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种鸡换羽时产蛋减少,或完全停止。
在饲养管理上应设法推迟换羽时间,一旦开始换羽应力求缩短换羽期,以提高母鸡的产蛋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一、种鸡的饲养管理1、宁都黄鸡种鸡的饲养方式为了提高种蛋品质和生产效率,便于操作管理,宁都黄鸡种鸡的饲养一般采取一笼一鸡的笼养方式。
(1)种鸡的选择首先应选择具有羽、胫、喙三黄典型特征的个体,公鸡应选体型大而健壮、活泼、性欲强的个体,母鸡可选中等体型、丰满、冠鲜红的个体。
(2)公母比例笼养采用人工授精的宁都黄鸡的种公鸡与种母鸡的比例以1∶20~25为宜,但在实际生产中,在选留公鸡时,数量要比实际需要多一些,以作备用。
(3)上笼时间宁都黄鸡生长到70—80日龄左右时,即应上笼饲养,以方便限料饲养。
(4)人工授精公鸡采精2—3天后要休息一天,时间应固定在下午2~4点进行,一般是使用原精液,不要稀释,现采现用。
输精后当日下蛋的母鸡重复输精一次,一般宁都黄鸡人工授精的受精率可达90%以上。
2、种鸡的饲养种鸡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直接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
影响种鸡产蛋量和受精率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和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种鸡鸡群的整齐度有关,种鸡的饲养既要充分满足种鸡产蛋的全面营养需要,又要防止种鸡过肥,造成产蛋率和受精率低。
(1)适时调整饲粮的营养水平种鸡产蛋后,对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的要求大大提高,特别是对营养要求要全面,粗纤维含量应少于5%,但对淀粉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要控制饲喂。
应根据产蛋率的高低和体重的变化,适时调整饲粮的营养水平,产蛋旺盛时,要适当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无机盐。
(2)抓好鸡群整齐度有些鸡群平均体重已达标准要求,但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大的过肥,小的过弱,都是低产鸡,增加整齐度,即可提高产蛋量。
如发现整齐度太差,应立即全部称重,然后根据不同体重,分别供给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尽量使绝大部分鸡只体重保持同步增长。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确定肉鸡养殖品种和数量:选择适合自己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养
殖品种和数量,建议初养者选择稳产品种。
2.确定鸡舍建设:建鸡舍要考虑环境、防疫、通风等因素,以充足的
日照、保持舍内卫生,确保肉鸡舒适度。
3.饲料选择和合理配比:选择高质量饲料、保证充足饮水,在不同年
龄段合理配比饲料,养殖效果会更好。
4.做好预防疫苗注射:全面预防肉鸡传染病,对症注射预防疫苗,月龄、体重、疫情等不同情况下注射疫苗。
5.定期清洁和消毒:饮水器、饲料器,窝笼等肉鸡饲养设施要定期清洁,消毒,减少疾病传播。
6.精细化管理:通过掌握肉鸡健康指标、日常行为的改变来掌握其生
长情况,合理处理鸡群的排泄物,并注意密切观察肉鸡的饮食、饮水和卫
生状态等,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处理。
7.控制环境温度:要根据肉鸡的适宜温度,合理调整鸡舍的温度,保
持室内温度适宜,才能保证肉鸡的生长和健康。
8.做好采食和饮水监管:采食和饮水是关键因素,保持鸡舍内饲料容
易采食,水源的清洁、充足。
可减少饲料、水的浪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9.强化其它饲养条件:饲养过程中需注意氧气充足、通风要好;定期
换一批饲料,疫情防范,合理添加微量元素等。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攻略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攻略1.饲料管理饲料是育成鸡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饲料的质量和种类选择十分重要。
应选择适宜的饲料类型和配方,以满足育成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同时,合理的饲料喂养量和喂养时间也要注意,以避免过度或不足造成的生长不良。
2.生态环境管理育成鸡的生态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
其次,要保持鸡舍的通风和卫生,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染病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光照管理也是重要的,适当安排日照时间,有助于促进鸡的生长和免疫力。
3.定期体重测量体重是判断鸡生长情况和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需要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和记录。
可以根据体重的增长情况来调整饲料的喂养量和营养配方,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同时,体重测量也有助于早期发现鸡的生长异常和疾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4.预防疾病鸡的免疫力在育成期间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因此,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定期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合理控制饲料的营养配方,注意饮水的质量和卫生,定期给鸡进行免疫接种等。
此外,如有必要,可以请专业兽医定期对鸡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诊断,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5.养殖管理记录对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改进饲养措施。
可以记录鸡的体重、饲料的用量、免疫接种情况、疾病发生和治疗情况等。
通过对养殖管理记录的分析,可以找出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育成鸡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综上所述,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料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定期体重测量、预防疾病和养殖管理记录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实践和良好的饲养技术,才能提高育成鸡的生长速度和产量,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的饲养管理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以下为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具体内容:
1. 饲料的选择和配制
合理的饲料配方是保证肉鸡健康、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条件。
在饲料中应包含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素,以满足肉鸡生长发育的需要。
2. 饮水供应
清洁、新鲜的饮水是维护肉鸡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
应保证肉鸡能够随时进食和饮水,同时要注意每天更换水,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和清洁。
3. 温度控制
肉鸡适应温度范围较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肉鸡的生长和健康。
应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当地气候特点进行温度控制,确保肉鸡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4. 疾病防治
肉鸡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同时要加强养殖环境和卫生管理,保持肉鸡场的清洁和卫生。
5.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是影响肉鸡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根据鸡舍大小和肉鸡的生长特点合理调整养殖密度,避免肉鸡之间互相挤压和压死现象的发生。
6. 光照控制
光照是影响肉鸡生长和生产的重要因素。
应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要,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确保肉鸡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生长。
7. 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保证肉鸡健康和免疫力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请专业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及时排除疾病和病原体的危害。
以上为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全面提高肉鸡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育雏是养好小鸡的关健,育雏工作好坏不仅关系到幼鸡生长发育成活率高低,还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养小鸡的准备工作1、对鸡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清扫,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20%石灰溶液等喷洒消毒。
2、对鸡舍进行升温预热,使室温保持在30—33℃范围,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
3、准备好饲料、照明灯、食槽、饮水器等。
(二)饲养方式1、母鸡带:此传统方法简单,但效率不高。
规模大者不宜使用。
2、地下温床:就是在地下安置供热管道,此法效果好、成本低,很适合农村使用。
3、厚垫料:用干净无毒的谷草、麦杆、锯木面等,在鸡舍内铺成5—6厘米厚的垫料,把小鸡放在上面饲养。
此法简单易行,能产热供温,但应严格注意环境卫生。
4、保温伞饲养:可用电灯、电炉、煤碳炉等,伞内可安装自动调节装置控制温度,这种保温伞管理方便,效果好。
5、网上饲养:既将小鸡放在离地面1.5—2尺高的铁丝或塑料网上,在地上安置供热管道,暖气供温。
(三)、小鸡的饲养1、小鸡的喂料(1)、开食时间:出壳后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
时间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这时可能有1/3小鸡表现啄食。
(2)、开食饲料:要求饲料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
常用的开食饲料有碎苞谷粒、碎大米、小米,有条件的可用全价配合饲料。
(3)、开食方法:开食前把浅平料盘和塑料布铺在地面或网上,将调制好的碎玉米、碎米等饲料,均匀地撒在上面,任其采食。
也可用增加光照亮度,用几只已开食的小鸡当开食引导,以及用“呵呵……”的声音等引导小鸡的吃食。
小鸡喂料应做到勤添少喂,保持室内安静,每次喂料量只要有90%的小鸡达到7—8成饱即可,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每天4—6次,使其始终能保持旺盛的食欲,但晚上最后一顿须喂饱、喂足,要比其它顿次多喂1/3量,并适当延长吃食时间,这样小鸡生长更好。
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篇养殖管理第一章养鸡成功的必备条件一、良种是根本:选择优良的鸡苗。
鸡苗最好来自有一定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没有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
二、饲料是基础:使用信誉度高;饲料质量稳定的规范化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并能科学的使用饲料;以保证饲养效果。
三、环境是条件:鸡场选址及鸡舍建筑应科学合理,生产设备完好,鸡舍内小气候环境的控制应适应鸡生物学特性要求。
四、卫生防疫是保障: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坚持严格的消毒、免疫制度;及时预防用药;处理好病死鸡、污物、粪便,减少疾病。
五、日常管理是核心:学习养鸡科学知识;具备搞好日常饲养管理和防治疾病的技术经验,还要及时准确的捕捉市场和技术信息,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才能保证养鸡的成功,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第二章鸡的生长特性一、新陈代谢旺盛:为鸡的基本生理特点。
具体表现为:1、温度40.9℃-41.9℃,平均为41.5℃,成年鸡高于雏鸡。
2、心跳快,血液循环快,频率范围为160-170次/分钟,雏鸡比成年鸡快,母鸡比公鸡快:一般为250-300次/分钟。
3、呼吸频率高:范围22-110次/分钟,母鸡比公鸡高。
二、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1、生长迅速:肉用仔鸡7周龄即可上市。
2、性成熟早:130-150日龄即可开产。
3、繁殖力强:一只母鸡年产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雏率70%以上。
三、对营养水平要求高,饲料利用率高。
肉料比:1:1.85-2.00,蛋料比1:2.3左右。
四、消化道短,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差。
五、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较为敏感。
六、抗病能力差:1、肺小、有气囊;2、鸡没有横膈膜;3、鸡没有淋巴结;4、生殖孔与泄殖孔同一通道。
七、群居性强,适于集约化饲养。
第三章蛋鸡、土鸡的日常养殖管理一、育雏前的准备1、选择优良品种鸡。
2、清扫鸡舍,整修雏鸡笼,修理门窗,安装防鼠防雀网板,冲洗墙壁地面,备齐料槽、水槽,并清洗干净。
3、接雏前七至五天,喷洒消毒剂,铺平垫料,放置饮水器,料桶和其他用品;关闭门窗,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30ml甲醛,15克高猛酸钾,或使用三氯异氰脲酸粉1-2g/m2,洁净按1:25-50倍稀释喷雾墙壁顶棚,密闭24小时。
小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

小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有很多人都在小鸡,那么你们知道小鸡的吗?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小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1. 进雏前一周育雏舍清扫干净。
用2%火碱溶液对地面和墙壁进行消毒。
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15ml、高锰酸钾7.5g熏蒸,密封24小时后放净烟雾。
饲槽、饮水器等用具可用1%火碱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备用。
2. 雏鸡进舍后先饮水,后开食。
3周内的雏鸡可饮16℃的温开水。
头一天饮5-8%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中间饮一次0.02%的高锰酸钾水。
从第二天起饮5-7天的0.02%痢特灵水,以后饮清洁水。
3.饮水2-3小时后开食,开食可用碎米、碎小麦、碎玉米和小米等均可。
此方可用小米或玉米面煮成八分熟,再拌入蛋黄(10-12只雏鸡一个蛋黄)作为开食饲料,3天后改喂配合饲料,也可一开食就饲喂配合饲料或颗粒饲料。
可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或牛皮纸上,用手轻敲塑料训练采食。
7日龄后改用饲槽或料塔饲喂。
1-3日龄自由采食,4-7日龄每昼夜喂8次,2周龄日喂6-7次,3-4周龄日喂5次,5-6周龄日喂4次。
4.温度适宜,第一周育雏室温度为32-34℃,以后根据季节每周降低2-3℃,当第4周温度降至18-21℃时即可脱温。
脱温后如遇降温天气仍需给温。
5.10日龄内相对湿度以65-70%为宜。
10日龄后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6.第一周龄24小时光照,第2周龄16-19小时,以后每天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到3-6周龄每天光照8小时。
1-3日龄光照强度开始时每15m2用25W灯泡1个。
灯与灯距离3m,灯与地面距离2m。
7.密度合理,平养的适宜密度:1-2周,25-40只/m2;3-4周,15-25只/m2;5-6周,10-15只/m2。
8.加强日常管理,做好通风换气。
9.防疫灭病,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搞好鸡新城疫、法氏囊、鸡痘等的预防注射。
平时搞好鸡舍卫生,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治疗,确保鸡群开展。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鸡是人类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欢迎。
为了提高鸡的养殖效益,必须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
下面将从鸡的品种选择、鸡舍建设、日常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鸡的品种选择鸡的品种选择是鸡的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目前市面上养殖的鸡主要有蛋鸡、肉鸡和草鸡三种,其中蛋鸡和肉鸡的养殖量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1. 蛋鸡品种选择蛋鸡品种主要分为本地品种和外来品种两种类型。
本地品种适应性强,耐性好,但产蛋量较低;外来品种产蛋量高,但对环境适应性较差,需要特别的饲养管理。
比较常见的蛋鸡品种有岭南牛乳鸡、白羽鸡、丹麦布朗、日本金丝鸡等。
2. 肉鸡品种选择市场上常见的肉鸡品种有肉用种、肉用蛋鸡、土鸡等。
其中,肉用种适合在大规模饲养场养殖,产蛋量较低,但体重快速增长,适合于肉质生产;肉用蛋鸡产蛋量和肉质均较好,但成本相对较高;土鸡适应性强,但生长速度较慢,适合于家庭养殖。
二、鸡舍建设科学的鸡舍建设是鸡的养殖成功的保障。
以下是鸡舍建设的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选择鸡舍建设的地理位置应该选择在平坦、干燥、通风、采光好的地方,避免低洼、湿润、阴暗的地方,以免对鸡群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鸡舍的面积和高度鸡舍的面积和高度应该根据鸡的数量和品种进行合理设计。
为了确保鸡的正常生长,鸡舍的面积和高度应该充足,避免鸡群密集和拥挤。
3. 鸡舍的温度和湿度鸡舍的温度和湿度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季节变化进行调整。
冬天时,鸡舍应该保持温暖,避免鸡群死亡;夏天时,鸡舍应该保持通风和降温,避免鸡群中暑。
三、日常饲养管理1. 饲料的选择与配制饲料的选择和配制是饲养管理的重点。
鸡的饲料应该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配制和搭配。
在日常饲养中,应该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以确保鸡群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疫病预防与控制疫病是饲养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肉鸡的产出效率、保障肉鸡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肉鸡饲养的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预防控制等方面介绍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肉鸡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20~26摄氏度之间,因此在饲养肉鸡的过程中要保持合适的温度,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
在冬季,可以采取加热等措施来保持室内温度,避免肉鸡受冷受饿。
夏季要做好降温工作,可以采取通风、降温设备等措施来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2. 适宜的湿度适宜的湿度对于肉鸡的生长和健康同样重要。
肉鸡场的湿度一般控制在60%~70%之间为宜,湿度过高容易造成空气不流通,增加疾病的传播,湿度过低则容易导致肉鸡的水分丢失过多,影响生长发育。
3. 合理的光照光照对于肉鸡的正常生长和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的光照管理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每天肉鸡需要12小时的光照时间,夜间需要暗淡的灯光。
光照的合理管理可促进肉鸡的食欲和生长发育,提高肉鸡的产蛋率和肉质的品质。
二、饲料管理1. 合理的饲料配比肉鸡的饲料配比要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
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肉鸡的健康和免疫力。
2. 定时定量喂养肉鸡的定时定量喂养是保证肉鸡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
通常每日喂食2~3次,量要适中,不能过多或过少,否则容易造成肉鸡的发育不良或者浪费饲料。
3. 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对于肉鸡的生长与发育非常重要。
合格的饲料应该是无霉、无异味、无异物的。
饲料的存放要注意通风干燥,避免潮湿和发霉,以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受影响。
三、疫病预防控制1. 定期消毒肉鸡饲养场的定期消毒是预防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往往容易在饲养场内繁殖滋生,通过定期的消毒可以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传播。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一、鸡的养殖技术:
1. 环境要求:鸡舍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和充足的光照,不得有噪声、异味。
鸡舍的内墙、地面和设备要保持清洁,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2. 饲料:饲料质量对鸡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种类选择,定期检查饲料品质,精细化饲料喂养管理,对提高鸡的生产效益、降低饲料成本和预防疾病都具有积极意义。
3. 疾病防治:要加强鸡群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疫病防治制度,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加强对鸡群的日常检查和疾病处理,提高群体免疫力。
4. 饮水管理:水可占鸟体重的60%-70%。
喂水采用自动喂水器,保持水质清洁并有一定的消毒能力。
定期更换饮水器内神托、过滤网等设施,做到饮水量充足且及时。
二、鸡的饲养管理:
1. 饲料投喂:要正确控制饲料投喂量,按照每只鸡每日需要量进行饲喂。
饲喂时,应混合各种饲料,达到适宜的营养需要。
2. 清洁卫生:要保持鸡舍内墙、地面、设备和饮水器等卫生干净,减少鸡群间的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
3. 环境控制:要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情况,为鸡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疫病预防:要加强鸡群的卫生保健工作,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定期检查鸡的身体状况,以及定期接种免疫疫苗等工作。
5. 饮水管理:要保证饮水质量和数量,注重水的消毒和更换,保证鸡群身体健康。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
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还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
2、饮水:育雏期间要严防止断水、缺水,做到饮水器不断水,随时自由饮用。
一般1~2周龄内的雏鸡,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可用凉水预温来解决。
3、开食:开食一般不能晚于36h。
雏鸡喂料应该喂给新鲜全价配合饲料,因为全价配合饲料可提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根据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营养需要配方,可加快鸡的生长发育。
4、通风换气:一方面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鸡群密集,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育雏室内粪便及潮湿垫草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使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
5、光照:一方面是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使鸡群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是每天光照时间过长,会促进小母鸡性成熟,使小母鸡过早开产。
早开产会影响土鸡产蛋小,降低产蛋的连续性,继而影响全年产蛋量。
(责任发布:王芙蓉)
- 1 -。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饲料管理1.饲料成分:产蛋鸡的饲料应注重合理的饲料配方,包括粗蛋白、赖氨酸和磷等营养元素的保证,以满足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需求。
2.饲喂方式:采用定量定时喂饲的方式,将饲料分为几次进行喂饲,避免浪费和过度摄食。
同时,饮水箱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确保蛋鸡的水分摄入量充足。
3.精细喂养: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适时的饲料调整。
如在产蛋期,应加强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入,以保证蛋鸡蛋的产量和质量。
二、环境管理1.温度调控:合理的温度对蛋鸡的产蛋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蛋鸡产蛋的不良影响。
2.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蛋鸡的产蛋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可调节蛋鸡的生产周期和产蛋量。
3.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过高的湿度和氨气浓度对蛋鸡的健康产蛋造成不良影响。
要及时清理鸡舍、保持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消毒杀菌。
三、疾病防控1.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是产蛋鸡饲养中的重要内容。
要做好疫苗接种、疫情监测以及隔离、消毒等工作,确保鸡群的健康。
2.定期检查蛋鸡的健康状况,如观察其精神状态、食欲、羽毛质量等,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以防止病情扩大。
四、繁殖管理1.选择优良的品种鸟,进行合理的育种交配。
保持种公种母的健康,提高种禽的血缘优势和抗病能力。
2.为种禽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照顾。
确保种禽的繁殖效果和繁殖力。
五、日常观察1.定期观察鸡舍内饲养环境和设备设施的情况,进行及时维修和更换,确保蛋鸡的正常饲养和产蛋。
2.观察鸡群的生长发育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蛋鸡的产蛋潜能。
综上所述,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繁殖管理以及日常观察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效率和产蛋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种鸡第一年配种性能较强,而繁殖季节过去之后,应立即淘汰,以免浪费饲料。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管理方式1.笼养方式蛋用种鸡笼养可采用金属大方笼,每笼装18只母鸡和2只公鸡,蛋槽集蛋,料槽喂料,水槽或乳头饮水器喂水。
肉用种鸡笼养必须在底网上加泡沫塑料网或竹底网以防止胸部囊肿,每笼装12只母鸡和2只公鸡.喂料喂水和集蛋同于蛋用种鸡。
大笼饲养笼底离地面60—70厘米,每个笼可容纳20一40只母鸡和2—4只公鸡,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公母鸡可在笼内本交配种.蛋可以滚到笼外。
大笼饲养的主要问题是种蛋受精率不高。
尤其是在新组群时,由于鸡群的相互调换,鸡与鸡间不合群而出现打斗的现象。
饲养员必须认真观察,合理调配。
小笼饲养小笼一般为阶梯式多层笼养。
有两层、三层或四层,种鸡多采用两层笼养,方便入工输精的操作:每笼容纳3或4只母鸡,公鸡与母鸡分开饲养,采用人工输精的力式,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易管理和有利疾病控制,单位面积饲养只数多,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位值,便于观察鸡群,鸡的伤残率低,受精率高.饲养的公鸡数量少,故多采用此方式。
2.条板一垫料饲养方式蛋用种鸡和肉用种鸡都可以采用条扳一垫料饲养方式。
此方式用料桶喂料,钟式饮水器喂水,产蛋箱集蛋。
在一幢鸡台内进行大群饲养。
此方式比笼养方式的受精率高,但垫料不易解决而且容易造成公害。
(二)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肉用种鸡的繁殖期通常为40周。
要求每只肉用种母鸡能繁殖尽可能多的健壮且肉用性能优良的肉用仔鸡。
1.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传统饲养肉用种鸡的全垫料地面饲养法,由于密度小,舍内易潮湿和窝外蛋较多等原因,现今很少采用。
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肉用种鸡饲养方式有如厂3种:(1)漏缝地根:有木条、硬塑网和金属网等类漏缝地板.均高于地面约肋厘米e金属网地板须用大旦金属支撑材料,但地板仍难平整,因而配种受精率不理想。
硕塑网地板平整,对鸡脚很少伤害,也便于冲洗消毒,但成本较高。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作为养殖业中的主要门类之一,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肉鸡饲养的环境、饲料、疫病防控、生长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环境管理
1. 温度控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28℃之间,在夏季温度高于30℃时要注意降温,冬季温度低于10℃时加强保暖。
2. 光照控制:为了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肉鸡要有充足的光照,日照时间控制在14-16小时之间。
3. 通风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和空气质量,定时开窗换气,尤其是在潮湿天气需要加强通风换气。
二、饲料管理
1. 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配方的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2. 喂食量控制:量化饲喂,控制好每日饲喂的饲料量。
3. 饲喂时间:每日喂食次数一般为2-4次,固定时间喂食,逐步减少招蜂引蝶的喂食。
三、疫病防控
1. 预防注射:在不同时期进行疫苗注射,提前预防。
2. 卫生消毒:维持空气清洁和肉鸡环境卫生,定期消毒。
3. 抗生素使用:在医生指引下,适量使用抗生素。
四、生长管理
1. 定期称重:掌握肉鸡生长情况,调整饲喂计划,保证高效生长。
2. 疾病监测:每日检查肉鸡状态,如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3. 环境改进:改善肉鸡的生活环境,增加肉鸡舒适度。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科学管理,可以保证肉鸡的高产高效、健康快速地生长,从而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小鸡的饲养方法和防治

小鸡的饲养方法和防治饲养小鸡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
本文将介绍小鸡的饲养方法和防治措施,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照顾小鸡。
一、小鸡的饲养方法1. 饲料选择小鸡的饲料应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包括谷类、豆类、鱼粉等,以满足小鸡的营养需求。
饲料应干燥、无异味、无霉变,保持新鲜。
同时,要注意小鸡的饲料搭配和定时喂养,确保小鸡的健康成长。
2. 饮水管理小鸡每天需要饮水,水源应保持清洁、新鲜。
饮水设备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同时,要确保小鸡随时有足够的饮水,避免渴饮。
3. 生活环境小鸡的生活环境要保持整洁干净,避免积尘和异味。
鸡舍要定期清理,地面要铺设干净的材料,如木屑、稻草等。
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拥挤,以确保小鸡的舒适和健康。
4. 防止疾病传播小鸡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养殖户应定期对小鸡进行检查和防治。
要做好鸡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更换鸡舍内的材料。
同时,要注意小鸡的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源的存在。
二、小鸡常见疾病的防治1. 新城疫新城疫是小鸡常见的疾病之一,症状包括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腹泻等。
预防新城疫的方法是疫苗接种和鸡舍的卫生管理。
一旦发现鸡群中有新城疫病例,应立即隔离患病鸡只,并进行消毒和治疗。
2. 鸡肺病鸡肺病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
预防鸡肺病的方法是疫苗接种和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
一旦发现鸡群中有鸡肺病病例,应立即隔离患病鸡只,并进行消毒和治疗。
3. 鸡腹泻鸡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包括腹泻、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预防鸡腹泻的方法是合理饲养和饮水管理,定期清洁饮水设备和鸡舍,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播。
4. 鸡传染性贫血鸡传染性贫血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贫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预防鸡传染性贫血的方法是疫苗接种和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
一旦发现鸡群中有鸡传染性贫血病例,应立即隔离患病鸡只,并进行消毒和治疗。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指对肉鸡进行合理饲养和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这些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育种选优等方面,下面详细介绍。
一、饲料管理
1.合理配置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鸡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肉鸡养分的平衡和需求的满足。
2.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合理控制饲料中水分,避免出现发霉、变质等问题。
3.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肉鸡的饲料摄入量和饲养时间,避免浪费和鸡只之间的竞争。
二、环境管理
1.保持饲舍干燥、整洁,定期清理鸡舍,清除鸡舍中的粪便、杂草、垃圾等。
2.合理通风,确保饲舍内空气的流通,避免鸡舍内产生过热、缺氧等情况。
3.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环境要求合理调控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三、疾病防控
1.做好疫病预防工作,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免疫注射,及时处理疫病的发生。
2.定期做好饲料和环境的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寄生虫,保持饲舍的卫生。
3.加强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育种选优
1.根据市场需求和肉鸡品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肉鸡品种。
2.合理选择种鸡,选择健康、毛色艳丽、身体结构健全、生长迅速的种鸡,为育种提供优良的基因。
3.进行肉鸡的筛选,根据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繁殖性能等指标,选出优质的肉鸡,为后续的肉鸡繁殖和出栏提供良好的种源。
饲养鸡和鸭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饲养鸡和鸭的技术要点有哪些鸡和鸭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家畜,那么鸡和鸭如何饲养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鸡和鸭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饲养鸡的技术一、防寒保暖,适当通风。
早春气候仍比较寒冷多变,时有冷空气和寒流的侵袭,而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颇大。
因此,防寒保暖工作就成了早春养鸡的关键环节。
通常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草帘、堵塞墙洞和缝隙、饮用温水以及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暖,使鸡舍温度最低保持在3~5℃之间。
同时,由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鸡群排出的废气和鸡粪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导致舍内空气浊,易引起鸡呼吸道疾病,所以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粪。
在晴朗天气中午要开窗通风,确保舍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
二、防止潮湿。
冬春鸡舍内通风量相对减少,水分蒸发较慢,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的水珠,易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对养鸡很是不利。
故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舍内的清洁和干燥,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
三、补充光照。
光照不足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每平方米鸡舍面积2~4瓦灯光为宜。
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以上为宜。
四、减少应激。
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极易受惊。
因此,喂食、加水、检蛋、清毒、打扫、清理粪便等工作要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工作时动作要轻缓,杜绝陌生人和其它动物进入鸡舍。
同时还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多种维生素或者其它抗应激药物,防止和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五、添加能量,增强体质,定期消毒。
据测定,冬春季节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它季节约增加10%~15%。
因此,冬春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能量充足,在日粮中除保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鸡的生长和生产需要。
冬春气温较低,细菌活动频率虽有减弱,但稍遇适宜的条件即可大量繁殖危害鸡群健康。
而冬春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如若麻痹大意易导致疫病暴发和流行。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鸡饲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与肉鸡的生长速度、生长质量直接相关。
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下面就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做一个详细介绍。
一、种公选配饲养肉鸡首先要选择良种公母鸡进行选配。
种公母鸡应该选取生长快、抗病强、体型好、产蛋率高的种鸡进行交配,以保证后代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
二、优质饲料肉鸡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与饲料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选用优质饲料,并且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配比,保证肉鸡的全面营养需求。
饲料应该新鲜,无霉变,无异味,保证肉鸡的食欲和健康。
三、合理饲养密度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鸡舍内的饲养密度。
密度过大会使得肉鸡之间的竞争增加,影响饲料的摄取和生长发育,密度过小则容易造成饲养场地的浪费。
根据不同生长周期的肉鸡,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以保证肉鸡的生长环境和舒适度。
四、科学饲喂方法在饲养肉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饲喂方法。
科学饲喂方法包括定量饲喂、分期饲喂以及控制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等。
采用科学饲喂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肉鸡的生长需要,提高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五、定期疫病防控在肉鸡饲养过程中,要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对肉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要合理使用疫苗,提高肉鸡的抗病能力,保障肉鸡的健康生长。
六、合理饮水水是生命之源,饮水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肉鸡的生长和健康。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确保肉鸡有足够的新鲜饮用水,并且要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以防止因为水质问题导致肉鸡生长受到影响。
七、良好的环境管理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于肉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饲养过程中,要保持鸡舍的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合适,光照充足。
同时要保持鸡舍的清洁,及时清理粪便,防止疾病的传播。
科学的肉鸡饲养管理技术对于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在饲养过程中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管理,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优质饲料,科学饲喂,定期疫病防控,合理饮水和良好的环境管理,才能保证肉鸡健康生长,提高饲养效益。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鸡饲养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牧户认真细致地进行管理。
以下为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 饲料管理饲料是肉鸡生长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配制饲料。
孵化后2~3天内,宜给予初仔鸡专用饲料;随着生长,应按照肉鸡生长的阶段配制饲料,保证鸡只得到足够的营养。
2. 温度管理肉鸡成长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宜在摄氏18度-摄氏24度之间,保持稳定的室温。
在寒冷时期加强保温,不要让鸡舍内外温差过大,也不要在高温环境下饲养,以免影响鸡只健康和生长。
3. 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也是肉鸡健康和生长的关键因素,应根据生长阶段给予适当的光照时间。
初生鸡不需光照;3-4周龄之前,每天应给予8小时的光照;4-5周龄时,每天应达到12小时的光照;5-6周龄达到16小时左右的光照。
4. 环境卫生鸡舍的环境卫生对肉鸡的健康与生长至关重要。
要保持鸡舍内部的卫生干净,尤其是排泄物的清理,要及时清理,防止污染空气和水质,并利用消毒剂进行鸡舍清洁和消毒。
5. 疫病预防肉鸡生长过程中,经常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病毒的侵扰。
因此,要做好疫病预防工作,保证鸡只健康成长。
饲养前应对饲料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并加强鸡舍卫生管理,在饲养过程中,应经常观察鸡只的健康状况,并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6. 喂水管理肉鸡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保障,要保持水源的干净清洁,检查、清洗消毒水器,及时补充水源,防止鸡只因水源不足而生病或死亡。
7. 饮用水消毒为了保持肉鸡的身体健康,饲养场应当为其提供干净卫生的饮水。
在饮用水病毒及细菌较为复杂的条件下,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消毒。
总之,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非常细节,并需要有耐心和细心的耕耘。
只有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培育出健康快速生长的肉鸡。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指在肉鸡养殖过程中,针对鸡群的生长发育、饲料营养、疾病预防和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技术。
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降低死亡率,保障肉鸡的健康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从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种鸡管理、预防保健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料管理1. 合理配方肉鸡饲料的配方需要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来合理配置。
一般来说,初生期需求蛋白质和能量高的饲料,生长期需求粗蛋白质和能量适中的饲料,肥育期需求能量高的饲料。
还应根据不同品种的肉鸡、饲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来调整饲料配方。
2. 营养平衡在饲料中,应保证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和比例合理平衡。
特别是要注意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以满足肉鸡的生长发育需求。
3. 饲料加工饲料的加工质量对肉鸡生产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需要做到颗粒完整、粒度均匀,以及保证饲料的草粉、水分、增重剂等添加均匀,防止因为饲料粉化或者结块等问题影响到鸡群的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
4. 饲料供应肉鸡的采食是非常重要的,饲料供应应该适量适时,并且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干净卫生。
饲料的投喂时间和方式也需要有规律。
二、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肉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需要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
孵化初期温度控制在35-37°C,逐渐降低到21-24°C。
生长期间,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调整温度。
2. 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对肉鸡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控都非常重要,通风设施应该保障鸡舍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排出排放氨气和粉尘等有害气体。
3. 光照管理适宜的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光照时间应该适度。
需要合理利用日光和人工照明,确保鸡群有足够的光照时间。
4. 饮水管理水质干净卫生,饮水设施合理,水量充足,鸡舍内水温适宜,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施。
5. 骑岗管理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保持鸡舍内干净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三、种鸡管理1. 种鸡选育选择符合自己生产要求的良种肉鸡,适合自己场地和饲养条件的种鸡品种和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养殖管理第一章养鸡成功的必备条件一、良种是根本:选择优良的鸡苗。
鸡苗最好来自有一定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没有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
二、饲料是基础:使用信誉度高;饲料质量稳定的规范化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并能科学的使用饲料;以保证饲养效果。
三、环境是条件:鸡场选址及鸡舍建筑应科学合理,生产设备完好,鸡舍内小气候环境的控制应适应鸡生物学特性要求。
四、卫生防疫是保障: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坚持严格的消毒、免疫制度;及时预防用药;处理好病死鸡、污物、粪便,减少疾病。
五、日常管理是核心:学习养鸡科学知识;具备搞好日常饲养管理和防治疾病的技术经验,还要及时准确的捕捉市场和技术信息,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才能保证养鸡的成功,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第二章鸡的生长特性一、新陈代谢旺盛:为鸡的基本生理特点。
具体表现为:1、温度40.9℃-41.9℃,平均为41.5℃,成年鸡高于雏鸡。
2、心跳快,血液循环快,频率范围为160-170次/分钟,雏鸡比成年鸡快,母鸡比公鸡快:一般为250-300次/分钟。
3、呼吸频率高:范围22-110次/分钟,母鸡比公鸡高。
二、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1、生长迅速:肉用仔鸡7周龄即可上市。
2、性成熟早:130-150日龄即可开产。
3、繁殖力强:一只母鸡年产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雏率70%以上。
三、对营养水平要求高,饲料利用率高。
肉料比:1:1.85-2.00,蛋料比1:2.3左右。
四、消化道短,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差。
五、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较为敏感。
六、抗病能力差:1、肺小、有气囊;2、鸡没有横膈膜;3、鸡没有淋巴结;4、生殖孔与泄殖孔同一通道。
七、群居性强,适于集约化饲养。
第三章蛋鸡、土鸡的日常养殖管理一、育雏前的准备1、选择优良品种鸡。
2、清扫鸡舍,整修雏鸡笼,修理门窗,安装防鼠防雀网板,冲洗墙壁地面,备齐料槽、水槽,并清洗干净。
3、接雏前七至五天,喷洒消毒剂,铺平垫料,放置饮水器,料桶和其他用品;关闭门窗,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30ml甲醛,15克高猛酸钾,或使用三氯异氰脲酸粉1-2g/m2,洁净按1:25-50倍稀释喷雾墙壁顶棚,密闭24小时。
4、接雏前三天,打开门窗排除甲醛刺激性气味,检查加热设备,使育雏舍升温,观察升温情况,达不到温度要求,要采取补救措施。
5、接雏前一天,给育雏舍升温,使舍内温度达到35℃,准备20kg凉开水,10公斤开食饲料(1000只雏鸡,正大510或希望310饲料为佳),防治白痢的药物氟笨尼考口服液、阿莫西林、氟派酸、电解多维等。
若育雏室内甲醛还很刺眼,可在育雏舍内放置碳氨或用氨水喷雾中和。
二、育雏鸡(1-42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1-42日龄为商品蛋鸡及大鸡的育雏期,雏鸡出壳后消化机能不健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靠两个来源:一是靠供给营养物质,二是靠卵黄囊吸收,雏鸡对卵黄囊吸收的快慢,取决于两个条件:①是温度,温度在33-34℃有利于吸收;②是饮水,充足的饮水能增加卵黄囊里营养物质的转化和代谢。
1、雏鸡1-7日龄饲养管理日程在整个初鸡阶段的日粮尽量使用肉用仔鸡前期全价饲料,以保证雏鸡的存活率。
1日龄:a、将雏鸡尽快放入育雏室,育雏室温度要保持在35-36℃,前后夜温度要稳定。
b、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世纪红维(300斤/100克),同时配合使用克拉西林,可提高成活率,c、当鸡群中有1/3的个体有啄食动作时,就开始加料饲畏,要做到少添勤给,以刺激雏鸡尽快开食。
d、光照24小时,要有60-100w灯泡。
e、相对湿度65%。
2-3日龄:a、通过观察鸡群动态,调节室内温度,注意通风换气,并严防煤气中毒。
b、开始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正大或希望510、310肉仔鸡前期配合饲料。
c、饮水中加入世纪红维(300斤/100克),同时配合用氟苯尼考口服液加双黄连口服液。
d、光照23小时,相对湿度65%。
4-7日龄:a、育雏舍内温度降低到33℃。
其它同前日。
b、第7天时用鸡新城疫Ⅱ系或Ⅵ系苗饮水免疫。
2、雏鸡8-14日龄的饲养要点a、育雏舍温度降低到32℃。
b、光照控制到21小时。
c、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及粪便情况,并开始用防治球虫药。
如果爆发球虫病用金球迪(400斤/100克)治疗。
d、断喙在7-9日龄进行,上喙断1/2,下喙断1/3,为防止出血,预防应激,断喙前后2-3天,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阿莫西林。
3、雏鸡15-28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a、育雏舍温度降低到30-28℃,光照控制到20小时,b、观察鸡群,注意法氏囊病前期表现和前期呼吸道病(支原体)的发生,并及时治疗。
c、定期对鸡群消毒,每周两次以上。
d、第16天进行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第21天进行新支二联疫苗免疫。
4、雏鸡28-42日龄的饲养要点a、育雏舍温度下降或遇到狂风暴雨寒流袭击时,适当提高1-2℃,并在饮水中加入世纪红维(300斤/100克)以防应激。
b、光照控制在18小时以内或自然光照。
c、加强通风换气,扩大饲养面积,保持密度标准。
d、称体重,对照品种标准,根据鸡体发育状况,确定何时更换饲料。
e、35日进行法氏囊二次饮水免疫,42日新支二联二次免疫。
三、育成鸡(43-149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育成期是指43日龄到149日龄的青年鸡。
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成活率,提高整齐度,为产蛋期打基础,要求一个月测一次体重,如大群鸡体重达不到标准,要改变饲料配方,增加料中蛋白质含量,如少数鸡体重差得多,可分群来喂雏鸡料,以保证按期开产,早期达到产蛋高峰,在60日龄后防治非典型新城疫用速效病毒清拌料3-5天,并进行新城疫Ⅰ系苗注射免疫或新+禽流感二联苗免疫等。
1、育成鸡的营养需要,育成鸡的饲料可利用自家的玉米、谷物等农副产品配制饲料,并注意以下几点:a、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日粮,使鸡的脂肪沉积过多,骨骼发育不良。
低蛋白质日粮,可使骨骼发育良好。
7-12天,粗蛋白不应超过16%,从13周开始,每周降1%,降至13-14%为止,维护到开产前。
b、对钙的要求:尽量喂含钙较少的日粮。
在满足骨骼发育的前提下,喂给含钙较少的日粮,锻炼鸡保留钙的能力。
c、注意钙磷平衡,防止软腿病发生,要特别注意维生素AD3的含量。
2、育成鸡的管理A、光照:育成鸡每天光照时间由10小时逐渐缩短到9小时,以后维持到8小时至16周龄。
B、控制性成熟:选择和淘汰的重点在由育雏舍转入育成舍(7周),由育成舍转入产蛋舍(18周)进行,选留生长正常、无残疾的鸡。
一般要求130-150日龄开产,过早过晚对蛋鸡产蛋期的生产性能都有影响,要通过饲料营养及光照时间进行控制。
C、开产前的管理:在18周龄时进行称重,若体重达到标准重时,应每周增加30分钟光照时间直到16小时为止,产蛋率达到50%时,换高产蛋鸡料。
3、土鸡:以肉用为主的土鸡饲喂150-180天的体重达3.5-5斤时即可上市销售,需留作产蛋的母土鸡应参照蛋鸡进行饲养管理。
四、产蛋期(150-505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1、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包括初产期的饲养,高产期的饲养及终产期的饲养:A、初产期的饲养(150日龄-223日龄):此阶段是蛋鸡饲养的关键时期,由于大部分蛋鸡由非产蛋状态,突然转入产蛋状态,体内激素分泌不稳定,抵抗力下降常出现产畸形蛋、带血蛋等,并且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还会经常突然死亡,因此要每隔10-15日使用黄氏多糖和速效病毒清饮水三天可以避免此类死亡,另外由于产蛋率的直线上升,相应的饲料营养包括蛋白水平和钙磷平衡,要及时调整到高营养要求。
B、高产期的饲养(224日龄-363日龄):此阶段是饲养蛋鸡效益最高的时期,此阶段饲养的关键包括3个方面内容:促高产、延长高产期、降低死亡率,在饲养上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a、调整饲料:根据品种要求,把饲料的蛋白水平调到比要求水平高出5%,并且夏季要再增加5%。
b、注意钙的补充及平衡,产蛋期钙的需要比生长期高3-4倍,高产期钙磷的平衡比例为6:1。
c、注意维生素的含量,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易被氧化,更易缺乏,夏季应在饮水中另加世纪红维(300斤/100克)(每隔15-20日龄),料中拌入鱼肝油(400斤/100克),可长期应用。
d、减少各种应激:饲料要稳定,尽量不要打针驱虫、断料、断水、停电、停光、温度太高、室内有害气体超标。
C、终产期的管理(364日龄-505日龄):此阶段,产蛋率下降到80%以下,可在饲料中添加甲磺酸培氟沙星(300斤/10克)加卵巢健康素,从而延长产蛋期。
另外由于蛋鸡产蛋性能降低,蛋白的需要相应降低,饲料中多余的能量变成脂肪,蛋鸡易过肥,所以鸡产蛋率下降1周后降低蛋白及能量的水平。
另外由于终产期部分蛋鸡产蛋率低或停产,因此一定要做好淘汰工作,要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及时淘汰且使终产期平均产蛋率保持在80%左右。
2、蛋鸡的光照:适宜的光照体系对鸡的活动、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光照的总原则是育维前期光照要求时间长,光照强度强,育成期绝对不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产蛋期绝对不能减少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产蛋鸡光照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7小时,光照强度不能超过4w/m2。
开放式鸡舍整个饲养过程光照控制原则:a、在开始7天内23小时光照。
在2-4周龄内,把光照时间逐渐减少到每天20小时。
b、从5周龄后:①对4月1日-9月15日出雏小鸡,5至20周内都用自然光照,不用人工光照。
②9月16日-3月31日出雏小鸡,计算当达到20周时当地的自然光照,然后在5周龄-20周龄这段时间内,逐渐把光照从19小时减少到20周时的自然光照时间。
第二篇禽病防控要点第一章禽病的分类禽病按病原体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六大类: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症、中毒病、普通病。
1、病毒病: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马立克氏病、鸡痘、脑脊髓炎、产蛋下降综合症、鸭病毒性肝炎、鸭瘟、小鹅瘟等。
2、细菌病:大肠肝菌病、沙门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传染性鼻炎、葡萄球菌病、弧菌性肝炎、鸭疫巴氏杆菌病等。
3、寄生虫病:球虫病、组织滴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线虫病、体外寄生虫病等。
4、营养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症等。
5、中毒病: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霉菌毒素中毒等。
6、普通病:热应激、痛风、腹水症、猝死症、啄癖症等。
第二章禽病快速诊断方向第三章现临床常见的混合感染病例一、法氏囊炎和新城疫的混合感染【临床症状】1、粪便当中有黄白色米汤样便,还有黄绿色便出现,或鸡群出现水泻。
2、有轻微或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噜、咳嗽。
3、死亡率高,或法氏囊炎久治不愈。
【剖检症状】1、胸肌、腿肌瘀血、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里面有胶状物。
2、腺胃乳头肿胀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这是二者混合感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