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最全西方哲学史发展脉络图-高清无水印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发展史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前期(教父哲学)后期(经院哲学)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前期(19世纪中后期)中期(20世纪前期)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1.古希腊罗马哲学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
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
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西方哲学史PPT优秀课件
– 例如:因為「相同」自身/相同的理相之故,所以 A 與 B ﹝兩件可感的事物﹞是﹝顯現為﹞相同的 。
2. 事物之所以「存在」:如,這個桌子、那個人, 等等。
– 例如:因為「桌子」的理相之故,此可感之桌子 存在。
02.01.2021
第三次敘拉古之遊:361年左右,狄奧尼 修二世再邀柏拉圖來朝教導哲學。柏拉 圖希望調解狄翁與二世之舊怨,勉強成 行,但調解終歸失敗,悄然返回雅典。
02.01.2021
6
柏拉圖的著作
所有文獻有考的柏拉圖著作皆悉數流傳, 並無散佚 。
柏拉圖的著作有兩類:一為學院裡講課 的講稿,未曾公開出版;另一為數十部 對話錄體著作,當時已為公眾轉閱。
02.01.2021
11
成熟時期 (西元前387-367年之間)
代表作:《會飲篇》(Symposium)、《斐多篇》 (Phaedo)、《國家篇》/《理想國》(Politeia/ Republic) 、 《斐德羅篇》(Phaedrus) 等。
寫於第一次出遊西西里之後,第二次出遊之前。
出遊意大利西西里時認識了一些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學 者 (Pythagorean),受其影響而加入了一些新觀念──例 如「輪迴再生」等等。
柏拉圖(Plato)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南華大學哲學系
九十三年度第一學期
02.01.2021
1
柏拉圖 (Plato)的生平──詩人、 哲學家、政治家
原名Aristocles,其後體育老師見其體魄強健(一 說因其前額寬濶),而給予綽號 Platon
出於雅典本土的哲學家,生於公元前427年, 死於347年。
一文读懂西方哲学简史(附逻辑全景图)
一文读懂西方哲学简史(附逻辑全景图)从古希腊神话——西方哲学西方思想起源于古希腊。
古老的希腊孕育了西方思想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古希腊哲学。
01.西方哲学起源对原始宗教、古希腊神话幻想的取代古希腊诸神图▽△希腊神话天真美丽的幻想和质朴纯洁清新的风采至今仍吸引着人们,对整个希腊乃至后来欧洲的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神话是人们对美好事物最初的信仰古希腊神话与宗教信仰是密切相连的。
古希腊宗教是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在各城邦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所有希腊公民都是笃信宗教的。
但是,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东方民族不同的是,希腊世界没有享有特权的祭司阶层,神庙中的男女祭司地位相当于城邦的公务人员,神庙的管理权掌握在城邦委派的公民团体手中。
因此,源于古老的民间信仰形成的希腊宗教观念,在特有的希腊城邦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也使希腊神话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征,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神人同形同性论”。
希腊人是相信命运观念的,这在神话中也有体现,但神话同时也表明他们不是匍匐在命运脚下的奴隶,而是一个珍惜个人荣誉、强调人的抗争、热爱世俗生活、积极进取、崇尚英雄气节的民族。
希腊神话是把人放在中心地位的神话,凸显的是人的精神,回荡着昂扬、乐观、健康的显示气息,对其后的希腊文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希腊神谱▽公元前20世纪以前,在遥远的地中海东部,美丽的爱琴海边有一片富饶的土地,叫克里特,那里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海上岛屿星罗棋布,相传在远古时期,这里由一个叫米诺斯的国王统治。
他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王宫,里面的通道纵横曲折,任何陌生人进去都走不出来。
爱琴海西面,是美丽的希腊半岛,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岛上山脉丘陵纵横隔绝,使得古希腊人民往来较少,没有形成统一的王国。
自由文化释放人民的天性和想象力在那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幻想、沉思。
由于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人民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从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
西方哲学史 PPT
常识问题、科学问题、哲学问题 信仰问题、事实问题、理性问题、语境问题、伪问
题
六类哲学问题
形而上学问题、知识论问题、伦理学问题、社会和 政治哲学的问题、美学问题、逻辑问题
哲学问题与科学问题的区分
无积累性,哲学=哲学史 非客观性 非实用性(常涉及价值与规则) 无解性(观察不能解答) 时代性 前提预设分析
加分方式,写得好的论文(1-5分)
评分分布
90分以上不超过三分之一,70分以下不超 过五分之一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4× 5)、简答题(4× 10)、 论述 题(2× 20)
•免听条件
• 保证自己看完优酷中的“赵林讲某某”即为《外国哲 学史上》中的讲课视频 和读完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 的同学可以不来听课,但作业必须做、考试必考
哲学与科学和宗教的区 分
科学:理性-现实世界 宗教:信仰 –终极关怀 哲学:理性-终极关怀
伦勃朗:《两位哲学家》(1628年) 哲学家在探讨、论证和争辩
罗丹
《思想者 》
(1880年)
2.2 哲学史就是问题解答史
什么是哲学史
哲学史是代表人类精神的哲学家对永恒无解的哲学 问题不断地探索的历史。哲学史就是问题解答史。
作为一种智慧,哲学学习的目的:树立与时俱 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一种工具,哲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种思 辨的方法。
着重培养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演讲、写作
1.2 课程安排
• 教学方式与方法
教师按教学计划以讲解重点、难点、趣点、争论点、 线索、整体框架为主,并适当组织讨论; 同学参与哲学家生平、趣事或某一自己有心得的观 点的讲座与讨论(每组15-30分钟,可选1-2个同学 主讲,同学提问及评价,所要讲座与讨论的内容 交给先助教指导); 留时间提问题 (资料来源,见附件)
西方哲学史流派代表人物著作思想PPT课件
芝诺的悖论
• 芝诺继承了思辨的风格,首次运用悖论的方法,在 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观念中提出连续和间断、无限 和有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讨论关于一与多、 不变与变之间的关系。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学
• 四、元素学派
• 代表人物: 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德谟克里特
• 主要学说: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
②各自的哲学观点: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 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正义、美德、真理等价值 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由此, 它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 用,树立了人的尊严。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 提出哲学命题,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 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1、早期的自然哲学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的自然哲学,从时间上是前苏格 拉底阶段,这是古希腊哲学的初级阶段,涌现了四个学 派:
一、伊奥尼亚学派
代表人物: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
主要学说: 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 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一、希腊哲学的主要流派
1、早期的自然哲学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 四根说认为,水、火、土、气是组成万物的根,万
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在 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以善和恶为本原。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
• 种子说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
• 原子论认为是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 的原意是不可分割,它被用来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 原子论认为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而产生,因原子 的分离而消失。
西方哲学史脉络
一、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之前:米利都学派:包括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分别认为世界本原是水,不确定的无限制者和气,他们的思想具有独断性但却是第一次提出了事物的最终本性的问题。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基础,而且提出了形式的概念(米利都学派形成了原初物质或质料的观念),对柏拉图哲学有重要影响。
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处于流变之中,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提出了作为普遍规律的理性。
巴门尼德和芝诺属于埃利亚学派,信服逻辑推理而非感知,认为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一,one,变化和多样性在他们看来都只是一个幻觉。
恩培多克勒否定一的观念,提出不变的,永恒的东西时多(土、气、火、水),并认为拖动变化的力是爱和恨。
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心灵的概念,认为实在的本质是由心灵和物质构成。
原子论: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德谟克利特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思想也是原子的运动。
除了自然秩序以外,德谟克利特还关注其他两个哲学问题,即知识理论和伦理学。
随着伦理学成为哲学最关注的问题,哲学走到了一个分水岭。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关注的问题从自然转向人类、道德和伦理。
智者派主要是怀疑主义,相对主义,不相信有真理存在,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认为不存在任何真理,而塞拉西马柯认为有力即有理。
苏格拉底批判智者派,通过论辩,坚定地追求真理,为确定的知识寻找基础,将知和行联系起来,认为认识善就是行善,知识就是美德。
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提出了灵魂或心灵,要追求善的生活。
知识理论:思想的助产术和强调定义的重要性。
道德哲学:知识就是善,恶行即无知。
柏拉图(著作可以看)知识理论:洞穴理论,线段理论(想象、信念、思想、完善的理智)和理念论(善的理念,存在于神的心灵,事物和理念相分离,是对理念的分有和模仿,知识就在于对适当理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道德哲学:灵魂包括理性、精神和欲望三部分,恶行的原因是无知或遗忘,恢复失去的道德是通过回忆、感性经验之间的矛盾和导师,作为功能之实现的德行包括节制、勇敢、智慧和正义。
哲学脉络图(经典版)
1)实践的含义 P11(1)一般本质(2)特殊本质(1)客观现实性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2)自觉能动性1.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3)社会历史性(1)生产实践3)实践的基本形式(2)社会关系实践(3)科学实验(4)艺术和教育活动4)意义(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1)实践联系人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1)含义 P12(2)任务甲、(力量)2)主体(3)能力结构乙、(智商)丙、(情商)个人主体(4)社会结构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相互作用(1)含义 P12甲、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3)客体(2)实践的客体的理解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乙、客体又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自然形式的客体(3)类型社会形式的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4)实践——主客体的中介(1)关系: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限5)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理解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2)实现: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3.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2)实践主体根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反馈调节(1)自在世界甲、从时间上看1)涵义乙、从空间上看(2)人类世界人化自然人类社会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4.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4)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1)不可分割,互相制约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内在联系(2)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甲、自然界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决定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乙、是经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子、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1)自然的产物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丑、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寅、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丙、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1)产生包括感知、思维以及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活动和动物心理的区别(2)社会的产物:关键在于弄清劳动的决定作用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1)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1.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甲、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2)本质乙、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2)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甲、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乙、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丙、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甲、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乙、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主要表现在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3)作用具有能动创造性。
一文看懂西方哲学史
一文看懂西方哲学史(一)自然哲学阶段米利都学派三杰——泰勒斯:万物都是水做的。
泰勒斯以为水是原质,其它一切都是水做成的。
因为有一种说法是:万物都是氢构成的,而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米利都学派——阿那克西曼德:太阳像大地一样大,或大于大地的二十七倍,或大于大地二十八倍。
他认为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原质,但不是水。
他是第一个绘制地图的人,他认为大地像一根圆柱。
他的生命起源理论接近现代科学:所有生命来自海洋,有的生命来到了陆地。
米利都学派——阿那克西米尼:我们的灵魂是气,把我们包围在一起,也包围着整个世界。
他认为大地像一个圆盘(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大地是球状的)。
米利都学派重要的不是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要尝试研究的东西——自然科学的奥秘。
毕达哥拉斯:既有神,又有人,也有像我毕达哥拉斯这样的生物。
万物都是数。
毕达哥拉斯是首位数学家,他是个集体主义者,他崇尚集体主义,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创造了一个小团体:所有荣誉都归自己,违反规定的以天神的名义处死。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和中国哲学中的“见山是山”类似,理论为: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同时间,物质已经变换。
他认为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没有战争,就不会珍惜和平,没有冬天,就没有春天。
(二)思辨哲学阶段巴门尼德:唯一真实存在的是“一”,“一”是无限的,是不可分的。
巴门尼德否定了赫拉克里特的“对立面统一”,认为根本没有对立面。
就好比他说冷,而“热”就是“不冷”。
他认为凡是能够思维到的,都是现实中存在的。
从他开始,哲学进入思辨领域。
恩培多可勒:我是一位不朽的神明而非凡人。
恩培多克勒的创造性,除了科学以外,就在于四原素(土气火水)的学说以及用爱和斗争两个原则来解释变化。
他抛弃了一元论,并把自然过程看做是被偶然与必然所规定的,而不是被目的所规定的。
在这些方面,他的哲学要比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诸人的哲学更富于科学性。
阿那克萨格拉:心是一切运动的根源。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
它可分为4个时期: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古希腊哲学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西方哲学史在这里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古希腊哲学从神话传说中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最早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他们很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但思想还打上了宗教神话的烙印,把人和自然、思维与存在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们中有的主张“物活论”,认为万物都和人一样是活的、有生命的。
米利都学派以物质性的“水”、“无限定”或“气”为本原,从质料和性质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毕达哥拉学派以“数”为本原,从形式和量的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他们的思想中暗含着一个如何用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的东西的问题。
但是,他们还没有深究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
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正好从两个对立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赫拉克利特强调变的方面,认为只有变才是真实的,没有永久不变的东西。
他关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标志着他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奠基人。
相反,爱利亚学派则强调不变的方面,认为世界上只有“存在”,没有“不存在”,只有“一”才是真实的,“多”则是虚幻的,因而只有不变才是真实的。
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第一章 开篇
第二章 苏格拉底之前
第三章 雅典
第四章 希腊化时代
第五章 早期基督教
第六章 经院哲学
第七章 近代哲学的兴起
第八章 不列颠经验主义
第九章 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第章 功利主义及其以后第十一章 当代
结束语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版
本
010
第十章 功利主义及其 以后
011 第十一章 当代
012 结束语
《哲学简史》是一部通俗哲学著作,是在其鸿篇巨制《西方哲学史》的基础上勾勒新意,编撰而成的又一部 全新的哲学史入门书。罗素在书中不仅阐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还涉及了历史、科学、经济、政治等方 面的内容。现代人要了解我们的时代,就必须对西方文化加深理解,而本书一改之前哲学书的艰深晦涩,通俗易 懂,可谓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门书。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哲学简史》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01 第一章 开篇
目录
02 第二章 苏格拉底之前
03 第三章 雅典
04 第四章 希腊化时代
05 第五章 早期基督教
06 第六章 经院哲学
目录
07 第七章 近代哲学的兴 起
08
第八章 不列颠经验主 义
09
第九章 启蒙运动与浪 漫主义
哲学与人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塞翁失马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
个人与集体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生活中的哲学
一、相亲(进门) 1、漂亮的、丑的; 2、温柔的、粗暴的; 3、有钱的、没钱的; 4、忠诚的、欺骗的; 5、勤劳的、懒惰的; 6、有文化的、没文化的; 7、健康的、病态的; 8、幽默的、严肃的。
哲学之祖
只顾天空不看脚下的天文学家 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星空,
满天星斗,可是他预言第二天会下雨,正在他预言 会下雨的时候,脚下一个坑,他就掉进那个坑里差 点摔了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把我 救起来,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于是又有个关 于哲学家的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 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但是两千年以后,德国 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天空的 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 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而泰勒斯 就是标志着希腊智慧的第一个人。 后来英国的奥 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 有一些人还在仰望星空"。
生活中的哲学
三、三个饼
四、学习不见效果
马克思
卡尔· 海因里希· 马克思(1818
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 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 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 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 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 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革命 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主要 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 宣言》。
希腊三贤(柏拉图 )
柏拉图式的恋爱主要是指一个成年男子和美
少年之间的恋爱,而这个也和当时希腊风气 相关。希腊学者认为男人之间的爱情才是真 正属天的爱情,而男女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 了社会的建构。而现今柏拉图式恋爱已经扭 曲成精神恋爱,基本上是断章取义,而这个 正因为现代对于同性恋的不接纳。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西方哲学史》PPT课件)
• 对无定说的评价:在古希腊语里,“原因”和“有罪责”是同一 个词(aitia),阿那克西曼德用补偿罪责的涵义第一次表达了古 希腊人循环往复的因果观。
三、阿那克西美尼
阿 那 克 西 美 尼 ( Anaximenes , 约 公元前570年—前526年)古希腊 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 者,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 继承了前两位米利都学派哲学家 的传统,也是该学派最后一位哲 学家。
• 公元前6世纪左右,自然哲学家突破了神话的虚构传说,用新的 眼光看待世界。“人们由于惊异而开始研究哲学”,乃至“万物 生成的题”。
• 古希腊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激发了古希腊人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和 探索。
• 最早一批哲学家思考的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即“自然”(physis), 希腊哲学的原初形态因而表现为自然哲学。“自然”既是作为事物总 和的“世界”或“宇宙”(cosmos),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本原” (arche);本原既是世界的起源,也是世界中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 因。
水本原说
• 泰勒斯首先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 是万物的本原。并给出了两方面的理由: 1.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 据亚里士多德说:“他得到这个想法,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 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万物由此 产生的东西即是本原)。这是引起他的想法的一个事实。另一个事实 是: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西方哲学史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01 伊奥尼亚派 03 爱利亚派
02 毕达哥拉斯派 04 原子论
本章概要
• 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看,古希腊哲学脱胎于神话。希腊人最初是 通过神话来理解和反映他们周围的世界,并且创造出堪称各民族 神话中最为完整和系统的神话,分别以《荷马史诗》中的诸神和 奥尔弗斯教为不同倾向。在早期希腊神话中,自然界和社会都没 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较晚出现的赫西俄德《神谱》中已有“起 源”、“秩序”和“命运”等决定论的观念。
《西方哲学史》课件
目录
• 古希腊哲学 • 中世纪哲学 •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哲学 • 现代哲学
01
古希腊哲学
早期希腊哲学
01
02
03
泰勒斯
主张“水是万物之源”, 强调观察和理性思考,被 认为是西方哲学之父。
赫拉克利特
提出“万物皆火”的观点 ,认为万物不断变化和流 动,强调矛盾和对立统一 。
现象学: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总结词
关注现象的本质
详细描述
现象学强调对现象的直接经验和本质研究,认为现象是唯一真实存在的,而本质则隐藏 在现象之中。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是现象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通过深入反思和直观
来探究现象的本质。
分析哲学: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
总结词:语言分析
详细描述:分析哲学关注语言的意义和逻辑结构,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分析语言的 含义和逻辑关系。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卡尔纳普都是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他 们主张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概念和解决哲学问题。
德谟克利特
提出原子论,认为万物由 原子构成,强调物质和感 性认识的重要性。
古典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
01
强调“认识你自己”,主张通过对话和辩证法来探寻真理和智
慧。
柏拉图
02
提出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追求超越感官
的真理和智慧。
亚里士多德
03
提出实体论,认为事物由本质和形式组成,强调经验和归纳推
康德主张先验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经验世界,先验范畴是认识的必要条件。费希特则发 展了康德的先验主义,提出了“绝对自我”的概念,强调个人自由和创造性的重要性。黑格尔则提出 了辩证法,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辩证法是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关键。
术业哲学史
(哲学的主要领域):关于“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首次从哲学中区分出三个不同层 次:数学、物理学和“第一哲学”。 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metaphysics),它的 字面意思是物理学“之后”,这里的“之后”不 是“其次”,而是有“超出”、“超越”的意思。 《易· 系辞上》中提到:“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古汉语中“形而上”指没有形象的规律,如 老子的“道”;“形而下”指有形之物,即与道 相对的器(工具、方法等)
……
……
为什么要学哲学?
原因3: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
确地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进
步和个人发展,正确对待生与死、 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吸毒 、自杀 、淫乱…… 生老病死,
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 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活着? 又为什么死去?快乐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 ……
为什么要学哲学?
原因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 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
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战争 瘟疫 贫困 ……世事纷纭, 岁月沧桑,我们审视社会:人的本质 是恶还是善?世间有光明也有黑暗,假丑恶是什 么?真善美在哪里?社会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人 和人应该怎样相处?人类的前途在哪里?
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韩非子说:应该严刑峻法,让人有所惧; 儒家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克己 复礼; 西方存在主义: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马克思:社会的发展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也是 物质的
1.3哲学的对象
• 哲学的对象即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 考虑的最具普遍性的问题
• 马恩的三个世界:自然、社会与思维; • 笛卡尔的二元世界:心世界与物的世界或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世界1(物理)、世界 2(精神)与世界3(知识)。
全增虾:西方哲学史(表格脉络)
二元论者,现代哲学之父
演绎法,我思故我在
知道心智的规则、方法谈、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论心灵的各种感情
史宾诺沙
1632-1677
1、社会政治上拥护民主政体,提倡言论自由
2、认识论:感性、理性和直觉,违背了唯物反映论,但因不赞成天赋观念,区别于笛卡尔的思想。
上帝与世界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父哲学的代表
托马斯。阿奎那
Tomas.Aquinas
1225-1274
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解释圣经
神学真理来自上帝的启示,哲学真理是理性的真理
经院哲学的代表
资产阶级启蒙哲学家(16-18世纪的哲学家)
哲学家
生卒年代
主要观点(成就)
主要不足
标志
主要贡献
代表作:
培根
1561-1626
结构主义
哲学家
生卒年代
主要观点(成就)
主要不足
标志
主要贡献
代表作:
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1、语言并非由语音和意义本身所构成,而是由语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构成一种网络体系。这种关系是要素组合的结构体的关系,同时也是联想的关系
2、语言与言语相区别。言语是个人的现象而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的说话而语言则是一贯体系。
人的身体和理性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人应当避免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左右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的哲学
人不能受外部世界的支配,理性、感觉都是外部世界的反应,因此也从属于外部世界,是不可靠的。只有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才是人的最本质的东西
西方哲学史发展分析ppt课件
-
2019
对宗教神学的影响
12
古希腊罗马哲学对宗教神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是基 督教的理论来源,新柏拉图主义对超验实在的推崇和斯多亚 学派都逻各斯观念的解释等都为基督教做了观念上的铺垫。 基督教还用希腊哲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建构系统化的神学体系, 解释上帝的存在及其本质核心信念等。其次,基督教通过希 腊罗马哲学来增强自己的合理性。
晚期中世纪哲学
14~15世纪中,是中世纪哲学的末期。由于罗马教会的衰微、自然科 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步被认识,人们厌 弃教会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于是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日益脱离 神学。
-
2019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关于主观精神世 界的哲学,具体表现为心灵哲学和宗教哲学。
1
哲学史发展分析
-
2019
目录
2
——————————古罗马古罗马时期哲学发展 ——————————中世纪时期哲学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哲学发展 ——————————现代时期哲学发展 ——————————小结
-
2019
古希腊时期
-
21
2019
宗教哲学化—经院哲学
22
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就不得不提一种中世纪特有的哲 学: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 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 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