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说课讲解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_17
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一、中考考点分析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与欧洲的地理位置;2、重点理解并掌握亚洲与欧洲的地形和气候的主要特征;3、运用有关资料叙述亚洲及欧洲的人文环境;二、教材分析从本章开始,将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知识,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很重要,知道分析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入手。
具体而言,要着重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对分析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已较为熟悉,且大部分拥有了一定的读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的复习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主,通过采取让学生结合学案进行课堂展示的形式对本节知识进行复习,期望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的同时,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与欧洲的地理位置;(2)、重点理解并掌握亚洲与欧洲的地形和气候的主要特征;(3)、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2、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课堂自我展示的形式进行复习;采用方法主要有:读图探究法、表格法、比较归纳法等。
五、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难点:学会分析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六、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二)学、议——快乐自学、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第一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说出亚、欧洲的地理位置任务二:说出亚、欧洲的地形特点任务三:说出亚、欧洲的气候特点任务四:说出亚、欧洲的河流特点任务五:说出亚、欧洲的人口和国家概况任务一:亚、欧洲的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1)亚欧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其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经纬度位置(2)亚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3)欧洲地理位置:全在北半球,大部分在东半球;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海岸线曲折任务二:亚、欧洲的地形特点地形特征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类型 4、地形分布)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1)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欧洲地形特点: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任务三:亚、欧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性(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1)亚洲的气候特点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原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2)欧洲气候特点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任务四:亚、欧洲的河流特点1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1)亚洲河流特点 2 内流区面积广大主要大河—长江(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湄公河(是亚洲流经过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1河网密布,水流平缓(2) 欧洲河流特点 2 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多为外流河)3 航运价值高主要河流有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任务五:亚、欧洲的人口和国家概况1人口最多的大洲(占世界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1)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2 人口分布不均匀3 多为发展中国家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2)欧洲的人口2、城市文化水平高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三)、演——课堂展示(四)、评——教师总结、疏通思路(五)、练——一课一练、达标测评(2012年长沙市)1、全部位于北半球,且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 ( )A.非洲B.北美洲C.欧洲D.亚洲(2011年长沙)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 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 B 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C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D 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2010年怀化)3、亚洲、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A 河姆河、多瑙河 B 长江、莱茵河 C 湄公河、多瑙河 D 锡尔河、莱茵河(2010年黄石)4、下列大洲中,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洲是()A 欧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南美洲(2011年哈尔滨)5、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的原因是()A 四面临海 B 降水丰富 C 河流湍急 D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012年长沙市) 23.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欧洲西部略图(1) 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带,西临洋。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6.1 亚洲和欧洲(第1课时)(共18张PPT)
• 1、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 A、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 B、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都濒临印度洋。 • C、里海是陆地的最低点。 • D、亚洲只与欧洲相连。
• 2、亚洲东南面隔海相望的是( D )。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
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1、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
纬度位置:10°S—70°N 经度位置:25°E—180°—170°W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
2、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东临_太__平__洋__,最东端以_白__令__海__峡_和北美洲分界; 南临_印__度__洋__,西南以_苏__伊__士__运__河___和非洲分界; 西与_欧__洲__相连,以_乌__拉__尔__山_、乌拉尔河、大高 加索山脉和_土__耳__其__海__峡_为界;北临__北__冰__洋___。
Let Me Try
北冰洋
欧洲
白令海峡
北美洲
苏伊士运河 太平洋
非洲
印度洋
三、欧洲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36°N—71°N 经度位置:25°W—66°E 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全部位于北半球。
三、欧洲的地理位置
海岸线曲折 冰川作用
海陆位置:东与_亚__洲__相连,南临地__中__海__和黑海, 西南以_直__布__罗__陀__海__峡_和非洲分界,西临_大__西__洋__, 西北与_北__美__洲_相望,北临_北__冰__洋_。
Let Me Try
北美洲 北冰洋
直 布 罗
大西洋 地中海
亚洲
陀 海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说课稿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亚洲和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它们在世界地理上的重要地位。
教材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人口、国家、宗教、语言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亚洲和欧洲地理画卷。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亚洲和欧洲的基本情况,形成对这两个大洲的整体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亚洲和欧洲的其他国家,学生的了解可能还比较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他们扩展视野,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地理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和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地理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亚洲和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2.原因:亚洲和欧洲地域广阔,包含的国家众多,地理特征复杂多样,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难度较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直观展示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亚洲和欧洲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大洲的位置和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总结亚洲和欧洲的自然地理特点。
3.人文地理特征:分析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国家、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总结亚洲和欧洲的人文地理特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湘教版1.1亚洲及欧洲教案一
1.1《亚洲及欧洲》教案一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和欧洲的来历,能够说出亚洲、欧洲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2.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的换算。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
2.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二)难点:1.区时的计算。
2.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的日期变化。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复习导入)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大洲?它与哪一个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亚洲,欧洲)这节课就来认识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及与陆地上相连的大洲——欧洲。
学习目标1.了解亚洲和欧洲的来历,能够说出亚洲、欧洲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2.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的换算。
(回顾复习)1.看轮廓认大洲:2.看图指图:在图上指出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3.看图回答:从东西半球来看,亚洲主要位于_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亚洲主要位于__半球。
(二)自学指导认真自读课本P3-4,完成下列各题:(时间:5分钟)1.全球分_____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_度,时间相差___小时。
但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_____度,合为一个时区。
2.什么是地方时?中时区(零时区)?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3.我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是_____区的区时。
4.完成教材P4的活动题1、2。
(三) 检测自学1.国际日期变更线是()A.180°经线B. 0°经线C. 0°纬线D.今天和昨天分界线2.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乘客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元旦,这架飞机是()A.自东十二区飞向西十二区B.自西十二区飞向东十二区C.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D.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3.北京时间是指()A.东八区的区时B. 北京当地时间C. 116°E的地方时D. 120°W的地方时4.当北京时间为2011年2月4日上午8:00,伦敦时间是()A.2011年2月4日零点B. 2011年2月4日23点C. 2011年2月5日零点D. 2011年2月4日16:00(五)课堂作业《优化设计》:P2-3(只做选择题)(六)板书设计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洲名的由来2.亚洲大陆3.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4学会换算不同时区的时间:地方时、时区、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 地理位置)》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如何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2.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地理位置3.能根据地图资料分析欧洲的三大地理位置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2.亚洲的地理位置3.欧洲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教学过程【温习旧知】今天我们将进入区域地理的学习,从大洲,到地区,再到国家。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下世界的海陆分布情况。
活动填图:请在下面部分世界地图中将六大洲的名称填入对应的位置。
——抽学生上黑板填图。
【课堂导入】(过渡)相信每位同学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亚洲的一个国家,但是,你对于亚洲有多少了解呢?——学生畅言自己的认识。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一则视频。
——播放视频。
(板书)一、“亚细亚”与“欧罗巴”(过渡)同学们知道亚洲和欧洲名字是怎么来的吗?——讲述名字起源: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东的地方称之为“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居住地以西的地区称之为“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随着“亚细亚”与“欧罗巴”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这称呼也逐渐成了亚洲和欧洲的名称。
(过渡)知道亚洲和欧洲名称的由来后,我们就要进入两个大洲的学习了,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得先明确,区域地理究竟在学些什么东西。
——区域地理的学习,一般都是先要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再来了解那里有些什么。
其中,在哪里,就是学习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而哪里有什么则会从自然和人文方面分别展开。
(板书)区域地理——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情况(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地理位子,那么,怎么样去确定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呢?我们借助这些好吃的水果来学习。
活动1:请在众多水果中,找出你最喜欢的水果,并描述其位置。
——学生小组内讲述位置,然后老师以荔枝作为例子,抽一位学生来讲荔枝的位置,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点评。
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趁热打铁,让学生根据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精品PPT课件
阅读材料
亚欧的民族
亚洲现有1 000多个民族,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
半。既有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汉族、印度斯坦族等,
又有人口较少的民族;既有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如
中 国、印度等,也有日本、韩国等民族较单一的国家。
欧洲大约有70个民族。多数国家的民族构成较单
一,如德国、波兰等。民族构成较复杂的国家有俄罗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
温、热三带。使得各地的
气温差别显著。
炎热:长年如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
2.海陆因素
干旱:炎热干燥,终年滴水不下的地区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 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 响,干湿差异悬殊。
湿润:降水异常丰沛的地区
3. 地形地势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使得亚洲的气候更为复 杂。
太平洋
东北、西北 东南、西南
特点三、季风气候最典型
性质
干冷 湿润
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下降、 雨水不多 温和湿润、 雨水多
亚洲气候的特点: 一、气候复杂多样 二、大陆性特征显著 三、季风气候最典型
用此方法,试分析欧洲气候的特点。
三、气候——(欧洲)
D 温带海洋气候
寒带E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A C 温带大陆气候
1、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亚洲大陆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亚洲大陆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
东欧平原
西欧平原 波德平原
欧洲以_____为主,地面起伏____,地势______,是世界
上海拔
的大洲。冰川地形广布。
三、气候 总结亚洲的气候特征
11极地气候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9温带大陆性气候
1主要河流:最长河流是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课件(湘教版)亚洲和欧洲
民族构成
亚洲民族众多,包括汉族、蒙古族、 藏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在语言、 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亚洲的文化和历史
文化传统
亚洲各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 传统,包括文学、艺术、音乐、 舞蹈等,这些文化在长期历史发
展中不断交流、融合。
历史遗产
亚洲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如中 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 的吴哥窟等,这些历史遗产见证了 亚洲的辉煌历史。
欧洲的气候特点
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地中海、里海等地区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北冰 洋沿岸地区属于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欧洲西部地区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超过5亿,居民主要是白种人,大多信仰 基督教。
04 欧洲的人文地理
欧洲的人口和民族
05 亚洲和欧洲的比较
地理特征的比较
地形地貌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 和平原等都有分布;欧洲地形以 平原为主,阿尔卑斯山脉和斯堪 的纳维亚山脉等是主要的山脉。
气候条件
亚洲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 风、温带大陆性气候等;欧洲气 候温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 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文特征的比较
融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经济挑战
亚洲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 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环 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需要加强
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来解决。
03 欧洲概述
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欧洲位于东半球西北部,北临北冰洋, 南濒地中海,西靠大西洋。
欧洲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 尔海峡与亚洲分界,西南隔直布罗陀海 峡与非洲相望,西北隔丹麦海峡、格陵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第1课时(课堂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讲授新课)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阅读。
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亚洲和欧洲-第一课时》参考说课稿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亚洲和欧洲-第一课时》参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亚洲和欧洲-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这两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本课时内容是学生对世界地理知识的初步认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能力。
但他们对亚洲和欧洲的了解相对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他们对这两个大洲有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地理现象的探究兴趣浓厚,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了解这两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
2.难点:对亚洲和欧洲地理特点的综合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亚洲和欧洲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大洲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特点,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3.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特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分享成果。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亚洲和欧洲的典型地理案例,如长江、黄河、伏尔加河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亚洲及欧洲-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湘教版)
P11 写笔记: 发展中国家居多
发达国家居多
活动 找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结合地形图(P4)和气候图(P7)分析原因。
P12 写笔记
①
西欧
C
西亚: 干热
A
B 中亚:干旱
青藏高原
②地势 南北 高 中间 低。
③特色地形:冰川地貌广布
欧洲特色地形
课本P6 欧洲特色地形:冰川地貌广布
活动 课本P6
平均海拔高度 地形起伏状况 主要地形类型 地形分布格局
特色地形
亚洲与欧洲地形特点比较
亚洲
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 最高的大洲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以高原、山地为主
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 平原分布在四周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
多瑙河:世界上流经国 家最多的河流。
P11 写笔记:
欧洲最长河
世界上流经国 家最多的河流
欧洲河流
①流速慢;河网稠密 ②水量大且水位季节变化小。 ③航运价值高
自然因素:水量大,水流平缓,结冰期短。 社会经济因素:沿岸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二、了解人文地理特征
当堂检测
读“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题。
1.欧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
A.极地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欧洲的降水主要来自于( ) A.北冰洋 B.地中海 C.太平洋
√D.大西洋
3.最适合在地中海沿岸种植的水果是( )
√A.柑橘
B.香蕉
C.芒果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参考教案教材分析: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
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本节是学习大洲知识的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教给学生分析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欧洲的地理特征。
设计理念: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以“诱”达“思”,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对地图的阅读,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
3、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流程引入新课: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习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结合地图1-1,找出亚欧两州的分界线、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一)读图感知,掌握基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图1-1,找出以下内容,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组共同解决。
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亚洲各主要位于哪个半球?2、找出亚洲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的大洋。
3、请从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学生自学、讨论总结(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节说课稿
《亚洲与欧洲》第一课时酒泉第四中学孙嘉一、教材与课题这节课的课题是《亚洲与欧洲》,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讲的是认识大洲。
本章教材重点从自然地理方面对各大洲进行描述,这节内容是第一节,是整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又是上册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或者说上册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理论联系实际,本课时的内容是第一部分:“亚细亚”和“欧巴罗”,实际上讲述的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是区域地理首先要描述的内容,并且对区域的气候、水文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将会对以后的学习起到指引的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学生情况本节课是学生开学教材的第一次上课,本身都有新鲜感,上课的情绪也比较高涨,但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是第一次,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学生一无所知,因此,本节课的容量少一些,重点放在学法指导上,如何引导学生预习,养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培养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知识与技能层面:学会描述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图感知地理位置,理解地理位置,探究中运用地理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建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和树立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大洲的地理位置确立依据:依据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重点的突出:从合作探究这个环节让学生展示,从巩固练习这个环节多次强化,从作业这个环节进行巩固。
教学难点:如何总结概括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确立依据:(1)从课本内容来看,课本只讲述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并未提及如何准确描述纬度位置。
(2)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慨括能力有限。
基于以上两点确立此教学重难点。
难点的突破:通过课件展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探究地理位置的概括。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世界的大洲亚洲和欧洲课件
2.总体上看,亚洲气候不太显著的特征是( B ) A.大陆性特征 C.季风性特征 B.海洋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3.南亚夏季风的源地是( C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B ) A.温和干燥 C.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D.寒冷湿润
5.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A )
如德国、波兰等。民族构成较复杂的国家有俄罗 斯、
瑞士等。
一、亚洲气候的特点:
⒈气候复杂多样 ⒉大陆性特征显著
⒊季风气候最典型
二、亚洲河流的特点: ⒈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 奔流入海 ⒉内流区面积广大
三、亚洲的人口和国家
1.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B A.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1:20 10:20
9:20
在推算多伦多的时间时,从不同方向得到的结果一样么?
时区与时差
国际日期变更线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相差
二十四
小时。
2.东十二区的时间最 最 晚 。
早
,西十二区的时间
3. 东、西十二区日期正好相差一天,两个时区的钟 点
相同
。
亚洲地形
亚洲的地形
一、地形以 高原、山地 为主,平均海拔 高 。 主要地形区有: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 。 二、地面起伏 大 ,高低悬殊。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海 拔8844.43米 ,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死海 海拔 -400米 。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号称“地球之巅”的( C A.厄尔布鲁士山 B.乞力马扎罗山
)
C.珠穆朗玛峰
D.阿空加瓜山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课件 湘教版
北纬80
西经170
南纬10
围东 三西 洋, 长, 连纬 两度 洲, 广, 两世 洲界 隔最 海大 望洲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四十五分。
北冰0
40
苏伊士运河 里乌海拉,尔大山高,乌 加拉索3尔山0河脉,.
黑海,土耳其海20峡
洲
赤
10
印 度洋
洋 北美洲
白令海峡
道
大洋洲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四十五分。
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 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四十五分。
小结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 方面入手?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四十五分。
读欧洲地图,说说欧洲的地理位置
有何特点?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四十五分。
欧洲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四十五分。
随歌谣学地理 • 东半球,北半球,亚洲在里头; • 围三洋,连两洲,两洲隔海望; • 东西长,纬度广,世界最大洲;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四十五分。
亚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地跨寒、温、热三带,大局部 位于北温带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南临印度洋。
欧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全部位于北半球, 绝大局部位于东半球。
地跨寒、温、两带,大局部 位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
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 南临地中海。
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
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东面与亚洲相邻。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四点 四十五分。
角色扮演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名师教案: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和欧洲备课人:冼小杏授课人:授课班级:初一( )班全章安排五课时教学目标:(一)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三)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腰三角形能力。
(四)从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分析亚欧洲的河流特征。
(五)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
(六)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教学重点:1、亚洲的地形特征2、亚洲的气候特征3、亚洲的河流特征教学难点:1、亚欧洲的气候特征2、时区和日界线的转换3、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媒体:1、多媒本课件2、时区模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亚欧洲的地理位置[新课导入]在地图上复习世界七大洲。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洲?它与哪一洲的陆地相连?知识点一:亚欧洲名称的来历指导学生看书,从课本中了解到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知识点二:亚欧洲的地理位置1、首先回顾洲界的颜色和图例。
2、复习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指导学生在图上读出亚洲的经纬度。
4、归纳学习方法。
5、指导学生读出欧洲的地理位置。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时区和日界线知识点一:时区的换算[导入]现在我们在上课是几点,现在美国人在干什么?引入学生思考。
1、出示学习题纲,引导学生看书。
2、地方时:在黑板上板图,解释地方时的含义,并说明地方时造成时间的混乱。
3、标准时间:板图说明含义,并在黑板上画出中时区、东一、西一、东西十二时区。
4、推算时间。
并得出两个时区之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
教案分析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阅读。
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
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亚洲和欧洲-说课稿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说课稿说课流程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亚洲及欧洲》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内容。
这一节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
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依据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制定一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初步认识亚洲是第一大洲;⏹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亚洲的地形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搜集、分析、整理、处理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3.重点难点【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亚洲的地形特点。
【难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初步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形分布及地势变化特点。
4.课时划分共4课时(本节只讲第一课时)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读图分析能力,对所学知识有了在生活中应用的欲望,但是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还不够灵活,对问题的思考过于简单化,自我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这些情况会得到改善。
三、说教法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法: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根据已有的知识框架(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总结知识要点。
合作探究法:在自主学习之后,同其他小组成员积极进行交流和探讨,各抒己见。
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习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大陆性特征显著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 影响,年降水量差异显著
降水量小 面积很大 降水量较小
降水量较大 降水量大
3.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 海陆差异特别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
最典型,影响范围广。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 欧大陆,也称欧亚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千米2。
如何描述一个大洲 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根据经纬网,判断其所 在的半球。 (2)纬度位置:通过特殊纬线,如赤道、 回归线、极圈等判断属于那个温度带。 (3)海陆位置:找到该大洲周围的陆地 和海洋。
(一)亚洲地理位置
读下表所列的资料,说一说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 水(毫米)特点,并判断两地各属哪种气候类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气温 5.2 4.7 5.2 7.2 10.1 12.8 14.4 14.1 12.6 9.6 7.3 5.4 甲降水 101 81 71 64 69 70 76 102 89 130 119 136 乙气温 10.3 11.2 12.7 14.1 16.5 19.3 21.3 21.8 20.3 17.1 13.5 11.3 乙降水 86 82 80 54 40 19 4 5 38 82 109 93
1.半球位置
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
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 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3.海陆位置
亚洲东临太平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 北美洲相望 西、西南分别与欧洲、非洲相邻。 南临北冰洋 北临印度洋。
(二)欧洲地理位置
亚洲、欧洲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亚洲
欧洲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甲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均匀;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
下列因素中,哪些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 欧洲三面临海,向西凸出,形似“大半岛”。 ● 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 ● 欧洲大陆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大西
珠穆朗玛峰 8844米
死海 -415米
两地相对高度约为____9_2_5_9___米
低
地
势
中
低
部 高
高
低
,
四 周
低
低
。
世界上 规模最大、 最典型的 呈弧形排 列的群岛。
地壳不 稳定,位 于环太平 洋火山地 震带。
欧洲地区冰川作用形成的地形
挪威的峡湾
芬兰冰川湖
阿尔卑斯山角峰
亚洲、欧洲地形特征
二、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归纳和描述往往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P5 1.平均海拔高度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类型 4.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
二、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以 高 原 、 山 地 为 主 , 平 均 海 拔 高 。
地 面 起 伏 大 , 高 低 悬 殊 。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你还认得这些大洲吗?
你知道“亚细亚”和 “欧罗巴”吗?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古代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 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以西的地方称为 “欧罗巴”。在当地语言中,“亚细亚”意为 “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意为“西方日 落之地”。后来,“亚细亚”和“欧罗巴”所 指范围不断扩大,并世代相传,分别成为亚、 欧两大洲的名称。
亚洲
平均海拔高度
平均海拔高,仅次于南 极洲
地形起伏状况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主要地形类型 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形分布格局
中间高,四周低,山地 高原分布在中部地区
特色地形
大陆外侧多岛弧
欧洲 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
洲 地面起伏小 以平原地形为主 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
侧 多冰川地形
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 欧洲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 欧洲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
洋上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 欧洲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大,排放废热多。
前五项因素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四、大河众多的亚洲
流域和水系
流域一般是指河流的集水 区域。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 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 称做水系。其中,水流最终流 入海洋的称做外流水系,如太 平洋水系、北冰洋水系相对应 的流域称做外流流域;水流最 终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 之中的,称做内流水系相对应 的流域称做内流流域。
当北京时间为12:00时,莫斯科的区时为多少? 7:00
以西5时区
练一练
1.英国伦敦(中时区)10:00,北京时间为 ()
A. 3:00 B. 17:00 C
C. 18:00 D. 19:00
2.当乘船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时间调 整为( )
A. 日期不变,钟点拨快1小时 D
B. 钟点不变,日期增加一天 C. 日期不变,钟点拨慢1小时 D. 钟点不变,日期减去一天
东半球、北半球 东半球、北半球
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 ,
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
跨热温寒三带
东:太平洋 东北:北美洲 西;欧洲 西南:非洲 北:北冰洋 南:印度洋
大部分位于中纬 度,北温带地区
东、东南:太平洋 西:大西洋 西北:北美洲 南:非洲 北:北冰洋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 地方时与区时 地方时:此时此刻此地的时间 区时:在一定的区间(时区)内使用的统一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三、亚洲的气候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显著 3.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说一说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1月、7月气 温有什么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利 物浦与漠河1月平均气温相差超过30℃?
由西向东,1月气温递减,7月气温变化不大;由沿海向内 陆降水递减。利物浦温带海洋性气候 漠河温带季风气候
时间 例如: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 世界时:0°经线(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
2. 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 P4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3. 区时的换算:向东过几个时区,时刻加 几个小时,向西过几个时区,时刻减几个 小时。
4. 日界线:大致以180°经线作为“今天” 与“昨天”的分界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 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