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纵横》:中国对外援助在柬埔寨

合集下载

柬埔寨成中国“铁哥们” 西哈努克夫妇常住中国

柬埔寨成中国“铁哥们” 西哈努克夫妇常住中国

柬埔寨成中国“铁哥们” 西哈努克夫妇常住中国2012年04月18日10:07国际先驱导报我要评论(40)字号:T|T《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其冰发自金边2012年3月底,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柬埔寨进行正式国事访问之前,柬埔寨首相洪森这样评价中国对柬援助的意义:“中国的援助不仅仅是帮助柬埔寨经济发展,更主要的是帮助柬埔寨巩固了政治独立。

”在4月4日东盟峰会闭幕当天的记者会上,洪森就中国与柬埔寨的关系更有一番精彩的演说,令在场的记者及当晚观看新闻的电视观众为之动容。

洪森说,在访问期间,中国领导人没有对我说必须这么做或那么做,这不是中国的做法。

他语调激昂,“我与中国一起打了20多年的交道,我从未见过,也从未听到中国领导人让柬埔寨做这做那。

”中国是个大国,但一直尊重他国的决定,不像某些国家,柬埔寨一旦不听话就削减援助。

他说:“柬埔寨是个小国,但受到中国的欢迎,这是我们巨大的荣耀。

”洪森如此动情地阐述与中国的友谊,与在东盟峰会期间四处游说“联合对付中国”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构成了强烈反差。

有分析人士如此比喻说:“柬埔寨如同中国在东南亚的‘巴基斯坦’。

”半个世纪友谊的历史坐标如果从感性的角度追忆历史,中柬两国跨越半个世纪之久亲密关系的起点或许可以标定在这里。

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亚非国家会议。

他的风度迷住了年轻的高棉王子诺罗敦·西哈努克。

“他那高超的智慧、渊博的学识和文雅的风度,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西哈努克事后如此描述与周恩来第一次见面后的感受。

或者,还可以向前追溯到1954年4月召开日内瓦会议期间。

日内瓦会议主要由中、苏、英、法、美五国召集,内容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

相关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及南越西贡政权也参加了会议。

经过复杂而冗长的谈判,凭借西哈努克的远程指挥,柬埔寨最终保持了领土完整,没有出现像越南那样的分裂局面。

柬埔寨的胜利赢得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的敬意。

东南亚纵横

东南亚纵横

《东南亚纵横)}(季刊)1996年第3期(总第71期)+七和十八世纪越南和泰国对柬埔寨的干涉〔美〕大卫·周中坚译P·钱德勒著李树谋校外国干涉特别是越南干涉加深了柬埔寨的不稳定状态。

早在17世纪20年代之前,越南即奉行“南进”政策(namtien),向循公河三角洲即今日的南越移民①。

1626年,南方的阮氏封建主断绝了同北方黎朝的关系,开始对南方的割据。

尽管与北方比较,这个地区人烟稀少,但阮氏附统治仍然导致柬埔寨东西边界的封堵.越南对该地区的入侵产生了三个长期的影响。

第一,17世纪20年代通过关税机构,70年之后通过阮朝行政官员的对西贡的接管(直到今日柬埔寨人仍称之为波雷诺科PreyNokor)。

意味着柬埔寨被切断了通向外部世界的出海口,特别是不久以后,退罗湾沿岸的较小港口18世纪早期被中国人和中越混血的开拓者所占据,后来又被越南军队所占据②。

柬埔寨同外界隔离的状况持续了两百年,除了老挝以外,在东南亚殖民化之前这是唯一的。

第二,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阮朝最终将很大一部分柬埔寨领土和很多高栋族人控制在自己手里,这个过程产生了仇恨和反越南情绪,由于各种原因,除了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以外,这种情绪受到柬埔寨独立以后所有历届政权所鼓励和支持,这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阮朝侵占三角洲并将实际控制权扩大到退罗湾(这种情况持续整个18世纪),把柬埔寨夹在两个强邻之间。

从西贡进入柬埔寨的首都比从阿瑜陀耶或曼谷进入容易得多。

越南势力扩张使已经被派别斗争弄得四分五裂的柬埔寨分成亲泰国和亲越南两大派。

当政者依靠一方支持,其对手就从另一方寻求支持以推翻他。

因此,18和19世纪的柬埔寨历史就是一部儿乎不间断的越南和泰国入侵的历史,入侵前后则是造成毁灭性后果的内战。

统治中枢的不稳定性在sruk中得到了反映因为忠诚于国王是代价昂贵的、冒险的和易于遭祸的事,18世纪末期王国的广大地区仅仅名义上在乌东的控制之下;这种情况逐渐减少了国王抵抗外国入侵的能力。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关系作者:兴旺达颜洁来源:《东南亚纵横》2017年第06期摘要:柬埔寨与中国在商贸和文化上的关系历史悠久。

自从1958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关系日趋密切。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柬埔寨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柬中两国发展政治外交关系和双边经济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本文回顾柬中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一带一路”为柬埔寨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讨论。

关键词:“一带一路”;柬埔寨—中国关系;政治外交关系;经济合作;机遇和挑战[中图分类号] F752.7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6-0032-08Abstract: Between Cambodia and China, there has been a long history of trade and cultural relations. Since 1958, the formal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ambodia and China were established, the bilateral ties have been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posed by China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Cambod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mbodia-China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bilater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Cambodia-China relations, and discusses on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ngs to Cambodia.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ambodia-China Relations;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Relations; Economic Cooper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一、前言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就及其软实力的提升已经形成一股新的能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域内的经济图景和地缘政治环境。

中国海外援助_官方和民间应成互补

中国海外援助_官方和民间应成互补

091尼泊尔地震对中国的民间NGO而言,是一次真正全面的检验。

从汶川地震成长起来的中国公益组织全面参与了灾害救援。

虽然成色不一,也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

中国的海外援助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对外援助被视为一种外交手段,改革开放之后,又被赋予了经济合作和企业走出去的特殊战略目的。

随着中国日益参与全球化,并且从全球化中受益的同时,如何对各个不同政治文化的地区做社会服务就是一个必然的课题。

尼泊尔是非官方机构第一次全面亮相,但是重要的是未来中国民间组织应该怎么走出去?就此问题,南都与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安平公共传播公益基金特召开蓟门决策专题论坛,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中国扶贫基金会走出去的经验□王行最(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根据商务部的统计,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值达到6605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我们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非常大。

但目前中资企业还是比较缺乏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规划和专业,或系统的规划,或者部门以及专业的人员。

总之,中国政府和企业投资了大量项目,但是大多数都是跟社区发展没有关系,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

民间组织在官方援助和企业的CSR项目不能说没有,但是非常有限。

仅仅是官方援助或企业的对外投资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形成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三方互动的立体对外援助的模式,应该是当前研究和探索的话题。

扶贫基金会国际化探索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自2005年开始紧急救援,中国海外援助官方和民间应成互补我们的能力比较有限,不可能在国外长期地驻扎,更多依托于国际组织和合作伙伴进行救灾。

从2009年到2012年,我们开始了第二阶段,开始派人出去,并进入社区。

同时组建了专门的国际发展团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从去年开始,我们进入了第三阶段,开始展开较长期的项目,探索海外成立办公室,准备长期扎根在海外。

截至目前,我们在14个国家开展了项目,总的投入超过8000万人民币,涉及的紧急救援、设备援助、民间组织能力建设、医院建设、大学生资助,除欧盟国家以外,遍布世界各大洲。

中国维和部队之柬埔寨维和行动

中国维和部队之柬埔寨维和行动

中国维和部队之柬埔寨维和行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任务及原则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使用非武力方式帮助冲突各方维持和平、恢复和平并最终实现和平的一种行动。

1948年6月,为监督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战争的停火,联合国建立了停战监督组织,这是联合国的第一次维和行动。

从那时起,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身影就出没在世界上有战火硝烟的地方,直到现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一直未间断过。

1998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传统的维和行动的基本任务可分为两类:一是由非武装军事观察员组成的观察团监督停火、撤军或有关协定的执行;二是派出装备轻型武器用于自卫的维和部队,以确保停火,缓和局势,为解决争端创造条件。

1980年代末以来,联合国维和行动在数量和规模上大大增加。

同时,其任务除继续承担传统的监督停火等职责外,还扩展至包括组织和监督选举、维护法律秩序、安置难民、为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创造安全环境、解除各派武装、清除地雷、重建国家等。

联合国维和行动最重要的原则有三项:同意原则,维和行动只有征得有关各方的一致赞同才能实施;中立原则,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临时措施,不妨碍有关当事国的权利、要求和立场;非武力原则,维和部队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武力。

维和部队可携带轻武器,但只有武装人员妨碍了维和人员执行任务时,维和部队方可为了自卫最低限度地使用武力。

维和行动由安理会授权实施。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肩负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安理会负责决定维和行动的规模,明确维和的目标,规定维和的时间框架。

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为5个常任理事国,每个国家对任何维和行动的决定都有否决权。

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赶赴柬埔寨柬埔寨国内派别林立:1975年4月,以波尔布特为首成立了柬埔寨民主党;1978年12月25日,越南侵略柬埔寨,并于次年7月培植了以洪森为总理的红色高棉;在相继的十几年战乱中西哈努克亲王的儿子拉那烈成立了奉辛比克党;曾担任过民族团结政府总理的宋双成立了柬埔寨佛教自由民主党;乔森潘领导的民柬。

受中国援助的国家

受中国援助的国家

受中国援助的国家随着外交档案不断解密,新中国的“对外援助”也已不再是秘密。

新中国刚成立,国外请求援助的信函便纷至沓来。

根据解密的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到1985年,中国对外援助实际支出达人民币411.81亿元。

其中,在对外援助中给予“同志加兄弟”国家越南的援助时间最长,数额最大。

下面就盘点一下,得到中国援助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

一、援助外蒙古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对外援助是在1950年7月,我国首任驻蒙古国大使吉雅泰到任不久,蒙古总理乔巴山就向他提出“要求帮助解决劳动力的问题”。

当时,中方的答复是:“因为国内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动员工人出国是有困难的,这个问题容后考虑。

”1954年11月,副总理乌兰夫率代表团访问蒙古。

蒙古方面毫不客气地提交了包括木匠、泥瓦匠、家具制造、厨师、裁缝、制靴、印染等近40个工种12250名工人的清单。

当年中国派出8200名工人,帮助蒙古建学校、医院、疗养院、专家招待所、热电站、玻璃厂、造纸厂、养鸡场等,甚至修复古庙。

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1956年8月,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从1956年至1959年,中国无偿援助蒙古1.6亿卢布。

二、援助越南 1950年1月18日,中国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

在胡志明主席的要求下,中共中央表示:中国将拿出大量的作战物资帮助越南抗击法国殖民军。

5月15日,越方开门见山地要求:“我们正处在青黄不接期间,如无援米必告断炊。

……因此,恳切要求你们再帮助我们一千五百吨至二千吨大米,以渡过此难关。

”显然,在此之前,我国已支援过越南粮食了。

当时中共中央回电胡志明:“虽然国内大米供应也较紧张,但为着援助新解放的兄弟国家,同意照拨。

”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1.67万亿人民币(旧币)的援助。

1955年越南政府代表团在胡志明主席率领下访华,提出援建煤矿、水泥厂、纱厂、发电厂等。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中国援建柬埔寨第一个国家地质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中国援建柬埔寨第一个国家地质

南方国土资源 2019.1126东盟之窗≥≥≥“中国援建我国的第一个国家地质实验室,既加深了我们在矿产能源领域的合作和开发,也节省了我国将样品送至国外化验造成的金钱和时间损耗。

我们对中方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2019年10月举行的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落成暨移交仪式上,柬埔寨矿产能源部部长瑞赛如是说。

和以往走出去只是单纯输出地质技术和服务不同的是,实验室的落成,让地质合作有了实体平台和载体,实现了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蜕变。

蜕变的背后,是中柬双方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是广西地矿人挥洒汗水和智慧打造“走出去”成功典范的结晶。

发力推动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2010年以来,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广西地矿局)制定了“走出去”战略,稳健推进“走出去”步伐,并组织局属地勘单位走向东盟国家以及非洲、大洋洲等资源富集地区,广泛加强与矿业企业合作,取得了不少成果。

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广西地矿局共有16个地勘单位实施了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累计完成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地质测绘等项目25个,组织人员对东盟、非洲、大洋洲等地的14个国家的矿权进行了踏勘、考察,并签订部分合作勘查开发意向书。

广西地矿局在“走出去”中成效显著,但深入分析后发现,“走出去”的形式多是以我方提供地质技术和服务为主,多是甲方和乙方的委托关系。

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无路径可循、无经验可鉴,所以各地勘单位多与外国公司或熟悉当地情况的合伙人合作,借助他们在当地的资源和人脉开展工作。

在“走出去”的探路起步阶段,这种“借船出海”的模式非常必要。

但这种模式存在不足,那就是与资源所在国的矿产资源部门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在更高层面和所在国开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合作。

因此,推动“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实现合作实体落地,既是适应“走出去”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与资源所在国进行更深层次密切合作的急切呼唤。

《援越援老抗美见闻》再版

《援越援老抗美见闻》再版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东南亚纵横
页码: 18-1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2期
主题词: 援越抗美 再版 见闻 东南亚研究 南亚研究所 社会科学院 国际文化 2007年
摘要: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纵横》编辑部研究人员、编辑马金案曾于1967年4月至1972年8月先后参加援越、援老抗美斗争,1972年9月至今先后在昆明军区政治部外文编译室和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纵横》编辑部从事翻译和东南亚问题研究工作。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多年从事东南亚研究收集到的资料,从2000年起开始撰写《援越援老抗美见闻》,第1版于2007年7月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2013年8月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再版。

该书共500余页,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分为上篇:援越抗美;下篇:援老抗美;附录:资料。

中国水运工程对外援建历程及其战略意义

中国水运工程对外援建历程及其战略意义

中国水运工程对外援建历程及其战略意义
中国水运工程对外援建是中国国家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水运工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对外援建水运工程,不仅提高了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巩固了中国与受援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中国水运工程对外援建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的柬埔寨航道修复工程。

当时,柬埔寨因战争而使水路交通系统严重受损,交通条件极为恶劣,严重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中国出于友好援助的目的,派遣了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前往柬埔寨,修复了柬埔寨的航道,使其水运能力大大提高,对柬埔寨的经济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陆续援建了多个水运工程项目,如几内亚比绍港口、埃及苏伊士运河改建、尼日尔尼日尔河航道疏浚等。

这些工程项目的援建不仅改善了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为受援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和贸易合作。

对外援建水运工程可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水运是连接各国的重要交通方式,通过对外援建水运工程,可以推动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经济合作。

对外援建水运工程也可以提高受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对外援建水运工程也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外援建水运工程,中国可以拓展自身的出口市场,开拓新的合作机会。

对外援建水运工程也可以推动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一带一路”助力柬埔寨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助力柬埔寨经济发展

··567689:;<=>3401◇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李 雪【时政材料】由中国公司投资建设的达岱水电站和上达岱水电站位于柬埔寨西部的豆蔻山脉深处。

达岱水电站于2015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上达岱水电站于2022年12月开工建设。

两个水电站的建设将缓解柬埔寨电力供应紧张,助力柬埔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材料解读】上述材料与高中地理中的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等内容联系紧密。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开拓了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

“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强化各国间相互贸易和投资,促进相关国家经济发展。

【柬埔寨地理概况】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西部和北部是山地,豆蔻山脉的奥拉山海拔1813米,为全国最高峰。

柬埔寨东北部是自东向西倾斜的高原,中部、南部是平原,沿海多岛屿。

平原上河道纵横,多沼泽,湄公河流贯东部,洞里萨湖是中南19半岛最大的湖泊。

柬埔寨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全年降水量差异较大。

公元1世纪,建立扶南王国,7世纪被真腊兼并,9—14世纪的吴哥王朝为鼎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

16世纪改称柬埔寨。

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1945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法国重新占领。

1953年11月9日独立为柬埔寨王国。

1958年7月19日与中国建交。

柬埔寨矿藏主要有金、磷酸盐、宝石、石油和少量铁、煤。

森林覆盖率约为61.4%,盛产贵重柚木和黑檀。

工业基础薄弱,门类单一。

农业是经济基础,出产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等。

交通以公路和内河运输为主,摩托车是主要代步工具。

【经典试题】高中地理试题对柬埔寨的考查,主要涉及柬埔寨的农业生产(如优势农作物水稻的生产)、旱雨两季分明的热带季风气候、发达国家对其产业转移等内容。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与柬埔寨经济等方面的合作,逐渐成为命题的主要内容。

中国对柬埔寨达岱水电站和上达岱水电站的投资建设就属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合作。

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中国援助对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背景:中国是柬埔寨的最大援助国。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向柬埔寨
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农业、能源等领域。

在疫情期间,中国还向柬埔寨提供大量医疗物资和技术支持。

这些援助对柬埔寨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援助对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援助的形式、数量、领域和效果。

通过对援助项目的细致分析和实地考察,分析中国援助在推动柬
埔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局限,为优化援助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
1. 中国援助对柬埔寨经济发展的贡献
- 援助的项目类型和数量
- 援助的造价和资金来源
- 援助的领域和重点项目
- 援助的影响和效果分析
2. 中国援助对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局限
- 援助项目的管理和执行问题
- 援助存在的统计和透明度问题
- 柬埔寨的内部政治和社会环境对援助的影响
3. 优化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策略
- 在项目设计和实施上提高透明度、效率和实效性
- 结合柬埔寨国情,提高援助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 综合考虑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援助政策
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多角度深入探讨中国援助对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影响和问题,并提
出相关改进建议。

预期成果: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援助对柬埔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局限,为优化和提升援助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东南亚大事记

东南亚大事记

东南亚大事记作者:来源:《东南亚纵横》2017年第05期9月1日,“‘一带一路’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澜湄走廊,智慧崛起”国际研讨会在泰国清迈举行,来自中泰两国的政府官员、企业、专家学者、当地商会、侨团代表以及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缅甸等国驻泰使领馆官员等约400人与会。

3日,柬埔寨政府发布公告说,柬埔寨反对党救国党主席根索卡因涉嫌叛国罪被捕。

根索卡今年64岁,2017年3月成为救国党主席。

根索卡曾于2014年7月22日当选柬埔寨国会第一副主席,2015年10月30日被罢免。

3~6日,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访问文莱,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会见王家瑞。

7~9日,应中国政府邀请,泰王国帕查拉吉迪雅帕·玛希敦公主殿下访问中国。

访问期间,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帕公主,就中泰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8日,中国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议长温敏。

8~17日,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同东盟各国驻柬埔寨大使馆联合举办东盟电影节,以庆祝东盟成立50周年。

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广西南宁分别会见前来出席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文莱苏丹哈桑纳尔、柬埔寨首相洪森、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张和平和老挝副总理宋赛。

12日,为庆祝马来西亚与美国建交60周年,应美国总统特朗普邀请,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纳吉布与特朗普就国家安全、全球范围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以及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展开会谈。

12~13日,2017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电子商务峰会在广西南宁举办。

论坛旨在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互利共赢,打造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生态体系。

12~15日,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办。

12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并致辞。

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题,主题国是文莱。

浅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柬埔寨的外交政策

浅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柬埔寨的外交政策

浅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柬埔寨的外交政策前言中国在20世纪50~70年代是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中国的对外交往中,睦邻友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与柬埔寨就是很友好的睦邻,柬埔寨地处中南半岛南部,其所处在的东南亚地区的轴心,是一个战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国家,作为曾经沦为殖民地的柬埔寨在20世纪50~70年代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其他的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在整个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对东南亚、东亚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

中国看清了其目的,于是在50年代后开始援助其他国家,慢慢的扩展到民族主义国家,柬埔寨就是第一个中国援助的民族主义国家。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柬埔寨的外交政策也就从此时开始了。

中柬建交五十余年,对于中柬之间的外交关系国内外有很多这个方面的研究。

比如:有张勉励的《中国对柬埔寨经济技术援助的历史探析》(1956—1970)分析了中对柬经济援助的原因,具体开展和评估总结。

薛力、肖欢容《中国对外援助在柬埔寨》从两个阶段讨论分析了中国对柬埔寨的经济援助问题。

这些都着重分析谈论了中国对柬埔寨的经济援助问题,对政治支持方面谈论甚少。

宋梁禾、吴仪君《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评价及建议》主要是针对中国对柬埔寨经济方面的援助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建议,等等。

本文,综合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上的援助和交流展开,分析了中国采取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和当时柬埔寨所处的形势。

拟从20世纪50~70年代柬埔寨的国内状况、中国对柬埔寨的外交政策和中国对柬埔寨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这三个方面来写这篇论文的。

1一、柬埔寨在该时期的国内国际局势(一)柬埔寨的国内局势从1863年开始柬埔寨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二战时期,有曾被日本所占领,二战后,又被法国继续殖民着,但是交换了一定的权力给柬埔寨。

在1947年5月柬埔寨为了更好的巩固已经取得的权力,颁布了它的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柬埔寨实行君主立宪制,中央政府有君主、王国会议、首先、内阁及国民议会组成;国王为国家元首及军队总司令,拥有召集和解散国民议会,任命首相、公布法律、大赦和减刑等权利;国民议会有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四年[1]。

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国对柬埔寨水援助及其发展前景

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国对柬埔寨水援助及其发展前景

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国对柬埔寨水援助及其发展前景
张翔宇;刘贺青
【期刊名称】《边界与海洋研究》
【年(卷),期】2022(7)3
【摘要】柬埔寨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柬埔寨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柬埔寨提供干净水源、防止水涝水旱灾害、开发水利水电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

柬埔寨是中国的邻国,是中国援助的第一个非社会主义性质国家,两国有长期友好合作的历史,且两国同属澜湄流域国家。

中国与柬埔寨具备建设水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自1956年至今中国致力于帮助柬埔寨提升供水能力、污水处理能力、防灾能力和水利水电开发能力。

中国将“投资、贸易、援助”相结合的特色援助思路贯彻到对柬埔寨的水援助之中,形成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水援助思路。

今后,中国将继续发扬对外水援助
中积累的好经验,坚守对外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原则,讲好中国对外水援助故事,探索多边主义框架下的中国对外水援助合作,做好对外水援助的整体谋划及国别规划。

【总页数】24页(P44-67)
【作者】张翔宇;刘贺青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角下的中国气候治理援助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角下的r中国气候治理援助
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视角下的中国气候治理援助
4.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国际教育援助
5.疫情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以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抗疫援助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柬埔寨文学研究述评

柬埔寨文学研究述评

柬埔寨文学研究述评作者:王海玲来源:《东南亚纵横》2017年第05期摘要:柬埔寨文学是东南亚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与柬埔寨有着友好悠久的交往史,中国对柬埔寨文学的研究缺乏细化和深入。

本文主要对柬埔寨文学在中国的研究情况、特点进行论述,分析存在问题,探究未来走向,以期推进柬埔寨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柬埔寨文学;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 I33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5-0068-05Abstract: Cambodia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utheast Asian Literature. China and Cambodia have a long history of friendly exchanges, the study of Cambodia literature in China is lack of refinement and depth.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se researches included discussing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mbodia literature in China, analyzing problems, and exploring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ambodia literature research.Key Words: Cambodia Literature; Research; Review柬埔寨是东南亚的文明古国,扶南王国于公元1世纪建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柬埔寨人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吴哥文化,其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

在东盟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合作:共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在东盟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合作:共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

在东盟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合作:共同建设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升级版
Sum Chhum Bun;梁薇
【期刊名称】《东南亚纵横》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柬埔寨与中国的关系始于扶南时期,在历史、文化和商业等方面联系紧密,随着时间的发展,两国间的合作尤其是在中国—东盟背景下的经济合作,正朝着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截至2013年末,中国在柬埔寨的投资额增加到96.4亿美元.中国在柬埔寨的主要投资项目为:水电站、电网、服装厂、农业、矿产、经济特区、银行、不动产、餐饮以及旅游等.中国积极支持企业到柬埔寨进行各项投资,推动柬
埔寨经济发展.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Sum Chhum Bun;梁薇
【作者单位】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5.5.335
【相关文献】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背景下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发展路径 [J], 李建伟;吕玲玲;黄悦琛;甘慧露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背景下桂台金融合作展望 [J], 黄志勇;颜洁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中国与越南高等教育合作对策研究 [J], 李太生
4.中国要东盟区域合作背景下校企联合海外办学实践探索要要以野南洋红豆学院渊柬埔寨冤冶项目建设为例 [J], 朱有明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物流合作的探讨 [J], 马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洪森关于柬埔寨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洪森关于柬埔寨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洪森关于柬埔寨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邢和平
【期刊名称】《东南亚纵横》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洪森认为,他的关于柬埔寨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是他最重要的理论奉献.柬埔寨人民党70%以上的重大决定源于这个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柬埔寨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柬埔寨实现社会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不但不应被消灭,相反必须让其存在和发展,并在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无产阶级政党不应放弃对国家的领导权,要警惕和防止资产阶级随着其经济力量的壮大,逐步取得干预和主导国家政治发展的地位.按照洪森的这个基本理论观点,人民党在柬埔寨开拓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她不但推动了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也将国家政权继续掌握在实质上的无产阶级政党手中.
【总页数】8页(P3-10)
【作者】邢和平
【作者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
【相关文献】
1.洪森谈人民党和他本人的执政经验——专访柬埔寨人民党副主席洪森 [J], 邢和平
2.柬埔寨洪森总理下令禁止木材出口 [J], 王向社
3.柬埔寨洪森总理要求伊斯兰合作组织57个成员国\r进口柬埔寨大米和产品 [J],
4.柬埔寨洪森总理要求中国帮忙柬埔寨培训技术和科学人力资源 [J],
5.柬埔寨政党政治演进与洪森政权长期执政 [J], 顾佳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纵横》:中国对外援助在柬埔寨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可以分为第一阶段(1953-1989年)与第二阶段(1990-2009年),第一阶段的援助基于国际主义与大国责任,因此对柬援助不考虑经济回报,军事援助占的比重较大,在执行上以总交货人部制为典型;第二阶段基于邓小平理论,因此对柬援助强调尽国际主义义务要量力而行,讲究平等互利,军事援助大幅度减少,执行上以企业总承包责任制为典型。

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有六个特征。

援助符合双方的利益,大大促进了双边关系,但也存在六点不足。

薛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亚洲整合、能源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肖欢容,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地区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src="/DownloadImg/2012/10/16 21/27579038_1.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资料图:柬埔寨军队列装的中国造坦克对外援助是国家对外政策的一部分,它主要服务于国内政治的需要。

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占主导地位。

中国的特殊性是: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新兴的捐助国,并且已经成为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OECD/DAC)成员国以外两大捐助国之一。

[1]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的对外政策日益受到关注。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中国的对外援助。

不少研究分析了中国外援的分期、一般特征、变化、重点地区等,有些还分析了中国外援与西方的主要不同。

但是,现在还缺乏具体案例的对比研究,即围绕一个受援国分析中国外援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观察对外援助如何贯彻援助国的国内政治。

本研究选择的受援国为柬埔寨。

选择柬埔寨的主要原因是:(1)柬埔寨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又是中国在亚洲的主要援助对象国,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柬埔寨与中国没有共同边界,这排除了中国出于战略安全空间(缓冲区)的考虑进行援助,能较好体现中国援助政策的中立性;(3)中国对柬埔寨援助的历史长达55年,期间柬埔寨经历了不同的政治制度,这有助于全面地考察中国对柬埔寨援助政策的演变。

后面正文中,我们首先分期考察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历史,然后分析中国对柬埔寨援助的特点,最后是几点研究结论与若干政策建议。

对外援助通常分为军事援助、经济援助与人道主义援助。

而中国对外经济合作通常包括吸收外资、接受外援、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援助等六个部分组成。

[2] 一、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史中国的对外援助始于1950年,迄今进行了多次政策调整。

最大的一次调整出现在1979年,表现在指导思想、执行机制、执行特征等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是:体现国际主义与大国责任;在执行机制上,经历了总交货人部制与承建部负责制,其中以总交货人部制[3]为典型;执行特征上,表现为主要支持社会主义国家与民族解放运动不考虑经济回报,军事援助占的比重较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在执行机制上,经历了投资包干制、承包责任制、企业总承包责任制等几种形式,其中以企业总承包责任制为典型;在执行特征上,强调尽国际主义义务要量力而行,讲究平等互利(既能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也能有助于中国的外贸、投资等),军事援助大幅度减少。

基于柬埔寨国内的政治局势,中国对柬埔寨援助政策的调整延迟至1990年。

为此,我们把中国对柬埔寨援助分为1956-1989年的第一阶段与1990-2009年的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以无偿援助与军事援助为主,第二阶段以经济合作、互惠互利为特色。

从具体的操作看,两个阶段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时期。

第一阶段的对柬援助(1953-1989年)柬埔寨王国时期(1953-1970年)。

1953年,柬埔寨独立。

1956年2月,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亲王首次访问中国,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就金边水灾捐赠人民币8万元。

6月,双方签订了协定,规定:中国于1956-1957年期间给予柬埔寨价值800万英镑的无偿援助,用于物资提供和建设一些成套项目。

这是中国同亚非拉民族主义国家签订的第一个经济援助协定。

1963年建成了磅湛纺织厂(在磅湛市)、黛埃胶合板厂(在干丹省见檖县)与川龙造纸厂(在桔井省川龙县),其产值当时柬埔寨工业产值的50%。

另外,柬埔寨皇家电台1960年正式交付使用。

窄格亭水泥厂(在贡布市东北)的年产量为5万吨。

[4] 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巴克特(Wolfgang Barkte)是海外研究中国外援问题的著名学者,他对中国1989年以前对外援助的金额进行了详细的推算。

根据他的研究,1956-1970期间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为:1956年2140万美元,1958年660万美元,1960年1120万美元。

总数为3920千万美元。

[5]笔者认为,这可能不够准确。

在上述800万英镑的援助后,中国在1964-1970年期间,又援助柬埔寨建成了马德望纺织厂、玻璃器皿厂、柬埔寨水泥厂、体育馆与国际村。

[6] 这一时期中国对柬埔寨除了经济援助外,也有军事援助。

由于资料的缺乏,很难给出具体的数据与比例。

但可以从间接证据推算占相当的比例。

当时中国把对柬埔寨的援助当做支援印度支那国家独立运动的一部分,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就建议停火必须在越南、老挝与柬埔寨同时进行。

[7]这一时期中国对越南的支援包括“越南部队所需要的轻重武器、弹药、运输车辆、乃至于服装、粮食、医药等”,[8]中国对于柬埔寨的援助始于西哈努克亲王疏远美国之后,显然也非常需要获得中国的“武器、弹药、运输车辆”等。

合作的同时,中柬双方也有过一些争议,根据柬埔寨学者吴美丽(KanhaEl)的研究,西哈努克亲王1967年发现中国也在暗中支持红色高棉后几乎要与中国断绝关系。

但是1970年美国支持的朗诺将军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政权,成立了“高棉共和国”。

而中国则始终支持西哈努克亲王,因此双方关系得以继续。

[9] “高棉共和国”时期(1971-1975年)这是美国扶持的朗诺政权当政时期,中国继续支持西哈努克,在北京给他以元首待遇。

这一时期,西哈努克亲王与红色高棉组成联盟反对朗诺政权。

红色高棉则在农村逐步扩大自己的根据地。

这一时期中国给予柬埔寨的援助包括军事援助与经济援助,[10]以军事援助为主。

当时的中国出于国际主义义务,从政治上与物资上大力支援柬埔寨。

[11]毛泽东与周恩来多次表示,全力支援红色高棉与西哈努克两派所进行的抗美救国武装斗争,1970年送往柬埔寨的军用物资就达400吨,卡车50辆。

[12] 巴克特认为,中国只是在1973年给予柬埔寨1000万美元的援助。

[13]我们认为这一估计过于保守。

根据石林的研究,1971-1975年期间,中国给越南、柬埔寨的援助占同期经济援助总额的43.4%,对三国的援助中,越南占93.1%。

[14]杨松河的研究表明,1964-1978年期间,中国向越南提供了价值40亿元人民币的军事援助包括枪支177万支(挺)、火炮3万多门、汽车1.5万辆、枪弹10.4亿发,等等。

有些军品(如坦克)从解放军现有装备中抽调,有些(如专门打直升飞机的20毫米高炮)则专门组织研制与生产。

[15]可见当时对越南军事援助的力度。

中国对柬埔寨的军事援助力度不如对越南,但中国是西哈努克与红色高棉两派的主要军品供应者,因此,这时期中国对柬埔寨的军事援助也较多。

1971-1978年是中国对外援助金额急剧增加的时期,这8年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支出为前21年(1950-1970)的159%。

[16]而1971-1975年更是是中国对外援助占国民总收入(GNI)最高的时期。

这五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732.17亿元、765.86亿元、808.78亿元、790.25亿元与820.88亿元,总数为3917.94亿元,[17]由此可以推算中国在这5年中对三国的援助为1700.39亿元,其中给越南的援助为1583.06亿元,给柬埔寨与老挝的援助总额为117.33亿元人民币。

假定117.33亿元的一半(58.66亿元)给了柬埔寨,大约相当于21.97-27.78亿美元。

[18]这五年对外援助的构成是:物资援助占58.8%,成套项目(complete plant)和技术援助占32.4%,现汇援助占8.8%。

[19] 民主柬埔寨时期(1975-1978年)由于红色高棉把西哈努克亲王软禁在王宫中,因此,中国这一时期对西哈努克亲王的支持比较有限。

主要援助红色高棉,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力度依然较大,而中国与越南的关系转冷,因此,推测对柬埔寨的援助金额相当大,按照总援外金额的10%计算,每年大约为1.7-4.2亿元人民币。

中国除了在军事与经济上援助柬埔寨外,还派出数千技术人员。

[20]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时期(1979-1989年)1979年越南支持的韩桑林政权成立后,西哈努克亲王流亡北京并在柬埔寨成立游击队——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

1982年6月,乔森潘领导的民主柬埔寨国民军、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与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军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从而实现了三方抗越力量的联合。

中国大力支持联合政府:联合美国、欧洲、东盟等力量,使得民主柬埔寨继续保持着在联合国的席位;为抗越力量提供大量的武器与其他物资。

中国甚至与苏联谈判确定了越南1989年底从柬埔寨撤军的时间表。

[21]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金额急剧减少,而援助的国家则在增多,因此,这一时期中国每年对柬埔寨的援助应该低于1亿元人民币。

第二阶段的对柬援助(1990-2009年)根据柬埔寨的情况,我们把1990年划为第二阶段的开始年份。

[22]从研究角度看,中国官方公布的两国贸易数据也是从1990年开始。

[23] 中国官方迄今没有公布历年来援助柬埔寨的详细情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是全球发展援助的主导机构,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数据,因此,这里以柬埔寨投资委员会(CDC)公布的数据为主,结合其他来源数据进行分析。

下表数据很可能是柬埔寨方面确认已经收到或者已经投入到工程中的资金额度。

[24]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border="0"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src="/DownloadImg/2012/10/16 21/27579038_2.jpg"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width=screen.width*0.7;">中国向柬埔寨提供援助:1992年以来已达20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