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综述论文

合集下载

叶绿体的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论文(1)

叶绿体的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论文(1)

叶绿体的研究进展细胞生物学论文(1)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核糖体体系,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

自从1883年Schimper的研究发现叶绿体后,研究人员对叶绿体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和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就叶绿体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叶绿体的起源和进化叶绿体起源于一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共生事件。

这次共生事件导致原核生物进入真核生物细胞,成为真核生物内的一项复杂结构和新功能的起源。

研究表明,叶绿体和细胞质基因的比较显示了叶绿体和细胞质都存在高度的多样性,这表明了叶绿体的进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此外,研究还发现,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基因转移,说明叶绿体的进化是一个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进程。

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有多个膜系统,包括两个质膜和一个腔膜系统,这些膜系统在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和细胞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叶绿体内部还存在大量的第一级葡萄糖和第一级光合色素,这些在光合作用和提供能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场所。

光合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中的各种步骤来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并将其储存在ATP和NADPH中。

光合作用是生命的基本过程之一,它为植物提供能量并产生O2。

关于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机制,科学家研究发现,光合作用机制包括5个过程:光场效应、电子传递、ATP生成、碳的固定和光保护。

四、叶绿体的光敏响应和光防御叶绿体本身是一个光敏结构,它能够感知光强度和光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叶绿体光受体和铁离子信号能够感知光线和热量,促进植物进行适应性反应。

此外,叶绿体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反应蛋白,如Apx、Chi、Psb7、Psb28,能够提供叶绿体免疫功能及光防御作用。

五、叶绿体与环境胁迫的关系环境胁迫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环境胁迫对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科学家研究了叶绿体在不同环境胁迫下的应对机制。

例如,研究发现,叶绿体MC4和MC3等膜蛋白可以改善叶片的灌浆效应,有效地缓解了盐碱胁迫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不利影响。

细胞生物学论文

细胞生物学论文

细胞生物学概述摘要: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斯。

诺。

美。

A11-走在生物医学的最前沿)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英文摘要:Cell biology is to cel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sub microscopic level, cells, molecular level (,. Connaught. Beauty. A11- in the forefront of biomedical) from the dynamic point of view,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ells, cell and organelle of the life history and various life activities of the discipline. Cell biology is one of the frontier branch of modern life science, mainly is the basic rule to study cell from different hierarchy of life activities of cells. From the life structure and arrangement,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located between cell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their mutual connection, mutual penetration.关键字:细胞学说显微技术遗传物质前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要基础综述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要基础综述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要基础综述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关于细胞与分子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生物学不仅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且与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以说,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提高。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发展关系促进著名科学家E.B.Wilso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关键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细胞作为有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科学上的许多基本问题都必须在细胞中求得解决。

我们队细胞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是为了阐明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与本质,更是希望据此来进一步对这些现象和发展规律加以控制和利用,以达到造福于人类的目的。

而在这些利用方式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医学。

许多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最终都必须回归细胞水平,细胞的病变是诊断疾病最有力的证据,也为治疗指明正确的方向。

本文将从细胞生物学与生命科学及医学的关系两个方面阐述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一)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利用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改造生物界,从而造福人类。

可以说,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和人民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运用近代物理、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是由细胞学(cytology)发展而来。

因为关于细胞早已不仅是单纯地研究一个个细胞、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或者一个个生命现象,而是将它们有机结合,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因此现代的细胞研究称为细胞生物学。

(三)细胞生物学与生命科学在我国基础学科发展规划中,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的论文

细胞生物学的论文

肿瘤细胞和疾病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学生姓名学院药学院指导老师专业药学学号2012-12-3摘要目前,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生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是治疗肿瘤的最有效手段。

其中,新型抗肿瘤药的应用,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延缓疾病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文分别从肿瘤特征、相关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观遗传修饰、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几个方面综述了肿瘤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对肿瘤与细胞凋亡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发展细胞凋亡肿瘤细胞癌基因肿瘤干细胞AbstractAt present, the tumor especially malignant tumor has become a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human being is the most serious one of disease,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surgery,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of cancer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Among them, the new antineoplastic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prolong survival time, delay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tremendous role. This paper from the tumor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signal path, related genes, apparent genetic modification, tumor stem cell, tumor microenvironment were reviewed several aspects of tumor cells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in order to tumor cell apoptosis and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Keywords: antitumor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optosis tumor cell signal path cancer gene microenvironment cancer stem cells引言动物体内因分裂调节失控而无限增殖的细胞称为肿瘤细胞(tumor cell)。

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自噬

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自噬

细胞自噬2016年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发现并阐释了细胞自噬的机理,在细胞自噬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分子细胞学教授大隅良典所带领的研究小组成功的探明了细胞自噬的启动机制,他的研究为理解许多机体生理过程中自体吞噬的重要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揭示生命进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自噬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科学家观察到细胞里的一个新的专门“小隔间”(这种隔间的学名是细胞器),包含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酶。

这个专门隔间被称作“溶酶体”,相当于降解细胞成分的工作站。

比利时科学家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在1974年因为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发现,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克里斯汀·德·迪夫,197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噬”这个词的命名人。

60年代的新观察表明,在溶酶体内部有时可以找到大量的细胞内部物质,乃至整个的细胞器。

因此,细胞似乎有将大量的物质传输进溶酶体的策略。

进一步的生化和显微分析发现,有一种新型的囊泡负责运输细胞货物进入溶酶体进行降解(图1)。

发现溶酶体的科学家迪夫,创造了自噬(auotophagy)这个词来描述这一过程。

这种新的囊泡被命名为自噬体。

我们的细胞有不同的细胞“小隔间”,承担不同的作用。

溶酶体就是这样一种隔间,里面有用于消化细胞内容物的消化酶。

人们在细胞内又观察到了一种新型的囊泡,叫做自噬体。

自噬体形成的时候,逐渐吞没细胞内容物,例如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然后它与溶酶体相融,其中的内容被降解成更小的物质成分。

这一过程为细胞提供了自我更新所需的营养和材料。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人员集中研究阐明用于降解蛋白质的另一个系统,即“蛋白酶体”。

在这一研究领域,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Hershko)和欧文·罗斯(Irwin Rose)因为“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发现”被授予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细胞生物学综述:活跃的P53将导致提前衰老吗?

细胞生物学综述:活跃的P53将导致提前衰老吗?

活跃的P53将导致提前衰老吗?——抑癌作用的代价?生物技术专业 朱 宜 04221109摘要:P53是一种公认的抑癌基因,参与了多条细胞调控通路,其编码基因及相应的蛋白产物均在细胞周期内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p53的很有可能是抑制、治疗癌症的一种手段,所以人们对其的研究一直十分热衷。

细胞的癌变、衰老、凋亡等过程在机制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有着抑癌作用的p53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细胞乃至机体的提前衰老就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对这两大观点作以简单介绍及分析,并希望从结果出发,能够探索p53在治疗癌症方面的应用。

1、背景:由于p53在细胞通路中的重要地位,其一经发现,一直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在正常细胞中,p53的转录活性很低,但在应急时刻在信号通路诱导下(如DNA损伤等情况下),p53蛋白被磷酸化后会被激活。

,诱导细胞修复或是进入细胞凋亡途径。

在半数以上的癌症细胞中,可以观察到p53突变体的存在,由此可证明p53的缺失将大大提高细胞癌变的可能性。

所以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希望能通过提高自然状态下p53的活性的方法来达到治疗、预防癌症的作用。

具体方法有改变p53的结构,如切除N端的一部分序列;延长p53的半衰期,如结合泛素进行调节;降低p53抑制物的表达,如降低mdm2的表达;还有调节p53下游基因活性等等。

一直以来,人们不断研究科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让人类自身更为健康、长寿的生活。

高等生物如人类的生命的存续是依赖体内细胞的不断分裂、再生。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由于种种调控上的失误,会引发细胞癌变,对于机体来说,就是患了癌症,这是人类必须要面对的死亡威胁,因为癌症的发病率在一定程度上是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而加大的。

衰老则是人类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这是细胞及机体不可逆的走向死亡的过程。

所以一直以来与癌变及衰老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就持续受到关注。

P53恰恰是一种与两者都息息相关的分子。

大学生论文干细胞研究综述综述

大学生论文干细胞研究综述综述

学号:20101310108本科毕业论文二○一四年六月题 目:干细胞的研究应用发展与存在问题 院 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专 业:生物工程 班 级:2010级生工(二)班 学生姓名:王姣 导师姓名: 刑雪琨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书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进展》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有关教师、同学和其他人员对本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并为我在论文中加以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我的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

本论文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字)时间:年月日指导教师已阅:(签字)时间:年月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干细胞介绍 (3)1.1干细胞的定义和分类 (3)1.2干细胞特征 (3)1.3干细胞的调控机制 (4)2干细胞应用 (5)2.1干细胞研究意义及价值 (5)2.2干细胞研究的应用 (6)2.2.1干细胞与临床结合 (6)2.2.2干细胞与基因工程结合 (7)2.2.3干细胞的基础研究 (7)2.2.4干细胞与药物学的结合 (7)2.3干细胞应用新思路新进展 (8)3干细胞研究面临的问题 (8)3.1干细胞研究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 (8)3.2干细胞研究需要正视的伦理问题 (9)4我国应对干细胞研究局势的对策和建议 (10)5展望 (10)6参考文献 (12)致谢 (15)干细胞的研究应用发展与存在问题摘要21世纪作为生命科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飞速时期,干细胞应用研究为生物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扮演重要角色之一,成为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领域,大有发展之势。

由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功能,使得人们用干细胞治疗多种疾病成为可能。

首先对干细胞研究的历史、最新进展,干细胞的应用加以介绍,然后分析研究前景存在的问题和我国发展现状,同时由此带来了一些法律和伦理道德上的争论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加以阐述。

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自噬

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自噬

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自噬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来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

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

例如果蝇,有谁会想到,这种红眼、双翅、羽状触角芒、身体分节、黄褐色的小昆虫,在近百年间竟然能够“成就”好几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

什么是自噬?大隅良典研究的是酵母的细胞自噬机制。

酿酒酵母是一种模式生物,非常经典。

经过20多年的研究,在酵母里已经发现了34种与自噬有关的基因。

那么自噬到底是什么?当你真的了解它以后,你会发现,原来细胞这么“聪明”!自噬,不就是自己吃自己吗?可以这样理解。

自噬就是细胞自己降解自己结构的过程,即把一些暂时用不上的零件,拆解变成最小的模块,然后重新组装成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是自噬。

在植物细胞和酵母细胞里,自噬在液泡中发生。

而在动物细胞里,自噬在溶酶体里发生。

从一个蛋白质到整个细胞器,都是可以降解的。

自噬是细胞内分解代谢的一种途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途径,称之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简单说就是在蛋白质上加个泛素,做个标记,然后送进蛋白酶体中完成消化。

发现细胞自噬首次提出自噬这一概念的,是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比利时细胞和生物化学家克里斯汀・德・迪夫。

他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自噬体,并在1963年溶酶体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他也因此被誉为“自噬之父”。

到了20世纪90年代,大隅良典开始用酵母研究自噬。

再后来越来越多科学家加入了研究自噬的队伍。

细胞自噬其实分为三种方式,这是根据如何“打包”物质和如何运送物质来划分的。

第一种叫宏自噬,也叫巨自噬,顾名思义就是自噬体比较大,用细胞膜或者其他的双层膜去把那些不想要的东西包裹起来,然后和溶酶体融合。

第二种叫微自噬。

顾名思义就是自噬体比较小,溶酶体或者液泡直接用自身去吞噬那些需要降解的东西,也许是细胞器,也许是蛋白质。

第三种叫分子伴侣介导自噬。

是指分子伴侣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先从折叠状态恢复为未折叠的状态,再放到溶酶体里。

细胞生物学论文

细胞生物学论文

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以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论文将探讨细胞生物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进展,包括细胞结构、细胞器功能、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等方面。

一、细胞结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承担了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流和物质交换。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的胞浆,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二、细胞器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区域,各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通过它可以将蛋白质合成、折叠和修饰后运送到其他细胞器或细胞膜上。

高尔基体则负责蛋白质的分泌和细胞外物质的转运。

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合成器官,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大量的ATP分子。

溶酶体则参与细胞内废物的降解和清除。

三、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过程,负责细胞的繁殖和复制。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完成DNA复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和细胞质分裂等过程。

减数分裂则是在有丝分裂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染色体分离和细胞质分裂,最终得到生殖细胞。

四、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之间相互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方式。

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感知外界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的化学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信号转导通路传递到细胞核或其他细胞器,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信号通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激活型的酶级联反应、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和细胞间的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传递。

总结: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以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论文对细胞生物学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讨论,包括细胞结构、细胞器功能、细胞分裂和细胞信号传导。

这些内容对于深入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进一步探索细胞的奥秘和应用于医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细胞生物学论文

细胞生物学论文

细胞生物学论文篇一: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论述生物工程《2》姓名:学号:0802021040摘要:细胞生物学与其说是一个学科,倒不如说它是一个领域。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核心问题的性质──把发育与遗传在细胞水平结合起来,这就不局限于一个学科的范围。

二:是它和许多学科都有交叉,甚至界限难分。

例如,就研究材料而言,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既是最简单的动物,也是最复杂的细胞,因为它们集许多功能于一身;尤其是其中的纤毛虫,不仅对于研究某些问题,例如纤毛和鞭毛的运动,特别有利,关于发育和遗传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但是这类研究也可以列入原生动物学的范畴。

其次,就研究的问题而言,免疫性是细胞的重要功能之一,细胞免疫应属细胞生物学的范畴,但这也是免疫学的基本问题。

由于广泛的学科交叉,细胞生物学虽然范围广阔,却不能像有些学科那样再划分一些分支学科──如象细胞学那样,根据从哪个角度研究细胞而分为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等。

如果要把它的内容再适当地划分,可以首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细胞的各种组分的结构和功能(按具体的研究对象),这应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把它们罗列出来,例如基因组和基因表达、染色质和染色体、各种细胞器、细胞的表面膜和膜系、细胞骨架、细胞外间质等等。

其次是根据研究细胞的哪些生命活动划分,例如细胞分裂、生长、运动、兴奋性、分化、衰老与病变等,研究细胞在这些过程中的变化,产生这些过程的机制等。

关键字:细胞生物结构基因蛋白质结构发展正文: 1. 定义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

细胞生物学由Cytology发展而来,Cytology是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特别是染色体)的研究。

现代细胞生物学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

在我国基础学科发展规划中,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论文完结版 Word 文档

细胞生物学论文完结版 Word 文档

DAG及IP3的生物学作用田丽丽(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应用技术学院08级动物医学大庆 163319)摘要: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认的第二信使有cAMP、cGMP、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AG),第二信使的作用是对胞外信号起转换和放大的作用。

二酰基甘油(DAG)是一些磷脂水解产生的一种有重要功能的第二信使,肌醇磷酸脂代谢的中间产物1,4,5-三磷酸肌醇在细胞内外的信号转换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IP3增加并不能直接刺激IP3开放,而是起到一种分子开关的作用。

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AG)作为新德第二信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细胞信使研究的有一飞跃。

关键词:关键词1:第二信使关键词4:作用关键词2:磷脂酰肌醇关键词3:信号一第二信使(一)第二信使的组成细胞可通过两个途径将细胞外的激素类信号转换成细胞内信号,然后通过级联放大作用,引起细胞的应答。

这种由细胞表面受体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通常称为第二信使。

而将细胞外的信号称为第一信使。

第二信使至少有两个基本特性:①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的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号分子;②能启动或调节细胞内稍晚出现的信号应答。

第二信使都是小的分子或离子。

细胞内有五种重要的第二信使:cAMP、cGMP、二酰甘油(DAG)、肌醇三磷酸(IP3)、Ca2+等。

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AG)作为新德第二信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细胞信使研究的有一飞跃。

它们由细胞膜上的肌醇磷脂水解而来,IP3作用于内质网膜上的IP3受体,引起Ca2+通道开放,Ca2+释放,DAG在质膜上短暂形成,并激活蛋白激酶C,进一步靶分子中的丝氨酸和苏氨酸磷酸化,因而肌醇磷脂信号通路又称为双信使途径系统,即IP3信使途径和DAG信使途径。

(二)第二信使的作用第二信使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它们能够激活级联系统中酶活性以及非酶蛋白的活性。

生物综述范文

生物综述范文

生物综述范文生物综述(细胞篇)作者:未知当然这仅是人为地划分,这些方面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连的,一定要把细胞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一定要把生命过程和细胞组分的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

既然细胞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把发育和遗传联系起来,细胞分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因为就整个有机体而言,遗传特点不仅显示在长成的个体,而是在整个生命过程不断地显示出来。

在细胞水平,细胞的分化也就是显示遗传特征的过程。

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是红细胞中血红素的转换。

人类胚胎早期的红细胞中首先出现胚期血红素,后来逐渐被胎儿期血红素所代替,胎儿三个月之后,后者又被成体型血红素所代替。

关于这些血红素已经有很多研究例如它们各自由那些肚链组成,这些肚链在个体发育中交互出现的情况,它们各自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各个肽链的基因位点,以至基因的结构都已比较清楚,工作可以说是相当深入了。

但是,追根到底有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甚至没有解答——这也适用于关于其他细胞的终末分化的研究。

实现了终末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了转变为其他细胞类型的潜能,只能向一个方面分化。

例如红细胞,虽然发生血红素的转换,但不能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正常细胞,与胚胎细胞相比,它们的情况要简单些,因为胚胎细胞在尚未获得决定的时候是具有广泛潜能的。

拿中胚层细胞来说,它们既可以分化为肌细胞,也可以分化为前肾细胞、血细胞、间质细胞等。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往往乐于使用培养的细胞,它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足够量的细胞做生化分析,并且只有一种细胞,材料比较单一,分析结果方便。

但是对于某些方面的研究则有不足之处,因为细胞在任何一个有机体里都是处于一个社会之中,和别的细胞不同程度地混杂在一起,在其生命活动中不可能不受到相邻的其他细胞的影响,甚至是相邻的同类细胞的影响,其处境要比培养的细胞复杂得多。

因此为了研究在一个细胞群中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关系,细胞社会学被提了出来。

细胞社会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不同细胞或相同细胞的相互识别,细胞的聚集与粘连、细胞间的交通和信息交流,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的相互影响,甚至还可包括细胞群中组织分化模式的形成。

细胞生物学综述

细胞生物学综述

细胞生物学概述摘要: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求答案。

细胞是生命科学的基础,也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细胞及细胞生物学作简单综述。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细胞学科展望正文:一、细胞生物学发展史从研究内容来看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

从时间纵轴来看细胞生物学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从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30年代,是细胞发现和细胞知识的积累阶段。

通过对大量动植物的观察,人们逐渐意识到不同的生物都是由形形色色的细胞构成的。

第二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细胞学说形成后,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显微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形态学、胚胎学和染色体知识的积累,使人们认识了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893年Hertwig的专著《细胞与组织》(Die Zelle und die Gewebe)出版,标志着细胞学的诞生。

其后1896年哥伦比亚大学Wilson编著的The Cell in Development and Heredity、1920年墨尔本大学Agar编著的Cytology 都是这一领域最早的教科书。

第三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出现后,把细胞学带入了第三大发展时期,这短短40年间不仅发现了细胞的各类超微结构,而且也认识了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等不同结构的功能,使细胞学发展为细胞生物学。

De Robertis等人1924出版的普通细胞学(General Cytology)在1965年第四版的时候定名为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这是最早的细胞生物学教材之一。

第四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的出现到当前,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愈来愈紧密,研究细胞的分子结构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成为主要任务,基因调控、信号转导、肿瘤生物学、细胞分化和凋亡是当代的研究热点。

细胞生物学综述——核糖体

细胞生物学综述——核糖体

核糖体功能结构探究及展望摘要:核糖体是一个核酶,用体外筛选技术发现的核酶像核糖体一样也能催化肽键形成。

RNA在生命起源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RNA多功能的发现,RNA被更多的人认为是生命体的生物大分子,在科学研究如新药研发中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应用。

关键字:RNA 核酶蛋白质合成是细胞代谢最复杂也是最核心的过程, 其中涉及到200多种生物大分子参与作用。

蛋白质加工厂---核糖体(Ribosome)是一个由核糖体RNA(rRNA)和核糖体蛋白组成的复合体. 蛋白质含量约占三分之一, 而rRNA的含量占三分之二。

在蛋白质生物合中,rRNA 与蛋白质两者究竟谁起主导作用, 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并提出不少假说。

关于rRNA功能的假说主要有三种: 1.rRNA主要作为核糖体蛋白质装配的结构骨架, 在蛋白质合成中, 核糖体蛋白质起催化作用;2. rRNA是一种决定蛋白质序列的物质;3.rRNA具有催化活性, 它直接催化蛋白质的合成.1982年Cech通过研究原生动物四膜虫证明RNA 具有催化功能, 并称之为核酶( ribozyme)。

自此以后, 自然界中的RNA 催化功能不断被发现, T. Cech和S. A ltman也因为核酶的发现而荣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

核酶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使人们认识到, RNA的生物功能远非/传递遗传信息0那么简单,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RNA的生物学功能。

直到最近,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核糖体大、小亚基的结晶, 才证实了肽键的形成是由r RNA催化, 核糖体就是一种核酶, 已经可以得出结论, 在核糖体内蛋白质主要起维持rRNA 的构象, 起辅助作用;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rRNA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肽酰转移酶中心核糖体大亚基的精细结构表明, 核糖体大亚基空腔的底部, 是P位点上肽酰tRNA 与A位点上氨酰tRNA 相互作用形成肽键的部位, 称为肽酰转移酶中心。

在肽键形成处2nm的范围中,完全没有蛋白质的电子云存在,肽酰转移酶中心完全由23SrRNA的结构域组成,而蛋白质主要起维持rRNA的构象,起辅助作用。

关于细胞生物学术论文

关于细胞生物学术论文

关于细胞生物学术论文细胞生物是指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细胞生物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关于细胞生物学术论文篇一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关键字: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促进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等。

一、免疫细胞的调节剂免疫细胞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调节关系,细胞因子是传递这种调节信号必不可少的信息分子。

例如在T-B细胞之间,T细胞产生IL-2、4、5、6、10、13,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抗体产生;而B细胞又可产生IL-12调节TH1细胞活性和TC细胞活性。

在单核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前者产生IL-1、6、8、10,干扰素α,TNF-α等细胞因子促进或抑制T、B、NK细胞功能;而淋巴细胞又产生IL-2、6、10,干扰素γ,GM-CS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等细胞因子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许多免疫细胞还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产生自身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许多免疫细胞还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产生自身调节作用。

例如T细胞产生的IL-2可刺激T细胞的IL-2受体表达和进一步的IL-2分泌,TH1细胞通过产生干扰素γ抑TH2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

而TH2细胞又通过IL-10、IL-4和IL-13抑制TH1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

通过研究细胞因子的免疫网络调节,可以更好地理解完整的免疫系统调节机制,并且有助于指导细胞因子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biologicalresponsemodifier’BRM)应用于临床治疗免疫性疾病。

图4-1 细胞因子与TH1、TH2的相互关系(略)二、免疫效应分子在免疫细胞针对抗原(特别是细胞性抗原)行使免疫效应功能时,细胞因子是其中重要效应分子之一。

例如TNFα和TNFβ可直接造成肿瘤细胞的凋零(apoptosis)’使瘤细胞DNA断裂’细胞萎缩死亡;干扰素α、β、γ可干扰各种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从而防止病毒扩散;LIF可直接作用于某些髓性白血病细胞,使其分化为单核细胞,丧失恶性增殖特性。

细胞生物学综述

细胞生物学综述

细胞生物学综述文献综述抑制肿瘤增殖的研究进展摘要:瘤细胞由生物体内正常细胞演变而来,正常细胞转变为恶性肿瘤的过程称为癌变,把具有恶性增殖和广泛侵袭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称为癌细胞。

正常细胞一旦恶性化,它们的许多生物学行为,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肿瘤细胞可以看作是细胞的异常分化。

肿瘤细胞是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对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能在理论上为肿瘤性疾病提供治疗对策。

本文介绍了几种抑制肿瘤增殖的基因以及其他对肿瘤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物质。

关键词:肿瘤,抑制,研究在体内,肿瘤细胞不但增殖失控形成新的肿块,而且侵袭破坏周围正常组织,进入血管和淋巴管中,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滋生继发性的肿瘤,这些继发性的肿瘤又侵袭和破坏植入部位的组织。

肿瘤抑制基因则可以编码抑制细胞生长和阻止细胞恶化的蛋白质,起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物质能抑制肿瘤的生长。

1抑制肿瘤增殖的基因目前发现大约有24个人类肿瘤抑制基因,其中包括编码转录因子如p53和WTl,细胞周期调控因子RB和p16,调节信号传递途径的成分NFl,磷酸肌醇磷酸酶PTEN和调控聚合酶延伸的蛋白质VHL的基因。

由肿瘤抑制基因编码的大多数蛋白质通过某种方式作为细胞增殖的负调控因子,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1.1抑制基因p53 1.1.1 结构及作用机理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

p53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基因全长16~20 kb,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编码393个氨基酸。

P53基因有野生型(wild2type p53,wtp53)和突变型(mutant2type p53 ,mtp53) 两种,wtp53可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在维持细胞增长、抑制肿瘤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当其转变为mtp53时,则失去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转化和过度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

p53蛋白对于细胞周期的作用是间接的,主要是促进p21基因的转录,增加p21蛋白的合成发挥作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论文

医学细胞生物学论文

医学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学与医学(小组成员:王萌,周蒙,赵晓娇,赵丽葵,郑大芳,朱慧凤) 摘要:医学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人体生老病死的机制,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规律,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以达到增强人体健康。

它是综合的学科,必须吸收或利用其他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使之不断提高和发展。

而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各项成果、课题当然与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

关键字:细胞信号转导~基因工程~治疗性克隆细胞生物学的某些主要研究领域与医学意义一(细胞信号转导(一)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水溶性信息分子必须首先与胞膜受体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将细胞外的信号跨膜转导至胞内;脂溶性信息分子可进入胞内,与胞浆或核内受体结合,通过改变靶基因的转录活性,诱发细胞特定的应答反应。

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二) 细胞导致信号转导异常的因素分别有生物学因素;理化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学因素和内环境因素无论是受体,配体或者受体后信号转到通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效应,使细胞曾之,分化,凋亡,代谢或者功能失常,并导致疾病1(信息分子异常2(受体信号转导异常3(G蛋白信号转导异常4(细胞内信号的转导异常5(多个环节细胞信号转导异常6(同一刺激引起不同的病理反应7(不同刺激引起相同的病理反应(三)细胞信号转导异常性疾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调整细胞外信息分子的水平如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中多巴胺浓度降低,通过补充其前体L-多巴,可起到一定的疗效。

2(调节受体的结构和功能针对受体的过度激活或不足,可分别采用受体抑制剂或受体激动剂达到治疗目的。

3(调节细胞内信使分子或信号转导蛋白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调节胞内钙浓度的钙通道阻滞剂,维持细胞cAMP浓度的β受体阻滞剂和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细胞生物学综述.doc

细胞生物学综述.doc

细胞生物学综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

细胞生物学已经成为当代生物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尖端学科,是生物、农学、医学、畜牧、水产和许多生物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50年代以来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大都授予了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

1. 什么是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四大前沿学科之一。

它的内容处处体现着现代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交叉与整合。

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学科。

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概念和方法引进之后,细胞生物学由光学显微镜下结构和功能的简单描述进入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

潘大仁在其书中谈到:“研究细胞及其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称为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 。

[1]换种说法就是细胞学(cell biology)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

细胞生物学由Cytology发展而来,Cytology是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特别是染色体)的研究。

目前,人们已经把细胞整体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的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探索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的规律。

[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1665-1830S,细胞的发现,进入显微生物学阶段。

2)1830-1930S,细胞学说的提出,Cytology的诞生。

3)1930-1970S,电镜技术的应用,Cytology发展为细胞生物学。

4)1980S以来,进入分子细胞生物学阶段。

2.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1) 细胞结构与功能一般认为:细胞(cel[]是由膜包围的原生质(protoplasm)团,通过质膜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流,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套完整的代谢和调节体系;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细胞生物学综述

细胞生物学综述

细胞⽣物学综述细胞⽣物学综述摘要:细胞⽣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平、亚显微⽔平、分⼦⽔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活史和各种⽣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本⽂以细胞⽣物学简史为起点,接着介绍经济时代细胞⽣物学的特点,最后结合我国情况介绍了我国细胞⽣物学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细胞⽣物学简史特点发展战略正⽂:细胞⽣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平、亚显微⽔平、分⼦⽔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活史和各种⽣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物学是现代⽣命科学的前沿分⽀学科之⼀,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物学位于分⼦⽣物学与发育⽣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细胞⽣物学简史细胞⽣物学虽说是⼀个⽐较年轻的学科,从学术思想上却可以追溯到较早的年代。

1883年德国胚胎学家W.鲁就阐述过关于遗传和发育的设想。

他假定受精卵中包含着所有的遗传物质,后者在卵裂时不是平均地分配到⼦细胞中,这种不同质的分裂决定⼦细胞及其后代的命运。

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发展了这种想法,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裂球的不均等分裂导致了细胞的分化。

虽然这些见解都已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可以看出细胞⽣物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在那时已被提出来了。

以后E.B.威尔逊1927年在他的《细胞──在发育和遗传中》的巨著中明确指出:细胞是⽣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发育和遗传这些⽣命现象应当在细胞上研究。

1934年,美国遗传学家和胚胎学家T.H.摩尔根在遗传学取得巨⼤成就之后,在企图融合发育与遗传的《胚胎学与遗传学》⼀书中写道:“可以设想,各原⽣质区域在开始时的差异会影响基因的活动,然后基因⼜反转过来影响原⽣质,后者就开始⼀系列新的、相应的反应。

这样,我们可以勾画出胚胎各部分的逐步建⽴和分化。

”但在摩尔根的年代,由于细胞学和其他相邻学科还未发⽣密切的联系,或者说其他学科尚未能在细胞⽔平上开展关于发育和遗传的研究,所以细胞⽣物学只能在50年代之后,各⽅⾯的条件逐渐成熟了,才得以蓬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
课程论文
题目:第二信使cAMP/cGMP对大鼠
卵巢功能的调控机制
第二信使cAMP/cGMP信号通路对大鼠卵巢功能的调控机制
摘要:
在哺乳动物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分化需要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特异性基因的协同表达.这一程序的执行依赖于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之间交换的局部信号,以及促性腺激素的调控。

因此,用信号转导通路来解释促性腺激素对哺乳动物卵巢卵泡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可以很好的解释在这些过程中那些基因的适时表达与调控.卵巢卵泡的生长发育以及卵母细胞的成熟与排卵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作用过程,其都可以转为对环核普酸水平的调控.胞内cAMP的变化可以调控促性腺激素对颗拉细胞与膜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由此可见,第二信使cAMP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为什么相同的cAMP加印信号可以诱导不同的生理反应。

20年前,cAMP信号区域化的提出似乎解答了这一疑惑.哺乳动物卵巢产生可用的卵母细胞主要取决于促性腺激素对卵泡发育、颗粒细胞成熟,排卵及黄体化的调节作用.LH和FSH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AMP依赖性信号转导,现在也已经发现许多其他因子可以通过激活其他信号转导通路来调节促性腺激素对卵巢的作用.因此,目前研究表明第二信使。

cGMP田对卵巢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第二信使磷酸二脂酶卵巢细胞
1第二信使cAMP/cGMP通路对大鼠颗粒细胞体外成熟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颗粒细胞中第二信使。

cAMP/cGMP的失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系列相应的PDE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变化.为了研究第二信使通路在大鼠颖粒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体外培养了未成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利用FSH处理颗粒细胞,并检测了E2,cAMP/cGMP浓度的变化,同时分析了PDE4蛋白的表达及cAMP一PDE活性的变化.结果清楚地表明颗粒细胞在48h成熟时,试验组cAM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GMP没有明显变化;蛋白印迹试验发现试验组出现两条PDE4条带,约80和70KDa;cAMP一PDE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在整个48h过程中的活性都较低,而试验组在6到12h时,cAMP一PDE活性显著升高.综上所述,在大鼠颗粒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FSH使cAMP 一PDE活性升高主要与PDE4蛋白的表达有关,同时颗粒细胞中cAN于的累积不是通过cAMP一PDE活性的变化来实现的.
2第二信使cAMP/cGMP通路在大鼠胚胎早期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了研究第二信使cAMP/cGMP通路在哺乳动物早期卵巢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组织学观察确定胎鼠卵巢发育,通过RL气研究胎鼠卵莱中cAMP/cGMP田水平及其相应PDE活性变化.结果发现胎鼠卵巢cAMP田水平在12日龄时最低,到15日龄之后显著升高,直到出生后1日龄没有明显变化;而胎鼠卵巢cAMP一PDE活性呈相反的变化,12日龄时最高,其他时期差异不显著.胎鼠卵巢c GMP州田水平变化在整个妊振后期,卵巢分化形成之后,一直没有明显变化;而。

cGMP一PDE活性变化在12日龄时最高,巧日龄时显著降低,之后虽然有所下降,但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cAM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雌性胎鼠卵巢的生长发育,同时表明cAMP/cGMP信号通路中PDE在这个过程中作用方式也是不同的.
3第二信使cAMP/cGMP通路在新生大鼠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了研究第二信使cAMP/cGMP通路在哺乳动物卵巢卵泡生长启动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组织学观察确定新生大鼠卵粱印泡发育,通过RIA研究新生大鼠卵巢中cAMP/cGMP水平和相应PDE活性变化.结果发现新生大鼠在10日龄前cAMP浓度逐步升高,与卵巢卵泡发育是一致的,21日龄时显著降低;而cAMP一PDE活性在10日龄前没有明显变化,21日龄时则显著升高.。

cGMP水平在出生时较高,在5日龄时显著降低,然后到10日龄时升高到最高水平,紧接着在21日龄时降低;而cGMP一PDE 活性在1到10日龄期间没有显著性变化,但在21日龄时显著升高了.这些结果表明cAMP 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大鼠印巢卵泡生长的启动与发育,而PDE在卵巢卵泡的早期发育中没有显著性作用;21日龄cAMp/cGMp水平和PDE活性变化同时表明cAMP/cGMP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对话.
4第二信使cAMP/cGMP通路在未成熟大鼠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为了研究第二信使cAMP/cGMP通路在哺乳动物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组织学观察确定未成熟大鼠卵巢卵泡发育模型,通过RIA研究未成熟大鼠卵巢。

cAMP/cGMP水平和相应PDE活性变化.结果发现未成熟大鼠卵巢cAMP水平在eCG处理后显著升高,hCG处理后24h继续显著性升高,到72h时则显著性下降;而cAMP一PDE活性在eCG处理后没有明显变化,hCG处理后则先是升高,紧随着开始下降.cGMP 水平的变化与cAMP变化相似,eCG处理后显著升高,hCG处理后24h继续显著性升高,到72h时则显著性下降;而。

GMP一PDE活性在eCG处理后显著下降,hCG处理后则显著升高。

这些结果表明cAMP/cGM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大鼠卵巢卵泡生长与发育,而PDE在卵巢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呈阶段特异性。

5第二信使。

cAMP/cGMP通路在成年大鼠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了研究第二信使cAMP/cGMP通路在哺乳动物发情周期中对卵巢卵泡发育的调拉作用,本试验通过阴道涂片的方法确定成年大鼠的发情周期,通过组织学观察确定成年大鼠卵巢卵泡发育模型,通过RLA研究成年大鼠卵巢cAMP/cGMP田水平和相应PDE 活性变化.结果发现成年大鼠卵巢cAMP水平除发情期(E)外的其他三个发情阶段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中发情期(E)卵巢cANMP水平则显著低于发情周期的其他各个阶段;而cAMP一PDE活性在整个发情周期中都没有显著性的变化.。

GMP水平在发情期(E)和乏情期(D)较低,在间情期(M)和发情前期(P)较高;而cGMP一PDE活性与cGMP水平相比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cGMP一PDE活性在发情期(E)和乏情期(D)较高,在间情期(M)和发情前期(P)较低;相关性分析发现卵巢。

GN田水平与。

GMP一PDE活性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二一0.7715,二16,P<0.05)。

这些结果表明cAMP/cGM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大鼠卵巢卵泡生长与发育,其中cAMP一PDE在发情周期中对cAMP信号的调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发情周期中。

cGMP一PDE可能是调控cGMP信号的主要影响
因素.
6第二信使cAMP/cGMP通路在老年大鼠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了研究第二信使cAMP/cGMP于通路在老年哺乳动物卵巢功能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组织学观察确定老年大鼠卵巢卵泡发育模型,通过RIA研究老年(PE)大鼠卵巢cAMP/cGMP水平和相应PDE活性变化.结果发现老年(PE)大鼠卵巢cAMP水平与成年大鼠发情期(E)卵巢cA州田水平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老年(PE)大鼠卵巢cAMP一PDE 活性则显著低于大鼠发情期(E)卵巢cAN印一PDE活性.发现老年(PE)大鼠卵巢cGMP 水平虽然高于成年大鼠发情期(E)卵巢cGMP水平,但差异不显著,而老年(PE)大鼠卵巢cGMP一PDE活性则显著低于大鼠发情期(E)卵粱cGMP一PDE活性.这些结果表明cAMP/cGMP信号通路可能与雌性老年伊E)大鼠卵巢囊肿直接相关,尤其是CAMP一PDE与cGMP一PDE活性的降低可能就是由于雌性老年(PE)大鼠卵巢囊肿的形成.
综上所述,本试验研究利用一个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和六个大鼠卵巢发育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第二信使cAMP/cGMP信号通路在整个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作用,结果表明在大鼠颗粒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FsH使cAMP—PDE活性升高主要与PDE4蛋白的表达有关,颗拉细胞中cAMP的累积不是通过cAMP一PDE活性的变化来实现的;同时表明cAMP一PDE在卵巢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呈阶段特定性.
参考文献
StefallE,WiesnerB,BalllieGS,MollajewR,Henn V,LorenzD,Santaxnaria K,NedvetskyP,HundsruckerC,BeyennannM ,Galll,Maehityre AN,.Compartmentalization
of cAMP-dependent signaling by phosphodiesterase-4D is involed in the regulation of vasopressin-mediated water reabsorption in renal principal cells. J Am Soc Nephrol.
2007,18(l):199-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