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设计课程标准
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大纲一、引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作为一门前沿科技,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为了满足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的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大纲是必要的。
本文将基于该需求,提出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了解;2. 培养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的基本应用;3. 培养学生具备人工智能项目开发和应用的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研究和创新的能力,能够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1.1 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人工智能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1.3 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2.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2.1 机器学习的概念和分类2.2 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2.3 数据挖掘的基本任务和方法2.4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3. 自然语言处理与智能对话3.1 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任务和挑战3.2 词法分析、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3.3 机器翻译和智能问答系统3.4 智能对话系统的设计和实现4.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4.1 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和处理方法4.2 特征提取和图像识别技术4.3 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算法4.4 计算机视觉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5. 人工智能项目开发与实践5.1 人工智能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5.2 数据采集、清洗和预处理5.3 模型训练、评估和优化5.4 项目部署和应用实践案例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1.1 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1.2 实验操作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1.3 学生讨论与思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2. 评估方式2.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实验报告等2.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3 期末项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实现一个人工智能项目并撰写项目报告2.4 学科竞赛和学术论文: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撰写学术论文,对其进行评价和奖励五、参考教材和学习资源1. 参考教材1.1 "人工智能导论",作者:XXX1.2 "机器学习导论",作者:XXX1.3 "自然语言处理基础",作者:XXX1.4 "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作者:XXX2. 学习资源2.1 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案例2.2 相关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2.3 网上公开课程和学术论文数据库的学习资料六、结语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以应对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需求。
高职ai课程标准

高职ai课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1.实践性原则: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实践型的学科,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前瞻性原则:人工智能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课程设置应紧跟技术发展的脚步,引进最新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3.实用性原则:课程设置应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快速适应。
4.综合性原则:人工智能技术涉及多学科知识,课程设置应包含计算机科学、数学、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可持续性原则:课程设置应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调整和更新,保持与时俱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1.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基础知识。
2.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聚类等算法与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3.人工智能工具与平台:包括TensorFlow、PyTorch、Keras等常用的人工智能开发工具和平台的使用。
4.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6.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
1.加强师资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完善实验室设施:建设现代化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提供先进的计算设备和人工智能开发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与企业合作项目,将课程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开展人工智能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5.建立评估体系:建立严格的评估体系,定期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时调整及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五、结语第二篇示例:1. 课程设置: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明确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习实训环节等。
部编版小学语文汉语拼音《ai、ei、ui》优质课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ai、ei、ui》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ai、ei、ui》是义务教材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拼音部分第9课,是复韵母教学的起始课。
因此,复韵母的字母组成和发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兴趣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三、教学重点ai、ei、ui的发音、声母与ai、ei、ui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四、教学难点ai、ei、ui的发音、声母与ai、ei、ui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具准备ai ei ui 字母卡片、PPT七、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教学法、儿歌法、朗读法、游戏法等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这次课,我们学习 ai ei ui。
从这次课开始,我们将学习一些复韵母。
复韵母就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韵母。
二、学习复韵母ai1、复韵母ai的发音:小朋友请看这幅画,两个小朋友背靠在一起,比谁高。
“高矮”的”矮”发ai。
我们叹气“唉”,这个“唉”也发ai。
还有我爱我家,这个“爱”也发ai。
大家一起来发ai。
小朋友们要注意,ai是复韵母,发音时,第一个韵要读得长,而且响亮,第二个韵母要发得短,而且快。
要一口气,连着读,中间不停顿。
(播放音频,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发音要领:发ai时,先张大嘴巴发a的音,口形由大到小很快滑向i、a读得重,i读得轻,中间气不断,一口读成。
(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2、复韵母ai的书写:(播放视频,让学生跟着学习ai的书写顺序。
)提问: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怎么写“ai”?占哪个格?提示:复韵母ai由a和i组成。
要注意写的时候,两个字母要靠在一起,不能分开。
我们先在第二格写a,然后在第一格和第二格写i。
三、学习复韵母ei1、复韵母ei的发音:小朋友,请看:这幅图,图上有一位小女孩围着围巾,天气很冷了。
初识人工智能

初识人工智能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中国地图出版社4、课程标准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能描述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知道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本模块的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体验若干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要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5、教学安排一课时。
(上机时间30分钟非上机时间15分钟)二、教学设计教学题目:敲开人工智能之门(一)学习目标1、通过亲身感受,学生能描述人工智能的基本含义。
2、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和体验活动,学生能了解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
3、列举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了解其发展现状,展望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4、在体验和了解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激发出对人工智能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形成主动参与创作活动的态度。
利用“课程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通过课程学习,养成主动质疑、不盲从、关注科学前沿动态、获取信息、独立思考、挑战自我等从事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素养。
(二)内容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敲开人工智能之门是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开端,它引领学生走进人工智能的领域,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神奇魅力,让学生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学生相信科学,关注科学前沿动态的科学素养。
2、教学重难点分析学习重点:对人工智能含义的理解,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学习难点:对人工智能的理解。
(三)学生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学习经验,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各相关学科的学习,对身边接触或发生的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有小组合作的经验。
黄荣怀 人工智能课程标准

黄荣怀人工智能课程标准
黄荣怀教授提出的人工智能课程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课程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AI素养,帮助学生掌握AI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智能意识,激发智能思维,提升智能应用与创造能力,培养智能社会责任。
2. 学习目标:学生应能阐述AI含义、发展历史和基本技术;查找常用数据集,阐述机器学习的一般流程;通过调用机器学习工具接口,实现简单的回归和分类;通过调用机器学习工具接口实现支持向量机分类和回归等。
3. 课程内容:围绕AI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AI最新进展和成果。
具体涵盖AI简史、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等主题。
4. 教学方法: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实施。
学生既可以跟随课程进度通过编程实施每一个项目,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体验项目实施过程。
5. 课程结构:设置基础模块和进阶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基础模块注重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进阶模块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6.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等,终结性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7. 教师培训:提供针对教师的培训课程,以提高教师的AI素养和教学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AI基础知识、最新进展、教学方法等。
8. 资源建设:鼓励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实验平台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黄荣怀教授提出的人工智能课程标准的简要介绍,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阅读相关论文或黄荣怀教授的著作。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 概述及解释说明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标准是针对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教育规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该课程标准旨在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份全面而有效的指导,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第二部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及其历史与发展情况,强调了它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第三部分将重点介绍该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意义以及其内容组成与概要。
第四部分详细解释了课程标准中涉及到的关键要点,包括学习目标、核心要求、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展望,总结回顾了该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思考。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和解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该标准,并且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它。
通过研究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重要性,并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方案。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对该课程标准相关要点的解释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最后,本文还会总结回顾该课程标准,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思考与展望。
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概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任务包括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决策制定等。
人工智能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开发出具备某种程度智能的计算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升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智能机器人课程标准

智能机器人课程标准智能机器人课程标准是指在教育培训机构或学校中,针对智能机器人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制定智能机器人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智能机器人课程标准应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育培训机构或学校应该明确智能机器人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编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这些培养目标应该与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智能机器人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智能机器人课程标准应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育培训机构或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智能机器人的基本知识、编程技能、机器人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智能机器人课程标准应明确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
教育培训机构或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日常学习表现、课堂作业、实验报告、项目成果等多种形式,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准确。
总的来说,智能机器人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培训机构或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使他们在学习智能机器人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案生成AI智能ai教案(2024)

实时学习反馈
AI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提 供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调整 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
智能推荐资源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AI能够推 荐与其学习需求相匹配的优质教育资 源,提高学习效率。
2024/1/29
7
智能化评估
自动评分
AI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学生的作业 和考试进行自动评分,减轻教师
未来展望和发展趋势
2024/1/29
21
技术创新
2024/1/29
深度学习技术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高教案生成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训 练模型学习大量优秀教案的特征和规律,生成更加符合教 学需求的教案。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教材、课程标准等文本进行深入 理解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为教案生成提供更加精准的 内容支持。
个性化推荐技术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利用个性化推荐技术为每个 学生定制专属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22
应用拓展
2024/1/29
跨学科应用
将AI教案生成技术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为不同学科的教师提供 定制化的教案生成服务,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
多模态教案生成
结合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信息,生成更加生动形象的教案,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研究和应用,促进教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024/1/29
03
教师培训和支持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应用AI教案生成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提升。
24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5
2024/1/29
15
学校教育
辅助教师备课
ai、ei、ui教学设计优秀

ai、ei、ui教学设计优秀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ai、ei、ui教学设计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i、ei、ui教学设计优秀篇1一、说教材《ai ei ui》一课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课中包括韵母教学和儿歌教学。
本课是第一课时。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渗透发音方法。
2、会认读“ai、ei、ui ”的四声。
3、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的书写韵母ai、ei、ui。
(二)过程与方法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使他们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欲望。
由于复韵母ai ei ui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学生容易发成两个单韵母的音,学生对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四声及标调方法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给ui标调作为本课时的难点。
二、说教法由于本课是第一次复韵母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复韵母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三个音。
在教学中我采用提示、设疑、讨论、游戏、电教媒体等方法来教学本课。
本课所运用的教具有:拼音卡片和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本篇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以下几个环节来教学本课:(一)做口形操,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中,边做口形操,边让学生将单韵母卡片粘贴在黑板上,使本来枯燥的复习变得趣味盎然,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学习ai在导入部分,我让学生将单韵母卡片粘贴在黑板上了,这些单韵母是分散着的,现在就要让小朋友去挪动卡片,让六个单韵母一个挨紧一个,空出位置给准备学的韵母。
人工智能导论 课件 PPT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人工智能”是21世纪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主流,为了培养国家建设跨世纪的有用人才,开设《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中涉及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智能”观念;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提高智能产品的使用能力,为今后的工作中的智能设备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
2.了解人工智能对现代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3.了解人工智能定义、研究领域、发展、社会价值和应用领域、未
来与展望;
4.了解知识表示、知识图谱、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智能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及智能体与智能机器人的相关概念及应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开拓学生的科技视野;
2、能够熟练使用生活中常用的人工智能产品;
3、熟悉人工智能对工业、医疗、安防、社交、机器人、无人驾驶、。
高职ai课程标准

高职ai课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1. 教学目标明确2. 课程设置合理3. 教学方法灵活4. 教学资源充裕5. 质量保障措施第二篇示例: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应用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3.实训课程:包括人工智能相关软件和工具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和授课,传授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各种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项目实践:通过开展实际项目,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人员1.专业老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工作经验,能够教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2.行业专家:邀请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进行授课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实践经验。
四、课程评估1.考核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作业报告、项目评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表现。
2.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帮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3.反馈机制: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调整教学方案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更新1.跟踪技术发展:密切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材,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2.优化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
3.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科研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示例:一、背景介绍二、课程体系三、教学要求四、考核评价五、发展趋势第四篇示例: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7页][002]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7页][002]](https://img.taocdn.com/s3/m/81bcd097b9f3f90f76c61bfb.png)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人工智能”是21世纪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主流,为了培养国家建设跨世纪的有用人才,开设《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中涉及的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智能”观念;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提高智能产品的使用能力,为今后的工作中的智能设备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2.了解人工智能对现代生活的改变和影响;3.了解人工智能定义、研究领域、发展、社会价值和应用领域、未来与展望;4.了解知识表示、知识图谱、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智能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及智能体与智能机器人的相关概念及应用。
(二)能力目标1、培养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开拓学生的科技视野;2、能够熟练使用生活中常用的人工智能产品;3、熟悉人工智能对工业、医疗、安防、社交、机器人、无人驾驶、家居、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渗透。
(三)素质目标1、养成善于思考、深入研究的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2、培养细致缜密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沟通交流和书面表达能力;3、养成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三、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课程全景式介绍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与热门应用领域,以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为线索介绍学习领域。
通过案例导读引入相应领域的学习,通过案例延伸理解学习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
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进入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学习。
课程内容:四、教学资源要求(一)教材选用原则教材应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俗易懂,内容全面,应用性强。
能够以知识和技术应用案例为根本出发点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内容和实际应用。
在内容上降低了人工智能学习的知识难度,易于高职学生学习掌握。
AI设计课程

AI设计课程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7专业课AI设计课程标准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AI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学时:编制者:编制日期:72 张贵元 -09-03课程类型:适用对象:审核者:专业选修课程、一体化课程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三年级学生/计算机应用专业二年级学生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定位《AI设计》课程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使用的常用功能绘制简单的矢量图形,能将矢量图形加工处理成新的素材,能制作一些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特效,能够制作一些基本的设计案例最后使学生能进行平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技术插图或制版印刷设计,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职业岗位工作具备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任务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案例教学,掌握软件功能,熟悉艺术设计思路,扩展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商业案例实训,帮助学生掌握商业图形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可以实现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名片、检签、网页以及排版等二、职业活动《AI设计》课程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选修课程,坚持“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职业竞岗位目标,变应试为应用”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解构关键职业岗位能力,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下: AI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初识 CS6 图形的绘制和编辑路径的绘制和编辑图像对象的组织颜色填充和描述文本、图表的编辑图层和蒙版的使用使用混合与效果三、课程目标 1、职业关键能力目标教学内容 6介绍绘制图形和编辑对象绘制路径和使用路径命令组织和控制对象填充颜色和描边编辑文本、图表和图文混排使用图层和蒙版各种效果的使用《AI设计》课程标准掌握图形绘制和编辑掌握路径绘制与编辑掌握图像对象的组织掌握颜色填充与描边掌握文本和图表编辑掌握图层蒙版的使用掌握使用混合与封装效果掌握中效果的使用掌握中商业设计理念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业图形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达到实战水平 2、职业专门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效果图制作整个流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3、方法能力目标针对市场需求,以学生为本,采用循序渐进的项目构造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采用小组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保持课程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熟练掌握软件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最终达到包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所需的要求四、课程内容 1、预备知识本课程是一门基础技能课,要求学生具备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即前导课程为:平面图像处理、色彩构成 2、核心内容课程重难点及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核心内容基础知识 2图形的绘制和编辑 3路径的绘制与编辑 4图像对象组织 5颜色填充与描边教学要求 C A A A A重点难点学时安排(☆)☆ ☆ ☆ ☆备注3C A A B A2 2 4 2 4《AI设计》课程标准6文本编辑 7图表编辑8图层和蒙版的使用 9使用混合与封套效果 10效果的使用 11商业案例实训合计3、项目设计项目设计及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项目设计项目一:制作请柬项目二:制作海滩夜景插画项目三:制作杂志封面项目四:制作音乐节插画项目五:制作汽车宣传单项目六:制作饭店折页项目七:制作茶叶包装项目八:制作各种商业案例合计4、学习情境A A A A A A☆ ☆ ☆ ☆ ☆ ☆A B A A A A4 2 4 2 4 6 36教学重点B A A A A A A A☆ ☆ ☆ ☆ ☆ ☆ ☆ ☆难点B A A A A A A A学时备注2 2 4 2 2 2 4 18 36要求(☆) 安排本课程以软件为学习工具,学会使用软件进行设计,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更好实施“职业情境,项目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基于各种设计的项目实践教学以项目的开发过程为主线,将知识的讲解贯穿于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随着项目的进展来推动知识的拓展,根据开发过程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规划教学进度,组织课堂教学,确定学生实训任务在循序渐进完成项目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做到学习与工作的深度结合 5、项目实施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掌握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等工作的流程、规范同时,通过协作完成设计,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平面设计过程中,每4-5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设计,从而了解设计的流程和行业标准4《AI设计》课程标准6、教学要求序号 1课题基础知识知识要求掌握软能力要求教学建议课时1、熟悉软件工作通过举例、演示界面的方法让学生2件基本知识、熟2、文件基本操作熟悉基本操作悉工作界面3、图像显示效果的方法4、标尺、参考线和网格使用2图形的绘制和编辑以课堂案例绘制饮料杯、标工具、绘制、对辑牌、动物为主线,熟悉工具象编辑操作方2、绘制基本图形使用,并通过绘制闹钟作为法 3、手绘图形拓展来巩固图4、对象编辑形绘制和对象编辑掌握钢笔工具1、认识路径和锚以课堂案例绘使用方法和技制圣诞卡为主巧点应用线,展开教学,2、使用钢笔工具熟悉钢笔工具绘制、锚点添绘制图形以及转加、删除、转换方法,并通换过绘制海滩夜3、熟悉路径命令景插画作为拓展巩固路径命令的使用掌握多个图像1、对象的对齐和以课堂案例绘对象的相关操分布制果汁为主线作方法2、对象和图层顺掌握对象对齐序和分布的各种3、编组和控制对操作方法,熟象悉对象顺序排列,以案例绘制兔子为主线掌握图像编组操作掌握基本图形1、绘制线段和编63 路径的绘制与编辑84 图像对象的组织45《AI设计》课程标准5 颜色填充与描边掌握颜色模式和填充类型,并熟悉各种填充方法1、颜色填充工具2、填充类型3、编辑描边4、使用符号6 文本的编辑掌握文本编辑的方法、编辑种类和图文混排1、创建文本2、编辑文本格式3、文本轮廓转换4、图文混排7 图表的编辑掌握创建图标种类,以及修饰设置的方法1、创建图表2、设置图表3、自定义图表以课堂案例绘制福字效果,掌握颜色填充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绘制海底公园掌握符号的使用,课后拓展练习绘制播放按钮实例巩固知识点在一个综合图形中应用不同种类的填充呈现不同效果,也就是色彩的合理搭配以及层次,用设计的元素和思维这些来突出效果以课堂案例绘制建筑标识和百货招贴为主线熟悉路径文字和字符格式、文字格式、段落格式设置等操作,以制作音乐卡为主线拓展,熟悉图文混排以制作生产图表为主线讲解图表种类和创建、图表设置等,以制作汽车宣传单为主线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拓展图案图标制作方法8846《AI设计》课程标准8 图层和蒙版的使用掌握图层含义、1、图层的含义2、制作图层蒙熟悉图层蒙版版3、制作文本蒙知识以及蒙版版4、透明度控制操作方法面板9掌握混合效果和封套效果的使用方法使用混合与封套效果1、混合效果使用2、封套效果使用10掌握效果的种类和样式,熟悉外观控制效果的使用1、效果简介2、效果3、效果4、样式以及外观控制11 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点,包括绘制图形、填充、文字效果样商业案例实训1、绘制卡通书籍插画2、制作服饰搭配书籍封面3、制作数码相机以绘制路标为主线熟悉图层含义,掌握图层蒙版和文字蒙版的操作方法,以制作婚纱卡片为拓展熟悉透明度控制面板以篝火效果和绘制标志为主线,重点熟悉混合对象创建和效果以及封套的操作,以制作立体文字为拓展巩固知识点以案例制作图标为主线掌握效果添加,以绘制手写板为主线掌握效果添加,通过美食主页拓展,熟悉样式和外观控制以四个项目任务为主线,贯穿所学知识点,使学生领悟设计的理念和元素的应用,灵活使用工具84812式、特效添加、广告图表设置、路径、图像对象等来完成商业案例的设计18周授课,其余时间机动74、制作饼干包装《AI设计》课程标准合计 72五、课程实施条件 1、人员条件授课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本科以上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熟练掌握软件,并能利用实现广告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等;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熟悉本行业的标准和设计流程2、环境条件本课程需要一间高性能联网的计算机实训室,需满足每位学生一台电脑配备液晶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相关软件六、教学组织与方法 1、教学方法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和课程需求,本课程以案例实操为主线,任务为驱动,通过实例操作进行理论知识的深入认识,同时巩固加深操作技能以技能培养为核心,辅以问题情境,学生在完成案例任务中学习的同时去解决存在的问题(1) 案例教学法课程以案例分解知识点,通过课堂案例演练,课后习题的拓展,商业实训综合案例,由浅入深,系统的强调知识和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思想、理念以及元素在设计中如何体现(2) 小组教学法以4人为一个单位,成立教学小组根据课程需求结合课后实训,布置收集素材与任务要求,让学生能够利用发达的互联网丰富软件的实际操作功能,并在收集过程中,对流行的设计元素增加认识,丰富可用的素材库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和团队精神(3) 作品展示法结合课程实际,每次任务作品中挑选几个优秀作品在学校技能节展出,同时对于要展出的作品进行页面设置和后期打印的操作讲解,同时鼓动学生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和海报设计比赛进行作品征集2、教学手段(1) 充分利用多媒体实训室和多媒体课件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全部在实训室进行,便于使用投影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和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并含有动态演示,其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鼓励自主学习本课程以案例任务教学展开知识点传授,学生通过课本案例和网络素材,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提升和巩固,也可以参照网上示例进行自我学习,拓展知识点的同时积累设计元素和理念8《AI设计》课程标准(3) 严格考评制度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习题作业,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严格检查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作业中反映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学习的动力七、教学材料 1、学材与教材选用教材《 CS6基础培训教程》,孟飞飞,人民邮电出版社参考书目《 CS6中文经典教程》,武传海译,人民邮电出版社《突破平面 CS6》设计与制作深度剖析,李金蓉,清华大学出版社软件与网络 CS6及以上版本八、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综合运用各种形成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平面设计、创作能力的养成,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重2、考核内容知识模块 1初识 CS6。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AI)》课程标准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AI)》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AI)二、适用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三、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AI)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Illustrator作为集平面设计和电脑绘画功能为一体的专业设计软件,在平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商业绘图等多职能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设计软件。
该课程通过理论的讲解、大量实例效果的操作及创意设计实现的练习,加强学生熟练掌握各项命令,以重点培养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方式运用于专业设计作品中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一)设计思路课程主要围绕以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重点发展学生的软件实践技能。
整个课程设计思路紧紧围绕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展开,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将知识的讲解贯穿于任务的开发过程中,以任务推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实现教学目标,旨在提升软件熟练度,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岗位深度融合。
(二)参考学时与学分参考学时:72学分:4五、课程目标(一)专业知识目标1.理解基础的平面设计制作原理及概念;2.熟知基本的软件工具应用方法;3.熟知企业设计项目的基本流程;4.熟知基本的文件输入与输出以及打印的基本知识。
(二)专业技能目标1.能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及命令的快捷方式;2.能利用软件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3.具备一定的软件绘图能力;4.能利用软件排版打印。
(三)职业素养目标1.具有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具有社会责任感。
六、课程内容及要求七、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1)计算机应用设计实训室,配备计算机50台。
(2)平面设计工作室,配比照片级打印机、专业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设施。
2.校外实习基地无。
3.专业师资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老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大纲

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领域,帮助学生建立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初步认识,为日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及基本概念;2. 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熟悉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和思考相关问题;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人工智能基本概念- 人工智能简史- 人工智能的定义与范畴-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2. 人工智能基本原理- 知识表示与推理-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3.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2. 案例分析3. 课堂讨论4. 项目实践五、教材《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综述》六、考核评价1. 平时表现(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2. 期中考试占比30%3. 期末考试占比40%七、参考文献1. Russell, S. J., & Norvig, P. (200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2. Murphy, K. P. (2012). Machine learning: a probabilistic perspective.3. Goodfellow, I., Bengio, Y., & Courville, A. (2016). Deep learning.以上为人工智能课程标准大纲,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祝学习愉快!。
高职ai课程标准

高职ai课程标准
高职AI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与AI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2. 编程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基础的编程能力,包括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技能,包括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数据可视化等。
4. 算法设计与实现能力: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人工智能算法,包括分类、聚类、回归、决策树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5. 实践应用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包括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模型部署等。
6. 伦理与法律意识:学生需要了解与AI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并能够遵
循相关规定进行实践和应用。
7. 创新与创业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包括能够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开发,以及能够将创新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商业应用。
具体的高职AI课程标准可能因学校和专业而有所不同,但以上方面可以作为一般参考。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该课程是全校学生的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理解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概念;学会使用AI开发工具及语言;为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从物联网发展趋势,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调研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所需知识,调研同类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情况:教学大纲、课时安排、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及成绩评价等方面。
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特点和行业现状,制定满足企业需求和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课程标准。
为学生就业拓展了基础和领域。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AI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及其成果,了解AI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理解AI的核心概念解析;学会使用AI的开发工具VSCode、Jupyter Notebook及Python语言;能够理解监督学习中的回归和分类算法,能够理解非监督学习中的聚类算法,会运行给定的程序代码并修改某些参数;会在微软机器学习工作室中搭建预测披萨饼价格的实验。
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二)具体目标1.专业能力(1)学会使用AI开发环境,VScode、Jupyter Notebook;(2)能够理解Python语言程序;(3)能够理解监督学习中的线性回归和逻辑分类;(4)能够理解非监督学习的聚类;(5)了解numpy、matplotlib、pandas等数据科学分析库的使用方法。
2.方法能力(1)培养良好的资料查阅能力;(2)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模块化思维能力;(4)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3.社会能力(1)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本课程参照国内各高职院校的教学大纲,以实际应用为目标,设计了5个学习单元。
本课程充分考虑了人工智能导论是一门开设比较新的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5’)
1-看图思考人工智能的概念。
问题: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不是一回事?机器还在哪些行为上模仿人?你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一样吗?
2-阅读网络文章:细思恐极——从AlphaGo说到图灵测试。
通过一个具体的实践体验,让学生直观体验到人工智能的应用背后的原理。
课堂小结
(2’)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本节课的知识。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第五章可分3个课时,5.1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作为一节课,5.2人工智能的应用和5.3人工智能度社会的影响合起来一节课,项目挑战:“奇点”到来了吗一节课。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结合实际人工智能应用事例及实践体验,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感受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巨大促进作用,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认识到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是创造有益于人类的智能设备。
●信息社会责任:在信息交流或合作中,尊重不同的信息文化,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信息社会中;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学习环境:有教学控制软件的多媒体机房,安装有思维导图软件。
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2’)
德国人利用一种叫做恩尼格玛密码机的机器加密。阿兰图灵加入了英美联合破译德军密码enigma的破译组织,随后的五年,他便放下了手头工作,致力于破解密码。这个enigma呢,每天都要更换密码形式。不过,阿兰图灵发明了图灵机,可以理解成现代计算机的雏形,成功破解了enigma,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同时,他也破译了德军潜艇-u的密码,帮助盟军扭转了大西洋战区的局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1.2.5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7.专业课AI设计课程标准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AI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2097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程、一体化课程学时:72 适用对象: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三年级学生/计算机应用专业二年级学生编制者:张贵元审核者:编制日期:2013-09-03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定位《AI设计》课程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使用Illustrator的常用功能绘制简单的矢量图形,能将矢量图形加工处理成新的素材,能制作一些常见的文字或图形特效,能够制作一些基本的设计案例。
最后使学生能进行平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技术插图或制版印刷设计,为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职业岗位工作具备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任务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案例教学,掌握软件功能,熟悉艺术设计思路,扩展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商业案例实训,帮助学生掌握商业图形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可以实现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CIS设计、名片、检签、网页以及排版等。
二、职业活动《AI设计》课程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选修课程,坚持“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职业竞岗位目标,变应试为应用”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解构关键职业岗位能力,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下:AI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教学内容(理实一体化课)初识Illustrator CS6 IllustratorCS6介绍(第1章)图形的绘制和编辑绘制图形和编辑对象(第2章)路径的绘制和编辑绘制路径和使用路径命令(第3章)图像对象的组织组织和控制对象(第4章)颜色填充和描述填充颜色和描边(第5章)文本、图表的编辑编辑文本、图表和图文混排(第6、7章)图层和蒙版的使用使用图层和蒙版(第8章)使用混合与效果各种效果的使用(第9/10章)三、课程目标1、职业关键能力目标(1)掌握Illustrator图形绘制和编辑(2)掌握Illustrator路径绘制与编辑(3)掌握Illustrator图像对象的组织(4)掌握Illustrator颜色填充与描边(5)掌握Illustrator文本和图表编辑(6)掌握Illustrator图层蒙版的使用(7)掌握Illustrator使用混合与封装效果(8)掌握Illustrator中效果的使用(9)掌握Illustrator中商业设计理念(10)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业图形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元素,达到实战水平2、职业专门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掌握效果图制作整个流程(3)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培养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的能力(5)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3、方法能力目标针对市场需求,以学生为本,采用循序渐进的项目构造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采用小组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保持课程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熟练掌握软件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最终达到包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所需的要求。
四、课程内容1、预备知识本课程是一门基础技能课,要求学生具备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即前导课程为:平面图像处理、色彩构成。
2、核心内容课程重难点及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核心内容教学要求重点(☆)难点(ABC)学时安排备注1.Illustrator基础知识 C C 22.图形的绘制和编辑 A ☆ A 23.路径的绘制与编辑 A ☆ A 44.图像对象组织 A ☆ B 25.颜色填充与描边 A ☆ A 46.文本编辑 A ☆ A 47.图表编辑 A ☆ B 28.图层和蒙版的使用 A ☆ A 49.使用混合与封套效果 A ☆ A 210.效果的使用 A ☆ A 411.商业案例实训 A ☆ A 6合计36(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一了解)(技能要求:A—熟练掌握;B_掌握;C一了解)3、项目设计项目设计及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项目设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ABC)学时安排备注项目一:制作请柬 B ☆ B 2项目二:制作海滩夜景插画 A ☆ A 2项目三:制作杂志封面 A ☆ A 4项目四:制作音乐节插画 A ☆ A 2项目五:制作汽车宣传单 A ☆ A 2项目六:制作饭店折页 A ☆ A 2项目七:制作茶叶包装 A ☆ A 4项目八:制作各种商业案例 A ☆ A 18合计36(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一了解)(技能要求:A—熟练掌握;B_掌握;C一了解)4、学习情境本课程以Illustrator软件为学习工具,学会使用软件进行设计,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了更好实施“职业情境,项目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基于各种设计的项目实践教学。
以项目的开发过程为主线,将知识的讲解贯穿于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随着项目的进展来推动知识的拓展,根据开发过程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规划教学进度,组织课堂教学,确定学生实训任务。
在循序渐进完成项目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做到学习与工作的深度结合。
5、项目实施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掌握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等工作的流程、规范。
同时,通过协作完成设计,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每4-5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设计,从而了解设计的流程和行业标准。
序号课题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教学建议课时1 Illustrator基础知识掌握Illustrator软件基本知识、熟悉工作界面1、熟悉软件工作界面2、文件基本操作3、图像显示效果4、标尺、参考线和网格使用通过举例、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熟悉基本操作的方法22 图形的绘制和编辑掌握基本图形工具、绘制、对象编辑操作方法1、绘制线段和编辑2、绘制基本图形3、手绘图形4、对象编辑以课堂案例绘制饮料杯、标牌、动物为主线,熟悉工具使用,并通过绘制闹钟作为拓展来巩固图形绘制和对象编辑。
63 路径的绘制与编辑掌握钢笔工具使用方法和技巧1、认识路径和锚点应用2、使用钢笔工具绘制图形以及转换3、熟悉路径命令以课堂案例绘制圣诞卡为主线,展开教学,熟悉钢笔工具绘制、锚点添加、删除、转换方法,并通过绘制海滩夜景插画作为拓展巩固路径命令的使用。
84 图像对象的组织掌握多个图像对象的相关操作方法1、对象的对齐和分布2、对象和图层顺序3、编组和控制对象以课堂案例绘制果汁为主线掌握对象对齐和分布的各种操作方法,熟悉对象顺序排列,以案例绘制兔子为主线掌握图像编组操作。
45 颜色填充与描边掌握颜色模式和填充类型,并熟悉各种填充方法。
1、颜色填充工具2、填充类型3、编辑描边4、使用符号以课堂案例绘制福字效果,掌握颜色填充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绘制海底公园掌握符号的使用,课后拓展练习绘制播放按钮实例巩固知识点。
在一个综合图形中应用不同种类的填充呈现不同效果,也就是色彩的合理搭配以及层次,用设计的元素和思维这些来突出效果。
86 文本的编辑掌握文本编辑的方法、编辑种类和图文混排1、创建文本2、编辑文本格式3、文本轮廓转换4、图文混排以课堂案例绘制建筑标识和百货招贴为主线熟悉路径文字和字符格式、文字格式、段落格式设置等操作,以制作音乐卡为主线拓展,熟悉图文混排。
87 图表的编辑掌握创建图标种类,以及修饰设置的方法1、创建图表2、设置图表3、自定义图表以制作生产图表为主线讲解图表种类和创建、图表设置等,以制作汽车宣传单为主线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拓展图案图标制作方法。
48 图层和蒙版的使用掌握图层含义、熟悉图层蒙版知识以及蒙版操作方法1、图层的含义2、制作图层蒙版3、制作文本蒙版4、透明度控制面板以绘制路标为主线熟悉图层含义,掌握图层蒙版和文字蒙版的操作方法,以制作婚纱卡片为拓展熟悉透明度控制面板。
89使用混合与封套效果掌握混合效果和封套效果的使用方法1、混合效果使用2、封套效果使用以篝火效果和绘制标志为主线,重点熟悉混合对象创建和效果以及封套的操作,以制作立体文字为拓展巩固知识点。
410效果的使用掌握效果的种类和样式,熟悉外观控制1、效果简介2、Illustrator效果3、Photoshop效果4、样式以及外观控制以案例制作图标为主线掌握Illustrator效果添加,以绘制手写板为主线掌握Photoshop效果添加,通过美食主页拓展,熟悉样式和外观控制。
811商业案例实训综合应用Illustrator所学的知识点,包括绘制图形、填充、文字效果样式、特效添加、图表设置、路径、图像对象等来完成商业案例的设计1、绘制卡通书籍插画2、制作服饰搭配书籍封面3、制作数码相机广告4、制作饼干包装以四个项目任务为主线,贯穿所学知识点,使学生领悟设计的理念和元素的应用,灵活使用工具。
1218周授课,其余时间机动(考试、复习等)合计72五、课程实施条件1、人员条件授课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本科以上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熟练掌握Illustrator软件,并能利用Illustrator实现广告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等;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熟悉本行业的标准和设计流程。
2、环境条件本课程需要一间高性能联网的计算机实训室,需满足每位学生一台电脑。
配备液晶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Illustrator相关软件。
六、教学组织与方法1、教学方法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和课程需求,本课程以案例实操为主线,任务为驱动,通过实例操作进行理论知识的深入认识,同时巩固加深操作技能。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辅以问题情境,学生在完成案例任务中学习的同时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1) 案例教学法课程以案例分解知识点,通过课堂案例演练,课后习题的拓展,商业实训综合案例,由浅入深,系统的强调知识和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思想、理念以及元素在设计中如何体现。
(2) 小组教学法以4人为一个单位,成立教学小组。
根据课程需求结合课后实训,布置收集素材与任务要求,让学生能够利用发达的互联网丰富软件的实际操作功能,并在收集过程中,对流行的设计元素增加认识,丰富可用的素材库。
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和团队精神。
(3) 作品展示法结合课程实际,每次任务作品中挑选几个优秀作品在学校技能节展出,同时对于要展出的作品进行页面设置和后期打印的操作讲解,同时鼓动学生参与学校和社会的LOGO和海报设计比赛进行作品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