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粤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案汇编 全册
版本粤沪版本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案:版本粤沪版本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版本粤沪版本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电流与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电路的组成及电路的状态等。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测量方法,能够分析电路的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状态的能力。
3. 通过对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方法。
难点:电路状态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开关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概念。
2. 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3. 电流的测量:介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电流表的接线方法,能够正确读取电流值。
4.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5. 电路的状态:分析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开路,让学生能够判断电路的状态。
6.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电路图,让学生判断电路的状态,并解释原因。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判断电路的状态。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测量电路的组成电路的状态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判断电路的状态。
2. 复习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电流表的偏转,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通过讲解电流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测量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电路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复杂的电路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测量方法一、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有关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7篇
有关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7篇有关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物理学的方法和科学态度:提出命题→ 理论解释→ 理论预言→ 实验验证→ 修改理论。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篇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的重点,学生对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这是能够用这个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这些内容,因此,我分三步完成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课时的教学:第一步要使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通过力做功实现相互转化,第二步从理论上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三步要使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1、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教材的编写特点是很注意从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入手导入课题。
为此,我选择设计了几个的演示实验:烧杯倒水冲刷叶轮转动和竖直上抛小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了解到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通过重力做功实现相互转化,并作了适当的拓展:由以上演示实验联想到东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的水车磨坊和现代大型的水力发电站;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也可以通过弹力做功来实现相互转化的结论。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物理教学提倡实验、观察、思考的特点,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发掘了教材资源,又不拘泥于教材,演示实验新颖,操作顺利流畅,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定性关系,知道一种能量减少,必然导致另一种能量的增加;然后提出动能和势能转化有什么定量关系,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并提出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加强师生的互动性。
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担心时间进度,处理不是很细致,提出的问题层次性不强。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推导教材以小球的自由落体为例的教学设计,利用动能定理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要求学生自行独立分析并推导出在只有重力做功情况下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优秀5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优秀5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篇一1,引入新课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可以观察课本上的1-1和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进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可以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
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念,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
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新授课: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
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可以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1-5、1-6、1-7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同时,学生应当讨论不按照正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应当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0.2cm,所以木块的长度是:2.2cm.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可以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可以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正确读数。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成绩而努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九年二班的物理教学工作。
九(2)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较为懒惰,生活没有目标,更没有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常常只是一时的兴起和冲动过后又变得麻木了起来,不能持之以恒。
对一些简单的概念和公式掌握较模糊,基础不牢,作业马虎应付,导致一些简易的题型也无法做对。
因此本学期我将重点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理解,训练他们掌握物理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我仍然有一定信心将他们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三、教材分析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
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科书采用了苻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苻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四、目标任务:1、切实抓好本科教学工作,从工作基础环节入手,从大面积的差生入手,从科学的方法入手,扎实工作,力争使九年级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都有显著的提高。
2、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只靠一个人是不行的,作为物理任课教师的我义不容辞,定能和各班班主任互相协作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舒适的班级育人环境。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九年级(上册)二○一○年九月目录第十一章电路初探第十四章热机与内能11.1 从闪电谈起14. 1 认识内能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14.2热量和热质11.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1.4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14.4热机与社会发展11.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第十四章补充训练题11.6 探究电路中的电压第十五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第十一章补充训练题15. 1 从永磁体谈起第十二章探究欧姆定律15. 2 奥斯特的发现12.1 怎样认识电阻15. 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12.2 探究欧姆定律15. 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12.3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五章补充训练题补充教材第十二章补充训练题第十三章机械功与机械能13.1 什么是功13.2 比较做功的快慢13.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13.4 认识动能与势能第十三章补充训练题2010.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第十一章电路初探一、课标要求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5.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二、本章教材分本章是电学的入门篇,主要内容有: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
教材第一节“从闪电谈起”,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然后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这些知识为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关于电路,教学从最简单电路入手,由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逐步认识电路。
先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再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然后定量研究电流的强弱,学习电流的概念,进而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最后探讨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作为电学部分的入门,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连接电路。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汇总7篇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汇总7篇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汇总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物理宇宙论研究在宇宙的大范围内宇宙的形成和演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经过一年的复习教学,送走了又一届高三学生,回想这一年来的工作,现反思如下:一、反思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学生的力学学习得太差,好几次在讲例子时,学生就说听不懂,我在解题时中间有一个计算步骤我省略了,我以为学生没有问题,就一个数学运算应该没问题,可哪里知道这个班的学生天生就习惯接受,自己从不主动去思考动手解决问题,我开始反思,怎样才能使学生听得懂?做得来?原来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必须从简单的、基本的抓起,于是,我决定,少而精的讲例子,每讲一个例子,得每一步在黑板上板书,然后针对学生的水平做一个类似的题目,渐渐地学生学会做一些题目了,也就不觉得听不懂了二、反思教学困惑,形成教学后记在复习动能定理时,常常遇到连接体问题,要学生对多个质点运用动能定理,公式多,学生感到拿手,经常出错,于是我想;能不能使问题简化呢?在职业高中阶段,常常是连接两物体的力的功的代数和为零,我想到把多个动能定理的公式相加,消去了连接物体的力的功,得到质点组动能定理,把它介绍给学生,说明它的适用范围,学生很容易掌握,于是我把它形成论文;在讲振动和波动时,学生对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容易混淆,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错,而近几年又经常考振动和波动相结合的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区别呢?我后来总结了正确处理振动和波动的内在关系,像这种类似的反思很多。
三、反思思想方法,培养建模能力在总复习中,除认真复习知识之外,我还要建议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表面看,这似乎与知识的复习不搭界,其实这才是一项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复习方法。
那么,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结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一些:例如解静力学、动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法;追溯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线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
沪粤版九年物理教案.doc
沪粤版九年物理教案篇一:2015-2016学年新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册第十一章机械功和机械能11.1 怎样才叫做功一、教学目的:1 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
2 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3 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四、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准备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3、向上提箱子,拉力方向如何?4、重力的方向如何?(二).引入新课依日常生活中一些做:“工”和“功”的例子。
引入新课并启发学生区分“工”与“功”,进一步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三).新课教学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
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
没受力。
(2)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
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力。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2)功的单位:焦耳,1焦=1牛?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4.1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米。
(四).例题(五).小结及五分钟测试。
五、教学后记:11.2怎样比较做功快慢一、教学目的:1 、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
2、知道功率的物理定义,3、知道计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单位。
4、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本学期是九年级学生学业考试毕业的学期,就是九年级冲刺的最后阶段,更是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和总复习的重要阶段,总复习的是九年级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零碎而又有所忘记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归类、科学的整理、使之规律化、系统化,对基础知识点、考点、热点内容进行剖析、总结,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竞争与备考压力的双重压力,复习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学生心理多变的变化性、焦虑和恐惧情绪等因素,因此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提高复习效率更显重要。
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和本学期的情况,现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1、教学九年级课本的最后三章(《电动机与发电机》、《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电磁波与信息时代》、《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2、复习八年级物理第一册、第二册和九年级物理。
3、做好中考的基本练习准备。
二、学生分析我所授九年级,现有人数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经过三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物理有兴趣。
学生成绩、能力参差不齐,大多学生、家长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对物理科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存在一定问题,积极主动性不高,物理整体成绩差。
在上学期的期末检测中, 成绩并不是很好.很不理想。
有几个后进生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教学难度难度较大。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
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加之大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所以要用有效措施培养学习物理主动积极性,校正不良学习习惯,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有关九年级物理沪粤版上册教案6篇
有关九年级物理沪粤版上册教案6篇九年级物理沪粤版上册教案(精选篇1)新学期已开始,为使新学期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特订新学期个人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构筑起点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物理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实验,作为所有学生从事物理学习的出发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所提供的学习情景中,通过实验、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基础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教科书从学生实际出发,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结合实际而富有物理意义的问题,以展开物理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科书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通过探究与交流,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4、展现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教科书采用“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模式展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应用物理,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教学措施:1、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多媒体教学,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对象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联系生活学习物理、更好地理解物理。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九年级物理沪粤版上册教案(精选篇2)一、学生情况简析:10、15班总体上学生较服从老师教育,基本上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但仍然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10班学生优秀率在一定程度上波动较大,合格率较稳定,因此在学期要着重培优,让优秀率稳定下来。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学案
11.1 怎样才叫做功学习目标:1.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记住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学习难点:能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怎样才叫做功”,完成下列问题:一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必须包括两个必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教材“怎样测算功”,完成下列问题: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叫做功。
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__;F表示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s表示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____。
目标导学:知识点一:力学中的功1 .理解功(1)观察体验力的成效:在水平桌面上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拉同一辆小车。
观察小车速度的变化,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是否相同?(2)用力推讲桌,没推动,推力是否有成效?(3)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地面滚动,球的重力是否是使球运动的原因,重力是否有成效?2. 功的定义由演示实验总结力学中关于“功”的含义:如果一个____________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____________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观察教材图11-2中力做功和11-3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_______;二是物体在____________移动的距离。
小组讨论:下列哪种情况力对物体做了功?哪种情况力对物体没有做功?(1)人搬石头,但没搬动(2)冰块在水平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3)起重机匀速吊起重物(4)起重机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5)用力将木块沿斜面匀速拉上一段距离(6)一同学在讲台前提起一桶水,然后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在整个过程中手对水桶做了功吗?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知识点二:功的计算阅读第3、4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在物理学中,功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2013新打印版)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2.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3. 第三章:运动和力运动与静止力的概念与作用4. 第四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的种类与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2.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能够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学生能够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能够解释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以及力的作用。
4. 学生能够掌握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能够分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 教学重点:运动和力的概念,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如小球、绳子、滑轮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逐章讲解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通过示例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3. 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4. 练习: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
可以使用图示、流程图、表格等形式进行板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给出实例。
解释运动和力的概念,给出实例。
分析一个能量转化和守恒现象,给出实例。
2. 答案: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关,化合物的性质与其组成元素有关。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位置、状态等发生变化,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新的物质。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把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体会设计试验、试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总过程。
逐步培育学生学会写简洁的试验报告。
一起看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欢迎查阅!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①.把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体会设计试验、试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的总过程。
③.逐步培育学生学会写简洁的试验报告。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看法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过程;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试验。
(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
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
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日我们就要用试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试验器材可从试验台上选取。
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试验方案,画出试验表格,进行分组试验,收集数据最终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拿出试验报告,分组商议并完成试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试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
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
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
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试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
时间为10分钟。
开始:试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师:哪位同学觉察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精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汇编前言为促进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1 2 3工程”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教案改革优化工作,实施中学物理“学案 教案 练案三案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以最终实现广大教师共享备课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在3月全县开展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编写评比活动。
评比结果已在“关于我县中小学教学评优获奖结果的通报”公布。
现将较为优秀的教学设计汇编成册,以达到广大教师学习、观摩、运用和共享优质教案目的,物理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作为参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本汇编中增删备课内容,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备课效果。
但我们在编缉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学校物理教师没有按通知要求编写教学设计,致使本汇编个别教案缺少而不完整;本汇编中教学设计的质量参差不齐。
希望各学校物理老师在使用中补齐缺少的教学设计,修改本汇编的教学设计,再回复到的信箱,以便更好地运用和共享优质的教学设计。
本汇编的编者付出了很多的智慧和劳动,对此,我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目录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 (3)11.1 从闪电谈起 (3)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7)11.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11)11.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14)11.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17)11.6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20)第11章复习课 (23)第十二章探究欧姆定律 (26)12.1怎样认识电阻 (26)12.2探究欧姆定律 (31)12.3欧姆定律的应用 (34)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 (37)14.1认识内能 (37)14.2热量与热值 (42)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53)14.4热机与社会发展 (58)第十六章电动机与发电机 (65)16.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65)第十七章电能与电功率 (70)17.1电能和电功 (70)17.1电能和电功 (73)17.2探究灯泡的电功率 (78)17.3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关系 (82)17.4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85)习题课:电功与电功率的计算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98)18.1 家庭电路 (98)18.2 测算家庭电费 (101)18.3 怎样用电才安全 (108)18.4 电能与社会发展 (113)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115)19.1最快的“信使” (115)19.2 广播电视与通信 (117)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120)20.3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120)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11.1 从闪电谈起1、学情分析:前面所学的光、热、力等现象,大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一些现象;而对于电,学生往往感到很“神秘”,且很“好奇”。
可借助学生对这种自然现象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地说出所观察到的、所了解的有关电的知识,老师给予适度的鼓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教材分析:对本节的教学内容,《课标》没作要求,但是从电学的发展史来看,人们首先认识到的是静电知识,从电学的体系来看,静电是学习电学的基础,因此,要使初中学生对电学有比较系统的认识,有必要以简单的静电现象作为学习的起点。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闪电现象和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和探究的愿望。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难点: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要用到原子结构的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
5、实验器材:多媒体视频(闪电、避雷设施)、手摇电动机、验电器、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纸屑、梳子等6、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7、教学策略:(1)让生活走入物理。
(2)培养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回忆闪电(或投影的有关图片、播放的录像)的情景提出问题:闪电是怎样产生的呢?电是什么?提供实验器材:梳子(或铅珠笔)、纸屑,做演示实验。
电是什么?利用器材完成活动1,说说看到的现象。
点个别代表发言观察到的现象。
提供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利用器材仿照图11-3进行实验。
巡视,个别辅导。
实验后,让学生谈谈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指出: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都说带了“电荷”,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掌握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两种电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实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列举生活中摩擦的一些实例。
(补充:如冬天,脱毛衣会有火星,梳头发时梳子会吸引头发,切割或捏碎泡沫塑料时,细碎的泡沫颗粒会吸附在手和衣服上。
)反复进行活动2实验在完成摩擦起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实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区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是不同的。
根据实验讨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先让学生区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是不同的,师生得出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那么不同物体摩擦所带的电荷是一样的吗?请同学们参照下面的学案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带电体现象带电体玻璃棒橡胶棒玻璃棒橡胶棒根据表中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分析表中的现象,派学生代表发言。
板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指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另一种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负电荷。
通过练习,巩固教学重点:(1)有A、B、C、D四个带电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11-1所示,已知B带正电,则D带电荷。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用丝线悬挂的通草球,若通草球被吸引,则该通草球()A、一定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3)薄膜塑料袋的袋口合在一起,有时很难张开,如果把塑料袋在衣服上摩擦几下,就容易分开了,这是为什么?观察放电现象,了解闪电的奥秘。
讨论闪电的原因。
演示活动3模拟闪电现象介绍闪电形成的原因和尖端放电,同时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说明。
活动3师生共同讨论摩擦起电的原因:(注意几点)(1)原子结构,(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电子转移。
观察验电器的构造,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掌握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出示验电器,让学生了解它的构造;巡视,指导,重点是要学生掌握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验电器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问:除验电器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教师补充:①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②用一个已知带电体检查物体是否带电,③将物体靠近轻小物体,看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播放媒体介绍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观察动画,讨论电现象的应用以及如何防护。
师生共同归纳:摩擦起电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板书略。
练案:(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可使玻璃棒带电;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也会带电,你是怎样认识到它们所带的电荷不同的?(2)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实验室常用的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A、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B、摩擦时核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C、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D、摩擦可以创造电荷(5)如图11-2所示,甲、乙两个通草球悬挂着,当乙球靠近甲球时,两球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或都带正电(6)有4个轻质球A、B、C、D,已知小球C带正电,小球A与C相互吸引,小球A与D相互排斥,小球B与D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A带负电,D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B、小球A带负电,D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小球A带负电,D带负电,B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D、小球A带正电,D带正电,B一定不带电(7)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装运汽油为什么不准用塑料,而要用金属桶?练习巡视、指导教学后记: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1、学情分析:学生对相关动手、而且能立即看到结果的实验,非常好奇,对连接成功会有成就感,教师可根据实际要求学生在了解基本电路的组成后,让学生人人动手,结合课本的“活动”为先导,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电路的有关知识,不仅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学得扎实,学得有兴趣。
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对连接电路进行规范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教材分析:教材首先通过活动1“怎样使一个小灯光发光”,使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然后结合学生连接的电路,介绍通路、开路和短路,并学会画电路图;再以活动2“怎样使两个小灯光同时发光”,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串联和并联,搞清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会连接简单的电路,并能画出电路图。
(2)知道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和识别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连接电路,观察、思考和交流,探究电路的组成及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连接电路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电路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串联和并联连接的基本方式,电路图的画法。
难点:电路的短路及短路现象,用实物图或电路图判别电路的连接方式。
5、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两个、灯光两个和电线若干组成的线路板、畜电池,手电筒、家庭实物电路图、线路板图片等等。
6、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交流讨论法7、教学策略:(1)从生活到物理。
(2)利用学生兴趣激发潜能。
8、教学过程:学案(学生学习活动)教案(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说明观察媒体中的各种电路,再详细观察图11-14 提供媒体播放(输电电路、电路板、家庭电路、手电筒电路等)认识电路讨论电路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
小组进行“活动1”。
完成后上台展示实验结果,介绍电路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既然电路这么重要,这节课我们亲自动手实验,连接电路,认识电路。
指导学生进行“活动1”,教师必须先明确任务:“让灯泡亮起来,并用开关控制灯泡”,同时提醒学生注意:①切不可用导线直接把电池两端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