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

合集下载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作者:彭丽粉来源:《商业时代》2009年第24期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从因素观角度归纳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关键词: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随着旅游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为热点。

例如,A Jhahti探讨了芬兰的旅游竞争力;Ritchie, J.R.B, Crouch,G.I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 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其中,杨森林、郭鲁芳和王莹探讨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李葆盛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赵书华、李辉对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做了定量分析;林源源基于“钻石模型”定义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构成;盛见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潜在竞争力、外生和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市场竞争力。

综合上述成果,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4个层面:国家旅游竞争力研究;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和旅游业内部某一行业竞争力研究。

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都把区域旅游竞争力看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有关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的对比分析和类型划分较少,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概述目前,有关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第一种是业绩观。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研究中常根据某地区的旅游业业绩来评价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

例如张争胜和周永章用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企业数量等评价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

周树民采用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接待能力等指标比较西安、北京和成都的旅游竞争力。

易丽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下“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贵州省地州市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时空特征分析

贵州省地州市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时空特征分析

贵州省地州市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时空特征分析杨琴;朱金峰【摘要】选择贵州省9个地州市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经济综合实力测度模型,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贵州省9个地州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用模糊聚类进行验证,并提出增强各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对策与措施.统计结果表明:各地州市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显著,贵阳和遵义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六盘水市依赖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期刊名称】《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4)006【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经济综合实力;主成分分析法;时空特征;贵州省【作者】杨琴;朱金峰【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贵州六盘水553001;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贵州六盘水5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7贵州省的经济在改革开放、西部开发、科学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虽得到了稳步发展,但各地州市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经济实力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学者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贵州省各地州市的区域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如王春兰等探讨了贵州地市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 (王春兰和帅亮乾,2008),莫世江等探讨了贵州省经济地域差异分析与类型划分(莫世江和张鹏飞,2006)。

这些研究都只涉及到对贵州省9个地州市的经济现状的分析,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没有提及。

随着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战略的调整,为了掌握贵州省各地州市经济实力的时空结构演变特征,找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本文选择贵州省9个地州市1997年、2002年和2007年贵州统计年鉴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

1997、2002、2007三个年份的数据分别为“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时期中期的数据,所以1997、2002、2007三个年份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并能很好地反映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影响。

旅游地理学PPT——第10章 旅游区划

旅游地理学PPT——第10章 旅游区划
• 3.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
包括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这一带古文化遗存丰厚,特别是沙漠 地区。本带还是中国北方民族:蒙.回.哈.维.等等居住的地区,丰 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辽阔的草原风光,美丽阿尔太山,天山,壁 画无不让人神往!
• 第二,旅游区的地域不连续性。旅游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
经济区划等不同,由于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 往往有较大的空间不具备发展成有明显效益的旅游区的条件, 可以将其置于旅游区之外。因此,旅游区之间可以相连,也 可以不相连。
第二节 区划案例
一、中国旅游区划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 区划。一些学者为了教学的需要,或从科 研的角度,依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一些不 同的区划方案。
3.层次性:旅游区有不同的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层次之分, 各个层次的旅游区组合成为一个完善的旅游区系统。
4.优化性:指组织建立旅游区以外及旅游区经营管理都达到 最佳程度,从而可以最大地发挥旅游区的功能,最顺利地 达到理想的目的取得最佳效果。旅游区由于加入了人的干 预,是一个具有预定目的的、可控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 因此从整体上达到了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和使 用,实现综合最优化。
三亚旅游区
南山海上观音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金玉观世音
金玉观世音圣像高 3.8 米 ,由观音 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须弥底 座四部分组成。共动用黄金 100 多 公斤、南非钻石 400 粒、翠玉 100 多公斤、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 松石,珍珠等奇珍异宝数千粒。其总 价值人民币 1.92 亿元。
二、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 1、区划原则 • 阎守邕将中国旅游资源区划为三级:一级、
二级、三级区。
• 五个原则:综合性原则、发生原则、区域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述一.旅游经济1.旅游经济的概念旅游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了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2.旅游经济实质旅游活动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游客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引起的旅游行业同政府和社会经济中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3.旅游经济的主要矛盾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为什么?——这一矛盾贯穿于旅游经济活动过程的始终;这一矛盾决定了旅游经济领域内其他矛盾;这一矛盾规定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旅游经济的运行(1)概念: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旅游经济系统的各个部分在相互关联和彼此协调中的不断运动过程,即旅游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实质上是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旅游产品交换过程。

(2)环节1)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基本环节:旅游产品的购买环节;旅游产品的销售环节.2)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次环节①旅游产品购买的次环节:旅游产品购买发生;旅游产品购买方向②旅游产品销售的次环节:旅游市场推销;提供旅游服务③旅行社中间环节及两个次环节,即旅行社的中介买卖.5.旅游经济的性质旅游经济活动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 (商品性)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经济.(服务性)旅游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产业性)6.旅游经济的发展阶段(1)旅游经济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产业革命前)(2)旅游经济的形成阶段(产业革命起-19世纪中叶)(3)旅游经济的发展阶段(19世纪后半叶-现在)7.二战以来旅游经济的特点(1)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2)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3)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4)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性8.旅游经济产业化(形成发展过程)的特征(1)旅游经济产业是派生的;(2)旅游经济产业是相对独立的;(3)旅游经济产业是以服务为主的;(4)旅游经济产业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结构体系9.旅游经济产业化的具体标志(1) 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2) 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3) 旅游经济运行的规范化10.旅游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旅游服务贸易中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性;旅游服务贸易的不确定性;旅游服务贸易的高效益性;旅游服务贸易的财富转移性11.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A现代旅游业的概念: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中国旅游经济影响的省际差异与区域特征

中国旅游经济影响的省际差异与区域特征
差异与 区域特征。 关键 词 : 游经济影 响; 旅 投入产 出分析; 际差异 ; 省 区域特 征
中图分类号 :5 2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65 2 1 ) 1 0 10 F9. A 10 7 0 (0 2 0 — l4— 6


刖 置
游需求 的区域差异 , 郑海燕和保继刚(0 1 运用 因 20 ) 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 探讨广东省居 民潜在国内出游 力的地区差异 ; _ 滕丽 , 4 王铮和蔡砥 (04 利用 K . 20 ) o
中国旅 游 经 济 影 响 的省 际差 异 与 区域 特 征
袁 宇杰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山东 济南 201) 504
摘要 : 本文运用投入产 出分析和聚 类分析 , 明确 了中国旅游经济影 响的省 际差 异与 区域特 征。分析 结果表 明, 游 旅 业对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等指标存 在省际差异, 直接消耗系数等指标 的部 门排序也存在省际差异 ; 中国旅 游经济影 响 存在显著的 区域特征 , 当旅游 需求发 生变化 时, 西部地 区是交通运输及仓 储业 受影 响最大 , 中部地 区是 住宿和餐 饮 业受 影响最大, 东部地 区则是旅游业受影响最大 ; 中国旅 游经济影响可划分 为4种 区域类型 , 类型的空间分布形 态有 团状 、 各 带状与散点。根据上述 结果, 建议促进 中国旅游发展应加大力度直接刺激旅游需求与消费 , 关注旅 游业经济影响 的省 际
hnn网络 对 中 国城 市 居 民 的旅 游 需 求 进 行 分 类 , oe 并从 收入 、 旅游 消费 比重 、 区域旅 游供 给强 度和 交通
国务 院 于 20 09年颁 布《 于加 快发 展旅游 业 的 关
意见》 旅游业 自此在 国家层面上被确定 为战略性 , 支 柱产业 ,l 国各 省 市也 相 继 出 台 了促 进 旅 游业 l全

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国内学 者关 于区域旅游经 济发展差异 的研究 , 从 区域 范 围看 , 有从全 国层 面上 探讨 地带间旅游 发展的不均衡状态 L I _ 2 J 和省 际旅游经 济差异变化 , 也有从 省级层面分析 市域间 的旅
游 经济发展差异 演变及 空间特 征 ; 从 研究角度 和 内容看 , 或 通过构建 区域旅游业发展 实力指标体 系, 分析 区域 旅游经济 的 综合 实力 , 对 比分 析省域 旅游经 济 的发 展实力 , 并 对 中国旅游 经济 区域进行类 型划分 , 或 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 长理论为基 础, 分析 我国旅游业 的区域 非均衡增长特征及 旅游产业基础 的 现 实格 局 , 揭示区域旅游经 济发展呈现非极化 不平衡发展 的态 势 q , 或从经 济地理学 的角度 , 分析 中国省际旅游 经济差异 变 化 的总体水平及其 空间结构特征 , 揭示 区域旅 游经济水平 与旅 游 产业 地位 的分 异规律 [ 1 l l ; 从研 究方 法看 , 从 不 同角度 构建 区 域 旅游 业实 力指标 体 系 , 利用 主成 分分 析 、 因子分 析 、 聚类分 析、 泰尔指数 等方法分 析 区域旅游 经济 的综 合实力 , 对 比分 析 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 1  ̄ 1 3 】 。 以上对 旅游经 济差异 的研究 大多偏 重于省 际或市 域之 间 的 比较 ,鲜有 以打破行政 区划藩篱 的经济 区为对象 的研 究 , 区 域 旅游业 发展实 力指标 体系 中旅游业 收入指 标多 以入境旅 游 收入或 国内旅游 收入代 之 , 有失偏 颇 , 且研究 维度 或时 间或 空 间, 两者兼 而有之较少 , 另研究 方法 相对单一 。 本文以 中原经济 区为例 , 尝试利用 多种 方法对 区域各 地区间旅游经 济发展差异 的时间变化 态势和空 间变化特 征进行分析 , 探讨 区域旅 游经济 发展水平与旅 游产业地位 之间的分异性 , 从而为 区域旅 游协调 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参考 。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标准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标准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标准一、划分目的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中国地理特征、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差异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通过对地理区域的合理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为政策制定、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划分依据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分布和特点。

2.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是划分地理区域的重要依据。

3. 民族和文化差异:不同地区的人民在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4. 行政区划:现有的行政区划也是划分地理区域的重要参考。

三、划分原则1. 综合性原则:地理区域的划分应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要素,不能只依据单一要素。

2. 实用性原则:地理区域的划分应考虑其实用性,要有利于研究、管理和决策。

3. 相对稳定性原则:地理区域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宜频繁变动。

4. 地域完整性原则:地理区域的划分应保证每个区域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不打破行政区划。

四、划分类型根据以上原则,对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东、西、南、北、中: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划分,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等。

2. 华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根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进行划分,如华南地区包括热带季风气候区,华北地区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区等。

3. 农业区、工业区、旅游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进行划分,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地区,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等。

4. 民族地区、文化区:根据民族和文化差异进行划分,如民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等,文化区包括晋商文化区等。

5. 核心区、边缘区:根据行政区划进行划分,如核心区包括北京市等,边缘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等。

五、区域特征不同地理区域的特征差异较大,如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内陆地区气候干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

2025-2031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战略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战略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旅游业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战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和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均超过1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上平稳运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运行相对景气,发展方式加速转变。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为巩固。

“十三五”以来,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十三五”期间年人均出游超过4次。

2024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9万亿元,增长31.0%。

2024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5.30亿,比上年同期减少7.16亿,同比下降22.1%;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消费)2.04万亿元,比上年减少0.87万亿元,同比下降30.0%。

2024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24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24年同期的73.1%。

2024年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4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出入境旅游有序推进,旅游业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4年7月1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5-2031年)》,旨在进一步优化我国旅游休闲环境,完善相关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休闲内涵,促进相关业态融合。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新国标)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新国标)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和分值标准1.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旅游度假区划分为2个等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1.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的分值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的满分为2000分,其中基础分总计700分,游客问卷总计170分。

其中,按分值类型分为基础分和加分两类;按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技术组和游客三类。

不同等级的旅游度假区分数标准如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1800(含)分以上。

其中基础分630(含)分以上,游客分140(含)分以上。

省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1500(含)分以上。

其中基础分520(含)分以上,游客分120(含)分以上。

2标志旅游度假区的标志、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机构统一规定并颁发。

3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细则本细则从区位与区域基础、环境与度假资源、功能与度假产品、配套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形象、管理与服务品质等6个大方面考评度假区规划建设与管理,每一部分由若干小部分组成,每一小部分都给出了具体细则及相应的分值。

参评度假区首先要满足“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3.1)相应条件,然后再使用“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表”(3.2)进行评分。

3.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1)具备1项以上优质度假资源,无多发性不可规避的自然灾害;2)空间边界明确,具有统一的总体规划并得以有效实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不小于8km2,省级不小于5km2;3)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4)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不小于2.5天(即1.5夜),省级不小于2天(即1夜);5)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不少于2000床,省级不少于1000床;6)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住宿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比例不大于1:2;7)游客问卷综合满意度不小于75%;(游客问卷第11题)8)空气质量达到GB3095的二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到GB3096的1类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GB3838的III类标准,土壤质量达到GB15618的II类标准;9)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GB9663、GB16153、GB9664、GB9665、GB9667、GB9669、GB9670、GB9672、GB9673、GB5749、GB12941、GB 8978、GB9666、GB9668、GB9671、GB/T 16767等。

中国现代旅游区划讲义PPT课件(13张)

中国现代旅游区划讲义PPT课件(13张)
• 大区指标 • 气候区指标 • 气候亚区指标
1.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 规程, 负责对 施工班 组人员 及分包 方人员 进行有 针对性 的安全 技术交 底,履 行签字 手续, 并对规 程、措 施及交 底执行 情况经 常检查 ,随时 纠正违 章作业 ;
2.负责检查督促每项工作的开展和接 口的落 实,有 权拒绝 不符合 安全操 作的施 工任务 ,除及 时制止 外,有 责任向 项目经 理汇报 ;
3.参与对分包方评价,制订与分包的 安全、 治安、 消防和 环境卫 生等协 议书, 并对分 包合同 、协议 的履行 实施全 过程控 制,并 做好记 录;
4.对安全部门或上级提出的事故隐患 整改要 求,按 照纠正 和预防 措施要 求,落 实人员 实施整 改;
5.负责对重点、危险部位和过程的监 控,落 实监控 人员, 组织对 监控人 员素质 和技能 的培训 及上岗 前的交 底;
三、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区划原则和方法
濮静娟、朱晔应用特吉旺以气温为主导因素来 考虑的舒适度和风效指数的概念,对中国大陆地区 气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分别得出各地多年月平均 值的舒适度和风效指数,由其时空分布分析归纳出 各地最佳旅游月份和适宜旅游季节,进而进行旅游 季节气候区划。
区划指标
8.当土建结构施工完成后转入装饰或 安装施 工时, 必须对 临边、 洞口、 管弄井 和电梯 井等安 全防护 设施重 新进行 验收, 确认合 格后, 方能投 入使用 。如装 饰或安 装作业 交付其 它施工 单位时 ,双方 应履行 交接手 续,做 到职责 明确。
谢谢观看
一般而言,旅游区具有下列特性: • 系统性 • 地域性 • 层次性 • 优化性
二、旅游区划的类型
旅游资源区划 旅游气候区划 旅游者产出区划 旅游感应区划 功能区划 现状旅游区划和远景旅游区划 综合区划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0 7 0 9 . 4 7 1 5 ) 作者简介 : 程进 (9 5一)男 , 18 , 安徽淮南人 , 硕士研 究生 , 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8 2
安 徽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21 0 0仨
区域 旅 游经 济 差 异 的测 度 总 是 基 于 一 定 的指 标 , 而 指标 的选 定 要保 证 数 据 的可 获 取 性 及 区域 间 的可 比性 .
盖了观光旅游 、 文化旅游 、 闲度假 、 休 商务会展和红色旅游等各个方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 安徽省国内旅游 收入 由 19 年的 14 4 亿元增长到 2 0 99 3 .0 07年的 5 36 亿元 , 4 .8 增长了 34 5 年平均增长 3 . %, 0 . %, 3 8 总体增 幅较大( 1 . 图 )各地 区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也很明显 ,0 7 20 年黄山市国内旅游 收入达到 9 .6亿元 , 72 位居全省
第一 , 是毫州市 89 亿元 的 1 . 倍. .8 0 8 本文拟以地级市为地域单元, 对安徽省 l 个地级市的旅游经济差异进 7
行定 量研 究 , 图揭示 区域 旅 游经 济差 异 的变 化特 征及 旅 游经济 发展 水平 与旅 游产 品 之间 的关 系 . 试
收 稿 日期 :0 8—0 —1 20 9 9
异的研究都偏重于省际之间的比较 , 由于多数省区并不是均质的地域单元 , 从而导致省域 内各地区间旅游经 济呈现非均衡发展 . 本文拟以安徽省为例对省域内各地区间旅游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 并尝试探讨旅游产品对 旅 游经 济差 异 的影 响关 系 , 以期 为各 级旅 游部 门制定相 应 的对 策提供 帮助 . 、

重庆市南山旅游市场分析

重庆市南山旅游市场分析

目录第一部分:宏观旅游市场分析 (3)一、重庆旅游市场现状 (3)二、旅游业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3)1. 全市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4)2. “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5)三、入境旅游市场 (6)四、出游人数 (10)五、星级饭店 (10)六、旅行社 (11)七、旅游市场细分 (11)八、旅游投资 (12)第二部分:旅游者组成 (13)九、基本情况分析 (13)十、旅游地点选择 (14)十一、旅游时间选择 (15)十二、消费者收入水平 (16)十三、消费者文化程度 (17)第三部:消费者行为数据 (18)十四、旅游消费概述: (18)十五、消费者出游类型及分类 (18)十六、获取旅游信息的媒介类型 (18)十七、出游方式 (20)十八、购买欲望的分析 (21)十九、购买方式 (22)二十、购买行为 (24)二十一、旅游者最先考虑的因素 (25)二十二、旅游者出游住宿安排 (26)二十三、旅游者消费内容调查 (26)二十四、消费者对旅游价格的偏好程度 (27)二十五、当今旅游市场上所提供旅游产品价格所占比例 (27)二十六、旅游服务的态度调查 (28)二十七、旅游相关专业从事旅游行业人数调查 (29)第四部分:重庆市旅游竞争环境分析 (29)二十八、产业的发展情况 (30)3. 市旅游饭店业的发展情况 (30)4.农业发展情况 (30)5. 交通运输业 (31)6. 旅游文化业 (33)二十九、竞争情况 (35)三十、分销渠道 (37)7. 旅游分销渠道的层级划分 (37)8. 以下以几个实例来说明几个层级的旅游分销渠道: (38)三十一、重庆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具体意见: (40)第五部分:总结 (42)三十二、发展旅游产业对重庆的特殊意义: (42)三十三、现阶段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42)9. 部分旅游资源优势不能形成旅游经济优势 (42)10. 旅游客源地、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之间规划定位不明确 (43)11. 旅游项目低档次重复建设 (43)12. 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度不够 (44)13. 旅游企业资产整合的并购工作力度不大、成效不显示著。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11-12学年第2学期旅游地理期末论文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姓名:张灌郁学号:A12110324班级:旅游管理1102班任课教师:李绍刚1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3)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 (3)1.2旅游地理区划的概念及类型 (3)1.3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及意义 (4)1.4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4)二、中国旅游区划经典案例 (5)2.1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5)2.2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5)2.3中国旅游文化区划 (5)2.4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5)三、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6)(一)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 (6)(二)华中—荆楚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 (6)(三)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 (7)(四)华南—岭南文化—亚热带、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 (7)(五)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 (7)(六)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 (8)(七)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 (8)(八)内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 (9)(九)青藏—藏文化—高原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 (9)(十)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 (9)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0)附录: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11)2旅游区划的原则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前言中国地域辽阔、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多元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时空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中国旅游资源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

中国旅游地里区划已有很多方案,但迄今为止还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

本文仅是笔者个人提出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如有偏颇之处尽请谅解。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旅游地理区简称旅游区,是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旅游单元,是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风景名胜地域综合体。

它是在旅游景观即自然风景发生的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景观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共同联系,并以旅游城市为中心和旅游接待设施为主要标志,以广泛的内外旅游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开放型地域旅游综合体,是属于风景区之上的高层次、主系统的大尺度风景名胜地域。

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

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

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是指对国家境内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分类、统一编码和命名的标准体系。

它是旅游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景观类。

1. 山脉,包括著名的山峰、山脉、山地景观等,如黄山、泰山、长白山等。

2. 河流,包括著名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如长江、黄河、西湖、洞庭湖等。

3. 海岸线,包括著名的海岸线、海湾、海滩等,如青岛海岸线、三亚海湾、厦门海滩等。

4. 峡谷,包括著名的峡谷、溶洞、地质地貌等,如九寨沟、龙门石窟、张家界等。

二、人文景观类。

1. 古迹遗址,包括著名的历史遗迹、文化遗址、古城遗址等,如故宫、长城、兵马俑等。

2. 名胜古迹,包括著名的历史名胜、文化古迹、风景名胜等,如颐和园、西湖、鼓浪屿等。

3. 民俗风情,包括著名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如苗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藏族赛马节等。

4. 宗教建筑,包括著名的寺庙、教堂、清真寺等,如大雄宝殿、圣索菲亚大教堂、敦煌莫高窟等。

三、现代旅游景点类。

1. 主题公园,包括著名的游乐园、动物园、水上乐园等,如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欢乐谷等。

2. 城市建筑,包括著名的摩天大楼、地标建筑、现代景点等,如上海金茂大厦、广州塔、北京鸟巢等。

3. 文化艺术,包括著名的博物馆、艺术馆、剧院等,如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

4. 休闲度假,包括著名的度假村、温泉疗养、高尔夫球场等,如马尔代夫度假村、日本箱根温泉、美国奥兰多高尔夫球场等。

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统一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提高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清晰、便捷的旅游信息,提升了旅游体验的质量,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希望各地旅游资源管理部门能够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一、前言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浅谈旅游市场细分论文

浅谈旅游市场细分论文

浅谈旅游市场细分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发展,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近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面对新的形势,旅游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找准位置,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才能不被竞争对手替代,所以研究旅游市场的细分与定位十分必要。

关键词:旅游市场细分定位一、旅游市场细分和定位的必要性随着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日新月异的旅游市场要求旅游企业必须把握不同游客对不同产品的喜好,明确客源市场出游动机,选择、制定贴近市场的旅游营销方案。

市场营销专家科特勒曾指出:“达到目标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市场需求”。

旅游需求受旅游者的主观评价影响很大,如何能在供给大于需求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将旅游者吸引到本企业来,对旅游产品供给者而言,必须进行“需求管理”,把握影响和操纵旅游者的需求,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市场营销,将旅游需求与供给联系起来。

一旅游市场的构成特点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市场与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并无本质区别。

旅游市场是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和购买欲望的购买者的集合。

他由旅游产品的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一定的购买力需求以及能满足购买欲望的商品和劳务构成,是旅游业产品商品化的场所,是旅游企业产生各种旅游经济行为的领域,也是旅游生产者与旅游消费者的中介,具有全球性、异地性、波动性和高度竞争性的特点。

二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产品是由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各种物品和服务的综合,通常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及旅游服务等。

虽然旅游产品也是一种为出卖而生产的产品,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其独特性表现在功能的审美和愉悦性、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不可存储性、敏感性和生产、交换、消费的同一性。

二、旅游产品营销的必要性旅游产品主要是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因此旅游产品的特色、质量、吸引力和价格都必须适合目标市场的需要,否则,人们就会改变购买决策或变换旅游目的地。

中国旅行社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中国旅行社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上均 表现 出极不平 衡性[ 。 6 ]
目前 , 内对 于旅行社 的区域发 展差 异 研 究 较 少 。戴 斌 等对 旅 行 社 的数 量 分 布 进行 了分 析 , 出全 国 国 指 5 以上 的旅行社 集 中在我 国沿海 经 济发 达 地 区及 中心城 市 [3 。黄 秀娟 、 福才 对 我 国 3 个 省 ( 、 O 7 ]卜。 黄 1 市 区) 国际旅 行社 业竞争 力进行 评价 与分类 , 其划 分 为 竞争 力 最 强 、 强 、 般 、 的 将 较 一 较弱 、 弱 、 弱 等六 类 地 极 最 区 , 我 国研 究 区域旅行社 发展 状况 提供 了有 益参 考[[ 但其 “ 为 8 , ] 新疆 属 于竞争 力较 强地 区 , 广东 属 于 一般 竞
Vo . 6, . 1 3 No 3
M ay, 009 2
中 国旅 行 社 发 展 差 异 的 空 间特 征 分 析
宋 玉 蓉
( 四川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与旅 游 学 院 , 都 6 0 6 ) 成 1 0 8
摘 要 : 用 因子 分 析 法 , 定 l 采 选 3个 与旅 行 社 发 展 密 切 相 关 的 指 标 , 用 S S 利 P S软 件 , 我 国 3 对 1个 省 ( 、 旅 市 区) 行 社 的 区域 发 展 水平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 据 评 价 分值 将 其 划 分 为 发 达 、 发 达 、 发 达 、 发 达 和 不 发 达 五 种 区 域 类 依 次 较 欠 型 。 结 果 显 示 : 国旅 行 社 发展 空 间差 异 巨大 , 现 出 多元 化发 展 特 征 。 我 呈 关键 词 : 国旅 行 社 ; 中 区域 差 异 ; 因子 分 析 ; 长 极 增
差异 进行 空间和 因子分 解 , 为省 内差异 是 国家 区域 差 异 的主要 原 因[ 。Kng t 认 】 ] ih 等通 过采 用 T el h i 指数 的

区域经济比较分析

区域经济比较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以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泸西县为例本文是我对家乡石林彝族自治县和邻近的泸西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做出的对比分析,这两个县是相邻的县,在发展上具有很多相同的特征,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及其他原因,导致其发展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我通过比较这两个县域的几项经济指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具体分析这两个县发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石林县与泸西县的基本情况简介(1)石林彝族自治县地理位置: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昆明市东南部,属昆明市所辖的远郊县。

东部和南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洲泸西县、弥勒县接壤,北部与曲靖市陆良县相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昆明市宜良县毗邻。

石林交通区位得天独厚,是滇东北、滇东南及广西、贵州、广东等地区进入昆明的门户,也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入境我国的重要通道。

石林地处云南省高原之滇东喀斯特南部,往西为滇中红色高原,往东、往南过盘江进入滇东南峰丛洼地喀斯特区。

在中国三大阶梯地势中,石林处于第二阶梯面上。

此处高原起伏和缓,切割轻微,海拔在1700米至1950米之间,个别山脉、山峰海拔超过2200米。

石林县境山脉有圭山山脉、九蟠山、打羊山脉、大佛山。

县距昆明78千米,县城海拔1679.8米。

气候:石林县气候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0.8℃,降水量954.2毫米,日照时数1616.6小时,总蒸发量1765.2毫米,无霜期263天。

资源:石林孕育丰富物种,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野生资源植物有很多种,具有丰富的煤矿资源。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石林风景名胜区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森林覆盖率37.02%,云淡风清,空气清新,是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和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

彝族服饰、路南卤腐、宜良烤鸭、油炸蜂蛹是游览石林值得购买或品尝的特色产品,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彝族的歌舞也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01-12; 修订日期:2001-06-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61004) 作者简介:郭利平(197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旅游规划的研究。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郭利平1,陈忠暖2(1.玉溪师范学院旅游系,云南玉溪653100;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广东广州510631)摘要:该文从经济因子和人文因子对中国区域旅游经济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

选取25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综合实力。

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法对中国旅游经济区域进行类型划分。

关键词:旅游区域;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旅游资源;旅游经济中图分类号:F59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07(2001)03-0088-04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已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旅游业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10%。

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2000年旅游经济收入仅次于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居世界第六位。

全国有24个省市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给于支持和鼓励[1]。

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显著,能够吸纳广大人员就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对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和升级,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具有十分丰富的、独特的旅游资源。

但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的对比分析,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实力的空间分布的定量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综合实力的类型划分都还处于一个萌芽状态,而这些问题的定量分析与研究对于各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区域旅游业的未来发展与规划都有指导意义。

本文用较为流行的现代多元统计分析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经济进行综合实力评价,并结合地域空间结构的完整性给出区域旅游经济的类型划分。

1 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1.1 定量分析方法的选取本文研究采取因子生态分析法。

因子生态分析法包含两种现代多元统计分析,即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是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形函数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测的每个变量,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2]。

当这几个公共因子(或综合因子)的累计方差和(即贡献率)达到某一百分比时(通常≥85%),就说明这几个公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所选取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彼此之间又不相关,信息不重叠。

设原始变量向量为X ,公因子向量为Z ,B 为公因子载荷系数矩阵,那么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为: X =BZ +E 式中的E 为残差向量,越小越好。

为充分保证公因子向量之间的彼此独立,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即设E 为零,并采用Oblimin 斜交旋转[3]。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是依据样品或指标(变量)之间的相似性(或亲疏程度)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聚类分第17卷 第3期2001年8月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Geog raphy and T erritorial Research V ol .17 No .3A ugust 2001析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等,本文采用的是最常用、最基本的系统聚类法。

指标之间的测度方法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类与类之间的聚类过程采用重心距离法。

笔者采取的因子生态分析是指因子分析基础上的聚类分析。

第一步,将各种旅游经济变量,不论作用强弱,尽量一一列出,把这些变量看作彼此之间是有机联系的;第二步采用因子分析技术,从众多的变量因素中筛选出几个主要支配性因子,以此来说明旅游业的经济特征并进行相关分析;第三步,在第二步因子分析基础上,按每个地域单元(省、市、自治区)相对于主因子得分进行样本分层聚类,结合具体的地域空间结构,对中国旅游经济进行区域划分。

把因子法与聚类法两种现代统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用因子生态研究的方法研究区域旅游业的经济发展问题,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从这些众多复杂因素中抽取出主要的、起支配作用的因子,以代替在一般分析中简单的凭借因果联系与经验判断推理而得出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通过主因子聚类分析划分区域旅游经济类型,既避免了人为经验划分的主观性、随意性,又避免了人为的均等看待指标或人为赋予指标权重的弊端。

1.2 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对比分析的指标选取如何选取典型的指标变量来反映区域旅游业的经济实力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根据区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同时考虑到数据选取的权威性、可靠性和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从旅游收入、经济效益、旅行社、旅游人才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指标的选取。

笔者采用1998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新数据作为论文研究的基础[3],选用5类共25个评价指标作为全面反映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实力的信息与特征。

1.2.1 旅游收入与消费。

这类指标主要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实力的综合水平。

包括: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2)海外旅游者消费(美元/人·天);3)接待海外旅游者(人/天)。

1.2.2 旅游涉外饭店基本情况。

这类指标主要反映区域旅游的规模和经营效益。

包括:1)旅游涉外饭店数(座);2)旅游涉外饭店房间数(间);3)旅游涉外饭店床位数(床);4)旅游涉外饭店客房出租率(%);5)旅游涉外饭店营业收入(万元);6)旅游涉外饭店利润总额(万元);7)旅游涉外饭店固定资产(万元)。

1.2.3 星级饭店经营状况。

这类指标主要反映星级饭店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水准。

包括:1)星级饭店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星级饭店人均实现利润(万元/人);3)星级饭店人均实现利税(万元/人);4)星级饭店人均占用固定资产原值(万元/人);5)星级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6)星级饭店百元固定资产创营业收入(元);7)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万元)。

表1 5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公因子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112.40049.59849.59823.80315.21364.81132.2989.19274.00441.9357.73881.74251.3815.52387.2651.2.4 旅行社发展概况。

这类指标反映区域旅游业旅行社的数量规模和旅行社从业人员数。

包括:1)旅行社总数(家);2)国际旅行社总数(家);3)国际旅游业从业人数(人);4)国际旅行社从业人数(人)。

1.2.5 旅游院校概况。

这类指标反映各地区旅游院校的发展规模和旅游后继人才的培养情况。

包括:1)旅游院校数(所);2)旅游高等院校数(所);3)旅游院校学生数(人);4)旅游高等院校学生数(人)。

2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排序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应用SPSS10.0进行计算,通过对指标的降维处理,按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提取5个公因子,页89第第3期 郭利平等: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7.265%(表1),表明前5个公因子反映了原指标信息的87.265%,这5个公因子可以作为反映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的综合指标。

表2 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排序省份公因子1公因子2公因子3公因子4公因子5综合得分排序广东4.89073-0.770640.594220.64121-0.276092.747331江苏0.532493.231380.349610.18330-0.690070.875382北京1.364520.256870.852710.86713-4.005180.733543浙江0.497150.119410.236371.69226-0.219350.462544四川0.014441.265420.12860-0.109170.663310.274665山东0.293781.12785-0.61596-0.696620.224680.251166湖北0.025721.14479-0.07270-0.627000.516270.183617上海0.108851.01356-0.279271.16903-2.657070.144648辽宁0.095281.00587-1.34469-0.00206-0.095530.081309云南-0.274170.175670.935901.057950.080710.0723010安徽-0.218730.450650.95521-0.155350.455480.0699111福建-0.141520.544530.73594-0.10549-0.401990.0572212广西0.202590.15188-1.14940-0.121700.582480.0466213湖南-0.25601-0.097510.319321.244940.419350.0080614河南-0.264730.40615-0.477440.431140.57149-0.0555515黑龙江-0.303500.573430.81180-1.447600.15664-0.1054716河北-0.26813-0.091301.27031-1.031890.26341-0.1093317重庆-0.551610.191491.113870.04801-0.08760-0.1640918新疆-0.31861-0.827660.54569-0.102740.64251-0.2363419贵州-0.64033-0.953550.589011.726350.71670-0.2696920江西-0.49562-0.568980.59023-0.215010.28633-0.3196521甘肃-0.43679-1.109890.196920.519640.68883-0.3313322海南-0.12243-0.04700-2.28487-0.22053-0.00955-0.3386123山西-0.51223-0.850900.75708-0.274810.48039-0.3536924内蒙古-0.61738-0.968440.628440.339360.52097-0.3904625吉林-0.30672-0.49593-1.18479-0.706630.37606-0.4244426天津-0.49400-0.302570.16229-0.94515-0.47078-0.4300327陕西-0.47946-0.24637-3.088981.51211-0.35787-0.5294028宁夏-0.51053-1.25280-0.09448-0.949401.07386-0.5347429青海-0.52149-1.38184-0.41550-0.728370.74020-0.5988030西藏-0.29156-1.69354-0.76545-2.99291-0.18859-0.8189031 注:表中数据是作者依据原始数据计算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