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张溥,字天如,太仓人”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注释
五人墓碑记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124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今之墓7,何也?。
吾社12131415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16按剑而前,问:而仆之18202224,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在墓者也。
头27,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28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32纷出,钩党之捕3334畏36,待圣人3839,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4041,其辱人贱行42义暴43于朝廷,赠谥美显44,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45,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4648豪杰之流,扼腕墓道5051,之有重于社稷53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54因之吴公55,太史56文起文公57、孟长姚公也58。
注释译文:本文选自黄宗羲编《明文海》卷四百五十七。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
崇祯四年(1631)进士,天启年间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有《七录斋集》。
1.蓼(liǎo)洲周公:即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
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
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
后周顺昌被捕遇害。
崇祯年间,谥忠介。
2.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
3.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4.即除魏阉(yān)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
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
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5.旌(jīng):表扬,赞扬。
6.去:距离。
7.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8.湮(yān)没:埋没。
9.草野:乡野,与“朝廷”、“廊庙”相对。
10.皦(jiǎo)皦:同“皎皎”,光洁,明亮。
文中指显赫。
11.丙寅三月之望:明熹宗天启六年三月十五日。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12.吾社:指应社。
张溥《五人墓碑记》原文及赏析
张溥《五人墓碑记》原文及赏析《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
【原文】五人墓碑记作者: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4);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5)。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6),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7),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8)。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9),为之声义(10),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11),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12),抶而仆之(13)。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14)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15),则噪而相逐(16)。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17)。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18),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19)。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20),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21),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23),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24),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5)?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35),赠谥褒美(36),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作品。
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五人墓碑记》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明史·张溥列传》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乙张溥,字天如,太仓人。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
已而采官临川。
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归。
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又有剪发杜门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 日沃汤数次沃汤:喝水。
D. 以葬亲乞假归乞假:请假。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不能容于远近乃设九宾礼于廷B. 佯狂不知所之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 以故名高一时以资政殿学士行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B. 甲文议中夹叙的写法,使议论不流于空泛,记叙借此得到补充,叙议浑然一体。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译文(翻译)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译文(翻译)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五人墓碑记》“张溥,字天如,太仓人”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乙张溥,字天如,太仓人。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
已而采官临川。
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归。
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又有剪发杜门..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 日沃汤..数次沃汤:喝水。
D. 以葬亲乞假..归乞假:请假。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不能容于.远近乃设九宾礼于.廷B. 佯狂不知所之.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 以.故名高一时以.资政殿学士行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B. 甲文议中夹叙的写法,使议论不流于空泛,记叙借此得到补充,叙议浑然一体。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作品。
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五人墓碑记》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高一文言文《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
高一文言文《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及解析翻译古文阅读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以.小舟涉鲸波出C. 佯狂不知所之.者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D.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其.皆出于此乎20.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本文是为五位平民百姓树碑立传的文字,综合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B. 文中把“今之高爵显位”的种种“辱人践行”与五人的慷慨赴死作对比,反衬出“今之高爵显位”的种种丑态。
C. 文中运用假设论证,把五人的英勇就义与五人寿终正寝作对比,突出五人为正义而死,死得其所。
D. 文段最后一句,点明作记的缘由和目的,同时揭示出“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一进步性的观点。
21. 把文章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答案】19. A 20. B21. (1)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偌大的中国,能有几个人呢?(2)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五人墓碑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五人墓碑记》原文、译文及赏析这篇文章题为《五人墓碑记》,歌颂“五人”当然是它的主要内容。
但社会是复杂的,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要孤立地歌颂“五人”,就很难着笔。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人墓碑记》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五人墓碑记明代: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作品。
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五人墓碑记》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人墓碑记》(用)解析
根据以上方法,学生互相讨论,自学 第五至第七段,要求: ①、归纳各段要点。 ②、找出表明思路的句子及运用的手法。 ③、理解作者思想情感。
• 明确: • 第五段论述五人之死在当时政治斗争中 的意义。用一反问极言在魏阉统治时期 不附逆者极少。又用一提示性的问句揭 示出五人之死确实于“激于义”。 • 第六段论述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连用 四个长句,运用强烈对比,提出死的轻 重问题,突出五人之死重于泰山,点明 “匹夫之有重与社稷”这个重大主题。
苟且偷生,轻如鸿毛
重明 于死 社生 稷之 也大 第匹 六夫 段之 有 , [ ]
仗义而死,重于泰山
人们都是如何对待“义”的?
• • • • • • • • 厚葬五人 郡之贤士大夫因重“义”而 富贵之子、得志之徒因轻“义”而 湮没不足道 举行反阉暴动 苏州市民为伸“义”而 失去民心 绨骑、毛一鹭因背“义”而 五人因激于“义”而 挺身赴难 缙绅者因弃“义”而 临危变节或苟且偷生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魏忠贤因畏“义”而 无不过而拜泣 四方之士因慕“义”而
五人墓中埋葬的是哪五位义士?
• 五人:
• • • • •
颜佩韦,商人的儿子 杨念如,卖衣服的商人 马杰,普通市民 沈扬,牙行的中人 周文元,周顺昌的轿夫
第一段,介绍“五人墓”的由来,抒发感 慨
五人者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 逮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以旌 其所为。 呜呼 ,亦盛矣哉 (关于五人)
(关于墓碑)
(抒发感慨)
朗读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 本段为什么不接叙五人之死的经过, 却就建墓事发表议论?
讨论明确:以常人与五人对比,已暗含 “死生之大”四字,实为结尾张本。
突出“独五人之曒曒”的问题
五人墓碑记(逐句讲解翻译)
2021/10/10
22
原文: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
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注释: 发:“拿出”之意。
五十金:五十两银子。 函:匣子,名作动,这里是用棺材收殓的意思。 “之”,代头。 卒:最终,终于。 全乎:完整的样子,“乎”是词尾。
有几位贤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人的 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所 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除:整理,清理。 ⑷整治,治理。
祠:生祠,给活人修的庙
以葬翻:之译来::。之到为现代在词,,他苏们州。的其贤余明为士“大结构夫助向词当‘政的的’官”员 旌请:示表,扬就。清理宦官魏忠贤被废的生祠的地基来安 盛葬:他形们容,词并作且名在词,他盛们大坟的墓事的。门前立了一块石碑,
矣来哉表:彰句他末们语的气事词叠迹用。,啊表,赞也叹算。是盛大的事啊。
2021/10/10
17
原文: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而:修饰连词。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或向前。 谁为:为谁,倒装句。
或:谁为(之),省略句。 堪:忍受。 抶:笞打,鞭打。后省了宾语“之”。 而:顺承关系 仆:使…倒下,动词的使动用法。
(阉党爪牙)红衣马队按着剑把上前,问道: “谁为他哭?”大家不能忍受,把他们打倒(在 地上)。
幽默的墓志铭
1、英国约克郡牙医约翰.朗的墓碑上写着: “我一辈子都花在为人填补蛀牙上头,现在 这个墓穴得由我自己填进去啦。”
2、美国佛州有一个墓园的墓碑上写着: “这里躺着我们的安娜,她是被香蕉害死的, 错不在水果本身,而是有人乱丢香蕉皮。”
3、一对夫妻为出生两周便夭折的孩子这样 写墓志铭: “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 回去了。”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译文解析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译文解析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不闻诗书之训训:教训b.而又有剪发杜门杜:关闭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猝:立即、一下子d.忠义暴于朝廷暴:显露,表彰12.下列句中“于”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c.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d.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13.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d.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14.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大阉之乱时缙绅变志之人与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对比,突出五人慷慨勇毅。
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通过这一问句说明五人之死,重于泰山。
c.作者看来,修大墓,立碑刻名,使志士跪拜流泪,是百代难得的际遇,比周顺昌还要荣耀。
d.选文最后一句,揭示了作记的缘由和目的,歌颂“五人”的高尚品格。
7.d【*】11.a12.d13.c14.c【解析】11.试题分析:a项“训”是“教诲”“教导”的意思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张溥嗜学阅读答案
篇一:文言阅读练习:《张溥传》(完整版)张溥,字天如,太仓人。
伯父辅之,南京工部尚书。
溥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知崇祯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
已而采官临川。
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日复社。
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归,读者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所品题甲乙,颇能为荣辱。
诸奔走附丽者,辄自矜曰:“吾以嗣东林也。
”执政大僚由此恶之。
里人陆文声者,输赀为监生,求入社不许,采又尝以事抶之。
文声诣阙言:“风俗之弊,皆原于士子。
溥、采为主盟,倡复社,乱天下。
”温体仁方枋国事,下所司。
迁延久之,提学御史倪元珙、兵备参议冯元扬、太仓知州周仲连言复社无可罪。
三人皆贬斥,严旨穷究不已。
闽人周之夔者,尝为苏州推官,坐事罢去,疑溥为之,恨甚。
闻文声讦溥,遂伏阙言溥等把持计典,己罢职实其所为,因及复社恣横状。
章下,巡抚张国维等言之夔去官,无预溥事,亦被旨谯让。
主至十至十四年,溥已卒,而事犹未竟。
刑部侍郎蔡奕琛坐党薛国观系狱,未知溥卒也,讦溥遥握朝柄,己罪由溥,因言采结党乱政。
诏责溥、采回奏,采上言:“复社非臣事,然臣与溥生平相淬砺,死避网罗,负义图全,谊不出此。
念溥日夜解经论文,矢心报称,曾未一日服官,怀忠入地。
即今严纶之下,并不得泣血自明,良足哀悼。
”当是时,体仁已前罢,继者张至发、薛国观皆不喜东林,故所司不敢复奏。
及是,至发、国观亦相继罢,而周延儒当国,溥座主也,其获再相,溥有力焉,故采疏上,事即得解。
斋明年明年,御史刘熙祚、给事中姜埰交章言溥砥行博闻,所纂述经史,有功圣学,宜取备乙夜观。
帝御经筵,问及二人,延儒对曰:“读书好秀才。
”帝曰:“溥已卒,采小臣,言官何为荐之?”延儒曰:“二人好读书,能文章,言官为举子时读其文,又以其用未竟,故惜之耳。
《五人墓碑记张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五人墓碑记张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抵罪:抵消罪行B. 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仆一样C.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头颅,借指性命D. 佯狂不知所之者佯:假装2.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不能容于远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以其无礼于晋C. 佯狂不知所之者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D.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其皆出于此乎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本文是为五位平民百姓树碑立传的文字,综合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B. 文中把“今之高爵显位”的种种“辱人践行”与五人的慷慨赴死作对比,反衬出“今之高爵显位”的种种丑态。
C. 文中运用假设论证,把五人的英勇就义与五人寿终正寝作对比,突出五人为正义而死,死得其所。
D. 文段最后一句,点明作记的缘由和目的,同时揭示出“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一进步性的观点。
《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
《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作品。
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五人墓碑记》原文及欣赏,欢迎大家阅读!《五人墓碑记》原文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高考文言文阅读《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汇集
高考文言文阅读《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汇集高考文言文阅读《五人墓碑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汇集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乙张溥,字天如,太仓人。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
已而采官临川。
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归。
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又有剪发杜门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日沃汤数次沃汤:喝水。
D.以葬亲乞假归乞假:请假。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能容于远近乃设九宾礼于廷B.佯狂不知所之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以故名高一时以资政殿学士行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2《五人墓碑记》
翻译:况且当时假托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东林
党的人遍布天下,终于因为我们郡人民的发泄抗击,使 阉党不敢再将我们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 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突然触发,直到当今圣上继 位,(魏忠贤畏罪)在路上自缢,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 的功劳呀。
简析:写五人蹈死不顾的重大意义。
原文:由是观之1,则今之2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
简析:五人就义时的英雄气概。 简析:人们对五人的同情。
4 分组讨论第四段要点
(1)如何选材来突出五人事迹?
明确:五人之事迹不可尽书,故只写其当刑之从容, 说明作者选材之精当。
(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反映五人的什 么精神?
明确:反映五人浩气长存,虽死犹生。 明确:既有称颂贤士大夫之意,又有从侧面烘托五人形象 的作用。
原文: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
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1上,凡四方之2士无有不过而拜 且泣者,斯固百世之3遇也。
• 翻译: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
简析:五人为周顺昌奋起抗争,事迹亦与周顺昌永垂不朽。
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得以别人增 修他们的坟墓,在大堤之上刻名,凡是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
简析:激于义愤,惩罚魏党爪牙。
原文: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1私人,周公之2逮所 由使也;吴之3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 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翻译:这时以大中丞的身份在苏州一带的人是魏
忠贤的私党,周公被捕(是)由他主使的;苏州 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 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赶(他)。中丞躲 到厕所里才逃脱了。
第四部分(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 照应开头。
张溥嗜学阅读答案
张溥嗜学阅读答案篇一:文言阅读练习:《张溥传》(完整版)张溥,字天如,太仓人。
伯父辅之,南京工部尚书。
溥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知崇祯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
已而采官临川。
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日复社。
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归,读者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所品题甲乙,颇能为荣辱。
诸奔走附丽者,辄自矜曰:“吾以嗣东林也。
”执政大僚由此恶之。
里人陆文声者,输赀为监生,求入社不许,采又尝以事抶之。
文声诣阙言:“风俗之弊,皆原于士子。
溥、采为主盟,倡复社,乱天下。
”温体仁方枋国事,下所司。
迁延久之,提学御史倪元珙、兵备参议冯元扬、太仓知州周仲连言复社无可罪。
三人皆贬斥,严旨穷究不已。
闽人周之夔者,尝为苏州推官,坐事罢去,疑溥为之,恨甚。
闻文声讦溥,遂伏阙言溥等把持计典,己罢职实其所为,因及复社恣横状。
章下,巡抚张国维等言之夔去官,无预溥事,亦被旨谯让。
主至十至十四年,溥已卒,而事犹未竟。
刑部侍郎蔡奕琛坐党薛国观系狱,未知溥卒也,讦溥遥握朝柄,己罪由溥,因言采结党乱政。
诏责溥、采回奏,采上言:“复社非臣事,然臣与溥生平相淬砺,死避网罗,负义图全,谊不出此。
念溥日夜解经论文,矢心报称,曾未一日服官,怀忠入地。
即今严纶之下,并不得泣血自明,良足哀悼。
”当是时,体仁已前罢,继者张至发、薛国观皆不喜东林,故所司不敢复奏。
及是,至发、国观亦相继罢,而周延儒当国,溥座主也,其获再相,溥有力焉,故采疏上,事即得解。
斋明年明年,御史刘熙祚、给事中姜埰交章言溥砥行博闻,所纂述经史,有功圣学,宜取备乙夜观。
帝御经筵,问及二人,延儒对曰:“读书好秀才。
”帝曰:“溥已卒,采小臣,言官何为荐之?”延儒曰:“二人好读书,能文章,言官为举子时读其文,又以其用未竟,故惜之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
..,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
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节选自张溥《五人墓碑记》
乙
张溥,字天如,太仓人。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
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
..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采方成进士,两人名彻都下。
已而采官临川。
溥归,集郡中名
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以葬亲乞假
..归。
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张溥列传》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又有剪发杜门
..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
B.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首领:头颅,借指性命。
C. 日沃汤
..数次沃汤:喝水。
D. 以葬亲乞假
..归乞假:请假。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不能容于.远近乃设九宾礼于.廷
B. 佯狂不知所之.者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 以.故名高一时以.资政殿学士行
16.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通过对比表明五人忠义昭彰,荣于身后,充分肯定了五人死难的伟大意义。
B. 甲文议中夹叙的写法,使议论不流于空泛,记叙借此得到补充,叙议浑然一体。
C. 张溥勤奋好学,文思敏捷,又积极组建文社,交游广阔,因此在当时名声很大。
D. 张溥考取功名后虽然没有出仕,却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
17.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2)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答案】14. C 15. B 16. D
17.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己/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18. (1)他们可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与这五个人的死相比较,意义的轻重到底怎样呢?(2)张溥回到家乡,聚集郡里的名士们一起兴复古学,并把他们的文社命名为复社。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一词多义,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C项,“沃汤:喝水”错误,“日沃汤数次”意思是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
沃汤,浸泡在热水里。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
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于”,都是介词,前者表被动;后者解释为“在”。
C项“者”,都是代词,前者解释为“……的人”;后者和“也”连用,表判断。
D项“以”,都是介词,前者解释为“因为”;后者解释为“用……的身份”。
B项两个“之”都是动词,解释为“到,往”。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
D项,“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溥归,集郡中名士相与复古学,名其文社曰复社。
……以葬亲乞假归。
读书若经生,无间寒暑。
四方啖名者争走其门,尽名为复社。
溥亦倾身结纳,交游日广,声气通朝右”可知,张溥归乡后,读书就像手抄佛经的经生一样,寒暑无间断,人们争相拜入他的门下,张溥也尽全力接纳,声名闻于朝廷,所以“遥控朝廷”“执掌天下”之说于文无据。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
“溥幼嗜学”意思是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是主谓结构,“嗜学”,作谓语;“所读书”意思是读过的书,“所”后接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作“必手钞”的主语,所以“嗜学”与“所读书”之间应断开。
“已”,完成、完毕。
“钞已”,是抄写完毕,意思完整,之后应停顿。
“又钞”,意思是又重新抄写,与前文“钞已”相照应,“又钞”之前表示第一次抄写后的情况,所以“又钞”之前应停顿。
“如是者六七始已”意思是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是“又钞”之后接着发生的事情,所以“又钞”与“如是者六七始已”之间应断开。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第(1)句得分点:“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视”,与……相比较;“固”,到底;“何如”,怎样。
第(2)句得分点:“集”,聚集;“相与”,一起;“名”,命名。
【点睛】文言文翻译句子时一般采用直译的方式,直译不通顺的也可以采用意译。
翻译句子时,可以采用留、译、补、调等方式进行,留即保留年号、人名、官名、地名、物品的名称等不变;译即把单个字翻译成双音节词的形式;补即补充句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成分,尤其要注意句中省略主语的情况;调即针对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装等情况参照现代汉语的顺序进行调整,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参考译文:甲: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
的机遇啊。
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乙
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好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然后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
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与同乡张采一起学习,名声一样大,合称“娄东二张”。
崇祯元年因为被选为贡生来到京城,张采刚考中进士,两人名声响彻京城。
不久,张采到临川做官,张溥回到家乡,聚集郡里的名士们一起兴复古学,并把他们的文社命名为复社。
崇祯四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
因为安葬亲人请假回家。
张溥读书就像手抄佛经的经生一样,寒暑间重无问断。
天下那些追逐名声的人争相拜入张溥的门下,都称自己是复社的人,张溥也尽全力接纳,交游日广,声名闻于朝廷。
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向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为这个,所以他的名声在当时很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