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附学案)

合集下载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案第一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道理是认知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教学重点】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2.诸侯争霸【教学难点】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2.王室衰微【教学过程】导入大家听说过“问鼎中原”的故事吗?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

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

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

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

鼎的轻重不当询问。

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

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在春秋时期,政局动荡,一些诸侯国纷纷起来争夺霸主地位,出现了纷争局面。

【基础知识梳理】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的发展:春秋后期,_________和________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导入: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郑庄公的“九鼎八簋”。

这套鼎发掘于春秋时期郑国国君的祭祀坑,大家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鼎?按照周朝礼制,只有帝王,也就是周天子死后,才能陪葬九鼎八簋。

作为诸侯国君只能陪葬“七鼎六簋”;然而春秋时期诸侯王为什么敢使用九鼎?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动荡的春秋时期。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用河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郑庄公作为诸侯却使用“九鼎八簋”,给学生带来认知的冲突,为本课题“动荡”一词埋下伏笔。

一、经济大发展:铁器牛耕欣欣向荣展示“烽火戏诸侯”和“平王东迁地图”教师讲解:第一幅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周幽王被杀后的第二年,即公元770年,因为内乱少数民族犬戎频繁入侵,很快就打到了镐京,周幽王的继承人周平王东迁洛邑,因洛邑(今洛阳)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那么春秋、战国的由来是什么呢?请同学翻阅书本p29和p33的注释部分。

教师过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力量变化无常,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变革的时期之一,如此动荡的时期,它又是从什么领域开始变化呢?1.农业:牛耕[师生互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铜器”,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析下这件青铜器的用途?同时仔细观察这个器物的外型,它有什么突出特点?[教师讲解]:这件器物出土于山西浑源,名叫“牺尊”,根据它的形制,我们推测这个应该是一件温酒器,因为这件器物它牛腹中空,中间有一个像“锅”一样的腹部,推测就是放置炭火,作温酒的用处。

下面回到第二个问题,大家从外型上看,有没有发现什么突出特点?我们看,牛的鼻子上有鼻环,鼻环就是人类驯服牛的一个标志。

呈现材料: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用在田间劳作)——《国语·晋语》(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教师讲解]:而根据同一时期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春秋时期确实存在将原先的“宗庙之牺”变为犁耕的“畎亩之勤”的现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春秋时期的动荡、战国时期的分裂;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春秋时期的动荡、战国时期的分裂。

三、教学难点: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回想或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动荡时期,如战国时期、五代十国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新课:(1)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动荡原因,如贵族的斗争、邻国的侵略等。

(2)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分组讨论并汇报:在春秋时期,各国为什么会频繁发生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什么?(3)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秋时期的动荡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有什么意义?3.巩固扩展:(1)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小组讨论、辩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深入了解春秋时期的各国争霸、贵族政治等。

(2)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设计相关问题,如《春秋》是如何成为一部史书的?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与中国封建政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五、课堂作业:设计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网上搜索,了解春秋时期的其他重要历史事件,并制作一份PPT或写一篇小论文,进行总结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动荡的春秋时期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动荡和战国时期的分裂,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巩固扩展环节中,设计了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深入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意义。

通过课堂作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扩展知识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春秋时期的时间、周王室地位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

1.2掌握春秋五霸及其主要事迹。

1.3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2.2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激发其学习兴趣。

3.2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进步需要付出代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时间、周王室地位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春秋五霸及其主要事迹。

2.教学难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春秋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上的诸侯国,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诸侯国?2.讲解春秋时期背景2.1讲述周王室地位下降的原因,如分封制的瓦解、诸侯国的崛起等。

2.2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分布图,让学生直观感受诸侯国的数量和范围。

3.春秋五霸3.1介绍春秋五霸的概念及其事迹。

3.2分析每个霸主的特点,如齐桓公的改革、晋文公的称霸等。

3.3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春秋五霸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4.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4.1讲述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4.2分析诸侯争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兼并战争导致土地集中、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等。

5.2布置作业: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春秋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春秋时期背景1.1周王室地位下降原因1.2诸侯国的崛起2.春秋五霸2.1齐桓公2.2晋文公2.3宋襄公2.4秦穆公2.5楚庄王3.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3.1农业3.2手工业3.3商业4.春秋时期的影响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对春秋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秋时期的背景及其特征。

2.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3.认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二、教学重点1.春秋时期的背景及其特征。

2.春秋时期的政治,伯服之乱、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政治变革及其作用。

3.春秋时期的经济,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经济的重大影响。

三、教学难点1.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

2.阐述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来接受课程内容。

2.通过教学PPT,进行知识讲解。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0分钟)1.盘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线下作业呈现与解析。

(二)新课讲解1. 背景和特征(10分钟)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前后约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标志着中国从建立封建制度进入封建社会,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和发展。

2. 政治(25分钟)A. 伯服之乱B. 齐桓公的政治变革C. 晋文公的政治变革3. 经济(25分钟)商鞅变法的背景与内容、商鞅变法与中国古代经济之间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20分钟)通过讨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下列问题的讨论。

1.伯服之乱对春秋时期的影响是什么?2.齐桓公的政治变革主要有哪些?3.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四)课堂总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学生共同回顾课堂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要点突出、内容全面,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春秋时期的背景、特征、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适当加强实际案例的应用,让学生在跟随文本阅读的同时,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初中历史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初中历史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初中历史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2.通过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争霸,理解诸侯争霸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诸侯争霸的原因及影响。

2.教学难点:诸侯争霸对历史发展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提问: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西周时期,那么我们要学习哪个时期呢?对了,是春秋时期。

请大家预习一下教材,我们来了解一下春秋时期的特点。

2.讲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讲解诸侯争霸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实力的增强,周王室的权威下降。

引导学生思考:诸侯争霸对当时的社会有哪些影响?3.分析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讲解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楚庄王问鼎中原等历史事件。

通过事件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诸侯争霸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4.讨论诸侯争霸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诸侯争霸的影响。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春秋时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巩固知识点。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疑问或者收获?7.课后作业1.列举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2.分析诸侯争霸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了春秋时期的特点。

通过讨论诸侯争霸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素养。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对春秋时期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讲解,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通过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周王室衰微的时间节点,诸侯国崛起的顺序和争霸的大致脉络。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二、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春秋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的变化2.通过分析材料,对比西周与东周时期不同的社会状况,理解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新的社会关系的变化3.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理解春秋时期动荡中伴随着民族融合、争霸中伴随着统一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诸侯争霸2.难点:王室衰微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夏商西周东周战国春秋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那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又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教授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在春秋时期,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精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材料】“铁器坚利,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 —《盐铁论·水旱》问:请你说说图片工具使用年代和材质?根据材料说说铁农具为何会代替之前的工具?问:图片及材料反映春秋时期人们耕作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2.手工业: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也有所发展。

3.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

教师总结: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各地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所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各地是指各诸侯国,那周王室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二)王室衰微材料研读:“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教师提问:材料中的“方波”指一方诸侯智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新人教版
板书设计
①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分封制的衰落、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等。
②春秋五霸的成就: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
③春秋五霸的争霸过程:齐桓公首霸、晋文公称霸、楚庄王问鼎中原、吴越争霸等。
④春秋时期的历史影响:为战国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等。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例如,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春秋五霸的成就等以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词语呈现,使学生在观看板书的同时,能够直观地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此外,还可以采用色彩鲜艳的字体和背景,增加板书的视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春秋时期的历史知识。
然而,我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讲解春秋五霸的争霸过程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的理解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加生动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此外,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另外,我还注意到在课堂小结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和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掌握春秋五霸的相关知识,认识这一时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在春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牛耕,这种方法比人力耕种更有效率,可以使得农田的产量增加。

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二、王室衰微在政治上,春秋时期XXX日益衰微,一些大诸侯国通过改革实力与价值观雄厚。

这些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原因。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这一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期。

三、诸侯争霸诸侯争霸的实质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军事斗争,目的是争夺地盘和资源。

这些争夺的过程非常激烈,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实质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图示法、讨论法和讲述法,辅助教学用具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同时也应该能够理解周王室衰微的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图技能,思考地图上形势发展。

最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评价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研究效果。

经济上,各国争霸导致向霸主贡赋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争霸的过程中,各国为了争夺霸权而展开战争,这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同时,争霸战争也促进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并促进了民族交融。

在春秋时期的争霸过程中,无义战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予以深刻的反思和批评。

总的来说,春秋争霸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上,各国向霸主贡赋,而在政治上,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促进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但是,无义战的现象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批评。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课作业,书写认真、规范,字迹要清楚。

简答题包括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知道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实力逐渐衰微的历史史实。

3、掌握诸侯争霸的历史史实,以及主要的春秋霸主。

【教学重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春秋争霸的影响。

【教学过程】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知识模块二王室衰微1.原因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

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1)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辅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

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知识模块三诸侯争霸1.背景(1)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2)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3)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经过(1)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2)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结果(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2)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2022-2023统编版七上历史实用趣味备课(教案)】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2022-2023统编版七上历史实用趣味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①知道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②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认识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变化。

③识记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铁农具和牛耕、诸侯争霸难点: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上的变化【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季氏在家庙的庭前,举行天子所专享的八佾之舞。

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狠心做出来的呢?”季氏为什么敢违犯礼制,犯上作乱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动荡的春秋时期。

环节二:整体感知1、教师指导: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

其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后半期,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这一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生产力提高,诸侯开始崛起并竞相称霸,为了图强开始变法改革。

通过这种变革,奴隶制度最终消亡,新兴的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2问题探究:结合课本目录思考,春秋早期形势图与西周形势图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答案提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经济发展教师指导: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私田得以开垦,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代替奴隶土地国有制,分封制逐步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为了争夺人口和土地开始竞相称霸。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自主学习: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阅读教材P29页,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提示:①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②手工业:冶铁业、纺织业③商业: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2、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思考铁农具有哪些优点,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从早期人类到春秋时期生产工具的变化有何意义?答案提示:①坚硬、耐用、便利、省力。

②促进农业深耕细作,有利于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③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教师指导:春秋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器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制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形成了有翻土垦荒的犁,铲土的铲,除草等使用的锄,平地用的耙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农具。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变革,理解春秋时期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变革,理解其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运用历史视角观察和分析当前社会现象。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安置学生自行收集关于春秋时期的资料,以便在教室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2. 准备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以增强教室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3. 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和板书,以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春秋战国》主题曲,引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新课:(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历史背景和动荡局势。

(2)讲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观点和代表人物,通过PPT 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3)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重点讲解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学派的主要思想,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4)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战争原因、平民生活等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教室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通过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4. 教室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5. 安置作业:让学生自行收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事迹,下次课进行分享,以达到拓展知识面的目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梗概,掌握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附学案)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附学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知道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及表现;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了解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及首霸的原因。

2.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铁器、牛耕等图片和相关文献史料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到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称霸原因的分析,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诸侯争霸【教学难点】:王室衰微;春秋争霸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温故知新:课件展示表格,夏商周的兴亡:都城、时间、开国之君、亡国之君、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2、出示烽火戏诸侯图片,让同学讲述图片故事,从而引入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3、教师讲述东周的历史分期,过渡到新课二、讲授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问题1: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问题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问题探究:(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替过程如何?(出示一组图片,石器、骨耜、耒耜,青铜铲(2)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图片和自己所学知识回答出铁农具的优越性:坚硬、锋锐。

4、指导阅读教材27页“相关史事”,了解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意义。

教师总结: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春秋时期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处于动荡时期,导入第二目“王室的衰微”。

(二)王室的衰微1、教师指导学生回顾西周的分封制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王室的衰微”一目,自主学习,完成问题,小组交流,有疑问的做好标注。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的内容。

教材通过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的动荡和变革。

教材内容包括:春秋时期的开始,诸侯争霸,春秋五霸,以及春秋时期的文化成就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春秋五霸有一定的兴趣,但对春秋时期的文化成就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春秋时期的文化成就,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时期的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掌握春秋五霸的相关知识,了解春秋时期的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春秋五霸和春秋时期的文化成就。

2.难点:春秋时期的背景和争霸战争的因果关系,春秋五霸的贡献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春秋时期的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春秋五霸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文化成就,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法:分析春秋时期典型事件,如齐桓公争霸等,帮助学生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贡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2.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内容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分析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秋时期的战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春秋时期会出现这样的战争?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动荡的春秋时期》。

2.呈现(10分钟)讲解春秋时期的背景,包括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国的崛起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荡的春秋时期》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和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理解历史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掌握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掌握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诸侯争霸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诸侯争霸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诸侯争霸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共同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动荡的春秋时期》的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

2.多媒体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春秋时期的地图和重要事件,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春秋时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让学生对春秋时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主要事件,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动因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春秋时期的主要国家及其间的战争与外交关系;2. 掌握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变革及对后世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历史事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经济变革,难点在于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的深层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中应着重:1. 讲解春秋时期政治格局的变化,如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的瓦解;2. 剖析经济变革的典型事件,如铁器的使用、商品交换的活跃;3.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动荡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 准备春秋时期的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以辅助学生理解历史背景;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等,以便展示课件和视频资料;3. 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环节在导课环节中,教师首先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引言,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主题——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春秋时期的历史小故事,或者展示一些春秋时期的文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这些事件和人物对后世的影响。

(二)知识讲解环节1. 背景介绍在知识讲解环节的开头,教师详细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讲解周朝的衰落、诸侯国的崛起等,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重要事件讲解接着,教师逐一讲解春秋时期的重要事件,如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地图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教学方案】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教学方案】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教学方案】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知道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及其争霸过程,掌握春秋五霸的相关知识。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时期的战争与和平、权力与义务、压迫与反抗等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国的崛起。

2.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3. 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召陵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等。

4. 春秋时期的文化成就:诗经、左传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

2. 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争霸过程及其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春秋时期的争霸过程及其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春秋时期的战争与和平、权力与义务、压迫与反抗等问题。

4. 史料教学法:引导学生阅读诗经、左传等史料,增强对春秋时期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春秋五霸:介绍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的事迹,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争霸过程。

3. 分析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召陵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等,引导学生了解战役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4. 讨论春秋时期的战争与和平、权力与义务、压迫与反抗等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历史责任感。

5. 总结春秋时期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春秋时期争霸过程及其影响的了解,以及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春秋时期历史的相关章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知道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及表现;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了解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及首霸的原因。

2.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铁器、牛耕等图片和相关文献史料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到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称霸原因的分析,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诸侯争霸【教学难点】:王室衰微;春秋争霸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温故知新:课件展示表格,夏商周的兴亡:都城、时间、开国之君、亡国之君、重大事件,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2、出示烽火戏诸侯图片,让同学讲述图片故事,从而引入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3、教师讲述东周的历史分期,过渡到新课二、讲授新课(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问题1: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问题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问题探究:(1)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替过程如何?(出示一组图片,石器、骨耜、耒耜,青铜铲(2)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图片和自己所学知识回答出铁农具的优越性:坚硬、锋锐。

4、指导阅读教材27页“相关史事”,了解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的意义。

教师总结: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特别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春秋时期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处于动荡时期,导入第二目“王室的衰微”。

(二)王室的衰微1、教师指导学生回顾西周的分封制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王室的衰微”一目,自主学习,完成问题,小组交流,有疑问的做好标注。

问题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周王室的势力较西周时期有哪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疑难、板书(1)制度变化,分封制瓦解(2)周王室实力大减(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4、材料研读:教材28页,引导学生读懂材料,师生共同分析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并板书: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王室衰微使得诸侯竞相争霸,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有什么关系?引入第三目“诸侯争霸”。

(三)诸侯争霸1、设计导学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质疑问题1: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局面的原因是什么?问题2: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出现了哪些较大的诸侯国?2、汇报交流答疑,指导读《春秋争霸形势图》3、指导阅读教材29页“相关史事”,回答问题: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呢?他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霸主?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板书齐桓公;(1)靠海,盛产鱼盐(资源丰富)(2)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国富兵强)(3)尊王攘夷为号召(深得民心)5、材料研读,问题思考、探究交流:材料一:春秋战国混战期间,人民长期处于分裂和动乱,大量人口失去生命或流离失所。

同时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空前的,大量的田地荒芜。

材料二: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

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70多个诸侯国,而到了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了。

根据材料回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总结: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局部统一。

三、课堂小结:1、知识梳理2、春秋时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规模扩大,商业活动活跃,社会经济得到大发展;同时春秋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西周的分封制遭到破坏、甚至瓦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引起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虽然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但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局部统一。

四、课后活动:1、教材30页课后题2、讲述成语故事: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五、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在()A、春秋时期B、夏C、商D、西周2、下列不属于春秋霸主的是()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周武王3、对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民族交融(二)、阅读下列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的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2)试总结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原因。

(3)由管仲相齐,谈谈你的感受。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点】春秋争霸。

【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二部分“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材料一牛耕铁器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3.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1)农业(2)手工业(3)商业二、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

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3.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史料中的历史】材料春秋无义战。

——孟子4.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第二组:连环画第九集第十一集第十三集第十七集5.“第一集”的主人公是谁?“楚庄王图强”后打败哪国军队做了春秋霸主?6.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的成语出自春秋时期,请你说出一个来,结合图片,谈谈你的感悟是什么?【自主建构】【直击中考】1.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

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作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

”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4.(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5. 2018年5月6日,为期一周的安徽省颍上县第十一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

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他辅佐下列哪为诸侯成为春秋首霸A.秦孝公B.晋文公C.楚庄王D.齐桓公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争鸣的活跃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合纵连横的开展7.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8.右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

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

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

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A.经济的发展B.战争的需要C.运输的需求D.社会的安定9.春秋战国乱悠悠。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0. “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社会进步生强梦—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

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春秋争霸1.东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2.周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强大,不尊天子;分封制瓦解。

3.原因:齐桓公革新图强。

晋文公勤于治国,楚庄王重用人才,越王勾践毅力顽强,雪耻复国。

启示: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

4.孟子的说法太绝对了。

积极方面:因为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战争又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国家趋于统一。

消极方面:战争给人民带来课灾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起了破坏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进程。

5、齐桓公、晋国军队6、退避三舍。

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改革,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善于用人,重视人才;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应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直击中考】1.A 2.D 3. B 4.B 5.D 6.C 7.B 8.B 9. C 10.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