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合集下载

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异地就医。

异地就医是指患者跨城市或跨省份到其他地区寻求医疗服务。

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原因。

一、就医资源不均衡导致需求超过供给首先,各地区之间的就医资源分布不均衡是造成异地就医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城市由于发达的经济和较好的公共服务设施,拥有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包括知名专家、先进设备等。

相对而言,中小城市或农村地区则缺乏高水平的医疗资源。

由于需求过剩和供给不足,许多患者只能选择远离家乡去寻找合适的治疗条件和专业人才。

二、个人偏好引起异地就医需求增加其次,个人偏好也是造成大量患者选择异地就医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患者认为外地的医疗水平更高,或者他们对当地医院不信任,因此更愿意选择异地就医。

此外,一些患者也倾向于到大城市进行治疗,认为那里的医生更有经验,并且可以获得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三、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和管理机制另一个导致异地就医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和管理机制。

针对异地就医需求,现行的政策规定多数仅限于社会保险范围内的基本医保报销,在非常不便民。

许多患者在异地就医时需要自费支付高额费用,这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经济负担。

此外,各个地区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流程协调机制,无法实时共享患者病情、检查结果等重要信息。

这导致了患者再次接受相关检查或诊疗而浪费时间和金钱。

四、复杂手续与交通成本增加了患者负担同时,在异地就医过程中复杂的手续和高昂的交通成本也增加了患者负担。

为了到达目的地,患者必须购买车票或机票,并支付食宿费用。

而在异地就医期间,他们还要处理疾病、调整身体等问题,同时面对陌生环境和社交压力。

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影响其治疗效果和康复过程。

五、远离家人的心理困扰与照料问题此外,异地就医还引发了一系列与家人分离相关的心理困扰。

异地就医医保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异地就医医保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异地就医医保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异地就医已成为常态。

然而异地就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医保政策的影响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异地就医医保政策的影响因素。

二、异地就医的现状与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迁徙也越来越常见。

而就医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而异地就医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就近医疗条件较差而需到外地治疗;2. 部分人士在外工作,生病需要到外地就医;3. 异地探亲、旅游等意外情况需要就医。

然而异地就医也带来了以下问题:1. 长时间离开户籍地,不利于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2. 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不相同,费用报销出现了问题;3. 医保跨地区结算效率低,也存在资金调拨问题。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医保政策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异地就医医保政策影响因素分析异地就医时医保政策对就医费用的报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医保政策的影响因素:1. 医保协议我国医保是按省份实行的,不同省份之间的医保政策不同。

异地就医时,若医保协议尚未达成,则可能会出现费用报销困难的情况。

如果两地之间签署了医保协议,医保费用报销则会更加便利。

2. 异地就医政策不同地区的政策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有些地区的异地就医政策较为宽松,而有些地区则需要进行更严格的审核,这对患者的报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3. 医疗机构审核异地就医时,医疗机构审核也会对费用报销产生影响。

医院审核严格,则会导致报销难度增加。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鉴于以上影响因素,针对对于问题,需要做出相应的措施:1. 统一医保政策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医保政策,其中应包括异地就医报销的相关规定。

通过统一规则的实施,可以减少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更便利患者报销费用。

2. 加强异地医疗机构管理在异地医疗机构管理上应该更加精细化,把握好医院审核和患者需求之间的平衡,严格审核,使得患者报销的费用更准确、便利。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异地就医,以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然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提高异地就医透明度、建立服务网络、优化理赔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首先,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的问题之一是信息不透明。

当患者在异地就医时,往往无法及时了解异地就医的政策规定、医院服务质量等相关信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平台或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提供信息查询服务,让患者能够方便地了解异地就医相关信息。

其次,建立服务网络也是解决医疗保险异地就医问题的重要方面。

当前,很多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络并不完善,患者在异地就医时往往无法找到合适的医疗机构或医生。

因此,建议保险公司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建立服务网络,确保患者在异地就医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再次,优化理赔流程也是解决医疗保险异地就医问题的关键。

目前,患者在异地就医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办理理赔手续,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保险公司简化理赔流程,采用电子化的方式进行理赔,让患者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理赔手续。

此外,加强法律保障也是解决医疗保险异地就医问题的重要途径。

当前,一些患者在异地就医后,往往遇到理赔拒绝、低额赔偿等问题。

因此,建议政府加强对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的监管,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患者的权益和保险公司的责任,确保患者在异地就医时能够获得合理的医疗保险赔付。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也是解决医疗保险异地就医问题的关键。

当前,很多患者对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的政策规定和流程并不了解,导致在异地就医时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对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着信息不透明、服务网络不完善、理赔流程繁琐、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

跨省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跨省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跨省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中国,由于各个省份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和人口流动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跨省异地就医。

尽管现有政策为患者提供了便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不少困扰和不便。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改善当前情况。

一、问题1. 医保差异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医保体系,导致不同地方之间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范围存在较大差异。

当患者跨省治疗时,可能会发现自己只能享受到被接收地区的低报销比例或者部分项目不能报销,增加了负担。

2. 挂号难题很多优质医院对外来患者挂号设置限额,在高峰期甚至需要排队数月才能看上专家。

对于急需治疗或复杂疾病的患者来说,挂号成为其首要难题。

3. 就诊顺序问题部分专科医生可以给他们所在省份的患者优先安排就诊,使来自其他省份的患者可能需要等待更久。

这导致异地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同时也给他们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4. 沟通困难不同省份之间存在方言差异以及医学术语使用上的区别,造成了医生和患者沟通上的困难。

当患者无法清晰表达病情或是医生无法理解患者所说时,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等问题。

二、建议1. 区域协作机制各省份应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协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与合作,在保证公平报销基础上提供更高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同时,可以通过联合采购药品和设备等方式减少异地患者就医成本。

2. 加大网络挂号支持政府部门应当推动各地优质医院扩大网络挂号资源,并设置相应指标限制以确保外来患者能够顺利挂号。

此外还可以引入排队app等技术手段,方便患者追踪排队进度并且能够及时获取相关治疗信息。

3. 制定优先安排政策合理规划医疗资源,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异地患者能够公平获得就医机会。

建议将一些重点专科门诊列为异地患者优先安排的科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处理,确保每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4. 加强医学术语培训各省份的医生在接收外地患者时,应该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术语培训和沟通技巧培训。

此外,可以鼓励启动在线视频问诊服务,以增加时间灵活性和便利性,并用统一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减少方言带来的交流困难。

跨省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跨省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跨省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跨省异地就医。

然而,这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跨省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之一:信息不对称跨省异地就医时,患者需要获取目标地区医院的相关信息,如医院排队情况、专家预约、费用预估等。

然而,由于缺乏准确和可靠的信息渠道,患者往往无法及时获得所需信息,导致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解决对策:1. 政府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促进各个省份间医疗资源和信息共享。

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让患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目标地区医院相关信息。

2. 医院提供在线服务与咨询。

各级医院应积极开展在线服务与咨询工作,在线上为远程患者提供电子病历、专家预约等服务。

同时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热线电话,方便患者随时咨询。

二、问题之二:挂号就诊困难跨省异地就医中,第一步是需要挂号预约。

然而,由于目标地区医院的床位资源有限和看病人数偏多,很多患者常常遇到挂号困难问题,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耽误了就医的最佳时间。

解决对策:1. 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严格执法监管,并加大力度打击非法中介和黑市交易。

确保公平合理的排队制度得以实施。

2.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在目标地区建立起适合当地需求的分级诊疗制度,通过推广基层医院开展初步检查与治疗工作,减轻大型综合医院压力。

三、问题之三:费用报销不便跨省就医期间产生的费用报销是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不同省份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报销规则和标准,给患者带来了许多麻烦。

解决对策:1. 规范费用报销流程。

政府应建立统一的费用报销流程和规范,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报销医疗费用。

同时,加强不同省份之间的协调合作,实现跨省就医费用的无缝衔接。

2. 探索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

通过建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患者可以在目标地区直接使用本地社保卡进行费用结算,减少报销环节。

2023年中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推进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难点分析「图」

2023年中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推进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难点分析「图」

2023年中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推进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难点分析「图」1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现状1.1某省跨省异地就医状况某省作为参保地,在2023年月联网统筹区接入国家平台后,2023年度跨省结算住院人次9668人,住院天数为82377天,费用总额27031.83万元。

2023年第一季度住院人次为11955人,住院天数100226天,费用总额30100.23万元。

2023年其次季度住院人次为17179人,住院天数144826天,费用总额44279.28万元。

2023年第三季度住院人次为21413人。

住院天数177300天,费用总额55423.82万元。

某省作为就医地,2023年度跨省结算住院人次3202人,住院天数为34097天,费用总额6256.71万元。

2023年第一季度住院人次为XXX1人,住院天数42963天,费用总额7325.87万元。

2023年其次季度住院人次为6704人,住院天数71XXX天,费用总额13013.48万元。

2023年第三季度住院人次为8331人。

住院天数91292天,费用总额15531.08万元。

1.2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备案人员流向状况某省作为参保地,备案人员就医流向主要为:上海、江苏、北京等地区。

其中上海就医流向有16.9万人次;其次是江苏,就医有1.5万人次,再是北京,1.4人次。

1.3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总体状况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某省作为就医省,外省来某省异地就医共结算22098人次,结算医疗费用4.21亿元,医保基金支付费用2.70亿元,占总费用的64.13%。

作为参保省,某省赴外省异地就医共结算60215人次,结算医疗费用15.68亿元,医保基金支付费用8.94亿元,占总费用的57.02%。

1.4各省跨省异地就医的备案状况作为就医地备案人次最高的是上海为52.10万人,其次为北京42.35万人,排第三的为广东,备案人数为31.66万人,江苏省排第四,为23.42万人。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存在的问题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存在的问题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存在的问题引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异地就医。

然而,在异地就医过程中,直接结算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一:缺乏统一标准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医保政策、服务模式和规定的不同,缺乏统一标准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这导致患者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报销比例不明确和费用计算方式不一致等困扰。

解决方案:首先,建立全国统一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标准是必要且紧迫的。

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统一规范,明确服务内容、操作流程和报销比例等内容,并向各地推广实施。

此外,加强沟通与协调也是关键。

各省份之间应建立更有效率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分享政策变化和技术进展等信息。

问题二:报销资金难以管理在目前体系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中存在资金管理上的问题。

比如,医保中心难以及时对异地就医的费用进行核查和报销;同时,出现了骗取报销款项的不良行为。

解决方案:要解决资金管理问题,创新管理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费用结算过程中追踪、监控资金流动情况,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巡查和审计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更加严格的资金管理规定,并且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以增加监督力度。

问题三:信息交互与共享困难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中,患者个人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存在困难。

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往往无法高效传递相关患者信息。

解决方案:为了实现顺畅信息交互与共享,建设统一的电子医疗健康档案系统是关键步骤。

这样一个系统可以容纳并整合来自各个医疗机构的患者数据,并确保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同时,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也是必要的,以便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和医疗服务互联互通。

问题四:就医质量难以保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即患者选择不合适或质量不过关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这可能导致就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给患者健康带来更大风险。

异地看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异地看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异地看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了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异地看病。

这种趋势在中国尤为明显,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异地看病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现状异地看病是指患者在住所所在地与就医地不同的情况下就医。

这种趋势的兴起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原因:1. 医疗资源不均衡:有些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而其他地区则医疗资源充足。

因此,患者选择去资源更为丰富的地区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

2. 医疗技术差异:距离大城市更近的地区通常具有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患者可能出于这个原因选择去异地就医。

3. 医生声誉和专业性:某些医生在特定领域非常有声誉且拥有更高的专业性,因此患者会特意前往他们所在地。

4. 方便性:当患者住所与就医地距离较远时,患者可能选择离家更近的地方就医,以便节省时间和旅行成本。

然而,尽管异地看病在某些方面带来了便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存在问题1. 医疗信息共享不便:由于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和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患者的医疗记录不一定能够在异地就医时得到有效识别和使用。

2. 医保政策限制: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存在差异,某些就医费用可能无法得到全额报销,这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经济负担。

3. 就医流程不顺畅:患者可能需要在异地找寻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这可能需要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增加了治疗的不确定性。

4. 排队时间延长:由于某些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紧缺,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等待就医,这给他们带来了不便和煎熬。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 加强医疗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便于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共享和使用患者的医疗记录。

2. 统一医保政策:尽量减少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差异,确保患者在异地就医时能够享受相同的报销待遇。

3. 加强异地就医服务的引导和指导:提供详尽的医疗信息和就医指导,帮助患者快速找到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

4.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减少某些地区医疗资源的短缺问题,从而缩短排队时间。

关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跨省异地就医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为了方便群众就诊,全国范围内推行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

然而,我们的调研表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办理手续繁琐跨省异地就医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手续,包括在目的地医院进行实名登记、制定预约门诊计划等。

这些手续的繁琐程度导致很多群众望而却步,最终放弃了跨省异地就医的机会。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和医院应该简化跨省异地就医的办理手续,从而提高跨省异地就医的便利性和效率。

二、费用结算难度大目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政策尚未完全实行,很多群众仍然需要先自行垫付医药费用,然后再在目的地医院进行报销。

此外,不同省份、不同医院之间的报销计算方式存在差异,很难让患者在就医后得到及时的报销和补偿。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该统一跨省异地就医的费用报销标准和流程,降低患者的负担和就医风险。

三、信息共享不畅跨省异地就医的缺陷之一是信息共享不畅造成的。

患者的就诊记录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拆分开来,在不同医院间缺少信息流通和共享。

这就限制了医生之间的交流和互通,从而影响了诊疗质量和效果。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该加强跨省异地就医的健康档案建设和管理,优化医疗信息的分享和交流。

四、医保体系亟待加强目前我国各省份的医保体系尚未实现全国联网,不同省份的医保参保人员也存在差异。

这使得跨省异地就医的医保结算难度日益加大。

此外,不同地区的医保笼统也存在差异,使得患者的结算规则和费用计算难以统一。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该加强全国统一的医保体系建设和管理,从而提高跨省异地就医的便利性和权益保障。

总的来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虽然方便了群众,但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了促进跨省异地就医的便利性和顺畅性,政府和各医院都需要注重完善和优化相关手续和服务。

五、建立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机制跨省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政策虽然便捷,但也会给患者造成一些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就医质量问题。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医疗保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然而,在异地就医时,医疗保险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价格不透明带来的问题在异地就医时,很多人会发现医疗费用的价格不透明,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困扰,也给医院和保险公司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同样的手术在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费用,医疗保险的报销标准和费用限制也不尽相同。

对策:1.建立统一的医疗费用标准。

政府应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共享。

各个地方的医疗保险部门应该加强信息共享,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费用信息。

二、保险报销流程繁琐在异地就医时,有些患者会发现保险报销流程繁琐,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和证明。

这不仅浪费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也增加了医院和保险公司的成本。

对策:1.简化报销流程。

政府和保险公司应该共同努力,简化保险报销流程,减少患者的负担。

2.推广电子化报销。

建立电子化报销系统,提供在线报销和电子发票,方便患者和医生。

三、医保跨地区问题在异地就医时,有些人发现自己的医保无法跨地区使用,导致无法获得相应的报销。

这给患者造成了负担,也限制了就医的选择权。

对策:1.推动医保制度的统一。

政府应该加强各地医保政策的协调,消除地区间的差异,使医保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2.建立医保跨地区报销机制。

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处理异地就医的医保报销问题,提供便捷的服务。

四、异地就医信息共享不畅在异地就医时,医生对患者的病史和过往治疗情况不了解,可能会影响诊断和治疗效果。

然而,由于医疗信息系统的不兼容或信息共享不畅,这一问题变得常见。

对策:1.建立健全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

各地医疗机构应该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方便医生随时查询患者的病史和治疗情况。

2.推广患者病历电子化。

鼓励患者主动将自己的病历电子化,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

2024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研究

2024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研究

2024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研究一、异地就医政策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异地就医逐渐成为医疗保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异地就医,指的是参保人员在其参保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就医的行为。

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反映了人口迁移和就业流动的趋势,也对医疗保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满足广大参保人员的就医需求,提高医疗保险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异地就医的政策和规定。

这些政策旨在明确异地就医的管理原则、流程、费用结算和监管机制等,为异地就医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异地就医管理现状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政策指导下,各地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异地就医管理机制,包括就医备案、费用结算、信息共享等方面。

同时,随着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异地就医的便利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异地就医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部分地区异地就医管理政策不统一,导致参保人员在不同地区就医时面临不同的政策和待遇;另外,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流程繁琐,影响了参保人员的就医体验;再者,异地就医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程度的监管漏洞。

三、异地就医管理流程异地就医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就医备案、就医选择、费用结算和报销等环节。

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前,需要向参保地医保部门备案,获取就医地的相关政策和流程信息。

在就医选择方面,参保人员可以选择就医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就医。

费用结算环节,参保人员需按照就医地的规定进行费用结算,并在回到参保地后进行报销。

四、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是异地就医管理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结算主要采用直接结算和报销两种方式。

直接结算是指参保人员在就医地直接通过医保信息系统进行费用结算,无需垫付现金。

报销方式则是指参保人员先行垫付医疗费用,回到参保地后再向医保部门申请报销。

五、异地就医监管机制为了保障异地就医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异地就医监管机制。

异地就医个人年终总结

异地就医个人年终总结

异地就医个人年终总结本文旨在对我个人异地就医的经历进行年终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就医过程的顺利与不足之处,以及对医疗服务和个人健康管理的建议。

通过这篇总结,我将客观分析自己在异地就医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善方案,以期更好地保障健康。

1、个人异地就医的情况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我不得不多次进行异地就医。

总体上,这一过程相对顺利,我能够及时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然而,在部分就医过程中,我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首先,异地就医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是个主要问题。

由于不熟悉当地的医疗资源,我在选择医生和医院时遇到了困难,常常需要依靠亲友的推荐或自己进行广泛调查。

因此,建议医疗机构提供更加全面和透明的医生和医院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做出就医决策。

其次,异地就医中的语言沟通问题也存在。

部分医疗机构未能提供足够的语言服务,这对于不懂当地语言的患者而言是一大困扰。

建议医疗机构培训医务人员的多语言沟通能力,或者提供翻译服务,以方便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在异地就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医疗服务质量的不稳定性。

有些医院和医生的服务态度好,医疗水平高,但也有一部分医生和医院的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评估和监管,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2、对异地医疗服务的建议为了改善异地医疗服务,以下是我对医疗系统的一些建议:首先,建立统一的异地就医平台,整合各地的医疗资源和信息,提供全面的医生和医院推荐、评价等服务。

患者可以通过该平台快速获取所需的医疗信息,并进行在线预约和咨询。

其次,加强医生和医院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患者关怀意识,医院也应加强管理,确保医疗服务的稳定性和质量。

此外,加强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推动异地就医的普及和便利性。

3、个人健康管理的思考异地就医的经历让我更加关注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保障个人健康,我拟定了以下健康管理计划:首先,定期体检是必不可少的。

异地就医问题总结

异地就医问题总结

异地就医问题总结异地就医指的是患者在居住地以外的地方接受医疗服务的情况。

这一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因为人们追求更好的医疗资源和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然而,异地就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

一、医疗资源不均衡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一些发达城市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家资源,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这导致一些患者需要到异地就医,但找不到合适的医疗资源,造成就医困难。

二、医疗费用负担重异地就医不仅需要支付医疗费用,还需要承担交通、食宿等额外费用,给患者和家属增加了经济压力。

此外,由于异地就医需要长途跋涉,治疗周期也会延长,进一步增加了医疗费用的负担。

三、就医流程复杂异地就医需要处理更多的手续和事务,如预约、转诊、报销等。

由于不熟悉当地的医疗系统和政策,患者和家属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便。

而且,异地就医还需要处理家庭、工作等其他事务,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时间压力。

四、医疗安全风险异地就医会导致患者的医疗信息无法与原来的医生和医院共享,造成医疗记录的不完整。

此外,患者在异地就医时,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熟悉和信任的医生的治疗,存在医疗安全风险。

因此,在异地就医时,患者需要加倍注意医疗安全问题,认真选择医院和医生。

五、心理适应困难异地就医需要离开亲人和家庭,独自面对疾病和治疗。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他们可能面临孤独、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对治疗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异地就医过程中,患者和家属也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照顾。

六、医患沟通不畅异地就医可能由于语言、文化、习惯等因素造成医患沟通不畅。

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不准确或不完全,影响医疗效果。

因此,在异地就医时,患者和家属应积极与医生沟通,明确疑惑,确保理解医疗信息。

总结来看,异地就医问题涉及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费用负担重、就医流程复杂、医疗安全风险、心理适应困难和医患沟通不畅等方面的挑战。

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异地就医的概念及产生原因2.我国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二.异地就医存在障碍的原因分析三.解决异地就医障碍的对策分析1.国外解决异地就医障碍的经验2.我国解决异地就医障碍的破解对策(1)统筹层次(2)医保政策完善(3)技术措施: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4)监管要实现跨省就医即时报销,首先需要以省为单位,统一筹资水平和报销政策,建立省级医保信息平台,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在此基础上,各省级平台再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连接,实现跨省就医即时报销。

当前面临的难点在于,各省之间还没有实现医保信息互联互通;基本医保统筹层次低,大多以县市一级为统筹单位,普遍没有建立省级结算中心;医保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各地存在较大差异。

跨省报销还难在属地化管理的医保制度,流动人口一般都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各地医疗价格有较大差距,一些欠发达地区医保部门担心,异地就医会导致医保基金超支。

国务院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异地就医即时报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从制度政策、信息系统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今年内我国将在部分省份试点跨省就医即时报销。

目前各地正在推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已在8个省、市实现这一目标。

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最近开通试运行,并与北京、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9个省级平台互联互通,今后参合农民将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异地就医即时报销。

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初步实现跨省就医即时报销。

二是费用审核难。

由于异地就医报销全部由工作人员根据参保人员提供的各类医疗费原始票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工作量十分繁重同时全国各统筹地区对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等目录范围以及报销支付标准的规定都有所差异加大了审核的难度。

三是适应政策难。

由于参保地与就医地实行的医保政策不同就医地医疗机构不能按照参保地的医保政策提供相应的医保服务不可避免造成医疗费用超出参保地的医保规定范围最终由参保人员负担也加重了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

异地就医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异地就医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异地就医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异地就医是指病患在居住地之外的地方接受医疗服务的行为。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病情紧急需要就医,本地医
疗资源不足或不符合需求,或者是个人对于异地医疗的选择。

然而,异地就医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医疗机构之间的地域和制度差异,异地就医往往面
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病患很难了解到异地医疗机构的质量和服
务水平是否达标,这对于病情的治疗和健康的恢复产生了不确定性。

其次,异地就医还会带来治疗费用的增加和负担加重。

病患需
要承担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以及可能的餐饮费用等。

此外,异地就
医可能会涉及到医疗保险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医疗保险的报销也
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此外,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病患来说,异地就医还会带来照
顾和陪伴的问题。

病患往往需要家人或者照顾人员陪同,而这对于
照顾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困扰。

综上所述,异地就医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治疗费用增加、照顾
和陪伴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
合理规划医疗资源的同时,加强异地就医的信息透明度,降低治疗
费用的负担,并提供照顾和陪伴的支持措施,以确保病患能够安全、便捷地接受需要的医疗服务。

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随着社会发展和交通便利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异地就医。

然而,由于身处陌生环境、不熟悉医疗制度以及经济压力等原因,异地就医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异地就医中的费用问题1.定点医院限制:许多地区规定只能去指定医院就诊,导致患者无法充分选择合适的医疗资源。

解决办法: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改革力度,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使更多负担得起且有良好服务的医院纳入异地就医范围。

2.报销比例低:不同地区之间的报销比例差异较大,造成了患者负担的不公平性。

解决办法:建立统一的跨省就医费用结算机制,确保患者在异地就医时可以享受与本地患者相当的报销比例。

3.报销流程繁琐:目前异地就医需要提交大量的资料和手续,申请报销过程繁琐,费时费力。

解决办法:建立统一的电子化报销系统,实现跨区域数据共享、在线审核和快速结算,简化患者的报销流程。

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1.大城市资源过剩、小城镇乏缺:由于医疗资源在大城市集中,导致小城镇及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薄弱。

解决办法:加强基层医生培养与留用工作,引导专业人才到乡镇与农村地区开展诊疗工作,提高基层医师执业能力。

2.部分科室欠缺:某些特定的高级治疗项目只设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或特定专科医院中。

解决办法:建立远程会诊制度,通过网络技术连接各地医院和专家资源。

当患者所在地无法提供相关治疗服务时,可以远程会诊并得到远方专家的指导。

三、服药问题1.无法持续使用常用药物:因为异地行程较长,患者可能无法持续使用所需的常用药物。

解决办法:加强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配合,实现跨地区处方报销与取药的便利化。

2.就诊后病情观察困难:回到异地后,患者难以接受及时观察和治疗。

解决办法: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在患者回到常住地后提供在线咨询、病情追踪等服务,确保治疗效果及时评估并作出调整。

四、沟通不畅1.文化差异和交流问题:不同地区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导致患者在异地就医期间无法顺利沟通,使得治疗过程受阻。

异地就医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异地就医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异地就医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异地就医是指患者离开家乡不同的地方就医。

这种状况既可以是患者选择去另外一个城市或地区治疗,也可以是他们需要在自己的家乡外接受紧急医疗服务。

与本地就医相比,异地就医可能更具挑战性,因为需要面对新的医护人员和医院设施,而家庭或社交支持可能不如家乡。

这篇文章将探讨异地就医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目前异地就医的现状在大多数情况下,异地就医是由于患者住处的地方没有适当的医疗设施或专家。

有时,这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治疗受到重大影响。

此外,一些患者也会选择去异地医院就医,以获取更好的医疗服务,或者在家乡以外寻求更好的治疗机会。

在中国,许多城市都有定点医院可以接受异地就医的患者。

以北京为例,许多外来患者都前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医。

这些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广泛的医疗服务,包括住院、门诊和紧急救援等。

对于部分外来患者,他们可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机会,也可以避免在自己的家乡公开患病的尴尬境地。

但是,目前异地就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许多城市的定点医院需要提前预约,这可能会使许多急需治疗的患者受到影响。

此外,由于医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平衡,造成部分就医人员不能及时得到治疗,甚至需要排队等候。

二、异地就医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素质和生活水准得到了显著提高。

因此,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卫生服务领域的技术进步,许多患者选择在异地接受治疗。

在未来,异地就医将会进一步发展,医疗服务将更加方便,高效,同时会更加普及。

下面我们来谈谈具体趋势:1. 视频就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视频就医公司层出不穷。

这些平台可以让患者随时随地通过视频通话与医生进行会诊。

这种做法既可以方便病人,又可以减轻医院的负担。

将来,视频就医将变得越来越广泛化,我们也可以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同样的治疗服务。

2. 移动医疗无论在医院,还是在家中,移动医疗设备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便携式医疗设备。

医保异地结算的现状与瓶颈

医保异地结算的现状与瓶颈

医保异地结算的现状与瓶颈医保异地结算是指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可以通过跨地区医保定点机构进行结算报销,从而方便参保人就医,并减轻了就医时的负担。

医保异地结算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瓶颈和问题。

本文将从医保异地结算现状及其瓶颈进行分析。

一、医保异地结算的现状1. 政策支持:我国自2015年起开始推行全国统一的医保异地结算政策,使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可以享受医保待遇。

政府对医保异地结算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和规定,为医保异地结算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2. 实施范围扩大: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医保异地结算的实施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全国各地的医保系统已经实现了异地就医的结算,为参保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就医服务。

3. 提高了参保人的就医便利性:医保异地结算使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不再需要先垫付费用,而是在就诊后通过医保定点机构进行结算,大大提高了参保人的就医便利性,减轻了参保人就医的经济负担。

4. 促进了医院之间的资源流通:医保异地结算也促进了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流通,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参保人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 跨区域医保信息系统不畅:目前,各地医保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仍存在瓶颈。

跨区域医保信息系统不畅通、不互通,导致参保人的医疗数据无法及时共享和调取,影响了医保异地结算的顺畅进行。

2. 跨区域医保定点机构不足:跨区域医保定点机构不足是医保异地结算的另一大瓶颈。

由于各地医保定点机构的布局不均衡、数量不足,导致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无法方便地进行结算报销。

3. 报销流程繁琐:医保异地结算的报销流程繁琐,需要参保人提供大量的资料和证明,对参保人的就医体验造成了影响。

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或患有重病的患者来说,报销流程更是让他们望而却步。

4. 各地医保政策差异大:各地医保政策差异大也是医保异地结算面临的瓶颈之一。

不同的地区医保政策不一样,参保人在异地就医时往往需要面对不同的政策规定和报销标准,给参保人带来不便。

新农合如何保障农民在异地就医时的权益

新农合如何保障农民在异地就医时的权益

新农合如何保障农民在异地就医时的权益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新农合制度逐渐完善,并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健康保障。

然而,对于农民在异地就医时的权益保障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新农合如何保障农民在异地就医时的权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异地就医的现状和问题农民在异地就医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权益保障问题。

首先,农民在异地就医时往往面临高额的医疗费用负担。

其次,由于异地就医,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生的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可能影响到治疗效果。

此外,农民在异地就医还面临着报销流程繁琐、报销周期长等问题。

二、新农合的措施为了保障农民在异地就医时的权益,新农合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新农合建立了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机制,农民只需要出示有效的农合卡,相关费用便可由新农合直接结算。

这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方便了就医流程。

其次,新农合加强了异地就医的信息共享,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医疗联网等方式,确保农民的病历和医疗信息能够在异地医疗机构共享,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新农合还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保证了农民在异地就医期间能够得到规范的医疗服务。

三、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保障农民权益的措施除了现有的措施外,为了进一步保障农民在异地就医时的权益,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首先,加强农民的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应该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报销机制,简化报销手续,缩短报销周期,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

同时,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标准,确保农民在异地就医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新农合异地就医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农合如何保障农民在异地就医时的权益,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

小明是某农村的新农合参保人员,在一次外出打工的过程中,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需要在异地就医。

小明凭借农合卡到达当地医院,医院根据农合卡提供的信息,直接与农合机构进行费用结算,省去了小明自行垫付的麻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异地就医的概念及产生原因2.我国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二.异地就医存在障碍的原因分析三.解决异地就医障碍的对策分析1.国外解决异地就医障碍的经验2.我国解决异地就医障碍的破解对策(1)统筹层次(2)医保政策完善(3)技术措施: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4)监管要实现跨省就医即时报销,首先需要以省为单位,统一筹资水平和报销政策,建立省级医保信息平台,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在此基础上,各省级平台再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连接,实现跨省就医即时报销。

当前面临的难点在于,各省之间还没有实现医保信息互联互通;基本医保统筹层次低,大多以县市一级为统筹单位,普遍没有建立省级结算中心;医保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各地存在较大差异。

跨省报销还难在属地化管理的医保制度,流动人口一般都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各地医疗价格有较大差距,一些欠发达地区医保部门担心,异地就医会导致医保基金超支。

国务院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异地就医即时报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从制度政策、信息系统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今年内我国将在部分省份试点跨省就医即时报销。

目前各地正在推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已在8个省、市实现这一目标。

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最近开通试运行,并与北京、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9个省级平台互联互通,今后参合农民将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异地就医即时报销。

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初步实现跨省就医即时报销。

二是费用审核难。

由于异地就医报销全部由工作人员根据参保人员提供的各类医疗费原始票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工作量十分繁重同时全国各统筹地区对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等目录范围以及报销支付标准的规定都有所差异加大了审核的难度。

三是适应政策难。

由于参保地与就医地实行的医保政策不同就医地医疗机构不能按照参保地的医保政策提供相应的医保服务不可避免造成医疗费用超出参保地的医保规定范围最终由参保人员负担也加重了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

据调查同种疾病异地就医的实际费用往往超出参保地8-10。

五是克拉玛依地区在疆外大城市的参保人员其医疗费用人均高出本地近一倍对医保基金造成一定的压力和风险。

一、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异地就医的基本概念及产生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流动日益加剧,异地就医的需求不断增长。

所谓异地就医,就是指参保人在其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

“异地就医”主要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类是一次性的异地医疗,包括出差、旅游时的急性病治疗,这种状况的特点是:人数少,时间短,就医地不稳定,偶然性大。

所产生的问题是不能及时结算医疗费用。

第二类是因为生产经营原因,公司员工患病不能回参保地就医,只能在生产经营地就医,从而形成异地就医,包括单位在各地的派驻人员、派驻机构在当地的聘用人员,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单位都处在流动状态,如建筑业等职工的就医。

这种状况的特点是:人员成建制在外地,在异地就医的时间段取决于工程项目进度,需要三年五载甚至更长,就医地明确且固定,通常就在生产经营地而非有意选择大城市。

所产生的问题要么是不能参加医疗保险,要么是要垫付医疗费用。

第三类是长期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包括退休后户口从工作地迁移到安置地的人员,也包括托靠子女无户口迁移的人员。

这种状况的特点是:在异地居住时间较长,对两地就医政策容易进行比较,但对医疗服务的选择没有特殊要求,一切以服从养老为前提。

所产生的问题表面上是就医结算不及时、不方便,个人负担重,实质是安置地的医疗待遇往往要好于参保地,异地安置人员感到就医待遇不平等。

第四类是患者为了治病去异地就医,这种状况的特点是: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较高,哪里能治病就去哪里,就医地的指向较为明确,通常首选是附近医疗条件较好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像上海、北京这类医疗资源集中的特大城市。

由于个人花费较大,对垫付和报销的要求也较高。

之所以产生异地就医总体上讲,异地就医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需求,本来很正常。

只在与体制、机制、政策、管理等因素叠加后,才有可能转化为社会问题。

(1)劳动力跨域流动是异地就医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现行医保政策的属地原则,医疗保险实行以县或市为统筹单位,参保人原则上只能在工作地或居住地参保。

但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如本地居住、异地工作;退休后异地安置;进城务工;异地转诊;异地急诊等等,使得其医疗行为发生在外地,但医保关系却仍在原工作地或居住地,从而引发了异地医保的日益加剧的需求。

根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各统筹地区共有异地居住人员450万人,约占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的3%。

其中,异地住院人数约占医保住院总人数的5%,在异地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12%左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别于1985年、1993年、2002年和2012年发布);1987年、1995年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别于1988年、1997年和2007年发布);《201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流动人口,通常指在某一时间范围、居住地发生跨越一定地域界限变动的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了每个人的常住地及其户口登记地,为研究流动人口提供了基础数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户口登记地谋求更好的发展。

人们也习惯于把这部分人称作流动人口。

中国正经历着大规模人口流动。

1982年,流动人口总量仅660万人,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幅增加。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2亿,占总人口的17%。

过去30年间流动人口总量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紧密相连,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2011年,全国人户分离的(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71亿,比上年增加97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30亿,比上年增加828万人。

同时,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就业更加趋于稳定。

超过三成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生活时间超过5年,从事目前工作的平均时间接近4年,全年平均回老家不足2次。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平均家庭规模达到2.5人,青少年流动人口和老年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劳动力的流动性,对医保经办的基本要求有两个,一是跟随本人流动,要求医保关系随之转移接续。

二是随本人工作地变更,要求在异地就医上给予保障和方便。

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要求打破划地为牢的传统经营模式,特别是那些不能在厂房内完成生产过程的工程项目,工作场地的变更是常有的,而参保地是固定的,属地化的,这就使参保地与就医地不一致的矛盾发生突出。

(2)限于本地医疗水平的限制,一部分重病人和经本地定点医疗机构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人转外就医。

总体上讲,经济发展程度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高低应有密切的关系。

经济越发达,往往医疗服务水平越高。

经济条件是卫生服务发展的基本保证。

有了良好的经济条件,不仅能提高卫生事业对人们服务的保证程度,还能提高人们对卫生服务的支付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卫生服务效果。

例如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医疗卫生服务调点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西南部贫穷的地方,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下,其医疗卫生条件也明显的落后于其他地方。

医疗卫生条件的不同是异地就医问题更急突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保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长进,他们为了保证较难病症的治愈率,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患病特别希望到卫生资源丰富的大城市或自己满意的医疗服务水平高的医疗机构就诊。

于是,多数参保患者不行患较重的疾病之后,都要求转入上一级意愿治疗。

有关调查显示,41%的被调查这是因为医疗技术原因到较好的医院就医的。

各地医疗卫生水平条件的非均等化,就会引起病患的跨区域流动,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

(3)部分职工退休后,会选择异地安置养老或者去异地随儿女一同居住。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家统计局2012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63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8.1%,比2009年增加了217万人,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而且人口老龄化仍处于加速阶段。

据预测,到2l世纪中叶,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从2012年的8.1%增长到30%,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会保持高速递增,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其对异地就医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造成了老年人增多,老年人无需工作且一般自理能力有限,所以旅游、探亲、投靠子女等现象较多,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异地安置等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老年人往往属于疾病高发人群,与年轻人比较,罹患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机率更大,老年人的增多大大增加了异地转外就医现象的产生。

2.我国异地就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由于长期在外地居住或者因临时外出患急性病住院及转诊到统筹区以外就医的住院人数约占医保住院总人数的8%,在异地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21%左右。

据统计,2012年全国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约为210亿元左右,其均次医疗费用也普遍高于在统筹区内就医的费用。

其中,常驻外地人员的均次住院费用更是比统筹区高出近40%,5倍多。

目前,全国各统筹地区共有异地居住人员约450万人,约占到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的3%。

其中,90%。

异地居住人员中约有45%在本省内居住,55%在省外居住。

但对于这些异地就医的人员来说,要想获得异地医保,却并不容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保险卡异地不能使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异地就医和买药需求加剧,人们希望医保卡能够全国通用,但现行医保卡的使用限制条件很多,不能跨地区使用,甚至同一个省里的不同地区也不能通用,因此媒体常把医疗保险卡形象地称为“地方粮票”,病人患病之后,只能在本统筹地区使用医保卡,在外地则不能使用。

这是当前医保卡使用的最大瓶颈。

这对患者来讲,经济压力是非常大的,即使部分患者可以在事后回原统筹地区报销,但必须先垫付全部医疗费用,使得医保卡不能成为人民的救命卡,再加上异地报销也困难重重,更何况还有大部分患者不能享受到异地报销的待遇(2)医疗费用异地报销困难。

为了满足异地医保的需要,各地先后采取了不同的变通措施,允许异地就医后,由原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机构给予报销。

但总的来说,异地医疗费用的报销十分困难。

首先,异地医疗费用报销的程序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