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曲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都在男性一侧,这说明当时A. 早期国家特征出现B. 属于父系氏族社会C. 女性地位高于男性D. 尚未出现私有现象2.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认为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
荀子提倡“隆礼”,同时强调礼的作用是“别”,是“明分使群”,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主张以法入礼,严格上下伦理等级秩序。
儒家这一思想的发展A.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B.助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D.为礼乐制度的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3. 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写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由此可知,秦朝崩溃的主要原因是A. 秦朝确立皇帝制度B. 在全国推广郡县制C. 秦朝实行暴政政策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4. 观察下表内容,由此可知魏晋时期A.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B. 政治中心实现南移C. 疆域版图已经超过西汉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据《朱子语类》记录,唐朝中枢机制运行时,三省长官之间要历经反复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继续下一步,最后递交尚书省进行实行。
据此推测唐朝三省制度A.激化了中枢部门的矛盾B.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C.有效避免了决策的失误D.阻断了宰相擅权的进程6.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包括①门第观念淡化②政府对社会控制放松③男女平等实现④民族歧视的现象严重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 契丹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
其历史贡献有A. 开创南、北面官制度B. 实行猛安谋克制度C. 推行“四等人制”D. 推行八旗制度8. 如图是高一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知识卡片。
教育最新K12内蒙古赤峰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内蒙古赤峰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A卷)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
据此可以推断A. 西周实行分封制B. 天子与诸侯具有血缘关系C. 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D. 中国自古就建立了小农经济【答案】A【解析】“天子经略,诸侯正封、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等字眼表明西周是实行分封制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天子与诸侯不一定具有血缘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夏商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度但并不是处于分裂状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才有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 土地兼并B. 豪强地主拥有强权C. 国家授地D. 土地私有【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制度的理解。
根源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
东汉时期是土地私有。
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
所以选B。
3.北宋在禁军的地区配置上,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制”的政策,名为中央驻一半,地方驻一半,实际上主要部分驻守在京师,只有少量驻扎在边境重镇。
这有利于A. 提高军队战斗力B. 民族战争中处于优势C. 专制主义的强化D. 削弱地方的割据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依据题意可知,北宋禁军制度削弱了地方的军事力量,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禁军地区配置的特点与军队战斗力强弱无关;B选项错误,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宋代地方军事力量较弱,在与周边民族作战中处于劣势;C选项错误,禁军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非体现专制主义的强化。
【点睛】本题依据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相关知识,结合宋朝相关史实可得出答案。
4.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森工合江协作体期末试卷高一历史试卷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请依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
中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建立人民公社B、实行公私合营C、建立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D、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答案】C【解析】在三大改造时期,中国在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建立生产合作社,实行集体化,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故C正确;建立人民公社,属于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属于三大改造,故A错误;公私合营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故B错误;三大改造并没有用暴力剥夺私有财产,故D错误。
故选C。
2。
手工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分散,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特别少进入市场,但有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A、田庄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特别少进入市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出发,正确区分其它手工业形态,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3、谚语是对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
“小满芝麻芒种谷”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答案】D【解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反映了施肥技术的重要性,与自给自足无关,故A错误;“小满芝麻芒种谷”反映了农时与作物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反映了秧苗栽种的技术,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反映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D。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盛行于各大小城邦C.古埃及文明——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D.古巴比伦文明——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2.与右图所示制度直接相关的是A.法律地位平等B.皇权思想突出C.职业分工明显D.佛教气息浓厚3.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是古代的重要帝国。
三者均A.有区域扩张的特征 B.以商品经济为主C.因人民起义而灭亡 D.实行封建君主制4.“这一制度是当时西欧人与人之间的主从关系中最为典型的结成方式,其结成以保护与被保护为前提,两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
“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是自然经济的产物C.打击了宗教势力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5.“它的首都位于欧亚两大陆间的海峡的岬角上。
……几个世纪中,帝国发展起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由希腊、罗马、基督教及东方诸成分混合而成的文明。
”文中的“它”是A.拜占庭帝国 B.俄罗斯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6.右图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
这体现了古代A.民族的交融 B.文化的冲突C.宗教的传播 D.文明的交流7.下列两则史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史料一 1166年,英王亨利二世规定自由人可以越过庄园领主的法庭,直接上诉国王法庭。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历史以及各个文明地区的历史,其记录与叙述都是轴心文明的创立者,诸轴心文明分散在亚欧大陆相距遥远的地区,都有着对人类普遍秩序的构想和思考。
”材料表明()A.古代文明遵循着完全相同的发展轨迹B.早期人类文明间有密切的交流C.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D.亚欧大陆有着一样的地理环境2.有学者评价某一帝国时说:作为守护者,几百年来守护着古代文明的瑰宝;作为看管者,保持了帝国思想和原则的生命力;作为传授者,教授了东欧斯拉夫民族宗教和文明。
据此判断,这一帝国是()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3.11世纪,位于日本九州的地方行政机构——大宰府,将通过贸易获取的“唐物”进献中央朝廷,天皇观阅“唐物”并将其分赏给王公贵族,这一套仪式被称作“唐物御览”。
这一举动()A.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B.宣示了天皇的统治权威C.旨在加快日本封建化进程D.消除了割据势力的威胁4.他率船队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后,历经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他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他就给“大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太平洋”。
他的船队()A.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B.首次成功横渡了大西洋C.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D.发现欧亚之间最短通道5.159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的胡椒每袋进价为3里亚尔,在荷兰则可以售100里亚尔。
到了17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购买的胡椒价格为每磅2.25-2.5卢比,在荷兰的售价是每磅20卢比。
造成胡椒购销价格比值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欧亚贸易的发展B.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C.洲际物种的交换D.欧洲价格革命的深化6.下图形象地再现了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奴隶贸易),该航运模式在历史上存在300年之久。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不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的空格内;非选择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代调动地方军队须以虎符为信。
图1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
该铜制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①君主专制主义②小篆书法艺术③民族关系和谐④冶金铸造水平高超A.①②③ B.②③④图1 C.①②④ D.①③④2.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3.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4.“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A.公元前3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14世纪D.公元17世纪晚期5. 读图2,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A. 丝织业兴起B. 规定商人入市籍C. 出现铁犁牛耕D. 推行均田制6.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期末试卷】海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文科)期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选择题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3.仔细审题,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等名称。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D.节气体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2、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3、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关中地区D.明代江南地区4、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②实行海盗式劫掠而且得到政府的极力支持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1922年4月,“直奉战起,且延数周之久,津浦、平汉两路,交通断绝”。
1924 年江浙战争爆发时,听有车辆,多被军队扣用,沿路货物,堆积如山,甚至完全腐烂”。
1925年,“某巨商要从山东运一批小麦到上海,车辆被军人扣用,无法输运,乃出运动费11万元,该商始得以装车。
货未销出,已先受重大之损失矣“。
上述材料表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①军阀混战阻碍了商品流通②内战频繁加重了巨商的负担③中国国内市场被严重分裂④国内货币与度量衡不统一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事件是A.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B.各省电视台的播出C.改革开放后电视的普及D.卫星传递技术的应用7、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实验中学2017—2018 学年(下)高一级期末考试历史命题:张岭峰审定:刘朝晖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6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5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
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自给自足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3.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4.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5.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地海外殖民掠夺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6.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兆麟中学阿城一中宾县一中尚志中学五常二中雅臣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六校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主要反映出A、冶铁业关于农业的重要性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C、统治者必须重视发展农业D。
铁器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材料大意是:农业生产是天下人的主要生产活动,铁器是百姓的主要生产工具,工具好用则使农业生产用较少的力气得到较多的收入,因此农民乐于使用铁器,这是在强调冶铁业关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故选A;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态度,故排除BC;D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D。
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常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
2、唐朝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在《象耕鸟耘辨》一文中对传说中的“象耕鸟耘”进行了自己的诠释。
他认为所谓的“耕如象行",即要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生产规范B。
自给自足C。
精耕细作D、粗放经营【答案】C【解析】要求耕田必须像大象行走一样“既端且深”(深,即深耕;端,则是要求平直),是在说农业耕作要讲究精细化,也就是精耕细作,故选C而排除D;在古代,农业方面没有生产规范,因为不同地区的土地、水源、光照和气象条件不同,因此难以有一致的生产规范,故排除A;题干只是说到了耕作方面的内容,故与自给自足无关,因此排除B。
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21年整理)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的全部内容。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 35x2=70 )1。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进步 B。
土地制度的变化 C。
手工业的进步 D。
赋税制度的变化2。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水利技术的进步 B。
手工业的发展 C。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D。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3。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
小农经济 B。
地主经济 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
工匠积极性高 C。
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5.《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6.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
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 )A.民间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外国贡品7.歌谣:“黄道婆,黄道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科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坐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卷选择题答题区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
第Ⅱ卷各题答案在非选择题答题区用黑色钢笔或黑色圆珠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只缴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 男耕女织B. 铁犁牛耕C. 精耕细作D. 自产自销【答案】C2.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A. 井田制B. 重农抑商C. 抑制兼并D. 盐铁官营【答案】B3.《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文中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 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B. 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C. 封建生产方式具有优越性D. 私有制兴起【答案】C4.汉初时,政府规定“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到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与士为伍”等禁令松弛,北宋时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试”,商人及其子弟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
这一变化反映出A. 朝廷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抑商政策B. 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冲击C. 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 商人中“奇才异行者”逐渐增多【答案】B5.《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是A.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 地方自治的市镇C.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D. 沿街开铺的晓市【答案】C6.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河北枣强2018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河北枣强2018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19世纪世界史献选编》
(1)材料一为什么将“1500年前后”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开始? (2分)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改良者是谁? 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在工业革命中有什么重大作
用? (5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你认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4)材料四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 (2分)
43(13分)人们对经济状况的认识有时清醒,有时糊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3月4日,埃尔伯特胡佛宣誓成为美国第31任总统,这个新领导告诉冒雨观
看就职演说的50万首都居民和无数广播收听者说“我对国家的未毫不担心,它充满了光明
和希望。
”一句话可以概括他就职演说的中心“没有一个国家比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更安全
的了。
”
———摘自《世界博览》杂志
材料二……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
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能拖延了。
全国都感到粮食很
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
在许多城市的商店里主要是蟹肉罐头和青豌豆,在农
村几乎吃不到糖。
而主要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
2017-2018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17-2018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人向来有一种简化思维模式,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可以说成是有独特的综合能力,也可以说是懒。
许多的事物,被这类眼睛看过去,好比用了一把板斧,一砍,断成两半。
简单鲜明,。
A. 错综复杂 截然 一目了然B. 纷繁芜杂 截然 一览无余C. 纷繁芜杂 孑然 一目了然D. 错综复杂 孑然 一览无余2.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B. 自从给枪炮打破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C. 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
D. 他起先一直默不作声,但那在施刑人的鞭打下已达到极限的忍耐力,在这些残酷的虫豸的刺激下却渐渐减弱甚至丧失。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一位大学生给母校的校长写信,在信封上写着:“某某校长敬启”。
B. 王明在即将毕业时送给好友曾静一幅书法作品,上面题道:“曾静惠存”。
C. 一名工程师在讲座中介绍自己公司产品后,在PPT最后写道:“感谢各位方家聆听”。
D. 小杨在班级诗歌朗诵会上说:“既然大家那么谦虚,那我就率先垂范,先来一首。
”4.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著作,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B. 古代很多诗词名家,因为处于同一时代,后人常常加以并称,如同处晚唐的杜牧与李商隐被并称为“小李杜”,同处北宋的苏轼与辛弃疾被并称为“苏辛”。
C.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清楚。
3.选择题选好答案后,用2 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35*2=7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A. 大量可供开垦荒地的存在B.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C. 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D. 劳动者积极性提高2.下列水利工程属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是()A. 井渠 B. 都江堰C. 灵渠D. 郑国渠3.“……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 ) A. 自给自足 B. 精耕细作C. 男耕女织D. 家庭经营4.《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该材料体现了汉代的经济政策是()A. 苛捐杂税 B. 重农抑商C. 休养生息D. 朝贡贸易5.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A. 灌溉工具 B. 冶铁工具C. 播种工具D. 纺织工具6.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 井田制 B. 均田制C. 屯田制D. 摊丁入亩7.唐诗《田家》云:“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雇佣关系的出现C. 富裕安逸的生活方式D. 工商皆本的政策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 邸店 B. 柜坊 C. 飞钱 D. 坊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的时间是()A. 汉朝 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0.《元史》中载:“(元朝)国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仍撰(纠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师,分类置局…匠以籍为定,世承其业,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史载,希腊城邦中的土地一般归公民所有。
公民们平时务农、经商、做工和从事政治活动,战时应征从军,作战所需马匹、甲胃和盾等武器及给养、随从奴隶等,都需自己准备。
材料表明古希腊公民A.权利和义务相统一B.公民身份是一种特权存在C.参政受到财产限制D.民主权利服从于城邦防务2.“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A.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阻隔东西方文化交流3.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
庄园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还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这说明西欧庄园A.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D.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4.“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
……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该材料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D.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席卷全球的价格革命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们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
【历史学考】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深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本试卷共6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4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2.下列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③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④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中“织”指的是A.农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族工业 D.家庭手工业4.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快”反映了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小农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C.古代社会商业兴盛D.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5.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千耦其耘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铁犁牛耕6.最能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是A.棉布 B瓷器 C.铁器 D.青铜器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求8.宋代制瓷业发达,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B.佛山C.武昌D.开封9.明清时期是中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其特征有A.打破前朝坊市界限,市市散于街道B.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C.黄金成为主要流通手段D.纸币广泛流通10.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永春一中高二年(文)期末考历史科试卷(2018.07)命题:刘美玲审核:吕玉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2小题。
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
这说明分封制( )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2.周朝揖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面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这最能反映(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C.礼乐制度极其复杂和繁琐D.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3.自周成王起,形成“乡遂制度”,即“国”与“野”对应的制度。
“国”指都城及其近郊,近郊分为“乡”。
都城住着上层贵族和手工业奴隶、乡住着下层贵族“士”,都、乡居民合称“国人”。
“野”(或称“鄙”、“遂”)指广大农村,住着从事农业的“庶人”(或称“野人”)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B.实行分封制度以维护统治C.注重经济的分区经营模式D.建立闭塞的城乡交流制度4.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5.右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
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
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
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6.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在(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汉朝以后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不断进步。
下列耕作技术出现于西汉的是( )A.垄作法 B.代田法 C.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 D.江南一年两熟制3.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地主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4.关于家庭手工业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农户的一种副业B.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C.产品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D.在自然经济时代中可有可无5.明清时期我国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A.朝贡贸易发达B.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统治者实行禁海和“闭关锁国”政策D.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6.“闭关锁国”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 ( )A.造成了外贸逆差 B.阻碍了中国商品出口C.阻碍了外国商品进口 D.使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7. 15世纪中叶,西欧同东方的贸易变得更加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B.郑和下西洋,使世界商贸中心移至太平洋C.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D.当时的航海技术有限8.下列现象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是()①马可·波罗来到中国②中国开始种植玉米、烟草③人们第一次把美洲画在地图上④郑和下西洋⑤葡萄牙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9.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两个国家扮演了重要角色( )A.荷兰、英国 B.英国、法国 C.英国、德国 D.德国、美国10.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得出这一历史结论主要是由于洋务派( )A.兴办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B.筹建近代海军和海防C.创办近代教育,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D.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1.在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①烟草业②纺织业③火柴业④面粉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规模小 B.帝国主义的排挤和压迫C.技术力量弱 D.自然经济的抵制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要优先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14.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16.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强调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D.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7.我国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目的是( )①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②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③尽快将上海建成一个新的特别行政区④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断飞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8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试题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进程(1)1951年,西欧六国建立了①,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逐渐化解。
(2)后来,六国又组成②和③。
(3)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影响(1)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随着欧共体的发展,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④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原因(1)美国推动战后日本政府进行⑤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3)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⑥中,日本成为美国后勤物资的重要供应地。
(4)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5)高度重视科技和⑦等。
2.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⑧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兴起: ⑨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2.内容(1)不结盟国家共同制止⑩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2)始终奉行 ? 和 ? 的政策。
(3)20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任务是反对 ? ,同时谋求建立 ? 。
3.影响(1)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 ? 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K知识参考答案/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1)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西欧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西欧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在美苏两极格局之下,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与美苏相抗衡,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西欧才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2)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主要从殖民地获取许多重要的资源。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的相继独立,西欧各国认识到必须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行经济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八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2.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
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
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
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
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
“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3.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C.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D. 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且提高了行政效率4. 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
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
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A.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C.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十二铜表法》成文法5. “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
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
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
这表明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6. 有德国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而言,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中主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担任国家元首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C.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D.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7. 道光帝曾下达如下谕旨:一、烟价在广州已付,军费和商欠不准赔;二、平行礼可以通融;三、香港“暂行赏借”(不是割让),闽、浙沿海暂准通商,但不许长久居住。
该谕旨表明清廷()A.认可增开香港岛为通商口岸 B.坚持通过朝贡贸易与英国通商C.拒绝《南京条约》赔款要求 D.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受到冲击8. 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
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
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
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
该笑话讽刺了()A.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B.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D.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9.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
……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这段材料反映了()A.太平天国后期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 B.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C.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 D.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10.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1. 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
”这表明五四运动()A.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12.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
……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评价是指()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3. )A.中国共产党根除了“左”倾右倾错误B.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C.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力量迅速壮大D.当时全国革命形势高涨,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时机已经成熟14. 邓小平在1988年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时说,它虽然是亚洲的产物,也适用于全世界,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
“它”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C.“一国两制”的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15. 2018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了“世纪之握”,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世纪之握”的实现,主要是基于()A.海协会和海基会的长期不断努力B.国共两党对现时期两岸关系的深度思考C.两岸民众对“九二共识”的坚持D.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认可16. 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最近的20年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事件,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对此最全面理解是()A.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和平主要因素D.最和平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17.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
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18.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一五计划” “信用卡” “互联网”B.“合作社” “包产到户” “ 上山下乡”C.“三大改造”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 “民工潮” “新农村建设”19. 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消费结构B.市场意识C.小农思想D.节俭习惯20.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到:“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
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
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又见面了。
从那以后,我们只是握手。
”这些变化说明()A. 平等意识逐渐增强B. 近代风俗中西合璧C. 传统礼仪不复存在D. 演员地位逐渐提高21.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唐代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诗歌发展22.“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23.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不计成本B.工匠优秀,积极性高C.商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国家权力的支持24.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的商业革命,第二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
”其中“明清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包括()①江南市镇商业特别发达;②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③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④产生了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5.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26.“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
”在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A.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7.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
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
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
”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28.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几次大的留学热潮。
下列表格中的①、②、③处依次应该是()A.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B.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C.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D.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实业救国29.《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