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14山水画的意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山水画的意境

1.阅读课文,理解意匠与意境的关系。(重点)

2.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学习层层深入的阐述方法。(难点)

3.通过学习课文,增进对艺术的领悟。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1课时

【情景导入】

导入新课: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蜿蜒;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人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痴性,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丽享受。今天我们来听听著名画家李可染对山水画意境独到的看法。

【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2.字词积累

惆.怅(chóu chàng)夔.门(kuí)

真挚.(zhì)渲.染(xuàn)

惆怅:伤感,失意。

身临其境:身体不在那个地方,却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一般指听课时、看书时等,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阅读感知】

1.阅读课文,说说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主要谈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1)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画山水还要有意匠。

2.意境与意匠是什么关系?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因此,二者不可偏废。

【合作探究】

一、探究“意境”。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意境”?

作者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意境,即“什么是意境”和“怎样获得意境”。

2.什么是意境?作者用了哪些方法阐述意境?

(1)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正反对比论证: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与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画作是死的标本,缺乏情趣,没有画意,难以打动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说明“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举例论证:列举李太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详尽详实地阐述了“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从而证明了“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的观点。

3.怎样获得意境?作者又是怎样论证的?

(1)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2)举例论证:作者列举了齐白石画虾、毛泽东作《沁园春·雪》、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描写松树、苏州的古柏、颐和园的富丽堂皇等详尽的事例说明深刻认识对象,对观察对象倾注强烈的思想感情才能获得意境。

对比论证: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从正面阐述了深入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是反面举例,说明不深刻认识对象是不可能创造意境的。

二、探究“意匠”。

1.什么是意匠?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2.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意匠的重要性?

举例论证:列举齐白石的印章,说明他的画讲究意匠。

道理论证:引用杜甫诗作,论证了表现方法、表现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至关重要。

三、探究语言。

1.欣赏下列语言的妙处。

(1)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比喻。将意境比作山水画的灵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山水画的关键是意境。

(2)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诗中送别的场景,说明意境就是情与景的结合。

(3)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

作者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棵倒地的古柏宏伟的气势和磅礴的力量,说明画家观察事物,观其精神实质,还应该站到高于现实的层面,才能表达强烈的感情,营造出独特意境。

2.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古诗词为例,还引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章列举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沁园春·雪》等人们熟悉的古诗词、熟语,并加以阐释,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观点,增加读者的认同感。同时也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板书设计】

【知识拓展】

1.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进行赏析。

2.课外找几幅山水名作进行欣赏,与同学交流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