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音乐宫-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音乐宫-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授课对象本教案面向五年级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是对于一些乐器和音乐元素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乐器的基本外形、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
2.掌握各种乐器的基本节奏。
3.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与构成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和声。
4.能够听辨出常见的音调高低、音符长短,并简单运用快节奏和慢节奏。
5.培养五年级学生的音感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古琴教学内容1.古琴的基本外形、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
2.古琴弹奏《阳关三叠》(先让学生欣赏录音),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调高低。
3.学生跟着录音,在纸上模仿乐谱,进行简单的弹奏练习。
4.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自主完成《阳关三叠》的练习,并在下次上课演奏。
第二课:二胡教学内容1.二胡的基本外形、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
2.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先让学生欣赏录音),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调高低。
3.学生跟着录音,在纸上模仿乐谱,进行简单的演奏练习。
4.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自主完成《二泉映月》的练习,并在下次上课演奏。
第三课:小提琴教学内容1.小提琴的基本外形、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
2.小提琴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先让学生欣赏录音),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调高低。
3.学生跟着录音,在纸上模仿乐谱,进行简单的演奏练习。
4.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内自主完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练习,并在下次上课演奏。
第四课:音乐元素教学内容1.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与构成形式,包括旋律、节奏和和声。
2.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听辨出其中的元素,如快节奏和慢节奏。
3.学生进行简单的歌曲练习,体会元素在歌曲中的应用。
4.教师提供不同的乐器和音色,让学生进行复杂的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教学方法1.课前和课后布置乐器练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利用录音和视频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于乐器演奏的理解和感性认知。
3.在课堂上进行歌曲练习和合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能;2.了解节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演奏不同节奏的乐曲;3.能够通过音高的升降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能1.教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和音乐符号;2.教师对五线谱上的音乐符号进行解释,包括符号的形状、名称、音高等;3.练习读谱,让学生在不同的节奏中正确演奏乐曲。
2.节奏的概念和演奏技能1.教师介绍节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乐曲的节奏结构;2.教师示范演奏不同节奏的乐曲,并让学生模仿演奏;3.让学生分组合作,演奏一首乐曲。
3.音高的升降与演唱技能1.教师让学生学习音高的升降规律,让他们辨认和演唱音阶;2.将上述音阶应用于歌曲中,教学生唱歌曲,让他们发挥音乐才华;3.教师演示音乐合唱的技巧,并让学生进行模仿。
4.音乐欣赏和合作1.教师介绍一些简单但具有代表性的乐曲,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音乐的特点;2.让学生尝试演奏和唱歌曲,并进行创意表演;3.小组合作,演奏一首乐曲,提高学生协作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基本知识和读谱技能;2.熟练掌握乐曲的节奏和演奏技巧;3.通过升降音高而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五线谱音乐符号的形状、名称、音高等理解;2.学生在练习节奏演奏时,需要掌握正确的节拍和节奏。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互相合作,演奏和唱歌曲;3.唱的方式:通过各种音乐短片或歌曲等形式进行掌握。
五、教学评估1.教学过程评估1.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2.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所学内容;3.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学习成果评估1.完成的乐曲演奏或歌曲演唱;2.设计的音乐舞蹈表演;3.总结教学内容,提出反馈意见。
六、教学资源1.教学PPT;2.音乐器材和配件;3.音乐杂志及其他音乐媒介。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欣赏四首音乐。
教学难点:分辨四首音乐表现内容一、师生问好,并提出新学期课堂要求。
课堂要求1.排队安静进入教室,认真学习40分钟。
2.坐姿端正,仅坐椅子的三分之二,每组第一个同学进教室后认真检查本组坐姿情况。
3捣乱课堂纪律者,提醒二次不听,立刻通知班主任,严重请家长。
二、教学导入。
1.师: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
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
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白天还能细细的划分出什么呢?对,早晨和中午还有下午。
同学们很聪明,回答准确。
2.师:老师今天就请同学们欣赏四段音乐,这四段音乐其中包括乐曲和歌曲各两首。
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的音乐感受力好不好?能不能听辨出四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一天当中哪个时间段?是清晨还是晚上?现在请同学们细细的欣赏。
三、聆听《晨景》《渔舟唱晚》《清晨》《晚风》本课四首音乐(需要20分钟)我想在这时,很多同学都有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他们都纷纷希望自己说出正确答案。
在聆听的过程中,老师应当相应的带动学生打拍子。
聆听结束。
1.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举说要说出答案了。
请你在说出答案的同时告诉大家你的理由。
2.生:这个时间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老师着重对音乐的速度和音乐表达的含义进行助教。
四、讲解四首音乐的出处。
五、最后再次欣赏《晨景》和《渔舟唱晚》并做对比。
六、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聆听并唱会歌曲《清晨》。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
一、师生问好,并继续重复课堂要求,鼓励表扬第一节课表现好的学生。
二、发声练习。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一、第一章:认识音乐1.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2.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3.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并能够简单地运用它们。
二、第二章:学习乐器1. 教学内容:介绍各种乐器的基本知识,如乐器的种类、演奏方法等。
2.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演奏,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不同乐器的演奏乐趣。
3.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并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进行演奏。
三、第三章:歌唱技巧1. 教学内容: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方法、咬字清晰等歌唱技巧。
2.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3.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唱歌,声音饱满、音准准确。
四、第四章:音乐欣赏1. 教学内容: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流行、民族等。
2. 教学方法: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3.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五、第五章:集体合作1. 教学内容:学习集体合作的技巧,如合唱、合奏等。
2. 教学方法:通过集体活动,让学生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
六、第六章:创作音乐1. 教学内容:学习基本的音乐创作技巧,如旋律创作、和声编配等。
2.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3.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创作简单的音乐旋律或和声。
七、第七章:音乐历史与文化1.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等。
2.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与文化。
3.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
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教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晨景一、课型:聆听课二、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四、教学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五、教法:聆听法六、教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7.打击乐伴奏练习。
《清晨》音乐教学设计
《清晨》音乐教学设计《清晨》音乐教学设计《清晨》音乐教案范篇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清晨教学设计音乐五年级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单元第1课《清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清晨》是一首校园歌曲。
歌曲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
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
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
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节奏欢快的校园歌曲,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意志力、音乐表现能力,可以完善学良好的性格,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音乐氛围,把学生引领到音乐文化中去。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2/4拍的节奏特点,了解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四分音符的演唱特点,以及延音线的作用。
2、熟悉歌曲清新的风格特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告诉学生时间一去不复返,生命最宝贵。
重点:掌握2/4拍的节奏特点,了解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四分音符的演唱特点,以及延音的作用难点:熟悉歌曲清新的风格特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告诉学生时间一去不复返,生命最宝贵。
课型:授新课课时: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第一课时多媒体课件U盘听唱法、师生讨论法、讲道理、谈话法、总结归纳法篇三:歌曲《清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轻松、愉悦的情绪,轻巧、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清晨》。
2、能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美妙的清晨,并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活动的参与更进一步激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足迹》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足迹》精选教学教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接触更加深入的音乐知识,要求老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适应性。
而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的教材《足迹》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音乐教材,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和生动的曲目,非常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
本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足迹》这本教材,并提供一份精选的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教材介绍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足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一本音乐教材。
该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听力、乐理和歌曲,涵盖了五年级学生所需学习的各个知识点。
该教材以“足迹”为主题,通过音乐向学生介绍生活和自然界中的足迹,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对自然和人类的感悟。
该教材共有32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括了听力、乐理和歌曲三个板块,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知识。
二、教学教案接下来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份精选的教学教案,目的是帮助老师更好的教授《足迹》这本教材。
一、单元名称:梦幻芭蕾二、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乐器演奏。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手势演奏弦乐和钢琴。
2.学生能够辨认出节奏感强的音乐节拍。
3.学生能够了解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手部动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呈现1.现场教师向学生演示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手部动作。
2.老师播放芭蕾乐曲"天鹅湖",让学生聆听。
第二步:聆听1.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音乐知识,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演奏声音。
2.让学生尝试用身体进行舞蹈动作,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第三步:演奏1.老师演示弦乐和钢琴的演奏方法,让学生模仿练习。
2.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奏,体验乐器演奏的同时,增强协作意识。
第四步:总结1.让学生模仿芭蕾舞动作,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2.老师总结本单元内容,让学生记忆和总结所学知识点。
五、总结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足迹》是一本极具价值的音乐教材,既丰富多彩又生动有趣。
音乐人音五年级上册《牧场上的家》教案
牧场上的家【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四课《可爱的家》其中的一课。
《牧场上的家》是一首旋律优美,感情丰富的美国儿童歌曲。
3/4拍的节奏,舒缓、悠扬。
它的歌词给学生们勾勒出一幅在美丽的牧场上,美国少年儿童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
【学情分析】从五年级的学生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
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识谱能力较强,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这一群力量比较庞大,有能力去带动班上几个乐感较差的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2、能力目标: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歌曲,表达对家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曲,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生活,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
从而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的美好情绪。
【教学难点】1、弱起小节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掌握。
2、歌词的填入,一音多字的对齐和长音的拖足。
【教具准备】钢琴、音乐课本、课件、笛子及相关用具资料。
【学具准备】课本、笛子、笔。
【学科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点】在创设情景方面,先听着歌曲《可爱的家》进教室,并跟全班同学合奏这首曲子,为的是向学生说明我们都有一个家,多么温馨和甜蜜,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情感。
在第二个环节的歌词学习中,由于这首歌曲的歌词十分美,我会让学生先读歌词,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从深层次领会歌曲的情感,再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歌唱。
最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发生的趣事,跟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并分小组为旋律填写一段关于热爱自己的家的歌词,这样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升华,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1、教法和学法:教法: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听唱教学法。
聆听 晨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晨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节课将介绍晨景这首独特的音乐作品,以及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将通过人声演唱来实现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聆听、感受和理解晨景这首音乐作品。
2.学生能够通过人声演唱体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3.学生能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欣赏晨景-人音版教师通过播放晨景-人音版音乐,并引导学生在静心聆听中感受这首音乐所表达的意境、情感等方面。
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请出一位学生,通过发声演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并带领大家一起演唱这首歌曲,以达到情感表达和更好地体验这首音乐的目的。
2. 音乐鉴赏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和研究这首音乐作品。
同时,教师也可以放一段其他的音乐,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晨景这首音乐所独特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情感和思考表达通过体验和欣赏晨景-人音版这首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和思考。
在演唱和分析音乐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词汇、画画或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己内心中对音乐的思考和发现,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听辨法3.分组合作法4.反思法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这首音乐作品,并通过自己的表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六、课外作业1.家长辅导学生对晨景这首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达。
2.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这首音乐的情感和思考。
七、教学评估1.课堂互动、反馈2.课后作业评估。
聆听 雨花石-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聆听雨花石-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雨花石》歌曲背景,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能够利用简单乐器伴奏演唱《雨花石》歌曲;
3.提高五年级学生们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其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敏感性。
二、教学重点
1.歌曲歌词的理解和演唱;
2.歌曲中简单的节奏和旋律学习;
3.制作简易乐器进行伴奏演奏。
三、教学难点
1.歌曲歌词和含义的理解;
2.伴奏乐器的制作和演奏。
四、教学准备
1.人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教材;
2.带有歌词的《雨花石》音乐CD;
3.DIY制作简易乐器所需材料(如竹子、纸板、彩色纸、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歌曲《雨花石》的认识和印象,激发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歌曲学唱
1.引导学生仔细听歌,感受节奏和旋律;
2.分配唱词和段落,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呼吸;
3.分小组合唱,指导分类演唱和合理分工,互相磨合声音。
3. 歌曲伴奏演奏
1.分小组制作简易乐器;
2.介绍制作材料和工具;
3.教授基本演奏技巧;
4.小组表演,并互相欣赏和提出建议。
4. 音乐欣赏和感悟
1.分析歌曲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2.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思想;
3.分享学生的听后感和想法。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上课,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己DIY乐器的方法制作乐器进行演奏,完成了一次集演奏与歌唱的活动。
同时,通过分小组合唱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此基础上,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感悟歌曲,提高其音乐鉴赏水平。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弦、节拍、音高等。
2.掌握不同乐器的特点,并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
3.理解音乐的表现力,能够通过自己的音乐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课:认识音乐的元素1.课前讨论:请学生思考音乐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
2.演示教学:老师演示音乐作品并分析其元素,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音乐。
3.练习探索:学生通过演唱、打击乐器等形式,理解不同的音乐元素。
第二课:了解各种乐器的特点1.课前讨论:请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乐器。
2.演示教学:老师介绍各种乐器,并演示它们的声音。
3.听觉鉴赏:学生聆听各种乐器演奏的音乐,感受它们不同的特点。
第三课:了解音乐的节奏和节拍1.课前讨论: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节奏和节拍的理解。
2.演示教学:老师演示不同的节奏和节拍,并与学生一起跟随节奏演唱。
3.练习探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演奏和创作不同的节奏和节拍。
第四课:唱出自己的情感1.课前讨论:请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
2.演示教学:老师演示情感丰富的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分析表现出情感的音乐元素。
3.练习探索: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创作表现自己的音乐作品。
教学评估1.课后作业:学生回答问题、创作练习、听评分析等。
2.互动评估:课堂上听取学生的个人表演和评估意见。
教学反思这门课程旨在帮助五年级的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并通过实践探索和表达自己的音乐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对音乐的热爱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打猪草》|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打猪草》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旋律节奏特点以及音乐表达情感的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劳动歌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分组讨论和合唱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但在组织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存在跟不上节奏的现象。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举例: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确保掌握。
(2)音乐符号的识别:学会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休止符、连音线等,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举例:讲解休止符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在演唱中加入休止。
(3)歌曲背景与情感表达:了解《打猪草》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劳动人民勤劳、欢乐的情感。
1.增强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打猪草》,让学生感受旋律、节奏的美感,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
2.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会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加强音乐表现力:分组演唱和创编动作,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尝试对歌曲进行改编,激发创新意识,培养音乐创造力。
最后,关于教学评价的实施。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但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发现自己在评价过程中有时过于关注学生的优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既肯定他们的优点,也指出他们的不足,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的音乐表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音乐表现,能正确运用音乐表现来表演乐曲。
2.通过完成各种练习,提高乐曲演奏能力,掌握基本的音符、节奏等基本知识。
3.了解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地处理音乐表现,能够运用音乐表现来表演乐曲。
2.通过不同的练习,提高乐曲演奏水平,掌握基本的音符和节奏。
3.了解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音乐表现,如何准确地抓住音乐表现的要点。
2.如何掌握不同的乐器演奏技巧和技巧。
3.如何深入探究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教学内容1. 音乐表现•独奏乐曲的表演•合奏的表演•音乐表现的要点•音乐表现的练习方法2. 音乐基础知识•音高和音名•节奏和节拍•音符和符号3. 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一些民族乐器的介绍•了解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练习一些传统音乐曲目五、教学方法1.直观展示:教师演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表现的要点。
2.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现状,进行分组或个别指导,改进学生的演奏技巧。
3.合作学习:安排学生分组,合作演奏,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主题:了解音乐表现•教学内容:–展示一段精彩的独奏或合奏演出视频。
–引导学生讨论表演中表现出的感情和对音乐的掌控力。
–教师讲解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点。
–让学生尝试演奏一段简单的乐曲,运用表现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教学方法:直观展示、个别指导、合作学习2. 第二课时•主题: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教师讲解音高和音名的概念,辅以简单乐曲让学生练习。
–教师讲解节拍和节奏的概念,辅以简单乐曲让学生练习。
–教师讲解音符和符号的概念,辅以简单乐曲让学生练习。
•教学方法:讲解、个别指导3. 第三课时•主题: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介绍常见民族乐器的种类、发展和用途。
–教师讲解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堆雪人》人音版
《堆雪人》教案【授课年级】小学五年级【使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授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歌曲选自动画片《雪孩子》,歌曲以轻快流畅的旋律,富有特性的节奏,为我们展示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冬天,孩子们在银色的世界里堆雪人、滚雪球、嬉戏玩耍的动人画面,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歌曲为F大调,两段体。
第一部分为四乐句,旋律采用模进的手法和富有推动力的节奏,配以“北风吹口哨”、“雪花把舞跳”,把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的场景刻画的栩栩如生。
第二部分是一个具有乐段性质的独立乐句,旋律、节奏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孩子们自豪、欢乐的心情。
句末再现了有特性的节奏型,是歌曲前后呼应,既有对比,又有统一。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在合唱演唱时,低声部学生容易跟高声部跑,应加强合唱声部的训练,过程中以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律动及图形谱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堆雪人》,表现出自信、活泼、朝气的精神面貌,表达对大自然,对冬天的喜爱。
2、通过视唱和创作练习,认识音乐创作手法——“模进”。
3、歌曲中“x x x xx|0x xx x x|xx.x-|”节奏的准确掌握。
【教学重难点】1、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堆雪人》第一声部。
2、歌曲中“x x x xx|0x xx x x|xx.x-|”节奏的准确掌握。
【教学用具】钢琴、卡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随伴奏音乐《堆雪人》进行律动二、课前导入1、视频导入:播放动画片《雪孩子》片段师:同学们,仔细看,视频中在干什么?2、师:如果让我们为这段视频配上一段音乐,你觉得下面哪种情绪的音乐更适合?3、揭示课题、初步聆听三、新授(一)聆听歌曲师:让我们跟着雪孩子走进快乐的冬天,一起来《堆雪人》。
演唱 平安夜-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平安夜-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意义,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2.学生能够唱出歌曲的主旋律,准确发音,流畅演唱。
3.学生能够通过多次练习,提高自己的表现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歌曲意义的理解和歌曲情感的表达。
2.歌曲的准确发音和流畅演唱。
教学难点1.歌曲情感的表达和表现力的提升。
2.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
教学过程1. 唱歌前的热身活动在开始学唱歌曲前先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颈部、肩部、手臂、腰部、腿部的伸展活动,既可以活跃身体,又能够调整心情,为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2. 听歌让学生先听一遍《平安夜》,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思和情感表达,并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教唱分两个部分教唱《平安夜》的歌曲内容:第一部分平安夜,平安夜,晨星已照耀。
救主降生,天使歌唱,牧羊人来朝拜。
耶稣基督,诞生在马槽,人人膜拜主,赞美救主。
第二部分平安夜,平安夜,万民何等欢腾。
因有救主,耶稣基督,地上衷心祷献。
教师可以将歌曲分成几句,逐句教唱,注意发音和节奏的掌握,也可以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学唱。
4. 分组合唱分成小组进行合唱演练。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同声部和不同声部,同声部唱主旋律,不同声部唱和声,没唱过的学生可以跟着唱或者跟着手势。
5. 演唱比赛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比赛,每个小组进行演唱评比,评选出最佳演唱小组。
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教授孩子们演唱《平安夜》这首经典的圣诞歌曲。
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体味歌曲情感,提高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发声表现等方面的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希望这节课能给学生带来快乐与收获,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与爱好。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案
渔舟唱晚[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课本第九册(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近代传统筝曲欣赏《渔舟唱晚》[设计思路]近代传统筝曲《渔舟唱晚》作为一首聆听曲,学生对乐曲的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本课主要以“乐配画”“画配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聆听、体会乐曲。
本课时有三个内容:一是学生运用想象在脑海生成一幅画面,二是为画配乐,三是学生听完后能根据音乐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第一,以通过学生聆听、教师讲解,让学生自己体会音乐并运用想象生成画面,能理解体会音乐情绪,再对比不同的音乐情绪,更加确定画面音乐风格。
第二,教师给出不同的画面,让学生想象选择符合画面的音乐。
第三,了解了乐曲《渔舟唱晚》标题的意义,能说出乐曲表现的情境,从而感受和体验筝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对古筝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以古筝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器乐艺术。
[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五年级第一课《朝夕》中的一首聆听曲。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
乐曲大体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音乐安宁而悠远,抒发了对滨湖晚景赞赏的情怀。
接着音乐逐渐活泼流畅,旋律的律动渐快。
仿佛渔民唱着渔歌抒发着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乐曲的第二部分活跃欢快表现了渔船破浪疾驰的场面。
[教学目标]一、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乐曲的欣赏学习使学生对古筝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对以古筝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器乐艺术产生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乐配画”和“画配乐”以及学生自编故事的活动让学生理解乐曲表现的情境,感受和体验筝曲的艺术魅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古筝艺术、及历史。
2.学生能运用想象能力为“乐配画”,能分辨各段落音乐特点进行“画配乐”。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音乐《第一单元西部风情》教案一.教学要求(一)单元总要求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x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x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5.能了解一些有关x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一)教具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有关x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拉萨谣》。
2、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风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欣赏《走进x藏》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
(录音播放《走进x藏》学生静听)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x 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
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
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足迹教学目标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课时:听《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聆听《红星歌》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
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
为了加强其记忆,可分为二部学习。
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
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二课时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
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
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梅赞》教学基本要求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歌曲: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第三课时一、表演《我怎样长大》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
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
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二、编创与活动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
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第三课农家乐教学目标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
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一、聆听《快乐的农夫》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
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
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
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
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
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同样先慢速度学唱)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
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
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第二课时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
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
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难点练习。
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