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微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地理微课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地理微课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掌握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3)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地图等工具,观察和描述地球的形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激发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好奇心;(2)引导学生运用地球仪和地图等工具,进行观察和探究;(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关注地球环境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

2. 教学难点:(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数据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好奇心;(2)提出问题: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怎样的?2. 课堂讲授(1)地球的形状: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并介绍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介绍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数据。

3.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4. 实践操作(1)学生运用地球仪和地图等工具,观察和描述地球的形状;(2)学生尝试绘制地球的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观察、描述、绘制等;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教学资源1. 地球仪、地图;2. 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图片、视频;3. 地球半径、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基本数据表格。

地理微型课教学设计范例

地理微型课教学设计范例

地理微型课教学设计范例一、引言地理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征、人文环境以及全球化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微型课教学设计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理微型课的教学设计范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地理微型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次微型课的教学目标为:1. 学生能够了解和描述指定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

2. 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地图阅读技巧,解读和分析地理信息。

3. 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指定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a) 指定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b) 地图阅读技巧;c) 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

2. 教学步骤:a) 热身活动:通过一个有关指定国家或地区的小游戏或问答,引发学生的兴趣。

b) 导入新课:呈现指定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的地图或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c) 地图阅读技巧: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学生地图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标志物的解读、比例尺的使用等。

d) 学习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指定国家或地区在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特点。

e) 总结和讨论: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并进行互动讨论。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1. 教学方法:a) 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b) 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和讨论,促进合作与交流。

c)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媒体:a) 地图:用于呈现指定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

b) 图片和视频:可用于展示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特点。

c) 互动白板和电脑投影仪:用于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

本次微型课的教学评估方法如下:1. 问答形式的小测验:采用问答形式的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地理位置和特征、地图阅读技巧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理解。

地理微课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地理微课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 学会运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现象的探究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现象、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计算及对地理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 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 地球自转: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周期、方向,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

- 地球公转: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3. 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4. 总结与拓展-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 拓展:让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改进: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时,可以增加一些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六、教学资源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图片3. 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习题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微教案模板(共14篇)

地理课微教案模板(共14篇)

地理课微教案模板(共14篇)第1篇:初中地理微课地图方向的教案地图方向的判读【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会判读不同地图的方向2、过程和方法:判读不图地图的方向,建立起学生读懂地图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空间思想能力【教学着重】:地图的方向判读【教学难点】:经纬网地图方向的判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通过学校的平面地图上来描述学校的食堂楼位于教学楼的什么方向呢?要要正确的判断地理事物的方向我们必需要学习地图的另为一次重要的要素——方向【讲解新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地图,(插入ppt)在这次地图中我们能够看到有一次方向标,这种有方向标的地图,我们要依据方向标来确定方向,方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一题【讲解新课】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这样的一张地图,(插入ppt )在这次地图中我们没有看到方向标而是看到有经纬网,这样的地图我们怎样来确定方向呢?前面的章节我们了解到了经纬线是可以指示方向的,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所以有经纬网的地图了我们要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来确定该地图的方向。

【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二题【难点知识的处理】注意如果经纬网是倾斜时候的处理【新课讲解】如果同学们拿到的地图既没有方向表也没有经纬网,就像我们现在看到这幅地图,(插入ppt)我们怎样来确定方向呢?在这种情况下呢,我们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插入ppt)进一步我们可以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次方向。

【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三题【总结】地图方向的判读,我们就讲完了。

我们来小结一下刚才讲的知识点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定方向既无指向标有无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教学效果的预计】:我要通过简单地图来描述几种确定地图方向的方法。

学习每一种判读方法的时候,插入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

地理微课优秀教案设计模板

地理微课优秀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例如:《中国的气候特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掌握中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我国气候特点的认识,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分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微课视频:包含中国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等内容;2. 地图:中国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等;3. 教学课件: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4. 教学案例:选取与气候特点相关的实际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吗?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 观看微课视频,初步了解中国气候特点。

2. 学习新知- 观看微课视频,了解中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分析地图,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案例分析- 展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 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4. 巩固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

5. 总结反思-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国气候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地理微课讲解教案范文模板

地理微课讲解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题:《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掌握地球的经纬度系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

2. 地球的经纬度系统。

四、教学难点:1.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的理解。

2. 地球经纬度系统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地球仪3. 地图4. 地球形状、大小及特点的图片、视频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地球仪转动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

2. 提问:地球仪上的地球是真实的地球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展示地球形状、大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的极点、赤道等概念。

(3)播放地球形状、大小的视频,加深学生理解。

2. 地球的经纬度系统(1)展示地球经纬度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讲解经纬度的概念、度数、方向等。

(3)演示如何使用地球仪和地图确定位置。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尝试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

2. 让学生尝试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地球的经纬度系统。

2. 强调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特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利用地球仪或地图,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微型课教案万能模板

初中地理微型课教案万能模板

一、课程名称:(此处填写课程名称,如:《气候与人类生活》)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要气候类型。

- 让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 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分析气候分布规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气候现象的观察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让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气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要气候类型。

-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2. 教学难点:- 气候分布规律的分析与应用。

- 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工具:1. 多媒体课件2. 地理地图3. 地理教具(如:地球仪、温度计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与气候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气候吗?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新授- 介绍气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要气候类型。

- 通过地图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气候分布规律。

- 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气候类型,分析该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4.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气候对农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提问等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地理微教案模板(精选4篇)_地理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地理微教案模板(精选4篇)_地理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讲解新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地图,(插入ppt)在这个地图中我们能够看到有一个方向标,这种有方向标的地图,我们要依据方向标来确定方向,方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 【活动】完成学习卡第一题
【讲解新课】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样的一张地图,(插入ppt )在这个地图中我们没有看到方向标而是看到有经纬网,这样的地图我们怎样来确定方向呢?前面的章节我们了解到了经纬线是可以指示方向的,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所以有经纬网的地图了我们要依据经纬线指示的方一直确定该地图的方向。 【活动】完成学习卡其次题
3、培训期间,经过培训团队与参训老师的共同点评、指导、打磨,培训结束一周时间内经过个人后期修改、完善,正式录制不超过15分钟的微课,提交到本学科培训团队组建设的qq群,供参训老师共享沟通。培训团队按参训老师总数的10%评出优秀微课,形成精品课例,整个暑期培训结束后,市教化局发文表彰。
三、微课教学设计范例
【总结】地图方向的判读,我们就讲完了。我们来小结一下刚才讲的学问点 有指向标的地图:依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定方向
既无指向标有无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教学效果的预料】:我想通过简洁地图来描述几种确定地图方向的方法。学习每一种判读方法的时候,插入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学问点把握。最终的总结可以再一次加起学生对学问点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反思】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亲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农业生产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总是在肯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是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深化而不断扩大和加深的。本微课程紧紧围绕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介绍季风水田农业的地域分布和影响区位因素,阐述了季风水田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节课,主要是阐述季风水田农业,重点分析这一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位条件。

地理微课讲课教案设计模板

地理微课讲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视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关注全球地理现象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2. 举例说明地理现象,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3.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2. 微课视频讲解- 视频内容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视频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视频中穿插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4. 总结归纳- 教师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 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阅读教材、完成练习题等;-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微课视频中的参与度;3.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4.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微课视频:制作高质量、内容丰富的微课视频,包括动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2. 教材: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3. 案例资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4. 作业题库:整理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2. 学生对微课教学形式的反馈和建议;3. 不断优化微课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初中地理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地理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微课中涉及的主要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调整)1. 主题:如“地球的形状与运动”、“气候与人类活动”等。

2. 教学重点:微课中涉及的核心知识点。

3. 教学难点:微课中较难理解或应用的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微课播放(1)播放微课,让学生自主观看,了解微课内容。

(2)教师根据微课内容,进行简要讲解。

3. 互动环节(1)提问:针对微课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应用拓展(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微课内容。

5. 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复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2. 教学资源:微课视频、相关图片、教材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以下为具体教学案例:初中地理微课教案——《地球的形状与运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及运动方式。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题:地球的形状与运动2.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的规律3.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地球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的形状吗?地球是如何运动的?2. 微课播放播放微课,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及运动方式。

微课堂地理教学设计6篇

微课堂地理教学设计6篇

微课堂地理教学设计6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接下来是关于微课堂地理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微课堂地理教学设计1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图6.5 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4、亚洲之最:(1)世界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

(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4)亚洲面积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世界的湖泊:里海(咸水湖);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微课堂地理教学设计2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

地理微型课教案(文档7篇)

地理微型课教案(文档7篇)

地理微型课教案(文档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地理微型课教案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地理微型课第一篇【摘要】:正所谓地理微型课, 就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以此来展示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

从时间上看, 一般为15分钟~20分钟; 从内容上看, 一般只安排一个知识点的讲授; 从对象上看, 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地调一队子弟学校;【关键词】:微型课地理课堂教学地理教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板书时间教学手段重点内容分钟【分类号】:G633.55【DOI 】:CNKI:SUN:ZDCK.0.2009-07-026【正文快照】:所谓地理微型课,就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常规地理课堂教学,以此来展示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

从时间上看,一般为巧分钟一20分钟; 从内容上看,一般只安排一个知识点的讲授; 从对象上看,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

地理微型课注重的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处理和应用,它张海果老师的解释: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

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

微型课现场抽取课题,在规定时间内(1小时)现场备课,现场授课。

微型课属于“经济实用”型课,它对教学场地等要求不多,能够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对众多人员的教学能力分别作出甄别与评估,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这个解释言简意赅。

但是具体的时间要求和我们的有些区别。

学生的答语我想一般不用教师来具体的描述,课堂训练环节这个应该是必须有的啊,整个微型课的思路其实主要是体现教师的理念以及教师的一些具体技能等。

因此,讲练结合这是知识掌握的必要环节,设计及实施过程是必须的。

初中地理微课学堂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微课学堂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教学难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 教学资源:微课视频、相关图片、地图等。

3.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地理知识,准备好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视频中所展示的地理现象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讲授新课(1)根据微课视频内容,讲解本节课的核心地理知识,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结合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3)针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3. 课堂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地理知识。

4. 总结与反思(1)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拓展地理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微课教学方式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

3. 对微课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地理微课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地理微课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中国地形特点及分布》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分布特点;- 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地形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分布特点;-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中国地形分布的规律;-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形分布图、相关图片;2. 学生:地球仪、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中国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形的特点;2. 提问:我国地形有哪些基本类型?分布特点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 讲解我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分布特点:- 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太行山脉等;- 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等;- 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2. 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原:气候寒冷,适合发展畜牧业;- 山地:地形崎岖,适合发展林业、旅游业;- 平原: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 丘陵:适合发展林业、果业;- 盆地: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

(三)巩固练习1. 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我国的主要地形区;2.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地地形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形资源?(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地地形特点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阅读能力;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3. 注重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高中地理微课设计教案范文模板

高中地理微课设计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重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2. 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教学难点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2. 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征?2. 新课讲授- 地球自转- 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

- 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差等。

- 地球公转- 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

- 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变化、五带划分等。

3. 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案例分析: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4. 总结-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地理意义。

- 强调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 查阅资料,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其他地理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

3. 课后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生活,具有实际意义?3.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2. 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

3. 网络资源:相关地理网站、视频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地理微课教学设计

地理微课教学设计第1篇:地理微课堂——教学设计地理微课堂——教学设计(模板)“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要求基本内容: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即通过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或独立的学习内容来进行的相对环节完整的“微课堂”教学设计,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说明:实际课堂教学用时应不超过15分钟)。

借助网络教学资源,教师现场独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文字输入、排版,完成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

基本要求:“微课堂”教学设计要坚持“目标、教学过程、评价”一致性原则。

1.目标设计(1)目标制定要符合课标要求;(2)结合学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合理定位;(3)目标语言描述要规范、准确。

2.过程设计(1)整合有效资源:整体环节设计科学,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需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2)教学方式科学:灵活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3)结构和模式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时间分配合理;(4)重视问题设计,强化思维和方法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反思;(5)学生活动设计有层次性,拓展延伸符合课标要求。

3.评价设计(1)评价贯穿始终,形式灵活;(2)评价手段科学,不繁琐、可操作。

1 / 5地理微课堂——教学设计(模板)“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标准1.验收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通过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或独立的学习内容来进行的相对环节完整的“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给定的知识点或学习内容,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

教学设计最终以完成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来呈现、教师需要独立完成内容设计、文字输入、排版和提交等任务。

2.评价标准一级指标目标设计(15分)教学思路(10分)过程设计(60分)教学方式(15分)内容处理(20分)活动设计(15分)评价设计(10分)文档设计(15分)评评价价总等分级对各项评价指标逐项评定,先定性后量化,在,并在“评价等级”栏二级指标目标制定符合课标要求(结合学情,目标定位合理(语言描述规范、准确(教材把握到位,资源整合合理(教学程序设计巧妙(5分)5分)5分)6分)得分4分)教法选择得当(10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恰当(重视问题设计、反思和总结(训练思维,点拨到位(5分)10分)10分)设计有层次性(10分)拓展延伸符合课标要求(5分)评价贯穿始终(4分)设计巧妙,有艺术性,可操作(6分)(10分)文档版式规范、格式准确;文字输入和设置正确。

地理微课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地理微课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中国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分布》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2)掌握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3)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地形地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热爱祖国的情感;(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1. 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2. 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

四、教学难点1. 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 地形地貌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中国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形的特点;(2)提出问题: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地形类型?它们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2. 课堂讲解(1)讲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2)介绍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3)通过地图展示,分析地形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4)讨论地形地貌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3.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中国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b. 中国地形地貌对城市分布有何影响?(2)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选择一个与地形地貌相关的案例,如长江三峡、青藏高原等;(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地形地貌对该地区的影响;(3)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与拓展(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国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分布;(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发言质量;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案例分析,了解其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微课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地理微课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能够在地图上识别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地图和气候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表达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环境的态度;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气候多样性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重点1. 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 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四、教学难点1. 在地图上识别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2. 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候资料、相关图片等;2. 地球仪或地图;3. 小组讨论材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气候多样性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同学们,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吗?(二)讲授新课1. 讲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高原气候:全年低温,温差大。

2. 通过地图展示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气候类型,分析其分布原因;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的特点;2. 布置课后作业:观察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的原因。

初中地理微型课堂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微型课堂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地理学科年级:八年级课题: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生活习惯等方面。

- 通过地图和案例,学会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类活动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 运用地图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增强环保意识。

- 增强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难点:如何运用地图和案例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气候类型、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地图:世界气候分布图、中国气候分布图等。

3. 案例资料: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组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些气候类型?气候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吗?二、新课讲授1. 讲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展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 讲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类型、种植方式等。

- 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讲解气候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展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城市建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 讲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等。

- 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例,分析气候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 讲解气候对生活习惯的影响:- 展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活习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 讲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饮食习惯、服饰特点等。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你所了解的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要求
基本内容:根据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即通过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或独立的学习内容来进行的相对环节完整的“微课堂”教学设计,从目标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架构(说明:实际课堂教学用时应不超过15分钟)。

借助网络教学资源,教师现场独立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文字输入、排版,完成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

基本要求:“微课堂”教学设计要坚持“目标、教学过程、评价”一致性原则。

1.目标设计
(1)目标制定要符合课标要求;
(2)结合学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合理定位;
(3)目标语言描述要规范、准确。

2.过程设计
(1)整合有效资源:整体环节设计科学,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需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2)教学方式科学:灵活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
(3)结构和模式符合学生特点和内容要求,时间分配合理;
(4)重视问题设计,强化思维和方法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反思;
(5)学生活动设计有层次性,拓展延伸符合课标要求。

3.评价设计
(1)评价贯穿始终,形式灵活;
(2)评价手段科学,不繁琐、可操作。

“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评价标准
1.验收内容
说明:验收人员要根据教学设计的情况,对各项评价指标逐项评定,先定性后量化,在相应得分栏中逐项打分,然后统计各项得分之和,计入“评价总分”,并在“评价等级”栏内注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初中地理微课堂设计模板(下附)
《地球的运动——自转》微课堂教学设计
(黑体、三号、加粗)
三、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