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本课能够***地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结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①使物体发出声音;②观察发声的物体;③观察音叉的振动
编写的意图:在①使物体发出声音活动中,编写者力图通过对物体使用不同的用力方法而产生“发声”和“不发声”不同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进入“研究物体的振动”的活动中;在②观察发声的物体的活动中,编者力图通过对锣鼓,钢尺、皮筋等物体的发声特点的对比观察研究,通过“物体停止振动不发声音了”而达成对“声音的产生原因”有深入的理解;在③观察音叉的振动中,编者目的很明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可以细致观察和准确描述物体振动的素材,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
从教材编写来看,一条主线非常清楚:设法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这个过程是站在已经明了这个概念的成年人的角度设计的,逻辑关系非常紧密合理。
科学探究不可能是在已经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探究的过程得符合人类认识的过程。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科学真理是我们课堂上要锻炼学生形成的“金手指”。
二、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愿意了解身边的事物,在动手的过程中去获取新的知识。
2.学生在上节课对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能用各种方法制造声音,但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对声音产生的本质—物体“振动”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3.学生在上节课《听听声音》对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包括“周围的声音”、“液体气体固体的声音”以及音高音色的变化、声音的方向远近等。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三、设计理念
1.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科学课堂教学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他们构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对这个结论的理解,要促使他们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经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发现科学真理。获取生动的可持续发展并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活生生的科学知识。
2.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必须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主动获取,自主发展。课堂上给他们一个更大空间,给他们不同发现、不同看法、不同活动的机会,促进他们去展开探究。
1、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重点展开观察实验活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是一句经过了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
学生并不都这么认为,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通过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为此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初步获得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③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④拓展引申,进一步证明生活中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实现认识上的跨越。
在学生学习本课前,他们对声音的产生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在进行第一、二个活动后就要对这些相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他们的共同点,即振动,然后再围绕“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展开第三活动。这三个活动中,其中第三个活动是重点展开的,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推进,即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一起观察“队鼓、钹、音叉、吉他、橡皮筋、钢锯发声”的特点,作好记录。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五、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实验往往是学生热衷的,并且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重难点的突破关键就在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大量事实资料的。通过交流比较分析到抽象归纳形成认识。
实验材料是木鱼和鼓——敲打,眼睛能明显观察到振动;锣和三角铁——碰撞,眼睛能明显观察到振动;口琴、哨子——吹,空气振动;音叉和风管——敲打,手麻;铃,塞棉花的铃——敲打,对比发声和不发生声物体;收音机和钢管——没有外力发出声音,手麻;钢尺和皮筋。这些材料对比明显,在学生进行分析时可以帮助他们去伪存真,促使他们从观察表面现象到观察至科学事实,建立生动的思维活动和有趣的探究活动。(证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思维活动大致如下: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不一致,所以在实验后的交流就会产生矛盾冲突,矛盾一是已有的简单经验“摩擦拍打产生声音”和发现的大量共同事实“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进而在表述看法时就会把矛盾集中在“发声与否的振动变化”和“振动与否的声音变化”上来。从而建立“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认识。
用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注意力从关注动作的本身到关注发声物体的变化,从而构建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突破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锣、音叉
学生分小组准备:鼓、豆子、钢尺、皮筋、绿叶、装水的水槽
七、教学过程
总的设计理念:《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活跃、愿意合作等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观察、提问、推测、实验、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