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合集下载

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摘要: 在中外哲学史上,死亡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初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庄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开创者。

以往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其实,庄子以“道”本体论解读死亡;将个人生死放在人类世代延续中进行思考;认为只有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死亡,还提出了“心死”、“生亡”的死亡观。

在庄子的思想中,唯有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死亡。

反之,真正认清死亡的人,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

对死亡问题作哲学的理性思考,人生境界才能超越生命的自然意义。

庄子沉思死亡哲学,是希望大家都能深入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把握生命,才能主宰生命,使自己真正成为生命的主人。

关键词:道家;哲学;生命;死亡老子的《道德经》提出“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的极富哲理的死亡观,庄子则全面而又深刻地展开了对老子哲学死亡观的论述,从而形成早期道家的死亡哲学。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死亡哲学研究的一个开创者。

一生死是道家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老子《道德经》第50章说:“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意思是说,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在所有死亡的人中,能顺自然而寿终正寝的大概占三分之一;因自然灾害或疾病等原因而过早死亡的人也占三分之一。

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本来可以达到自然的寿命,却自己把自己搞得早死了。

为什么会自己搞死自己呢?因为他们太想长生和太想生活得好而企图用自己的胡乱作为去对抗自然。

那些善于顺应自然贵己养生而长寿的人,在陆地上行走时,懂得避开有野牛或猛虎出没的地方,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他们不穿铠甲。

这样,野牛的角顶不到他,猛虎的爪抓不到他,战场上不被当作敌方的战士因而兵器也不会去刺他。

这是什么缘故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避开有死亡威胁的人和事。

以死为返——浅论庄子的死亡观

以死为返——浅论庄子的死亡观
— —
《庄 子 》 孔 子 曾 问道 于口说 出 了 庄 在 死, 老子 认 为 人在 天 地 之 间 的存 在 就像 是 骏 “ 乐 ” 种 。 段往 往 成 为人 们认 为庄 子悦 至 一 这 马跑 过 缝 隙 , 是 一 瞬 间 的事 。 只 生长 勃兴 , 无 死 恶 生 的 依 据 。 象 就 曾对 这 一 段 解 释 云 : 郭
警 冀
以死为逅
— —
么 要 选 择 以 死亡 来 成 就 道 德 。 身 成仁 、 杀 舍 生取 义 , 为一种 被 普遍推 崇 的高 尚气节 。 成 但 庄 子 却并 不 以 为然 , 而 把 这种 价 值选 择 视 反
为 一种黑 色 幽默 。
“ 世所 谓 贤士 , 、 伯夷 叔齐 , 夷叔 齐辞孤 伯 竹 之君 而饿 死 于首 阳之 山, 肉不 葬 : 饰 骨 鲍焦 行 非 世 , 木而 死 : 抱 申徒 狄 谏 而 不 听 , 石 自 负
投 于 河 , 鱼鳖 所 食 : 子 推 至忠 也 , 其 为 介 自割 股 以食 文公 。 文公 后 背 之 , 推 怒 而 去, 子 抱木 而燔死: 生与女子期于梁下, 子不来, 尾 女 水 至不 去 , 梁柱 而死 。 六子 者 , 于磔 犬 、 抱 此 无异 流豕、 操瓢 而乞 者 , 离名 轻 死 , 念 本 养寿 皆 不 命 者也 。 所 谓 忠 臣者 , 若 王 子 比 干伍 子 世 莫 胥。 子胥沉 江 , 比干剖 心 。 二子 者 , 忠 臣 此 世谓 也 , 为天 下笑 。 然卒 自上观 之 , 子 胥 比干, 至于 皆不 足贵 。 庄 子・ ” 盗拓 ) ) ) 《 子 为这 些 被 世人 推 崇 为 贤 士忠 庄 臣人 , 其实 很愚 蠢。 死得 为了那 些所 谓 的美德 和 声 名 连 性 命 都不 顾 不 惜 的 行 为是 不 值 得 被 尊 崇的 。 那么 , 子 的眼里 死亡 又是 如何 在庄 成 为一种 “ 乐 ” 至 的呢?

国学:《庄子》的生死观

国学:《庄子》的生死观

国学:《庄⼦》的⽣死观有关先秦诸⼦的著作除《庄⼦》以外鲜有直接谈⽣死⼤关的。

作为后世正统的儒家⼀脉由孔⼦的⼀句“未知⽣,焉知死?”堵住了后世儒学谈论⽣死的道路。

《庄⼦》作为先秦诸⼦中最特⽴独⾏的⼀个,不仅在⼤谈如何养⽣延命,⽽且《齐物论》和《⼤宗师》等篇章中更是对⽣死进⾏了直接的辩论与描述。

⼀、《庄⼦》的⽣死观1.《庄⼦》以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聃死”就是证明。

⽼聃死,秦失吊之,三号⽽出。

弟⼦⽈:“⾮夫⼦之友邪?”⽈:“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然。

始也吾以为其⼈也,⽽今⾮也。

向吾⼊⽽吊焉,有⽼者哭之,如哭其⼦;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之,不蕲哭⽽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时也;适去,夫⼦顺也。

安时⽽处顺,哀乐不能⼊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养⽣主》)历史上有关⽼聃的记载,说他是西去出了函⾕关,⽽“莫知其所终”(《史记·⽼庄申韩列传》)。

此处偏⾔及其死,后世的道⼠神化⽼⼦之流不得不做还未《庄⼦》此段作⼀番说解:“此独云死者,欲明死⽣之理泯⼀,凡圣之道均齐,此盖庄⽣寓⾔⽿。

⽽⽼君为⼤道之祖,为天地万物之宗,岂有⽣死哉?故托此⾔圣⼈亦有死⽣,以明死⽣之理也”(《庄⼦疏》)。

圣⼈亦有终期,则《庄⼦》认为⽣命必有尽头是可以想见的了。

这样,养形养寿以求长⽣久视便是渺不可及的企望。

《庄⼦》既知⽣命不能永久,因⽽不以养形为根本究竟,那么,⾯对死亡,可以⾔说的便只是⼈的态度了。

死亡是⼈⽣的必然,对其⽤情过度,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天之所受,本⽆物也,犹以有情相感,则是忘其始者之所受,⽽遁逃其天理,背弃其情实”(林希逸《庄⼦⼝义》) 。

⼈的⽣死是⼀个⾃然⽽然发⽣的过程,“‘时’者值其时,‘顺’者顺其常”(锺泰《庄⼦发微》),“安时处顺”就是知道⽣命有其来临之时,也应顺其天理,坦然⾯对它的离去:“既知其来去之适然,则来亦不⾜为乐,去亦不⾜为哀”,“知其⾃然⽽然者,于死⽣⽆所动其⼼,⽽后可以养⽣也”(林希逸《庄⼦⼝义》)。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在讨论庄子的生死观时,得先理解他的核心思想。

庄子认为生死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对立。

比如他说:“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门。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生和死其实是相互依存的。

他提倡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像水流一样,无拘无束。

首先,庄子对于生命的看法很独特。

他不把生命看得太重,认为生命只是一种存在。

他用“蝴蝶梦”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梦中他是蝴蝶,醒来后却不确定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份和现实都是相对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世俗的标准束缚,但其实可以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

很多时候,放下执念,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再来说说死亡。

庄子觉得,死亡并不可怕。

他提到“无生无死”的境界,表达了对生死循环的理解。

其实,死亡就像一个轮回,仿佛一场季节的变换。

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景。

正如他所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他让我们明白,生命的短暂并不意味着无意义。

其次,庄子强调生活中的自由。

自由对他来说,是超越生死的关键。

他常常用“逍遥游”来形容这种状态。

在逍遥的境界里,心灵是无拘无束的,哪怕面对生死也不会有恐惧。

就像在大海中遨游,任凭潮起潮落。

人生的烦恼,往往源于对生死的恐惧和对现实的执念。

在庄子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

就像“北海之鲲,化为鹏”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转变。

我们应该接受变化,拥抱每个阶段的自己。

生活中,哪怕遇到挫折,也能在痛苦中找到成长的契机。

最后,庄子的思想对现代人也有启示。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常常陷入焦虑中。

庄子的智慧提醒我们,别忘了停下来,观察生活的美好。

享受当下,别被未来的未知所困扰。

他提倡的“道法自然”,其实就是要我们顺应生活的变化,接受一切。

正如他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所有的变化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庄子的生死观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他的思想鼓励我们去探索内心,接受自然的法则。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生活的最终智慧,活得更加自在。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读《庄子》,我们往往对其超然的生死观感触颇深。

如果说他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有关理论是有失偏颇的话,那么他的关于生死的观点无疑却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较正确的。

在《庄子》中,很多篇幅都涉及到生死观问题。

综合来看,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持如下观点:首先,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一文中,作者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和白天黑夜一样,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观点早已经被科学证明了是完全正确的。

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产物,和一块石头,一棵草,以及太阳和宇宙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庄子就能够以锐利的眼光看穿生死的本质,的确是难能可贵。

其次,庄子认为活着是一种痛苦,死了是一种快乐。

作者杜撰了一个《髑髅之乐》的故事,假托自己和髑髅对话,然后髑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很明显这是庄子的观点,只不过是假借髑髅之口说出来罢了。

同样,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作者也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还是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

再次,庄子认为既然生死是自然现象,生为苦,死为乐,那么对待死亡就无须乎悲痛,应该高兴才对。

在《安时处顺,视死如归》一文中,庄子假借秦失吊老聃“三号而出”,其弟子认为如此不合乎礼节的故事,让秦失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

意思是说,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聃顺乎自然而死。

对待生死能持安于常分、顺其自然的态度,哀乐之情就不能侵入人的内心。

同样,在《方外之人的丧事》一文中,作者虚构了孔子让子贡帮忙料理子桑户丧事的故事,子贡到时,见子桑户的好友孟子反和子琴张正在编曲弹琴以歌。

浅谈庄子的生死观

浅谈庄子的生死观

浅谈庄子的生死观【内容摘要】:“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 (《庄子·知北游·知北游玄水》)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生不足喜,死不足忧,视死若归。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

人人都有各自的舞台各自的角色,也有说不清道不尽的故事。

而何谓人生,人又为何而活?这也许是每个人心中的疑问,有些人可能已找到了答案,但有更多人在为此而迷惘和彷徨。

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选择。

有的人选择积极去谋取社会上的金钱与地位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并借此来显示自身的高贵;有的人选择放弃自身所拥有的外物而去追寻那理想中的淡泊生活。

前一种人会“重生”,因为他们对生有无限的渴求,并对死感到惧怕;后一种人对生无所求,对死亦无所畏,他们平静地看待生与死,平静地对待生活中的喜与悲。

而何谓生,何谓死?这一直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研究的课题,耗尽了不少先圣哲人的一生,只为解开生命,死亡的奥秘。

但在庄子眼中,这些却是微不足道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才老身死,不哭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

今又变之而死。

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 (《庄子至乐鼓盆而歌》)正当惠子不解庄子的无情之时,庄子解开了惠子的疑惑。

他说,他之所以不悲泣是因为他认为一个人还没有来到这个人世的时候,是没有生命的,甚至连形体也不存在,连构成他生命的那种气也不存在。

只有当气发生变化,并诞生形体时,形体才产生了生命,而既然本来是“无生”,当然仍旧要归于“无生”,那么生死不过是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如果生就快乐,死就悲哀,这是“不通乎命”的。

《庄子》中的死亡意识初探

《庄子》中的死亡意识初探

《庄子》中的死亡意识初探《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床头经”。

在《庄子》中,许多篇章都探讨了死亡的问题,死亡为生命的终结与归宿,一直是人们心中最大的疑问。

面对死亡,庄子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探讨了死亡意识,这对我们对死亡的认识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从《庄子》中的死亡意识初探的角度展开讨论,用5个例子证明死亡在庄子哲学中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一、无形之境:真生与真死庄子提出,“真生”和“真死”是无形之境,真生是生命的源泉,真死是生命的消散,而且生和死不是对立的,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

一个人真正的生命在于生前凝练的本质和境界,不是活着的时候身体的存在,而离开了肉体的灵魂是真正的生命。

例如庄子在《胠箧》中说:“寿与天地齐,久与日月并,寿益明登于东寿门,肆行无计其数,何为寿者?其所以终也。

足以与天地并寿矣,何必常存?”庄子认为人生的寿命,就像日月的轮回,不是外在的时间长短,而是一个人内在的源泉和本质。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死亡的时候,只是丢失了肉体,但真正的灵魂依然存在。

二、人生如梦:生死是无常庄子主张,人生和梦境是如出一辙的,都是虚幻而无常的。

在梦中,一个人可能经历喜怒哀乐,有聚有散,而一旦醒来,所有的经历都是虚幻的。

人生也是如此,人靠山山有色,水水有声,都是相对的存在,生死也是其中的一环,它们都是短暂的,无常的。

庄子在《彼归》中写到:“人生而察,虽吾不能已之,然吾可以奋其梦而觉”。

庄子强调人要认识到人生短暂,不应该太过执着于生,迷恋于世间的荣华富贵,只有超越了人世的境界,才能够觉醒真实的本我。

三、仙境里梦幻:生死无常的阴阳庄子认为,生死是宇宙中的两种气息,一正一反,互相依存而不能分离。

生命是生机勃勃,顽强不屈的阳气,死亡是阴气凝聚,生命的消散。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遂又赋闲仙人之意,自比于黄帝仙人之情。

黄帝仙人之情者,见其难,故以其难为乐也。

夫士之游也,则不必待于所以乐将至者,其内心自得乎焉。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摘要]面对死亡,庄子是典型的自然主义超脱论者。

他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一个人只要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人世古今之变,就可以齐生死,不再恋生患死了。

庄子安死而不乐生,对人生持淡泊无为的立场,对死亡怀有一种豁达的态度。

[关键词]庄子死亡自然主义超脱论淡泊无为面对死亡,见仁见智。

哲学史上的各种死亡观都主张接受死亡,但理由各不相同:儒家把死亡作为一个无须多加考虑的事实来接受;柏拉图和基督教把死亡作为灵魂升天来接受;古希腊犬儒主义学派把死亡作为命运来接受;佛教把死亡作为个人的命运来接受;而庄子在面对死亡,在寻求有限与无限、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时,从寻求个人与自然的统一出发,把死亡作为对自然的复归来接受。

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于这种思想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百姓深陷无休止的战乱之苦,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不能仅仅满足于悲叹一番。

面对自然力,社会力,疾病力摧毁,湮灭,销蚀人的生命,庄子靠智慧排除死亡的困扰。

一、生死自然说《庄子·大宗师》中记载了庄子安死的自然主义超脱论思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明确指出,死生本是命,如同日夜相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这是万物所固有的事情。

……天地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劳苦,用衰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

因此,如果以生为乐,也就应该以死为善。

正是出于对死亡这样豁达的态度,庄子才会在妻子去世后蹲坐在地上敲着瓦盆放声歌唱。

庄子回答惠施说:“我也有些伤感,后来才知道生死是由于气化,如四季的运行一样,循环不已,是自然而然地运行的。

人死后返归自然,安然歇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痛哭是不通达生死的道理,不懂得命运的必然,所以才不哭了。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庄子是个深邃又风趣的人。

他的生死观尤其引人深思。

生与死,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在庄子的眼中,却是如同春夏秋冬,水到渠成,毫无冲突。

他常常通过简单的故事,深入的道理,把复杂的哲学变得轻松易懂。

庄子说过:“生死无常,何必忧之?”这句话简直就是他的座右铭。

生活就像一条河,时而波澜壮阔,时而波澜不惊。

我们人类在这条河流中漂泊,生与死的交替就像流水不息。

我们常常在乎生的快乐,死的恐惧。

可是,庄子提醒我们,不如顺其自然。

想想看,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事情感到焦虑,比如升学、工作、家庭。

可是,庄子会告诉你,这些都是过眼云烟。

真正重要的是心态。

我们要像竹子一样,随风摇曳,根深叶茂。

对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自然的过程,不值得过分纠结。

在《庄子》中,庄子用“大鹏展翅”和“蚊子叮咬”的对比,阐述了生与死的不同层次。

大鹏,展翅高飞,无所畏惧。

蚊子,细小卑微,辛苦一生。

大鹏与蚊子的命运,正如我们每个人。

我们可以选择成为大鹏,还是蚊子。

这完全在于自己的选择和心态。

有时候,庄子也会用一些极具表现力的比喻,讲述生死的道理。

他把生死比作一场梦。

梦里有欢笑,也有泪水,醒来时,一切都烟消云散。

人们常常在意梦的内容,却忽略了梦的本质。

生与死就像这场梦,最终都要回归到虚无中去。

其实,庄子并不否认生的美好。

他说:“人之生,犹如浮云。

”生如浮云,漂浮不定。

我们常常追求永恒,却忘了真正的美在于瞬间。

抓住当下,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才是最重要的。

庄子希望我们能在生与死之间,找到一种洒脱的态度。

在《齐物论》中,庄子提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意味着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生与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每一个生命都与其他生命息息相关,彼此交融。

我们的一生,不仅是个人的旅程,更是与天地万物共生的旅程。

庄子的生死观不仅限于个人。

他还关注群体、社会。

比如,庄子认为,若大家都能以平常心看待生死,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没有人会为了名利、地位而争斗,生活就会变得简单而美好。

《庄子》的死亡哲学

《庄子》的死亡哲学

读·闻·观44摘要:死亡,一个所有人都避无可避的哲学命题。

庄子认为生命绝不只是形体,生死都属于气。

死亡虽是人不可掌控的东西,然而人能够“物物而不物于物”,用坐忘、心斋的方法去超越生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关键词:道;生死齐同;善生乐死一、庄子死亡观的形成来源1.现实来源庄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战国中期宋国人。

如何超脱苦恶现实,让众多千疮百孔的心灵获得精神自由,是庄子死亡哲学的萌芽。

就解决这一问题来说,庄子反对甚至鄙夷儒家的仁义、道德,认为那些只是空虚之言,并不能真正地帮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独立。

庄子的死亡哲学总体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2.哲学基础老子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个世界本体论体系:道。

他认为道是先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原始混沌,道不是谁创造出来的,是不依靠外力而存在的世界本源。

道产生着万物,但并不是有意识地主宰着万物,而是“法自然”“常无为”。

庄子的死亡哲学就是在道的基础上展开的,他认为道是真实的、最高的存在。

人的生命就是自然、变幻无穷的道所赋予的。

以道作为本体来看待死亡,就能不落俗套,忘掉生死的概念,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

二、庄子对死亡的具体认知1.死生命也庄子对生死看得很透彻,生命的来临是不能拒绝的,生命的离去同样也是不能阻止的。

天地间的自然现象都不能长久,例如没有永远的白天和黑夜,没有永不停歇的暴雨和狂风,更何况人的形体呢。

他始终敢于正视死亡,正是因为如此,他从来不会被人世间的得失、贫富等困扰,一生逍遥。

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养生主》)个体的生命是有穷尽的,倘若把个体的生命放到人类的整个生命长河以及宇宙大化的框架之下,那么就会达到与天地并生的理想境界。

2.死生自然生和死都属于气,这是庄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

人的形体只是秉受于自然的造化,身体并不等同于生命,死亡并不是终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生之前是无,生下来是有,死之后不过是回到了无的状态。

读后感论文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读后感论文从《庄子》看庄子的生死观

读后感论⽂从《庄⼦》看庄⼦的⽣死观从《庄⼦》看庄⼦的⽣死观摘要:《庄⼦》⼜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是战国早期庄⼦及其后学所著,也是庄⼦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庄周梦蝶和⿎盆⽽歌等故事⾥,我们能看出庄⼦的⽣死观,⽽由⽣死观⼜可深⼊理解庄⼦的哲学思想。

本⽂将从庄⼦和《庄⼦》的概述介绍⼊⼿,逐步剖析庄⼦的思想精髓,进⽽了解中国的哲学发展。

关键词:庄⼦⽣死观哲学思想⼀、庄⼦与他的《庄⼦》庄⼦,姓庄,名周,字⼦休(亦说⼦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家。

创⽴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物之⼀。

庄⼦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过分析批判。

同时庄⼦为⼈⽣性洒脱随性。

有⼀则⼩故事: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重利;卿相,尊位也。

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的⽜吗?喂养它好⼏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

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

你赶快给我⾛开,不要侮辱我。

我宁愿象乌龟⼀样在泥塘⾃寻快乐,也不受⼀国君的约束,我⼀辈⼦不做官,让我永远⾃由快乐。

”可见庄⼦并不像孔⼦、孟⼦⼀样希望⾃⼰的学说主张可以为政治所⽤。

庄⼦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研究道学。

他⼤⼤继承和发展了⽼聃的思想,与⽼⼦并称“道家之祖”。

他把“贵⽣”、“为我”引向“达⽣”、“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

《庄⼦》约成书于先秦时期。

《汉书·艺⽂志》著录五⼗⼆篇,今本三⼗三篇。

其中内篇七,外篇⼗五,杂篇⼗⼀。

全书以“寓⾔”、“重⾔”、“卮⾔”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学说⽽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倡⾔逍遥⾃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

⾏⽂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是以自然的、变化的心态静观生与死。

他悟透了生死的本质,将人的生死看成是一个生命的自然和必然的过程,是一种境界进入另一种境界,由有形而化为无形的原始状态,故应持以“恬静寂寞,虚无无为”的平常心,自然随性,“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生与死,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百思千虑的现实。

曾听说有人请教季羡林先生:“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季老回答:“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是主义消失吧。


儒家的生死观,却又别于庄子,《论语·先进》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子路问孔子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说:“活着做人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能说明了死的道理呢?”孔子强调的是“入世”思想,要好好做人,活好当下。

而人之死应该悲伤,应该哀悼,应该守孝。

但“死”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是靠“生”的意义来体现和诠释的,故也有了儒家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一说。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存道学苑腾讯道学李大华2015-04-27 07:39我要分享41文/李大华在《庄子外篇·知北游》里,谈论到了庄子的生死观念,在他看来,生与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自然变化一样,生命本来只是是气的聚散:“生是死的徒儿,死是生的开始。

有谁知道它们的界限在哪里?生命的产生,只是气的集聚,死亡则是气的消散,如果我们把生死看成是彼此为徒儿,我还会为生死而烦恼吗!”死亡,不过是另一种新的开始(资料图图源网络)生死之所以相互为徒儿,在于彼此处于相互变换位置,你现在看到了出生,那是气集聚起来,呈现在世人面前;你再看到了死亡,那是气消散了,从世人的视野中消失了。

死亡只是回复到它未出现在世人之前的那种状态而已,所以是归根复命。

既然如此,那么谁能说死亡不是生命的开始呢!如同落叶归根,生生不息。

庄子借老子的话接着说:“人生天地之间,如同一匹白色的骏马跳过一道沟壑,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突然间生命来到了世间,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世间,转化而生,转化而死。

生命死了,同类的生物莫不哀伤,人类则莫不悲恸。

岂不知,死不过是解开了天然的生的束缚、活的累赘。

生命的来去,纷纷然然,婉婉约约,魂魄来来去去,身体都跟随了它。

生命的运化最终都回归了本原!从无形变化为有形,有形又变化为无形,这是人所共知的现象,却不是至人所追求的见地。

”以世俗的眼光看,人生漫长难熬,人生苦乐参半,生命的过程充满着欢快、愉悦、痛苦、灾难等等;如以超然的眼光看,漫漫历史长河,人生何其短促,像一匹白马跨过沟壑,又如一道闪光转瞬即逝。

生命本来如此,何苦欢喜生厌恶死,在某种意义上,死就是解脱!只是我们自然地随了它的来去就行了。

生命的来去,说到底就是个转化而已,臭腐可以转化为神奇,神奇也可转化为臭腐。

庄子原文参考:《知北游》生也死之吐,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的对死亡的态度读后感

庄子的对死亡的态度读后感

庄子的对死亡的态度读后感
读庄子对于死亡的态度,就像在闷热的夏天突然吹到了一阵清凉又怪诞的风。

庄子对待死亡那叫一个洒脱,简直就像在说“死亡?小意思,就跟回家睡觉一样平常”。

他老婆死的时候,他还敲着盆子唱歌呢。

这在咱们常人眼里,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啊。

咱们一般人想到死亡,那都是眼泪鼻涕一大把,悲痛得不行,感觉天要塌了。

可是庄子呢,他就觉得生死就像四季更替一样自然。

人从无中来,又回到无中去,这是一种循环,有啥好哭哭啼啼的呢?
这让我想起自己,每次想到死亡就害怕得要命。

害怕自己不存在了,害怕和亲人朋友永别。

但庄子就像是一个超脱的智者,站在云端笑话我们这些凡人的胆小。

他说死亡是“物化”,就像一只蝴蝶变成了庄周,庄周又变成了蝴蝶一样,死亡不过是一种形态的转变。

这就好比你把一块冰放进热水里,冰化了,它就变成了水,本质还是H₂O啊。

不过呢,这种态度虽然听起来很潇洒,但真要让我一下子接受,还挺难的。

我觉得庄子像是生活在另一个次元的人,他的境界太高了。

但他也给了我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死亡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恐怖的终结,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或者一种回归。

也许我们不用那么害怕死亡,而是应该更珍惜活着的时候,像庄子一样活得自在洒脱些。

别老是担心那些还没发生的事,把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就像庄子虽然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但他在活着的时候就活得逍遥自在,在思想的天地里畅游。

我们要是能学到他这种对待死亡的豁达,那生活中的那些小烦恼可能就真的不算啥了,毕竟连死亡都不那么可怕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庄子的对死亡的态度读后感

庄子的对死亡的态度读后感

庄子的对死亡的态度读后感庄子对于死亡的态度,那可真是让我脑洞大开,就像在一片迷雾中突然被人点亮了一盏超酷的灯。

以前一提到死亡,大家都是各种害怕、忌讳,感觉死亡就像一个超级大反派,躲都躲不及。

可是庄子呢,他就像个特立独行的大侠,对死亡完全是另一种看法。

庄子觉得死亡就像是一场自然的大变身。

他老婆死的时候,他还敲着盆子唱歌呢。

这事儿乍一听,简直是惊世骇俗啊,很多人可能觉得他太冷血无情了。

但仔细想想,他其实是把死亡当成了一种回归自然的过程。

就好比一片树叶,从树上飘落,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回归到了大地这个大怀抱里,重新成为大自然循环的一部分。

在庄子眼里,人也一样,活着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晃悠,死了就又回到大自然这个最初的老家去了。

这种想法真的很洒脱,感觉他就像看透了生死这张纸背后的秘密。

他还讲了很多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故事,像什么骷髅托梦之类的。

他的这些故事就像是魔法口袋,每次打开都能掏出不一样的神奇观念。

他让我觉得死亡不再是那种阴森恐怖的结局,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转化。

这就好比我们从一个房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虽然环境变了,但都是在这个世界的大屋檐下。

而且庄子这种对死亡的态度,还让我对活着这件事有了新的感悟。

如果死亡都不是那么可怕的事儿了,那活着的时候也就不用成天战战兢兢,害怕这个害怕那个的。

可以像庄子那样,逍遥自在地过日子,顺应自然的节奏。

该高兴的时候就放声大笑,该难过的时候也不憋着,就像大自然里的风,想吹就吹,想停就停。

不过呢,我也知道,像庄子这样彻底看淡死亡,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点难做到的。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牵挂和欲望的社会里,很难像他那样超脱。

但他的这种态度就像是一颗种子,种在了我心里,让我在面对死亡这个话题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勇气和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说不定哪天,这颗种子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让我也能像庄子一样,在生死之间逍遥地漫步呢。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

从庄子的角度看庄子的生死观[摘要] 本文就《庄子》内篇文字探讨庄子对生与死的看法,力求摈弃外来思想影响,从内在心理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庄周认为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接受,而不应该好生恶死。

[关键词] 庄子内篇生死观自然庄周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比他的生命要长远,后世千年一直都众说纷纭,庄周的生命已经结束,可是关于他的传说一直在时空中存在。

我们只能从《庄子》一书中窥得他的思想,仁者见仁,有人说庄子认为生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于丹心得》),但是从《庄子》全书来看毕竟有他人的思想夹杂其中,所以本文的作者仅就内篇文字来解读庄子的生死观念,力求最真实的解读庄子的思想。

一、自然的存在——生庄子用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两件事情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他心中的“生”: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和“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神虽王,不善也。

”天生形体与常人不一样的右师坦然面对自己形体的异常,“天也,非人也。

”人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形式,我们只能接受生命的存在。

上天给予右师与众不同的外形,可是上天同样给予右师生存的权利,既然“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人能做到就只有安然接受。

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庄子很实际的提出了一种比较的观点:虽然辛劳,但是比起在牢笼里的生活,野鸡是绝对不会愿意到牢笼里生活的。

也就是说面对上天赐予的生命,要顺其自然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人的生不是由人自己决定的,庄子的思想里,“天”是决定“生”的,而“天”到底是什么呢?庄子的一生里都在思索,但是他也不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以自己“人”的思维去表达。

首先就是天命不能改变,而只能去承受。

无论“生”得多么艰难,人们都只能承受。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

浅析庄 子的生死观一一以《大宗师》为中心

浅析庄 子的生死观一一以《大宗师》为中心

浅析庄子的生死观一一以《大宗师》为中心生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哲学思考的重要范畴。

庄子,这位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其著作《大宗师》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智慧,对生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展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生死观。

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的变化过程,就如同春夏秋冬的更替一样,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

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在庄子看来,生死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而是天命的安排,是大自然运行的法则。

我们不应为生死而悲哀或喜悦,而应坦然接受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

庄子还指出,人们对生死的恐惧和忧虑,往往源于对生命的过度执着和对死亡的无知。

我们总是将生命视为宝贵的财富,拼命追求长寿和永生,却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意思是说,大自然赋予我们形体,让我们在生命中劳碌,在衰老时得到安逸,在死亡时得到安息。

因此,善于对待生命的人,也应该善于对待死亡。

庄子认为,只有当我们放下对生命的执着,不再将生死视为对立面,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超越生死的恐惧。

在《大宗师》中,庄子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生动地阐述了他的生死观。

其中,“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子舆生病,身体变得扭曲丑陋,但他却能坦然面对,说:“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子来病危,妻子儿女围着他哭泣,而他却能平静地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在面对生死时,表现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豁达和从容,正是庄子所倡导的生死态度。

庄子的生死观并非是对生命的漠视或消极对待,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摆脱外在的束缚,而是超越内心的执着和恐惧。

当我们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不再被生死所困扰,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种“逍遥游”的境界,正是庄子理想中的人生境界,也是他对生死问题的终极解答。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生死观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淡然、很自然、很豁达、很乐观,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生死观。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庄子是这样说的: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不知道害怕死。

出生来到人世他不欣喜,死去离开人世他不拒绝。

他只觉得逍遥自在地去了,逍遥自在地来了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探究哪里是他死后的归宿。

他欣然接受一切,忘记生死,复归自然。

他还认为生死是命运的安排,有如昼夜交替,是永恒的、正常的自然现象。

再看看《庄子-至乐》中的一则故事
庄子妻死,惠施前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坐守棺旁,鼓盆而歌,就是拍打着瓦盆唱着歌。

惠施看不过去,说:你不哭也就够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你说的这样。

妻子死了,我开始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啊!紧接着他说到妻子这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最初是无生、无形、无气;后来阴阳二气交合,变成魂气;再后来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天生又变成了死。

他说:她的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多么相似啊。

现在她就要从我家的小屋去到天地巨室,坦然安卧,而我嗷嗷哭着送她,自感太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了,所以停止了悲伤,拍打着瓦盆唱起了歌。

我们看看,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是何等的超然和达观!。

论庄子对死亡的探讨

论庄子对死亡的探讨

论庄子对死亡的探讨死亡哲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子认为,死亡的本质是气的聚散;死亡可既可以为个体带来无尽的快乐,又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者的生命。

庄子在承认死亡的重要价值之外,还极其重视养生之道,将生命放置于崇高的地位。

相比而言,孔、孟等儒家学说对死亡的探索,则以仁义道德为基点,认为只有获得“正命”,方能实现死亡的意义。

标签:庄子生死观孔孟先秦生与死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

两千多年前,中西方的哲学家就开始思考生死,《庄子》一书便探索了诸多生死话题。

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从“道论”的角度观照庄子生死观,鲜有论者深入分析《庄子》对死亡价值的理解与阐述,本文将从这一问题切入,梳理庄子对于死亡问题的探讨,并将其与孔孟的生死观进行对比,以求获得对儒、道生死观有更充分的认识。

一、庄子对待死亡的基本态度在庄子看来,死亡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万物皆由大道而生,具体而言,人是由气所构成。

在庄子的想象中,死亡的实质是气的聚散,气聚成人形即为生,死即为气散。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庄子认为生死就如同昼夜交替,是人的正常变化,而昼夜变化与生死皆出自大道之手,“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万物产生于自然的造化,又都回返自然的造化,“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大道以天地为熔炉,以造化为工匠,人都是从这个大熔炉中被锻炼出来,并不具有违逆它的能力,只能顺应它。

明知将死,庄子仍毫不改变自己的理念,弟子欲厚葬他,庄子却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吾葬具岂不备邪?”陪葬丰厚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这说明庄子关注死亡本身,对现世繁琐的陪葬品并不在意。

不仅对待陪葬品如此,丧葬之礼也颇为相似。

子桑户死,子张琴和孟子反临尸而歌,庄子却以他们为“大宗师”,说明他并不重視形式化的丧葬礼节,而是向往这种游于方外的生活。

妻子去世,庄子坦然地说道:“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庄子教我们如何看待死亡

庄子教我们如何看待死亡

庄子教我们如何看待死亡死亡是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它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人各不同。

有的人对它心生恐惧,有的人则能坦然接受。

我们来看一看道家大师庄子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庄子认为:人生于天地间,如同白马过隙,转瞬之间而已。

顺应自然而生,也顺应自然而死,人是从无到有,终将从有到无。

人虽有意愿,却无法改变生老病死的规律。

人从自然中来,也将回归自然中去。

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的朋友惠子前来吊丧,见庄子蹲坐着,敲着瓦盆在高歌。

惠子责备他说:“你妻子侍候你半辈子,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但毫无悲伤之色,反倒敲着盆子唱起歌来,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

当她刚死时,我怎么不悲痛呢?可是细细想来,完全没有必要。

人和万物一样都有生来死去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的运行一样,她的死是顺乎自然的事情,现在她已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了,而我还要在这儿哭泣,这不是很愚蠢的事情吗?”庄子去楚国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一具骷髅。

他用马鞭敲击它,问:“你是怎么死的?是因为年老寿终,还是中途夭折的?是被人砍杀,还是患病而死的?是干了坏事羞愧自杀的,还是国家破灭死于战乱?”问完后,他拿着这骷髅当作枕头来睡觉。

半夜里,庄子梦见这具骷髅对他说:“你白天所问的都是人活着时的祸患,死了便没有这些忧虑了。

人死之后,上无君王,下无臣子,没有四季的冷热,从容自得,天长地久,无比快乐。

人不死是不会知道这种快乐的。

所以说贪生怕死之辈是非常愚蠢的人!”庄子在这里借骷髅阐述了自己对死亡的看法。

庄子快死了,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庄子不同意,要弟子们随便把他扔在山沟里就行了。

弟子们吓了一跳,说:“这样太简陋了吧?”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用日月做殉葬的双壁,用星星做陪葬的珠玑,用自然万物做陪葬的东西。

我的陪葬品难道不够多吗?还有什么能超过这些呢?”弟子们说:“我们怕老鹰啄食你,豺狼吃掉你。

”庄子说:“我露在外面,会被老鹰吃掉,埋在地里也会被蝼蚁蚂蚁吃掉。

为什么一定要厚此薄彼呢?”庄子对死亡的认识正如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样的豁达和开明,顺其自然就是他道家的核心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庄子的死亡观
[摘要]面对死亡,庄子是典型的自然主义超脱论者。

他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一个人只要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人世古今之变,就可以齐生死,不再恋生患死了。

庄子安死而不乐生,对人生持淡泊无为的立场,对死亡怀有一种豁达的态度。

[关键词]庄子死亡自然主义超脱论淡泊无为
面对死亡,见仁见智。

哲学史上的各种死亡观都主张接受死亡,但理由各不相同:儒家把死亡作为一个无须多加考虑的事实来接受;柏拉图和基督教把死亡作为灵魂升天来接受;古希腊犬儒主义学派把死亡作为命运来接受;佛教把死亡作为个人的命运来接受;而庄子在面对死亡,在寻求有限与无限、小我与大我的统一时,从寻求个人与自然的统一出发,把死亡作为对自然的复归来接受。

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对于这种思想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影响。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百姓深陷无休止的战乱之苦,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不能仅仅满足于悲叹一番。

面对自然力,社会力,疾病力摧毁,湮灭,销蚀人的生命,庄子靠智慧排除死亡的困扰。

一、生死自然说
《庄子·大宗师》中记载了庄子安死的自然主义超脱论思想:“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明确指出,死生本是命,如同日夜相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这是万物所固有的事情。

……天地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劳苦,用衰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

因此,如果以生为乐,也就应该以死为善。

正是出于对死亡这样豁达的态度,庄子才会在妻子去世后蹲坐在地上敲着瓦盆放声歌唱。

庄子回答惠施说:“我也有些伤感,后来才知道生死是由于气化,如四季的运行一样,循环不已,是自然而然地运行的。

人死后返归自然,安然歇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痛哭是不通达生死的道理,不懂得命运的必然,所以才不哭了。

(《庄子·至乐》)庄子发挥了老子所提出的生死相互转化的思想,把生死看作是自然。

现在,天地造化万物,人的生命只不过是万物的一种样式,死亡只意味着个体生命的终结,死后回归自然,是世界万物千变万化的一个环节。

庄子反对常人的“悦生恶死”观念,用“生死齐一”的办法来消除生与死的对立。

庄子在《大宗师》中讲第一种人认为万物未曾形成时,便是极限、尽头,不能再增进了;次一等的人认为万物形成了,把生视为流落,把死看作回归,这已经有所分了。

再次一等的人认为,原本是空无的,后来有了生命,生命迅即死亡,把无当作头颅,把生命当作躯干,把死亡当作尻骨,谁能知道有无死生是一对的,
我就和他交朋友。

《知北游》篇则更加明确的指出:生是死的继续,死是生的开始,生与死循环相继,不断变化,谁也难以掌握它们的规律。

人的出生,是由于气的聚积,聚积就成为生命,消散便是死亡。

如果生与死是相继的,那我们还有什么忧患。

万物本为一体,因为被认作美好就成为神奇,被认作臭恶就成为臭腐;但是臭腐能转化为神奇,神奇也能转化为臭腐。

所以说贯通天下的,只是同一的气罢了。

圣人珍视这种无分别的同一性。

庄子反对常人的“悦生恶死”观念,提出“生死齐一”的主张,更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悦死恶生”思想。

在《至乐》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去楚国,看到一具空骷髅,空枯有形。

庄子用马鞭敲敲骷髅,问道:“先生您是因为贪求人生欲望,违反天理,才成了这个样子的吗?或是因为行为不端,愧对父母妻儿,成了这个样子?或是因为冻饿而死,成了这个样子?说完之后,拉过骷髅,枕在上面睡觉。

到了半夜,骷髅托梦对庄子说:”你的谈论象辩士,你所说的,都是活人的负担,死后就没有这些拖累了。

死人上无君王,下无臣子,也没有四季寒暑之忧,放纵自由地以天地为春秋,即使是位居君王的快乐,也比不上此之乐。

”庄子不相信,说:“我让生命之神恢复你的形体,还原您的骨肉肌肤,让您返归到父母妻子和邻里朋友中间,您愿意吗?”骷髅却紧皱眉头忧愁的说:“我怎么能放弃君王般的快乐而重返人间的劳苦呢!”这里骷髅的话集中代表了庄子的悦生恶死观。

庄子的生死自然说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汉代思想家扬雄在《法言·君子》中说,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这就是庄子的生死自然说的表现。

二、生死气化说
庄子认为人生为气之聚积,死则为气之消散,用气之聚散说明人之生死是一种立场鲜明的唯物主义学说。

这种思想的提出在鬼魂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儒家主张敬天法祖,敬鬼神而远之,墨家强调鬼神无所不在,主张敬祭鬼神,而庄子强调“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庄子·知北游》)这种生死气化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极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无神论者经常引用庄子的生死气化说反驳佛教的灵魂不灭、生死轮回说。

如何承天在《性达论》中说:“生必有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奚有于更受形哉?”宋代哲学家张载发挥庄子生死气化说,说明物的有形与无形,“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正蒙·太和》)庄子的生死气化论以鲜明的唯物主义立场,抵制了宗教迷信对于生死的解说,为人们树立正确自然的生死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生死达观说
在《秋水》篇中,庄子说:“明乎坦涂,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

计人之所知,不若有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

”意思是说,明白了死生是人所行走的平坦道路,所以生存不加喜悦,死亡也不以为祸害,这是因为知道终始是没有不变的。

计算人所知道的,总比不上他所不知道的,人
有生命的时间,总比不上他没有生命的时间。

庄子认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这是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向对方转化着,生命也是这样,初生的过程也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走向死亡的过程,也就是初生的过程。

“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

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

”庄子以达观的心态对待生死,对生死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即不贪生,也不怕死,生要生得有价值,死也要死得有意义。

庄子的一生虽然经历“困窘织履”、“监河借贷”之苦,但他辞相位,却千金,视名利如浮云,潇洒超迈,对于死也是那样安然达观。

《庄子·列御寇》篇记载,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庄子坚决反对,风趣地回答:“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们说,如果这样,我们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您的躯体。

庄子回答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露天让乌鸦老鹰吃,葬于地下被蝼蛄蚂蚁吃,从乌鸦老鹰嘴里抢来给蝼蛄蚂蚁,为什么这样偏心呢?这是一种多么坦然大度的自然主义精神。

庄子的死亡观是对人的生命异化现象的深刻反思,是对生命的自由价值的积极探求。

参考文献:
[1]庄周著,周苏平/张克平译注,南华经[M],陕西:三秦出版社,1996。

[2]靳凤林,窥视生死线中国死亡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3]陈绍燕,庄子的智慧[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