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说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数学提问中的应用作为第一个环节——发表问题,是整个过程的基础,往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谁来发表问题?形式与方法当然是千变万化的,效果亦是各不相同。最直接的,一些问题教材或课本中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了,但更多问题则隐藏起来,这就要看教师的处理了。尽管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有些问题要让学生提出势必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的导入环节或进程中加以提出。开放的课堂更多是让学生来找出问题、发表问题。如:在《约数》一课中,我只提示这节课中我们要来学习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新成员——约数,接下来则引导学生大胆地置疑:“什么是约数?”、“学习约数要具备哪些前围知识(已有知识)?”、“应该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好约数?”、“学习了约数在生活中会有哪些用途?”……一连串的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提问的能力,更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所以他们迫切地想将之解决,大胆地说,这堂课已经成功一半了。

但是,如果经常由学生来提问题,特别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久而久之,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就过于套式化,显得单调,如我在接下来的《约公数》一课中,仍然采用同样的方法,只是语言稍加变化,由于以前缺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学生照样提出了与《约数》一课中雷同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励学生提出问题时更应注重提高自己提问的方法。基于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这一特性,我们应让学生采用前后联系、比较、区别等多种方法,充分提取大脑里已有的数学经验,结合新知识提出具有较高价值的问题。在《公约数》一课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公约数和约数两个概念相互链接,然后启发学生提出“公约数和约数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提与不提对学生解决新知识公约数及与约数的联系与区别有很大的作用。

学生在接受新知时,头脑中可能已经存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也一定存在与新知相类似的知识模块,即“相似模块”,学生的思维活动能使这些已经存在的“相似模块”在外界信息进入大脑后被激活,并在知识体系中不断地扩展、延伸,以寻找并建立符合要求的联想链条,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信息,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将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信息尽可能多地发表出来,要充分利用启发、激励、表扬等各种方法正确引导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发表问题的空

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提出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他所拥有的知识“相似模块”

所衍生的,所以教师不应随意泯灭学生的任何一个哪怕被认为可笑的问题,因为这样必将影响甚至破坏学生头脑中的问题网络。如:在商不变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小结时,我让学生随意地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与不解之处,有一位学生提出“什么是性质呀?”,这问题立即引起哄堂大笑,一笑之后,便是学生的思索。这一问题在数学课中的的确是有点“意外”,但这个“意外”清楚地反应出这位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没有“性质”这个概念,那我们学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还会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乍看似乎无关数学,可是在学生的头脑中一旦形成了这样一些问题,且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必将对他解决其它问题带来影响,就本节课而言,学生对商不变性质还不能彻底地掌握。

作为教师,既然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来解决好提出的所有有价值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