描述 B.价值的评价 C. 规律的揭示 D.意义的借鉴 6.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7. 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要求实施的情境是 A. 日常教育教学 B. 课外校外活动 C. 自然状态 D. 实验室 A. 因果关系 B. 相关关系 C. 结构关系 D. 主从关系 9. 教育问卷调查的问卷设计中,研究者应持有的态度是 A. 明确立场 B.个人见解 C. 社会认可 D.价值中立 B.后实验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卷名:教育) 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al science 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总结教育经验的记载,所用方法有的是有关事实的记录,也有初步的经验概括,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等,都先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K. 马克思、F. 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观察法的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并考虑如何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常态等等。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象扰乱,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作记录,不要事后回忆。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①搜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②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③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④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使用这一方法须注意:查阅文献之前,要有与研充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否则难于从材料的分析中作出正确的结论。 调查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校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台,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还可进一步使用推断统计法,即利用描述统计取得的信息,通过局部去推断全局的情况。近几十年来随着统计学的发展,提出了实验设计,要求在较严谨的实验研究中检验设计中所列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统计法一般分为两大步骤:④统计分类。整理数据,列成系统,分类统计,制统计表或统计图。②数量分析。通过数据进行计算,找出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从中找出改进工作的措施。掌握统计法,必须学会科学的推理方法和掌握统计计算的技术。 行为研究法一种综合的研宄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现代行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他主张控制情境,采用褒奖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改儿童的行为。这种方法进行的步骤如下:①把儿童行为的表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A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其遵循的方法,在形式逻辑上建立了科学 方法论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是(C)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 ?毕达哥拉斯 2 ?研究的成果往往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的是 (C ) A.基础研究 B ?应用研究 C.发展性研究D ?预测研究 3?下列对顺查法的描述错误的是(C) A.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B ?查找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 C.不太关注问题发展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D .-般可以查全 4.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这种取样方法是(B ) A.简单随机取样B .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D .整群随机取样 5 .下列对外部评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A.确定资料的客观、可靠性B .确定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 C.确定资料的真伪.只涉及资料的内部

6?在观察活动中要求研究者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的是 A.参与性观察 B ?非参与性观察 C.直接观察 D .间接观察 7. 对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D ) A.在实验室中进行 B .有详细的观察计划 C.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 D .可局部控制 8.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关系调查,属于(B ) A.现状调查B .相关调查 C.发展调查D .预测调查 9 .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测量工具的(B) A.效度 B .信度 C.难度 D .区分度 10. “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量表”发表于(D ) A. 1890年B . 1902年 C. 1903 年D . 1905 年 11. 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D ) A. 深化教育认识,揭示教育规律 B. 完善和发展原有的教育理论体系并构建新理论 C. 对研究成果进行逻辑证明 D. 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12. 研究者了解、理解和再现被研究者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的真实程度,是定性分析中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 ? 问题: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反战而形成的教育试验,相关的教育家除佩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外,还有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正确答案 D ? ?? 问题: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正确答案 D ? ?? 问题:案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正确答案 A ? ?? 问题: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依据? A:观察内容的结构 B: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目的 D:观察的对象? 正确答案 C ? ?? 问题: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 C: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 正确答案 B ? ?? 问题: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是史学理论和方法? 正确答案 C ? ?? 问题: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 正确答案 B ? ?? 问题: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正确答案 D ? ?? 问题: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正确答案 A ? ?? 问题: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 一、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是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导不同。如果说经验总结、新闻报导只是事后总结的话,那正式的研究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现象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从古希腊到16世纪的直觉观察时期; 2、17世纪至于9世纪末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3、20世纪到达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变革时期.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1、提高教师的教研的理论程度。 2、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 一、分类和体系结构 (一)按研究的目的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预测研究。 (二)按研究方法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 1、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归纳法:特殊到一般、形象具体思维)。 2、推论验证的演绎法(演绎法:一般到特殊,抽象思维范畴)。 三、教育研究的认识层次和水平 两个层次:1、经验层次;2、理论层次。 四种水平: 1、直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应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等。 2、探究原因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种现象?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等。 3、迁移推广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 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的原则?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