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足够的施展空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足够的施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83-02

我们的祖国乃泱泱大国,更是文明古国。历史银河星汉灿烂,华夏文明千古流传,而要想去欣赏那一颗颗明星的璀璨,感受五千年文化的魅力,走入浩如烟海的古籍便不失为一条捷径。故作为炎黄子孙、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学好语文古诗文。

纵观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新课程,古诗文的比重已越来越大,由原来的六分之一、五分之一,发展到了现在的三分之一。语文检测中也将古诗文的阅读纳入了必考范围,充分说明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古诗文呢?从前人的经验及我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历来看:要想学生切实地增长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必须留给他们足够的施展空间,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即放开手脚,充分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具体的说,在以下几个阅读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真正的动起来。

1 读

这是古诗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面对一篇古诗文,我在要求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其朗读。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准句读;第三遍:读出语感。经过这样至少三遍的朗读过后,学生自然而然就消除了对这篇课文的陌生感,既培养

了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又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如九年级上册《隆中对》一课,篇幅较长,生僻字也较多,学生一看便叫苦不迭。我先用“三顾茅庐”的故事调动其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要求他们边读边划句子节奏(难点由学生质疑解答),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的反问,“先主曰:‘善!’”的惊喜。也可先请一些学生来尝试,然后带动其他的学生,这样一来,大家很快就轻松进入了角色,也为更高层次的诵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读”也贯穿于古诗文教学的全过程,目的不同,方式也各样,为“解”而读,为“品”而读,为“悟”而读,为“记”而读……默读,朗读,跟读,抽读,齐读,分小组读,分声部读,分角色读,朗读比赛等等皆可。

2 解

即对课文的理解翻译,也就是读懂文意。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其写作方法、字面意思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首先要理解其字面意思。在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中,这一环节通常是老师完成的,老师在上面逐字逐句的翻译,概括段意、主题思想、讲解写作技巧,学生在下面一字不落的抄写,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满脸茫然、疲惫不堪。这种教学模式呆板、方法落后,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求教师改变角色,给学生以自由自主的学习参与意识。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尽可以放开手脚,

让学生自主探索。先结合注释自己理解,疑难处作上记号,同桌间,小组内合作探究。充分释疑后,再对重点字词句归类整理,积累记忆。经过这一亲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又不知不觉的培养了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而且很多时候还能读出新解,读出创意。

3 品

即把握内容,揣摩语言,分析人物,感受意境,领会思想,体会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引导”的作用,“引导”既要激趣,又要得法,还要得要领。最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学生浑然不觉地带入作品的意境、知识的海洋,带入情感的圣殿、爱的天堂,让他们自由的感悟体验、品味表达、联想反思。同时教师这时要成为学生的伙伴、朋友,与他们一起阅读分析、一起研究讨论。并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教读《愚公移山》一课时,关于“愚公愚否?”这个问题,学生们情趣高涨,辩论激烈,有说愚公不愚,因为他不怕困难、理想远大,有说愚公真愚,因为他有勇无谋,不识变通……我在教学设计中,没有按固定的模式引导学生接受某种观点,而是让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有意识地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教他们多角度、有创意的看问题。结果课堂精彩纷呈,孩子们妙语连珠,既很好地领会了作品的内涵,又训练了口语交际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4 悟

即拓展延伸,学以致用。这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步骤。古诗文教学仅仅理解字面意思,能对句子进行翻译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适当作些拓展与迁移。如学了《小石潭记》,可让他们去找找《永州八记》还有哪些;学了《扁鹊见蔡恒公》,鼓励他们谈谈读后感;学了李清照的《武陵春》后,不妨问问他们:“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名句?”学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后,再问问:“你认为谁胜了?为什么?怎样才能转败为胜呢?”这样通过同类及相关内容的迁移,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扩大阅读面,同时还训练了他们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感悟表达、思维论辩等多种能力。从而沟通古今,激活传统,继往开来。

总之,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尽可以多种多样,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把学生作为主体、放在首位,关注他们,尊重他们,相信他们,给学生足够的施展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逐步从“学会”转化为“会学”。华夏几千年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就是要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感染、受到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