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9d1c9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e.png)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1. 认识10以内的数- 数的概念:像1、2、3、4、5、6、7、8、9、10这样的数就是10以内的数。
我们可以通过数小棒、数手指等方式来认识这些数。
比如伸出1根手指就表示1,伸出2根手指就表示2。
- 数的顺序:这些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1是最小的,10是10以内最大的数。
它们的顺序是1、2、3、4、5、6、7、8、9、10。
2. 10以内的加法-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例如,小明有1个苹果,妈妈又给他2个苹果,那么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就是把1和2合并起来,用加法算式表示为1 + 2。
- 计算方法:- 数手指法:计算1+2时,先伸出1根手指,再伸出2根手指,然后数一数一共伸出了几根手指,1、2、3,所以1+2 = 3。
- 数小棒法:拿1根小棒代表1,再拿2根小棒代表2,把它们放在一起数,一共是3根小棒,所以1+2 = 3。
- 更多加法算式示例:- 2+3:用数手指的方法,先伸出2根手指,再伸出3根手指,数一下一共是5根手指,所以2+3 = 5。
- 3+4:用数小棒的方法,拿3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数,一共是7根小棒,所以3+4 = 7。
3. 10以内的减法- 减法的意义: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例如,小红有5个气球,飞走了2个气球,还剩下几个气球呢?就是从5里面去掉2,用减法算式表示为5−2。
- 计算方法:- 数手指法:计算5 - 2时,先伸出5根手指,然后再弯下2根手指,数一数还剩下几根手指,1、2、3,所以5−2 = 3。
- 数小棒法:拿5根小棒代表5,然后拿走2根小棒,数一数剩下的小棒,有3根小棒,所以5−2 = 3。
- 更多减法算式示例:- 6 - 3:用数手指的方法,先伸出6根手指,再弯下3根手指,数一下还剩下3根手指,所以6−3 = 3。
- 8 - 5:用数小棒的方法,拿8根小棒,拿走5根小棒,数剩下的小棒有3根小棒,所以8−5 = 3。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导览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导览](https://img.taocdn.com/s3/m/cd36cb0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c.png)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导览一、认识数字十以内的数字是我们学习加减法的基础,首先我们需要认识数字0到9。
这些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数量,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表示物品的多少。
二、数的大小比较在进行加减法时,我们需要比较数字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数字的数值大小来判断,数值较大的数字代表较大的数量。
三、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合并在一起,得到它们的总数。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按照下面的法则进行计算:1. 将被加数和加数对齐,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
2. 如果相加的结果大于9,就在个位数上保留个位数部分,并将十位数部分向前进位。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加完毕。
四、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减法是指将一个较小的数字从一个较大的数字中减去,得到它们的差。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我们按照下面的法则进行计算:1. 将被减数和减数对齐,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减。
2. 如果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就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3. 当进行借位时,需要保证被减数的前一位数字大于等于借位数,并且向前的位数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4.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减完毕。
五、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在进行多个加减法运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我们先计算加法,再计算减法。
如果有括号的话,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六、进位和退位在加法和减法运算中,我们常常遇到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进位是指在相加时,个位数相加结果大于9,需要向前一位进位;退位是指在相减时,某一位的减数大于被减数,需要向前一位退位。
七、加减法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计算购物的总价、求解物品剩余数量等等。
加减法运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结: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认识并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文的导览,我们了解了数字的基本概念、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运算顺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1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747a1aa98271fe910ef9f4.png)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30、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31、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46
8.
比 多__3__。 比 少__3__。
9. 在 里填上 “>” “<” 或 “=”。 3+6 = 9 2+4 < 7 7+3 >9
《连减》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 (共15张PPT)
![《连减》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 (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7dd95727d3240c8447ef3e.png)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 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1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
![《1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16681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2.png)
歌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 五凑成一双手。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4 + 6 =10 10 - 4 = 6 6 + 4 =10 10 - 6 = 4
5 + 5 =10 10 - 5 = 5
10的组成
10
10
10
19
28
37
10
10
46
55
பைடு நூலகம்
计算方法:
可以用点数法,接着数法, 也可以用数的组成计算。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比 较方便。
计算10的减法算式的方法:
10的加减
10
46
4 +6=10 10- 6 = 4
6 + 4 =10 10- 4 = 6
1 + 9 =10 10 - 1 = 9 9 + 1 =10 10 - 9 = 1
2 + 8 =10 10 - 2 = 8 8 + 2 =10 10 - 8 = 2
3 + 7 =10 10 - 3 = 7 7 + 3 =10 10 - 7 = 3
西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2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10的加减法
-.
课前导入
看谁做的有对又快。
8-2= 6
5+4= 9
9-4= 5 4+3= 7 6+3= 9
6+3= 9 9-4= 5 6-3= 3
探究新知
7
3
7 + 3= 10 3 + 7 = 10
10
10 - 3= 7
3
10 - 3 = 7
最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案教学设计(共11课时,含教学反思)
![最新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教案教学设计(共11课时,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e254ca10a6f524ccbf85df.png)
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第1课时6~10的认识(1) (1)第2课时6~10的认识(2) (4)第3课时6,7的加法 (6)第4课时6,7的减法 (9)第5课时8,9的加减法(1) (12)第6课时8,9的加减法(2) (14)第7课时10的加减法 (17)第8课时连加、连减 (19)第9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22)第10课时我们身边的数 (24)第11课时整理与复习 (27)第1课时6~10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内容。
【教学目标】1.能认、读、写6~10各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能规范地书写6~10各数。
3.会用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能熟练地对6~10各数进行分解与组合。
4.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能认、读、写6~10各数,理解各数表示的意义,能清楚地表示几和第几。
难点:能规范地书写6~10各数,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这天好多同学出来植树(出示情境图),观察这幅图都有什么?各有多少?同桌互相用带数的一句话说一说。
2.学生交流,不一定要按数的大小顺序说,涉及6~10的数都可以。
3.师小结:刚才在图中找出了6~10(师贴出相应的数字:6、7、8、9、10)。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6~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拓展认数1.师: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或身边的事物表示出来吗?(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相应摆出表示该数字的小棒或其他事物。
同桌可互相检查对错)2.小组之间说一说,摆一摆。
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3.小结:6可以表示6根小棒、6支铅笔、6个圆片……那么7、8、9、10呢?4.巩固认识,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自己的认识。
三、比、画、读、写1.同桌玩游戏。
(1)由甲同学说数字,乙同学伸出手指来表示这个数,如果对了就由乙在练习本上画出与这个数字相对应的圆圈,然后两个同学一起读一读,完成一遍后再交换进行。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1ec9c50b7360b4c2e3f646d.png)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1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加深对数感的培养。
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3、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感受到加减法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算式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二、探究体验。
(一)数的认识1、数一数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和哪些数字成为了好朋友?请你来介绍一下。
(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0 1 2 3 4 5 6 7 8 9 10师:谁知道它是按什么顺序数的?你还有不同数法吗?这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数的?在生活中遇到过吗?(若学生说2,4,6,8,10,让回答的孩子说一说是怎样数的,并补充:在生活中我们把这样的数字称为双数)师:观察黑板上这一队数字,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①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②排在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③排在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师:看来同学们数数的本领特别强,老师想考考大家,请做好准备。
练一练(出示课件)2、基数与序数师:为了奖励大家,我们做一个举手操,我说口令你来做,看一看哪个小组最整齐。
(口令:举左手举右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聪明的孩子知道老师想让你干什么吗?)师:黑板上的数字各有本事,你若不信,请听5说:“我家住在5楼,我家有5口人”,这里的“5”意思一样吗?这里哪个数字比较特殊?练一练(请看大屏幕)(二)数的计算师:我们成功地闯过了第一关,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数的计算,看看谁是计算小能手。
你能说出得数是5和6的所有加法算式吗?请仔细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师:下面我们进行口算比赛。
(同桌互批。
《1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6a11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6.png)
《1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汇报人:2023-12-14•10以内数的认识•10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法应用目录•10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与提高011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整数0和所有的正整数。
自然数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数,如1/2、2/3等。
分数数的概念及分类从高位到低位,按照数位顺序逐一读出数字的名称。
读数从高位到低位,按照数位顺序逐一写出数字的名称。
写数数的读写方法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9、8、7、6、5、4、3、2、1、0。
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确定数值的大小关系,如5>4、7<8等。
数的顺序和大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0210的加减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法的定义加法运算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或口算完成。
例如,计算2 + 3,可以让孩子通过数手指或实物来得出结果。
计算方法加法运算有一些规律,如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是指a + b = b + a,结合律是指(a + b) + c = a + (b + c)。
规律总结计算方法减法运算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或口算完成。
例如,计算5 - 2,可以让孩子通过数手指或实物来得出结果。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的运算。
规律总结减法运算也有一些规律,如反交换律和反结合律。
反交换律是指a -b = b - a,反结合律是指a -(b + c) = a - b - c。
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顺序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应先进行乘除法运算,再进行加减法运算。
计算方法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或口算完成。
例如,计算2 + 3 - 1,可以让孩子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规律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也有一些规律,如括号内的运算先进行、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等。
0310以内数的加减法应用在购物时,经常需要使用加减法来计算购买商品的总价或找零。
购物时间计算日常计数在计算时间差或时间间隔时,也需要使用加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ad05b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a.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命名1-10的数字和符号“+”、“-”。
2.能辨认1-10的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3.能根据加减法的符号进行简单的计算并口算出答案。
二、教学内容:1.数字0-10的认识和辨认。
2.“+”、“-”符号的认识和辨认。
3.计算1-10之间的简单加减法。
三、教学重点:数字的认识和简单加减法的口算。
四、教学难点:加减法的口算。
五、教学准备:1.橡皮、铅笔、橡皮擦等学生作业用品。
2.数字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针对幼儿园教学的软件资源。
六、教学过程:1.前置任务:寻找环境中的数字和符号(1)走进教学环境,指导学生寻找环境中1-10的数字和常用符号“+”、“-”等。
(2)预测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猜预字,并预测下一个数字是多少。
2.通过小游戏介绍“+”符号。
(1)教师分配任务,将学生分成两组。
(2)教师出示两个卡片,每组学生拍手数到两个数卡片相加的数量。
(3)教师解释符号“+”代表两个数字的相加。
(4)运用数字卡片强调,“+”符号与相加概念的关系。
3.通过小游戏介绍“-”符号。
(1)教师出示两个卡片,要求学生先数出两个数字之和,再由学生中找出其中较小的数字。
(2)教师解释“-”符号代表两个数字相减,强调与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相关。
(3)运用数字卡片强调“-”符号与相减概念的关系。
4.计算1-10的简单加减法。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计算出两个数字之和或差,口算答案。
(2)教师强调口算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口算出结果。
七、教学总结:1.通过寻找环境中的数字和符号,提升学生的辨认能力。
2.通过小游戏介绍“+”、“-”符号,引导学生产生字符串的感知,以及符号与数字的相关性。
3.计算1-10的简单加减法,训练学生口算的技巧。
八、教学反思: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的需求,本节课重点在于为他们引入数字和符号的世界,并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数学课件
![幼儿园大班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数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e8b1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1.png)
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 达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下节课预告
学习10以内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和技巧。
学习简单的数学应用题,培养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游戏和活动,加深对乘法和除法 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继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能 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而减 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孩子 需要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 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总结词
孩子需要理解数字的顺序关系,并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
详细描述
孩子需要理解数字的顺序关系,即每个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 和前后关系。同时,孩子还需要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即哪 个数字更大或更小。
数的分解与组合
总结词
数的分解与组合是减法运算的另一种方 法,通过将较大的数分解成较小的数来 简化计算。
VS
详细描述
将较大的被减数分解成较小的数,再利用 加法运算将差值计算出来。例如,347=34-(3+4)=25。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
05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
练习内容
练习目标
数的分解与组合
总结词
通过数的分解与组合来理解加法运算
详细描述
将一个较大的加数分解成若干较小的加数,或者将两个较小的加数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加数。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例如,计算5+3,可以将5分解为4和1,先计算4+3=7,再得 出7+1=8。或者将3和2组合成5,再与5相加得到10。
0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础
数的概念
幼儿园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幼儿园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2559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b.png)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 实物、图片等辅助工具 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 。
02
运用游戏化教学,设计 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 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学习。
03
实践应用,鼓励幼儿在 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 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和 记忆。
04
家园合作,与家长保持 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和 支持幼儿的数学学习。
进位后,十位上的数 字要加上进位的1, 然后再与另一个加数 的十位相加。
如果个位相加满10, 需要向十位进位。
加法运算技巧
凑十法
把两个加数分别凑成10的 整数倍,然后再相加,简 化计算过程。
分解法
把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 的和,使计算更加简便。
交换律和结合律
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改变加数的顺序或组合 ,使计算更加简便。
算规则,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数的分解与组合
02
学生应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在加减法运算中。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03
通过课程中的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应逐渐培养起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家练习建议
每日口算练习
建议学生每天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 准确性。
减法的表示方法
教授减法的表示方法,如使用“-”、“差”等符号和词 汇。
减法的简单计算
通过举例、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 法。同时,强调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和“差”的 关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
03
加法运算技巧与实例
Chapter
加法运算规则
两位数相加,保持数 位对齐,从个位开始 加起。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0d7c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f.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认识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加法和减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
一、认识十以内的加法加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其运算规则是“加法是两个数相加得到另一个数的运算”。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认识十以内的加法,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在认识十以内的加法中,首先需要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这是进行加法计算的基础。
接下来,可以通过实际物品进行加法计算的操作。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小球,要求他们将小球放在桌子上,然后通过数的合并来进行加法计算。
例如,让学生将2个小球和3个小球合并,然后数出合并后的小球的数量,即可得出2+3=5的结果。
在学习认识十以内的加法时,可以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趣味加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法计算,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认识十以内的减法减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其运算规则是“减法是两个数相减得到另一个数的运算”。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认识十以内的减法,掌握简单的减法运算,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认识十以内的减法中,同样需要学生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物品的拿取和减少来进行减法计算的操作。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小球,要求他们在桌子上放一定数量的小球,然后再从桌子上拿走一些小球,最后计算桌子上剩余的小球数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除了实际操作外,还可以通过图形的表示帮助学生认识十以内的减法。
例如,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然后让他们通过图形的拿取和减少来进行减法计算。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39f576325c52cc58bd6bee8.png)
课堂链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1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安排,即1~5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和6~10的认识及其加减法.这是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最重要的基础,让初入学的儿童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对他们今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1.相对集中安排1~10的认识.教材改变了传统教学逐一认识10以内的数的做法,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先把1~5集中起来学习,再将6和7、8和9分别放在一起认识,最后单独学习10.这样安排,既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又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促进数概念的形成.如,5以内的数由于数小,儿童理解也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这些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把5以内的数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由于数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又是一个重要的数概念,相对来说要比前面所学的数困难大一些,因此教材单独安排了10的认识.2.认数与计算穿插进行,紧密结合.教材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结合起来,穿插安排,其基本特征是:认识一组数后,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或直观图的观察体会这组数的组成,然后学习相应的加法和减法.如8、9的认识和有关8、9的加减法,教材就是通过主题图和摆学具认识8和9,并在认数的过程中体会8和9的组成,然后学习8、9的加减计算.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组成与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又可以使学生在计算中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3.凸显儿童对数概念的理解.教材在每一段认数编排中,重视了数概念的整体性教学,其基本结构是: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和数的组成.教材首先体现如何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接着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数的含义;再通过画点子图和在计数器中拨数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各数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直尺图的教学或实物排列体会数的序数的含义和数的大小关系;最后操作学具理解数的组成.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及生活中的数等内容,呈现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生活中的有关信息.这样编排,遵循了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认知规律,并使他们在丰富的现实背景和实际的操作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4.1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编排上突出了既“分”又“合”.教材把5以内数的加减法分开安排,先学习加法,再学习减法,例题以一图一式的形式出现加法和减法算式,既便于突出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帮助儿童正确认识加法与减法,又便于儿童分别对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较为广泛的探讨.在6~10的加减法编排中则是加减结合,分段安排,即6、7的加减,8、9的加减,10的加减,例题以一图两式再逐步过渡到一图四式的形式出现加法和减法算式,有利于学生在巩固加与减的含义的同时,及时沟通加与减的联系,领悟加与减的关系,并掌握加与减的计算方法.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时,教材不再强调某一种方法,而是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儿童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后,教材还安排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知识.这一部分知识既是10以内数加减计算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5.教材内容的呈现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性和思考性.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都比较注意现实性,使教材内容成为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的有效素材.其特点:一是注意选择学生所喜欢的素材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如充分利用小动物图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数和进行计算,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教材尽量避免直接向学生呈现现成的知识答案,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线索,让他们自己去操作、去发现.如10的组成的学习,教材的安排是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10的组成和组成规律;三是教材除在认数和计算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外,还两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的内“1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刘祥发1杨国喜2( 1.邵东县教学研究室湖南422800 2.邵东县一完小湖南422800)33课堂链接容,情节生动有趣,在选材上富有生活性,在知识的学习上富有开放性和思考性.二、教学建议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10以内的数的认识,教材都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数的组成”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方面反映了数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体现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下面四点.(1)发挥主题图的资源作用,充分提供让学生数图中人或物的机会.如1~5的认识的主题图,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人和物,并逐一数出人和物的具体数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在小组数的基础上让学生推出代表在全班说出数量是1~5的人或物.学生每说一个,教师就在主题图的下面出示相应的数量的物体,告诉学生,一头大象、一个太阳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并在对应的物体下面写上“1”……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初步感知数是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来的.(2)加强实践操作活动,明确10以内数的基数含义.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数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操作练习.如,学生根据数来摆小棒的根数,并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或者用不同方式表示数的基数的含义,并举例说一说,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数量为1~10的物体.(3)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利用点子图画一画、利用直尺图说一说、利用学具摆一摆.这样教学,学生便能理解10以内数的相互联系、大小关系及序数的含义.(4)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了解1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的两种思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愉悦的操作(涂一涂、画一画、分一分)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边操作边说数的组成,重点掌握两种思考方法.如5根小棒,先往左移动一根,说5可以分成1和4,接着又往左移动一根,说5可以分成2和3……也可以一种分法说两个组成方式,如5根小棒,先往左移动一根,说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4和1……不论哪一种思维方式,都要求学生完整地、有序地说出5的组成,避免死记硬背.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教材在10以内数的认识中,就很注重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10各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用多种方法表示1~10各数,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体会10以内较大的数和较小的数,能选择适当的算法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等,培养儿童对10以内各数的敏感性和直观判断能力.如加减法初步认识(教材第23、25页),是第三单元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使学生建立加法与减法的概念,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去感受.其教学过程可通过儿童表演,展示把两组物体(或两组人)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先走来一位小朋友,手中举着一只红纸鹤,又走来两位小朋友,手中各举一只蓝纸鹤.求一共有多少只纸鹤,就是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1和2这两个数合起来.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是1+2=3.接着让学生结合表演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也可以看作是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并在一起,就是3个小朋友.然后让学生认识算式中的“+”“=”和算式的读法.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教学时还要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说算式的形成过程.如让一位学生右手拿3枝铅笔,左手拿1枝铅笔,求一共有多少枝铅笔,就是把两只手中的铅笔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把3和1加起来,写成算式是3+1=4.3.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体现算法多样化.由于初入学的儿童年龄差别和学前学习目标不同,他们在对数的大小关系的感知、数的计算思维水平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儿童初学加法和减法时,在计算方法上分为依据具体实物计算和脱离具体实物计算两个大的思维层次.在依据具体实物计算中又分为点数、接着数、看物算、想物算四个层次;脱离实物计算就是按数群计算,具体说是按数的组成进行计算.而刚入学的儿童计算能力的形成,必须要经历依据具体实物计算中的四个层次,其中看物算和想物算的过程是漫长的.教材在加减计算编排中,呈现了三位小朋友的3种不同的算法:即点数的方法算、接着数的方法算和根据数的组成的方法算.三种算法体现了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也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对于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要多引导他们利用实物(如小棒,手指)计算,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呵护学生的自信心,不能急于求成.4.加强“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材在6~10的认识中,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的画2..面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正确理解画面内容所表达的意思:大括号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教学时,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和根据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另一方面要联系生活,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感受生活中有数学,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责任编辑徐旺)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情境及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和三角板画角和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抽象思维等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教学建议一、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角和直角在本册是第一次出现,角虽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几何概念,但它却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对于角,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角和直角,让学生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学时可先出示教材中的一幅校园生活的情境图,图中有的学生在做操、有的在踢足球,还有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拿剪刀修花木的老爷爷等,这些情境都与角和直角有关.出示情境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呈现在各种图形中的角,并标出一些物体上的角.如,球门上的角、剪刀上的角、做操的学生伸开两臂组成的角等.通过找角的活动,学生初步感知了角,对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同时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虽然学生生活中对角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还是第一次认识,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直观、形象地展示角的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表象.如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图形,再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多媒体,效果会更好),让学33课堂链接“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建议黄玲红(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423000)。
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
![数学10以内加减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c5cc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c.png)
减法运算方法
数数法
通过数数的方式计算被减数和减数的差,例如计算5-2, 可以从5开始倒数2个数得到3。
平十法
当被减数和减数的个位数相同时,可以将被减数和减数同 时减去相同的数得到差。例如计算15-7,可以将15和7同 时减去5得到10和2的差8。
破十法
当被减数是10的倍数时,可以将被减数拆成10和另一个 数相加的形式,再减去减数。例如计算12-5,可以将12 拆成10+2,然后计算10-5+2得到7。
03 加法的性质
交换律,结合律。
10以内加法表
10以内加法表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数 | 1 | 2 | 3 | 4 | 5 | 6 |7|8|9|
10以内加法表
|1|2|3|4|5|6| 7 | 8 | 9 | 10 |
|
| 9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通过观察加法表,可 以发现一些规律,如 每列的数都是等差数 列,每行的和都相等
。
加法运算方法
01
数数法
通过数数的方式计算两个数的和,适合较小的数。
02
组成法
通过已知的数的组成来计算两个数的和,适合较大的数。如:计算7+5
结合生活实际,探索加减 法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鼓励孩子多进行口算、心 算等练习,提高数学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3|4|5|6|7|8| 9 | 10 | 11 | 12 |
|2|3|4|5|6|7| 8 | 9 | 10 | 11 |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32833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2.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1-10数字;2.能够自己拿出几根手指,表示出1-10的数;3.能够自主地使用1-10数字,认识加减法运算符号;4.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对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1.认识1-10数字;2.能够自己拿出几根手指,表示出1-10的数;3.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习加减法的运算符号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十个数字卡片和对应数量的物品;2.手指辅助教具;3.加减法的符号卡片;4.数学游戏道具。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分别朗读1-10数字,指出数字的大小和用途。
老师可拿出相应的物品,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再让学生自己拿出几根手指,表示出1-10的数量。
2.操练知识:让学生口算加减法运算,进行操练。
此时,可以借助手指教具,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加数”和“被加数”,紧接着算出它们之和,再用符号卡片表示出来,帮助学生了解加号和等号的意义。
同样的,对于减法的操作也要进行类似的演示训练。
3.拓展应用:用数学游戏进行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带有数字的怪物卡片,让学生在需要消灭怪物的时候,通过手势表示出数字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数字卡片,达到更好地巩固10以内数字和加减法运算的目的。
4.小结,老师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的情况留下巩固作业。
五、巩固作业:1.反复朗读1-10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和用途;2.用手指或其他教具表示出1-10的数量,反复练习;3.口算和描绘数字加减的运算步骤和方法。
六、教学措施:1.利用肢体动作、视觉辅助教具、游戏等生动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结合教学内容,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3.根据学生的差异,合理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而进行个性化灵活教学。
《0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0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f7e8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f.png)
在时间中的应用
总结词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时间的计算中具有 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和规划时间 。
VS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计算时间的长短 ,这时就需要使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一个活动需要多长时 间,或者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间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10以内数的加 减法规划我们的时间表,确保按时完成各 项任务。
详细描述
10以内数的加法是数学运算的基础,需要学生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通过学习 ,学生应能够掌握加法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灵活运 用。
10以内数的减法
总结词
掌握、熟练
详细描述
10以内数的减法同样是数学运算的基础,需要学生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通过学 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减法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灵活运 用。
详细描述
当我们去购物时,我们需要使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计算购 买商品的总价格,以及在支付时计算找零。此外,我们还可 以利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选择更加经 济的商品。
在计数中的应用
总结词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计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统计数量以及进行数量上的比较。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统计一些物品的数量,这时就需要使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例如,我们 可以计算有多少个苹果,或者有多少本书。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比较不同数量的 物品,选择数量更多的物品。
05
复习与巩固
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诀表
总结词:熟练掌握
详细描述:通过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诀表,帮助 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技巧。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3a359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8.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2. 培养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力,能够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10以内数的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唱数歌、数数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0-10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1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10以内数的概念,学会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3. 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技巧。
4. 巩固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解决实际问题: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发现自身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七月的天山
教学时
间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8 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1 课
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
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
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
《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3、提出学习方法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
)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描
写景物: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
等美景。
描绘方法:
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a.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
b.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
c.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
d.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
e.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
(4)朗读四自然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a.“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b.“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c.“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
d.“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
e.“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
其高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
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