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坐标内业计算

合集下载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步骤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步骤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步骤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处理:将测量仪器的读数记录下来,包括各个测站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测量数据。

2. 靶点坐标计算: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各个测站的靶点坐标,通常使用测站坐标和方向角、斜距进行计算。

3. 水平角调整:根据多次观测的水平角数据,进行角度平差,以提高测量精度。

4. 垂直角调整:根据多次观测的垂直角数据,进行角度平差,以提高测量精度。

5. 斜距调整:根据多次观测的斜距数据,进行距离平差,以提高测量精度。

6. 水平位移计算:根据测站之间的水平角和斜距数据,计算各个测站之间的水平位移。

7. 高程计算:根据测站的高程、垂直角和斜距数据,计算各个测站的高程值。

8. 结果检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9. 数据输出:将计算结果整理成报告或者数据文件,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课件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课件
导线测量原理
利用几何学原理,通过测量相邻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按照 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从而确定点的平面坐标。
导线测量的分类
按照精度要求分类
可以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以 及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导线测量 。不同精度的导线测量对应不同的测 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按照布设形式分类
可以分为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 线等形式。不同的布设形式适用于不 同的测量环境和测量需求。
高程计算方法
高程计算方法包括水准测量、三角高 程测量和GPS高程测量等,其中水准 测量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角度计算步骤和方法
角度计算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各导线边的方位角,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各导线边的转折角,最后根据已知点坐标和方位角、转 折角计算出未知点坐标和方位角。
角度计算方法
角度计算方法包括方向法、距离法、导线法和前方交会法等,其中方向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PPT课件
• 导线测量概述 •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注意事项 •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实例分析
目录
01
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的定义
导线测量定义
导线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测 定一系列点的位置,从而根据这些点的平面坐标推算出某段 直线的长度、某个点的位置以及待测点的坐标的方法。
04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注意事

数据检查和校核
01
02
03
数据完整性
确保所有测量数据都已准 确录入,无遗漏。
数据准确性
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核实, 排除可能的错误或异常值 。
数据匹配性
检查各数据之间是否相互 一致,无矛盾。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及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6-1) 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y图6-10 坐标增量计算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 (6-2) 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 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 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m 62.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m 68.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坐标正反算和导线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和导线内业计算
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三节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一、坐标正、反算 二、支导线计算 三、附合导线计算 四、闭合导线计算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一、坐标正、反算
(一)坐标正算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
x(N)
已知边长及该边的坐标
YAB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例: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 A(500.00,850.87),B(325.14,983.65), 试计算AB的边长及AB边的坐标方位角。
解: DAB (325.14 500.00)2 (983.65 850.87)2 219.56
A
2686.68 3744.19
1
1
B
2808.33 4229.16
3
6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二、支导线计算
(四)计算过程
B
A
1
106 52 00
2
203 0024
AB
arctan
yB xB
yA xA
arctan
4229.166 3744.191 2808.333 2686.681
755506
RAB
AB
情况5:
aAB位于Y轴正方向上
90 AB
6.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一、坐标正、反算
(二)坐标反算
RAB
arctan yB yA xB xA
RAB
AB
情况6:
aAB位于Y轴负方向上
270 AB

导线内业计算

导线内业计算

h 建筑测量基本计算6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一、基本计算导线内业计算包括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未知点的坐标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角度闭合差计算: a)附合导线 :CD 的方位角推算值CDα'与其已知值CD α若不等,其差值即称为角度闭合差βf 。

βf = CDα'-CD α=∑=ni i 1β -(CD α-AB α) 180⨯±n (6-3) b)闭合导线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为所有内角观测值之和与闭合n 边形内角和理论值180)2(⨯-n 之差,即∑==ni i f 1ββ-180)2(⨯-n (6-8)2)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如果βf 小于限差,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是需要调整。

即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于各角(其分配值即称原角度观测值之改正数)。

注:分配值一般取整至秒,并使其总和与角度闭合差二者绝对值相等。

3) 根据改正后的角值,重新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改正后的角值,重新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最后算得的CDα'和已知值CD α应完全相等,可作为检核。

前α=后α+左β± 180 前α=后α-右β± 180注: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180,180前面用“+”号,否则180前面用“-”号。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合调整 1)坐标闭合差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是末端已知点坐标的计算值'C x 、'C y 和已知值C x 、C y 之差(分别称为纵坐标增量闭合差x f 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y f ): a )附合导线)(11'B Cn i iC Cx x xx x x f --∆=-=∑-= (6-4a))(11'B C n i iC Cy y y yy y f --∆=-=∑-= (6-4b)b)闭合导线闭合导线的起、终点为同一点,故将公式(6-4)式右端之第2项均改为0,即为闭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子单元5-3 导线内业计算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子单元5-3 导线内业计算
α3A =α23 +180°+β3改 = 338°04′18″ +180°+ 87°25′42″ = 245°30′00″
αA1 =α3A +180°+βA改 = 245°30′00″+180°+ 85°18′12″ = 150°48′12″
计算中,若推算的 方位角>360°则减去 360”,为检核计算是 否正确,最后应推回 到起始边,该边坐标 方位角的推算值应等 于已知值。各边的方 位角记在表中的第5栏 。
x1 = xA +ΔxA1′= 5609.26-109.86 = 5499.40m y1 = yA +ΔyA1′= 7130.38 +61.34 = 7191.72m
根据同法依次求出2、3点的坐标,最后推算回到A点的坐标 。x、y坐标分别记入最后两栏。
单元5 控制测量
子单元3 导线内业计算
单元5 控制测量
4.坐标增量计算
根据各边坐标方位角和实
测导线边长,计算相应边的
坐标增量。例如表中,闭合
导线第一条边A1的坐标增量
为:
cos
×
ΔxA1=DA1×cosαA1
sin
=125.82×cos150°48′12″ =-109.83m
cos sin
×
ΔyA1=DA1×sinαA1
角度闭合差 fβ=αMA+ ∑β+N×180°-αBN
单元5 控制测量
子单元3 导线内业计算
1.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计算(2)
表中,按上式计算的角度闭合差为: fβ=149°40 ′00″+ 579°13′36″- 4×180°-8°52′55″
=41″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
*
x xB
x ∆yAB B
∆xAB
DAB
AB
xA
A
O
yA
yB
y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下表所示。
象限 坐标方位角α
Δx
Δy

0˚~90˚



90˚~180˚



180˚~270˚



270˚~360˚


则B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
*
例6-1
已知AB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 ;若A点的坐标为,
500.00 683.35 655.21
419.53 307.99
500.00
416.10 154.23
204.27 370.74
1 2 3 4 5
1 1212702 10 1212652 335708 231.40 191.95 129.24 192.01 129.26 500.00 500.00 1
辅 Wx xm 0.30m
Wy ym 0.09m
助 WD
Wx2
W
2 y
0.30m2 0.09m2
0.31m
计 算
WK
WD D
0.31m 1137.80m
1 3600
<WK p
1 2000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
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 为零,即
实际计算所得的∑△xm 、 ∑△ym 不等于零, 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 差Wy,即
测量教学: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 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

闭合及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方法(好东西)1.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当β为左角时α前=α后+β左-180°当β为右角时α前=α后-β右+180°2. 角度闭合差计算始-α终)+∑β左-n*180°fβ=(α始-α终)-∑β右+n*180°fβ=(α3. 观测角改正数计算公式Vβ=±fβ/ n若观察角为左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察角为右角,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合分配角度闭合差。

4.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X=X终-X始∑△Y= Y终-Y始Fx=∑△X测-∑△XFY=∑△Y测-∑△Y5.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VX=- Fx/∑D3DiVY=-FY/∑D3Di2 2所以:∑VX= - Fx ∑VY= - FY6.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F=SQR(FX^2+FY^2)7.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D=1/∑D/F8. 坐标增量计算导线测量的内业方法本人不才悉心整理出来的望能给同行业人士提供点资料(一)闭合导线内业计算已知A点的坐标XA=450.000米,YA=450.000米,导线各边长,各内角和起始边AB的方位角αAB如图所示,试计算B、C、D、E各点的坐标。

1角度闭合差:图6—8 闭合导线算例草图角度的改正数△β为:2、导线边方位角的推算BC边的方位角CD边的方位角AB边的方位角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校核)3、坐标增量计算设D12、α12为已知,则12边的坐标增量为: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因为闭合导线是一闭合多边形,其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即:但由于测定导线边长和观测内角过程中存在误差,所以实际上坐标增量之和往往不等于零而产生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

分别用表示:缺口AA′的长度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以f表示。

由图可知:图6—9 闭合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

对于量距导线和测距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般不应大于1/2000。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坐标正反算及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是现场进行的一种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上的各个点的位置。

在进行详细的现场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内业计算来分析数据和计算结果。

内业计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反算、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1.坐标正反算:坐标正算是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出其他点的坐标。

坐标反算是根据已知的控制点和测量数据,计算出测量点及其相对坐标。

在进行坐标正反算时,需要完成以下步骤:-确定基准点:选择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点。

-数据处理:整理测量数据,包括观测角、观测距离等。

-计算坐标:根据测量数据和已知基准点的坐标,利用三角法或其他测量方法计算出其他点的坐标。

-检查和改正:对计算出的坐标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改正。

-生成报告:将计算出的坐标整理成报告,包括测量点的坐标和相对坐标。

2.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测量是一种用来确定地面上各个点的位置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测量工作。

内业计算包括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计算结果的分析。

在进行附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需要完成以下步骤:-数据处理:整理测量数据,包括观测角、观测距离、校正数据等。

-计算导线起始点坐标: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测量数据,计算出导线的起始点坐标。

-计算导线上各个点的坐标:根据导线的起始点坐标和测量数据,利用三角法或其他测量方法,计算出导线上各个点的坐标。

-检查和改正:对计算出的坐标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改正。

-分析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导线的形状,评估测量误差并进行合理解释。

-生成报告:将计算出的坐标整理成报告,包括测量点的坐标和相对坐标,并附上测量误差和分析结果。

在进行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计算过程的合理性,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计算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

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

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
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通过计算来消除各观测值之间的矛盾,最终求得各点的坐标。

借助计算器进行手工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计算前的准备工作:①检查外业观测手簿(包括水平角观测、边长观测、磁方位角观测等),确认观测、记录及计算成功正确无误。

②绘制导线略图。

略图是一种示意图,绘图比例尺、线划粗细没有严格要求,但应注意美观、大方,大小适宜,与实际图形保持相似,且与实地方位大体一致。

所有的已知数据(已知方位角、已知点坐标)和观测数据(水平角值、边长)应正确抄录于图中,注意字迹工整,位置正确。

③绘制计算表格。

在对应的列表中抄录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应注意抄录无误。

在点名或点号一列应按推算坐标的顺序填写点名或点号。

2、闭合导线计算:(1)准备工作: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用改正后的转折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附合导线计算:附合导线的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只是角度闭合差及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有区别。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4、支导线计算:由于支导线既不回到原起始点上,又不附合到另一个已知点上,因此支导线没有检核限制条件,也就不需要计算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只要根据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和已知点的坐标,由外业测定的转折角和导线边长,直接计算各边的方位角及各边坐标增量,最后推算出待定导线点的坐标即可。

导线计算公式

导线计算公式

1、导线内业计算基本原理(1)坐标的正算x B=x A+Δx AB Δx AB=S AB cosαABy B=y A+Δy AB Δy AB=S AB sinαAB(2)坐标的反算tanαAB=Δy AB/Δx AB=(y B- y A)/(x A-x B)S AB =(3)坐标方位角的传递根据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如下计算公式:当水平角为左角时,α前=α后+β左-180O当算出的角度为负值时,加360O转换为正角。

当水平角为右角时,α前=α后-β右+180O当算出的角度为负值时,加360O转换为正角。

6.2普通导线测量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测距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导线测量的方法来建立平面控制网得到迅速推广。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下述几种:1.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是从一个已知点出发,最后仍回到这个已知点。

如图6-2所示,由已知控制点1出发,经过2、3、4、5、6点最后仍闭合到1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2.附合导线敷设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如图6-5所示,由已知点B 和已知方向αAB 出发,经过导线点1、2、3、4点最后附合到已经点C 和已知方向αCD 。

图6-5 附合导线 图6-6 支导线3.支导线支导线也称自由导线,它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既不回到原出发点又不附合到另外已知点上。

如果测量发生粗差,这种导线无法检核。

因此,布设时一般不得超过二条边(图6-6)。

6.2.1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以及导线连接测量。

其工作内容如下:1.踏勘选点踏勘选点之前,应先到有关部门收集原有地形图、高一级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这些已知点的位置详图。

然后按坐标把已知点展绘在原有的地形图上,在图上规划导线的布设方案。

最后带上所规划的导线网图,到实地选定各点点位并建立标志。

现场选点应注意如下事项:(1)相邻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以便测角和测边(如果采用钢尺量距,地势应较为平坦)。

导线测量计算及计算表格

导线测量计算及计算表格

f 测 理
其中, 理的计算公式如下:
左角:终 始 理(左) n 180 理(左) 终 始 n 180
右角:终 始 理(右) n 180 理(右) 始 终 n 180
பைடு நூலகம்
增量。
1
Vxi
f
x
D
Di
Vyi
f
y
D
Di
xˆi x Vxi yˆi x Vyi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3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
48 43 18
539 59 00 540 00 00
理=5400000 = 测理=60 容=405 =89
485.47 +0.09 -0.08 0
xy
= +0.09 =0.08
= x²+ y²=0.120
K = D
0
=
1 4000
<1
2000
例题:
用EXCEL程序进行闭合导线计算
(四)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四.导线的内业计算——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
前 后 左 180
或:
前 后 右 180
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去360°; 若为负值,则加上360°。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2
2
已知:α12=300,各观测角β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步骤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计算⾓度闭合差: f = 测-理= 测-(n-2)×180 0 ⾓度容许闭合差的计算若: f β≤ f β容,则:⾓度测量符合要求,否则⾓度测量不合格,则1)对计算进⾏全⾯检查,若计算没有问题,2)对⾓度进⾏重测3)调整⾓度闭合差,并计算改正后的⾓度:⾓度改正数:(n —测⾓个数)⾓度改正数计算,按⾓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

4)按调整后的⾓度推算各边的⽅位⾓:a 前、 a 后表⽰导线前进⽅向的前⼀条边的坐标⽅位⾓和与之相连的后⼀条边的坐标⽅位⾓。

b 左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左⾓, b 右为前后两条边所夹的右⾓。

5)计算坐标增量:6)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的符号取决于12边的坐标⽅位⾓的⼤⼩理论上:实际上:坐标增量闭合差可以认为是由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引起的;i fv n ββ=-AB 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 =-=?=-=-+=+-=右后前左后前βααβαα180180∑∑=?=?00理理y x-=-=∑∑∑∑理测理测y y f x x f y x ∑∑?==测测y f x f y x7)调整坐标增量闭合差:8)计算改正后的增量:检核条件:9)按改正后的增量推算各点坐标。

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的终点1的坐标,应和1点已知坐标相同。

∑∑-=-=y y x x f v f v yi i i xii i v y y v x x +?=?+?=?改改∑∑=?=?00理理y x 改改i i i i i i y y y x x x ?+=?+=--11。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i 1
f 允 60 n 120″
f i - (n 2) 180 =20″
i 1
n
(n=4)
f 允 60 n 120″
fβ<fβ允 ,精度符合要求。
2)调整角度闭合差 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于各角:-20″/4=-5″。 计算改正后角值各内角值βi′=βi+(-5″) 3)推算各边方位角 因角度观测值为右角,故应用公式
vxi
fx Di D
v yi
D
fy
Di
式中, Di 为第 i 条边边长。 注: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的总和应分别等于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而符号相反, 用于检核。 3) 计算待定导线点坐标 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后的坐标增量计算各待定导线 点的坐标。 注:最后算得的末端点 x 、 y 坐标应和其已知值完全相符合,再次检核。 二、举例 例 1 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下表,试进行角度闭合差计算和调整,并推算出
f f x2 f y2
K | f | D 1 D/ | f |
(6-5) (6-6)
如果 K 小于限差,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亦需要调整。 b)将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 f x 、 f y 反号,按与边长成比例分配于各边的坐标增量中 其分配值(即原纵、横坐标增量值之改正数) Vxi 、 Vyi 按下式计算:
' f x xC xC xi ( xC xB ) i 1 n 1
'
'
(6-4a)
' f y yC yC yi ( yC yB ) i 1
n 1
(6-4b)
b)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的起、终点为同一点,故将公式(6-4)式右端之第 2 项均改为 0,即为闭合导线 坐标增量闭合差。 2)闭合差调整 a)根据 f x 、 f y 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 f 和全长相对闭合差 K: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公式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公式

闭合导线内业计算公式在测量工程中,闭合导线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式。

闭合导线的内业计算是指对闭合导线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最终的测量结果。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内业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1. 导线长度计算公式在闭合导线中,导线的长度是一个基本的参数。

导线长度可以通过两点坐标的计算得到,计算公式如下:l = √((x2-x1)^2 + (y2-y1)^2)其中,l为导线长度,(x1, y1)和(x2, y2)为两点的坐标。

2. 导线平差计算公式导线平差是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消除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获得最优的测量结果。

常用的导线平差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和最小二乘平差法。

在导线平差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2.1 最小二乘法计算公式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拟合方法,适用于导线平差计算。

下面是最小二乘法计算导线平差的公式:A^T * A * X = A^T * L其中,A为设计矩阵,X为未知数向量,L为观测矩阵。

通过求解上述方程组,可以得到未知数向量X的值,从而得到平差结果。

2.2 最小二乘平差法计算公式最小二乘平差法是最小二乘法在导线平差中的应用。

最小二乘平差法考虑了各个观测值的权重,将观测误差尽可能地分散到各个未知数上。

下面是最小二乘平差法的计算公式:(A^T * P * A) * X = A^T * P * L其中,P为权阵,用于表示各个观测值的精度。

通过求解上述方程组,可以得到未知数向量X的值,从而得到平差结果。

3.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导线方位角是指导线的方向角度。

在闭合导线中,可以通过观测角度和导线长度计算得到导线方位角。

计算公式如下:D = arctan((y2-y1)/(x2-x1)) + 180°其中,D为导线方位角,(x1, y1)和(x2, y2)为两点的坐标。

4. 导线弧垂计算公式导线弧垂是指导线在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闭合导线中,可以通过观测角度和导线长度计算得到导线弧垂。

(完整版)导线复测内业计算公式

(完整版)导线复测内业计算公式

导线复测内业计算公式1、坐标反算:D=√(X1-X2)2 +(Y1-Y2)2 (距离)α=arctan(Y2-Y1)÷(X2-X1)(坐标方位角)说明:当△Y+ △X+ 第一象限当△Y+ △X- 第二象限 +180°当△Y- △X- 第三象限 +180°当△Y- △X+ 第四象限 +360°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AB,称为直线AB的正坐标方位角。

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αBA,称为直线AB的反坐标方位角,也是直线BA的正坐标方位角。

αAB与αBA的坐标相差180度,互为正、反坐标方位角。

即αAB=αBA±180°2、闭合导线计算(1)闭合差的计算:fβ=∑β测-(n-2)×180°(左、右角)若fβ﹤fβ容即可以经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在平差的过程中。

采用平均分配法把闭合差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角,并遵守短边的夹角多分配,长边的夹角少分配的原则,使各角改正数的总和与反号的闭合差相等。

改正数计算Vβ=fβ÷n (反号)改正后的角值β=β测+V β(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α前=α后+180°-β右(右角)α前=α后-180°-β左(左角)(3)坐标增量计算闭合差计算与改正:△X=l×CosαAB △Y= l×SinαAB (l是距离)fx=∑△X测 fy=∑△Y测f=√fx2 + fy2 K=f÷L=1÷(L÷f)﹤K容(L是路线的全长)若K﹤K容可进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改正,就是将fx、fy按边长成正比反号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

反之则重测。

改正数计算:Vx(y)= fx(y)÷L×l (反号) 改正后坐标增量:△X后=△X+ Vx △Y后=△Y+ Vy (4)导线点坐标计算:X=X0+△X后Y=Y0+△Y后3、附和导线计算(1)闭合差的计算:fβ=∑β测-α终-α始+n×180°(左角)fβ=∑β测-α始-α终+n×180°(右角)若fβ﹤fβ容即可以经行角度闭合差的调整。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XC=1845.69 YC=1039.98 C C
(3)各边方向角的推算
1803248
8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5)推算各点坐标。
7
3
4 2045430
5
6
1811300
2
B
17821230 1934400
4317AB12
B 1801336
A
XB=1230.88编辑ppt
编辑ppt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x测 x理 x测
1
970300
fy y测 y理 y测 484318 A1 A 1122224
2
1051706
➢导线全长闭合差: XA=536.27m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f fx2 fy2
3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617.01 980.86
8 +81.79 -2
+46.70 +2
+81.78
+46.72
1698.79 1027.58
C +146.92 +12.38 +146.90 +12.40 1845.691039.98
4 16 00
D
-9 +12
1119 00 24 1119 01 12
738.33
+614.90
YB= 673.45
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改正后 转折角
方位角
边长 D
坐标 增量(米)
改 正 后 坐标(米) 增量(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 、y 。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计算略图,将各项数据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如图6-11所示。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如图6-10所示,y图6-10坐标增量计算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

由图6-10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AB A B AB AB AB A B AB D y y y D x x x ααsin cos(6-1)根据式(6-1)计算坐标增量时,sin 和cos 函数值随着α角所在象限而有正负之分,因此算得的坐标增量同样具有正、负号。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表6-5所示。

表6-5 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则B 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ABAB A AB A B AB AB A AB A B D y y y y D x x x x ααsin cos(6-2)例6-1 已知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为456380m 62.135'''︒==ABAB D α,,若A 点的坐标为m82.658m 56.435==A A y x ,,试计算终点B 的坐标。

解 根据式(6-2)得6.792456380sin m 62.135m 82.658sin 6.457456380cos m 62.135m 56.435cos ='''︒⨯+=+=='''︒⨯+=+=AB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如图6-10所示,已知直线AB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直线边长D AB 和坐标方位角αAB 的计算公式为:22ABAB AB y x D ∆+∆=(6-3)AB ABABx y ∆∆=arctanα(6-4)应该注意的是坐标方位角的角值范围在0˚~360˚间,而arctan 函数的角值范围在-90˚~+90˚间,两者是不一致的。

按式(6-4)计算坐标方位角时,计算出的是象限角,因此,应根据坐标增量Δx 、Δy 的正、负号,按表6-5决定其所在象限,再把象限角换算成相应的坐标方位角。

例6-2 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m72.525m 50.304m 29.814m 99.342====B B A A y x y x ,,,试计算AB 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

解 计算A 、B 两点的坐标增量m57.288m 29.814m 72.525m 49.38m 99.342m 50.304-=-=-=∆-=-=-=∆A B AB A B AB y y y x x x根据式(6-3)和式(6-4)得m13.291m)57.288(m)49.38(2222=-+-=∆+∆=AB AB AB y x D9042262m49.38m 57.288arctanarctan'''︒=--=∆∆=ABAB ABx y α二、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1=500.00m 1=500.00m图6-11 闭合导线略图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计算角度闭合差 如图6-11所示,n 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180)2(thn β(6-5)式中 n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m β不等于理论值∑th β,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 β表示,即︒⨯--=-=∑∑∑180)2(th n f m m ββββ(6-6)(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 βp 见表6-3和表6-4,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 βp 的计算公式为:nf 06p''±=β(6-7)如果βf >pβf ,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βf ≤pβf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 β,v β的计算公式为:nf v ββ-=(6-8)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ββf v(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改正后的水平角βi 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βββv i i +=改(6-9)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 -2)×180˚,本例为540˚。

本例中f β、f βp 的计算见表6-5辅助计算栏,水平角的改正数和改正后的水平角见表6-6第3、4栏。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1)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6-1)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例如,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为:m 30.1830042335cos m 60.201cos 121212+='''︒⨯==∆αD xm92.830042335sin m 60.201sin 121212-='''︒⨯==∆αD y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填入表6-6的第7、8两栏的相应格内。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如图6-12a 所示,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即⎭⎬⎫=∆=∆∑∑00thth y x(6-10)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m x ∆∑、m y ∆∑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 y ,即⎭⎬⎫∆=∆=∑∑m ym x y Wx W(6-11)(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 D 和导线全长相对闭y图6-12 坐标增量闭合差合差W K 从图6-12b 可以看出,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W y 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1-1′之长度W D 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并用下式计算 W D =22yxWW+(6-12)仅从W D 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总长。

将W D 与导线全长∑D 相比,以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即DDWDDWK ∑∑==1(6-13)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W K 的分母越大,精度越高。

不同等级的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容许值W K P 参见表6-3和表6-4,图根导线的W K P 为1/2 000。

如果W K >W K P ,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 K ≤W K P ,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本例中W x 、W y 、W D 及W K 的计算见表6-6辅助计算栏。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W x 、W y 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以v xi 、v yi 分别表示第i 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i yyii xxi D D W v D DWv(6-14)本例中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改正数为:m05.0m 60.201m80.1137m 30.01212+=⨯--=-=∑D DWv xxm02.0m 60.201m80.1137m 09.01212+=⨯--=-=∑D DWvyy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6的第7、8栏坐标增量值相应方格的上方。

计算检核: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下式⎭⎬⎫-=-=∑∑yyx x Wv Wv(6-15)(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yi i i xi i i v y y v x x 改改(6-16)本例中导线边1-2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m 35.183m 05.0m 30.183121212+=++=+∆=∆xv x x 改m90.83m 02.0m 92.83121212-=+-=+∆=∆yv y y 改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填入表6-6的第9、10栏内。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改改1111i i i i i i y y y x x x(6-17)将推算出的各导线点坐标,填入表6-6中的第11、12栏内。

最后还应再次推算起始点1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表6-6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三、附合导线坐标计算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基本相同,仅在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方面稍有差别。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计算角度闭合差 如图6-13所示,根据起始边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及观测的各右角,按式(4-19)推算CD 边的坐标方位角CDα'。

BABB βαα-︒+=18011112180βαα-︒+=B 21223180βαα-︒+=32334180βαα-︒+=C CD βαα-︒+='+180)34 ∑-︒⨯+='m ABCDβαα1805写成一般公式为:图6-13 附合导线略图∑-︒⨯+='R n βαα1800fin(6-18)若观测左角,则按下式计算:∑+︒⨯+='L n βαα1800fin(6-19)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 β为:fin finααβ-'=f(6-20)(2)调整角度闭合差 当角度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如果观测的是左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左角上;如果观测的是右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同号平均分配到各右角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