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統的特性
整體性
–一個系統是由一組概念、架構或事物單元 所組合而成的整體。
相關性
–系統內各單元間存有相互依賴的關係,藉 由單元間的相互依賴關係,而使系統得以 運作,完成某一任務。
功能性
–每一個系統必定具有某一特定功能,此功 能可能是為了達成某一既定目標或特殊目 的而建立的。系統存在的價值,也就是因 為它能達成某一既定的目標。
系統生命週期法開發程序
分 析
設 計
實 施
大略vs.詳細之系統開發階段
十階段之系統生命週期法開發程序
可行性分析
需求分析
教育訓練
操作與維護
應用系統生命週期法可能會產生下列問題: –系統生命週期法其前題假設使用者於專案開 始時,便很清楚新系統的所有需求,這在系 統開發實際的運作上,很難達成。 – 由於使用者的需求常有變動,系統發展往往 無法照著生命週期的步驟,循序進行,而是 常常因需求變動,而又回至先前的步驟,分 析、設計反覆進行。 – 系統必須至最後程式設計完成時,使用者才 能看到軟體的功能,等到發覺系統設計結果 有誤時,要修改已經稍遲了一點,必須要負 擔較高的修改與維護成本。
系統具有六個基本要素:功能、輸入、 輸出、邊界、環境、組織。
環境 系統 (功能)
輸入
輸出
邊界
組織
–功能(function)
功能係指一個系統主要執行的工作、任務或是 一個系統的目標、目的。任何一個系統都是為 了要達成某一目標或目的而存在的,而它主要 的功能,也就是要完成這個目標。 輸入係指系統運作所需的資源,或物件流入系 統的過程。 輸出係指系統運作後的產物,或將系統的產物 送至系統邊界以外的過程。
可行性研究
系統規劃
使用者需求
系統分析
系統分析書
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書
系統維護或修改
系統實施 可用的軟體
系統開發各階段工作項目
系統規劃(system planning) – 可行性研究 – 定義問題 – 蒐集系統背景資料 – 了解現行作業 – 定義新系統需求 – 訂立系統工作時程 – 製作專案計劃書 系統分析(system analysis) – 建立系統資料流程圖 – 建立系統資料辭典 – 製作系統分析文件
– 系統生命週期法(system life cycle approach) 又稱為全功能法(fully functional approach) 。 – 系統雛型法(prototyping)或稱為軟體範式發 展法(prototype approach) 。
系統生命週期法
系統生命週期法又稱為全功能法,是指 軟體系統的開發依循系統發展生命週期 的步驟,循序漸進,一個階段接著一個 階段的進行,直至系統開發完成,滿足 使用者的需求為止。
協調性
–系統內的各單元,能在系統的監控之下, 接受系統的命令、指揮而各單元行動協調。
支援性
–像騎協力車一般,經由各單元組合後的系 統所產生的效能,大於系統內各單元單獨 存在的效能和,亦即系統具有支援功能。
系統分析的意義
系統(system)
–是指一個具有相互關係的主體、事物。
分析(analysis)
–輸入(input)
–輸出(output)
–邊界(boundபைடு நூலகம்ries)
邊界用以界定系統的大小,即是指系統的範圍。 在邊界以內者為系統本身。研究一個系統,必 須要界定其範圍,才能知道那些事物是屬於系 統本身應考慮的,那些事物是屬於系統以外。 環境係指在邊界以外者,亦即指系統範圍以外 的事物。系統本身不能單獨成立,一定會與外 在環境發生交互作用。 組織係指系統內部的各單元間彼此之組成關係, 有了這個組成關係,系統內之元件,才得以相 互結合而達成某一目標。
–是指利用某種方法或工具,將一物件加以 解析,以便了解其內部構造、組織的過程。
系統分析(system analysis)
–是指針對系統所面臨的問題,蒐集相關的 資料,以了解產生此問題的原因所在,並 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可行的邏輯方 案,以滿足系統的需求,達到預設的目標。
系統分析並不是屬於某一領域的專業術 語,它強調的是一種運用方法解決問題 的過程。任何一種處理型態,只要是運 用系統的方法,有組織地分析問題,符 合系統分析的精神,均可稱之為系統分 析。
可行性研究
系統規劃
使用者需求
需求分析
系統分析書
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書
建立系統雛 型與評估
雛型維護或修改
可用的軟體
雛型模式之開發程序及參與人員
主要參與人員 雙方 開發程序 需求擷取∕分析
資訊人員
雛型開發
否 雙方 操作及檢討雛型 和需求
雙方
是否 完全符合雙方 約定 是 結束
系統生命週期法與系統雛型法兩者的差別在於: –系統雛型法在系統設計後,便依系統設計規 格建立系統的雛型供使用者參考,然後再參 照使用者所提供的意見,藉由對系統雛型的 反覆評估修正,逐漸擴增系統功能,直至達 到完整的系統功能為止。 –而系統生命週期法則是在系統設計步驟後, 便依照系統設計規格建立系統,使用者所看 到的並非系統的雛型,而是包含使用者所有 功能需求的完整系統,也因此,系統生命週 期法在系統程式設計完成以後,就不希望系 統有太大的更改。
第二章 系統分析的基本概念
系統發展生命週期
系統發展生命週期(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SDLC)又稱 為軟體系統生命週期,是指開發資訊系 統所進行的一連串相關、且有計劃的步 驟,這些步驟在系統發展過程中是週而 復始循環地發生,因此稱之。 從系統發展生命週期模式外觀的圖形上 來看,各階段依序就像是一個梯型瀑布 順勢而下,因此,又通稱為「瀑布模式」 (Waterfall Model)。
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 – 系統輸出設計 – 系統處理設計 – 系統輸入設計 – 製作系統設計文件 系統實施(system development) – 程式編碼與測試 – 系統建置 – 系統維護 – 系統評估 – 製作系統文件
系統開發方法
以系統開發所應用的觀念來進行分類, 可以將系統開發的方法分為下列兩種:
建立系統雛型的步驟: –評估使用者需求是否適合以雛型法發展。 –定義新系統需求規格。 –評估、確認新系統需求規格,並依此需求規 格建立系統雛型的設計規格。 –依設計規格建立新系統的雛型。 –提供軟體系統雛型給系統使用者,由使用者 操作並提出修正意見。 –依使用者提出之意見,重複步驟2至5,反複 修正軟體系統,直至軟體系統滿足使用者的 需求,成為實際可用的軟體為止。
應用系統生命週期法的缺點: –使用者無法事前就知道系統的輪廓,造成系 統開發人員與使用者間的溝通不良。 –由於是完整系統的開發,當使用者最後所看 到的系統全貌與自己的需求不同時,將花費 較多的系統開發成本於系統功能的修改。
系統雛型法
系統雛型法或稱為軟體範式發展法,是 指系統開發人員在需求分析後,為了確 定使用者的需求,於是先建立系統的軟 體範式,此軟體範式並未涵蓋系統的所 有功能,而僅有系統的輪廓,藉由此系 統輪廓,供使用者與系統人員共同評估, 以確定系統需求,同時,並對此軟體範 式不斷修改,直至滿足使用者所有的需 求為止。
–環境(environments)
–組織(organization)
對於一個從事系統分析的人員而言,系統的六個要素 之考量,在系統分析階段時,尤為重要。 因為在系統分析階段要先確定: –想要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功能與目標)是什麼? –界定問題的範圍(就是指邊界)是什麼? –與問題相關的事物(就是指環境)有那些? –系統的目標是要產生那些資料(就是指輸出)? –要產生這些資料需要那些數據(就是指輸入)? –由輸入轉換至輸出是經過何種過程(就是指組 織)?
應用系統雛型法的考量因素: –使用者的需求是否不易確定? –系統是否具有高度的複雜性? –軟體系統的應用領域是否適合雛型法的發展? –客戶是否能配合雛型法的進行? –管理者是否願意應用雛型法發展系統?
應用系統雛型法的優點: –藉由軟體雛型的評估與使用,可以幫助使用 者更加確定對未來系統的需求。 –提早幫助系統開發人員了解是否所定義的軟 體系統為使用者真正想得到的系統。 –藉由系統雛型的評估,可以增加使用者參與 系統開發的機會。 –應用雛型法開發系統,可降低系統的開發成 本。 –減少軟體系統完成後,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 的危機。
應用系統生命週期法的優點: –系統開發有一序列預定的工作項目,系統開 發人員可依階段循序進行。 –可參考系統生命週期的各個步驟,訂定工作 計劃,並預估系統工作時程、開發經費與所 需資源。 –系統開發的過程中,各階段均有相關的文件 產生,如專案計劃書、系統分析書、系統設 計書等,可供以後系統開發人員的參考。 –可依據軟體開發的工作計劃,對每一項工作 項目進行評估,達到專案管理的功能。
系統的意義
系統所隱含的意義有幾點:
–它是指前後所發生的事情彼此是相關的。 –它具有一個指定的主體、事物或觀念。 –對整體而言,把整個先後的關係結合起來, 也就成了一種組織。 –它必定有一個要達成的目標。
因此,系統是指一組有組織、有相互關 係的意念、架構或事物,藉由彼此的相 互結合,而以達成共同的目標為目的。
應用系統雛型法的缺點: –因為雛型法強調應用便捷的工具發展,使用 者有可能因修改容易,而並不太在意需求的 更改,造成系統功能多次的變動,易產生使 用者與系統人員的磨擦。 –使用者可能因雛型的建立,而認為系統已開 始發展,忽略了其他系統未定的細節,而要 求縮短系統開發的時間。
系統雛型法優於系統生命週期法之處: – 在系統開發的初始過程中,系統雛型法較系 統生命週期法更易確定使用者之需求。 – 在系統雛型法中,由於使用者參與系統雛型 的評估,因此有較系統生命週期法多的參與 機會。 – 藉由系統雛型的建置與使用者的評估建議, 使系統人員更能驗證系統邏輯,增加系統開 發人員的工作士氣與效率。 – 由於雛型可利用省力的軟體工具,因此雛型 法的開發成本較生命週期法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