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
这反映了(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2.商代上帝神的权威性很高,凡事都要占卜;西周认为周王权力的确立是“受命于天”,国王自称“天子”。
这说明中国古代早期( )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B.政治统治借助社会人伦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血缘亲疏决定政治地位3.《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注:“服”即“服侍天子也”)据此推断,西周时直辖“甸服”之地的是( ) A.周天子 B.诸侯王C.卿大夫 D.士4.《周礼》记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日媺宫室,二日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
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
”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5.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C.“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D.“天下一家”“家国一体”6.禹在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出征三苗时誓师说:“济济有众,咸听朕言。
……蠢兹有苗,用天之罚。
”这表明( )A.王位世袭制的确立B.禹君主专制地位的确立C.禹已掌握最高王权D.“禅让”观念的消除7.“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8.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高一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一、挑选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X•福建厦门高一期末考试)据甲骨文记载,商王“宣传‘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应了商代()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利C.权利向皇帝高度集中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解析:选A。
材料中商王将自己说成“帝”神之后,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应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触及按血缘亲疏对政治权利进行分配,故B项毛病;商朝政治权利分散,皇帝称谓也不符合史实,故C项毛病;材料不能看出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故D项毛病。
2.(202X•湖北荆门高一期末考试)梁启超认为:“中国历成心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C.实行禅让制D.实行郡县制解析:选A。
部落体制下,各部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西周大规模推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从而“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故A项正确;宗法制是为解决贵族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毛病;禅让制终结于夏朝,故C项毛病;郡县制在秦统一之后才大规模推行,故D项毛病。
3.(2015•浙江学考)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察举制解析:选A。
材料“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体现天子为诸侯之君主。
由此判定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为分封制,而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故A项正确。
4.(202X•湖北黄石有色一中高一月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解析:选B。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先秦时期祭祀活动按照一定亲疏贵贱规则,通常情况下宗族地位高的政治权力也高。
但后《礼记》记载中出现了宗子只是士而平民却成了政治地位较高的大夫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祭祀顺序不好安排。
这种局面( ) A.说明祭祀活动是封建迷信B.巩固了分封制度.表明宗法制度已被破坏D.导致平民将相大量出现答案:解析:材料中宗子是士,而平民却成为大夫,宗子政治地位低于平民,这与祭祀活动中宗子高于平民的宗法次序相冲突。
这反映出宗法制已被破坏。
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礼记”“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故A项正确。
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故B项错误;郡县制不是贵族政治,故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属于西汉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错误。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郡县制的进步性.促进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答案:解析: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称为食邑。
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
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故本题选。
4.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材料信息的本质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答案:B解析:依据“无尺土之封”,可知是指秦朝的郡县制,“使后无战攻之患”则是对郡县制的肯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0年央视春晚成龙深情演唱《国家》,歌曲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完美呈现,诠释了国与家的血脉相连,让亿万中国人在感动之余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古代把“国”与“家”结合起来的制度是(A.王位继承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 史学家张萌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
”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父系家长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皇帝制度3.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4.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5.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6.《三字经》写到:“同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礼乐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反映了()的来历A. 上古天神名号B. 上古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称呼C. 先秦王朝统治者称呼D. 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称谓8. 右图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组织模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教版⾼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做历史试题不仅是对学⽣知识掌握的⼀个考查,通过试题卷的检测,还能找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些遗漏的地⽅。
所以,你准备好了做这⼀份试卷吗?下⾯是店铺整理的⼈教版⾼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练习试题以供⼤家去学习。
⼈教版⾼中历史必修⼀第⼀单元练习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对与⽗母同辈的称谓⾮常多,⽐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A.分封制B.宗法制C.等级制D.礼仪制 2. 《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百载,最长久。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周朝的政治⽂化具有惊⼈的延续性和稳定性B.“天下共主”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C.“天⼦封诸侯”打破⽅国⾎缘界限D.宗法制度有利于构筑国家的向⼼⼒ 3. 西周⽴国,以封建制度为⽀柱,政治秩序仰赖封建制度来维持。
我们对于周代封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宗法关系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B.与周王室⽆⾎缘关系者,被排除出封建对象之外 C.诸侯受封以后仍维持与周王室的关系 D.统治权⼒与⼟地依贵族阶级⾼下⽽逐层分割 4. 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B.都以⾎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D.都对后世产⽣深远影响 5.分封制在周初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周王室衰微B.⽣产⼒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D.⽣产关系的变化 6.下列关于赢政改“王”⽽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化皇权B.效法古代明君C.君主集权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 7. 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左右各有⼗⼆字铭⽂:“‘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
”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能⽣效。
上⽂“右在”后⾯的”----------“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夫 D.丞相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 为之郡⾢,废侯卫⽽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A.阐述格物致知的理念B.表明重建儒学信仰的完成
C.奠定理学形成的基础D.成为明朝官方正统哲学
23.“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这种变化是为了
A.儒家思想家提倡谦虚的美德B.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代
C.同姓贵族是权力分封的主体D.周天子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8.“日暮乡关何处是,今年除夕不放假;日照香炉生紫烟,今年除夕不放假。”网友们对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吐槽的背后,更多的是表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结。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
(2)措施:以“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中央兵权,由文官担任枢密使;拣选精装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其余充任厢军和乡兵;实行更戍法。用课本史实表述亦可,笼统回答重文轻武,守内需外不给分。
(3)思路一:能指出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时代和评价的着眼点或目的进行分析。如:范祖禹为北宋中期人,评价着眼于宋代的文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之前地方割据、武人跋扈的历史重演,侧重于王朝内部,以肯定为主;朱熹为南宋人,评价着眼于宋代的文官制度带来了军事上积弱,最后导致靖康之变,宋朝亡于外部势力入侵,侧重于外部,以否定为主。两人的评价存在时代的差异,同时也都带有针对现实政治的主观反思。思路二:根据材料归纳出两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作简要分析,再进行辩证的评析。
26.①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②执掌宰相职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27.(1)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有 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周与鲁的关系是( )A .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2.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 ( )A.御史大夫、按察司B.丞相,参知政事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3.“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4.西汉统治者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而进行封国,但后来却出现了“七国之乱”。
在汉武帝时,为解决封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A.继续推行封国B.颁布“推恩令”C开始实行行省制度 D.权分三司5.“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朝廷与边疆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经济利益上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6.西汉主父偃曾建议皇帝说:“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
”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动机是( )A.主张推行分封制B.分割诸侯王的直属领土C.分化削弱诸侯王实力 D.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7.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
他颁布前审批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A.③④B.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9.“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人教版必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必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1.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
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
该学者意在强调( )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2.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
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3.从秦朝开始,地方长官就有自辟僚属权,虽然中央限制郡只有辟署百石以下,县只有辟署斗食以下掾史吏员的权力,但地方设官,除几位主要长官的官秩在百石以上外,其余诸曹掾史本都在百石以下。
据此可知,这一传统( )A.有利于完善地方官僚体系B.容易产生封建割据势力C.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D.说明郡县长官权力开始扩大4.对比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到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官吏数量的增加B.废丞相加强君主专制C.以分权形式实现集权D.官僚机构职能的变更5.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幕中出土的大量秦简,其中包含《置吏制律》三条,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三月必须截止。
这一规定( )A.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B.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C.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D.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6.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
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弛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典例剖析]例1 下⾯是⾼⼀某班同学在学习了《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后形成的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认识,请你进⾏判断( )①甲同学认为分封制是把包括镐京、洛⾢在内的⼴⼤地区的⼟地和⼈民授予王族、功⾂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同学认为从“礼乐征伐⾃天⼦出”到“礼乐征伐⾃诸侯出”反映了分封制的⽡解 ③丙同学认为宗法制的核⼼是嫡长⼦继承制 ④丁同学认为在周王室中周王正妻所⽣之⼦⼀定能够成为⼤宗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①③正确,②④错误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剖析]①镐京、洛⾢属“王畿”之地,由周王直接管辖,不是分封的范围 ×② “礼乐征伐⾃天⼦出”反映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不可动摇;“礼乐征伐⾃诸侯出”体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王权衰落的现象,说明分封制的⽡解 √③宗法制是以⽗系⾎缘关系确定政治等级,嫡长⼦继承制是其核⼼ √④在宗法制下,只有嫡(正妻)长⼦才能成为⼤宗,余⼦只能为⼩宗 ×[答案] C[题组冲关]1.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召公奭于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王可在燕国直接任免官吏B.召公奭在周王室中属于⼤宗C.召公奭领有燕国⼟地和⼈⼝D.燕国物产全部归召公奭所有解析 本题考查对西周分封制的理解和掌握。
在分封制下,周天⼦具有权威,但受封的诸侯在⾃⼰的领地内,享有相当⼤的独⽴性,如设置官员、建⽴武装、征派赋役等,因此A项不正确;召公奭在周王室中属于⼩宗,故B项不正确;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镇守疆⼟、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因此D项不正确;故选C项。
答案 C2.⼀位西⽅学者说:“中国⼈的姓总是位于个⼈的名字之前,⽽不像西⽅那样,位于个⼈名字之后。
”中国⼈强调姓⽽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个⼈观念淡漠B.男尊⼥卑思想严重C.宗法观念深厚D.儒家伦理道德强⼤解析 姓是家族的标志符号。
“中国⼈的姓总是位于个⼈的名字之前”反映了中国⼈对家族的重视,本质上反映了宗法观念的深厚。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1单元综合测试人教版必修1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 单元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1·安徽皖南八校高一联考)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解析: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利,故、B、、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
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答案: A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它具体反映的早期政治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君主专制D.宗法制度解析:本题考查生的解能力。
漫画体现了嫡长子在家庭中的宗主地位,是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典型写照。
答案: D3(2011·安徽淮北高一检测)据齐鲁晚报载,“十五”期间,山东省西部一些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全省二孩性别比达到1∶20左右。
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从历史角度看,这种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B.举制.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郡县制解析: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丝关系强化训练强化训练之上的一种政治制度。
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注重家族的血缘传承,普遍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
B、、D三项与重男轻女观念无关。
答案: A4.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其中“海内皆臣”一句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解析:本题考查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海内皆臣”说明秦已实现大一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答案:5.“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山东莒南高一上学期历史练习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编者:彭春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是《带冠冕的禹》。
关于禹的说法,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B.禹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C.禹创立了宗法制度D.禹创立了分封制度2、现在我们看电影电视时经常看到一些历史剧,其中就有许多的宰相或丞相比如曹操、诸葛亮等等。
我国古代在中央设相这一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3、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鼎(右图)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
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5、关于西周宗法制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对后来历朝历代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对于以后各朝代的王位(皇位)继承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下列对于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秦《峄山石刻》(如图)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 B.实行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8、下图是身穿新设计的衣冠的秦始皇,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之一,开业创国成就突出。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时量:4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1.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周人封建,亦由当时形势之实际需要逐步逼随而成,同时亦是周民族对于政治组织富于一种伟大气魄之表见。
”钱穆是在A.批评周人的保守落后 B.肯定周人实行的分封制C.指出周人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赞扬周人开创了分封制2.右图为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家祠,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艺术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又称陈氏书院。
广东72县陈姓人合资兴建祠堂,主要是因为A.当时广州知府的命令 B.受宗法制的影响C.西方思想的冲击 D.清朝重视培养实用人才3.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4.《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5.南宋时地方官选任实行地区回避,其规定:官员在非乡贯“州县寄居己及七年,虽未及七年,而有田产物力及三等户以上,并不许注授本处差遣”。
实行回避制度,主要目的是A.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加强对地方管理控制 D.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6.明朝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一直是一级行政区最高长官。
尽管自宣德年间开始出现总督或者巡抚等职,但明朝总督与巡抚一般仅为军事长官且为临时性,一般不能干涉布政使与按察使的工作。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2)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2)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1.B2.解析:分封除了封给土地、人口等外,还封给不同的爵位,而爵位是有等级的。
等级不同待遇就不同。
答案:A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知成阳的基本布局是:以成阳宫为中心,形成众星拱辰的格局。
成阳宫是秦王朝的正宫,是皇帝的日常居所,国政朝议的所在。
由此可知,答案选C。
答案:C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一切军国大权由皇帝掌握。
在中央政府中.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
而郡守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答案:C5.解析:西汉时期虽然实行分封制,但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还是郡县制。
答案:C6.解析: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A、B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
由“首长制到委员制”,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是皇权在不断加强。
答案:D7.解析:西汉时期特别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政治方面改革了官制,组成了“中朝”,实质上削弱了相权.因此可排除①;两汉时期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弱地方权力。
加强中央权力,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明显加强了,故②应选;汉武帝以后,汉朝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
故③应选;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汉朝除郡县制外,还实行了封国制,故④应选。
因此正确答案为B。
答案:B8.解析:“杯酒释兵权”主要是解除地方武将的兵权,这样就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故宋太祖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杯酒释兵权”并没有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可排除A项;解除武将兵权的是皇帝,故并没有反映文官与武官之间以及百官内部的矛盾,可排除B、D两项。
答案:C9.解析:结合引文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集权的主观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提高地方办事效率。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对于历史的学习,除了背之外,还要多做练习!那么,究竟要怎样有效的去做题呢?下面不妨和WTT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禹铸九鼎”和“禹开九州”的古史传说,实际上反映了( )A.禅让制的结束B.夏朝的建立C.商王朝的发展D.西周的强盛2.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
从承继的角度看,该制度受到了前朝哪些制度的影响?( )①禅让制②王位世袭制③分封制④血亲宗法制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秦朝中央官制中,“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是( )A.太尉B.参知政事C.丞相D.御史大夫4.下列皇帝中,颁布“推恩令”以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宋太祖D.明太祖5.科举制度形成于(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6.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行政管理体制,创始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当代中国最高地方行政制度──省制,开端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8.下列皇帝中,设置军机处的是( )A.明太祖B.顺治帝C.康熙帝D.雍正帝9.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起到限制作用的是(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②唐朝设置节度使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下列各项中,揭示明清两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 )A.官僚机构不断膨胀B.皇帝专权达到顶峰C.官场腐败之风盛行D.君臣关系变成主奴关系二、问答题皇权至上,是我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据此,请回答:(1)隋唐两朝为维护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2)明清两朝为维护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C 4.B 5.C 6.B 7.D 8.D 9.B 10.B二、问答题(1)隋以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为最高统治机构;唐继承隋三省制而有所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答案1.解析:A 在启夺得王位之前,中国古代采用的是禅让制,但是从启夺取王位开始,王位世袭制便取代了禅让制,故答案为A。
2.解析: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分封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如“封地”“封国”等,根据这些词语即可判断,这些姓氏与中国古代的分封制有密切联系。
3.解析:B 这段材料实际体现了寻根问祖的现象,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影响,故答案为B。
4.解析:D 本题综合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这两者构成奴隶制社会政治制度的主体,维系了奴隶主的正常统治,但保证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则说法错误。
5.解析:B “新制度”指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权力的高度集中,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
6.解析:B 本题考查秦朝中央官制。
太尉负责军务,但实际并未设置,故③错误。
7.解析:A 注意抓住这个变化,“封建亲戚”体现的是分封制,“裂都会而为之郡邑”体现的是郡县制,因此这个变化的过程体现了分封制的废除。
8.解析:A 注意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即“分天下为郡县”,据此即可判断,秦代废除了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
9.解析:B 据题干信息:“县、邑、侯国”等可知西汉永始四年前后在东海郡亦有侯国存在。
故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
10.解析:C 做好本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意思。
意为:宋太祖认为五代时地方割据严重,民受其害,所以选择文臣做地方官。
据此,即可判断措施是C。
11.解析:D 从材料看,元朝疆域空前扩大,为了有效统治地方,元朝统治者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在地方设立行省,对地方实行有效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
12. 解析:A 该题是一道补充说明式选择题。
B、C、D三项表述的相同之误在于都带有“世袭”或“门第”。
须知科举的推行,打破的就是“世袭”“门第”的选官制度。
13.解析:D 据材料推断A、B两项属于史实,C项属于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即史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2.‚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
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表1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6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7.‚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致事‛的现象反映了2A .君主专制的消弱B .宗法制的消亡C .中央集权加强D .分封制的巩固 8. 有人这样说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A .限制君权B .消弱相权C .实行君主立限制D .废除三审六部制9.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 .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买国B .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国民党从新诠释了三民主义D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0.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州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共8个单元 附解析 10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页) 109附解析个单元8共(全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100满分分钟:45时间() 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中易 4 、32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6 、57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4 、12、1113 、10、 9、8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 、18、1620 、17、15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综合21 22 ,小题20本大题共(一、选择题) 分60共,分3每小题,莫如亲亲,捍御侮者;犹惧有外侮,怀柔天下也)指周(“其1.故以亲屏( )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周。
拱卫王室统治B.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A. 扩大统治范围D. 明确宗室血缘亲疏C.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B 解析2.以嫡,纣王虽幼;不得立,系庶出,“微子启虽长:《吕氏春秋》记载( ) ”材料反映了立。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 财产继承的原则A.C. 兄终弟及的传统D. 任人唯才的要求页109 共页1 第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虽幼不得立”,“庶出:B 解析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位间的关系立于宗庙的先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朝(商3.。
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示”有大小之别。
称之为“示”,王的神主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 ) 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A. 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B. 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C. 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D.项A故,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在西周而非商朝时期:C 解析B故,宗法制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而非迟至商朝才出现;错误项错误它们之间无一不是,等级秩序到继承制度礼仪、从祭祀规格、;这就表明了商朝统治阶级重视血缘继承,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纽带的,治国理念“家国同构”浓厚的;项正确C故,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运作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
2、西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纯粹的原始家族等级关系
B.单纯的古代政治隶属关系
C.严格的家庭上下等级关系
D.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3、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4、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5、老子,姓李名耳。
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
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7、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
A.分封制的废除
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
D.内阁制的形成
8、《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
9、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
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
的监督。
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B.御
史大夫C.尚书令D.刺史
10、左图是古代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A.西周B.战国C.秦朝D.西汉
11、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其廿四有堠。
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2、《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置枢密使
C.实行三省制
D.实行行省制度
13、许多成语典故都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相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美梦等,该制度()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14、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15、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
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
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16、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的中枢机构是指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也称“枢机”“机要”“枢要”。
中枢机构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呈现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趋势②提高了行政效率③机构越来越完善,对社会促进作用越来越大④这种演变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相一致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势力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18、军机处的设置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宋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雍正帝
19、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反映了秦朝、唐朝、元朝、明朝四朝的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
20、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
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
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1 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5分)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8分)
(2)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5分)据此并结合材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
(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12分)
参考答案
ADCBB BAABD BDACB CADDA
(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
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2)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
原因:中书省权力过重。
措施: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3)趋势:相权渐趋衰落,皇权日益强化。
影响: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