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学课件: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591229770bf78a6429544a.png)
1、抽穗开花授粉期的安全气候条件
从始穗到终花期( 10~12天),气候条件影响父母本抽穗、开 花、授(受)粉、结实,决定制种产量的高低或成败。
安全气候条件的基本要求是: (1)不出现连续3天以上整天下雨天气; (2)日均温26~28℃,日最高温度不超过35℃,日最低温度
2、制种技术系统研究阶段(1996-2000)
主要问题:不同生态条件下制种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 育性敏感期、抽穗开花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关键技术:(1)提出了两个安全期协调安排的原理, 确定了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的原则;(2)光温敏核 不育系技术鉴定标准;(3)核心种子生产原理与技 术。
效果:形成了两系杂交稻保纯制种技术体系,制种产 量和质量稳步上升。
❖ 三系法杂交稻制种
❖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
三系配套法
A×B→A 不育系繁殖
BB 保持系繁殖
A × R → 杂交种 杂交制种
RR 恢复系繁殖
2021/1/25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两系配套法
S 低温 短照
(可育 繁殖)
S
S系繁殖
S
×
R
高温、长照
(不育,作母本)
杂交种子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
2021/1/25
4、制种季节安排
制种季节安排原则
根据杂交水稻制种的途径(三系法、两系法)。 根据杂交组合生育期类型(早、中、迟熟)。 根据制种基地的气候条件。
春制
具有双季稻生产气候条件区城,在早稻生 产季节的制种。
3、制种技术提升与推广阶段(1984-2009) 主要问题:实现多种技术配套条件下的高产、安全、 高效制种。 突破的关键技术: (1)制种基地选择与季节安排(良好的生态条件, 确保制种各时技术
种子质量控制
![种子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21f0c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2.png)
种子质量控制种子质量控制引言种子是农作物生产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保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稳定,种子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种子质量控制是针对种子的生物学、生化学和物理学性质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种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种子质量的评估指标以及种子质量控制的方法。
1. 种子质量的重要性够一段种子作为农作物的初期生长材料,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耐旱耐寒能力等方面。
优质种子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草害的发生。
而劣质种子则容易导致作物产量低、病虫害易发生、抗逆能力差等问题。
,种子质量控制对于农作物生产和农民的收益至关重要。
2. 种子质量的评估指标种子质量的评估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种子质量评估指标:- 种子纯度:指种子中杂质的含量。
高纯度的种子有助于保证作物的纯度和品质。
- 种子发芽率:是衡量种子活力的重要指标。
高发芽率的种子能够迅速生根发芽,提高出苗率和作物的生长速度。
- 种子纹理:通过种子的形状、大小等特征来评估种子的品质。
典型的种子形状和大小有助于确保播种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 种子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的种子含水量都会影响种子的质量和储藏性能。
- 种子活力:指种子能够保持原有形态、大小、生理功能和遗传特性的能力。
种子活力高的种子更具抗逆能力和耐贮性。
3. 种子质量控制的方法种子质量控制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种子的采集、处理、储存、检测和认证等过程。
- 种子采集:在种子成熟、干燥之前进行采集,避免因过度成熟和过度湿润而影响种子质量。
- 种子处理:包括去除杂质、调节含水量、药剂处理等,以提高种子的纯度和活力。
- 种子储存:采取适当的储藏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以保持种子的营养价值和活力。
- 种子检测:通过种子发芽率、纯度检验、含水量等方法,对种子质量进行评估。
- 种子认证:通过相关机构的认证,对种子的质量进行认定和标准化。
玉米种子生产学课件(PPT 47张)
![玉米种子生产学课件(PPT 47张)](https://img.taocdn.com/s3/m/c706c41483c4bb4cf7ecd1ca.png)
六、母本去雄
“及时、彻底、干净”的原则。 及时是指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而尚 未散粉时及时拔除; 彻底是指把制种区所有母本的雄穗 一株不漏地全部拔除; 干净是指母本的每个雄穗不留分枝, 拔除干净。
七、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制种花期相遇不好或在开花阶段气候条件 不利授粉时,人工辅助授粉的增产效果更 加显著。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一般在上午 8--11时,待露水干后散粉最多时进行,人 工拉绳,人工辅助授粉应在玉米散粉期进 行4--5次,以提高结实率 。
1.3.生育期隔离 错期播种,使其花期与临近 其他玉米品种错开,以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 2.隔离区的数目 隔离区的数目因繁殖类别而不同。配制 单交种,需设置3个;配制三交种应设置5 个隔离区;配制双交种应设置7个隔离区.
二.调节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1.同期播种 双亲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 父本早 2--3天,同期播种 2. 错期播种(花期相差在5天以上) 2.1: “宁可母等父,不要父等母”的原则 花丝的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6--7天,而父 本散粉时间较短,一般4--5天,同时花粉 在田间仅能存活数小时。
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主要步骤:
一 .隔离区的设置 二.调节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三.确定父母本行比 四.花期调节 五.严格去杂去劣 六、母本去雄 七、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八、分收分藏
隔离区的设置
一 .隔离区的设置 1.1.空间隔离 自交系至少500米,杂交 种至少300米,在多风地区,下风处或地势 低洼处,应适当加大隔离区。 1. 2.屏障隔离 山岭、房屋、林带以及 高秆作物等自然障碍物
2.2双亲花期相差的天数并不等于播种期相 差的天数 早播的亲本,由于前期温度低,生 长慢,所以错期的天数应比花期相差的天 数多几天,一般是父母本播期相差的天数 是花期相差天数的2倍,如果双亲花期相差 6--7天,则播期要错开12--14天。
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课件(PPT59张)
![种子生产及经营管理课件(PPT59张)](https://img.taocdn.com/s3/m/1deb6edb9e314332396893cd.png)
• 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 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 管部门审核,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 主要农作物常规种的大田用种生产许可证由生产 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核发。 • 生产所在地为非主要农作物,其他省(自治区、直 辖市)为主要农作物,申请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的, 生产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核发。
《种子法》所指的种子生产可 以认为仅指种子的田间生产
第二节 种子生产许可制度
• 种子生产许可是指种子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为保证种子质量,对种子生产采取一般性禁止。 只有行政相对人具备种子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 条件,经过申请并通过国家种子行政主体审查批 准,发给相应许可证才能解除这种禁止,从事种 子生产活动。
• 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同,假种 子与真种子、较强活力的种子与生活力丧失的种 子很难区分; • 在我国种子生产与投入生产上使用的间隔时间比 较短,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鉴定种子的质量尤其是 纯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 种子生产过程的管理就显得特别重,
• 种子生产管理是指种子行政主体对农作物 种子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生产行为 进行规 范、监督的活动。进行宏观的管理,主要 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组织实施, 其目的 是提高商品种子的质量,减少种子事故, 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安全供给。 由于 《种子法》调整的是商品种子,它所规范 的是商品种子的生产。
• 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当注明许可证编号、 生产者名称、生产者住所、法定代表人、 发证机关、发证时间、生产种子的作物 种类、品种、地点、有效期限等项目。
• 有效期限为3年;生产种子是转基 因品种的,应当注明。
• 商品种子生产应当执行种子生产 技术规程和种子检验、检疫规程。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2137ca998fcc22bcd10d26.png)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
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3.收获和室内决选 当选单株(穗)行分别收获,打捆挂牌,标明株穗行号。 风干后,按株(穗)分别进行考种,在根据亲本籽粒典型 性进行决选。 (三)株(穗)系鉴定 当选株(穗)行种子,分别按小区种成株(穗)系。每一个 小区为一个株(穗)系,要求严格进行鉴定。对于符合原品 种的典型性状、杂株率不超过0.1%、产量不低于邻近对照的 株(穗)系当选,然后将当选株(穗)系混合脱粒。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
小麦杂家种种子生产技术
化学杀雄技术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优点:
亲本选配不受限制学杀雄的筛选和使用。 ●理想化学杀雄剂应具备的特点: A.诱导完全的雄性不育,不影响雌蕊的发育; B.药剂用量和时间灵活; C.诱导效果对不同品种和不同环境条件稳定; D.无药害,无残毒,使用安全,价格低廉等。 ●小麦是分蘖力较强的作物,用药时期的把握更难。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
小麦杂家种种子生产技术
二、制种田的选择与安全隔离 要求隔离空间达到50m,也可以利用高杆作物、自然屏 障、父本行隔离的办法。 三、行比的设置 在小麦行距20cm情况下,父母本行比一般为2:6~10 为宜,播幅宽度2~3米,制种田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有 利于借助风力传粉。
小麦种子生产技术
小麦——生物学特性
(三)
颖果卵圆形或矩圆形,顶端具短毛,腹具纵 沟,易与稃片分离。花果期7~9月。颖果大 ,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 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小麦适宜种植范围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 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西藏,新疆高 原地区)均有种植。 受气候及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国际、国内上公认优 质小麦产区为36°N附近,国内来说山东高密小麦品质较高 ,为公认的“黄金优麦区”,在民间素有“东北米,高密麦 (面)”之说。
种子质量控制
![种子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32043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b.png)
种子质量控制种子质量控制1. 引言种子作为农作物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对于生产能力和农作物品质至关重要。
种子质量控制是确保种子的纯度、活力和品质的过程,它涉及到种子的收集、处理、包装和存储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介绍种子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种子收集种子收集是种子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种子应从高品质、高产量、健康的植株中收集,并在植株最佳成熟期进行。
收集的过程应避免与其他作物杂交,以保持种子的纯度。
同时,应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植株进行种子收集,以防止和病原菌的传播。
3.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确保种子质量的重要步骤之一。
种子处理包括去除杂质、消毒和处理保护剂等。
去除杂质可以通过筛选和清洗来完成,以确保种子的纯度。
消毒可以使用化学药剂或热处理来杀灭潜在病原菌和真菌孢子,以确保种子的健康。
处理保护剂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和提高存活率。
4. 种子包装种子包装是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重要环节。
种子应包装在密封良好的容器中,以防止湿气和灰尘的侵入。
包装材料应具备一定的通气性和抗湿性,以确保种子的保存质量。
同时,包装上应标明种子的品种、纯度、产地和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于溯源和管理。
5. 种子存储种子存储是种子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
种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阳光和高温环境下。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种子保存期限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根据不同种类的种子进行合适的存储条件设置。
同时,定期检查种子的存活率和纯度,对老化和受损的种子及时淘汰和更新。
6. 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质量检测是种子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
种子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活力检测和纯度检测等。
外观检查主要通过目测种子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来判断其品质。
活力检测可以通过种子萌发率、发芽力和生长势等来评估种子的活力。
纯度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检测来确定种子中的杂质和其他作物种子的存在。
7. 结论种子质量控制是确保农作物生产成功的关键环节。
通过种子收集、处理、包装、存储和质量检测等措施,可以保证种子的纯度、活力和品质。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
![水稻种子生产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6db5dac1c708a1284a441c.png)
第 4 季,不育系原种圃。当选的不育 系株系混系繁殖,用保持系原原种 作为回交亲本。 见P41图1-8。
(二) 杂种一代的种子生产(制种) 1 制种田的选择。凡是能长杂交稻的 地方都能制种。要求水肥条件好, 阳光充足,病虫害少,无检疫对象。 2 隔离条件。 (1) 空间隔离:200米以上。在水旱 兼作区,可用旱作物隔离。特别要 注意籼粳隔离,防止产生大青棵。
何谓原种? 原种是指用原原种直接繁育 出来的,或推广品种经提 纯后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 种子。
原种如何生产? 1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防杂保纯。 2 按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生产。
谁来生产原种?
一般由地、市原种场生产原种。
原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 良种种子质量和数量。
何谓良种? 良种是指用原种再繁殖一、 二代的种子。就是提供给 农户种植的生产用种。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RI on Hybrid Rice
第八节 水稻种子生产 一、常规品种(纯系)的种子 生产 经审定合格的新品种,必须加 速繁殖并保持纯度,使新品 种在种子数量和质量上能满 足生产的需要。
1.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程序: 原原种
原种
良种
(一)三系原种生产的方法和 程序 1 三系七圃法。 生产程序:单株选择、分系比 较、混系繁殖。不育系设株 行、株系、原种三个圃;保 持系、恢复系各设株行、株 系二个圃,共七个圃。
第 1 季,单株选择。保持系、恢复系 各选 100-120 株,不育系选 150-200 株。 第 2 季,株行圃。按常规稻提纯法建 立 保 持 系 和 恢 复 系 株 行 圃 各 100120 个株行。恢复系每个株行种植 500株。保持系每个株行种植200株 (上年保持系单株种子分为2份,1 份提前种在保持系株行圃,另 1 份 用作不育系株行圃的父本)。
草地种子生产与质量控制
![草地种子生产与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47d2a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9.png)
草地种子生产与质量控制草地种子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对于草地的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
高质量的草地种子能够确保草坪的健壮生长和良好的外观,同时也对草地的抗病虫害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草地种子生产的流程和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一、草地种子生产流程1. 选种材料草地种子的选种材料非常重要,应选择在当地生态环境条件下适应良好的草本科植物品种。
选种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生长迅速、品种纯正等。
2. 播种与管理选好种子后,进行播种与管理。
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改良,保证土壤的肥沃和透气性。
播种期间要注意避免雨水冲刷和太阳直射,保证草坪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3. 生长期管理草坪种子在生长期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
及时除草、施肥、浇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要注意对草坪种子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控制。
4. 收获与储存草坪种子成熟后,进行收获。
收获的种子应进行初加工,除去杂质和不完整的种子。
之后,进行干燥和储存,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活力。
二、草地种子质量控制要点1. 品种纯度种子的品种纯度是衡量种子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种子生产过程中需进行品种纯度检测,确保种子的纯度达到国家标准。
2. 杂质含量种子中的杂质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杂质含量过高会导致草坪的杂草数量增加,影响正常生长。
因此,在收获和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杂质的筛选和清理。
3. 种子活力种子的活力直接决定了草坪的生长能力。
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种子活力的检测,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能达到要求。
4. 病虫害检测病虫害会对草地的健康生长带来威胁。
在草地种子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病虫害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5. 包装和标识草坪种子的包装和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
包装要求严密,以防止湿气、虫害等对种子的影响。
标识中应包含必要的信息,如品种、等级、纯度、灌输日期等。
三、草地种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 保证草地质量高质量的草地种子能够保证草坪的健康生长和外观,使草坪更加美观、整洁。
《种子生产学》课件
![《种子生产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8e4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3.png)
种子在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和节约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
2
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种子是转基因植物研发和推广的重要载体,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3
环保和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种子在生态修复、土壤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种子生产学》PPT课件大纲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种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基础,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抗 逆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种子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生 态功能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遗产保护意义
某些珍稀物种的种子具有重要的 文化、科学和生物价值,需要进 行保护和研究。
种子的应用前景
1
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种子的质量检测与鉴定
意义
种子质量检测可以评估种子的 萌发率、纯度和活力测包括测定种子的 湿重、干重、纯度和活力等指 标,并采用种子萌发实验和化 学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
原则和方法
种子鉴定按照国家标准或国际 规定进行,包括观察种子形态、 鉴定种属和识别品种等步骤。
《种子生产学》PPT课件
# 种子生产学PPT课件
什么是种子?
定义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器官,包括种皮、胚珠和营养组织。
特点
种子具有休眠状态、耐久性和传播性,能够在不利条件下存活并扩散。
分类
种子可以根据植物类型、形态和生活史等方面进行分类。
种子的生物学基础
结构
发育过程
萌发和成长
种子由胚珠、种皮和内部组织构 成,每个部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种子的保存与运输
1
保存原则和方法
种子保存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常用方法包括冷藏、干燥和真空封存。
园艺植物种子生产教学课件
![园艺植物种子生产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473e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e.png)
种子的生理特性
种子具有休眠、萌发和生长 等特性,决定了种子在生产 和繁殖中的用途和特点。
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材料的收集与储存
收集优质种子材料,储存并处理种子以确保良好的 发芽率和种子质量。
种子处理技术
使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如消毒、激素处理等)来提 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种子生产过程
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控制生长条件,进行规范的 种子生产流程。
种子市场与法律
了解种子行业的法规和政策, 确保种子生产和销售过程的合 法合规。
介绍种子繁殖的不同方法,如自交、杂 交、无性繁殖等,以及适用的植物品种。
种子遗传改良技术
介绍常用的遗传改良技术,如基因编辑、 转基因等,以及其在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种子市场与管理
种子市场与需求
了解当前的种子市场情况,分 析市场需求和趋势,以满足消 费者的需求。
种子管理与销售
制定科学的种子管理方案,了 解种子销售渠道和销售技巧, 提高种子的市场竞争力。
园艺植物种子生产教学课 件
园艺植物种子生产教学课件旨在深入探讨种子生产的基础知识、技术、遗传 改良以及市场与管理,提高同学们的种子生产技术能力。
种子基础知识
什么是种子
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 个重要阶段,是植物用来繁 殖后代的结构。
种子的结构与发育
种子由种皮、胚乳、胚和植 物萌发所需的养分组成,经 过受精、胚胎发育等过程而 形成。
种子质量检测与筛选
通过种子质量检测和筛选,确保种子的纯度、发芽 率和品种真实性。
种子繁殖与遗传改良
1
种子遗传改良基础知识
2
了解基因和遗传学原理,了解如何通过
遗传改良来改善植物的性状。
《种子生产与管理》PPT课件
![《种子生产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7c3158d0d233d4b04e69bc.png)
• 4.对已推广的品种以及种子生产等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
品种审定的方法与程序
• 报审条件 • 申报材料 • 申报程序和时间 • 品种审定与命名
二、新品种的推广
• 品种推广的方式 • 品种区域化和良种的合理布局 • 良种必须合理搭配
品种推广的方式
• 分片式 • 波浪式 • 多点式
•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 三、防止混杂退化的方法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 品种的混杂是指一个品种群体中,掺杂有不同于本品种的各种异型株,造成 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品种的退化则是指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部分地或全部 消失,生活力下降,品质变劣,抗性减退,以致降低或丧失了原品种在农业 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三、品种保护
• 我国1997年3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7年10月1日 起开始实行。
• 植物新品种保护旨在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鼓 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 步伐,扩大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与防 止办法
在机械播种时,每播完一个品种后,要及时对播种箱及其它工具进行清扫
• 合理安排繁殖田的轮作,不可重茬连作,以防上季残留的种子在下季出苗而造成 混杂
严格防止生物学混杂
• 防止生物学混杂的关键是搞好隔离。应据据作物不同的授粉方式和发生天然杂交 的程度,对繁殖田采取隔离措施。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隔离,自花授粉作物设置一 定宽度的保护行;异花授粉作物或常异花授粉作物,以及水稻、玉米的杂交制种 田和亲本繁殖田,都要设置隔离区。此外,还可采用时间隔离、屏障隔离等方法, 其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防止外来花粉的污染。
种子质量控制
![种子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a713f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8.png)
种子质量控制种子质量控制引言种子质量的重要性种子是农作物的遗传物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品质等方面。
良好的种子质量能够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农产品。
种子质量评定的指标和方法种子质量评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外观特征:包括种子外形、大小、颜色等方面的评定,可以直观地反映种子的发育程度和健康状态。
2. 生物学特性:包括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等方面的评定,可以反映种子的生活力和种子内部的代谢活动。
3. 生理学特性:包括种子的休眠状况、耐贮藏性等方面的评定,可以评估种子在贮藏和种植过程中的保存能力。
4. 化学特性:包括种子的含水量、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的评定,可以了解种子的营养状况和贮藏条件。
种子质量评定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目测、显微镜观察、化学试剂检测等方式进行。
不同的指标需要使用不同的评定方法,综合评定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种子的质量。
种子质量控制的措施种子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种子生产管理:包括种子的选择、种植和采收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可以确保种子的来源和质量。
2. 种子处理技术:包括种子的消毒、脱毒和除杂等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纯度和健康状况。
3. 种子贮藏条件:包括种子的温湿度管理、透气性和防虫虫害等方面的控制,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期限和减少种子的损失。
4. 种子检测检验:包括种子质量评定的方法和设备的使用,可以进行种子质量的准确检测和评价。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种子的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种子质量控制的前景种子质量控制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的发展,种子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种子质量控制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通过应用传感器、大数据和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种子质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农作物生产和决策。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6b4fc6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2.png)
标准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实施日期
1
GB4404.2-2010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4404.2-1996 GB4404.3-1999
2012-01-01
2
GB4404.3-2010
粮食作物种子 第3部分:荞麦
GB4404.4-1999
2012-01-01
3
GB4404.4-2010
粮食作物种子 第4部分:燕麦
种子认证方案
种子认证程序
第四节 品种混杂退化及其控制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表现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纯度下降、种性变劣的现象。 典型性下降是品种混杂退化的最主要表现。 产量和品质下降是混杂退化的最主要危害。
品种混杂与退化的区别与联系
混杂容易引起退化并加速退化,退化又必然表现混杂。即混杂是退化的原因,退化是混杂的结果。
12
GB 16715.5-2010
瓜菜作物种子 第5部分:绿叶菜类
GB 16715.5-1999
2012-01-01
13
GB 8080-2010
绿肥种子
GB/T 8080-1987
2012-01-01
第二节 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质量检验构成指标
种子检验的作用
种子检验的程序
第三节 种子认证
种子认证概述
品种退化是指品种某些经济性状变劣的现象,即品种的生活力降低,抗逆性减退,产量和品质下降。
品种混杂是指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不同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一代发生了天然杂交,导致后代群体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01
02机械混杂Fra bibliotek生物学混杂 (天然杂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根据不同作物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以及繁殖方式、繁殖系 数等的不同,制订各种农作物的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 规程。
➢ 评价种子质量的主要指标还有种子净度、水分、发芽率 、活力、健康度等。
➢ 种 子 级 别 只 分 原 种 ( basic seed ) 和 大 田 用 种 ( qualified seed)两类。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禾谷类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4404.1-2008
作物名称 稻
《种子生产学》
第二节 种子认证
❖ 一、种子认证概述
种子认证是一种控制种子质量的制度,是由第三方认证机 构依据种子认证方案通过对品种、亲本种子来源、种子田 以及种子生产、加工、标识、封缄、扦样、检验等过程的 质量监控,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 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
➢ 种子认证是由第三方的认证机构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予以确 认质量:一是通过对品种合格确认、系谱繁殖、过程控制 、验证等方式来控制种子的遗传质量(品种真实性和品种 纯度)尽量保持至育种家原先育出的状况和水平(这一方 面国际上也称为品种认证);二是通过认可种子检验室确 认种子的物理质量(净度、发芽率等)达到符合国家标准 或合同的要求。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3.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 衡量种子质量优劣的标准就是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种子 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衡量 种子质量优劣的标准就是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目 前我国将种子分为育种家种子、原种及大田用种 (良种)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种子对品种纯度 、净度、发芽率、水分等质量有不同的要求。
99.9
常规种
98.0
75
13.0
大田用种
98.0
高粱 不育系、保持
原种
99.9
系、恢复系 大田用种
99.0
98.0
75
13.0
杂交种
大田用种
93.0
98.0
80
13.0
原种
99.8
98.0
85
13.0
粟、黍
常规种
大田用种
98.0
98.0
85
13.0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豆类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4404.2-2010
单位:%
作物名 称
级别
原种
大豆 大田用 种
纯度不低于 99.9 98.0
净度不低于 99.0
发芽率不低于 85
原种
99.9
蚕豆 大田用
97.0
99.0
90
种
水分不高于 12.0 12.0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 其他种子质量标准: 赤豆、绿豆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4404.3-2010 荞麦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4404.3-2010 纤维类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4407.1-2008 油料类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4407.2-2008 瓜类作物种子国家标准,GB16715.1-2010 白菜类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16715.2-2010 茄果类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16715.3-2010 甘蓝类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16715.4-2010 绿叶菜类作物种子质量国家标准,GB16715.5-2010
种子生产学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
《种子生产学》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第二节 种子认证 第三节 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 一、种子标准化
种子标准化是指对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种子的特征、种子生 产加工、种子质量、种子检验方法及种子包装、运输、贮 存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明确的技术规定,制订出一 系列先进、可行的技术标准,并在生产、使用、管理过程 中贯彻执行。简单地说,种子标准化就是实行品种标准化 和种子质量标准化。
种子类别
常规种
原种 大田用种
不育系、恢复 系、保持系
原种 大田用种
纯度不低于 99.9 99.0 99.9 99.5
净度不低于 98.0 98.0
杂交种
大田用种
96.0
98.0
常规种
原种 大田用种
99.9 97.0
99.0
原种
99.9
自交系
99.0
玉米
大田用种
99.0
单交种
大田用种
96.0
双交种
大田用种
95.0
99.0
三交种
大田用种
95.0
单位: %
发芽率不低于 85
水分不高于 13.0(籼) 14.5(粳)
80
13.0
13.0(籼) 80
14.5(粳)
85
13.0
80
13.0
85
13.0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续上表)
原种
99.9
大麦
常规种
99.0
85
13.0
大田用种
99.0Βιβλιοθήκη 原种4.种子检验规程 5.种子包装、运输、贮藏标准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 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 评价种子质量有多个指标,其中以品种纯度最为重要, 品种纯度是指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 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 。在检测品种纯度之前首先要查明所检品种的真实性。 种子的真实性是指供检品种与文件记录(如标签等)是 否相符。
✓ 品种标准化是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符合品种标准(即保 持本品种的优良遗传特征和特性)。
✓ 种子质量标准化是指大田所用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种子质量 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 种子标准化可包括五方面内容:优良品种标准(特征、特 性),种子(原种、大田用种)生产技术规程,种子质量 分级标准,种子检验规程和种子包装、运输、贮存标准。 1.优良品种标准
《种子生产学》
第一节 种子质量和标准
种子质量标准对种子的要求并不包括种子质量的全部内容 ,在我国只是种子的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四项指标 ,因此符合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即合格种子)并不证明 种子完全没有质量问题,特别是如种子的健康状况等没有 在种子质量标准中体现。
质量标准是指种子生产和经营者必须承诺的质量指标,按 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指标标注。国家或地方种 子质量有标准的,生产和经营者承诺的指标不能够低于规 定的标准。
《种子生产学》
第二节 种子认证
❖ 二、国内外种子认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