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2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34605d011ca300a6c3903e.png)
适用:市政的水量、水压均能满足小区给水要求 尽量采用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0.1 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1.2 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分质给水方式 分质供水就是将优质饮用水系统作为城市主体供
水系统,只供市民引用;而另设管网供应低品质水作 为非饮用水系统,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
分片集中 集中调蓄增压
适用:几幢建筑集中、高度相近 使用多
适用:所有建筑高度和水压相近 使用多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0.1 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1.3 管道布置与敷设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有小区干管、小区支管和接户管三 类,在布置小区给水管网时,应该按下面顺序进行:
干管
支管
接户管
给水方式应根据小区建筑物类型、高度、市政水压、水量等考虑, 技术先进合理、投资省、运行低、管理方便。有以下几种:
直接给水方式 分质给水方式 分压给水方式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0.1 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10.1.2 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 直接给水方式 从城镇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给水方式,包括
高层建筑生活用水需要采用增压供水系统。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10.1 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1.4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1.4.4 设计流量
室外给水管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
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
室内设计秒流量概率公式和室外最大小时平均流量计算方法的衔接 点。此衔接点(即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服务人数)与住宅最 高日用水量定额 qo 、用水小时变化系数 Kh 、每户卫生器 具当量数 Ng有关。
第十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PPT文档资料
![第十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677da48783e0912a2162a8f.png)
城市居住区:人口30000~5000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管道,是建筑给水排水管道 和市政给水排水管道的过渡管段。
10.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1
居住小区给水水源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源、管道系统、二次加压泵 房和贮水池组成。
水源:直接利用现有供水管网,也可以自备水源。
管道在建筑物单侧排列
雨 水 管 热 力 管 沟 给 水 管 污 水 管 煤 气 管
建 筑 物
管 道 在 建 筑 物 单 侧 排 列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
建筑物
热力管沟 给水管 污水管
煤气管 热力管沟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
热力管沟 给水管 煤气管
建筑物
污水管 热力管沟
居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区管道布置
建筑物
热力管沟 污水管 煤气管
雨水口的布置、形式、数量应根据地形、建筑和道 路的布置、雨水口布置位置、雨水流量、雨水口的 泄流能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
10.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10.3.3
居住小区排水管材和检查井
给水引入管的设计秒流量作为 节点流量和管段流量
小区内配套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 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 水等,均以平均用水小时平均秒流量计算。 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不计入管网节点流量, 仅在计算小区管网与城市管网连接的引入管时考虑 预留。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用水量应另计。
10.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0.2.2 居住小区给水设计流量
2.接户管(建筑物给水引入管)设计流量的确定与计算 1)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建筑物内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9eb6bfbceb19e8b8f6ba87.png)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1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特点10.1.1居住小区城镇居民的住宅建筑群常被统称为居住小区。
按居住用地分级控制规模的大小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
层次不同,布局要求也不同。
我国城市居住用地组成的基本构造单元,在大、中城市一般由居住区、居住小区两级构成。
在居住小区以下也可以分为居住组团和街坊等次级用地。
城镇中工业与其他民用建筑群,如中、小工矿企业的厂区和职工生活区:大专院校、医院、宾馆、机关单位的庭院等,这些与居住小区、组团规模结构相似,常被统称为建筑小区。
建筑小区中的各种建筑群,因其本身的功能特点不同,使其室外的给水排水系统也有所不同,在本章不作详细分析。
10.1.2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的分类根据居住小区离城市的远近、城市管网供水压力大小及水源状况的不同,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城市管网的给水排水系统、设有给水加压和排水提升设施的给水排水系统、设有独立水源和污水处理站的给水排水系统。
(1)直接利用城市管网的给水排水系统(2)设有给水加压和排水提升设施的给水排水系统(3)设有独立水源和污水处理站的给水排水系统10.1.3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特点由于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的服务范围和用水规律等与城市、居住区不同,也与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不同,这就决定了小区给水排水应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区给水排水设计流量反映过渡段特性。
其次,小区给水方式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标准的居住小区通常设置直饮净水管道系统;对于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应考虑设置中水管道系统。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和城市、居住区及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又有许多类似之处。
当居住小区的给水方式、排水体制、系统组成及设计流量确定之后,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的布置、设计计算方法及步骤,又与城市给水排水和建筑给水排水有相同之处,因此本章对居住小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案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系统布置、连接和设计计算方法步骤等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51ee2e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3.png)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10.2.1 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包括:居住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造用水量、绿化用水量、水景和消遣设施用水量、道路和广场浇洒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管网漏水水量及未预见水量、消防用水量。
居住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应按小区人口和住所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 住所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详见表2-2。
居住小区公共建造用水量,应按照其使用性质、规模,按用水单位数和相应的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居住小区公共建造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详见表2-4。
公用游泳池、水上游乐池的初次充水时光应按照使用性质和城市给水条件等确定,宜小于24h,最长不得超过48h,补充水量要求见表12-6。
水景循环系统的补充水量应按照蒸发、飘失、渗漏、排污等损失确定,室内工程宜取循环水流量的1%~3%,室外工程宜取循环水流量的3%~10%。
居住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15%计。
居住小区的消防用水量和水压及火灾连续时光,应按现行的《建造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造设计防火规范》确定。
生活、消防共用系统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属于正常用水量。
居住小区的绿化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1.0~3.0L/m 2·d 计算。
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强;居住小区道路、广场的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2.0~3.0L/m 2·d 计算。
10.2.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设计流量10.2.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设计流量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用水变化逻辑既不同城市给水系统,又不同于建造内给水系统。
居住小区给水管网的设计流量与居住小区规模、管道布置状况以及小区的使用功能等因素有关,应通过多地点长时光实际测量各种居住小区内不同供水范围用水量变化曲线,再对大量资料举行统计分析和处理,求出居住小区给水管网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PPT课件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6d2c948e9951e79a892705.png)
当给水管道敷设在下面时,应设置钢套管,钢套管的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
第14页/共57页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0.1 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1.4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1.4.1 设计用水量:8 居民生活用水量
公共建筑用水量
绿化用水量
水景、娱乐设施用水量
道路、广场用水量
公用设施用水量
时平均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类型、标准、qd、kh、T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 设施:其最大用水时时段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时段基本重合,应按10.1.4.1确 定的设计用水量计算最大用水时平均用水量为节点流量。
第27页/共57页
链接:服务人数表
10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10.1 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1 居住小区给水工程 10.1.3 管道布置与敷设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给DN
垂直净距
水平净距
水平净距
建筑物
建筑物外墙> 1m
{ 管道敷设要求
管水平>0.5m 管垂直>0.1m
管廊 ( 沟 ) >0.3m
净距指管外壁(套管外壁或保温管壳外壁)距离 室外给水管道上的阀门,宜设置阀门井或阀门套筒。
链接:地下管线 ( 构筑物 ) 间最小净距
10.1.4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10.1.4.4 设计流量
1)、2)中的其他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其他:居住小区内配套的社区管理、绿化和景观用水、 道路及广场洒水等设施的用水时间与住宅的最大用水时并 不重合,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室、饭店、食堂、旅馆、洗衣房、影剧院等用水量较 大的公共建筑用水量。
第十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第十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bfe1d0661711cc7930b71613.png)
第十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居住小区是指含有教育、医疗、文体、经济、商业服务及其他公共建筑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区。
居住区划分为三类:人口1000~3000人的称为居住组团;人口7000~15000人的称为居住小区;人口达到30000~50000人的称为城市居住区。
居住小区给排水管道,是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和市政给水排水管道的过渡阶段。
居住小区的给水排水工程包括:居住小区给水工程(含生活给水、消防给水),排水工程(含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和小区污水处理)和中水工程。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源、管道系统、二次加压泵房和贮水池等组成。
10.1.1居住小区给水水压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既可以直接利用现有供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也可以自备水源。
自备水源的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严禁与城市给水管道直接连接。
10.1.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居住小区供水既可以是生活和消防合用一个给水系统,也可以是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各自独立。
若居住小区中的建筑物不需要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火灾扑救仅靠室外消火栓或消防车时,则宜采用生活和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
若居住小区中的建筑物需要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时,宜将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各自独立设置。
居住小区供水方式可分为:直接供水方式、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和分压供水方式。
1.直接供水方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向用户供水。
2.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当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水量不足,不能满足居住小区内大多数建筑的供水要求时,应集中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采用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向用户供水。
3分压供水方式当居住小区内既有高层建筑,又有多层建筑,建筑物高度相差较大时应采用分压供水方式供水。
居住小区的加压系统,应根据小区规模、建筑物高度和建筑物分布等确定。
当居住小区内所有建筑高度和所需水压都相近时,整个小区可集中设置共用一套加压给水系统。
当居住小区内只有一幢高层建筑或幢数不多且各幢所需压力相差很大时,每一幢建筑物宜单独设调蓄增压设施。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728a19e65022aaea998f0f71.png)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10.1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特点10.1.1居住小区城镇居民的住宅建筑群常被统称为居住小区。
按居住用地分级控制规模的大小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
层次不同,布局要求也不同。
我国城市居住用地组成的基本构造单元,在大、中城市一般由居住区、居住小区两级构成。
在居住小区以下也可以分为居住组团和街坊等次级用地。
城镇中工业与其他民用建筑群,如中、小工矿企业的厂区和职工生活区:大专院校、医院、宾馆、机关单位的庭院等,这些与居住小区、组团规模结构相似,常被统称为建筑小区。
建筑小区中的各种建筑群,因其本身的功能特点不同,使其室外的给水排水系统也有所不同,在本章不作详细分析。
10.1.2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的分类根据居住小区离城市的远近、城市管网供水压力大小及水源状况的不同,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城市管网的给水排水系统、设有给水加压和排水提升设施的给水排水系统、设有独立水源和污水处理站的给水排水系统。
(1)直接利用城市管网的给水排水系统(2)设有给水加压和排水提升设施的给水排水系统(3)设有独立水源和污水处理站的给水排水系统10.1.3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特点由于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的服务范围和用水规律等与城市、居住区不同,也与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不同,这就决定了小区给水排水应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区给水排水设计流量反映过渡段特性。
其次,小区给水方式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标准的居住小区通常设置直饮净水管道系统;对于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应考虑设置中水管道系统。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和城市、居住区及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又有许多类似之处。
当居住小区的给水方式、排水体制、系统组成及设计流量确定之后,小区给水排水系统的布置、设计计算方法及步骤,又与城市给水排水和建筑给水排水有相同之处,因此本章对居住小区给水排水系统布置、连接和设计计算方法步骤等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第10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edcc0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1.png)
供水方式
– 统一给水方式 – 分质给水方式 – 分压给水方式
– 分质给水方式
– 分质供水就是将优质饮用水系统作为城市 主体供
– 水系统,只供市民引用;而另设管网供应低品 质水作
– 为非饮用水系统,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 – 分质供水的水质一般分为三种: – 杂用水 – 自来水(原生活饮用水) – 优质饮用水(饮用净水)
•居住小区道路、广场的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 洒面积2.0~3.0L/m2·d计算Biblioteka 4. 水景及娱乐设施用水量
•喷泉用水应循环使用。循环系统的补充水量 应根据蒸发、飘失、渗漏、排污等损失确定, 室内工程宜取循环水流量的1%~3%, 室外工 程取循环水流量的3%~10%。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用水量应根据其充水 时间、补充水量确定, 详见表12-6
管三类,在布置小区给水管网时,应该按下面顺序进 行:
干
支
接户
管
管
管
•管网布置形式
• 管网的布置形式有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两种。
•10.3 小区排水工程
1. 排水体制
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 应该根据城镇排水体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综合 比较确定。
居住小区的排水一般应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系 统, 故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宜取与城镇排水体制相同;
• 居住小区的加水压泵泵站与, 当水给泵水房管网无调节设施时
, 宜采用调速泵组或额定转速泵编组运行水泵。 泵组的最大出水量按不小于小区给水设计流量 确定, 并按消防工况校核。
• 水泵扬程应满足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水压, 小区给 水系统有水塔或高位水箱时, 水泵出水量应按最 大时流量确定;当小区内无水塔或高位水箱时, 水泵出水量按小区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确定。
第十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
![第十章 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1952fcf90f76c661371ade.png)
第十章居住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居住小区是指含有教育、医疗、文体、经济、商业服务及其他公共建筑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区。
居住区划分为三类:人口1000~3000人的称为居住组团;人口7000~15000人的称为居住小区;人口达到30000~50000人的称为城市居住区。
居住小区给排水管道,是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和市政给水排水管道的过渡阶段。
居住小区的给水排水工程包括:居住小区给水工程(含生活给水、消防给水),排水工程(含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和小区污水处理)和中水工程。
10.1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主要由水源、管道系统、二次加压泵房和贮水池等组成。
10.1.1居住小区给水水压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既可以直接利用现有供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也可以自备水源。
自备水源的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严禁与城市给水管道直接连接。
10.1.2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居住小区供水既可以是生活和消防合用一个给水系统,也可以是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各自独立。
若居住小区中的建筑物不需要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火灾扑救仅靠室外消火栓或消防车时,则宜采用生活和消防共用的给水系统。
若居住小区中的建筑物需要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时,宜将生活和消防给水系统各自独立设置。
居住小区供水方式可分为:直接供水方式、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和分压供水方式。
1.直接供水方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向用户供水。
2.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当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水量不足,不能满足居住小区内大多数建筑的供水要求时,应集中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采用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向用户供水。
3分压供水方式当居住小区内既有高层建筑,又有多层建筑,建筑物高度相差较大时应采用分压供水方式供水。
居住小区的加压系统,应根据小区规模、建筑物高度和建筑物分布等确定。
当居住小区内所有建筑高度和所需水压都相近时,整个小区可集中设置共用一套加压给水系统。
当居住小区内只有一幢高层建筑或幢数不多且各幢所需压力相差很大时,每一幢建筑物宜单独设调蓄增压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0.2.3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①局部水头损失:15%~20%; ②流速:1~1.5,消防时1.5~2.5m/s; ③平差:大环≤15kPa,小环≤5kPa; ④干管管径≥支管管径或引入管管管径 ⑤校核:最大时流量叠加最大消防流量,末梢 ≥0.1MPa; ⑥设室外消火栓的管网管径≮100mm
10.4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0.4.1 居住小区生活排水量与排水系统的计算 居住小区排水量 定额是给水系统的85%~95%
10.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10.4.2 居住小区生活排水管道计算 设计流量:最大小时 自净流速:0.6m/s 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10m/s;非金属管5m/s
P294 表10.4.1
分质供水的水质一般分为三种: 杂用水 自来水(原生活饮用水) 优质饮用水(饮用净水)
10. 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 分压给水方式 由于在高层、多层建筑混合的居住小区中,高层
建筑的高层部分无论是生活给水还是消防给水都需要 对给水系统增压,才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所以应该 采用分压给水系统。
采用分散调蓄增压、分片集中或者集中调蓄增压
当城镇市政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能够满足小区 给水要求时,应该采用直接给水方式。当城镇市政给 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周期性不足时,可以设置高位水 箱供水。
10. 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 分质给水方式 分质供水就是将优质饮用水系统作为城市主体供
水系统,只供市民引用;而另设管网供应低品质水作 为非饮用水系统,作为主体供水系统的补充。
10. 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总目录 本章目录 10.2.4 水泵、水池、水塔和高位水箱
(2)水泵的选择 小区的水泵多选用卧式离心泵,扬程
高的可选用多级离心泵。泵房隔震消声要 求高时,亦可选用立式离心泵。
加压站同时担负有消防给水任务时, 水泵流量应考虑生活给水流量和消防给水 流量之和。选择水泵时,水泵扬程一般应 和加压站设计扬程相同。
与其他管线的交叉等因素。
10. 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0.2.1 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水质和水压
居住小区给水设计用水量应该根据居民 ①居民生活用水量、 ②公共建筑用水量、 ③绿化用水量、 ④水景和娱乐设施用水量、 ⑤道路和广场浇洒用水量、 ⑥公共设施用水量、 ⑦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⑧消防用水量来确定。
10.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10.4.3 居住小区设计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1.小区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特点
② 小区内雨水口的布置根据地形、建筑物和道 路情况确定,一是设置在道路交汇处、建筑物单元 出入口附近、建筑物雨落管附近以及建筑物前后空 地和绿地的低洼处;二是设置的数量由汇水面积、 汇水流量和选用的雨水口类型及其泄水能力确定; 三是沿街道布置间距一般为20~40m,连接管长度 应不超过25m。
第9章 其它供水设施简介
10. 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总目录 本章目录 10.2.4 水泵、水池、水塔和高位水箱
3.水池 设置水池的目的是为了调蓄储水量,
以保证一定时间的用水量,水池的有效容 积根据小区生活用水的调蓄储水量、安全 储水量和消防储水量确定。
P291 表10.2.1
第9章 其它供水设施简介
d.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 居住小区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应该根据路面、
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浇洒道路的用水量,一般取车行道路面积按2.0
~3.0L/(m2.次),每日浇洒一次计算; 居住小区绿化用水量,一般按小区绿地面积1 .0~
3.0L/(m2.d)计算。
e.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 居住小区管网漏失水量与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小
10. 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0.2.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设计流量 1.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
①小区人数超过3000人,环网,2根连接管,每条管都 满足不小于70%水量:
住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节点流 量:
最大小时秒流量
②小区人数在3000人及以下,室外为枝状网时:
区最高日用水量的10%~15%计算。
10.2.1 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水质和水压
供水水质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水 卫生标准》的要求。
供水水压
生活饮用水给水管网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服务水压 可按住宅建筑层数确定:一层为0.1MP,二层为 0.12MPa,二层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0.04Mpa;高层建 筑生活用水需要采用增压供水系统。
a. 居民生活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是指日常生活所需的饮用、洗涤、
沐浴和冲洗便器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量还应该包含 居住小区内用水量不大的居委会、理发店、商店、粮 店、邮局、银行等小型公共设施的用水。
10. 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0.2.1 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水质和水压
b.公共建筑用水量 公共建筑用水量是指医院、中小学校、幼托、浴
住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节点流 量和管段流量: 按建筑引入管(接户管)的设计流量
③其他设施按平均时秒流量
10. 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总目录 本章目录 10.2.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设计流量 1. 室外接户给水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与计算
①全部直给:设计秒流量; ②全部加压:贮水池的设计补水量,介于平 均时和最大时之间; ③直给和加压:两种方法计算叠加。
10.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10.4.3 居住小区设计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1.小区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特点 保证雨水(特别是特大暴雨)及时
排放出去是管渠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0.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10.4.3 居住小区设计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1.小区雨水管渠系统布置特点
① 在平面布置上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以 最短的距离靠重力流排入水体或市政雨水管 道。雨水管道应平行道路敷设且布置在人行 道或花草地带下,以免积水时影响交通或维 修管道时破坏路面。
10. 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居住小区是指含有教育、医疗、文体、经济、 商业服务及其它小区公共建筑的城镇居民住宅建筑 区。
居住小区的给水水源可以取自市政给水管网, 也可以采用自备水源井供水。居住小区通过小区给 水管网供水,管网形式分为树状管网和环状管网两 类。
10. 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1 居住小区给水水源 城镇中的居住小区给水水源取自市政给水管网; 远离城镇的大型厂矿的居住小区,一般由厂矿水厂 供水; 远离城镇的居住小区,若附近有合适的水源,亦可 作为该地区的供水水源。
给水系统。
10. 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与敷设
居住小区给水管道有小区干管、小区支管和接户 管三类,在布置小区给管
管网布置形式 管网的布置形式有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两种。
10. 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3 居住小区管道布置与敷设
小区给水干管当应布置成环状或与城市管网练成环状,与城市 管网的连接不少于2根。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应通过不 下于70%的流量。
调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沿道路平行于建筑物敷设,距建筑物 外墙的净距,管径50~75mm时,不宜小于1.0m;管径 100~150mm时,不宜小于1.5m。
居住小区地下管线间的最小净距(P288表10.1.1) 居住小区给水道德埋深要考虑冰冻深度、外部荷载、管道强度、
10. 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0.2.4 水泵、水池、水塔和高位水箱
2.泵房类型、组成和水泵的选择 (1)泵房类型及组成 泵房的类型有圆形、矩形、地面式、半地下
式、地下式、自灌式及非自灌式等类型。一般小 区内选择半地下式、矩形及自灌式泵房。
小区内泵房的组成包括水泵机组、动力设备、 吸水和压水管路以及附属设备等。
能满足大多数建筑的供水要求时,应集中设置贮水调节设 施和加压装置。 分压供水方式当居住小区既有高层建筑又有多层建筑,建 筑物高差较大时应采用分压供水方式。
分质给水方式
10. 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 直接给水方式 从城镇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的给水方式,包括
高位水箱夜间进水,白天使用的给水方式叫做直接给 水。
10. 1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
10.1.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与供水方式 设计居住小区给水系统时,应该充分利用市政给
水管网供水水压,以节省居住小区供水动力费用。充 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直接供水方式当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水量能满足居住小
区供水要求时,尽量采用。 调蓄增压供水方式当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水量不足,不
室、饭店、食堂、旅馆、洗衣房、影剧院等用水量较 大的公共建筑用水量。
c.消防用水量 居住小区消防用水量、同时发生火灾点数量、消
防时供水水压及火灾延续时间,按照现行的《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
10. 2 居住小区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0.2.1 居住小区设计用水量、水质和水压
10.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10.3.1 排水体制
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分流制或合流制)的选择, 应该根据城镇排水体制、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综合比 较确定。
居住小区的排水一般应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系 统,故居住小区排水体制宜取与城镇排水体制相同; 但是,新建住宅小区一般应该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10.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10.3.2 居住小区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一般采用按照总体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建设的原 则进行。
居住小区内污水、雨水的排放方式是:由于排水 水量大(尤其是雨水)、杂质多,首先考虑采用重力 流方式排放,运行管理费用低。
10.3 居住小区排水系统
管道敷设 居住小区排水管道应该采用埋地敷设。排水管道
宜沿道路和建筑物的周边呈平行敷设,并尽量减少相 互间以及与其它管线间的交叉。污水管道与生活给水 管道相交时,应该敷设在给水管道下面,但实际中在 小区内常有给水管倒虹敷设在污水管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