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个中药药名小故事
讲故事学中药
讲故事学中药1.山楂的故事2.六神曲的故事附药:建神曲3.麦芽的故事4.稻芽的故事附药:谷芽5.莱菔子的故事6.鸡内金的故事7.使君子的故事8.苦楝皮的故事9.槟榔的故事10.南瓜子的故事11.鹤草芽的故事12.雷丸的故事13.鹤虱的故事14.榧子的故事15.芜荑的故事16.小蓟的故事17.大蓟的故事18.地榆的故事19.槐花的故事附药:槐角20.侧柏叶的故事21.白茅根的故事22.苎麻根的故事23.羊蹄的故事附药:土大黄24.三七的故事25.茜草的故事26.蒲黄的故事27.花蕊石的故事28.白及的故事29.仙鹤草的故事30.紫珠叶的故事附药:大叶紫珠31.棕榈炭的故事32.血余炭的故事33.藕节的故事34.艾叶的故事35.炮姜的故事36.灶心土的故事37.川芎的故事38.延胡索的故事39.郁金的故事41.乳香的故事42.没药的故事43.五灵脂的故事44.降香的故事45.丹参的故事46.红花的故事附药:西红花47.桃仁的故事48.益母草的故事附药:茺蔚子49.泽兰的故事50.牛膝的故事附药:川牛膝51.鸡血藤的故事52.王不留行的故事53.月季花的故事54.凌霄花的故事55.土鳖虫的故事56.马钱子的故事57.自然铜的故事58.苏木的故事59.骨碎补的故事60.血竭的故事61.儿茶的故事62.刘寄奴的故事附药:北刘寄奴63.莪术的故事64.三棱的故事65.水蛭的故事66.虻虫的故事67.斑蝥的故事68.穿山甲的故事69.半夏的故事附药:半夏曲70.天南星的故事附药:胆南星71.白附子的故事附药:关白附72.芥子的故事73.皂荚的故事附药:皂角刺74.旋覆花的故事附药:金沸草76.猫爪草的故事77.川贝母的故事附药:平贝母、伊贝母78.瓜蒌的故事附药:瓜蒌皮、瓜蒌子79.垂盆草的故事80.竹茹的故事81.竹沥的故事82.天竺黄的故事83.前胡的故事84.桔梗的故事85.胖大海的故事附药:罗汉果86.海藻的故事87.昆布的故事88.黄药子的故事89.海蛤壳的故事90.海浮石的故事91.瓦楞子的故事92.礞石的故事93.苦杏仁的故事附药:甜杏仁94.紫苏子的故事95.百部的故事96.紫菀的故事97.款冬花的故事98.马兜铃的故事附药:青木香、天仙藤99.枇杷叶的故事100.桑白皮的故事101.葶苈子的故事102.白果的故事附药:银杏叶103.矮地茶的故事104.洋金花的故事105.朱砂的故事附药:水银106.磁石的故事107.龙骨的故事附药:龙齿108.琥珀的故事109.酸枣仁的故事110.柏子仁的故事112.首乌藤的故事113.合欢皮的故事附药:合欢花114.远志的故事1.大黄的故事2.芒硝的故事3.番泻叶的故事4.芦荟的故事5.火麻仁的故事6.郁李仁的故事7.松子仁的故事8.甘遂的故事9.京大戟的故事(附药:红大戟)10.芫花的故事(附药:狼毒)11.商陆的故事13.巴豆霜的故事14.千金子的故事15.独活的故事16.威灵仙的故事17.徐长卿的故事18.川乌的故事(附药:草乌)19.蕲蛇的故事(附药:金钱白花蛇)20.乌梢蛇的故事(附药:蛇蜕)21.木瓜的故事22.蚕沙的故事23.伸筋草的故事24.油松节的故事(附药:松花粉)25.海风藤的故事26.青风藤的故事27.丁公藤的故事28.昆明山海棠的故事29.路路通的故事30.穿山龙的故事31.秦艽的故事32.防己的故事33.桑枝的故事34.稀莶草的故事35.臭梧桐的故事36.海桐皮的故事37.络石藤的故事39.老鹳草的故事40.丝瓜络的故事41.五加皮的故事42.桑寄生的故事44.千年健的故事45.雪莲花的故事(附药:天山雪莲)46.广藿香的故事47.佩兰的故事48.苍术的故事49.厚朴的故事(附药:厚朴花)50.砂仁的故事(附药:砂仁壳)51.豆蔻的故事(附药:豆蔻壳)52.草豆蔻的故事53.草果的故事54.茯苓的故事(附药:茯苓皮、茯神)55.薏苡仁的故事56.猪苓的故事57.泽泻的故事58.冬瓜皮的故事(附药:冬瓜子)59.玉米须的故事60.葫芦的故事61.香加皮的故事62.枳棋子的故事63.车前子的故事附药:车前草的故事64.滑石的故事65.木通的故事(附药:川木通)66.通草的故事67.瞿麦的故事68.篇蓄的故事69.地肤子的故事70.海金沙的故事(附药:海金沙藤)71.石韦的故事73.灯心草的故事74.萆解的故事75.茵陈的故事76.金钱草的故事(附药:连钱草、广金钱草、江西金钱草、小金钱草)77.虎杖的故事78.地耳草的故事79.垂盆草的故事80.鸡骨草的故事82.附子的故事83.干姜的故事84.肉桂的故事85.吴茱萸的故事86.小茴香的故事(附药:八角茴香)87.丁香的故事(附药:母丁香)88.高良姜的故事(附药:红豆蔻)89.胡椒的故事90.花椒的故事(附药:椒目)91.荜茇的故事92.荜澄茄的故事93.陈皮的故事(附药:橘红、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94.青皮的故事95.枳实的故事(附药:枳壳)96.木香的故事(附药:川木香、土木香)97.沉香的故事98.檀香的故事99.川楝子的故事100.乌药的故事101.荔枝核的故事103.佛手的故事104.香橼的故事105.玫瑰花的故事106.梅花的故事107.娑罗子的故事108.薤白的故事109.大腹皮的故事110.甘松的故事111.九香虫的故事112.刀豆的故事113.柿蒂的故事1.石决明的故事2.珍珠母的故事3.牡蛎的故事4.紫贝齿的故事5.代赭石的故事6.刺蒺藜的故事7.罗布麻叶的故事8.羚羊角的故事附药:山羊角9.牛黄的故事附药: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10.珍珠的故事11.钩藤的故事12.天麻的故事附药:密环菌1.石决明的故事2.珍珠母的故事3.牡蛎的故事4.紫贝齿的故事6.刺蒺藜的故事7.罗布麻叶的故事8.羚羊角的故事附药:山羊角9.牛黄的故事附药: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10.珍珠的故事11.钩藤的故事12.天麻的故事附药:密环菌13.地龙的故事14.全蝎的故事15.蜈蚣的故事16.僵蚕的故事附药:僵蛹、雄蚕蛾17.麝香的故事18.冰片的故事19.苏合香的故事附药:安息香20.石菖蒲的故事附药:九节菖蒲21.人参的故事附药:红参、人参叶22.西洋参的故事23.党参的故事附药:明党参24.太子参的故事25.黄芪的故事附药:红芪27.山药的故事28.白扁豆的故事附药:扁豆衣、扁豆花29.甘草的故事30.大枣的故事32.绞股蓝的故事33.红景天的故事34.沙棘的故事35.饴糖的故事36.蜂蜜的故事附药:蜂胶37.鹿茸的故事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38.紫河车的故事附药:脐带39.淫羊藿的故事40.巴戟天的故事41.仙茅的故事42.杜仲的故事附药:杜仲叶43.续断的故事44.肉苁蓉的故事45.锁阳的故事46.补骨脂的故事47.益智仁的故事48.菟丝子的故事49.沙苑子的故事50.蛤蚧的故事51.核桃仁的故事52.冬虫夏草的故事54.韭菜子的故事55.阳起石的故事56.紫石英的故事57.海狗肾的故事附药:黄狗肾58.海马的故事附药:海龙59.哈蟆油的故事60.当归的故事61.熟地黄的故事62.白芍的故事63.阿胶的故事64.何首乌的故事65.龙眼肉的故事66.北沙参的故事67.南沙参的故事68.百合的故事70.天冬的故事71.石斛的故事72.玉竹的故事73.黄精的故事74.枸杞子的故事75.墨旱莲的故事76.女贞子的故事77.桑椹的故事78.黑芝麻的故事79.龟甲的故事附药:龟甲胶80.鳖甲的故事81.麻黄根的故事82.浮小麦的故事附药:小麦83.糯米根的故事84.五味子的故事85.乌梅的故事86.五倍子故事87.罂粟壳的故事88.诃子的故事89.石榴皮的故事90.肉豆蔻的故事91.赤石脂的故事92.禹余粮的故事93.山茱萸的故事94.覆盆子的故事95.桑螵蛸的故事96.金樱子的故事97.海螵蛸的故事98.莲子的故事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石莲子99.芡实的故事100.刺猬皮的故事101.椿皮的故事102.鸡冠花的故事103.常山的故事104.瓜蒂的故事105.胆矾的故事106.藜芦的故事107.雄黄的故事108.硫黄的故事109.白矾的故事附药:皂矾(绿矾) 110.蛇床子的故事111.土荆皮的故事112.蜂房的故事附药:蜂蜡113.樟脑的故事114.蟾酥的故事附药:蟾皮115.大蒜的故事116.红粉的故事117.轻粉的故事118.砒石的故事119.铅丹的故事附药:密陀僧的故事120.炉甘石的故事121.硼砂的故事。
中草药小故事
中草药小故事1.桑寄生:从前,有个财主家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膝酸疼,行走艰难.一连好几年都瘫在床上,医生也没办法治.财主听说南山有个药农,就让药农送药给他儿子医治.由于南山远在20里地之外,所以财主就指派了一个小长工,隔两天去取一次药.可是,药农一连换了好几种药草,财主儿子的病也不见好.这年冬天雪多,一下起来就是几天几夜.小长工每次取药都得在一尺多深的雪地上来回走40里路.有一天,天气太?小长工冻得浑身打颤.他看见一根老桑树的枝条很像财主儿子吃的药,便撅了几根,切成节儿,用纸包好回到财主家.财主也不知道纸包里是什么,他照样让人煎给儿子喝了.小长工一看骗过了财主,以后就照"方"抓"药",每隔两天就撅一把桑树上的枝条回来.冬天过去了,春暖雪化.财主儿子的病居然好了.南山药农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很奇怪:"一个冬天没来取药,他吃什么好的呢?"药农很想认认这种药,就来找财主.他走到财主家门口,正巧碰上小长工.小长工怕他见了财主后自己会露馅,准要挨打,急忙把前后经过讲了出来,并说:"大叔,你不要告诉财主行吗?"药农说:"那你得告诉我你给他吃了什么?"树枝子呗.什么树枝?就是村口老槐树上的.快带我去看看,到了村口,药农上到树上一看,原来树上洞穴中长出一种像槐树一样的东西,他顺便取下一些,决定先试一试.后来,药农用它治了几个病人,果然都好了.以后人们因为这种树枝长在老桑树上,就取名叫它桑寄生.2.牡丹皮传奇牡丹皮为牡丹的根皮,味苦辛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淤,配生地可治血热或劳伤吐血,衄血;配桃仁和银花能治血滞经闭与疮毒,是一味常用中药.关于牡丹皮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苏州虎丘山下有一织绸好手名叫刘春.随便哪种花,随便哪种鸟,她只看上两眼就能织出来.她所织出的花,像刚摘下来一样,鲜艳水灵;彩鸟仿佛人一呼唤,便会拍翅飞翔,活灵活现.这一年,府台老爷的女儿要办嫁妆,限刘春月内织出24条丝嵌金被面,花样是牡丹.但刘春从来没见过花中之王,不知如何织法.半个月过去了,刘春愁得脸色腊黄,日渐消瘦.一天半夜,她突然口吐鲜血,扑倒在织布机上.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飘然而至,将一瓶药液倒入刘春的口中,刘春即刻醒来.姑娘轻声说道:"我是牡丹仙子,因抗拒武则天要让百花在严冬开放的旨意,从洛阳逃出."说完,她用手一指,庭院内立即出现一朵朵怒放着的牡丹花.刘春喜出望外,望着这些盛开的牡丹,立既飞梭织起花来.一朵朵娇艳的牡丹花织出来了,招来成群的蝴蝶.府差拿起被面飞快送往州府.但刚进府门,被面上的牡丹花全部枯谢了,黯然无光.府台老爷气的派人去捉刘春,但刘春早已与牡丹仙子离去,只给乡亲们留下了那个药瓶.药瓶内只有半瓶根皮样的药材,后来人们才认出那根皮正是牡丹皮.3.-枸杞:早先,宁厦中宁有一家姓苟的农民,家里共3口人,老两口和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儿-红果.一天,妈妈和女儿红果到田里做活,老爹患肺痨在家养病.突然,天边闪出几道耀眼的蓝光,接着传来"轰隆隆"的响声,天摇地动,一场灾难降临了,中宁发生了大地震,爹爹被压死了,母女俩悲痛欲绝,便嚎啕大哭起来.妈妈病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眼睛也渐渐模糊了.这可急坏了红果.红果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知道哭是没有用的,要尽快想办法把妈妈的病治好.一天,她把妈妈托付给邻居照顾,自己满着妈妈,悄悄地背上干粮,到南山找药去了.她爬过一山又一山,涉过一水又一水,询问了不少樵夫和牧羊人,寻找可以治眼病的草药,她的鞋磨破了,衣服挂烂了,腿也走酸了,便躺在一块石上休息.一觉醒来,已是翌日早晨.这时就见面前站着一和白胡子老爷爷,和和气气的问她:"小姑娘,你小小的年纪怎么敢上山?"红果带着哀伤的口吻向老爷爷说明了来意,白胡子老爷爷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感叹地说:"真是个孝子!"白胡子爷爷告诉红果说:"前面山坡上有一种红色茨,你摘些回去给你妈熬汤喝,她身体会强壮的,眼睛也会亮的."说完老爷爷不见了.红果按照老爷爷的吩咐,取回了药,天天给妈妈熬汤喝.说也怪,妈妈喝了以后,身体渐渐强壮了,眼睛也明亮了.红果姑娘对乡亲们高兴的说:"明目子,明目子,真是灵丹妙药!"从此,人们就把这种枸杞叫明目子.4.蒲公英:从前,有一个老员外,家中有一位二十八岁的小姐.一次,小姐不幸患了乳疮,乳房又红又肿,她怕难为情,不敢向父母说明,时间一长,病情更严重了.一天,丫环偷偷告诉了老夫人,老夫人心想:年轻轻的竟患此症,其中必有原因.于是,老夫人不仅不给小姐请医诊治,反而把小姐臭骂了一顿..这天夜里,小姐越想越伤心,便萌生了死的念头,她独自走出房门,来到一条小河边,一咬牙,纵身跳了下去.小姐刚跳入河中,正巧附近河面上趁月色撒网捕鱼的渔家父女,渔主姓蒲,女儿叫公英,姑娘见有人跳河,便纵身跳入河中,把小姐救到船上.姑娘找出自己的衣服替小姐换.换衣时,姑娘发现她生了奶疮,便将此事告诉了父亲,并问有没有办法治好,父亲沉思了一下,悄悄对女儿耳语了一阵.第二天一早,公英按父亲吩咐,从附近山上挖来了有锯齿长着白绒绒球似的野草,熬成药汤,让小姐连服数剂,并把鲜药捣烂后敷于患处.几天后,小姐的奶疮居然消失了.再说,老夫人见女儿离家出走一直未归,后悔莫及,派了家丁四出寻找,总算在船上找到了小姐.当老夫人知道小姐被渔家姑娘救起并将她的病治好的事情后,万分感激,执意要送给渔家贵重礼物,但他们不但不收,反而给老夫人留下了许多药草.为了纪念这一对渔家父女,老员外便将渔夫的姓和其女儿的名连在一起,给这种药草起名叫"蒲公英".5.金钱草:金钱草是一种利尿排石的妙药.以前,有一对在患难中相识的结婚恩爱夫妻.本来,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十分幸福,可是,有一天,丈夫突然感到肋下剧痛,犹如针刺一般,几天后竟活活疼死了.医生剖尸一查,并未发现其它情况,只是在胆里发现一块小石头,看来害人的是小石头.痛不欲生的妻子哭着说:这块可恨的小石头,活活拆散了我们恩爱夫妻!后来她用丝线织了个小网兜,装上这块小石头,整天挂在脖子上,逢人便讲:就是这块小石头害死了我丈夫!有一年秋天,这位妇女上山砍柴回家,卸下担子,用柴烧好饭,忽然发现那块小石头少了一大半,她感到十分奇怪,便去找老医生.老医生听了,沉思片刻说:看来,你砍的柴里有化石头的药草,快把草柴拿来我看看!那妇女却摇摇头说:砍来的柴全被我烧光了.走,你带我到砍柴的地方去!老医生说.妇女带着老医生来到了砍柴的地方,老医生亲自把草割下带回家,把那小半块石头放在草上作试验,果然,小半块石头被化掉了.老医生高兴的流下了眼泪.从此,这位老医生就用这种草治胆结石,他还把这一方法介绍给其他医生.因为这种草的叶子是圆形的,样子象金钱,而且,能化胆里的石头,真比金钱还贵重,因此,后人将它取名"金钱草".6.柴胡:从前,有一个长工名叫胡大,地主总是把苦活.脏活.累活和险活都让他干.一天,胡大突然得了瘟病,他一会儿打寒战,一会儿出冷汗,地主听说这种病会传染,就打发两个手下人把胡大扔到了一个水塘边.晚上,一阵冷风吹来,胡大从昏迷中醒来了,他感到又渴又饿,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手挖了些塘边的草根充饥.第二天,胡大又吃草根和喝塘水充饥解渴,几天后,他居然能站起来走路了.胡大无依无靠无处安身,只好又回到了地主家,这可把地主吓得半死.原来,地主以为胡大早死了,尸体也烂了,一见胡大平安回来,以为是神佛在保佑他,便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虐待他了.不久,村里的瘟病蔓延开了,一连死了好几个人,连地主的独生儿子也被染上了,眼看宝贝儿子就要上西天,心急如焚的地主拿了一大包金元宝,送给胡大,央求说:"胡大哥,我儿子病得快不行了,求求你告诉我,你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治好病的?""我什么药也没吃,"胡大冷冷地回答.地主加了几只元宝,苦苦哀求胡大把真情讲出来.胡大用气愤的口吻说:"你们把我扔到塘边,我躺在那里又渴又饿,没办法,只好吃当柴烧的那种草啊!"地主一听,将信将疑.为了救儿子,他急忙命人将胡大吃过的柴挖来,洗净后煎汤,地主儿子喝了这种汤后居然死里逃生了.消息传开,村里患瘟病的人也争相妨效,果然都化险为夷了,大家奔走相告,纷纷向胡大打听这种药的名子,胡大连连摇头.一个老秀才说:"那东西原来只当柴草烧,既然是胡大第一个发现它能治病,那就叫它柴胡吧!"因此,人们便把这种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称为"柴胡".链接-------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作"茈胡",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临证应用: 1. 柴胡有散热作用,外感发热,内伤发热均可配用,特别适用于弛张热.间歇热及往来寒热.2. 柴胡功能疏肝解郁,适用于肝气郁滞所至的胸闷肋痛,月经痛,乳房作胀或结块及情志病等.3. 柴胡有升提作用,与补气药配用可治气虚脱肛,胃下垂及子宫脱垂等.4. 柴胡治疟疾有效.5. 现代常用于感冒,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病毒性肺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病.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注意事项: 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慎服.制剂: 柴胡注射液,柴黄片,柴胡滴丸.注意: 柴胡注射液可引起过敏性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药疹等,用药后应予观察.临床新用途: 治疗扁平疣,方法:取柴胡注射液1支,医用脱脂棉片湿敷于扁平疣表面,2-3次每天,每次20-30分钟,连续用药10天.参考资料: 临证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编常用中药手册(金盾出版社)老药新用途(人民军医出版社)7.三七:三七从前,有两个结拜兄弟,一天,义弟忽然嘴里吐血,鼻孔流血,大便拉血,小便尿血,生命危在旦夕,义兄知道后,急忙从自家后院挖来了一棵草药,煎汤后给义弟服用,义弟连吃几剂,大病全除.义弟非常感激义兄的救明之恩,当他听说义兄用一种祖传草药救了他一命时,流着眼泪对义兄说:"家父已咯血多年,久治未愈,好事做到底,你再救我父亲吧,再挖给我一棵好吗?.心地善良的义兄二话不说,答应给他挖一棵小苗回去种,又嘱咐他"千万要保密",义弟连连点头.于是,义弟带回了一棵小苗,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天,当地有个财主的独生子突然得了"大出血症",请了许多名医,吃了许多贵药,都不见效,眼看就要死了,财主四处张贴告示,"谁能治好了儿子的病,愿将全部家产分一半给他!"义弟看了告示,心想发财机会到了,便挖出那棵苗苗,来到财主家立下字据:"尚有不测宁愿赔命".财主儿子喝了药后,竟一命呜呼了,这下可把财主激怒了,马上派人将他绑起来,拿着字据,送衙门问罪,在县官审问下,义弟说出了义兄为他治病的全部经过,于是,县官命人传来他的义兄,要他回答清楚.那义兄说:"这是我家祖传秘方,专门止血,绝不死人!"义弟一听,哭丧着脸说:"你给我的那棵苗苗是假的,眼看就要给人家偿命了!"义兄不慌不忙地说:"送给你的那棵苗苗才长了一年,还没有药性,用于止血当然无效!"县官急忙问"几年才能止血呢?""三到七年"义弟听了,恍然大悟,后悔莫己.从此,人们知道这个妙药要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止血作用,人们才给它取了个"三七"的名字.链接:---------三七,又名参三七.田七.始载于<<本草纲目>>.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部.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三七两年植株有三片复叶,每片有小叶七牧,故名.临床应用:1. 止血散瘀,用于各种出血证,有止血不留瘀,散瘀不伤正的效果.2. 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的瘀肿疼痛及痈疡肿痛初起.用法用量; 生用.内服:煎汤,3-10克;外用:适量.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血虚吐衄,血热妄行者禁用8.瞎子秀才与决明子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秀才,因为家境贫穷,所以勤奋读书,想考取功名.但由于用恼过度,结果不到六十华甲就患了眼疾,不但看书看不清楚,而且连走路都要拄着拐杖,因此人们都称他为"瞎子秀才".无可奈何,瞎子秀才只好放弃读书考取功名的梦想,整天在自家门前呆坐,困坐愁城.这年春天,一位从南方来收购药材的药商从他门前走过,见他门前长着几棵不起眼的"野草",眼睛一亮,便问瞎子秀才:"你这几棵草卖给我好不好?"瞎子秀才没好气地反问:你给我多少钱?"药商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态度随和地半开玩笑地说"你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瞎子秀才以为和他开玩笑,于是赌气地说:"不卖!给多少钱也不卖!"药商见他心情不好,便悻悻离去.夏天到了,瞎子秀才门前的那几棵草已经长到二.三尺高,茎上开满了鲜黄色的花,散发出阵阵清香.一天,那位南方药商又来了,还是想跟瞎子秀才买那几棵"野草".这时瞎子秀才醒悟过来,知道这几棵"野草"一定有什么作用,于是便决定先不卖给他,想自己考虑后再作决定.南方药商有点失望地走了.到了秋天,门前那几棵野草结满了菱形的,灰绿色的,闪闪发亮的种子,芳香四溢.瞎子秀才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嗅到阵阵种子香味,心想这一定是种好药,但又不知道治什么病,于是便随手抓了一把,用它泡茶喝,天天如此.没想到时间一长,他的眼疾竟渐渐好转了,先是走路不用拄拐杖,然后连看书也看清了.又过二个月的时间,那位南方药商再次前来求购"野草",但见"野草"还在,种子却不见了,此时,他见瞎子秀才的眼疾大为好转,于是问道"你用草籽泡水喝了?""是啊,"老秀才便把无意中用"野草"种子治愈眼病的事说了一遍.南方药商听了以后,便说:"这野草叫决明,又叫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和草决明,它的种子叫决明子,性味苦.咸.微寒,具有清肝明目,通便之功效;可治疗肝阳上亢,大便秘结,痈疖疮疡等症,是一种难得的良药啊,要不我为什么三顾贵舍前来买呢?"从此以后,瞎子秀才便常常以决明子泡茶喝,眼明体健,终于考取了功明并且活到八十多岁.为此,他曾吟诗一首,形容他和草决明的非同寻常的关系:"愚翁八十目不瞑,日数蝇头夜点星;并非生得好眼力,只缘长年饮决明."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秀才,因为家境贫穷,所以勤奋读书,想考取功名.但由于用恼过度,结果不到六十华甲就患了眼疾,不但看书看不清楚,而且连走路都要拄着拐杖,因此人们都称他为"瞎子秀才".无可奈何,瞎子秀才只好放弃读书考取功名的梦想,整天在自家门前呆坐,困坐愁城.这年春天,一位从南方来收购药材的药商从他门前走过,见他门前长着几棵不起眼的"野草",眼睛一亮,便问瞎子秀才:"你这几棵草卖给我好不好?"瞎子秀才没好气地反问:你给我多少钱?"药商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态度随和地半开玩笑地说"你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瞎子秀才以为和他开玩笑,于是赌气地说:"不卖!给多少钱也不卖!"药商见他心情不好,便悻悻离去.夏天到了,瞎子秀才门前的那几棵草已经长到二.三尺高,茎上开满了鲜黄色的花,散发出阵阵清香.一天,那位南方药商又来了,还是想跟瞎子秀才买那几棵"野草".这时瞎子秀才醒悟过来,知道这几棵"野草"一定有什么作用,于是便决定先不卖给他,想自己考虑后再作决定.南方药商有点失望地走了.到了秋天,门前那几棵野草结满了菱形的,灰绿色的,闪闪发亮的种子,芳香四溢.瞎子秀才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嗅到阵阵种子香味,心想这一定是种好药,但又不知道治什么病,于是便随手抓了一把,用它泡茶喝,天天如此.没想到时间一长,他的眼疾竟渐渐好转了,先是走路不用拄拐杖,然后连看书也看清了.又过二个月的时间,那位南方药商再次前来求购"野草",但见"野草"还在,种子却不见了,此时,他见瞎子秀才的眼疾大为好转,于是问道"你用草籽泡水喝了?""是啊,"老秀才便把无意中用"野草"种子治愈眼病的事说了一遍.南方药商听了以后,便说:"这野草叫决明,又叫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和草决明,它的种子叫决明子,性味苦.咸.微寒,具有清肝明目,通便之功效;可治疗肝阳上亢,大便秘结,痈疖疮疡等症,是一种难得的良药啊,要不我为什么三顾贵舍前来买呢?"从此以后,瞎子秀才便常常以决明子泡茶喝,眼明体健,终于考取了功明并且活到八十多岁.为此,他曾吟诗一首,形容他和草决明的非同寻常的关系:"愚翁八十目不瞑,日数蝇头夜点星;并非生得好眼力,只缘长年饮决明."9.黄连: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老中医经常出诊,无法照看药园.于是,他便请了个叫黄连的青年当药工,照看药园.一年冬天,黄连发现后山坡上有一些叶似甘菊,在凛冽寒风中开着淡黄色小花的草,十分可爱,他便将它们连根挖出,栽于药园中.老中医有个聪明漂亮的爱女,有一天她突然全身燥热,上吐下泄,还带有脓血.老中医给她切脉诊治,也不见好转,不知如何是好.黄连内心焦急万分,忽然他想起前几天自己喉咙痛得很厉害,就摘下自己种下的那不知名的小草叶片,清水洗净后含于口中,清凉凉的好舒服,喉痛很快就好了.于是,他急忙到药园中挖了一株,用水煎汁给小姐服用.到了下午,小姐的病有了好转,又连服两次,小姐的病竟好了.老中医喜在心中,认为这种草药有清热,燥湿,解毒止泻的功效.便问黄连这叫什么药?黄连说明了该药的来历,但不知叫何名.由于该药是黄连发现的,于是老中医决定把它定名为"黄连",并把自己的爱女许配给黄连为妻.这正是"良药苦口数黄连,绿花争艳正月间.清热解毒除沉疴,苦尽甜来结良缘."10.杜仲与骑白鹤的老人传说在陕西华山山麓的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户人家,儿子李厚孝,为人忠厚老实.一天,六旬老母突然患病,卧床不起.李厚孝请医生诊治,服药数帖后,老母之病不见好转,李厚孝心急如焚.医生告诉他,华山山崖上长着一种灵芝草,只要采回去,老母的病就有效.厚孝立即背上药篓,拿着锄头,往华山攀去.华山,峭壁如削,高松如云.为给母亲治病,厚孝那管山路奇险,攀岩越壁,终于采到了灵芝宝草,那喜悦的心情,难以表述,可是下峭壁时,一不小心扭伤了腰,手一哆嗦,咕碌碌滚下山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厚孝慢慢苏醒过来,摸摸宝草还在,心里就放心了,可是想爬却爬不起来,腰腿疼得钻心,只好咬着牙爬到一棵大树下,倚靠在树干休息.天很快黑下来,朦胧间听到鹤叫,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厚孝挣扎着喊道:"老爷爷帮帮我,我得回家救老娘,"老者慈祥地笑着回答:"孩子,腰伤得不轻啊,莫动,待我给你医治."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葫芦,伸手从树上剥了一块树皮,树皮折断处,剥出细丝,塞进葫芦摇了三摇,树皮立刻化成水,老者给厚孝服下,不一会厚孝的腰就不疼了.厚孝握着老人的手,千恩万谢,定让老人留下姓名.老者指着大树吟曰:"此木土里长,人中亦平常,扶危祛病魔,何须把名扬!"说完,骑上白鹤,飘然而去.几天后,厚孝又来到了树下,只见树上长满了椭园壮有锯齿的绿叶,树粗且直,厚孝认得这树叫杜仲树.厚孝因想起当时的情景,口中喃喃念着老者留下的那句诗....啊!这不是杜仲二字吗?此木土里长,木旁放一土是杜,人中亦平常,人中是仲,莫非杜仲树能治腰伤?厚孝十分惊奇,剥下一块树皮带回家中,正巧碰到有个村民扭伤了腰,厚孝把树皮煎了,病人服下,果然有效.11.刘寄奴刘寄奴原是宋高祖刘裕的小名,相传,刘寄奴幼年时家境十分贫穷,全家靠割卖柴禾度日.一天,刘寄奴正在河边割芦苇,突然,一条大蛇从芦苇丛中钻出来,把刘寄奴吓了一跳,他连忙取弓搭箭用力向大蛇射去,大蛇中箭后立即逃跑了,寄奴看看天色已不早,也不去追赶,割一担芦苇便回家了.第二天上午,刘寄奴又来到原来的河边割芦苇,割着割着,忽然听见附近有"咚咚"的捣臼声.刘寄奴感到奇怪,便放下镰刀,侧耳细听后,循声找去.原来,在柳树林里,有几个身穿青布衣裤的童子正在捣着一种不知名的野草."你们捣这些野草干什么?"刘寄奴走上前去问道."我家主人昨天被一个名叫刘寄奴的用箭射伤了,这些野草是一种药材,捣碎了好给主人治伤."其中一个童子回答.刘寄奴一听,大吃一惊,但表面上不动声色.又问:"你家主人为何不报一箭之仇,去杀掉刘寄奴呢?""我家主人说了,刘寄奴是真命天子,将来要做皇帝的,不许我们杀掉他!"刘寄奴听了一阵高兴,情不自禁地说:"我就是刘寄奴!"这童子一听,一阵惊慌,丢下捣碎的草药逃跑了.刘寄奴把这些捣碎的草药检起来拿回家,每逢遇到金疮患者,就给他敷用,一敷伤口就好了.于是,人们就把这种草药称为"刘寄奴".链接...........。
中医药小故事简短50字
中医药小故事简短50字
这是一些关于中医药的小故事,简短且易于理解:
1. 枸杞子:古代有一名官员,年纪大了,眼睛昏花,听说枸杞子能治疗眼睛疾病,于是每天都吃枸杞子,果然眼睛慢慢好了。
2. 人参:据说有一名山民,在深山中发现了外形与人相似的一种植物,称之为“人参”,认为它具有神奇的功效,于是常常采食,后来发现这种植物也能治疗疾病。
3. 菊花:古时候有一个诗人,名叫陶渊明,他非常喜欢喝酒,又不想花钱买酒,于是他开始种植菊花,用菊花泡酒饮用,不仅味道清香,还能治疗头痛脑热。
4. 大黄:有一个富翁,身体肥胖,消化不良,听说大黄能治疗消化不良,于是他开始服用大黄,果然消化不良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5. 百合:古时候有一名妇女,患有咳嗽病,听说百合能治疗咳嗽,于是她开始食用百合,坚持不懈,终于把咳嗽病治好了。
这些都是简短的小故事,展示了中医药的魅力和功效。
这些故事不仅有趣,也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文化背景和历史。
三十个中医药小故事
三十个中医药小故事1. 《天花粉》——绝配脾胃虚弱的良药。
2. 《当归》——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3. 《黄芩》——清热解毒、泻火降压的功效明显。
4. 《人参》——加强免疫力、增强体力等作用广泛。
5. 《枸杞子》——能够调节体质、食欲不佳、头晕乏力的良药。
6. 《柴胡》——清肝解郁、调和气血的中药佳品。
7.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虚、益肾壮阳的效果。
8. 《桂枝》——通络散寒、缓解经期痛经的良药。
9. 《葛根》——清热解毒、祛湿通窍的中草药。
10. 《三七》——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显著。
11. 《牡蛎》——有滋阴补肾、安神补血的作用。
12. 《生姜》——暖胃健脾、驱寒解表的好帮手。
13. 《当归片》——对妇女的月经不调、产后气血虚弱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4. 《五味子》——平肝定喘、益气安神的好药材。
15. 《白芍》——养血活血、敛阴止血的最佳选择。
16. 《枇杷叶》——止咳化痰、清热祛火的良药。
17. 《陈皮》——行气止痛、理气健胃的好帮手。
18. 《党参》——增强免疫力、滋阴润燥的良好选择。
19. 《黄精》——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
20. 《红花》——可以疏通经脉、活血化瘀,对于痛经、闭经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1. 《姜黄》——能够改善肝胆功能、防治肝炎等疾病。
22. 《菊花》——清热解毒,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3. 《赤小豆》——排毒养颜、利尿消肿的有效草药。
24. 《茯苓》——具有利水消肿、益气健脾的功效。
25. 《山楂》——降血脂、消食化食、改善胃肠功能的药膳佳品。
26. 《地黄》——滋阴补肾,调和气血,缓解肝肾虚疲等症状。
27. 《桑叶》——清热凉血、滋阴养颜的中草药。
28. 《牛膝》——具有祛风活血、强筋骨的作用。
29. 《生地黄》——有滋阴清热、益肾壮阳的功效。
30. 《益智仁》——神经补品,有安神健脑、调节情绪的作用。
42个中药药名神话小故事
42个中药药名神话⼩故事⼀⿇黄草药:的⼩故事有个挖药的⽼⼈,⽆⼉⽆⼥,收了⼀个徒弟。
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点⽪⽑,就看不起师傅了。
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偷偷花掉。
师傅伤透了⼼,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门户吧徒弟倒满不在乎:“⾏啊!”师傅不放⼼地说:“不过,有⼀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吃。
”“什么药?”“⽆叶草。
”“怎么啦?“这种草的根和茎⽤处不同;发汗⽤茎,⽌汗⽤根,⼀朝弄错,就会死⼈!记住了吗?”“记住了。
” “你背⼀遍。
”徒弟张⼝就背了⼀遍,不过,他背时有⼝⽆⼼,压根⼉也没⽤脑⼦想。
从此,师徒分⼿,各⾃卖药。
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更⼤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却什么病都敢治。
没过⼏天,就让他⽤⽆叶草治死了⼀个。
死者家属哪肯善罢⽢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见县官。
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 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
县官命⼈把师傅找来,说:“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治死了!” 师傅说:“⼩⼈⽆罪。
”“怎么能说你⽆罪?”“关于⽆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句⼝诀。
”县官听了,就问徒弟: “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 徒弟背到:“发汗⽤茎,⽌汗⽤根,⼀朝弄错,就会死⼈。
” 县官⼜问:“病⼈有汗⽆汗?”徒弟答道:“浑⾝出虚汗。
” “你⽤的什么药?”“⽆叶草的茎。
”县官⼤怒:“简直是胡治!病⼈已出虚汗还⽤发汗的药,能不死⼈?”说罢,命⼈打了徒弟四⼗⼤板,判坐三年⼤狱。
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实了。
他找到师傅认了错⼉,表⽰痛改前⾮。
师傅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
打这⼉起,徒弟再⽤“⽆叶草”时就⼗分⼩⼼了。
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祸惹过⿇烦,就起名叫作“⿇烦草”,后来⼜因为这草的根是黄⾊的,才⼜改叫“⿇黄”。
⼆紫苏草药的⼩故事 九⽉九⽇重阳节,⼀群富家⼦弟在酒店⾥⽐赛吃螃蟹。
⼀只只⼤螃蟹⼜多油⼜黄,他们越吃越⾹。
吃空的蟹壳竟在桌上堆成了⼀座⼩塔。
中药药名故事
中药药名故事
中药药名通常都有独特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以下是一些关于中药药名的故事:
1.甘草:甘草是中医中常用药材之一,因其具有甜味而得名。
在古
代,人们发现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据传,甘草的名称来源于一位名叫甘郎的乡村医生。
甘郎经常采集甘草给村民治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种药材叫做“甘草”。
2.人参: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传说人
参是由一个名叫山参的小男孩发现的。
山参年幼时便失去了父母,靠采集草药为生。
有一次,他在深山老林中发现了这种独特的植物,便尝试着食用,结果发现它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益智等多种功效。
后来人们便将这种药材命名为“人参”,以纪念山参的贡献。
3.茯苓:茯苓是一种具有利湿、安神等功效的中药材。
传说茯苓的
名称来源于一位名叫茯苓的姑娘。
茯苓姑娘为了治疗父亲的疾病,在山上寻找草药时不幸遇难,她的尸体被埋在了一棵大松树下。
几年后,人们在树下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菌类,据说这就是茯苓。
因此,人们便将这种药材命名为“茯苓”,以纪念这位勇敢的姑娘。
4.龙骨:龙骨是一种具有镇惊、安神等功效的中药材。
传说龙骨是
由一位名叫龙古的年轻人发现的。
龙古在深山老林中狩猎时偶然发现了一块形似龙骨的奇特石头,便带回家中研究。
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这块骨头具有神奇的药效,便将其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后来人们便将这种药材命名为“龙骨”,以纪念龙古的贡献。
以上仅是几个例子,还有很多中药药名也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讲故事学中药
1.山楂得故事2.六神曲得故事附药:建神曲3.麦芽得故事4.稻芽得故事附药:谷芽5.莱菔子得故事6.鸡内金得故事7.使君子得故事8.苦楝皮得故事9.槟榔得故事10.南瓜子得故事11.鹤草芽得故事12.雷丸得故事13.鹤虱得故事14.榧子得故事15.芜荑得故事16.小蓟得故事17.大蓟得故事18.地榆得故事19.槐花得故事附药:槐角20.侧柏叶得故事21.白茅根得故事22.苎麻根得故事23.羊蹄得故事附药:土大黄24.三七得故事25.茜草得故事26.蒲黄得故事27.花蕊石得故事28.白及得故事29.仙鹤草得故事30.紫珠叶得故事附药:大叶紫珠31.棕榈炭得故事32.血余炭得故事33.藕节得故事34.艾叶得故事35.炮姜得故事36.灶心土得故事37.川芎得故事38.延胡索得故事39.郁金得故事41.乳香得故事42.没药得故事43.五灵脂得故事44.降香得故事45.丹参得故事46.红花得故事附药:西红花47.桃仁得故事48.益母草得故事附药:茺蔚子49.泽兰得故事50.牛膝得故事附药:川牛膝51.鸡血藤得故事52.王不留行得故事53.月季花得故事54.凌霄花得故事55.土鳖虫得故事56.马钱子得故事57.自然铜得故事58.苏木得故事59.骨碎补得故事60.血竭得故事61.儿茶得故事62.刘寄奴得故事附药:北刘寄奴63.莪术得故事64.三棱得故事65.水蛭得故事66.虻虫得故事67.斑蝥得故事68.穿山甲得故事69.半夏得故事附药:半夏曲70.天南星得故事附药:胆南星71.白附子得故事附药:关白附72.芥子得故事73.皂荚得故事附药:皂角刺74.旋覆花得故事附药:金沸草76.猫爪草得故事77.川贝母得故事附药:平贝母、伊贝母78.瓜蒌得故事附药:瓜蒌皮、瓜蒌子79.垂盆草得故事80.竹茹得故事81.竹沥得故事82.天竺黄得故事83.前胡得故事84.桔梗得故事85.胖大海得故事附药:罗汉果86.海藻得故事87.昆布得故事88.黄药子得故事89.海蛤壳得故事90.海浮石得故事91.瓦楞子得故事92.礞石得故事93.苦杏仁得故事附药:甜杏仁94.紫苏子得故事95.百部得故事96.紫菀得故事97.款冬花得故事98.马兜铃得故事附药:青木香、天仙藤99.枇杷叶得故事100.桑白皮得故事101.葶苈子得故事102.白果得故事附药:银杏叶103.矮地茶得故事104.洋金花得故事105.朱砂得故事附药:水银106.磁石得故事107.龙骨得故事附药:龙齿108.琥珀得故事109.酸枣仁得故事110.柏子仁得故事112.首乌藤得故事113.合欢皮得故事附药:合欢花114.远志得故事1、大黄得故事2、芒硝得故事3、番泻叶得故事4、芦荟得故事5、火麻仁得故事6、郁李仁得故事7、松子仁得故事8、甘遂得故事9、京大戟得故事(附药:红大戟)10、芫花得故事(附药:狼毒)11、商陆得故事12、牵牛子得故事13、巴豆霜得故事14、千金子得故事15、独活得故事16、威灵仙得故事17、徐长卿得故事18、川乌得故事(附药:草乌)19、蕲蛇得故事(附药:金钱白花蛇)20、乌梢蛇得故事(附药:蛇蜕)21、木瓜得故事22、蚕沙得故事23、伸筋草得故事24、油松节得故事(附药:松花粉)25、海风藤得故事26、青风藤得故事27、丁公藤得故事28、昆明山海棠得故事29、路路通得故事30、穿山龙得故事31、秦艽得故事32、防己得故事33、桑枝得故事34、稀莶草得故事35、臭梧桐得故事36、海桐皮得故事37、络石藤得故事38、雷公藤得故事39、老鹳草得故事41、五加皮得故事42、桑寄生得故事43、狗脊得故事44、千年健得故事45、雪莲花得故事(附药:天山雪莲)46、广藿香得故事47、佩兰得故事48、苍术得故事49、厚朴得故事(附药:厚朴花)50、砂仁得故事(附药:砂仁壳)51、豆蔻得故事(附药:豆蔻壳)52、草豆蔻得故事53、草果得故事54、茯苓得故事(附药:茯苓皮、茯神)55、薏苡仁得故事56、猪苓得故事57、泽泻得故事58、冬瓜皮得故事(附药:冬瓜子)59、玉米须得故事60、葫芦得故事61、香加皮得故事62、枳棋子得故事63、车前子得故事附药:车前草得故事64、滑石得故事65、木通得故事(附药:川木通)66、通草得故事67、瞿麦得故事68、篇蓄得故事69、地肤子得故事70、海金沙得故事(附药:海金沙藤)71、石韦得故事72、冬葵子得故事73、灯心草得故事74、萆解得故事75、茵陈得故事76、金钱草得故事(附药:连钱草、广金钱草、江西金钱草、小金钱草)77、虎杖得故事78、地耳草得故事79、垂盆草得故事80、鸡骨草得故事81、珍珠草得故事82、附子得故事84、肉桂得故事85、吴茱萸得故事86、小茴香得故事(附药:八角茴香)87、丁香得故事(附药:母丁香)88、高良姜得故事(附药:红豆蔻)89、胡椒得故事90、花椒得故事(附药:椒目)91、荜茇得故事92、荜澄茄得故事93、陈皮得故事(附药:橘红、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94、青皮得故事95、枳实得故事(附药:枳壳)96、木香得故事(附药:川木香、土木香)97、沉香得故事98、檀香得故事99、川楝子得故事100、乌药得故事101、荔枝核得故事102、香附得故事103、佛手得故事104、香橼得故事105、玫瑰花得故事106、梅花得故事107、娑罗子得故事108、薤白得故事109、大腹皮得故事110、甘松得故事111、九香虫得故事112、刀豆得故事113、柿蒂得故事1、石决明得故事2、珍珠母得故事3、牡蛎得故事4、紫贝齿得故事5、代赭石得故事6、刺蒺藜得故事7、罗布麻叶得故事8、羚羊角得故事附药:山羊角9、牛黄得故事附药: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10、珍珠得故事11、钩藤得故事附药:密环菌1、石决明得故事2、珍珠母得故事3、牡蛎得故事4、紫贝齿得故事5、代赭石得故事6、刺蒺藜得故事7、罗布麻叶得故事8、羚羊角得故事附药:山羊角9、牛黄得故事附药: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10、珍珠得故事11、钩藤得故事12、天麻得故事附药:密环菌13、地龙得故事14、全蝎得故事15、蜈蚣得故事16、僵蚕得故事附药:僵蛹、雄蚕蛾17、麝香得故事18、冰片得故事19、苏合香得故事附药:安息香20、石菖蒲得故事附药:九节菖蒲21、人参得故事附药:红参、人参叶22、西洋参得故事23、党参得故事附药:明党参24、太子参得故事25、黄芪得故事附药:红芪26、白术得故事27、山药得故事28、白扁豆得故事附药:扁豆衣、扁豆花29、甘草得故事30、大枣得故事31、刺五加得故事32、绞股蓝得故事33、红景天得故事35、饴糖得故事36、蜂蜜得故事附药:蜂胶37、鹿茸得故事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38、紫河车得故事附药:脐带39、淫羊藿得故事40、巴戟天得故事41、仙茅得故事42、杜仲得故事附药:杜仲叶43、续断得故事44、肉苁蓉得故事45、锁阳得故事46、补骨脂得故事47、益智仁得故事48、菟丝子得故事49、沙苑子得故事50、蛤蚧得故事51、核桃仁得故事52、冬虫夏草得故事53、胡芦巴得故事54、韭菜子得故事55、阳起石得故事56、紫石英得故事57、海狗肾得故事附药:黄狗肾58、海马得故事附药:海龙59、哈蟆油得故事60、当归得故事61、熟地黄得故事62、白芍得故事63、阿胶得故事64、何首乌得故事65、龙眼肉得故事66、北沙参得故事67、南沙参得故事68、百合得故事69、麦冬得故事70、天冬得故事71、石斛得故事73、黄精得故事74、枸杞子得故事75、墨旱莲得故事76、女贞子得故事77、桑椹得故事78、黑芝麻得故事79、龟甲得故事附药:龟甲胶80、鳖甲得故事81、麻黄根得故事82、浮小麦得故事附药:小麦83、糯米根得故事84、五味子得故事85、乌梅得故事86、五倍子故事87、罂粟壳得故事88、诃子得故事89、石榴皮得故事90、肉豆蔻得故事91、赤石脂得故事92、禹余粮得故事93、山茱萸得故事94、覆盆子得故事95、桑螵蛸得故事96、金樱子得故事97、海螵蛸得故事98、莲子得故事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石莲子99、芡实得故事100、刺猬皮得故事101、椿皮得故事102、鸡冠花得故事103、常山得故事104、瓜蒂得故事105、胆矾得故事106、藜芦得故事107、雄黄得故事108、硫黄得故事109、白矾得故事附药:皂矾(绿矾)110、蛇床子得故事111、土荆皮得故事附药:蜂蜡113、樟脑得故事114、蟾酥得故事附药:蟾皮115、大蒜得故事116、红粉得故事117、轻粉得故事118、砒石得故事119、铅丹得故事附药:密陀僧得故事120、炉甘石得故事121、硼砂得故事。
64味中药传说故事
六十四味中药传说故事●传说故事-白芨在中草药中有一味叫“白芨”的止血良药,性味苦、甘涩、微寒。
入肝、胃、肺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内外伤出血。
不过,它最早的名字不是叫白芨,而是叫白根。
至于为什么叫起白芨来,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从前,在一个县衙大牢里,关押着不少犯人。
看管他们的老狱卒,为人正派,心眼好,对犯人从来没有打骂过,还时常与犯人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
一天,一个叫白及的死囚忽然病危快要死了,老狱卒忙去禀告县官。
县官听后微微一笑说:“再过一个月,白及就要砍头了,现在死了,也省了我们一刀!”老狱卒听了心想:虽说白及罪大该死,但没有到死期,有病还是要给看的。
于是他瞒着县官,从外面请来一个郎中,到大牢里给白及治病,自己为他付的药费。
没过几天,白及的病就好了,为此白及很受感动。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白及的死期到了。
白及告诉老狱卒说:“我七次犯重罪,屡遭刑讯拷问,使肺部受伤以至于呕血。
多亏我有一秘方,皆靠此药止血恢复。
方法是,只用白根为末,米汁调服,其效如神。
”后来白及被砍头处死,其胸部被剖开后,看见肺部都有十余处伤的窍穴,都已经被填补起来,白根药的颜色也没有改变。
老狱卒牢记此方。
后转告其友张郎中,张郎中用此方救治一咳血不止的垂危病人,果然有效,一日即止血,挽救了性命。
一天,张郎中问老狱卒这药叫什么名字,老狱卒因年老记性差,只记得是白及献的方,把白根药名忘掉了,就顺口说了一句:“白及!”就这样,白根从此就有了“白芨”这个名。
●传说故事-白芍《开元天宝遗事》中有个故事,后来经人渲染扩散,说的是芍药因姿色超群而险遭横祸,无论是功是过,她都难逃薄命的结局。
沉香亭,是唐明皇欢宴群臣,与杨氏姐妹纵情游乐的地方。
不仅亭榭轩昂,而且终年花草树木非凡。
圣上也常常诏命各地园丁到御花园种植,有成者赏,无功者罚。
各地养花能手无不终日惴惴。
有个老者名叫宋单父,专养芍药,能将扬州芍药移植北方,色泽更鲜,花朵更大。
宋单父也被召人宫中,在沉香亭畔种植芍药,有命须使牡丹开过芍药继之。
64味中药传说故事
六十四味中药传说故事●传说故事-白芨在中草药中有一味叫“白芨”的止血良药,性味苦、甘涩、微寒。
入肝、胃、肺经,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内外伤出血。
不过,它最早的名字不是叫白芨,而是叫白根。
至于为什么叫起白芨来,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从前,在一个县衙大牢里,关押着不少犯人。
看管他们的老狱卒,为人正派,心眼好,对犯人从来没有打骂过,还时常与犯人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
一天,一个叫白及的死囚忽然病危快要死了,老狱卒忙去禀告县官。
县官听后微微一笑说:“再过一个月,白及就要砍头了,现在死了,也省了我们一刀!”老狱卒听了心想:虽说白及罪大该死,但没有到死期,有病还是要给看的。
于是他瞒着县官,从外面请来一个郎中,到大牢里给白及治病,自己为他付的药费。
没过几天,白及的病就好了,为此白及很受感动。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白及的死期到了。
白及告诉老狱卒说:“我七次犯重罪,屡遭刑讯拷问,使肺部受伤以至于呕血。
多亏我有一秘方,皆靠此药止血恢复。
方法是,只用白根为末,米汁调服,其效如神。
”后来白及被砍头处死,其胸部被剖开后,看见肺部都有十余处伤的窍穴,都已经被填补起来,白根药的颜色也没有改变。
老狱卒牢记此方。
后转告其友张郎中,张郎中用此方救治一咳血不止的垂危病人,果然有效,一日即止血,挽救了性命。
一天,张郎中问老狱卒这药叫什么名字,老狱卒因年老记性差,只记得是白及献的方,把白根药名忘掉了,就顺口说了一句:“白及!”就这样,白根从此就有了“白芨”这个名。
●传说故事-白芍《开元天宝遗事》中有个故事,后来经人渲染扩散,说的是芍药因姿色超群而险遭横祸,无论是功是过,她都难逃薄命的结局。
沉香亭,是唐明皇欢宴群臣,与杨氏姐妹纵情游乐的地方。
不仅亭榭轩昂,而且终年花草树木非凡。
圣上也常常诏命各地园丁到御花园种植,有成者赏,无功者罚。
各地养花能手无不终日惴惴。
有个老者名叫宋单父,专养芍药,能将扬州芍药移植北方,色泽更鲜,花朵更大。
宋单父也被召人宫中,在沉香亭畔种植芍药,有命须使牡丹开过芍药继之。
中药材的小故事
中药材的小故事中国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药性和疗效被人们所喜爱和尊重。
每一种中药材背后都有着它独特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中药文化的智慧和草药医学的传统。
下面列举了几个中药材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中药世界。
人参:尊贤草人参,又称“尊贤草”,是中药中的珍贵草本植物,历来被认为具有滋补强壮、补充元气的功效。
它的小故事起源于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中的瑞兽“麒麟”。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叫做须弥的仙童,他的口中不离手里的人参。
有一天,他身边的人参离奇地消失了,而且须弥也随之消失,从此再也没有人见到他。
人们纷纷前往寻找,却毫无结果。
据说,麒麟为了保护人参的神秘力量,将须弥变为人参,并带走了他。
从此以后,人参成为了滋补之物,人们开始用它来补充元气、增强体力。
所以,人参被尊称为“尊贤草”,并被广泛用于中药方剂中。
当归:女性之宝当归被誉为“女性之宝”,在中药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故事源于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美丽女子。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桂英的女子,她有着美丽动人的容貌,聪慧善良。
桂英出嫁后,丈夫战死沙场,她守寡多年,一直守护着家中的残局。
为了维持家业,她放弃了重新嫁人的机会,全心全意从事草药种植。
经过多年的努力,桂英的草药种植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并且她的经验和智慧使得她能够从草药中发现更多的美容和调理身体的功效。
尤其是当归,她将其运用到日常保养中,使得自己容颜不老,皮肤如玉。
桂英的故事传播开来,当归也就被人们称为“桂英草”,成为了女性健康和美丽的代名词。
黄芪:驱邪之草黄芪被誉为“驱邪之草”,在中药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的小故事与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人物有关。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黄石公的英雄,他心地善良,力量强大。
有一年,国家遭到了邪恶势力的威胁,黄石公挺身而出,与邪恶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经过一番苦战,黄石公终于战胜了邪恶势力,保卫了人民的生活安宁。
而在战斗中,他发现某种植物根系与他斗志昂扬的心境相似,能够驱邪避凶。
中药有趣小故事简短
中药有趣小故事简短标题:中药有趣小故事简短20个1. 麻黄与甘草古时候,有一名郎中,每天早晨都要去山上采药。
有一天,他发现一种植物的枝叶有类似麻黄的味道,便想:“这应该是麻黄吧?”于是,他满怀信心地采了一些枝叶回家。
回到家后,郎中开始研究这种植物。
他发现这种植物不仅可以发散风寒,还具有解毒的效果。
于是,他开始用这种植物来治疗病人。
不久后,他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村庄。
有一天,一个病人前来求医。
郎中诊断出他的病情需要用到麻黄和甘草。
但是,由于麻黄和甘草的药性不同,如果比例不当,就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于是,郎中决定去山上再采一些这种植物的枝叶,以备不时之需。
当郎中回到山上时,他发现这种植物已经被人采光了。
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之前采的那些枝叶并不是麻黄,而是一种与麻黄相似的植物。
但是,由于这种植物的药性并不完全相同,他无法用它来代替麻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药的种类繁多,药性各异,治疗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仔细辨认药物的种类和药性,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人参传奇很久以前,有一座深山老林里住着一个老猎人。
这个老猎人常常在山中打猎,久而久之,他发现了一种长得像人的植物。
这种植物的根茎叶都十分奇特,他觉得这应该是一种珍贵的草药。
于是,老猎人开始研究这种植物。
他发现这种植物具有补气补血、安神益智等多种功效。
于是,他开始用这种草药来治疗病人。
很多病人在服用这种草药后都康复了,老猎人的名声也因此传遍了整个山区。
有一天,一个外地人前来询问这种草药的名字。
老猎人告诉他:“这是一种人参。
”外地人听了后非常惊讶:“这种草药的名字这么神奇?”老猎人笑着说:“其实它并不神奇,只是我们深山里的人对它的认识还不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药的功效并非神奇所致,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它的药性和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中药,以便更好地利用它的疗效来造福人类。
3. 黄连的冤屈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得了痢疾。
中草药传说故事集锦 附图
1、当归2、莲花3、金银花4、菊花5、女贞子6、仙鹤草7、何首乌8、益母草9、续断10、车前草11、升麻12、菟丝子13、茯苓14、杜仲15、三七16、灵芝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1、当归古时候,有个青年名叫王福,勤劳善良,靠采药与母亲相依为生。
离他家几百里外有座高山,据说山上长有很多神奇的药草,由于山高路险,加上毒蛇猛兽横行,所以很少有人敢去,去了也是无回。
王福很想去探个究竟。
他想自己身强力壮,应该无所畏惧。
当他征求母亲意见时,其母想挽留儿子,不便直说,就建议他娶了亲,成了家再走。
王福遵照母亲意思,择期成家。
成家后,仍念念不忘进山之事。
最后终于有一天,他对泣不成声依依不舍的妻子说:“我若三年不归,你可另嫁他人。
”次日,毅然出门上山去了。
母亲日盼夜望,转眼三年过去了,仍不见儿子回来,估计必死无疑。
王母通情达理,遵照儿子的托咐,劝媳妇改嫁。
谁知媳妇改嫁不到半月,王福竟满载名贵药材而归。
他见妻子改嫁,后悔不已。
见面时,他指着药材说:“原来打算卖掉药材,给你置衣物首饰。
如今你既已改嫁,就把这些药材送给你吧。
”两人抱头痛哭。
新妇悲痛感伤,忧郁成疾,月事不调,骨瘦如柴。
她拿起王福带回的药材,生啖活吞,企望中毒,了却此生。
谁知吃了以后,她反而月经通调,日益康复。
后人便取唐诗中“正当归时又不归”中的“当归”两字,做了此药名称。
2、莲花,,在渤海与黄海交界处一个地方叫做。
普兰店东三华里处有一片水乡,水乡深处,有一片怒放的地方,人们叫它谷泡或叫畔。
湖里住着一位美丽而善良的莲花仙子。
湖两岸百姓在莲花仙子的呵护下过着美满祥和的温馨生活。
可是这些朴实善良的人们和百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将发生一次惊天动地的劫难。
里住着一条凶狠、丑陋的蛟龙王子,他听说湖里住着一位非常美丽动人的莲花仙子,领着这里的百姓过着安逸的生活,就决定占领这个地方,霸占莲花仙子,让当地的百姓听从他,为他效力。
儿童中草药故事
儿童中草药故事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许多自然界的宝藏。
其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功效。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儿童中草药故事,让我们一起探索奇妙的草药世界吧!故事一:薄荷叶的清凉传说从前,有一位温柔善良的女孩叫薄荷。
她出生在一个农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有一天,村里的一位老人突然生病了。
他全身发热,病情愈发加重。
薄荷心生一计,她摘下自己的叶子,轻轻搓碎并涂在老人的额头上。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老人的体温开始下降,他慢慢康复了。
从那以后,人们发现薄荷叶可以帮助降温、缓解头痛和消除口腔异味。
如今,薄荷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夏天的炎热日子里,它带来了清凉的感觉。
故事二:迷迭香的智慧传承昔日的迷迭香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
她聪明绝顶,善于学习和思考。
某一天,她听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比赛即将在邻近的城市举行,这是一个聚集了天下智者的比赛。
迷迭香决心参加这场比赛,并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在比赛当天,迷迭香分别给每位参赛者一支小小的迷迭香枝。
大家纷纷献计献策,然而迷迭香却保持缄默。
他们皆出了精妙的花样插花、烹饪美食……唯独迷迭香如鲠在喉。
最终,当大家的创意展示完毕,轮到迷迭香出场时,她把手中的迷迭香枝插在草药中草草处。
她迅速将枝叶上的芳香熏熏闻,并信手写下字迹清晰的一段文言诗。
她讲述了草药的妙用以及茶叶的独特韵味。
如此奇妙而具有智慧的表演,让评委和观众们震撼。
最终,迷迭香荣获比赛冠军。
她的智慧和才华如今被追崇为迷迭香的伟大智慧。
故事三:金银花的守护力量在一个远古的时代,有一位善良的村民叫做小草。
他非常关心村子的健康和幸福。
一天,一场瘟疫袭击了村庄,村民们纷纷生病。
小草经过几天的观察后,他发现了金银花的力量。
小草采集了金银花,制作成草药汤剂给病人喝。
神奇的是,金银花的抗菌和解毒作用帮助村民们恢复了健康。
从此以后,金银花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和发烧,并被誉为守护村庄的力量之花。
这些儿童中草药故事告诉我们,草药不仅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藏,同时也是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中药材的小故事
中药材的小故事1.人参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叫雅克的采参人,他在深山中辛勤地寻找人参。
有一天,他偶然发现了一棵人参,正当他准备采摘时,却突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
随着笛声,他看到一位老人在吹笛子,于是他礼貌地询问这位老人是否可以采这棵人参。
老人同意了,并告诉他这棵人参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治疗百病。
雅克小心翼翼地采下了这棵人参,从此以后,它成为了人们治疗疾病的珍贵药材。
2.黄连的由来: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黄连的医生,他为了寻找可以治疗疾病的草药,走遍了山水之间。
在一次探险中,他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疗效的草药,它的根茎呈现出黄色。
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这种草药对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于是,他将其命名为“黄连”,并把它带回了村庄,使更多的人受益于这种草药。
3.枸杞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周鹏的年轻人,他因为过度劳累而患上了严重的眼疾。
他的母亲非常着急,有一天,她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小红果,便将其煮成汤喂给周鹏喝。
令她惊讶的是,周鹏的眼睛逐渐恢复了健康。
于是,她将这种小红果命名为“枸杞”,以纪念它的神奇疗效。
如今,枸杞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补肝肾、明目等治疗。
4.当归的传奇:很久以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中,有一位名叫张三的医生。
他因为擅长治疗妇科疾病而被称为“妇科圣手”。
他的妻子一直怀不上孩子,这让他非常苦恼。
有一天,他在山林中迷路了,突然看到了一棵大灌木,上面长满了心形的叶子和紫色的花朵。
他好奇地采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回去研究,并发现它们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月经的功效。
他将这种植物命名为“当归”,并使用它治疗了许多妇科疾病患者。
张三也因此成为了更加受人尊敬的医生。
5.金银花的传奇:金银花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因其初开时为白色,后转为黄色而得名。
据传在很久以前,一位贫穷的母亲带着她生病的孩子四处求医。
但是他们并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昂贵的医药费。
医院里的院长看到了这个状况非常感动,于是他悄悄把金银花这种草药给了这个母亲。
中药名相关的小故事
中药名相关的小故事中国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中,有许多与中药名字相关的有趣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中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鹿茸鹿茸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益元气、强壮身体的作用。
传说中,有一次有一位草原上的猎人遇到一只受伤的鹿,他发现鹿的大部分身体已完好无损,唯独鹿的角部分被折断了。
猎人心生善念,为了帮助这只鹿,他用绳子将折断的角重新固定在鹿头上,然后放生了它。
没想到,几个月后,这只鹿再次出现在猎人面前,这一次它的角长出来了,并且更加粗大,状态更为健壮。
猎人得知后,将这种奇特的发现告诉了当地的医生,医生经过实验后发现鹿的茸角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从而形成了使用鹿茸作为中药的传统。
故事二:灵芝灵芝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补强壮、调节免疫力的作用。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神农的皇帝,他倡导人们种植草药,为民众提供健康疗法。
有一天,神农皇帝亲自带领大臣们到山上采集草药,忽然,一阵浓雾笼罩了周围。
大家困惑不解之时,一朵栩栩如生的花从雾中飞出,神奇地在众人面前盘旋舞动。
这朵花非常美丽,花瓣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珍珠状物质。
大臣们有人称之为“灵芝”,并将其视为上天赐予的宝物。
人们后来发现,灵芝具有奇特的药用价值,成为珍贵的中草药材之一。
故事三:黄芪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益气补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相传,在古代有位名叫少昊的帝王,他领导人民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他十分关注人民的健康,提倡人们种植并使用草药。
有一次,少昊走进一片林中,看到地上一脚踩过枯萎的花草,在这些花草之中,有一株独特的植物默默地生长着。
少昊觉得这株植物富有活力,于是动手挖掘,并尝试品尝它的根。
少昊发现,这株植物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够茁壮成长,甚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他将其称为“黄芪”,并把它视为能够增强人体活力的珍贵药材。
这些小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中药名字背后的独特传说和历史。
中药文化丰富多样,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通过学习这些故事,我们更能体会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关怀和照顾。
中药典故案例
中药典故1. 神农尝百草:传说中,神农氏为了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亲尝各种草木果实,鉴别其药性,开创了中药的先河。
他因尝毒草而牺牲,但留下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
2. 华佗与五禽戏: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了“五禽戏”,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体现了中医养生之道。
3.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二十七年,遍访各地,采药验方,撰写了伟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极大地推动了中药学的发展。
4. 人参寻踪:古人认为人参有神奇的回阳救逆之效,典故中有深山老林采参人不畏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只为获取珍贵的人参的故事。
5. 甘草解毒:据传古代有位医生用甘草成功救治误食乌头中毒的患者,从此人们认识到甘草具有良好的解毒功能,并被誉为“国老”。
6. 龙骨疗伤:在古代战争中,士兵发现某些骨头(后被称为龙骨)对伤口愈合有益,由此开启了对龙骨等动物化石入药的研究。
7. 枸杞延寿:相传枸杞子是西王母赐予人间的仙果,长期服用能延年益寿,此故事反映了枸杞在中国传统养生中的地位。
8. 当归调经:古籍记载,一名男子为妻子寻找治疗月经不调的良药,跋山涉水终于找到当归,因其疗效显著,被广泛用于妇科病治疗。
9. 阿胶补血:关于阿胶的来源,有传说是秦始皇派遣大将徐福寻找长生不老药,带回了一种可以熬制成胶状的驴皮制品,即为现今的阿胶,具有补血滋阴的功效。
10. 黄连苦口良药:黄连味极苦,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寓意黄连虽苦,却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1. 王不留行的由来:根据典故,孙思邈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一种名为“王不留行”的草药,由于牛羊吃了这种草籽会迅速离开,不会停留产仔,因此得名,它在临床上常用于通乳消肿。
12. 桔梗的爱情传说:民间故事中,桔梗花象征永恒不变的爱,源于一位名叫桔梗的女子与恋人之间生死离别的悲剧,使桔梗成为表达相思之情的象征,而桔梗本身也是一味重要的止咳化痰中药。
13. 何首乌长寿之谜:何首乌的名字源自唐朝时期一个叫何田儿的老者服食后头发变黑且长寿的传奇故事,从此被视为抗衰老、益精血的良药。
中药的典故
中药的典故
01车前草
车前草是相传,当尧舜禹时期,战争激烈时,河水淹没了农田,百姓的生活遭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帮助百姓,舜帝派副手伯益前往江西治水。
02杏林
董奉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医,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种杏树时不用钱,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
重症愈者种了五棵杏树,轻者只种植一棵。
数年后,杏树成林,红杏累累。
03、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名医被邀请为一位重病人诊治。
病人胸背憋痛,低热羁缠,咯吐秽脓,众医不效。
名医诊病阅方,一时找不到恰当的治疗方法。
疲乏间名医伏案小盹,忽见一位白衣女子飘然而至,说:“此君乃是大好人,乐善怀仁,惠及生物,见有捕蛇者,他即买下放生,先生务必精心施治,救他一命。
”名医向白衣女讨教良方,白衣女说:“请随我来。
”他随白衣女来到户外,白衣女却飘然而去,在白衣女所站的地方却有一条白花蛇,蛇舌伸吐处化作丛丛小草。
正惊异间,名医被脚步声惊醒,原是病人家属来请先生用饭。
名医说:“且慢,请随我来。
”名医和病人家属来到户外,果见埂坎边长着许多梦中所见的那种开着小白花的纤纤小草。
于是便采了些,嘱即煎服。
病人服后果然觉得胸宽了许多。
次日连服逾斤,病便痊愈。
04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是指神农炎帝为了寻找治病救人的良药,遍尝百草,辨识植物的毒性,并写下了《神农本草经》。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对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草药药名故事
中草药药名故事人参:人参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朝鲜半岛。
据传,在古代的朝鲜半岛,有一座名为“参田”的山谷,那里的野山参非常著名。
有一天,一个名叫“参郎”的年轻人去参田采药,偶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草药,它有着奇特的形态和强大的生命力。
参郎深感好奇,便将这种草药带回了家,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称为“人参”。
在古代的中医理论中,人参被认为具有补气养血、益智安神、延年益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疾病。
由于其珍稀难得,人参也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药材,价格昂贵。
直到现代,人参的研究和应用仍然非常广泛。
甘草:甘草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埃及。
据传,在古埃及的尼罗河畔,有一种草本植物的根茎具有甘甜的味道,它被当地人用于制作甜食和饮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草本植物被引入到中医中,被命名为“甘草”。
甘草在中医中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脾胃虚弱等疾病。
同时,甘草还可以调和药性,缓解药物对身体的刺激作用,使药方更加温和、有效。
白术:白术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
据传,在古代的中国山区中,有一种草本植物的根茎呈现出白色,并且具有特殊的香味。
当地的村民将这种草本植物称为“白术”,并将其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腹胀腹泻等疾病。
白术在中医中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腹胀腹痛、身体水肿等疾病。
白术的根部是其主要药用部分,被认为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当归:当归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四川地区。
据传,在古代的四川山区,有一位叫做“张良”的医生,他擅长使用草药治疗妇科疾病。
在他的研究中,他发现一种能够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草药,并将其命名为“当归”。
当归在中医中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疾病。
同时,当归还可以润肠通便、排毒养颜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美容保健领域。
龙骨:龙骨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华夏文明。
中药小故事
中药小故事1、丹参的传奇故事丹参,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名,曰:五参五色配五脏。
故人参入脾曰黄参,沙参入肺曰白参,玄参入肾曰黑参,牡蒙入肝曰紫参,丹参入心曰赤参。
而关于丹参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东海岸边的一个渔村里住着一个叫海明的青年。
海明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因自幼在风浪中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称“小蛟龙”。
有一年,海明的母亲患了病,经常崩漏下血,请了很多大夫,都未治愈。
有人说东海中有个无名岛,岛上生长着一种蓝紫色花穗、红色根的药草,以这种药草的根煎汤内服,就能治愈其母亲的病。
海明听后,喜出望外,便决定去无名岛采药。
第二天,海明就驾船出海了。
他凭着高超的水性,绕过了一个个暗礁,冲过了一个个激流险滩,顺利登上了无名岛。
上岸后,他四处寻找那种开着蓝紫色花穗、根是红色的药草。
每找到一棵,便赶快挖出其根,不一会儿就挖了一大捆。
返回渔村后,海明每日按时侍奉母亲服药,母亲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村里人对海明冒死采药为母治病的事,非常敬佩。
都说这种药草凝结了海明的一片丹心,便给这种根红的药草取名“丹心”。
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取其谐音就变成“丹参”了。
2、丹参的产地来源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
主产于四川、山东、河北等省区。
本品气微,味微苦涩。
以外表皮色红者为佳。
生用或酒炙用。
3、丹参的药性功效《神农本草经》: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
《名医别录》:养血,去心腹痛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
久服利人。
名医陶弘景:渍酒饮,疗风痹足软。
名医甄权:主中恶及百邪鬼魅,腹痛气作,声音鸣吼,能定精。
《本草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肝经。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主要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血瘀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痹疼痛;疮痈肿痛;心烦不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个中药药名小故事作者任之堂主人1 [ 麻黄]┃━━【小故事】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
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
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
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
”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师傅不放心地说:“不过,有一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
”“什么药?”“无叶草。
”“怎么啦?”“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记住了。
”“你背一遍。
”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卖药。
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却什么病都敢治。
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
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见县官。
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
县官命人把师傅找来,说:“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治死了!”师傅说:“小人无罪。
”“怎么能说你无罪?”“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
”县官听了,就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徒弟背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
”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
”“你用的什么药?”“无叶草的茎。
”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
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
他找到师傅认了错儿,表示痛改前非。
师傅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
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
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
2 [ 紫苏]┃━━【小故事】九月九日重阳节,一群富家子弟在酒店里比赛吃螃蟹。
一只只大螃蟹又多油又黄,他们越吃越香。
吃空的蟹壳竟在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塔。
华佗带着徒弟,也到这儿来饮酒。
他看到那伙少年象疯了似地比赛吃蟹,便好心地劝说道:“螃蟹性寒,不可多吃。
年轻人,你们比赛吃螃蟹可没有好处。
”少年们很不高兴:“我们吃的是自己花钱买的东西,谁听你的管教!”华佗说:“吃多了准会闹肚子,那时侯可有生命危险啊!”“去去去,别在这儿吓唬人!我们就是吃死了,又关你屁事!”这些醉醺醺的少年根本不听劝告,继续大吃大喝。
有的还嚷道:“螃蟹是美味,谁听说过能吃死人?咱们放开肚子吃咱们的,馋死那个老头子!”华佗看他们闹得实在不象话,就对酒店老板说:“不能再卖给他们啦,会闹出人命的。
”酒店老板正打算从那伙少年身上多赚些钱哩,哪里听得进华佗的话?他把脸一板,说:“就是出了事也不关你呀。
你先生少管闲事,别搅了我的生意!”华佗叹息一声,只好坐下吃自己的酒。
等到半夜,那伙少年突然大喊肚子疼,有的疼得直冒汗,有的翻倒在桌下打滚儿。
酒店老板吓呆了,急忙问:“你们是怎么啦?”“疼坏了,快帮我们请个医生来吧!”“这半夜三更的,让我上哪儿请医生去?”“求求老板行个好,医生再不来,我们的命就难保啦!”这时,华佗走过来说:“我就是医生。
”“呀!”少年们大惊失色:这不是那位不让多吃螃蟹的老头儿么?他们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一个个捧着肚皮,哀求道:“先生,请你给治治吧!”“你们刚才不是说不让我管吗?”华佗说。
“大人不记小人过。
求先生发发善心,救救我们。
您要多少钱都好说。
”“我不要钱。
”“那您想要别的也行。
”“我要你们答应一件事!”“别说一件,一千件、一万件也行。
您快说什么事吧?”“今后,你们得听从老人的劝告,再不准胡闹!”“一定,一定。
您快救命!”华佗让他们等着,自己带着徒弟到了荒郊野外,采了些紫草的茎叶回来,煎汤给少年们喝下。
过了会儿,他们的肚子都不痛了。
华佗问:“喝了这药,觉得怎么样?”“舒服多了。
”华佗心想:这种药草还没名字,病人吃了它确实会感到舒服。
今后就叫它“紫舒”吧!少年们千恩万谢,告别华佗,回家了。
华佗又对酒店老板说:“好险啊,你以后千万不能光顾赚钱,不管人家性命啊!”酒店老板连连点头。
华佗离开酒店,徒弟问道:“这紫草叶子解蟹毒,出在什么书上?”华佗告诉徒弟说书上并没有,这是他从动物那儿学来的。
原来有一年夏天,华佗在江南的一条河边上采药。
他看见一只水獭逮住一条大鱼。
水獭吞吃了很长时间,把肚皮撑得象鼓一样。
它一会儿水里,一会儿岸上;一会儿躺下不动,一会儿来回折腾。
看来,这水獭难受极了。
可是后来,它爬到岸边一片紫草旁边,吃了些草叶,又躺下会儿竟没事了。
华佗心想,鱼类属凉性,紫草属温性,紫草准可以解鱼毒。
从此,他便记在了心上。
后来,华佗还把紫草的茎叶制成完和散。
他又发现这种草药还具有表散的功能,可以益脾、利肺、理气、宽中、止咳、化痰,能治很多病症。
本来,因为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服,所以,华佗给它取名叫“紫舒”,可不知怎的,后来人们把它叫作“紫苏”了——这大概是音近的缘故,弄混了吧。
3 [ 辛夷]┃━━【小故事】秦举人得了一种怪病,鼻孔流脓流涕,腥臭难闻。
这种病很讨人嫌,连他的妻子儿女也躲得远远的。
秦举人请过许多医生,但吃什么药也没用。
他想:这么活着招人嫌恶还不如死了好,就打算寻死。
有个朋友知道后劝道:“天下这么大,本地医生治不好,何不到外边求医去?还能顺便逛逛名山大川,散散心。
”秦举人一听有理,反正呆在家里也净跟老婆孩子呕气,就带了个家人,骑着马出门了。
秦举人走了很多地方,但没遇见一个能治鼻子的医生。
后来,他走到南方的一个夷族人居住的地区,有个夷家医生说:“这病好治。
”秦举人喜出望外,急忙请他医治。
医生到山上采了一种花苞回来,让秦举人服用,秦举了吃了半个月,鼻子真的不流脓了。
他十分高兴,对医生说:“这种药真灵,你能不能让我带一些回去,万一再犯病时就不用跑这么远求医了。
”医生想了想说:“不如给你带些种子回去栽种。
”秦举人更加高兴,他重重酬谢了医生,带着种子回家了。
到家后,他就种植这种草药。
几年过后,院子里长了一大片。
凡有人得了鼻病,他就用这种草药给人医治。
人们问:“这药草叫什么名字?”秦举人一想,忘了问夷家医生了。
又一想,这是在辛亥年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就说:“这叫‘辛夷’。
” 4 [ 柴胡]┃━━【小故事】胡进士家有个长工叫二慢。
一年秋天,二慢得了“寒热往来”的瘟病,他一阵冷,一阵热,冷时打寒战,热时出冷汗。
胡进士一看二慢病得不能干活了,又怕这病传染家里的人,就说:“二慢,我不用你了,你走吧。
”二慢哀求道:“老爷,我一无家可归,二无友可投,现在又病成这样儿,让我可上哪儿去呀?”胡进士说:“那我管不着。
你干一天活儿,我管一天饭;你现在什么也不干,我没闲钱养人!”二慢气呼呼地说:“我给你干了这些年,没少流汗,你就这么狠心?咱们也让大伙儿给评评理嘛!”胡进士一听这话,怕别的长工听见,都不安心干活,忙改口说:“二慢呀,你先外边找个地方呆些日子,病好了再回来。
这是工钱,拿走吧!”二慢没有办法,只好出了进士大院。
一出门,他就觉得浑身一阵冷、一阵热,两腿酸疼,每走一步都费很大劲儿。
他迷迷糊糊地来到一片水塘旁边。
塘水快干了,四周杂草丛生,还长着茂密的芦苇、小柳树。
二慢再也不能动弹,就躺在杂草丛里。
躺了一天,二慢觉得又渴又饮。
可他一点力气也没有,站不起身,便用手挖了些草根吃。
这样,一连七天,二慢没动地方,吃了七天草根。
七天过后,周围的草极也吃完了,二慢试着站起身。
他忽然觉得身上有劲儿了,就朝进士大院走来。
胡进士看见二慢,皱着眉毛说:“你怎么又回来啦?”“老爷不是答应等我病好了就回来的吗?”“你的病全好啦?”“嗯。
我这就干活去。
”二慢说完,扛起锄下田了。
胡进士也就不再说什么。
从这以后,二慢的病再也没犯过。
过了些日子,胡进士的少爷也得了瘟病,一阵冷、一阵热,跟二慢得过的病一模一样。
胡进士只这么一个独养儿子,心疼极了。
他请来许多医生,但谁也治不好。
胡进士忽然想起二慢,就把他找来,问道:“前些日子你生病时,吃了什么药啊?”“老爷,我没吃药。
”“没吃药怎么好的?”“它自己好的。
”胡进士不信:“你准吃什么来的,快告诉我。
”二慢说:“我离开你家,走到村外水塘,就倒在那里了。
我又渴又饿,就挖草根儿吃来的。
”“你吃的什么草根?”“就是当柴烧的那种草呵。
”“快领我看看去。
”“好吧。
”二慢带着胡进士走到水塘边。
他拔了几棵吃过的草根,递给胡进士。
胡进士急忙回家,命人洗净煎汤,给少爷喝了。
一连几天,少爷就喝这种“药”,把病喝好了。
胡进士十分高兴,想给那种药草起个名字。
他想来想去,那东西原来是当柴烧的,自己又姓胡,就叫它“柴胡”吧5 [ 葛根]┃━━【小故事在一处深山密林中,住着一位挖药老人。
一天,他听见山下人喊马叫,不知出了什么事,就伸长脖子往山沟外看。
过了会,跑来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
男孩子攀石绕树,直跑到老人面前,“噗腾”一声便跪了下来。
老人吓了一跳:“哎呀,有话好说,你这是怎么啦?”孩子象鸡啄碎米一样地连连磕头,说:“老爷爷,快救救我吧,他们要杀我!”“你是谁呀?”“我是山外葛员外的儿子。
”“谁要杀你?”“朝里出了奸臣,诬奏我爹‘私自屯兵、密谋造反’。
昏君信以为真,传下圣旨,命官兵把我家围住,要满门抄斩。
我爹对我说:‘葛家就你一根独苗,如果你也被杀,咱家就断了后。
快跑吧,日后长大,能报仇就报仇,不能报仇也算留下来一条根了。
’我只好离家逃出。
谁知又被官军发现,他们正在后边追呢!求老爷爷开恩啊,救我一人,就是救了葛家一门哪!”老人心想,这葛员外世代忠良,理该救他的儿子;可是,追赶的人马喊声震天,越来越近了,怎么办呢?他往后山看看,说:“快起来,跟我走。
”男孩子跟着老人到了深山的一个秘密石洞,藏在里边。
官兵追上山,上上下下,足足搜了三天,也没见那孩子的影儿,只好收兵回去了。
这时,老人带着孩子出了山洞。
老人问:“你有地方去吗?”孩子哭道:“我全家被抓,恐怕还要灭门九族,还能去投奔谁呢?老爷爷救了我,我愿意终身侍奉爷爷。
您百年之后,我就披麻戴孝。
不知你老人家愿不愿收留我?”老人说:“行啊,就跟我过日子吧!不过,我是个采药的,每天得爬山越岭,可不象你在家当大少爷那么舒服。
”孩子说:“您放心,只要能活命,什么苦我也能吃。
”从此以后,葛员外的独生子就跟着老人每天在山上采药。
这位老人常常采寻一种草,那种草的块根主治发热口渴、泄泻等病。
几年过去,采药老人死了。
葛员外的儿子学会了老人的本事,也专门挖那种有块根的药草,治好了许多的病人。
但那种药草一直还没名字。
后来,有人问这草叫什么?葛员外的儿子想到自己的身世,就说:“这叫‘葛根’。
”所谓“葛根”,就是说葛家满门抄斩,只留下了一条根的意思。
【清热解毒药】6 [ 白头翁]┃━━【小故事】有个年轻人闹肚子,一阵一阵地疼得直冒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