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教育措施 认知发展引起青少年对自己、对周围环境的
看法发生了很大地改变,他们的行为表现也发生 了种种变化,突出的表现在: 1、喜欢争论
在皮亚杰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在同 一个年龄完成相同的阶段。但是,儿童发 展的各个阶段顺序是一致的,前一个阶段 是达到后一个阶段的前提。阶段的发展不 是间断性的跳跃,而是逐渐、持续的变化。 随着儿童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他们由一 个不能思维,仅依靠感觉和动作认识周围 世界的有机体逐步发展成一个具有灵活思 维和抽象推理能力的独立个体。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不同质的四 个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 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感觉动作阶段是从出生到2岁年龄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在 这个阶段中,儿童赖以吸收外界知识的图式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 等感觉以及手的动作。
前运算阶段是指从2岁到7岁儿童认知发展。在这个阶段中,儿童 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象征思维即儿童用象征符号、词汇或图 画来描绘不在场的事物。直觉思维指儿童思维受直觉表象的限制,但 却体现了儿童由感知动作思维向运算思维的转化,即开始从表象思维 向抽象思维过渡。儿童的直觉思维表现出集中化、不可逆性和自我中 心化倾向。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知发展理论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是心理学历史
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他认为,发展就是个体 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种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 体内部的认知结构不断变化,皮亚杰首先引出了图式的概 念。所谓图式,是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表现出某种可以 重复的动作模式或思维模式。最初的图式来源于先天的遗 传,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引起了 图式的变化,从而促进了认知发展。这种变化是通过同化 与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同化是主体把新刺激整合到原图 式中,使原有图式丰富和扩大的过程。顺应是当主体不能 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对自身图式作 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情境的过程。
具体运算阶段指从7岁到11岁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在这 个阶段中,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 辑扮演。这个阶段的儿童最突出的成就是获得守恒概念。守恒,指儿 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形式运算阶段是指从11岁到15岁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个体的认知已经超越现实而无须以具体的事物为中介。
•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记忆发展有如下的特点:(1) 有意识记忆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有 意识记忆能力不断提高。抽象记忆有较快 发展。
•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 而抽象逻辑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由“经验型” 上升为“理论型”。初中生处于从具体形 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 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感性 经验的直接支持。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属 于理论型。他们能够用理论做指导,统合 分析各种事实,从而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 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皮亚杰认为,当个体原有图式能同化环境中 的新知识经验时,他的心理就处于平衡状态,而 当个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同化环境中的新知识经 验进,他的心理就处于不平衡状态。心理状态的 不平衡,将成为内在的驱动力,驱动个体修改和 调整原有的图式,使之能够容纳新知识经验,以 自已的心理状态处于平衡状态。个体就在这种平 衡与不平衡的状态中不断建构与完善认知结构, 促进认知或智力发展。
•
其次,维果斯基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
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
内化是促使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所谓内化是指个体将外
在的事物或他人的心智动作转变成自己的内在的表征。语
言在内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认知发展遵循“社会语言—
自我语言—内部语言”的路线。这与皮亚杰的观点不同,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遵循“非语言动作思维—自我中心
中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特点
• 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进入青少年时期,中学生的感知表现为
一种特殊形式,即观察——有目的的、有 计划的、持久的、有思维活动参与 的知觉。 研究发现,中学生观察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观察的自觉性逐步增强。观察事物的精确 度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概括性明显发展。 观察的持久性不断增强。
思维和语言—社会语言”的路线,换言之,皮亚杰把语言
看成是认知发展的副产物,个体的发展是从个体化到社会
化的过程。而维果斯基则把语言看成是认知发展的工具,
认知能力随语言这种心理工具的成熟而成熟。维果斯基认
为个体的发展是从社会化到个体化的过程。
维果斯认为,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为 此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 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 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 水平之间的差异。他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 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 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经 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 水平状态间存在的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 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断言“唯一好的学习是先 于发展的学习”。因此,他的观点是学习先于发 展并促进发展。
•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
维果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他强调社 会文化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并创立了著名的社会文 化历史学派,探讨思维与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维果斯被公认为是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 习理论的先驱。
维果斯基关注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如何在儿童已 有心理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心理结构,强调儿童外部 的社会文化规律对发展的作用。为此,维果斯基创立了文 化历史发展理论。他区他了两种心机能:一种是作为历史 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如简单的感觉和无意注意等; 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系统 为中心的心理机能,如抽象逻辑思维。高级心理机能是人 类所特有的,它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