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知识总结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纬线和经线。
- 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相互平行。
- 重要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回归线(23.5°)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66.5°)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 重要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
3.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
- 地球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一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4. 地图的三要素。
- 比例尺:- 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表示形式:数字式(如1:100000)、线段式(如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 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中考必备: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doc

第一章地球与宇宙(七年级上第3章)(一)我们居住的地球屮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 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 登高塑远(3) 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4) 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7) 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
(形成的原因:地球的白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卜•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地壳、地幔、地核(二入地球仪和地图赤道(0°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1 •地球仪: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经线 纬 线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 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 周的圆圈圖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圖,每一条纬线口成纬线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等长) 就半球來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 全球来说,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指不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经纬线的特点:(1) 经线直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 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 111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1) 经度的划分是以木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 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
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 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自然地理方面:1.大气和气候-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等的认识。
-平均气温和气温分布: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的特点及分布。
-天气图解读:掌握天气图中气压、风向、风力等的表示方法和含义。
-大风、台风的形成和特点。
2.水资源和水循环-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了解地球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湖泊、河流等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方法。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认识蒸发、凝结、降水等水循环的过程,了解水循环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湿润带和亚热带草原带-湿润带的植被和动物:了解湿润带的常见植被和动物,如森林、热带雨林等。
-亚热带草原带的特点和分布: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地理分布情况。
-亚热带草原带对人类的影响:了解亚热带地区的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4.地壳运动和地理灾害-地壳运动的类型和特点: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构造的认识。
-地理灾害的种类和影响:洪水、旱灾、地震、火山喷发等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预测和防御地理灾害的措施:包括监测预警、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地理方面:1.人口和城市-人口数量和分布:掌握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概念,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城市的发展和影响:认识城市的定义、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功能。
-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包括城市交通、城市污染、城市更新等方面的知识。
2.农业和工业-农业的发展和类型: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认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
-工业的发展和影响:认识工业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工业的发展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因素对农业、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地球村的概念和实践。
-国际组织和地理合作: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作用,认识国际间的地理合作和交流。
以上仅为初中中考地理的基本知识点,还需要结合教材和学校的具体教学要求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2023年中考地理61条重点考点汇总及10大解题技巧

中考地理61条重点考点汇总及10大解题技巧一、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汇总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8、海拔和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一、地球基本知识1.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的形状近似于椭球体,两极略扁平,赤道略膨胀。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km,极半径约为6357km,赤道周长约为40075km。
2. 地球的运动•自转:地球绕自身的轴心西东方向旋转一周称为自转,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称为公转,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
3.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纬度:地球表面从赤道到北极或南极的圆周上的一个点到赤道的距离称为纬度,用角度来表示。
•经度:地球表面上经过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通过伦敦的子午线)的夹角称为经度,用角度来表示。
二、中国地理1. 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西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相连,南濒南海,东南与菲律宾等国相望。
•中国横跨东经73°33’到135°05’,北纬18°10’到53°33’之间。
2. 中国的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有高原、平原、盆地、山地等。
•高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
•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华北平原、华东平原等。
•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长江流域的武陵山脉、秦岭、夔山等。
3. 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等。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少。
•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高山地区,气温低,气压小,降水量大。
三、地理特征1. 河流与湖泊•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97km,流经中国境内约6300km,是中国的重要水利资源。
•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464km,流经中国境内约2900km,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青藏高原:世界的“屋脊”,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发源了长江、黄河等众多河流。
•长白山天池:中国最深的淡水湖泊,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1. 世界地理知识点- 大洲:位于地球表面的七大陆,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国家:各个国家的位置、首都、主要语言和人口数量。
- 纬度和经度:地球表面的划分方式,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经度表示东西方向。
- 自然地理: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中国地理知识点- 地形:中国的地貌特征,如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等。
- 主要山脉和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以及华山、泰山等著名山脉。
- 经济地理:各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特点,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等。
- 地理分区:了解中国的地理区划,如华北、华东、西南等。
3. 环境与资源知识点- 气候:各地气候带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 生态环境:研究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了解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类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 能源资源:了解各种能源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情况,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4. 经济地理知识点- 农业: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 工业:认识各地区的主要工业发展特点,如重工业、轻工业等。
- 贸易与交通: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贸易方式,以及国内外的主要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
5. 人口与城市知识点- 人口分布与迁移: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与城镇:了解城市和城镇的概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 城市规划和建设: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这份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包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环境与资源、经济地理以及人口与城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考备考非常有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你将对地理学科有全面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能力,可以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物来认识、获取地理知识。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欢迎查阅!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诞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
人口密度一样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洪涝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润的雨林地区、长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散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黄种人主要散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种人主要散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补偿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散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俄罗斯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2._、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散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3._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
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_——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样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散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2023地理复习中考知识点

2023地理复习中考知识点地理复习中考知识点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初中地理复习知识点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是中考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涵盖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
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中考地理必背的知识点,供各位考生参考。
1. 世界地理知识点- 世界五大洲和主要大洲的位置和特点: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 主要海洋和海峡: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直布罗陀海峡、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
- 世界主要山脉和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青藏高原、亚马逊高原。
- 世界主要河流和湖泊:尼罗河、长江、亚马逊河、底格里斯河、尼加拉瓜湖、巴尔干半岛的多瑙河。
2. 中国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地域位置和边界: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鸭绿江、黑龙江、珠江、长江、黄河。
- 中国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北方平原、西南高原、华北平原。
-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高原:长白山、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神农架、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天山天池、青海湖、洞庭湖。
3. 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旱灾、台风、沙尘暴。
- 不同自然灾害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生态破坏、资源浪费。
- 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垃圾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
4. 人口和城市化问题- 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农村人口、人口增长率、老龄化问题。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的问题和挑战。
- 农村劳动力问题: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留守儿童、农村人口老龄化。
5. 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 中国经济的地域分布: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 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电信网络。
- 中国主要港口和铁路干线: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青岛港、海拉尔港、京广线、沪昆线、兰新线。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全总结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全总结一、地球的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似于椭球体的形状。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以自己的轴为中心自西向东旋转,同时绕太阳公转。
3. 地球的倾角:地球的轴与黄道面的倾斜角为23.5°。
4. 地球的地壳构造:地球的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而地壳则有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
二、地球的大气圈1. 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由不同气体组成,其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组成气体。
2. 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史前缘层和主要圈。
3. 大气圈的功能:大气圈在调节气温、不让流动和保护生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地球的水圈1. 地球的水体:地球的水体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
2. 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过程。
3. 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衡,有的地区缺水严重,有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四、地球的陆地1. 地球的陆地形态:地球上陆地的形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台地等。
2. 陆地环境的变化:受地理环境的变化,地球上的地形、气候等都会发生变化。
3. 陆地上的生物多样性:地球上陆地上生物的分布和生长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五、地球的气候1. 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受经度、纬度、高度、海洋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2. 气候的特点:气候有温带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等。
3. 气候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气候对生物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六、地球的资源1. 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
2. 资源的分布:地球上资源的分布不是均匀的,有的地区资源丰富,有的地区资源匮乏。
3. 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地球上的资源应该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以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
七、地理问题1.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生态破坏等。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中考必备)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特 点 经 线 纬 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整理(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地理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共 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 23 省,5 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点归纳

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点归纳2023中考地理复习重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
温度带(自南向北):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降水(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2)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
4、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
5、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沙尘暴,台风,洪涝,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中国的自然资源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②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
4、有色金属:湖南娄底冷水江锡矿山-----锑矿,衡阳常宁水口山-----铅锌矿。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大全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大全1.世界地理:-大洲的划分及其特征-主要海洋和海峡的名称及位置-主要国际交通要道的位置和作用2.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境地理条件-中国地理区划及其特征-中国的地形起伏和地貌分布-中国的气候分布和特点-中国的水系格局和主要河流特点-中国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3.自然灾害:-地震的成因、预报和防治-台风的形成、发展和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防治-干旱和沙尘暴及其防范4.城市地理:-城市的功能分区及其作用-城市人口和就业的特点及其影响-城市交通的特点和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控制-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5.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旅游规划和开发利用-旅游区的分类和特点-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6.农业地理:-农业发展的因素和类型-农业生产区划及其特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和农业技术7.工业地理:-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类型-工业区的分类和特点-工业布局的原则和实践-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8.交通地理:-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作用-陆路、水路和空运的特点和比较-主要交通线路和交通枢纽-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建设和管理9.居民地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特点-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人口流动的原因和特点-城市化进程和城市人口问题-人口政策与人口问题对策10.地理技术与方法:-地图的制作和使用-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地理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统计资料的分析和图表的制作。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初中地理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一项必考科目。
以下是初中地理必考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
1.自然地理知识点1.1天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球的形状,地球的结构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2天气与气候:了解气候带和气候与植被、动物的关系,以及全球气候变化。
2.地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1农业与人口:了解农业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2工业与城市:认识工业与城市化进程,了解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3交通与通信:了解交通与通信对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影响,包括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3.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3.1水资源的分布:了解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及其影响,包括淡水资源和海水资源。
3.2水循环: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以及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4.地球的地貌与地质灾害4.1地球的地貌:了解地球的山地、高原、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貌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2地质灾害: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洪水、干旱等地质灾害的原因和防灾减灾方法。
5.地球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5.1地球的环境问题:了解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水资源短缺、能源消耗等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2可持续发展: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了解人类应如何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6.中国的区域地理6.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陆地边界和海洋边界。
6.2中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认识中国的主要山脉(如长江、黄河、长白山等)和河流,以及它们在国家经济和人口分布中的重要性。
6.3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产业: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是初中地理必考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
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最新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1.地理概念和基本知识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
-地球的形状,纬度和经度,地球的成因和结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理坐标系的应用
-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和陆地地壳
2.自然地理
-气候与气候区划,包括气温、降水和气候类型
-土地利用,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城市用地的分布和变化
-水资源和水循环,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的分布和利用
-地震和火山,包括地震带和最有火山的分布规律
-生态环境和保护,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可持续发展
3.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乡发展,包括人口数量、分布和城市化的现象和影响
-交通与通信,包括陆路、水路、空运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工商业与旅游,包括工业区和旅游景点的分布和发展
-城市与区域规划,包括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文环境和保护,包括文化遗产、历史名城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地理实践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地图的制作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包括地理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采集
-数据处理和地理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地理实践的方法
-空间认知与方位取向,包括方位的判断、地理实践的方向和地图的使用
以上是最新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的归纳,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初三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三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地球的日、地图、地理经度和纬度
4.地球的四季变化
5.地震的形成和原理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2.大气气候区划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3.降水的形式和分布规律
4.湿度、风、雷电的形成和影响
5.水的循环和水资源的重要性
三、人文地理环境
1.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对环境的影响
2.城市化的背景和城市的分布规律
3.农业、工业、交通业的发展和对环境的影响
4.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四、中国地理
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境线
2.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分区
3.人文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分区
4.中国的地理区域发展战略
五、世界地理
1.世界的地理位置和边境线
2.世界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分区
3.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特点和分区
4.国际贸易、旅游、国际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以上是初三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学好这些地理知识点,能够掌握地球和地球上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理解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和地
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分区,并总结出不同地区的发展策略和环境问题,有效提升初三地理考试成绩。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在中考中,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科目,考察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中考地理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 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的。
地壳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
地壳运动包括地板构造和板块运动,主要有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
2. 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由内外圈层组成,包含地核、地幔和地壳。
内圈层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状态,外圈层则包括水、土壤和大气等。
3. 大气层的组成和特性:大气层由气体组成,主要有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其他稀有气体。
大气层的特点包括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以及大气层的各种气候对地球的影响。
4. 陆地地貌和水体地貌:陆地地貌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和河流等。
水体地貌则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与地质作用、气候变化等有密切关系。
5. 气候与气象:气象是大气的短期状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等。
气候是长期的天气规律,包括地区的温度、降水、季节和气候类型等。
6.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现象。
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经济、社会、政治和自然因素。
7.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包括资源分布、工业分布、农业分布和城市化等。
经济地理对于发展地区产业和制定区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8.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规划则是对城市的布局和建设进行规划。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9.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影响着未来的生活和发展。
10.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面积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条件。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初中地理中考必备的知识点面对中考的渐渐逼近,除了平时课上要认真听讲,在复习上还需要怎么做才能战胜中考也很重要。
课后的自主复习很重要,很多知识点都需要我们主动去巩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地理中考知识重点中国气候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1、冬季气温分布: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2、夏季气温分布: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温差不大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原地势高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季长,年际变化大。
成因:降水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有关三、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1.5月登陆,南岭以南,6月到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淮河流域,7-8月到达华北至东北,10月退出大陆2.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四、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五、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的影响1、气候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有各类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六、中国主要灾害性天气1、寒潮发生于秋末,冬季,初春,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强冷空气入侵2、台风夏秋季节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流,西北太平洋最多3、旱涝春夏多旱,夏秋多涝,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暴雨4、沙尘暴冬春季,源于蒙古和我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河流和湖泊一、内流区与外流区1、外流区区域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其供水区为外流区域2、内流区域最终末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其供水区为内流区域3、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二、中国主要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1、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流量丰富,汛期较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小,冰期长2、秦岭-淮河以北(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辽河,海河,黄河流量较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冰期短3、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流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变化水,含沙量小,无冰期4、西南地区(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初中地理考点知识西亚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
(全面版)初中中考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全)

(全面版)初中中考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全)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扁倒的椭球体,赤道
略大于两极。
- 经、纬线和地球坐标:地球的经度和纬度都是用角度来表示,而地球坐标是用经度和纬度的度数来表示的。
- 中国地图:中国地形分布主要为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原。
最大的高原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平原为华北平原。
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
- 气候: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较大。
- 水资源:中国的江河众多,其中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 生态环境: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植被类型
多样,分布不均。
- 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地震、台风、山体滑坡等。
人口与城市
- 人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口质量仍需提高。
- 城市: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交
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交通运输与旅游
- 交通运输:我国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和水运网四通八达,越来越多的高铁正在建设中。
- 旅游资源: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如故宫、长城、黄山、九寨
沟等著名景点。
区域经济发展
-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重要的对
外开放窗口。
-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东
部地区差距的战略。
- 中部地区:是内陆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拥有众多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
以上为初中中考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希望能够对广大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总结初中地理中考知识总结篇一1、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非洲东北部。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地,本区的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联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照中东地形图8.3,了解中东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主要国家、邻国,主要河流、运河、海峡、海洋初中学习方法。
活动p52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藏量最大、生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主要产油国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等3、完成活动p53,记住3条石油输出路线。
航线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到达的国家和地区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各国B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C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4、本区水资源匮乏,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
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是中东地区除石油以外的又一个焦点。
(图8.7 p54)但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经本区。
5、中东主要是白色人种。
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伊斯兰教还把麦加看作圣城。
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集中分布于以色列,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
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材料,活动p56了解)上面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一地理知识点大全之中东,希望同学们都记好笔记了。
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全的讯息尽在哦。
初一地理练习题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练习题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 我国第一长河是_________。
我国第二长河是________。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省(简称青)的________湖〈咸水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省(简称赣)的_________湖。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_______省〈简称湘〉的_________。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_。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__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境内的_________。
2.黄河、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河段划分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高原的__________山脉,最后注入________海。
长江发源于________高原的_________山脉,最后注入_______海。
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________自治区(简称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的_________。
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的_________。
3.黄河各河段主要特点? 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_级阶梯分界地带,________资源丰富。
中游:流经__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形成“地上河”。
4.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中游_________高原地区的_________保持。
5.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_________。
6.正在兴建的长江干流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 )A 葛洲坝B 三峡C 龙羊峡D 三门峡7.下列水电站或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干流的是( )A 飞来峡水电站B 三门峡水电站C 三峡水利枢纽D 丹江口水电站8.导致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 下游成为”地上河”B 中游支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C 上游植被遭破坏9.黄河的水文特征?(1)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级阶梯,__________资源丰富(2)中游流经_________高原,_________多(3)下游进入_________平原,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而形成了“_________”。
10.读中国政区图,找出长江流经的十一个省区(全称及简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云南省( )、重庆市( )、湖北省( )、湖南省( )、江西省( )、安徽省( )、江苏省( )、上海市 ( )。
11.读中国政区图,找出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全称及简称):青海省( )、四川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山西省( )、陕西省( )、河南省( )、山东省( )。
12.长江与黄河均发源于__________高原,共同流经的两个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长江主要支流:__________(经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注入长江干流)、_________(经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注人长江干流)、_________(在湖北省省会武汉注人长江干流)、_________(在重庆市注入长江干流) 黄河主要支流:汾河(主要流经_________省)、渭河(主要流经________省)14.长江主要水电站及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长江干流上)、葛洲坝水利纽(长江干流上)、丹江口水利枢纽(长江支流汉江上) 黄河主要水电站及水利枢纽工程:龙羊峡水电站(黄河干流上)、刘家峡水电站(黄河干流上)、三门峡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15.长江、黄河水灾原因及治理措施?16.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长江( )A.年径流量大B.水力资源丰富C.航运价值高D.流域内资17.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上形成一种“人在水下走中考,船在空中行”的景观,这段河被形象地称为“地上河”。
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 ①结冰期较长②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变慢,泥沙沉积③水流含沙量大④人类向河中倾倒大量固体废弃物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9.下列水利工程,位于长江干流的是( )A . 三峡水利枢纽 B. 三门峡水利枢纽 C. 龙羊峡水电站D. 小浪底水利枢纽20. 黄河、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 .形成“地上河” B. 水能资源丰富 C. 水土流失严重 D.支流、湖泊众多初中地理中考知识总结篇二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我国之最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我国七大古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国煤矿: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
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
有色金属矿: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
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
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
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
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
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
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
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
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中国地形区特点: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我国七大古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