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发幼儿爱的情感 播下关爱他人的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萌发幼儿爱的情感播下关爱他人的种子

[摘要]现代家庭中“单向爱的输出”,容易使幼儿形成一种“只知接受,不懂给予”的心理定势,对幼儿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对幼儿的健康人格形成不利。爱是伴随人们一生的幸福,爱的情感作为现代人必备的人格素质需要从小培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一、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幼儿感受爱的氛围。二、抓住教育时机,积极鼓励幼儿爱的行为。三.结合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爱的行为。总之学会爱是做社会人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我们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推进爱的教育的实施与发展。

[关键词]爱关爱幼儿环境交往理解

爱是伴随人们一生的幸福,爱的情感作为现代人必备的人格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爱是双向的情感,既接受爱与付出爱,让幼儿从小感受关爱的同时也学会关爱别人,从而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现代家庭中“单向爱的输出”,容易使幼儿形成一种“只知接受,不懂给予”的心理定势,对幼儿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从教育规律来看,一个人懂得爱,有爱心,是从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开始的,进而升华为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可以这么说,懂得爱的人才会真正产生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则可以进一步促使爱变得高尚而纯洁,感悟奉献与付出才是爱的真谛。

一、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幼儿感受爱的氛围

幼儿爱的情感的培养,关键在于围绕幼儿的生存环境,激发幼儿对周围人以及与自己有关的生活空间的爱,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感。

1.带着爱心去观察每一位幼儿,真心实意地与孩子交往

孩子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极为关注和敏感。老师的微笑与夸奖,关爱与尊重是幼儿最基本的需求,幼年的情感关爱对自己成年后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有直接的影响。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的:“儿童拥有一份吸收性心智。”成人要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欣赏幼儿天性,尊重幼儿人格,视幼儿为社会人,赋予幼儿同成人一样的自尊、让他在一个良性的人际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的小朋友顽皮好动,经常成为被告席上的主角。但是他却爱劳动,乐于帮助小朋友,老师要善于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用爱心去观察解读幼儿,好多看似孩子的缺点,认真分析其动机是好的;老师应蹲下来聆听孩子的表达,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需要,发现孩子善良的一面,指出不足,帮助他改变不良行为,让幼儿感受老师真心的关爱。感受教师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人格。

2.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可以增进幼儿对他人的理解

幼儿的行为绝大部分是在交往中学来的。他们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从而获得友善和仁慈的品质。皮亚杰曾经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为中心的前提。”因此,同伴关系对孩子有独特的心理学价值。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交流和表达爱的机会:如怎样与同伴分享食物、玩具,怎样对同伴友善的行为做出回应,怎样给予同伴以关心、帮助等等,因势利导地与幼儿交流交友的经历和感受,进而指导幼儿正确理解友谊,学会考虑他人的需要,形成

一定的换位意识。在开学初,班里陆续插人了几位新的小朋友,孩子们对于新朋友的到来都非常兴奋,于是老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幼儿学做小主人,带新朋友喝水、人厕,与同伴分享玩具,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欢迎新朋友,并将自己制作的礼物在“分享日”的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乐趣。

二、抓住教育时机,积极鼓励幼儿爱的行为

教师要善于抓住那些具有价值的教育时机,随时将德育贯穿于幼儿园课程体系,教师要有更高的视角去考虑幼儿的品德教育问题,真正的贯彻教书育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1.通过儿童作品中的形象,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国的心理学家进行了这样的研究,通过给幼儿讲故事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结果发现,这些幼儿在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参加劳动等方面都有进步。教师要引导孩子多看多听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以优秀人物良好的性格、品质感染幼儿,促进幼儿爱的行为养成。利用文学作品对于真、善、美独特的教化作用影响幼儿,效果十分明显。比如,童话“老爷爷的帽子”将幼儿带入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心的世界。移情训练也能发展幼儿爱的行为,霍夫曼曾经指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力。移情训练能使幼儿更好地辨别和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站在他人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比如,孩子们听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后,展开了讨论,他们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闪烁着爱的火花。“我把自己的鞋给她穿”, “我把玩具给她玩”, “我给她这么这么多的好吃的”,此后,在日常生活、游戏的过程中,只要发现有幼儿碰到困难,我们就引导其他幼儿商量出好办法帮助他,渐渐地,幼儿开始逐渐形成同情人、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类似这样的文学作品,古今中外有很多,教师要善于运用这样一笔教育财富。

2.通过外部激励和幼儿自我强化,促使幼儿爱的行为养成

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发现、肯定幼儿的关爱行为,教师的点头、微笑、赞许都与幼儿的成功和快乐的感受相关。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吝啬赞扬的语言,这对幼儿正确的行为是一种褒奖和弘扬。教师及时发现孩子善意的举动,用“做得好”的言语夸奖孩子,孩子有更突出的表现,还可以为幼儿颁发爱心奖章,以此来强化教育效果。将爱的行为培养渗透于对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如晨间活动,洗手、人厕等琐碎小事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鼓励幼儿相互结伴而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一次晨练间隙,我们和孩子们放音乐做游戏,边唱边表演。“一条小鱼游来了,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游来了,摇摇尾巴点点头”。孩子们快乐地拉手转圈,碰头抱肩,乐得合不拢嘴,很自然地表达了同伴之间友好的情感,感受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以前午睡起来,有的幼儿请求老师帮助拉后面的拉链,扣扣子等,现在,他们也学着相互帮助了。此外,我们还通过体育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音乐游戏“找小猫”中老猫和小猫的亲情感染幼儿,学唱歌曲“好朋友”,讨论为好朋友做哪些事,扮互相帮助的好朋友,想怎样帮助好朋友,做互相帮助的动作。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

三、结合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爱的行为

1.利用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增进亲子感情,萌发爱的行为

我们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三八”节前夕,我们采取“情境表演”的方式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陆续在班上开展“妈妈和宝宝”、“我想对您说”、“送给妈妈的礼物”的系列活动,孩子们通过讨论、制作、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父母长辈爱自己的印象,初步体验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