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几何问题添加辅助线方法大全
初中数学作辅助线的方法
![初中数学作辅助线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5059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b.png)
初中数学作辅助线的方法在数学中,辅助线是指在解题过程中,为了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解答问题,而额外添加的辅助线条。
辅助线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几何形状的性质、简化题目、发现问题的特点,进而解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数学中常用的辅助线的方法。
1.直线的辅助线:1.1利用等角性质:当一道题目中出现两条或多条直线之间存在相等角度的关系时,可以通过画一条平行于其中一条直线的辅助线,从而使问题更加清晰。
例如,当一道题目中有两条平行线上辅助线之间的交角等于已知夹角时,我们可以通过画一条与两条线垂直的辅助线,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1.2利用中点性质:当一道题目中出现一个直线段上存在中点的情况时,可以通过连接这个中点和其它的点,并利用中点将辅助线分成两等分的方式,简化问题。
例如,当一道题目中需要证明一个线段平分另一个线段时,可以通过在两个线段的中点之间画一条辅助线,从而将问题转化为证明两个等腰三角形。
2.圆的辅助线:2.1利用相切性质:当一道题目中出现一个圆和另一个圆间存在相切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在两个圆的相切点处引出切线,并连接相切点和圆心的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例如,当一道题目中有两个圆相切于一个点,需要求证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时,可以通过连接两个圆心之间的辅助线,并利用切线及其垂直性质来求解。
2.2利用内接性质:当一道题目中出现一个圆内接于一个图形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在圆和图形的交点处引出辅助线,并利用内接四边形的特点来简化问题。
例如,当一道题目中有一个圆内切于一个正方形,需要证明半径与正方形边长之比时,可以通过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并利用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来证明。
3.三角形的辅助线:3.1利用中位线性质:当一道题目中有一个三角形的中位线时,可以通过连接三角形的中位线两端点与对应边上其他点的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例如,当一道题目中需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形状相似时,可以通过连接两个三角形的中位线,然后利用垂直性质来证明。
3.2利用高线性质:当一道题目中有一个三角形的高线时,可以通过连接三角形的高线两端点与对应边上其他点的辅助线,来简化问题。
平行线中添辅助线的方法
![平行线中添辅助线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ddd1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a.png)
平行线中添辅助线的方法在几何学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线。
平行线可以用于解决许多几何问题。
有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我们可能需要在已知的平行线中添加辅助线。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经常在平行线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辅助线解决几何问题。
方法一:创建平行线之间的等距线段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创建平行线之间的等距线段来添加辅助线。
这个方法可以在几何证明中使用,以创建所需的形状或角度。
下面是一个例子:假设有两个平行线AB和CD,在这两条平行线上选择两个等距点E和F。
然后,通过连接EF,你就创建了一个辅助线,使得EF平行于AB和CD。
这样,你就可以利用这个平行四边形来证明或解决其他几何问题。
方法二:使用交叉线段这个方法涉及到在平行线上选择一个点,并通过它绘制一条与其他平行线相交的线段。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证明几何性质。
例如,假设有两个平行线AB和CD,我们可以在AB上选择一个点E,并通过它绘制一条线段EF与CD相交。
然后,通过观察EF与AB的关系,可以证明一些三角形的性质或者其他几何关系。
方法三:利用平行线之间的相似三角形利用平行线之间的相似三角形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观察平行线和与它们相交的第三条线,可以找到相似的三角形。
然后,利用这些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几何问题。
例如,假设有两个平行线AB和CD,以及一条与它们相交的第三条线EF。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三角形ADE与三角形BCF相似。
这意味着可以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未知角度或线段的长度。
方法四:利用中位线和对角线这个方法通常涉及到在平行线形成的平行四边形中绘制中位线或对角线。
中位线是连接平行四边形两对相对顶点的线段,对角线是连接两对非相邻顶点的线段。
这些辅助线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形状的性质,或计算线段的长度。
例如,假设有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你可以通过绘制对角线AC来创建两个互相重叠的三角形ABC和ADC。
通过观察这些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许多结论,例如它们的面积相等或角度相等。
新初三数学:添加几何辅助线方法整理,总结很全,抓紧掌握!
![新初三数学:添加几何辅助线方法整理,总结很全,抓紧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81e037d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6d.png)
【学整理】新初三数学:添加几何辅助线方法整理,总结很全,抓紧掌握!写在前面:暑假不仅仅是用来放松玩耍的,更是用来“弯道赶超”的。
暑假先人一步,开学领跑一路!开学不想落后他人,暑假抓紧预习起来。
今天小高老师和大家分享的是新初三数学:添加几何辅助线方法整理,总结很全,抓紧掌握!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1.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1)可向两边作垂线(2)可作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3)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2. 与线段长度相关的(1)截长: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经常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使得它和其中的一条相等,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余下的等于另一条线段即可。
(2)补短: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也可以在较短的线段上延长一段,使得延长的部分等于另外一条较短的线段,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延长后的线段等于那一条长线段即可。
(3)倍长中线:题目中如果出现了三角形的中线,方法是将中线延长一倍,再将端点连结,便可得到全等三角形。
(4)遇到中点:考虑中位线或等腰等边中的三线合一等知识。
3. 与等腰等边三角形相关的(1)考虑三线合一;(2)旋转一定的度数,构造全都三角形,等腰一般旋转顶角的度数,等边旋转60 °四边形常见辅助线的添加特殊四边形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
在解决一些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
下面介绍一些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1. 和平行四边形有关的辅助线作法平行四边形是最常见的特殊四边形之一,它有许多可以利用性质,为了利用这些性质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
(1)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构造平行四边形;(2)利用两组对边平行构造平行四边形;(3)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造平行四边形;2. 与矩形有辅助线作法(1)计算型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2)证明或探索题,一般连结矩形的对角线借助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解决问题。
初中几何添辅助线方法
![初中几何添辅助线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438c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8.png)
初中几何添辅助线方法初中几何学中,添辅助线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巧妙地引入辅助线,可以简化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初中几何添辅助线方法。
一、三角形的辅助线方法1. 垂心和垂足当我们遇到一个三角形,需要证明某条线段平行于另一条线段时,可以考虑引入垂心和垂足。
通过引入垂心和垂足,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从而简化证明过程。
2. 中位线中位线是连接三角形两个顶点和中点的线段。
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可以考虑引入中位线。
中位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简化问题。
3. 角平分线角平分线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可以考虑引入角平分线。
通过引入角平分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从而简化证明过程。
二、四边形的辅助线方法1. 对角线对角线是四边形两个非相邻顶点之间的线段。
在解决四边形问题时,可以考虑引入对角线。
通过引入对角线,我们可以将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简化问题。
2. 中线中线是连接四边形两个相邻顶点中点的线段。
在解决四边形问题时,可以考虑引入中线。
中线将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简化问题。
三、圆的辅助线方法1. 半径和切线在解决圆的问题时,可以考虑引入半径和切线。
通过引入半径和切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从而简化证明过程。
2. 弦和切线在解决圆的问题时,可以考虑引入弦和切线。
通过引入弦和切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从而简化证明过程。
四、其他几何图形的辅助线方法1. 高和底边在解决梯形或三角形问题时,可以考虑引入高和底边。
通过引入高和底边,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从而简化证明过程。
2. 中线在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时,可以考虑引入中线。
中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简化问题。
初中几何学中的添辅助线方法是解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巧妙地引入辅助线,我们可以简化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几何证明题辅助线基本方法
![几何证明题辅助线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17a16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a.png)
几何证明题辅助线基本方法几何证明题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题型,需要通过逻辑推理和几何知识来证明给定的几何关系。
在解决几何证明题时,辅助线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简化问题、构建更简洁的证明过程。
本文将介绍几何证明题中常用的辅助线基本方法。
1. 平行辅助线法当我们需要证明两条线段平行时,可以在图形中引入一条辅助线来构建平行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观察图形,找到可能存在平行关系的线段。
2. 在相应的位置引入一条辅助线。
3.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所需的平行关系。
2. 相等辅助线法当我们需要证明两个线段相等时,可以通过引入一条相等的辅助线来简化证明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 观察图形,找到可能具有相等关系的线段。
2. 在相应的位置引入一条相等的辅助线。
3. 利用等边、等角等性质进行推理,证明所需的相等关系。
3. 垂直辅助线法当我们需要证明两条线段垂直时,可以通过引入一条垂直的辅助线来简化证明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 观察图形,找到可能具有垂直关系的线段。
2. 在相应的位置引入一条垂直的辅助线。
3. 利用垂直线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所需的垂直关系。
4. 同位角辅助线法当我们需要证明两条直线的同位角相等时,可以通过引入同位角的辅助线来简化证明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 观察图形,找到可能存在同位角的直线。
2. 在相应的位置引入同位角的辅助线。
3. 利用同位角的性质进行推理,证明所需的同位角相等关系。
5. 其他辅助线方法除了上述介绍的常用辅助线方法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几何证明题目选择其他辅助线的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中位线、角平分线、内切圆、外接圆等辅助线,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几何证明题辅助线基本方法包括平行辅助线法、相等辅助线法、垂直辅助线法、同位角辅助线法等。
通过合理引入辅助线,可以帮助我们简化问题、构建更简洁的证明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在实际解题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辅助线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灵活选择适合的策略。
初中数学:几何巧画辅助线技巧
![初中数学:几何巧画辅助线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a692c9b770bf78a652954a8.png)
几何巧画辅助线的技巧基本图形的辅助线的画法1、三角形类问题添加辅助线方法(1)有关三角形中线的题目,常将中线加倍。
含有中点的题目,常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通过这种方法,把要证的结论恰当的转移,很容易地解决了问题。
(2)含有平分线的题目,常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题中的条件,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3)结论是两线段相等的题目常画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或利用关于平分线段的一些定理。
(4)结论是一条线段与另一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这类题目,常采用截长法或补短法,所谓截长法就是把第三条线段分成两部分,证其中的一部分等于第一条线段,而另一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2、平行四边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的两组对边、对角和对角线都具有某些相同性质,所以在添辅助线方法上也有共同之处,目的都是造就线段的平行、垂直,构成三角形的全等、相似,把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常见的三角形、正方形等问题处理,其常用方法有下列几种,举例简解如下:(1)连对角线或平移对角线;(2)过顶点作对边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3)连接对角线交点与一边中点,或过对角线交点作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线段平行或中位线;(4)连接顶点与对边上一点的线段或延长这条线段,构造三角形相似或等积三角形;(5)过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构成线段平行或三角形全等。
3、梯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
它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知识的综合,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化归为平行四边形问题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辅助线的添加成为问题解决的桥梁,梯形中常用到的辅助线有:(1)在梯形内部平移一腰;(2)梯形外平移一腰;(3)梯形内平移两腰;(4)延长两腰;(5)过梯形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高;(6)平移对角线;(7)连接梯形一顶点及一腰的中点;(8)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9)作中位线。
当然在梯形的有关证明和计算中,添加的辅助线并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5种常用方法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5种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04c679f5335a8102d2204f.png)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5种常用方法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及相关问题,是初中几何部分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不管是在中考还是平时的考试中,都是高频出现。
全等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点就那么几条,很容易掌握,但是一般考试中的题目,不可能直接给出几组条件让我们直接写出证明过程,很多时候都要经过分析思考,添加辅助线,才能得到全等三角形。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五种常用方法。
一、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
当我们遇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相关题目时,用三线合一性质,很容易找出思路。
它的原理就是利用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重叠。
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二、倍长中线法
遇到一个中点的时候,通常会延长经过该中点的线段。
倍长中线指延长中线至一点,使所延长部分与该中线相等,并连接该点与这一条边的一个顶点,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所示,点D为△ABC边BC的中点.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并连接BE,则△ADC≌△EDB(SAS)。
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三、遇角平分线作双垂线法
在题中遇见角平分线,做双垂直,必出全等三角形。
可以从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也可以过角平分线上的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
在很多综合几何题当中,关于角平分线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这个。
看看在具体题目中怎么操作吧!
四、作平行线法
在几何题的证明中,作平行线的方法也非常实用,一般来讲,在等腰、等边这类特殊的三解形中,作平行线绝对是首要考虑。
五、截长补短法
题目中出现线段之间的和、差、倍、分时,考虑截长补短法;截长补短的目的是把几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转换为两条线段间的等量关系。
初中辅助线102种方法
![初中辅助线102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1ee5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1.png)
初中辅助线102种方法1.绘制直线段:在所给的两个点上画辅助线,连接两点即可获得直线段。
2.绘制垂直线:在给定直线上选取一点,作与该点不共线的直线,通过该点引垂直线即可。
3.绘制平行线:在给定直线上选取一点作线段,然后以该线段为半径作圆,在另一点处画一条线段,两条线段平行。
4.绘制等分线:在直线上选择两个点,作圆使其与直线交于两点,连接两点画线段。
5.绘制三等分线:在直线上选择三个不共线的点,分别与直线上的点相连接,形成三个等腰三角形的底面,在三个对应顶点之间画线段。
6.绘制中位线:在三角形的两边上选择两点,使其各自与一个端点形成中位线,在两点之间画线段。
7.绘制角平分线:在给定角的两边上选择两个点,以该点为圆心作圆相交于两点,然后连接两点即可。
8.绘制垂直平分线:对于给定线段,以其中一点为圆心作大于一半长度的圆,在另一端点处画线段,连接两点即可。
9.绘制等腰三角形的高:在一个顶角上选择一点,然后与两边的端点相连,两条线段相交的点就是等腰三角形的高。
10.绘制正方形的对角线:在正方形的两个对角线上选择相对的两点,连接两点即可。
11.绘制圆:以给定的圆心为圆心,以圆上两个点的距离作半径画圆。
12.绘制圆的切线:以切点为圆心,在圆上选择两个点,连接两点即可。
13.绘制圆的弦:在圆上选择两个点,连接两点即可。
14.绘制正多边形的对角线:在正多边形的两个对角线上选择相对的两点,连接两点即可。
15.绘制垂直于圆的切线:以圆心为圆心,在圆上选择两个点,作圆与圆外一点的连线,得到的直线即为切线。
16.绘制等边三角形的高:在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选择一点,然后与底边上两个相对的顶点相连,两条线段相交的点即为高所在位置。
17.绘制与给定角相等的角:在给定角的两边上选择两个点,分别以这两个点为圆心与给定角的两边相交,连接两个交点即可。
18.绘制与给定线段等长的线段:在给定线段上选择一点,以该点为圆心作圆的交点即为与给定线段等长的线段的两端点。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如何巧妙做辅助线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几何如何巧妙做辅助线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0d6177880eb6294dc886c6a.png)
人教版北师大初中数学中考几何如何巧妙做辅助线大全人们从来就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当问题的条件不够时,添加辅助线构成新图形,形成新关系,使分散的条件集中,建立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把问题转化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
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1按定义添辅助线: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就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
举例如下:(1)平行线就是个基本图形: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就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2)等腰三角形就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
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就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
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就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北京数学中考添加辅助线题型解题方法
![北京数学中考添加辅助线题型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89a8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b.png)
北京数学中考添加辅助线题型解题方法
北京数学中考中,添加辅助线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方法。
通过添加辅助线,可以将复杂的几何图形转化为更简单的图形,从而更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解题方法:
1. 连接两点:如果两个点与另一个点或线段有关联,可以考虑连接这两点,从而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
2. 作平行线:如果需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可以考虑作一条与这两条直线都平行的线段,从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来证明。
3. 作垂线:如果需要证明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垂直,可以考虑作一条与这两条直线都垂直的线段,从而利用垂直线的性质来证明。
4. 延长线段:如果需要证明一条线段的长度等于另一条线段的长度,可以考虑延长这条线段,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
5. 构造中点:如果需要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可以考虑构造一个中点,从而利用中点的性质来证明。
在添加辅助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辅助线不是任意画的,需要符合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2. 辅助线的作用是帮助解题,而不是增加难度。
因此,在添加辅助线时要考虑其作用和目的。
3. 在添加辅助线时,需要考虑其与已知条件和要求的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总之,添加辅助线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掌握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解题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几何问题。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辅助线添加方法大全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辅助线添加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768f197f524ccbff12184a7.png)
初中数学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汇总作辅助线的基本方法一:中点、中位线,延长线,平行线。
如遇条件中有中点,中线、中位线等,那么过中点,延长中线或中位线作辅助线,使延长的某一段等于中线或中位线;另一种辅助线是过中点作已知边或线段的平行线,以达到应用某个定理或造成全等的目的。
二:垂线、分角线,翻转全等连。
如遇条件中,有垂线或角的平分线,可以把图形按轴对称的方法,并借助其他条件,而旋转180度,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就会应运而生。
其对称轴往往是垂线或角的平分线。
三:边边若相等,旋转做实验。
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有时边角互相配合,然后把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就可以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仍会应运而生。
其对称中心,因题而异,有时没有中心。
故可分“有心”和“无心”旋转两种。
四: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
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欲证线段或角的和差积商,往往与相似形有关。
在制造两个三角形相似时,一般地,有两种方法:第一,造一个辅助角等于已知角;第二,是把三角形中的某一线段进行平移。
故作歌诀:“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
”托列米定理和梅叶劳定理的证明辅助线分别是造角和平移的代表)五:两圆若相交,连心公共弦。
如果条件中出现两圆相交,那么辅助线往往是连心线或公共弦。
六:两圆相切、离,连心,公切线。
如条件中出现两圆相切(外切,内切),或相离(内含、外离),那么,辅助线往往是连心线或内外公切线。
七:切线连直径,直角与半圆。
如果条件中出现圆的切线,那么辅助线是过切点的直径或半径使出现直角;相反,条件中是圆的直径,半径,那么辅助线是过直径(或半径)端点的切线。
即切线与直径互为辅助线。
如果条件中有直角三角形,那么作辅助线往往是斜边为直径作辅助圆,或半圆;相反,条件中有半圆,那么在直径上找圆周角——直角为辅助线。
即直角与半圆互为辅助线。
八:弧、弦、弦心距;平行、等距、弦。
如遇弧,则弧上的弦是辅助线;如遇弦,则弦心距为辅助线。
中考数学点对点-几何问题辅助线添加技巧(原卷版)
![中考数学点对点-几何问题辅助线添加技巧(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3a67e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4e.png)
专题29 几何问题辅助线添加技巧专题知识点概述全国各地每年的中考试卷里都会出现考查几何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在解答试题过程中,我们发现当题设条件不够,必须添加辅助线,把分散条件集中,建立已知和未知的桥梁,结合学过的知识,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把问题转化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学会添加辅助线技巧,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所以希望大家学深学透添加辅助线的技巧和方法。
一、以基本图形为切入点研究添加辅助线的技巧策略1.三角形问题方法1:有关三角形中线的题目,常将中线加倍。
含有中点的题目,常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通过这种方法,把要证的结论恰当的转移,很容易地解决了问题。
方法2:含有平分线的题目,常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题中的条件,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方法3:结论是两线段相等的题目常画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或利用关于平分线段的一些定理。
方法4:结论是一条线段与另一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这类题目,常采用截长法或补短法,所谓截长法就是把第三条线段分成两部分,证其中的一部分等于第一条线段,而另一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2.平行四边形问题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的两组对边、对角和对角线都具有某些相同性质,所以在添辅助线方法上也有共同之处,目的都是造就线段的平行、垂直,构成三角形的全等、相似,把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常见的三角形、正方形等问题处理,其常用方法有下列几种,举例简解如下:(1)连对角线或平移对角线:(2)过顶点作对边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3)连接对角线交点与一边中点,或过对角线交点作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线段平行或中位线;(4)连接顶点与对边上一点的线段或延长这条线段,构造三角形相似或等积三角形;(5)过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构成线段平行或三角形全等。
3.梯形问题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
它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知识的综合,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化归为平行四边形问题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几何辅助线的常见做法
![几何辅助线的常见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e96f380912a21614792996.png)
初中数学辅助线的添加浅谈人们从来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当问题的条件不够时,添加辅助线构成新图形,形成新关系,使分散的条件集中,建立已知与未知的桥梁,把问题转化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
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1按定义添辅助线: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有基本图形的性质而基本图形不完整时补完整基本图形,因此“添线”应该叫做“补图”!这样可防止乱添线,添辅助线也有规律可循。
举例如下:(1)平行线是个基本图形:当几何中出现平行线时添辅助线的关键是添与二条平行线都相交的等第三条直线(2)等腰三角形是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当几何问题中出现一点发出的二条相等线段时往往要补完整等腰三角形。
出现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组合时可延长平行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是个重要的基本图形:出现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添底边上的中线;出现角平分线与垂线组合时可延长垂线与角的二边相交得等腰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出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往往添斜边上的中线。
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倍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要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基本图形。
(5)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几何问题中出现多个中点时往往添加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进行证明当有中点没有中位线时则添中位线,当有中位线三角形不完整时则需补完整三角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倍线段有公共端点的线段带一个中点则可过这中点添倍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当出现线段倍半关系且与半线段的端点是某线段的中点,则可过带中点线段的端点添半线段的平行线得三角形中位线基本图形。
几何题添加辅助线的标准
![几何题添加辅助线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5898e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5.png)
几何题添加辅助线的标准在解几何题时,添加辅助线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连接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以便更容易找到解题思路和求解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1. 定义法定义法是指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义,直接在图形上画出满足条件的辅助线。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需要熟练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义。
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时,可以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接在图形上画出直角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等辅助线。
2. 构造法构造法是指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结论,构造一个满足条件的新的几何图形,并在该图形上画出需要的辅助线。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但需要充分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在解圆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直径、半径或圆心角等辅助线,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连接起来。
3. 归纳法归纳法是指通过对一些特殊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画出需要的辅助线。
这种方法比较抽象,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例如,在解多边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画出需要的辅助线。
4. 反证法反证法是指先假设题目中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这种方法比较间接,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在解平行线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反证法证明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平行线相交时所得到的同位角相等。
具体做法是先假设同位角不相等,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同位角相等。
5. 转化法添加辅助线的目的是为了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行处理。
转化法是指通过添加辅助线将题目中的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以便更容易求解。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在解四边形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将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矩形等简单图形进行处理。
又如,在解圆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将圆转化为三角形、矩形或椭圆等简单图形进行处理。
(完整版)初中数学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汇总
![(完整版)初中数学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fa58b430722192e4436f612.png)
初中数学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汇总作辅助线的基本方法一:中点、中位线,延长线,平行线。
如遇条件中有中点,中线、中位线等,那么过中点,延长中线或中位线作辅助线,使延长的某一段等于中线或中位线;另一种辅助线是过中点作已知边或线段的平行线,以达到应用某个定理或造成全等的目的。
二:垂线、分角线,翻转全等连。
如遇条件中,有垂线或角的平分线,可以把图形按轴对称的方法,并借助其他条件,而旋转180度,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就会应运而生。
其对称轴往往是垂线或角的平分线。
三:边边若相等,旋转做实验。
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有时边角互相配合,然后把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就可以得到全等形,这时辅助线的做法仍会应运而生。
其对称中心,因题而异,有时没有中心。
故可分“有心”和“无心”旋转两种。
四: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
如遇条件中有多边形的两边相等或两角相等,欲证线段或角的和差积商,往往与相似形有关。
在制造两个三角形相似时,一般地,有两种方法:第一,造一个辅助角等于已知角;第二,是把三角形中的某一线段进行平移。
故作歌诀:“造角、平、相似,和差积商见。
”托列米定理和梅叶劳定理的证明辅助线分别是造角和平移的代表)五:两圆若相交,连心公共弦。
如果条件中出现两圆相交,那么辅助线往往是连心线或公共弦。
六:两圆相切、离,连心,公切线。
如条件中出现两圆相切(外切,内切),或相离(内含、夕卜离),那么,辅助线往往是连心线或内外公切线。
七:切线连直径,直角与半圆。
如果条件中出现圆的切线,那么辅助线是过切点的直径或半径使出现直角;相反,条件中是圆的直径,半径,那么辅助线是过直径(或半径)端点的切线。
即切线与直径互为辅助线。
如果条件中有直角三角形,那么作辅助线往往是斜边为直径作辅助圆,或半圆;相反,条件中有半圆,那么在直径上找圆周角一一直角为辅助线。
即直角与半圆互为辅助线。
八:弧、弦、弦心距;平行、等距、弦。
如遇弧,则弧上的弦是辅助线;如遇弦,则弦心距为辅助线。
初中数学初二几何辅助线添加方法
![初中数学初二几何辅助线添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6fe03d581b6bd97f19eabc.png)
初二数学辅助线1.三角形问题添加辅助线方法方法1:有关三角形中线的题目,常将中线加倍。
含有中点的题目,常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通过这种方法,把要证的结论恰当的转移,很容易地解决了问题。
方法2:含有平分线的题目,常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题中的条件,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方法3:结论是两线段相等的题目常画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或利用关于平分线段的一些定理。
方法4:结论是一条线段与另一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这类题目,常采用截长法或补短法,所谓截长法就是把第三条线段分成两部分,证其中的一部分等于第一条线段,而另一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2.平行四边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的两组对边、对角和对角线都具有某些相同性质,所以在添辅助线方法上也有共同之处,目的都是造就线段的平行、垂直,构成三角形的全等、相似,把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常见的三角形、正方形等问题处理,其常用方法有下列几种,举例简解如下:(1)连对角线或平移对角线:(2)过顶点作对边的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3)连接对角线交点与一边中点,或过对角线交点作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线段平行或中位线(4)连接顶点与对边上一点的线段或延长这条线段,构造三角形相似或等积三角形。
(5)过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构成线段平行或三角形全等.3.梯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
它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知识的综合,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化归为平行四边形问题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辅助线的添加成为问题解决的桥梁,梯形中常用到的辅助线有:(1)在梯形内部平移一腰。
(2)梯形外平移一腰(3)梯形内平移两腰(4)延长两腰(5)过梯形上底的两端点向下底作高(6)平移对角线(7)连接梯形一顶点及一腰的中点。
(8)过一腰的中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
(9)作中位线当然在梯形的有关证明和计算中,添加的辅助线并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
初中几何15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初中几何15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9cf0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7.png)
初中几何15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在初中几何中,辅助线是解题时常常会使用的一种方法。
辅助线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
在这里,我将介绍15种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1.平行线辅助法:在平行的直线上添加一条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题。
2.垂直线辅助法:在垂直的直线上添加一条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垂直线的性质解题。
3.切线辅助法:在圆和直线的切点处添加一条切线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切线的性质解题。
4.相等辅助法:在等长的线段上添加相等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线段相等的性质解题。
5.相似辅助法:在相似的图形中添加相似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相似图形的性质解题。
6.对称辅助法:在对称的图形中添加对称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对称图形的性质解题。
7.中垂线辅助法:在三角形的顶点处添加中垂线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中垂线的性质解题。
8.重心辅助法:在三角形的顶点处添加重心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重心的性质解题。
9.垂心辅助法:在三角形的顶点处添加垂心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垂心的性质解题。
10.外心辅助法:在三角形的顶点处添加外心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外心的性质解题。
11.内心辅助法:在三角形的顶点处添加内心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内心的性质解题。
12.中位线辅助法:在三角形的边上添加中位线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中位线的性质解题。
13.角平分线辅助法:在角的两边上添加角平分线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
14.高线辅助法: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添加高线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高线的性质解题。
15.弦辅助法:在圆上添加弦作为辅助线,以便能够利用弦的性质解题。
这些辅助线添加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在初中几何中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当我们遇到几何问题时,可以灵活运用这些辅助线的方法,寻找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更轻松地解题。
通过多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在初中几何中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几何问题添加辅助线方法大全规律1.如果平面上有n(n ≥2)个点,其中任何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每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可以画出12n(n -1)条. 规律2.平面上的n 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12n(n+1)+1〕个部分.规律3.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 个点,那么在这个图形中共有线段的条数为12n(n -1)条. 规律4.线段(或延长线)上任一点分线段为两段,这两条线段的中点的距离等于线段长的一半.例:如图,B 在线段AC 上,M 是AB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求证:MN =12AC 证明:∵M 是AB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AM = BM =12AB ,BN = CN = 12BC ∴MN = MB+BN =12AB + 12BC = 12(AB + BC) ∴MN =12AC 练习:1.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M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证:AM =12(AB + BC) 2.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M 是AB 的中点,N 是AC 的中点.求证:MN =12BC 3.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N 是AC 的中点,M 是BC 的中点.N M CB AM C BAN M CB A求证:MN =12AB 规律5.有公共端点的n 条射线所构成的交点的个数一共有12n(n -1)个. 规律6.如果平面内有n 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小于平角的角共有2n (n -1)个.规律7. 如果平面内有n 条直线都经过同一点,则可构成n (n -1)对对顶角.规律8.平面上若有n (n ≥3)个点,任意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过任意三点作三角形一共可作出16n (n -1)(n -2)个. 规律9.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90o. 规律10.平面上有n 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为12n(n -1)个. 规律11.互为补角中较小角的余角等于这两个互为补角的角的差的一半.规律12.当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例:如图,以下三种情况请同学们自己证明.规律13.已知AB ∥DE,如图⑴~⑹,规律如下:规律14.成“8”字形的两个三角形的一对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等于另两个内角和的一半. 例:已知,BE 、DE 分别平分∠ABC 和∠ADC ,若∠A = 45o ,∠C = 55o,求∠E 的度数.解:∠A +∠ABE =∠E +∠ADE ①1()∠ABC+∠BCD+∠CDE=360︒E D C BA+=∠CDE ∠ABC ∠BCD 2()E D C BA -=∠CDE ∠ABC ∠BCD 3()E D CB A -=∠CDE ∠ABC ∠BCD 4()E D CB A +=∠CDE ∠ABC ∠BCD 5()E DC B A+=∠CDE ∠ABC ∠BCD 6()E DC B AMBAH G F E D B C A H GFE D B C A H GFE D BC A N MCB A∠C +∠CDE =∠E +∠CBE ② ①+②得∠A +∠ABE +∠C +∠CDE =∠E +∠ADE +∠E +∠CBE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 ∴∠ABE =∠CBE ,∠CDE =∠ADE ∴2∠E =∠A +∠C ∴∠E =12(∠A +∠C) ∵∠A =45o,∠C =55o,∴∠E =50o三角形部分规律15.在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证明线段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结论中出现的线段在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再利用三边关系定理及不等式性质证题.例:如图,已知D 、E 为△ABC 内两点,求证:AB +AC >BD +DE +CE.证法(一):将DE 向两边延长,分别交AB 、AC 于M 、N在△AMN 中, AM + AN >MD +DE +NE ①在△BDM 中,MB +MD >BD ② 在△CEN 中,CN +NE >CE ③ ①+②+③得 AM +AN +MB +MD +CN +NE >MD +DE +NE +BD +CE∴AB +AC >BD +DE +CE证法(二)延长BD 交AC 于F ,延长CE 交BF 于G, 在△ABF 和△GFC 和△GDE 中有, ①AB +AF >BD +DG +GF ②GF +FC >GE +CE ③DG +GE >DE ∴①+②+③有AB +AF +GF +FC +DG +GE >BD +DG +GF +GE +CE +DE ∴AB +AC >BD +DE +CE注意: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证题时,常通过引辅助线,把求证的量(或与求证有关的量)移到同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去然后再证题.练习:已知:如图P 为△ABC 内任一点,F GN M EDCBA求证:12(AB+BC+AC)<PA+PB+PC<AB+BC+AC规律16.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等于第三个内角的一半.例:如图,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 的外角∠ACE的平分线,它与BD 的延长线交于D.求证:∠A = 2∠D证明:∵BD、CD分别是∠ABC、∠ACE的平分线∴∠ACE =2∠1, ∠ABC =2∠2∵∠A = ∠ACE -∠ABC∴∠A = 2∠1-2∠2又∵∠D =∠1-∠2∴∠A =2∠D规律17.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等于90o加上第三个内角的一半.例:如图,BD、CD分别平分∠ABC、∠ACB,求证:∠BDC = 90o+12∠A证明:∵BD、CD分别平分∠ABC、∠ACB ∴∠A+2∠1+2∠2 = 180o∴2(∠1+∠2)= 180o-∠A①∵∠BDC = 180o-(∠1+∠2)∴(∠1+∠2) = 180o-∠BDC②把②式代入①式得2(180o-∠BDC)= 180o-∠A即:360o-2∠BDC =180o-∠A∴2∠BDC = 180o+∠A∴∠BDC = 90o+12∠A规律18. 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等于90o减去第三个内角的一半.例:如图,BD、CD分别平分∠EBC、∠FCB,求证:∠BDC = 90o-12∠A证明:∵BD、CD分别平分∠EBC、∠FCB∴∠EBC = 2∠1、∠FCB = 2∠2∴2∠1 =∠A+∠ACB ①2∠2 =∠A+∠ABC ②①+②得2(∠1+∠2)= ∠A+∠ABC+∠ACB+∠A2(∠1+∠2)= 180o+∠A21C EDBADC BA21∴(∠1+∠2)= 90o+12∠A∵∠BDC = 180o-(∠1+∠2)∴∠BDC = 180o-(90o+12∠A)∴∠BDC = 90o-12∠A规律19.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高线和角平分线,它们所夹的角等于三角形另外两个角差(的绝对值)的一半.例:已知,如图,在△ABC中,∠C>∠B, AD⊥BC于D, AE平分∠BAC.求证:∠EAD = 12(∠C-∠B)证明:∵AE平分∠BAC∴∠BAE =∠CAE =12∠BAC∵∠BAC =180o-(∠B+∠C)∴∠EAC = 12〔180o-(∠B+∠C)〕∵AD⊥BC∴∠DAC = 90o-∠C∵∠EAD = ∠EAC-∠DAC∴∠EAD = 12〔180o-(∠B+∠C)〕-(90o-∠C)= 90o-12(∠B+∠C)-90o+∠C= 12(∠C-∠B)21FEDCBACBAAB CDEFFCBA如果把AD 平移可以得到如下两图,FD ⊥BC 其它条件不变,结论为∠EFD =12(∠C -∠B).注意:同学们在学习几何时,可以把自己证完的题进行适当变换,从而使自己通过解一道题掌握一类题,提高自己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规律20.在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如果直接证不出来,可连结两点或延长某边,构造三角形,使求证的大角在某个三角形外角的位置上,小角处在内角的位置上,再利用外角定理证题.例:已知D 为△ABC 内任一点,求证:∠BDC >∠BAC证法(一):延长BD 交AC 于E ,∵∠BDC 是△EDC 的外角,∴∠BDC >∠DEC同理:∠DEC >∠BAC ∴∠BDC >∠BAC 证法(二):连结AD ,并延长交BC 于F ∵∠BDF 是△ABD 的外角, ∴∠BDF >∠BAD 同理∠CDF >∠CAD∴∠BDF +∠CDF >∠BAD +∠CAD 即:∠BDC >∠BAC规律21.有角平分线时常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 证明:在DA 上截取DN = DB ,连结NE 、NF ,则DN = DC在△BDE 和△NDE 中,DN = DB ∠1 = ∠2ED = ED ∴△BDE ≌△NDE∴BE = NE同理可证:CF = NF在△EFN 中,EN +FN >EF ∴BE +CF >EF规律22. 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延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 ∠4,求证:BE +CF >EFFABC DE D C B A4321NF E B A证明:延长ED 到M ,使DM = DE ,连结CM 、FM△BDE 和△CDM 中, BD = CD ∠1 = ∠5 ED = MD∴△BDE ≌△CDM ∴CM = BE又∵∠1 = ∠2,∠3 = ∠4∠1+∠2+∠3 + ∠4 = 180o∴∠3 +∠2 = 90o即∠EDF = 90o∴∠FDM = ∠EDF = 90o△EDF 和△MDF 中 ED = MD ∠FDM = ∠EDFDF = DF ∴△EDF ≌△MDF ∴EF = MF∵在△CMF 中,CF +CM >MF BE +CF >EF(此题也可加倍FD ,证法同上)规律23. 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加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证明:延长AD 至E ,使DE = AD ,连结BE∵AD 为△ABC 的中线 ∴BD = CD 在△ACD 和△EBD 中BD = CD ∠1 = ∠2AD = ED∴△ACD ≌△EBD∵△ABE 中有AB +BE >AE ∴AB +AC >2AD规律24.截长补短作辅助线的方法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 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MA BC D E F12345 12DC B A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 、b 、c 、d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此种方法: ①a >b②a±b = c ③a±b = c±d例: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1 = ∠2,P 为AD 上任一点,求证:AB -AC >PB -PC证明:⑴截长法:在AB 上截取AN = AC ,连结PN在△APN 和△APC 中, AN = AC∠1 = ∠2AP = AP ∴△APN ≌△APC ∴PC = PN ∵△BPN 中有PB -PC <BN ∴PB -PC <AB -AC⑵补短法:延长AC 至M ,使AM = AB ,连结PM 在△ABP 和△AMP 中 AB = AM ∠1 = ∠2 AP = AP∴△ABP ≌△AMP ∴PB = PM 又∵在△PCM 中有CM >PM -PC ∴AB -AC >PB -PC练习:1.已知,在△ABC 中,∠B = 60o,A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并且它们交于点O求证:AC = AE +CD 2.已知,如图,AB ∥CD ∠1 = ∠2 ,∠3 = ∠4.求证:BC = AB +CD规律25.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步骤: ①观察要证线段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然后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