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的基础知识 (1)
装配基础知识
![装配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6d2095981c758f5f61f67bf.png)
装配基础知识员工培训装配工人基本知识山东天安阀门有限公司2009年技术科编制装配工人基本知识一、装配的概念根据规定的要求,将若干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叫部装,把若干个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叫总装。
一台机械产品往往由上千至上万个零件所组成,为了便于组织装配工作,必须将产品分解为若干个可以独立进行装配的装配单元,以便按照单元次序进行装配并有利于缩短装配周期。
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1(零件零件是组成机械和参加装配的最基本单元。
大部分零件都是预先装成合件、组件和部件再进入总装。
2(合件合件是比零件大一级的装配单元。
下列情况皆属合件。
(1)两个以上零件,是由不可拆卸的联接方法(如铆、焊、热压装配等)联接在一起。
(2)少数零件组合后还需要合并加工,如阀芯体与阀芯垫,组合后需收口,平面(3)以一个基准零件和少数零件组合在一起,如图6—1a属于合件,其中阀芯体为基准零件。
阀芯体阀芯垫图6,1 合件和组件实例3(组件组件是一个或几个合件与若干个零件的组合。
4(部件部件是一个基准件和若干个组件、合件和零件组成。
5(机械产品它是由上述全部装配单元组成的整体。
装配单元系统图表明了各有关装配单元间的从属关系。
如图6—2所示。
二、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机械装配是产品制造的最后阶段,装配过程中不是将合格零件简单地联接起来,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工艺措施,才能最终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常见的装配工作有以下几项:1(清洗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污及机械杂质。
2(连接联接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可拆联接和不可拆联接。
可拆联接在装配后可以很容易拆卸而不致损坏任何零件,且拆卸后仍重新装配在一起。
例如螺纹联接、键联接等,不可拆联接,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如果拆卸就会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
例如焊接、铆接等。
3(调整包括校正、配作、平衡等。
校正是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间相互位置找正,找正并通过各种调整方法,保证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等。
配作是指两个零件装配后确定其相互位置的加工,如配钻、配铰,或为改善两个零件表面结合精度的加工,如配刮及配磨等,配作是校正调整工作结合进行的。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PPT课件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154a9b31b765ce050814e3.png)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2.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
●机械产品装配工艺方案的制订与装配的组 织形式(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有 关。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机械产 品结构特点(尺寸、大小与重量)和生产批 量。
第36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固定式装配是指机械产品装配工作在
同一地点进行,所需的零件和部件全 部向装配点集中。 ●特点是在装配过程中基础件的位置不 变,装配工固定地或循环地在固定的 工作地点进行装配。
第37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移动式装配是指机械产品装配工作依此地
通过各个工作点,装配工在固定的工作点 重复地进行所承担的那部分工作,所需的 零件和部件按装配进程送至各装配点。
第39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
4.划分装配工序:
●装配顺序确定后,还要将装配工艺过 程划分为若干工序,并确定各个工序的 工作内容、所需设备、工夹具和工时定 额等。 ●装配工序应包括检验和试验工序。
第40页/共43页
模块三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 订5.制订装配工艺卡片:
●在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不制订工艺卡片。装配 工按装配图和装配工艺系统图进行装配。 ●成批生产时,应根据装配工艺系统图分别制订总 装和部装的装配工艺卡片。 ●卡片的每一工序内应简要地说明工序的工作内容、 所需设备和工夹具的名称及编号、装配工技术等级、 时间定额等。
第8页/共43页
模块一 机械装配概述
二、机械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机械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一般有以下几项: 1.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 污及杂质。
第9页/共43页
最新机械装配理论基础知识
![最新机械装配理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f9cd02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8.png)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器的机械装配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是机械制造中最后决定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工艺过程。
即使是全部合格的零件,如果装配不当,往往也不能形成质量合格的产品。
简单的产品可由零件直接装配而成。
复杂的产品则须先将若干零件装配成部件,称为部件装配;然后将若干部件和另外一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产品,称为总装配。
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各种检验和试验,以保证其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有些重要的部件装配完成后还要进行测试。
2简史编辑装配技术是随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生产批量增大而发展起来的。
机械制造业发展初期,装配多用锉、磨、修刮、锤击和拧紧螺钉等操作,使零件配合和联接起来。
18世纪末期,产品批量增大,加工质量提高,装配内容于是出现了互换性装配。
例如1789年,美国E.惠特尼制造1万支具有可以互换零件的滑膛枪,依靠专门工夹具使不熟练的童工也能从事装配工作,工时大为缩短。
19世纪初至中叶,互换性装配逐步推广到时钟、小型武器、纺织机械和缝纫机等产品。
在互换性装配发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装配流水作业,至20世纪初出现了较完善的汽车装配线。
以后,进一步发展了自动化装配(见机械装配自动化)。
3基本内容编辑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配合联接、胶接、校正等。
此外,还可应用其他装配工艺,如焊接、铆接、滚边、压圈和浇铸联接等,以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结构的需要。
清洗应用清洗液和清洗设备对装配前的零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残存油污,使零件达到规定的清洁度。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浸洗、喷洗、气相清洗和超声波清洗等。
浸洗是将零件浸渍于清洗液中晃动或静置,清洗时间较长。
喷洗是靠压力将清洗液喷淋在零件表面上。
气相清洗则是利用清洗液加热生成的蒸汽在零件表面冷凝而将油污洗净。
1_装配的基本概念要点
![1_装配的基本概念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21e9c6ee06eff9aff807dd.png)
1装配的基本概念1.1 装配的概念任何机器(含汽车,后同)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件和部件所组成的。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把零件、组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而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配。
装配不仅对保证机器的质量十分重要,还是机器生产的最终检验环节。
通过装配可以发现产品设计上的错误和零件制造工艺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因此,研究装配工艺,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制定合理的装配工艺规程,不仅是保证汽车装配质量的手段,也是提高生产效率与降低制造成本的有力措施。
1.2 装配精度装配精度是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
正确地规定机器和部件的装配精度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也影响到产品制造的经济性。
装配精度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也是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和确定零件加工精度的依据。
装配精度的内容包括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位置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等。
1)部件间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1)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是指配合面间达到规定的间隙或过盈的要求。
它关系到配合性质和配合质量。
已由国家标准《公差和配合》来解决。
例如,轴和孔的配合间隙或配合过盈的变化范围。
2)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是指配合表面、接触表面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与接触点分布的情况。
它影响到接触刚度和配合质量。
例如:导轨接触面间、锥体配合和齿轮啮合等处,均有接触精度要求。
2)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1)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是指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如轴向距离和轴线距离(中心)精度等。
(2)零部件间的位置精度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圆轴度和各种跳动。
3)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精度这是指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在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
其中运动方向上的精度包括零部件间相对运动时的直线度、平行度和垂直度等;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即传动精度是指内联系传动链中,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精度。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项目答案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项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0e9a40a8956bec0975e3ff.png)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习题集(1)项目1 装配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题1零件:是机器制造的最小单元。
2部件:由两个及以上零件结合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3组件:直接进入产品总装配的部件。
4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结合成部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械的过程。
5部件装配:将若干个零件结合成部件的过程。
6总装配: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械的过程7熟悉任务:装配前,应当首先阅读与装配有关的资料,包括图样、技术要求、产品说明书等等,以熟悉装配任务。
8清洗:是将影响零件工作的污染物移到一个不影响零件工作的地方,比如说,将污染物从产品中转移到清洗剂中。
9标记:是指在零件上做记号。
这样在装配时可以利用标记来帮助我们按照零件原有方向和位置进行装配。
10装配工序: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不更换设备或地点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
11装配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部件装配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及要求的技术文件。
12装配单元:装配中可以进行独立装配的部件。
13装配基准件:最先进入装配的零、部件。
14装配单元系统图:表示产品装配单元的划分及其装配顺序的框图。
15流水装配法:在装配过程中,工作对象(部件或组件)有顺序地由一个或一组工人转移给另一个或一组工人的装配组织形式。
二、填空题1装配是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结合成部件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械的的过程。
2装配术语具有通用性、功能性和准确性三个特性。
3影响装配精度的主要因素是( 零件加工精度)。
4经常适用的调整件是( 轴套垫片垫圈)。
5装配工作的组织形式随着( 生产类型)和产品复杂程度不同,一般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种。
6装配工作完成后,为使机构或机器工作协调,需对轴承间隙镶条位置蜗轮轴向位置等进行( 调整)。
7装配通常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8部件装配是指产品进入总装配前的装配工作。
9总装配是将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
10调整是指调节零件与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间隙、结合程度等工作。
第一讲 装配钳工入门知识
![第一讲 装配钳工入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4ebb8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1.png)
二、钳工的分类
钳工技艺性强,具有“万能”和灵活的优势,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方便或无法 完成的工作,所以在机械制造工程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钳工劳动强度大,生 产率低,但设备简单,一般只需钳工工作台,台虎钳及简单工具即能工作,因此, 应用很广。
钳工的工作无处不在,小到修理自行车和打个洋铁桶,大到航天飞机,工作性 质不单纯指手工操作,先进的操作工艺:线切割、电火花以及简单的热处理等都是 钳工的工作范畴,无法用一个明确的定义说清楚,现在机械加工中工种划分越来越 模糊,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位不同钳工的叫法千差万别。因此,广意的说钳工是太大 的概念,社会上对钳工有一个美誉“万能工种”。
2021/7/17
8
回转式台虎钳
规格:钳口宽度——100mm、125mm、150mm
9
平口钳
规格:钳口宽度——100mm、125mm、150mm
10
3. 砂轮机
砂轮机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砂轮机主要由砂轮、机架和电动机 组成。工作时,砂轮的转速很高,很容 易因系统不平衡而造成砂轮机的振动, 因此要做好平衡调整工作,使其在工作 中平稳旋转。由于砂轮质硬且脆,如使 用不当容易产生砂轮碎裂而造成事故。 因此,使用砂轮机时要严格遵守以下的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箱靠近立柱,并且卡紧。
18
三. 钻床操作规程及保养
维护类别和职责 :
1.日常维护,每班工作中或工作后,操作人员 进行。 2.一级技术保养,每月进行一次,由操作人员 和维修人员进行。 3.二级技术保养,每年进行一次,由维修技术 人员进行。
19
四. 切削液 1. 切削液的作用
冷却作用 润滑作用 清洗作用 防锈作用
17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6d53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1.png)
装配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装配钳工是制造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负责机械零部件
的装配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知识。
为了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
装配钳工的基础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培训资料,希望对学
习者有所帮助。
1. 工具介绍
装配钳工需要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常用的工具包括螺丝刀、
扳手、卸扣钳、量具等。
螺丝刀用于拧螺丝,扳手用于拧紧螺帽,卸
扣钳用于卸下各种扣件,量具用于测量尺寸。
学习者需要了解各种工
具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零部件认识
装配钳工需要熟悉各种机械零部件,了解其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常见的零部件包括螺丝、螺母、轴承、轴套等,学习者需要能够准确
辨认这些零部件,并知道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3. 装配技巧
装配钳工在进行装配工作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提高工作效率
和质量。
比如,要注意零部件的清洁和润滑,避免出现磨损和生锈现象;要注意装配顺序,确保零部件能够正确拼接在一起;要注意力量
的控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坏零部件等。
4.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装配工作时,装配钳工需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比如,要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绊倒和摔倒;要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工具伤人;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具,保护视力和皮肤等。
通过以上基础知识培训资料的学习,相信初学者们能够快速入门装
配钳工这一职业,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表现。
希
望大家能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成为优秀的装配钳工。
祝大家工作顺利!。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df13d3e6294dd88d0d26bfd.png)
装配基础知识1、什么叫装配?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作装配。
更明确地说:把已经加工好,并经检验合格的单个零件,通过各种形式,依次将零部件联接或固在一起,使之成为部件或产品的过程叫装配。
2、装配工作的重要性有哪些?答:装配工作的重要性有如下几点:(1)只有通过装配才能使若干个零件组合成一台完整的产品。
(2)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及装配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装配工作的好坏,对整个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有些零件精度并不很高,但经过仔细修配和精心调整后,仍能装出性能良好的产品。
3、装配时零件联接的种类有哪些?答:按照部件或零件联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联接及活动联接两种。
4、装配前,清理和清洗零件的意义是什么?答: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没有杂质留在零件或部件中,否则,就会迅速磨损机器的磨擦表面,严重的会使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坏。
由此可见,零件在装配前的清理和清洗工作对提高产品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轴承精密配合件,液压元件,密封件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等很重要。
5、装配时,对零件的清理和清洗内容有哪些?答:(1)装配前,清除零件上的残存物,如型砂、铁锈、切屑、油污及其他污物。
(2)装配后,清除在装配时产生的金属切屑,如配钻孔、铰孔、攻螺纹等加工的残存切屑。
(3)部件或机器试车后,洗去由磨擦而产生的金属微粒及其他污物。
6、哪些零件需进行密封性试验?答:凡要求不发生漏油,漏水和漏气的零件或部件在装配前都需做密封性试验,如各种阀类、泵体、气缸套、气阀、油缸、某些液压件等。
7、什么是键联结?答:就是用键将轴和轴上零件联接在一起,用以传递扭矩的一种联接方法称键联结。
8、键联结所用键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及应用场合?键的总类、特点及应用场合9、松键联结的装配要点有哪些?答:松键联结的装配要点有如下几点:(1)装配前要清理键和键槽的锐边,毛刺以防装配时造成过大的过盈。
装配式《基础知识》网考答案
![装配式《基础知识》网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7b8a9af45b307e971973d.png)
装配式《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装配式建筑优点的是()。
B.成本低2.在装配式建筑分类中,按结构材料划分不正确的是()。
C.装配式骨架板材结构3.下列选项中,不是按照装配式混凝土按结构体系划分的是()B.框架-支撑体系4.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B.构件5.框架-支撑体系的缺点()。
C.支撑布置困难6.装配式混凝土的分类有哪些()。
C.装配式框架体系、装配式剪力墙体系、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双面叠合剪力墙体系、外墙挂板体系。
7.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特点()。
C.工业化程度高8.都江堰向峨小学采用的是什么建筑形式()。
B.钢筋混凝土结构9.日本多高层集合住宅主要为()。
B.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0.()的装配式建筑绝大多数为预制混凝土,少量为钢结构和木结构。
D.法国11.()的住宅主要由政府建造。
C.新加坡12.以下哪个国家为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B.德国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德国装配式连接多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
14.()模块化建筑新建占比达到70%以上。
C.新加坡15.()通过立法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
B.日本16.无特殊情况时,装配率计算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应以()作为计算和评价单元。
B.单体建筑17.在装配率的计算中Q1表示的是()。
A.主体结构指标实际得分值18.当评价项目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第3.0.3条规定,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时,可进行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
D.35%19.当装配率达到()时,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可评价为AA级。
C.76%~90%20.当装配率达到()时,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可评价为AAA级。
B.60%~75%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地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和质量验收。
机械装配理论基础知识
![机械装配理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25d849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d.png)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器的机械装配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是机械制造中最后决定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工艺过程。
即使是全部合格的零件,如果装配不当,往往也不能形成质量合格的产品。
简单的产品可由零件直接装配而成。
复杂的产品则须先将若干零件装配成部件,称为部件装配;然后将若干部件和另外一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产品,称为总装配。
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各种检验和试验,以保证其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有些重要的部件装配完成后还要进行测试。
2简史编辑装配技术是随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生产批量增大而发展起来的。
机械制造业发展初期,装配多用锉、磨、修刮、锤击和拧紧螺钉等操作,使零件配合和联接起来。
18世纪末期,产品批量增大,加工质量提高,装配内容于是出现了互换性装配。
例如1789年,美国E.惠特尼制造1万支具有可以互换零件的滑膛枪,依靠专门工夹具使不熟练的童工也能从事装配工作,工时大为缩短。
19世纪初至中叶,互换性装配逐步推广到时钟、小型武器、纺织机械和缝纫机等产品。
在互换性装配发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装配流水作业,至20世纪初出现了较完善的汽车装配线。
以后,进一步发展了自动化装配(见机械装配自动化)。
3编辑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配合联接、胶接、校正等。
此外,还可应用其他装配工艺,如焊接、铆接、滚边、压圈和浇铸联接等,以满足各种不同产品结构的需要。
清洗应用清洗液和清洗设备对装配前的零件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残存油污,使零件达到规定的清洁度。
汽车装配与调整单元一 汽车总装配基础知识
![汽车装配与调整单元一 汽车总装配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18518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e.png)
三、汽车装配的技术要求
1.汽车装配应确保完整 将所有零部件、总成全部装上,不得有漏装现象。 2.装配的方法应统一 “三统一: 即两车间装的同种车型统一、同一车间装的同 种车型统一、同一工位作的同样车型统一。 3.装配的联接应紧固 凡是螺栓、螺母、螺钉等件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扭矩紧固, 并严禁松动现象,同时应避免拧紧过度而造成螺纹变形。 4.相互摩擦的零件装配应保证良好的润滑性 凡是相对接触运动件的摩擦部位必须按工艺要求加注定量 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以减轻其磨损、减小摩擦阻力。
工作时间K取0.95,计划期的产品产量N,除应根据生产纲领
规定的出产量计算外,还应考虑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废品和备
品的数量。
(2)进行工序同期化 所谓工序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 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和组织措施来调整各工位的单件 生产时间,使它们等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
(3)“瓶颈” 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 叫做“瓶颈”。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 速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在有些情况下, 如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 息流阻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
3.整车检测线 (1)车轮定位参数检测:主要检测车轮前束和外倾角。 (2)车轮侧滑量检测:是动态检测前轮前束与前轮外倾 的配合是否合适,并检查悬架的几何特性。 (3)转向角检测:检测汽车转向轮的左、右最大转角。 (4)前照灯检测:检查前照灯发光强度及调整前照灯远 光光束照射位置。 (5)制动性能检查:通过检测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确定 行车制动系及驻车制动系的工作是否正常。 (6)动力传动系统检查及车速表校验:主要是通过换挡 加速检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1、M类机动车辆 M类车辆是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M类 车辆分为M1、M2和M3三类,如表1-4所示。
装配工艺基础(1)
![装配工艺基础(1)](https://img.taocdn.com/s3/m/a94f23f043323968001c927e.png)
➢2、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
机器和部件是由零件装配成的,零件加工精度特 别是关键零件的加工精度对装配精度有很大影响。 例如卧式车床的尾座移动对床鞍移动的平行度, 就主要取决于床身导轨A与B的平行度(左图);车 床主轴中心线与尾座套筒中心线的等高度A0,就 主要取决于主轴箱、尾座及底板的A1,A2及A3的 尺寸精度(见右图)。
装配工艺基础(1)
• (3)、环数最少(最短路线)原则 • 装配尺寸链应力求组成环最少,即每
个相关零件只能有一个尺寸列入尺寸链, 即一件一环原则。要使组成环最少,就要 注意相关零件的判别,保留对装配精度有 影响的零件,舍弃对装配精度影响很小或 无影响的零件。
装配工艺基础(1)
• 如图:轴只有 A1一个尺寸进
装配工艺基础(1)
5.1.2装配精度
• 1、装配精度的概念 • 机器或部件装配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
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称为装配精度。 • 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
接触精度。 • 尺寸精度 • 零部件的距离精度和配合精度。例如卧式车
床前,后两顶尖对床身导轨的等高度 。
装配工艺基础(1)
装配工艺基础(1)
在机器设计过程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问题如果处理不 好,会给装配过程造成较大的困难。如图,扳手空间过小, 造成扳手放不进去或旋转空间小,螺栓拧紧困难;螺栓长 度大于箱体凹入部分的高度,螺栓无法装入螺孔中;螺栓 长度过短,拧入深度不够,连接不牢固。
装配工艺基础(1)
图5轴承外圈装于轴承 座内和内圈装在轴颈上 的3种结构方案。图5 a) 所示结构的工艺性不好, 因为轴承座台肩内径等 于轴承外圈的最小直径, 轴承压入后,外圈无法 拆卸。如图5 b)、靠 肩内径大于轴承外圈的 最小直径。如图c)轴 承座台肩处做出2~4个 缺口,便于拆卸轴承内、 外圈。 工艺性好。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71c7ebc8767f5acfa0c7cd5d.png)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2(1)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
(2)装配质量稳定可靠。
(3)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扩大生产。
(4)便于组织流水作业用自动化装配,完全互换法尤其适用于装配节拍强的流水装配。
(5)备(配)件供应方便,容易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
(6)当装配精度要求高,特别是组成环数目较多时,零件难以按经济精度加工。
因此,互换法装配常用于“高精度少环数或低精度多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中。
2、选配法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很高且组成环数目不多时,若采用互换法装配,将对零件精度要求很高,给机械加工带来因难,甚至超过加工工艺实现的可能性,例如:内燃机活塞与缸套的配合,滚动轴承内外环与滚动体的配合等。
此时,就不宜只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应采用选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
选配法是将配合中的各零件(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进行适当选择,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选配法有以下三种:1)直接选配法装配工人从待装零件中,凭经验选择合适的互配零件装配,以满足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
如;发动机活塞和活塞环的装配常采用这种方法。
装配时,工人将活塞环装入活塞环槽内,凭手感判断其间隙是否合适,重新挑选活塞环,直至合适为止。
直接选配法的特点是装配简单,装配质量和生产率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此方法适用于装配零件(组成环)数目较少的产品,不适用于节拍较严的装配组织形式。
2)分组装配法是指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将产品中各配合副的零件按实测尺寸分组,装配时按组进行互换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例如;滚动轴承的装配,活塞与活塞销的装配均用此法。
图7-10a是活塞与活塞销的联接情况,用分组法装配。
图7-10装配要求:活塞销孔与活塞销在冷态装配时应有0.0025~0.0075㎜的过盈量。
据此要求,相应的配合公差公为0.005㎜。
若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活塞销和销孔的公差(按“等公差配合“)只0.0050-0.0075㎜,-28φ0.0025㎜;销孔D=-280φ有0.0025㎜。
课题二十八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课题二十八机械装配工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52d2b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0.png)
课题二十八机械装配工艺基础一、引言机械装配是指通过将各个零部件组合起来,形成一台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是指在机械装配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机械装配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掌握机械装配工艺基础是每个机械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机械装配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装配的定义、分类和工艺流程等。
二、机械装配的定义机械装配是指将单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合成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
机械装配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零部件的准备:将需要装配的零部件按照一定的清单准备好,确保各个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2.零部件的清洁和润滑: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进行清洁和润滑处理,确保零部件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运动能够顺畅进行。
3.组装工序:按照机械设备的装配顺序将零部件逐步组装起来,通常包括定位、对位、装配、拧紧等工序。
4.装配的检验和调整:对已经装配好的机械设备进行检验,确保各个功能的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5.最终检验和试运行:对已经装配好并进行调整的机械设备进行最终的检验和试运行,确保机械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三、机械装配的分类机械装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照装配对象的复杂程度分类:–小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小型机械设备,如手动工具、小型仪器等。
–中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中型机械设备,如农用机械、家用电器等。
–大型装配:装配的对象为大型机械设备,如工业机械、船舶等。
2.按照装配方式的不同分类:–手工装配: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装配,适用于小型机械设备的装配。
–自动装配: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适用于中型和大型机械设备的装配。
–半自动装配:人工操作和自动化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装配。
3.按照装配工艺的不同分类:–工序装配:将整个装配工艺划分为多个工序进行装配,每个工序负责零部件的一部分装配工作。
装配式建筑基础知识讲解(一)
![装配式建筑基础知识讲解(一)](https://img.taocdn.com/s3/m/08a78c388e9951e79a892727.png)
模具就是加工建筑“零部 件”的模子,就像制作月饼需 要模子一样。
某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设备与术语
布料机
浇筑混凝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某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设备与术语
振动台
振捣混凝土,原 理同传统建筑中使用 的混凝土震动棒。
某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构件
预制墙板
预制墙板主要分为:预制剪力墙、预制外墙、预制内墙板、外挂墙板
预制剪力墙
叠合梁
预制柱
某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02
基础识图
识图
图纸分类
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加工中,图纸分为模具图纸和构件图纸两大块,顾名 思义,模具图纸就是用来制模的,构件图纸就是用来生产加工建筑各个“零部件” 的图纸。
某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识图
构件生产加工图纸组成
拿到图纸先看封面, 确认哪个项目那种构件的 图,还有日期或版本,并 于自己主管领导确认是否 为现行图纸。
某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04
总结及注意事项
总结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单纯砌砖抹灰的普通的建筑工人将慢慢被 淘汰,将来技术性新型建筑人才需求量会很大,竞争也会很激烈,所以我们必须提高 自身的能力和技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1、图纸上出现类似构件编号相同而内容不同,或预埋件、钢筋等明显与构件干 涉,钢筋统计数量与构件实际不符等常识性错误时,需及时与自己主管领导或技术人 员沟通解决,切勿自行盲目解决;
2、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更好、更轻便的操作方法时可与技术人员沟通,确认可 行后采纳并推广使用;
某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THANK YOU
这些建筑“零部件”都是 通过专制的模具来实现的。
某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船体装配工艺1
![船体装配工艺1](https://img.taocdn.com/s3/m/f399dea8af45b307e971977e.png)
第一章船体装配基础知识第一节现代造船工艺流程现代造船工艺流程:1、船体建造的主要过程船体建造是船舶建造的主要部分,它具体包括船体放样、零件号料、构件加工、部件装焊、分段装焊、总段装焊和船体搭载以及密性试验等过程。
(1)船体放样船体放样包括船体肋骨型线的光顺,对设计图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反复修正,并在光顺后的船体型线图上绘出各种结构线,进而确定各种船体构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以及制定检测手段(如制作样板、样箱)为后续工序提供施工依据。
最早的放样是实尺放样(1:1),其次是比例放样(1:N),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现与应用,放样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数学放样,从而实现了放样自动化、无纸化。
(2)零件号料零件号料就是将放样中的信息反映到原材料上去,如零件的尺寸、后续工序所需的简明标记、符号和数据等。
号料的方法随着放样方法的发展而发展,与实尺放样对应的号料方法为手工号料,与比例放样的号料方法的投影号料,随着数学放样的出现,号料工作就非常简单和自动化了。
(3)构件加工构件加工是将原材料变成船体的第一步,它包括钢材预处理、构件边缘加工和构件成形加工。
从钢料堆场取出的钢材,因受扎制、搬运和存放中的种种因素的影响,钢材表面常附有氧化皮,铁锈或产生局部凹凸不平翘曲、扭曲等变形。
在号料之前,需要对钢板进行校平、除锈、喷涂车间防护底漆和烘干等作业。
现在上述作业一般在钢材预处理流水线上进行。
船体构件边缘加工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根据号料所给的信息运用切割或剪切的方法得到船体构件,二是根据焊接的技术要求对船体构件进行焊接工艺坡口加工,三是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对自由边和人孔内周边进行打磨。
船体零件成形加工就是采用机械冷弯或水火热弯等方法将平直的原材料加工成船体制作所要求的空间形状。
(4)船体装焊船体装焊就是将加工后的船体构件分为部件装焊、分段装焊、总组装焊和船体搭载几个步骤组装成一座整体的过程。
它包括装配和焊接两个过程。
(5)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船体密性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装焊结束后的船体舱室是否达到必要的油密或水密,强度试验是检验船体结构是否具备必要的强度。
装配基础知识
![装配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299f2bef121dd36a32d82bb.png)
2.4 过盈连接的装配 过盈连接时通过包容件(孔)和被包容件(轴)配合后的过盈值达到 紧固连接的。装配后,轴的直径被压缩,孔的直径被扩大,由于材料 发生弹性变形,在包容件和被包容件配合表面产生压力(图2 32)。 发生弹性变形,在包容件和被包容件配合表面产生压力(图2-32)。 依靠此压力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转矩和轴向力。 过盈连接结构简单,同轴精度高,承载能力强,能承受变载和冲击力, 同时可避免键连接中切削键槽而削弱零件强度。 但过盈连接配合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装配和拆卸较困难。机车 轮心和轮箍、齿轮内孔与轮毂外圆的连接(图2 23),都采用过盈连 轮心和轮箍、齿轮内孔与轮毂外圆的连接(图2-23),都采用过盈连 接。 过盈连接的配合面多为圆柱面,也有圆锥面和其他形式。 2.4.1 过盈连接的装配技术要求 ⑴有适当的过盈量 配合的过盈量是按连接要求的紧固程度确定的,过 盈量太小不能满足传递转矩的要求,过盈量过大则造成装配困难。一 般选择的最小过盈量应等于或稍大于连接所需的最小过盈量。 ⑵有较高的配合面精度 配合表面应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 粗糙度。装配时保证配合表面的清洁,装配中注意保持轴孔的同轴度, 以保证装配后有较高的对中性。 ⑶有适当的倒角 如图2-34所示,为了便于装配,孔端和轴的倒角а=5。 如图2 34所示,为了便于装配,孔端和轴的倒角а=5。 -10。,,图中а和A的取值由直径大小决定,一般取а=0.5~3mm, 10。,,图中а 的取值由直径大小决定,一般取а=0.5~3mm, A=1~3.5mm。 A=1~3.5mm。
一、装配的概念 机械装配是整个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制 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机械产品的质量最终由装配 工作保证。因此,每个员工必须提高装配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和迎接市场的挑战。 装配≠ 装配≠机械零部件的简单组合。 机械产品的一般都是由许多零件个部件组成的。按照规 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和成组件、部件或将若干个 零件的组件、部分组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产品结构设计的正确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 零件的加工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而产品的质量最终是通过装配上艺保证的。因为装配过程并 不是将合格零件简单地连接起来的过程,而是根据各级部装 和总装的技术要求,通过校正、调整、平衡、配作以及反复 检验来保证产品质量的复杂过程。若装配不当,即使零件的 制造质量都合格,也不一定装配出合格的产品;反之,当零 件的质量不十分良好,只要在装配中采取合适的工艺措施, 也能使产品达到或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静平衡法:消除旋转件静不平衡的方法。在 圆柱形或菱形等平衡支架上进行。 • (2)静平衡的应用:只适用于“长径比”较小 (一般长径比小于0.2如盘类旋转件)或长径比虽 较大,但转速不太高的旋转件。 • 2.动不平衡 • 定义:旋转件在径向截面上有不平衡量且由此产 生的离心力形成不平衡力距,所以旋转件旋转时 不仅会产生垂直于轴线的振动,而且还会产生使 旋转轴线倾斜的振动,这种不平衡称为动不平衡。 • 动平衡:消除动不平衡的方法。一般是在平衡机 上进行。 • 应用:对于长径比比较大或旋转速度较高的旋转 件(长径比大于5)。
§1 装配工艺概述
• 一、装配的概念
• • • • • • • • 1机械产品一般由许多零件和部件组成。 2零件——构成机器或产品的最小单元。 3部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合成机器的一部分。 4装配——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结合成部件 或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整机的过程。 5装配基准——最先进入装配的零件或部件。 6组件——直接进入总装的部件。 7分组件——直接进入组件装配的部件。 8装配单元——可以独立进行装配的部件(包括组件和分 组件)。 装配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 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装配工作的好坏,对产品质量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 装配工作一般由若干个装配工序所组成,一个装 配工序可包括一个或几个装配工序。 • (5)编写装配工艺文件: • 【分析表锥齿轮轴组件装配工艺卡】
§2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 一、装配和清洗工作对提高装配质量,延长产品使 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轴承、精密配合件、液压元件、密 封件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极为重要。 • (1)清除零件上残存的型砂、铁锈、切屑、油污等,特别是要仔细 清理孔、沟槽等易存污垢的部位。某些非加工表面还需要在清理后进 行涂装。 • (2)将所有待装配的零部件按零部件图号分别进行清点和放置。
• 总装配——将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一台整机的装配过程。
• 3.调整,精度检验和试车 • (1)调整——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互位置、配合 间隙、结合面松紧等。目的:使机构或机器工作 协调。 • (2)精度检验——指几何精度(形位精度)和工 作精度检验(如切削力试验)等。 • (3)试车——试验机构或机器运转的灵活性、密 封性、振动、工作温度、噪音、转速、功率等。 • 4.涂装、涂油、装箱 • 目的:使装配后的产品美观、防锈和便于运输。
A2 A
• 判断方法: 旋转一致:减环 ; 旋转相反:增环
• 3.封闭环极限尺寸及公差 •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所有增环基本尺寸之和)— (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 • 即:A0=ΣAi—ΣAi • (2)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 A0max=ΣAimax—ΣAimin • (3)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 • A0min=ΣAimin—ΣAimax • (4)封闭环公差:T0=Σ Ti • 封闭环公差=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3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方法
• 一、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 • 尺寸链——相互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排列成 一个封闭尺寸组 • 1.装配尺寸链极其简图 • (1)装配尺寸链——影响某一装配精度的各有关 装配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 • (2)装配尺寸链简图——不绘制具体结构,也不 必按严格的比例,只要依次绘出各有关尺寸,排 列成封闭外形的尺寸链简图。 • 2.装配尺寸链的环 • 环——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每个尺寸链至 少要3个环 。
B2 B3 B0
• ∵B0= B1—(B2+ B3) • ∴B3= B1—B2—B0=80-60-0=20mm • <4>确定B3的极限尺寸:B3min B3max • ∵B0max=B1max-(B2min+B3min) • ∴B3min=B1max-B2min-B3min =80.0159.94-0.3=19.77mm • 又∵B0min=B1min-(B2max+B3max) • ∴B3max= B1min- B2max- B0min =80-600.1=19.90mm • 即:B3=20 mm
• 二、装配方法 • 注意:零件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础,但装配精度并 不完全取决于零件精度。 • 1、完全互换装配法—各配合件不经挑选、修配或调整、 装配后即可达到装配精度,称为完全互换装配法。 • 优点:装配方便,生产效率高。 • 应用:组成环少,精度要求不高或大批量生产中 。 • 2、选择装配法—分为直接选配法和分组选配法(常用)。 • 分组选配法:按实测尺寸分成若干组→按组装配以达到 装配要求。★配合精度取决于分组数。 • 应用:组成环少,大批量生产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 • 3、修配装配法—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的预留修配量, 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 应用:单件、小批量生产,装配精度高的场合。 • 特点:装配周期长,效率低。
•
• 二、装配工艺过程 •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 (1)研究和熟悉产品装配图、工艺文件和技术要求,了 解结构和各零部件的作用。 • (2)确定装配方法、顺序和准备所需的工具。 • (3)对装配的零件进行清理和洗涤,去毛刺、铁锈、油 污等。 • (4)检查零件加工质量,对某些零件要进行必要的平衡 试验和密封性试验等。 • 2.装配工作 • 部件装配——将两个以上零件组合在一起,将零件 与几个组件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单元。
• 1.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按完全互换装配法的要求解
有关的装配尺寸链。
• 2.分组选配法解尺寸链—将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制造公
差放大到经济加工精度的程度,然后分组进行装配,以保 证装配精度 。
• 例已知齿轮箱部件,要求轴向窜动量为 A0=0.2~0.7mm,A1=122mm;A2=28mm; A3=A5=5mm;A4=140mm。试用完全互换法 解尺寸链。 • (1)画出尺寸链简图: • 确定组成环、封闭环及校验各环基本尺寸 • A1、A2、A3、A4、A5、A0。 • A0=(A1+A2)-(A3+A4+A5) • =150-(5+5+140)=0 各基本尺寸无误。 • (2)确定各组成环尺寸公差及极限尺寸。 • T0=10.7-0.21=0.5mm • 根据T0=ΣTi=T1+T2+T3+T4+T5=0.5
• 举例: • 已知:齿轮轴装配,要求装配后齿轮端面和凸台 端面之间具有0.1~0.3mm轴向间隙,B1=80mm, B2=60mm。 • 问:B3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能满足装配要求?
B1
• • • •
分析步骤: <1>根据题意绘制尺寸链简图: <2>判断增环、减环及封闭环:B1 、B2、B3、B0。 <3>列方程式,求B3。
• 2.零件的清洗 • (1)清洗方法
• 单件小批量生产:常将零件置于洗涤槽内用棉纱或泡沫塑料进行手工 擦洗或冲洗; • 成批大批量:采用洗涤机清理。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气体清洗、浸脂清 洗、喷淋清洗、超声波清洗等。
• (2)常用清洗液
• 1)工业汽油——适用于清洗较精密的零部件。 • 2)煤油和柴油——洗涤能力不及汽油,洗涤后干燥较慢, 但相对安全。 • 3)化学清洗液——对油脂、水溶性污垢具有良好的洗涤 能力。 • 特点:配制简单,稳定耐用,安全环保,同时以水代油, 可节约能源。
• 规程:规定产品及部件的装配顺序、装配方法、装配技术 要求和检验方法及装配所需要的设备、工夹具、时间、定 额等的技术文件。 • 作用:提高产品装配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措施,也是组织装 配生产的重要依据。
• 2.编制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和步骤 • (1)对产品进行分析 • (2)确定装配顺序:找出装配单元
•
• • •
•
4、调整装配法—装配时调整某一零件的位置或尺寸,
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一般用于斜面、锥面、螺纹等可移动可调整件的位置; 采用调换垫片、垫圈、套筒等控制调整件的尺寸。 特点:维修方便,生产效率低,除必须采用分组装配的 精密件外,其他均可使用 。 (1)可动调整法—用改变零件位置来达到调整精度的 方法。可调整由于磨损、热变形、弹性变形所引起的误 差。 (2)固定调整法—在尺寸链中选一个或几个作为调整 环,通过改变调整环尺寸,使封闭环达到精度要求的方 法。 注意:作为调整环的零件是按一定尺寸间隔制成一组专 用零件,装配时,根据需要选用其中一种作为补偿,从 而保证所需的装配精度 。
• • • • •
• • • • •
按等公差原则:分配各组换公差 T1=0.2;T2=0.1;T3=T5=0.05;T4=0.1 按入体原则:分配偏差 A1=122 mm;A2=28 mm;A3=A5=5 mm. (3)确定协调环尺寸,极限尺寸由封闭环极限尺 寸方程式来确定。(一般选便于制造即可用通用 量具测量的尺寸作为协调环) A0max=A1max+A2max-A3min-A5min-A4min A4min=139.70mm A0min=A1min+A2min-A3max-A4max-A5max A5max=139.80mm ∴A4=140 mm
•
•
• 三、装配尺寸链解法
• 根据装配精度(即封闭环公差)对装配尺寸链进行分析, 并合理分配各组成环公差的过程——解装配尺寸链。 • 当已知封闭环公差求组成环公差时,应先按“等公差原 则”结合各组成环尺寸的大小和加工难易程度,将封闭环 公差值合理分配给个组成环,调整后的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仍等于封闭环公差。再按“入体原则”确定基本偏差,即: 孔EI=0,轴es=0。若组成环为中心距,则取对称偏差。
• 一般所确定的装配顺序:首先确定装配基 准件,然后根据装配结构的具体情况,按 预处理工序先行,先下后上,先内后外、 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先重大后轻小, 安排必要的检验工序的原则,确定其他零 件或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 • (3)绘制装配单元系统图(一定要学会自己 画)
(4)划分装配工序及装配工步 • 1)装配工序——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地 点,利用同一设备的情况下完成的装配工作。 • 2)装配工步——由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位 置,利用同一工具,不改变工作方法的情况下完 成的装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