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剂量学知识点总结
放射剂量科普知识
放射剂量科普知识放射剂量是用来衡量人体或物体接受到的辐射量的单位,它可以分为有效剂量和等效剂量两种。
了解放射剂量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正确评估和管理与辐射相关的风险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放射剂量的科普知识。
1. 放射剂量的定义:放射剂量是用来衡量辐射对人体或物体造成的伤害的量度。
通常用基本单位格雷(Gy)来表示,1格雷等于吸收1焦耳能量/千克。
2. 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有效剂量是用来评估人体受到辐射后患某种放射性疾病的风险的量度,单位为西弗(Sv)。
有效剂量不仅考虑辐射量,还考虑不同部位对辐射的敏感度。
3. 等效剂量(Equivalent Dose):等效剂量是用来衡量不同类型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量度,它把各种辐射的相对生物效应与其辐射量结合起来,单位也是西弗(Sv)。
4. 辐射单位转换:不同类型的辐射有不同的生物效应,因此需要进行辐射单位的转换。
常见的辐射单位包括伦琴(Roentgen)、希沃特(Sievert)、老文特(Rem)等等。
5. 本底辐射和人造辐射:本底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辐射源,包括来自地壳、太阳等自然辐射。
人造辐射则是人类活动产生的辐射源,如医疗、核电厂等。
6. 常见的放射剂量来源:医学影像检查、核电厂、航空航天、地下水、土壤和建筑材料、食物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放射剂量来源。
7. 辐射与健康: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剂量和时间。
高剂量和长期暴露于辐射下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如癌症、遗传突变和组织损伤等。
但低剂量辐射下的风险仍有争议,一般认为低剂量辐射的风险较低。
8. 辐射防护措施:对于与辐射相关的职业或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进行辐射剂量的控制,包括时间控制、距离控制和屏蔽措施。
9. 监测辐射剂量的方法:监测辐射剂量的方法主要有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两种。
被动监测是指使用个人剂量仪、衣物、食物等来测量个人或环境中的辐射剂量。
主动监测则是指使用电离室等仪器精确测量辐射剂量。
辐射剂量学基础课件
辐射防护与安全
辐射防护与安全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 和公众免受辐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辐射剂量学在辐射防护与安全中起到 关键作用,提供测量、评估和控制辐 射剂量的方法,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 的安全。
辐射防护与安全需要遵循国家和国际 标准,确保辐射源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
在核设施周围区域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和 处置场所,辐射剂量学用于监测环境辐射 水平和评估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02
辐射剂量学基础知识
辐射类型
电磁辐射
01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等。
电离辐射
பைடு நூலகம்
02
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和光子等。
非电离辐射
03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和可见光等。
放射诊断是通过放射线检查身体内部结构和病变 的方法。
2
放射诊断中使用的辐射剂量通常较低,但也需要 精确控制,以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3
辐射剂量学在放射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确保图 像质量和患者安全。
核医学成像
核医学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体内 分布的差异,进行疾病诊断和功能研究。
核医学成像中使用的辐射剂量较低,但需要精确 控制,以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辐射单位
伦琴(R)
表示X射线和γ射线的辐射剂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拉德(rad)
表示电离辐射剂量,是常用的单位。
希沃特(Sv)
表示全身剂量当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人体对辐射的响应
急性辐射病
当人体受到大剂量辐射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辐射剂量学
辐射剂量学什么是辐射剂量学?辐射剂量学是研究辐射对生物体和环境的影响的科学。
它涉及测量辐射剂量、评估与辐射剂量相关的风险,并制定保护和控制策略。
辐射剂量学是核能、医学辐射、放射性废物管理以及任何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的辐射源的管理和监控的基础。
辐射剂量的测量辐射剂量是指辐射能量传递给物质的程度。
辐射剂量的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辐射探测器进行直接测量,或者通过间接方法测量放射性同位素在物体中引起的化学、生物效应。
辐射剂量通常用单位「Gy」(戈瑞)来表示,1 Gy等于每千克物质所吸收的1焦耳辐射能量。
辐射剂量计辐射剂量计是用于测量辐射剂量的设备。
它可以用于监测辐射暴露水平,保护工作人员免受辐射的伤害。
常见的辐射剂量计包括:•个人剂量计:这是佩戴在个人身上的辐射剂量测量仪器,它用于监测工人在辐射环境中的辐射暴露水平。
•墙面剂量计:这是固定在工作场所墙上的辐射剂量测量仪器,用于评估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
•环境剂量计:这是监测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测量仪器,用于评估居住环境或自然环境的辐射水平。
使用辐射剂量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辐射剂量的分布情况,并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辐射剂量的风险评估辐射剂量与生物体的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高剂量的辐射暴露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而低剂量的辐射暴露可能引起长期的慢性健康问题。
辐射剂量的风险评估是评估与辐射剂量相关的潜在风险,如癌症、遗传突变等。
辐射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辐射剂量的测量和估算、生物效应的评估等。
根据不同的辐射源和不同的暴露情况,评估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然而,无论何种评估方法,其目标都是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的危害。
辐射剂量的保护与控制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辐射的危害,辐射剂量的保护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标准和准则:制定和遵守国际标准和准则,确保辐射活动的安全性,并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利益。
2.辐射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辐射安全设施,确保辐射活动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辐射剂量学知识点总结
在低原子序数取介质中 D E .P
L
dE
(5)过渡平衡
5、比释动能与注量的关系(单能、具有能谱分布的推导)
①.对单能单向的不带电粒子辐射场
在体积元dadl中:
d tr ( tr ) E dadl
dm dadl
K ( tr / ) E ( E tr / ) E
6、百分深度剂量(PDD)定义:体模中射束轴上某一深度z处的吸收剂量 Dz与最大值点的吸收剂量Dm以百分数表示的比值,用p(z)表示。 7、组织-空气比(TAR)定义:体模中射束轴上给定点的Dz与空气中同一 点处小块体模材料达到电子平衡时D0之比。 8、衍生辐射场:为使定义的剂量当量有明确的涵义,需要对辐射场加以 说明,实际的辐射场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由实际辐射场抽象出来的, 具有某些规定特性的辐射场。 9、在弗里克剂量计中,辐射化学产额? • 答; 电离辐射授与某一物质的平均能量为1J时,产生、破坏或变化了的 某一特定实体X的物质的平均量,用G(x)表示,mol.J-1 或 mol.kg.Gy-1,也有时用(100eV)-1作单位,1mol.J1V)-1 =9.648×106(100eV)-1。以弗里克剂量计为例, 足氧的情况下,在弗里克溶液中三价铁离子的产额与氢基、羟基、过 氧化氢产额关系 :
质量辐射阻止本领(S/ρ)r
1 ( S / ) r dEr / dl
总质量阻止本领S/ρ定义:设带电粒子在质量密度为ρ的介质中、穿过距离dl时损失能 量的期望值为dE,则dE除以ρdl的商叫做物质对带电粒子的总质量阻止本领,记作S/ρ。
总线阻止本领S:S=dE/dL
S dE / dl
Rout
Rin dV
第二章 辐射剂量学I
辐射与防护主讲:张玲玲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课堂回顾概述辐射的分类辐射的特点我国辐射环境及监控技术现状辐射的用途第二章辐射计量学主讲: 张玲玲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第一节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一、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1、放射性活度(A)定义: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放射性原子核所产生的核转变数。
国际单位:贝可(Bq)曾用单位:居里(Ci)1Ci=3.7 ×1010Bq1Bq表示每秒钟发生一次核转变典型成年受检者在各种核医学诊断中的活度指导水平检查项目放射性核素每次检查常用的最大活度/MBq甲状腺甲状腺显像甲状腺癌转移灶(癌切除后)甲状旁腺显像131I99mTc131I201Tl99mTc20200400807402、照射量(X)定义:表示γ射线或X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能力大小的辐射量。
国际单位:C/kg曾用单位:琴伦(R)1R=2.58×10-4 C/kg应用条件:X、γ射线;介质为空气有些文献提到介质的照射量时,是指在介质中放置少量空气后测得的照射量值。
照射量是在X 、γ射线,在空气中,单位体积元内产生的全部电子均被阻留在空气中时,形成的总电荷除以该体积元空气质量。
其定义式为:式中,X - 照射量,C/Kg;dQ - 射线在质量为dm 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正电子和负电子)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的一种符号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C ;dm - 受照空气的质量,kg 。
照射量率是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
定义式为式中, - 照射量率,C/(kg ·s);dX - 时间间隔dt 照射量的增量,C/kg ; dt - 时间间隔,s 。
某些常见辐射源(X 或γ)的辐射水平dmdQ X =dtdX X =∙∙X3、比释动能 (K )定义: X 或γ光子等非电离辐射粒子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物质中原子核外电子接受能量形成次级粒子射线,在单位质量的物质中,不带电粒子转移给带电粒子的全部初始动能之和叫作比释动能。
辐射剂量学笔记2
四、.,c a m K x D 和的关系 ..m c m k c a D K f K == m x D f X =()/()k en m en a f μρμρ=()()/()()k a en m en a k a w W f f e e μρμρ==习题:11、12、16第四讲 辐射防护学量(Quantities used i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 一. 剂量学量描述的内容及特点1. 电离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a. 能量转移多少,作用的强弱,x κ。
b. 作用介质接受能量大小D 。
2. 特点:.没有跟生物效应相关联。
.没有考虑辐射类型和能量对生物效应的影响。
.没有考虑对于辐射的相对敏感性。
二. 当量剂量H r1. 器官剂量D T (Organ dose )TT TD m ε=--T ε授与组织或器官的总能量,T m 组织或器官的质量(<10g —>70kg for the whole bady ) 2. 品质因数(Quatity factor )Q•随机性效应发生的概率跟辐射的类型和能量以及电离辐射授予物质的能量在微观空间分布上的那些特征(辐射品质)有关的。
引入品质因数Q 来描述之。
•Q-L 关系Q 是L 的函数,Q (L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简化R •ICRP 在1990年60号报告中指出:由于辐射生物信息的不确定性.用Q(L)修正的吸收剂量来反应受到高LET 辐射照射导致较高的损伤概率的详细而精确的内在联系是不合理的推断. •W R 代替Q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biological information. b. A variety of exposure circumstance.c. Inspection of the results of traditional.d. Calculations of the ambient dose equival out. •辐射类型和能量 W A 光子(所有能量) 1电子和μ子1中子 < 10kev 10kev to 100kev > 100kev to 2Mev > 2Mev to 20Mev > 20Mev 5 1020 10 5质子(不包括反冲质子)>2Mev 5α粒子、裂变碎片、重核20 •辐射权重因子同辐射种类和能量有关,但与器官或组织无关。
辐射剂量学知识点
一、填空、简答所涉及的重点:1、注量(尤其注意各向同性场)2、立体角的辐射度3、各个量的谱分布4、注量与径迹长度关系(注意推导)5、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方式、沉积方式、能量损失因素6、高能中子损失能量方式7、分清哪些量是表征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8、不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的三个重要效应(八字)9、比释动能概念知道其与注量关系、点源的比释动能计算、不同介质比释动能的表达式10、照射量定义及单能光子场的表达式P54、X、r射线的理解、点源照射量率的计算11、吸收剂量的概念12、自由空气电离室(设计、条件)13、吸收剂量与比释动能的区别和联系(注意什么情况下吸收剂量表示比释动能)14、腔室理论中B-G腔室成立条件、腔室理论中介质吸收剂量与室壁吸收剂量的关系(厚壁与薄壁)、照射量关系P11115、腔室中带电粒子描述16、刻度因子只需要了解大概是什么个情况(估计不考)17、中子与r辐射场如何测量18、剂量计主要指标19、量热计的类型及量热计在计量计中的地位(对于基准传递做大致了解就好啦)20、化学剂量计中要掌握伏里克剂量计(组成与配置)及三价铁、二价铁产额关系式、辐射化学产额21、吸收剂量计算(这个不考)22、热释光剂量计超限性解释(估计会考成简答题的概率很大)23、固体核计量计(SSD)能探测什么,不能探测什么24、外照射中体模概念机RCRU球(大小、指标)(它的推导不用看)25、体模中剂量、参考点(绝对)测量(这个两颗星重点推荐)26、百分深度剂量(两颗星重点推荐)及组织空气比(可与吸收剂量联系)27、外照射中射野中某一深度计算(P212例题,此类型必考但不是原题)28、内辐射中衍生辐射场概念、内辐射计量学中滞留函数及参考人、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待积当量与有效剂量29、工作环境居留因子分布情况30、ICRP模型计算、照射分为哪三类、人工辐射源分类、开放性辐射区分类及中国是如何划分的、外辐射防护三要素、内辐射防护原则(八字原则)、辐射防护限值、放射性污度的定义31、互异定理解释、放射性核素的分组及常见核素32、天然辐射源、环境监测使用量、X、r对人体的影响33、窄束衰减规律、宽束对积累因子的影响、积累因子的选取、不同辐照下不同屏蔽材料的选择34、不确定性效应与受照的关系35、天然辐射(2.4msv)36、控制区橙区的环境剂量率(2-100msv/h)37、中子与人体组织有哪几种作用类型(一颗星重点推荐)38、知道哪种剂量计不需刻度39、内照射防护基本原则(5条)及各原则意义与相应条件40、核事故的分类(5种)41、库室模型二、计算(可能涉及到的重点计算)1、化合物中组织本领计算2、比释动能计算3、点源计算4、当量剂量与有效剂量的计算、5、半价层厚度及屏蔽层厚度的计算6、空腔电离室、介质、室壁吸收剂量的计算7、线源的计算8、照射率计算9、库室模型(估计必考)P251、子孙衰变P25410、X射线机的发光常数。
第三讲辐射剂量学基础
• 又叫直接电离粒子,是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带电粒子,
如β射线、质子和α粒子等(也就是带电电离粒子)
第三讲辐射剂量学基础
• 间接电离辐射
• 又叫间接电离粒子,是能够释放出直接电离粒子的
非带电粒子,如光子、中子等等。 • 无论在空间,还是在介质内部,凡电离辐射在其中通过、
传播以至经由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传递的整个空间范围,称
D a(en D m (en
) )m a D mD a( (e en n
)m )a
3.3 85(( een n))m aXfmX
第三讲辐射剂量学基础
•同理当照射量 率 X 的单位为C/kg·s时,处于空气中同
一点处组织中的吸收剂量率
Dm fmX
各种物质的fm值可由培训教材表3.2得到 ,fm是 由照射量(C/kg)(率)换算到吸收剂量(Gy)(率)的一 个换算因子,其单位是J/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第三讲辐射剂量学基础
第三讲 辐射剂量学基础
第三讲辐射剂量学基础
主要内容
• 一、电离辐射 • 二、辐射量和单位 • 三、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 四、辐射剂量监测原理与方法
第三讲辐射剂量学基础
一、电离辐射
第三讲辐射剂量学基础
• 辐射
• 是指某种物质或设备发出的粒子。
• 如X射线、 γ射线、中子、质子、电子、α射 线、β射线。
K dK dt
比释动能率的法定单位是戈/秒、戈/ 小时等。它的非法定单位与吸收剂量 率单位相同。
第三讲辐射剂量学基础
•照射量
•定义:X或γ射线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击出的全部次级电子完 全被阻停时,在空气中产生一种符号的带电粒子(电子或正 离子)的总电荷量dQ。
辐射剂量学基本知识以及热释光检测技术
辐射剂量学基本知识以及热释光检测技术辐射剂量学是用理论或实践的方法研究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传递的规律,并用来预言、估计和控制有关的辐射效应的学科。
辐射剂量学的研究和应用,早期仅限于医疗方面,今天,它已成为一个专门的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于辐射防护、医疗、生产和科研等各个方面。
辐射剂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离辐射能量在物质中的转移、吸收规律;受照物质内的剂量分布及其与辐射场的关系;辐射剂量与有关的辐射效应的响应关系以及剂量的测量、屏蔽计算方法等。
从而为研究辐射效应的作用机理、实施辐射防护的剂量监测和评价、进行放射治疗与辐射损伤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常用辐射剂量估算及测量方法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测量,另一类是采用回顾模拟(或估算)方法进行事故剂量重建。
在直接测量方法中,用的较多的是热释光测读仪器(TLD),它主要有两部分,测读器和TLD剂量元件。
TLD剂量元件的基本材料是LiF(Mg,Cu,P)等热释光材料。
这类材料能将辐射沉积在它上面的能量较长时期稳定的储存起来,当用测读器加热测读时,这些能量就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通过对这些光的测量来进行剂量测量。
这种方法最突出的两个优点是:①只要适当选择,可以选择到人体组织等效性特别好的热释光材料,例如,LiF(Mg,Cu,P);②测量范围很宽(0.01mGy – 10Gy),这几乎含盖了我们比较关心的整个领域。
我们所讨论的热释光是指物质受到电离辐射作用后,在加热过程中释放出光的现象。
这是一种早已经发现的现象,在3000余种天然矿物中大约有四分之三具有这种特性。
不仅是无机晶体和玻璃,而且在很多有机化合物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而LiF成为热释光探测器的历史课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部Daniels教授的研究。
但1956年后停滞。
1960年由Cameron参与指导,威斯康星大学又恢复LiF热释光研究工作。
六十年代后期,对热释光研究更加普遍,并出现商品性热释光探测元件。
辐射剂量学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辐射剂量学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1 辐射剂量学简介
1.1 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辐射 我们生存的大自然里,辐射和阳光、空气、水同时存在,因为它无色、无味、无臭,人 体无法直接感应,使得大家对于辐射有莫名的恐惧感。媒体有关辐射安全的炒作性报导,几 乎使人人闻辐色变。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始终伴随有辐射,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的生存已离不开辐射: 例如, 太阳中就有这类辐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宇宙射线;土壤、岩石、水、植物、动物中也都存 在放射性,这些造成了地球的本地辐射;在我们吃的食品中都含有 40K,40K 就有放射性。 现代医学、 农业和工业已离不开核技术的应用, 可以说放射性给我们现代文明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人类在一百多年前发现辐射以来,就尝试应用于许多层面,如 X 光照射、农产品保 鲜与飞机结构检测等, 皆带给了我们许多的方便。 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已经少不了辐射的应用。 1.2 辐射是什么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辐射是什么,能利用它的优点,而避开它的危险性,不再只是莫名的 害怕。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首先介绍辐射究竟是何种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有哪 些特性以及如何与物质,如人体等发生作用。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解开这些疑问吧! 辐射,像光一样,是一种能量,如 γ 射线等的电磁波,又如 β 射线等的高速粒子流。通常 我们依它们能量的高低或电离物质的能力,分成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大类: 非电离辐射:指能量低无法产生电离的辐射,例如太阳光、灯光、红外线、微波、无线 电波、雷达波等。 电离辐射:指能量高,能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的辐射。以后讲的辐射都是指电离辐射。 早在 1895 年 11 月,德国物理学教授伦琴 (Roentgen) 发现一种眼睛看不见但能穿透物 质的射线。因不知其名,故称为 X 射线,俗称 X 光。随后不久便发现了 X 射线会使空气电 离而导电。紧接着在 1896 年 2 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 (Becquerel) 发现铀的化合物会发 出一种不同于 X 射线,但也具有穿透能力使照相底片感光的射线,当时称它为铀放射线。 他是第一位发现放射性的人。1898 年 7 月在法国巴黎,居里 (Curie) 夫妇两人首次自沥青 铀矿中提炼出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钋 (Po) 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同年 12 月又成功 地分离出另一新元素镭 (Ra) 。 「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个名词就是居里夫人所创的。同在 1898 年,威廉韦恩发现了带正电的质子,1899 年原籍纽(新)西兰的拉瑟福德 (Rutherford) 发现了带 2 个正电单位的 α 粒子,称为阿伐射线;还证明了带一个负电单位的贝他 (β) 射 线就是电子。在 1900 年韦拉特 (Villard) 发现另一种电磁波射线,能量比 X 射线还高,命 名为加马(γ)射线。不带电的中子是最后被发现的,迟至 1932 年 2 月才由查兑克 (Chadwick) 发现。至此人类对原子核里面的构造,才有较清楚的了解。 上世纪 30 年代初期,人们已开始认识了原子的构造 :原子的中心为原子核,内含质子 和中子,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原子核的外面有电子,像行星绕太阳一般,遵循着固定的轨 道绕着原子核旋转。我们把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称作质量数,例如钴-60,记成 60Co,它有 27 个质子和 33 个中子,其质量数为 60。
辐射剂量与防护期末复习资料
三类照射:
职业照射 限于在正常场合下能合理地视作运行管理部 门负有责任的那些情况下在工作中受到的
照射
医疗照射
限于作为其本身的医学诊断与治疗的一个组成 部分的个人所受到的照射,以及知情并愿 意在诊断或治疗 中帮助扶持病人或使之舒适的人(不是职业照射)所受的 照射
公众照射 公众照射包括职业照射及医疗照射以外的所 有其它照射,来自天然源的照射是公众照射
不成立的条件为: 1)辐射源附近; 2)两种物质的界面; 3)高能辐射. 八、辐射剂量学中使用的量 (1)授予能 :某一能量沉积事件的授与能,表示某个电离粒子或某一组相关的电离粒子在指定体 积 V 内 发生的所有的相互作用中沉积能之和。
(2)吸收剂量 D(描述某一点):单位质量受照物质中所吸收的平均辐射能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 辐射和受照物质,与一个无限小体积相联系的辐射量.受照物质中每一点都有特定的吸收剂量数值.
二、辐射防护的作用 (1)辐射防护即从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入手来进行防护,如对不同的辐射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护方法, 限制剂量和分次照射以使辐射损伤所发生的可能性最小. (2)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1)外照射 2)内照射 3)放射性核素的体表沾染
三、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效应(按剂量-效应关系分) 定义
种类
随机性效应 (不可防止)
线性无阈,效应发生几率与受照剂量大小有关,严 恶性肿瘤 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无关
确定性效应 (可防止)
存在剂量阀值,超过该阀值效应一定会发生,严重 白 内 障 、 造 血 障
程度与受照剂量有关
碍、皮肤良性损伤
效应(案效应发生的个体分) 躯体效应
遗传效应
效应(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 近期效应
fK (tr / ) E 其中 fK 为比释动能因子 (2)使用剂量换算因子:(dH)
辐射剂量学基础
整理课件
14
b. 扩展场 假设的辐射场内,注量及其角度和能量
分布在关心的体积(参考点)内都相同时,这 个辐射场称之为扩展场。
c. 扩展和齐向场 注量为单一方向的扩展场。
整理课件
15
2.2.3.2 周围剂量当量 H*(d)
辐射场中某一点的H*(d)是在相应的扩展和 齐向场中,在ICRU球内与齐向场方向相反的半 径上,其深度为d处的剂量当量。其单位为J·kg1, 其 单 位 的 专 用 名 为 希 沃 特 (Sv) 。 应 注 意 的 是 , H*(d)的表述应包括参考深度d,为简化符号,d 可以用mm为单位的量来表示。
整理课件
16
对强贯穿辐射,d常用10mm这个深度, 因而此时周围剂量当量可表示为H*(10)。 对弱贯穿辐射,其皮肤深度为0.07mm,眼 晶体深度为3mm,并分别表示为H*(0.07) 和H*(3)。
整理课件
17
2.2.3.3 定向剂量当量 H’(d,Ω)
辐 射 场 中 某 一 点 的 H’(d,Ω) , 是 在 相 应 扩 展 场 中 , ICRU球内的特定方向Ω的半径上,深度为d处的剂量当量。 其单位为J·kg1,单位的专用名为希沃特(Sv)。应注意的是, 表述H’(d,Ω)应有参考深度d和方向Ω的说明。为表示简单, d可以用mm为单位的量来表示。对弱贯穿辐射,皮肤和眼 晶体的定向剂量当量可以分别表示为H’(0.07,Ω)和H’(3,Ω)。 对强贯穿辐射,深度常用10mm,可表示为H’(10,Ω)。
0.12
皮肤
0.01
0.12
骨表面
0.01
0.05
其余器官
0.05
0.05
整理课件
28
个人监测方法是在核和辐射事故情况下评价个 人内照射剂量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够快速 地给出比较直观、有效的结果。
《核辐射剂量学》笔记整理
10.授与能ε:物质中以电离、激发方式沉积的辐射能量。
11.吸收剂量D:电离辐射授与某一体积元中物质的平均能量除以该体积元中物质的质量的商源自(针对“点”的概念;对所有射线适用)
单位:戈瑞,1Gy=1J/kg;(拉德,1rad=0.01Gy)
1.腔室:在介质中置入可以确定介质吸收剂量的敏感元件,因其密度可能与介质的相差较大,材料成分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在介质内构成一个连续的区域—腔室。
2.法诺定理:受注量均匀初级辐射(为X射线或中子)照射 的给定组成的介质中的次级辐射注量也是均匀的,且 与介质的密度以及介质密度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变化无关。
3.B-G条件(两条基本假设):
7.照射量X:X、γ射线,在空气中,单位体积元内产生的全部电子均被阻留在空气中时,形成的总电荷除以该体积元空气质量。
单位:C·kg-1 1R=2.58×10-4 C·kg-1
8. ;(e/W)a表示照射量是X或γ射线在空气中的碰撞比释动能的电离当量; 是光子在空气中的碰撞比释动能。
9.不管电离辐射带电与否,它们都是通过带电粒子的电离激发过程向物质传递能量的。
x-rays:a.轫致辐射x射线,由带电粒子在原子核库仑场中慢化而产生的电磁辐射。
b.特征x射线,由原子电子能级改变而产生的电磁辐射。
7.线能量转移系数tr:光子在吸收介质中穿行单位长度距离时,光子转移为带电粒子的动能占总能量的份额。P33
第二章计量学基本概念
1.作用阶段:
第一阶段:由不带电粒子 →次级带电粒子(PE、CE、PP等);比释动能K描述
第二阶段:次级带电粒子 →作用介质(碰撞);吸收剂量D描述
2.体积V中的转移能εtr:
【精品】第二章辐射剂量学
第二章辐射计量学主讲:张玲玲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课堂回顾一、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放射性活度;照射量;照射量率;比释动能;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率;剂量当量;有效剂量当量;待积剂量当量;集体剂量当量;集体有效剂量;剂量当量负担和集体剂量当量负担二、与辐射防护有关的量与概念关键人群组;关键照射途径;关键核素;危险度;危害随机性效应;非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四、剂量限制体系辐射防护原则;基本限值;导出限值;管理限值导出限值定义:根据基本限值,通过一定的模式导出一个供辐射监测结果比较用的限值,这种限值称为导出限值。
引出导出限值的原因:辐射防护监测中,测量结果很少能直接用剂量当量来表示。
为了管理目的,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人可以根据最优化原则,对辐射防护有关的任何量制定管理限值。
必须严于基本限值或导出限值。
第二节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电磁辐射定义回顾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相互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
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H一、电场强度E定义:是用来表示电场中各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匀强电场中,场强公式是:E=U/d式中,U是电场中某点的电势d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一般单位:V/m(伏/米)、mV/m(毫伏/米)、μV/m(微伏/米)。
表示电场干扰大小时:dB(分贝)微波领域,电磁场的强弱常用功率密度表示:W/cm2(瓦/厘米2)、mW/cm2(毫瓦/厘米2)、μW/cm2(微瓦/厘米2)二、磁场强度H定义:在任何磁介质中,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同一点上的磁导率u 的比值,称为该点的磁场强度。
定义式:H=B/u式中,B-磁感应强度u-磁导率单位:A/m(安/米)、mA/m(安毫/米)、μA/m(微安/米)三、射频电磁场高频与甚高频的电场强度单位:▪ V/m (伏/米)、mV/m (毫伏/米)、μV/m (微伏/米)、dB (分贝) 特高频单位:▪ W/cm 2(瓦/厘米2)、mW/cm 2(毫瓦/厘米2)、μW/cm 2(微瓦/厘米2) 四、其他常用的表示电磁辐射强度大小的单位1、功率 辐射功率越大,辐射出来的电、磁场强度越高,反之则小。
辐射剂量与防护(精简版)+重点
辐 射 剂 量 与 防 护 (精简版)1. 内照射与外照射的不同之处?答:内照射:体内放射性核素产生的照射。
开放源,持续照射,直至核素衰变完或排出体外。
外照射:体外放射性核素产生的照射。
封闭源,间断照射。
内、外照射的特点2. 内照射防护基本原则?答: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3. 待积有效剂量评价方法?答:利用ICRP78号出版物及其他资料提供的图表,可以方便地由生物分析数据和全身测量结果求得摄入量,进而计算出待积有效剂量。
4. 写出下列库室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解:分析题意,得如下: 1121()r dq dt i q λλ=-+21212425232()r dq dt q q λλλλλ=-+++3232353()r dq dt q q λλλ=-+4242454()r dq dt q q λλλ=-+52524543535r dq dt q q q q λλλλ=++- 5.解:分析题意,得如下: ()11311q i dt dq λλγ+-=()225242322q i dt dq λλλλγ+++-= ()3342231133q q q dt dq λλλλγ+-+=()4462243344q q q dt dq λλλλγ+-+= ()5562255q q dt dq λλλγ+-=64465566q q q dt dq γλλλ-+= 6. 简述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的区别联系?答:适用范围:D 任何不带点与带电粒子和任何物质;K 不带电粒子如X 和γ光子等和任何物质;X 仅X 和γ射线,且仅限于空气介质。
计量学含义:D 表征辐射在所关心的体积内沉积的能量,可以来自体积内或外,K ,表征不带电粒子在所关心的体积内交给带电粒子的能量,不必注意这些能量在何处,以何种方式损失,X 表征X 或γ射线在所关心的体积内交给次级电子用于电离,激发的那部分能量。
辐射剂量学基础
辐射剂量学基础一、照射量:X射线或r射线在质量为dm的空气中释放出的全部正、负电子,完全被空气所阻止时形成的同种符号离子的总电荷绝对值dQ与空气质量dm之比(图22),称为照射量(exposure)。
即:X=dQ/dm照射量是直接度量X射线或r射线对空气电离能力的量。
照射量的国际制单位:C • kg-1(库仑•千克-1)旧的专用单位:R(伦)、mR或µR1 C • kg-1 = 3.876×103 RX或γ 射线-------------单位质量的空气---------产生的电荷值图22. 照射量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称为照射量率(exposure rate)(),= dX/dt照射量率的国际制单位:C • kg-1 • s(库仑•千克-1 •秒);旧的专用单位:R • s(伦•秒)、mR • s或 R • s二、吸收剂量电离辐射授予单位质量物质的平均能量dε与该单位物质的质量dm之比,称为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即:D= dε/dm 吸收剂量是反映被照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
吸收剂量的国际制单位:Gy(戈瑞),1Gy即1kg被照射物质吸收1J的辐射能量(1Gy=1J • kg-1)旧的专用单位:rad(拉德) 1 Gy =100 rad射线-----------单位质量物质------所吸收的平均能量图23. 吸收剂量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称为吸收剂量率(absorbed dose rate)(),= dD/dt吸收剂量率的国际制单位:Gy • s(戈瑞• 秒);旧的专用单位:rad • s(拉德• 秒)三、当量剂量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电离辐射量。
它不仅与吸收剂量有关,而且与射线种类、能量有关,当量剂量是在吸收剂量的基础上引入一与辐射类型及能量有关的权重因子(ωR)得到:HT,R=ωR∙DT,R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不带电粒子:窄束衰减和衰减系数 dN=-Nμdx (μ为线衰减系数)
辐射份额Y(E)
线能量转移系数tr:光子在吸收介质中穿行单位长度距离时,光子转移为带电粒子的
•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μen/ρ表示光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时,入射光子能量中转
移给次级电子能量的碰撞损失份额。
2、一个各向同性的γ点源的活度为A,能量为hνi的γ射线的 产额为ni,源的自吸收以及空气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忽略, 距离γ点源r处的γ光子的注量率φ=A/(4π r2) ∑ ni 能量注量率ψ=A/(4π r2) ∑ ni hνi 3、比释动能描述对象? • 答:比释动能是描述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转移能量的第一 阶段的一个物理量 • 比释动能K是感兴趣点P处单位质量介质中转移给带电粒 子的能量(动能)的期望值,其中包括轫致辐射损失的能 量,但不包括由一个带电粒子转移给另一个带电粒子的能 量。 γ射线对物质的电离作用两步过程 • 第 1 步初级作用:三种作用效应(与原子序数Z有关-八字 关系) •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产生次级电 子 • 第 2 步次级作用:电离效应 次级电子使物质原子电离
50
0
50a hj50 t dt I 0
0
50a hj t dt I
0
50a 当Ì =I时, j 50 H 50, j I h j t dt ,所以若每年摄入的指 H 0 定放射性核素的活度为I,则连续射入50年后的 H 等于一
1、注量、通量、注量率 • 。 注量:表征辐射场的空间疏密程度。特例:单向辐射场 • 定义: Φu=dN/da┴ 为单向辐射场的粒子注量。(可理解为进入单位垂 直截面小球的粒子数)一般情况:各向辐射场 • ①粒子注量Φ:Φ=dN/da,m-2 dN进入小球体的粒子数。 • da 小球体截面积,单位m2。 粒子注量,单位m-2。 • ICRU定义:辐射场中某一点的注量,是进入以该点为球心,截面积为 da的小球体内的粒子数dN除以da的商 • 注量与径迹长度关系:粒子注量等于单位体积内的径迹总长度 • ②能量注量Ψ:Ψ=dR/da,j.m-2 • 定义:进入单位截面积的球体内的所有粒子能量之和(不包括静止能 量) • dR 粒子能量之和,单位 J。, 能量注量,单位 J/m2。 • 粒子注量率φ:φ=dΦ/dt=d2N/dadt,m-2s-1 • d 时间间隔d t 内粒子注量的增量。 φ 粒子注量率(即为粒子通 量密度),单位m-2s-1。 • 能量注量率 ψ : ψ=dΨ/dt=d2R/dadt,j.m-2.s-1(w.m-2) • 式中, d 时间间隔d t 内能量注量的增量。 能量注量率,单 位Jm-2s-1。
j 50
年摄入的放射性物质的H50,j。 讨论: *摄入的时间分布或速率的不同将影响体内各组织中的放射 性活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但是摄入后50年期间的总积分 活度则与摄入的时间分布无关。
U 即: 50 T uIt dt u TIt dt uI ,其中μ为瞬时射入1Bq放射
eu , j dE
(3)δ粒子平衡(Delta particle equilibrium) 描述带电粒子辐射场 •定义:
div 0
D
j Ecut , j
•D的表达:来自 E . P. jSc.l . j
[1 Pcol . j ( E )]dE
其中Pcol,j表示初级带电粒子通过电子库仑碰撞损失 的能量中,转变成受激原子退激发时放射的特征X射线 和释放的δ粒子在慢化过程中产生的轫致辐射两部分光 子电离辐射能份额。 在低原子序数介质中,Pcol . j 0 ,故D可简化为
dRc ,in dRc ,out div c 0
• 典型例子:
a. PE,C处处相等;
b.均匀的带电粒子发射体 V内存在CPE c.均匀不带电粒子辐射场照射,不带电粒子释放的带电粒子 •对不带电粒子辐射场,在CPE下
D Kc
j
Ecut , j
e , j ,u
14、待积剂量当量---Sv(J.kg-1)
①、定义:个人在单次摄入放射性物质后,与某一指定 组织内接受的剂量当量率在摄入后50年内的时间积分。
H 50. j
50a
0
H j t dt I
50a
0
h j t dt
I:t=0时摄入的放射性活度。 ②、连续摄入50年的当量剂量率Hj(50) 设摄入速率为Ì ,则在t—t+dt时间的间隔内摄入的放射 性核素在t=50a时靶组织j中产生的当量剂量率为Ì j(50-t), dth 故有: 50 a H I dthj50 t
化合物中的阻止本领:可以用化合物中每种元素阻止本领的重量加权求得: fi为指定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重量份额。 ( S /
)c.m fi ( S / )c.i
i
对带电粒子:定限碰撞阻止本领L∆/ρ:定义:L∆/ρ=(dE/dl)∆/ρ
• • • • • • • • • • • dE为带电粒子在密度为ρ的介质中穿行距离为dl时,由传递能量小于指定值∆的碰撞而 损失的能量的数学期望值。 L∆亦叫传能线密度LET(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特定能量的带电粒子在介质中穿行单位长度路程时,由能量转移小于某一指定值 的历次碰撞所造成的平均能量损失。 L∞=Sc, L∞/ ρ=(S/ ρ)c 辐射阻止本领: (S/ρ)r与z2/m2成正比, 重粒子可忽略不计。低能电子(S/ρ)c值较大, 高能电子(S/ρ)r值较大。 散射本领、射程 产生一对离子所消耗的平均能量W N=N0e-μx μ:光子在物质中穿行单位距离时,平均发生总的相互作用的几率。 定义质量衰减系数为μ/ρ。质量能量转移系数μtr/ρ cm2/g 动能占总能量的份额。 cm-1
质量辐射阻止本领(S/ρ)r
1 ( S / ) r dEr / dl
总质量阻止本领S/ρ定义:设带电粒子在质量密度为ρ的介质中、穿过距离dl时损失能 量的期望值为dE,则dE除以ρdl的商叫做物质对带电粒子的总质量阻止本领,记作S/ρ。
总线阻止本领S:S=dE/dL
S dE / dl
G( Fe ) 3G( H ) G(OH ) 2G( H 2O2 )
3
• 不足氧的情况下,一个三价铁离子的产额对应相同的氢基产额。
10、照射量X (Exposure )
①.定义(Definition) X、γ射线,在空气中,单位体积元内产 生的全部电子均被阻留在空气中时,形 成的总电荷除以该体积元空气质量。 dQ x dm
dQ为光子在质量为dm的空气中释放的全部电子(包括负电子 和正电子)完全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所产生的一种符号离 子总电荷的绝对值。次级电子的轫致辐射被吸收而产生的电离电荷,不包括在dQ之
d m
内;dm之外释放的次级电子,在dm之内产生的电离电荷,不包括在dQ之内;
dm-体积元内空气的质量。
单位:C· -1 1R=2.58×10-4 C· -1 kg kg
en e W
②另一个定义式
X
• 11、体模 : 在辐射防护、放射治疗和辐射加工中,为了模拟测量和计 算受外部辐射源照射的人体、实验动物或辐照产品中的吸收剂量分布, 设计或制作的一些具有约定尺寸和材料组成的模型。 • 12、典型的体模: ICRU球 是一个组织等效球形体模,求的直径为 30cm,密度为1g· -3,材料的质量成分为氧76.2%、碳11.1%、氢 cm 10.1%、氮2.6%。 • 13、参考人:为了给职业照射控制标准提供一个共同的生物学基础,规 定的一种假想的成年人模型。 • 14、确定性效应:辐射的确定性效应是一种有“阈值的效应,受到的剂 量大于阈值,该效应就发生,而且其严重程度与所受的剂量大小有关, 剂量越大后果越严重。 • 随机性效应: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的那些效应,其效应后果 的严重程度与所收受剂量没有关系。 • 13、有效剂量 :随机性效应概率与当量剂量的关系与受照组织或器官 有关,人体受到的任何照射,几乎总是不止涉及一个器官或组织,未来 计算收到照射的有关器官和组织带来的总的危险,相对随机性效应而言, 在辐射防护引入了有效剂量E= ∑WT(剂量当量)· HT(权重因子) 当所考虑的效应是随机效应时,在全身受到不均匀照射的情况下,人体所 有组织或器官的加权后的当量剂量之和。单位:希沃特,1Sv=1J/kg
描述带电粒子的物理量 碰撞阻止本领: 线碰撞阻止本领 dE : 带电粒子在介质中每单位路径 长度上电离损失的平均能量。 dl col 1 dE 质量碰撞阻止本领 线碰撞阻止本领除以密度,消除密度的影响。 : dl col 辐射阻止本领:
线辐射阻止本领Sr
6、百分深度剂量(PDD)定义:体模中射束轴上某一深度z处的吸收剂量 Dz与最大值点的吸收剂量Dm以百分数表示的比值,用p(z)表示。 7、组织-空气比(TAR)定义:体模中射束轴上给定点的Dz与空气中同一 点处小块体模材料达到电子平衡时D0之比。 8、衍生辐射场:为使定义的剂量当量有明确的涵义,需要对辐射场加以 说明,实际的辐射场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由实际辐射场抽象出来的, 具有某些规定特性的辐射场。 9、在弗里克剂量计中,辐射化学产额? • 答; 电离辐射授与某一物质的平均能量为1J时,产生、破坏或变化了的 某一特定实体X的物质的平均量,用G(x)表示,mol.J-1 或 mol.kg.Gy-1,也有时用(100eV)-1作单位,1mol.J1=6.022×1023 ×1.6022×10-19(eV)-1 =9.648×106(100eV)-1。以弗里克剂量计为例, 足氧的情况下,在弗里克溶液中三价铁离子的产额与氢基、羟基、过 氧化氢产额关系 :
针对“点”的概念;对所有射线适用。
d 电离辐射授与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