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

因此,陆游曾两次被罢官,力主用兵 是最主要原因所在。尽管陆游的爱国热 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 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 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 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 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 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 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4、梅花的命运很是悲惨,令人不忍卒 读。但作者的目的仅仅是为写梅花的悲 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吗?
不是。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 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 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 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 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 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
中考真题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
下阕则写出了梅花________ 、________ 的品质。(3分)
9、“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
下片:写梅花坚贞而高洁的优秀 品质。
女生读词的上片,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梅花的生存环境怎样?
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 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 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 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 己。“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 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
2、“无主”二字有哪些深层的含 义,该如何理解?
(2)、反衬(衬托)。“零落成泥碾作尘” 极写梅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风雨交侵、群 芳嫉妒深重困境下的悲惨命运——落地陨灭。 同时也为下句作最鲜明的反衬和强有力的蓄势, 将全词推向最高处。“只有香如故”,是梅花 的庄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 香——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 未泯,依然如故。这宣言是梅花心中的最强音, 也充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 气节,咏物抒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7.你敬佩鲲鹏吗?为什么?
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 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 像范仲淹、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 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 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 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 献。
拓展延伸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 李邕》,是他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 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说 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主旨归纳
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 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 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3.想象丰富,意境开阔。“鲲鹏”“野马”“尘埃”都展现了庄子 丰富的想象力,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它们都有所待,没 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的道理。
主旨归纳
文章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 形象中,寓意深刻隽永。文中鲲鹏奋飞必 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雾气尘埃要靠 气息相吹来说明世上万物无论大小,都受 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即 万物都有所凭借的道理。
3.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 发难的?
由“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 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可以看出: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 惠子的本意是“怎么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 重就轻,化解了发难,其机智灵活的形象跃然纸 上。
4.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 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5.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
写作 学写故事
目标导航
1.通过多个故事的学习,能够选择有波折的典型材
料,并学会画故事情节图。
2.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掌握创写故事的基础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知识,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作中。
3.通过多个故事的训练,培养写作兴趣,能够多问
“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较精彩的故事。在
(2)妙用小标题。三个小标题打上了不同时 代的烙印,“书包”的变迁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三个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的结构清晰而严谨。 (3)结尾点明主旨。小书包,大见证——社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会岁岁新,生活节节高。
状元成才路
中考真题
(湖北黄石中考)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 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 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 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 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失败或者不足留有遗憾的基础上并不甘心,又一次 甩开膀子迈开腿。另外一个是“向前”,进行的当 然是一次积极的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从而挑战并突 破了自己。“走”则是写不畏惧的行为,从而挑战 并突破了自己。总之,这些关键点充满了满满的正 能量。如果写一篇记叙文,我们可以叙述一件或几 件成长中的亲身经历,通过叙述生活中的某个人, 在她(他)的鼓励、引领下,你走出困境的事。
世界,还可以是古今时光隧道里的穿梭者,现实和
虚幻世界的并行人。
(2)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个性:可以综合 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 作描写、神态描写及心理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给 故事增光添彩。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那 人物之间要有反差,有矛盾,才能产生故事的魅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单元教学设想】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们宋朝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

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

”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

因此,学习古诗文的第一学法就是“熟读法”。

真正的“熟读”应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美的创造。

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

”此言也正道出了诗文诵读的重要性。

古诗文尤其重视诵读,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是更好地品味古诗文的必要环节。

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立体的懂”,而不是“平面的懂”,这就是文学理论所谓的“外部研究”。

这种“外部研究”既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

因此,学习古诗文可用“综合学习法”。

古诗文流传于世,自有其可称处,其中有的既是名篇,亦复有佳句,即如晚清王国维所谓“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篇有句”者。

而且许多名句因寓意深刻、形象生动而流传千古,脍炙人口。

这样,“语言积累法”也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必要方法。

(《小石潭记》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找“文眼”——理清写作思路。

主要教学步骤:.阅读全文,找出总括“小石潭”特点的语句。

学生纷说,引导归纳——“水尤清冽”。

2.再读文,解释“清冽”一词的意思。

分层阅读描写“清冽”的语段。

3.以“清”字组词,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4.读第二段。

找出能表现水清澈的字眼。

问学生:此时表现鱼与我的心情的词语是什么?.共同探讨:第三段描写“潭源”对表现“清冽”的作用。

6.画出描写“冽”的语句。

说说作者游“小石潭”的心境。

7.总结。

多角度理解“清冽”含义:清中有冽,冽中有清;景物“清冽”,心境“清冽”。

方案二谈“美感”——品析审美趣味。

主要教学步骤:.初读文,讨论的谋篇和情感波折,感受行文的层次美。

2.学生自己品析字词美,用“……美在……”或“……表现了……的美”等表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中国有着厚重历史和璀璨文明,中华民族__①__久的文明史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五千多年来,不屈的抗争精神薪火相传,__②__就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增强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骨气。

汉有苏武牧羊十九载持节不屈,晋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宋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上关于骨气的例子不__③__枚举。

从古至今,无数中华儿女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共同撑起了一个有骨气的中国。

(1)依次给上面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zh é n áoB .sh é n áoC .sh é r áoD .zh é r áo(2)在上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①优 ②铸 ③盛B .①悠 ②铸 ③胜C .①悠 ②筑 ③盛D .①优 ②筑 ③胜2.学校编写了“中国文化”系列语文专刊。

下面是“中国诗文漫步”栏目的部分内容,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8分) 中国诗文漫步诗文辑录诗文批注 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它来自远古,却把光照进我们当下的生活,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珍重与浪漫 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

(《蒹葭》)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

(《子衿》)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 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到的知识讲给别人时会巩固自己的理解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虽有嘉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从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诗人身处漏雨茅屋,却产生了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强烈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一种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伟大精神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3.名著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礼记》二则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然后知困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语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在积累的 基础上,遇到课内学过的实词,要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2.积累常用实词,要特别留心课本的注释,答题时尽量采用课本中的说法。 在阅读课外材料时,遇到学过的实词,要运用迁移法准确解答。 3.结合上下文准确推断词义,可以从字形结构、语境、读音、语法几个方面 入手进行推断。
第六单元
22 《礼记》二则
►结构图解◄
►主题解说◄ 《虽有嘉肴》讨论了教与学的关系,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大同社会特征的描述,展示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理 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追求。
文言实词的解释 答题技巧: 1.重视对字词基本含义(本义与引申义)的理解和积累,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6、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

《卖炭翁》白居易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2、《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5、《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是:,。

6、《卖炭翁》中最能揭示宫市霸道不公、公开掠夺本质的诗句:,。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3.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的诗句是:“,”,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6.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的诗句是:,。

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送友人》李白1.《送友人》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

”2.文中运用比喻,写出了友人即将远行他乡,漂泊不定的未来生活让诗人无比担忧的诗句是“,。

”3.《送友人》中,诗人用比喻手法,表达对友人漂泊生涯深切关怀之情的句子是:,。

3.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

5.《送友人》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1、上阕描写深夜院景色的句子是:,。

2、描写词人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的句子是:,。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岳阳楼记》教学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岳阳楼记》教学课件

难句解释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要按是“唐今贤 人”,即唐代和当代的贤人。这叫“互 文”。
• 在上面刻上唐代和当代名人的诗赋。
14
予观夫(那)巴陵胜状(美景) ,在洞庭 一湖。衔(连接)远山,吞(吞吐)长 江,浩浩汤汤(水流浩大的样子),横 (宽广)无际涯(边);朝晖夕阴(一天 里阴晴不定(互文) ),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前人之述 备(详尽)矣。然则(虽然这样,那么)北通 巫峡,南极(尽)潇湘,迁客(贬谪的政客) 骚人(诗人),多会(会集)于此,览物之 情,得(能够)无异乎?
19
至若春和 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
至于 和煦 日光 起、动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一片
停歇 美丽的鱼 水中小洲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圆形的玉 有时

消散
洁白,明亮
尽头,穷尽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开旷阔神怡愉,快宠辱偕一忘起,把端酒,临执风,面其对喜洋洋者矣。
岳 阳 楼 记

四大名楼总图



岳阳楼(湖南岳阳)
黄鹤楼(湖北武汉)


鹳雀楼(山西永济) 滕王阁(江西南昌)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1、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画了洞庭
湖哪两幅画面?
一、阴雨凄凉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26课、《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第27课、《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文章是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作者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全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

句式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写景状物的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的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这样骈散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28课、《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

文章在句式上骈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第29课、《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他们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本文是一篇清新写景小品,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拘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或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岳阳楼记》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岳阳楼记》说课稿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 (武汉)
滕王阁 (南昌)
岳阳楼 (岳阳)
湖北黄鹤楼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 ,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湖南岳阳楼 昔 闻 洞 庭 水 , 今 上 岳 阳筑中 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之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字词的落实积累。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朗 读是学文言文的好方法。 2.讨论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 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鉴 于此,我设计了相应的环节,在考虑学生现有知 识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 他们联系实际,发挥集体智慧,合作探究,解决 问题。
创 作 背 景 介 绍
(四)明确目标,预习检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翻译及背诵课文。了 解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好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 治理想。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 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 (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 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岳 阳 楼 记
范仲淹
(二)简介文体
作家作品简介

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其特点是:叙事写景状物成分居多,目 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述作者 观点。写法上寓情于景,或由写景生发 出情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班级姓名学号一、课内部分(69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0)(1)伐竹取.道(2)水尤清冽.(3)参差披拂(4)日光下澈.(5)俶尔..不动..远逝(6)佁然(7)犬牙..差互(8)乃记之而去.(9)悄怆..幽邃(10)隶.而从者2.解释下列每个词在句中的意思。

(16)(1)清A、水尤清冽B、以其境过清(2)乐A、心乐之B、似与游者相乐(3)可A、如鸣佩环B、竹树环合(4)为A、全石以为底B、为为坻,为屿(5)以A\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C、全石以为底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6)而A、乃记之而去B、潭西南而望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隶而从者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14)(1)皆若空游(2)俶尔远.逝(3))潭西南而望(4)斗.折蛇行(5)凄神寒.骨(6)策.之不以其道(7)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翻译句子。

(15)(1)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根据提示写出课文原句(4)(1)《与朱元思书》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写水的清澈,用的是侧面描写手法,与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二、课外部分(31分)石渠记(柳宗元)自渴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⑵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⑶,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泓⑸,昌蒲被之,青鲜(6)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7),可列坐而庥(8)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9),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10)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11)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13)渠至大石。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课件

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除情景交融的手法外,送别诗中还经常用到想象、 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如刘长卿的《送严士 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 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 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是虚 实结合的笔法,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
“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 处落脚,写出了游子旅途漫漫,前途 未定;“浮云”漂浮不定,写出了游 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 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 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3、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
【1】 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 情; 【2】对友人的漫长孤独旅程和 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之情。
送别诗的风格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 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 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 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 满感伤情调。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 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 音调爽朗。
4、月亮 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 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 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 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 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三)空间意象: 5、长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 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 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等。 6、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 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 有很大关系。在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较为普遍,致 使它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也浸染了离情别恨,像 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此外,“寒蝉”、 “阳关”、“古道”、 “西风”、“春草”、“眼泪” 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 走进杜甫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 走进杜甫教案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杜甫诗,但从未对杜甫诗做过系统的梳理,因此对于杜甫诗现实主义的风格,“诗圣”称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常记忆的层面,缺乏真正的理解,本节课通过将初中阶段杜甫诗整合进行专题阅读,旨在让学生透过作品深入理解杜诗及其人。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查阅相关材料,了解杜甫生平和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评人物。
3、结合下发的学习材料,思考四首
诗分别作于杜甫的哪个人生阶段。
过渡:四首诗分别作于杜甫的四大人生阶段,同时也横跨了杜甫的一生,现在我们将通过对四首诗的解读走近杜甫,走进杜甫。
学生活动2
浏览杜甫年表,和搭档一同探讨杜甫的四大人生阶段,并绘制成线形图。
学生齐声背诵四首杜甫代表诗作。
结合创作背景,将四首诗划归到相应的人生阶段。
环节四:对话杜甫
教师活动4
假如你能乘坐时光机穿越到1250年前的唐王朝,并有幸和你敬仰的杜甫面对面,你想和他说些什么?请结合课下观看的纪录片《唐之韵.千秋诗圣》和杜甫诗歌等材料,以“杜甫,我想对你说”为题,将你要对杜甫说的话写下来。
结语:同学们,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接触到的仅20首有余,还有很多杜甫诗需要我们去探究,今天我们走近杜甫、走进杜甫,但我们从未走尽杜甫,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达成这个目标。
学生活动1
学生倾听,并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
自接受教育起,学生接触的李白古诗就比杜甫的要多很多,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李白的文学成就比杜甫的也要高很多,本环节通过引入古今文化名人对杜甫的评论,让学生对杜甫的成就有初步认识,进而引入对杜甫其人、其作品的探究。
环节二:了解杜甫生平及其代表作,走近杜甫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2011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整理者:张静审阅者:赵红芳(一)小石潭记:1、字词:水尤清冽:尤,格外;清冽,清凉。

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怡然:呆呆的样子。

坻:水中的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蒙络:遮掩缠绕。

可百许头:可,大约俶尔:突然,忽然。

犬牙:像狗牙一样。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悄怆:忧伤的样子。

2、翻译:(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译: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石底上,(2)佁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两岸的形状像犬牙的交错着,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译:因为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呆下去。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交错着,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⑺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问答题:8.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了小石潭什么特点?整体感受是什么?答: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小石潭的特点:幽静。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9.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10.选文写景但又处处融入了作者的感情。

文中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寄情山水感受到自然的乐趣,这和全文的感情基调是统一的吗?请谈谈原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带答案)

6.下面是一张公益广告图片,请简述一下它的设计理念。(15分)
两 学 一 做 第 一书记 选文 在 “ 两 学 一 做”成 长前行 xxxx年 7月 10日 ,我 面 对 党 旗,做出 庄严宣 誓,从那 一刻起 ,入党誓 词便深深地印在我的 脑 海 里 ,内 化 在我的 血液,激 励着我
不 断 地 成 长 进步。 xxxx年 ,我 有 幸 成 为 厅里选 派的第 一批“ 第一书 记”,到 德 州 市 平 原 县 三唐乡 开展扶 贫工作 。到村 走访贫 困户时 ,我看到 贫困 老 人 脸 上 深 深的皱 纹呈现 的是岁 月的艰 辛,墙壁 上长长 的裂缝 像是 在 我 心 里 刻 下的伤 痕,我暗 下决心 一定要 为改变 村里的 落后面 貌贡 献 自 己 的 一 份力量 。在厅 里的大 力支持 下,我们 先后争 取到各 类扶 贫 资 金 100多 万 元,为 村里 修了路 、通了 水、建 了广场 ,安了路 灯、建 了羊圈 。村集
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友好互助。
(2)【出谋献策】请你就“如何创建和谐校园”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9 分) A.净化语言,美化校园。B.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同学关 系。C.建立好的学风、校风。 (3)【毛遂自荐】请你为学校拟写一条宣传营建和谐校园的标语。(2分) 和谐校园,携手共建 (或:共创和谐校园,争做文明使者。)
老 大 娘 拉 着 我的手 ,擦着眼 泪说:“孩 子,俺 舍 不 得 你 们 走 啊,你们 要多回 来看看 ,这里永 远是你 们的家 啊。” 这 一 幕 ,我 终 身 难忘,百 姓的认 可,就 是对我 们党员 干部工 作的最 高
评价。 “ 第 一 书 记 ”的人 生经历 ,给了我
示例:《中国梦和为贵》描绘的是一幅颇具趣味的水中之景,不论是在 水底嬉戏的小鱼,还是在水面上依次排队竞相追逐的小鸭子,亦或是在 空中自在飞翔的小鸟,一切都显得特别的宁静、安谧。这些动物景象汇 聚在一起共同凝聚成了一幅和谐、和平的画面。“荷”是这幅公益广告 主题背景,非常巧妙,它与“和”的发音相似。池中挺拔的荷叶与一朵 朵在水上绽放盛开的荷花衬托出了中国梦的精髓——和谐、和平、和睦。 这幅美丽的景象凸显了中国梦的美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6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6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6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检测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翩然(piān)骨骼(ké)褶皱(zhē)衰草连天(shuāi)孤衾独枕(qǐn)B.追溯(sù)缄默(jiān)狩猎(shòu)鸡毛掸子(dǎn)挑拨离间(bō)C.砂砾(lì)龟裂(guī)两栖(xī)叱咤风云(chì)强词夺理(qiáng)D.瞭望(liáo)弥漫(ní)绚丽(xùn)勤能补拙(zhuó)白发鬓鬓(bīn)2.下面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天簌消声匿迹污篾自圆其说B、复盖分崩离析严竣不知所措C、迁徙光明正大推崇相辅相成D、彷徨曲径通幽决择格物至知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我的体育成绩由不及格达到良好水平。

老师我说:“你的成绩有所进步,和满分还有一段距离,还要再接再厉,加强锻炼。

”A.鼓励虽然而且因此B.鼓动即使但是因此C.鼓励虽然但是所以D.激励既然但是所以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B.面对我市多年来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

据环境监测显示:优级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

C.在电视台播出的小学生参与的竞赛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选手姿态大方,技巧娴熟,学富五车,令人佩服。

D.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谁努力学习,谁就会取得优异成绩,这难道不是我们不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吗?B.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积累·运用(14分)
1、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抒发的“,”
的政治抱负,生命就是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表达出的理想信念,生命就是龚自珍笔下的“,”的无私奉献。

(3分)
2、下面对应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石潭记》——柳宗元——《柳河东集》——唐代
B、《岳阳楼记》——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宋代
C、《醉翁亭记》——欧阳修——《欧阳修散文选集》——唐代
D、《满井游记》——袁宏道——《袁中郎集笺校》——明代
3、根据下面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
B、融化
C、摆脱
4、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

请仿照例句,发挥你的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2分)
例句①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②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5、根据提供的上联“苏东坡山高月小”,选出可作为下联的一项是()(2分)
A、范仲淹心旷神怡
B、陶渊明豁然开朗
C、欧阳修与民同乐
D、诸葛亮鞠躬尽瘁
6、《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分)
阅读理解(56分)
一、(5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车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北风卷地白草折”写出了边塞的景象,“卷”采用正面描写,“折”采用描写。

(2分)
8、“胡天八月即飞雪”,“八月”点时,突出飞雪,“即”字写出作者
之情,“飞”字形容雪之大,与上句的“”字相照应。

(3分)
二、(14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马明风整理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
(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俶尔.远逝()(4)犬牙
..差互()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砥以出。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11、第①段中发现小石潭的过程采用了的写法。

(2分)
12、第②段中描写游鱼,动静结合。

“”句
写出了鱼在水中的静态,“”句写出了鱼在水中的动态。

(2分)
13、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有哪些?(2分)
1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2分)
三、(14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5、选文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阳楼在西北的西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
时期吴国都督的阅兵台。

(2分)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1)前人之述备.矣()(2)连月不开.()
(3)薄.暮冥冥()(4)春和景.明()
18、联系全文说说③④两段文字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3分)
1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欧
阳修的《醉翁亭记》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请将下列两个句子补充完整,
要求补写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每句填7个字)。

(3分)
(1)范仲淹:
(2)欧阳修:
四、(13分)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岸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马明风整理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饮水辄.醉()(2)醉翁之意.不在酒()(3)宴酣.之乐()(4)射者中,弈.者胜()2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

(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3、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什么?(2分)
24、读了上文,你认为守太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2分)
五、(10分)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
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
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
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
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
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
始,恶能无纪?已亥之二月也。

25、文段中直接描述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语句是;文段中有几句表现出春光中
人物的活动极有生气,这几句是:。

26、这段文字描写的满井早春的景物有,是按照由及
,由及的观察角度进行的。

27、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山峦为.晴雪所洗()
28、本段主要写城郊的春景,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议论,作者抒发的是()
A、歌赞春光明媚
B、赞美满井山于水秀
C、抒发春游感慨
D、抒发春游时悠然轻松之喜悦
29、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写作(50分)
一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种种事情,这些事情会给我们的心灵、情感造成冲击,我们就有
了种种的感受,请以“感受”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意自定,自拟题止,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马明风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