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详解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李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①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④小学而大遗。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5.表示假设关系。
文言文18个虚词在这里,要整理的同学拿走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
例释: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②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③永州之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也《荆轲刺秦王》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①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3>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④然而成败异变《过秦论》⑤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4>表递进 今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5>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④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⑤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6>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③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7>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8>表目的 今译为:来 例释: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9>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2)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而其勿忘乃父之志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语气词 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文言文虚词18个虚词义项分析
•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 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 门宴》) • 9)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 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 岁《孟子》 •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 系。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 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关系。可译为 “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 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②樊 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 听。(《促织》)
•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 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 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 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 文》)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 亡(《六国论》) •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 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 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游褒禅山记》)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 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 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 (二)、代词
•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 “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 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②业 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 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 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 相通。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 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18个文言虚词,有详细的解释
18个文言虚词(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一)以(1)介词①表示工具、手段,可译为:拿,用,凭借,按照a.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②表示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用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于,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传》)④表示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情表》)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魏公子列传》)(2)连词①表示并列、递进关系,可译为:又,而,而且,并且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来,或不译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③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便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⑤表示修饰,可译为:地,而,或不译木欣欣以.向荣。
(《归去来兮辞》)(3)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可不译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出师表》)(4)同“已”,已经前以.降及物故。
(《苏武传》)(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因此见放。
(《屈原列传》)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二)之(1)代词①代人、物、事,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我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②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种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助词①表示修饰,限制,可译为:的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③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⑤音节助词,可不译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18个文言虚词详解
18个文言虚词详解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女口: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二.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女: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女: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女是而已。
(《师说》)2、“以”字主要的用法:一、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②野马也,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女口: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女口: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二、用作连词。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什么是虚词虚词是一类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其意义较为模糊,经常用来表达一种关系、语气或做结构衔接等功能。
文言文中的虚词有很多种类,其中包括了一些常用的虚词,本文将对其中的18个常见虚词进行归纳整理。
虚词的分类文言文中的虚词可以按照其功能和用法进行分类。
常见的虚词包括连词、副词、介词等。
连词1.而: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
2.兮: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啊”等语气助词。
3.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就”等词。
4.又:表示递进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并且”。
副词5.甚:用来加强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非常”、“十分”。
6.其:用来指代前文提到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他”。
7.皆:表示全体,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都”、“全”。
8.未:表示尚未进行的动作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还没有”、“尚未”。
介词9.以:表示手段、方式、目的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以便”、“为了”。
10.为:表示目的或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为了”、“因为”。
11.以至:表示程度或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以至于”、“以致”。
12.以及: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以及”。
13.之:用来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14.之乎者也:用来引述他人的话或观点,表示说话者对他人言论的复述、叙述和引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据说”、“众所周知”。
15.乎: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
16.焉:用来表示处所、位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哪里”、“在那里”。
17.自:表示主体的自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自己”、“本身”。
18.至:表示程度、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到”、“直至”。
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下面将对每个虚词进行具体的用法解释,并给出相应的例句。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 也(yě):表示同样、并且的意思。
2. 乃(nǎi):表示是、就是的意思。
3. 莫(mò):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4.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5. 皆(jiē):表示都、全都的意思。
6. 或(huò):表示或者、或许的意思。
7. 岂(qǐ):表示表示反问的意思。
8. 弗(fú):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9. 非(fēi):表示不、非常的意思。
10. 斯(sī):表示如此、这样的意思。
11. 前(qián):表示之前、以前的意思。
12. 后(hòu):表示之后、以后的意思。
13.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14. 者(zhě):表示人、物的意思。
15.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16. 乎(hū):用来构成疑问句的意思。
17. 焉(yān):用于构成疑问句或感叹句的意思。
18.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含义
【既···且】又···又“三军既惑且疑” 【且···且】一边···一边 “且战且退”
副词 暂且、姑且 (表时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将、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且为之奈何”“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主谓之间:❶逆接关系:但是、却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❷假设:如果“相鼠有皮,人而无义,人而无义,不死何为?”
状动之间:修饰关系,不译。(“而”两边的动词关系不平等,主次关系) “弃甲曳兵而走” “(烛之武)夜缒而出”“(荆轲)倚柱而笑”
代词:通“尔”
1、顺接,就、便、那么···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助词
1、句末,了、呢、啊(常与其他语气词联用)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句中,表停顿,不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3、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❶作状语,可放动词前,也可放动词后(后置)。“树之以桑”
❷可省略宾语。“五十者可以衣帛”
❸宾语也可前置。“一言以蔽之”
【固定搭配】
[有以]有可以用来···的东西 [无以]没有可以用来···的东西 [可以]可以用···来 [所以]之所以···的原因 [是以]因此
两谓词间,译为:而且、并且//来、用来、不译
《过秦论》
1、动词,像,好像。 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1. “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18个文言虚词详解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详解《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一、而;二、何;三、乎;四、乃;五、其;六、且;七、若;八、所;九、为;十、焉;十一、也;十二、以;十三、因;十四、于;十五、与;十六、则;十七、者;十八、之。
一、而(一)连词基本认知:“而”是古代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连词,它包括各种语法、逻辑的关系,如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修饰、目的等。
所谓连词,就是连接上下文并且表示某种关系的虚词。
⑴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又,或不译。
①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③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刺秦王》)并列关系的特点是,连词两侧的词语原则上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⑵表承接(顺承)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然后。
表承接关系的前后两件事,逻辑上联系比较紧密,时间上有先后关系。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②余闻而愈悲(《狱中杂记》)③(秦)灭滑而还(《崤之战》)④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⑶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⑷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可是、然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④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公输》)⑸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⑹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韩非子》)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⑺表修饰关系(间隔修饰语与被修饰语,即间隔状语和中心词,也可称偏正关系),可译为:地、着、来,或不译。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
文言文虚词18个详解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董卓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
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
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
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
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
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
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
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
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
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18个文言文虚词详细注解及举例
18个文言虚词集录1.而(er)(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或“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⑤表示假设关亲。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何(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虚词18个详解详析
2.用作副词,又分几种情况: 2.用作副词,又分几种情况: 用作副词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千万" (一)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千万".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二)表示商量,相当于"还是". 表示商量,相当于"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 或许" (三)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 可能" 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怎么" (四)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其孰能讥之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用作代词 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 (一)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 例如: 它(们)的."例如: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 )." (二)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如: 秦王恐其破璧. 秦王恐其破璧.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18个虚词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18个虚词、120个文言实词详解18个虚词、120个文言实词详解(2011-08-0418:08:45)转载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文言文18个虚词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一、而㈠[ér]⑴名词。
鳞属颊侧下垂的毛。
⑵代词。
1、你。
例:余知~无罪也。
2、你的。
例:~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⑶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相当于“并且”。
例:妇拍~呜之。
2、表示顺承关系。
相当于“就”。
例:先度其足~置之其坐。
3、表示进层关系。
例: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4、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可是”。
例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
5、表示修饰关系。
例:久~不去。
6、表示假设关系。
相当于“如果”。
例:诸君~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表示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面”。
例:遏其生气,以求重价,:~江浙之梅皆病。
⑷助词。
1、表示偏正关系。
相当于“着”、“地”。
例:佣者笑~应曰“……”|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语气。
相当于“耳”。
例:今之从政者殆~!㈡[néng]名词。
才能。
通“能”。
例:德合一君,~征一国。
二、何㈠[hé]⑴代词。
表示疑问。
1、什么。
例:大王来~操?2、哪里。
例:豫州今欲~至?⑵代词。
与动词“如”、“若”、“奈”连用,表示“怎么样”。
例:今日之事~如?|此为~若人?|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⑶副词。
表示反问或感叹。
1、怎么。
例:~不试之以足?2、这么。
例:妇啼一~苦!3、多么。
例:开国~茫然!㈡[hè]动词。
担,负。
通“荷”。
例:~蓑~笠。
三、乎[hū]⑴助词。
语气词。
1、表示疑问或反诘。
相当于“吗”、“呢”。
例:吾射不亦精~?|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2、表示感叹。
相当于“呢”、“啊”。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表示揣测。
相当于“吧”、“呢”。
例:或能免~?4、表示停顿。
例:众言同,于是~书。
5、表示性态。
例:以无厚入有间,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⑵介词。
相当于“于”。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旦余济~江湘。
四、乃[nǎi]⑴代词。
1、相当于“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 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 轩志》)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 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 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Page 3
返回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 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 宴》) Page 4
P“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 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 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 兵Pa先ge 击6 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 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 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Pa涵ge 淡7 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Page 11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 ”“怎么这样”。 ①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 家》) 4.Pag用e 1于4 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
Page 9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者”“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 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与蔺相如 》)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 论》) ④Pa所ge 在10 皆是也,而此独以钟鸣,何哉?(《石钟山 记》)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Page 12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 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取吾璧,不予吾城,奈何?(《廉颇与蔺相如》) ②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之战》)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 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等。 ①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 之战》)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Page 13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18个文言虚词详解
结总
书文且若因之常经 海言于属为乎见史 扬功文先所者虚子 帆夫中得以也词集 定当辨识与乃二何 自日差规然焉十其 得进别则而矣个多 。,。,。,。,
Page 2
◎考试对虚词要求
高考文言文虚词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Page 8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