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导学案

发表时间:2012-04-12T15:26:39.86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梁波

[导读]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摘要:学案导学是以当前的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对学案导学的一些认识以及在数学中如何实施学案导学。

关键词:学案导学;设计方法;应用;反思

作者简介:梁波,任教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和平中学。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一、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模式,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学生拿到导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编制学案时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实现了问题的前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份好的学案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设计导学案的方法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是“学案导学”的关键。教师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达到以下要求:(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要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每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也不行。做到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领会贯通,使学生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进而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4)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学案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学案导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环节

1.以学案为导,进行自学

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同,学案要在课前适当的时间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课本自己解决学案上的有关问题。预习工作会使学生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长期的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逐步的提高。

但是要想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和题目,必须仔细阅读教材,通过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阅读过程不理解的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教师讲解的时候进行重点听讲和理解。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减法”这一部分的内容时,笔者给出以下题目让学生去复习旧知和预习新知:

(1)计算:①(-3.5)+(-4.8)②(-4 )+5 ③ 4 +(-7.5)

(2)填空:①()+3=10 ②30+()=27 ③(-13)+()=6

(3)自主预习①从温度计可看出4℃比-3℃高7℃,列式子表示为:()另一方面我们知道4+(+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哪两个式子相等___。

②因为()+(-5)=4;所以4-(-5)=();我们又知道4+(+5)=()所以哪两个式子相等?_____。

③9-8=();9+(-8)=();15-7=();15+(-7)=();从中又有新发现吗?由此,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来进行。进一步的得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用式子表示为()。

2.课上小组讨论,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笔者任教的学校在实行“学案为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就是突出强调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原则,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通过合作自行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过多地参与。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看是否是真的在讨论问题,是否是每一位同学都参加了进来,小组讨论中有没有遇到困难,要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不能浪费课堂时间,不能变成小组中好学生阐述自己答案的霸王讨论。讨论完成后小组要出代表说出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不要着急对小组给出的结果给出对与错的评价,而是要在黑板上记录下来,然后对比所有小组的理解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评价对错与否,但一定要记住不要打击出错小组的积极性,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保证每个同学的积极态度。另外,对于大部分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当免于直接纠正,而是适当的补充问题来帮助暴露矛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所在,再引导其得出正确结论。

3.教师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经过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会“导”,它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高妙的教学机智,精湛的教学艺术。一般教师可采取两种方式:点拨或精讲。如果一开始学习目标设置得当,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和教师讲解,大多数学生可以初步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