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

合集下载

取样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

分析
从观察记录资料中,可以得知,于欣的告状行为是 因为受到他人的欺侮,以至于产生了因为“物品争夺” 的告状行为,但就此告状行为而言,于欣并不是为了 要取得老师更多的注意,而是希望老师能够帮助解决 问题。同时于欣更是因为自己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必 须请出有权威的老师出面来帮助解决。
在这个案例中,必须先了解伊珊抢书的动机,是因 为书籍提供不够多元所造成的,还是因为伊珊个人因 素所造成的。
2
喜欢说 以“不高兴”或“我不要”作为应对,拒绝 “不” 配合家长让做的事情。
社交能力 自我意识强,好胜心重,自我评价过高,在
3 差的孤立 团队活动中总想胜人一筹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者 缺乏社会交往规则意识、能力,从而被孤立。
4
挫折容忍 力低
学习、生活较为平顺,始终在顺境中成长, 一旦碰到困难或挫折则心理承受力低,以哭 闹、发脾气或拒绝参与活动来宣泄情绪。
上述这些可能因素,都必须要在已经记录 的观察资料中寻求佐证。若没有足够的佐证 材料,则观察者或老师就必须依照上述分析 的可能因素,再次对伊珊进行观察,辅导伊 珊改变行为,也可以解决于欣的告状行为。
整理课件
44
频率记录法
记录时常把观察时间分为若干段,在每一 时段中记录某重行为类型,观察工作结束后, 可根据从各时段中累计的各类行为频率加以 分析。 方式:打“√”或划“正”字
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与 影响
2
3
……
整理课件
36
幼儿任性行为记录表(横向表)
儿童编号 发生背景 行为类别 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与影响 持续时间 备注
持续时间
整理课件
37
整理课件
38
整理课件
39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第四章 取样的方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第四章 取样的方法
时间取样法使用符号记录表。当观察使用符号记录 表时,原始资料就流失了。 说法二:开放性方法
如果将封闭性的符号记录与开放性的实况详录 法或事件取样法合并使用,即通过改变记录形式、 保留行为发生的原始资料,由此改变时间取样法的 封闭性、使其成为一种开放性的记录方法。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表(改)
时间
儿童 是否出现 攻击性行为 对行为的描述 代号 攻击性行为 发生的频率
9:00-9:06 1 √
2
9:06-9:12 2 ×
1、用脚踢其他两个小朋 友搭的积木
2、用手推旁边的小朋友
9:12-9:18 3 √
1
9:18-9:24 4 ×
和同桌抢夺玩具,嘴里说: “我先拿到的”
9:24-9:30 5 √
2
……
选择性 推断性
时间取样法的选择性程度很高,因为它不像实况详录 法是对所有行为及情景的记录,只是在某段时间内捕 捉事先选定的行为。
8
2月23日
开始记录时间 结束记录时间 行为是否发生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00
下午3:15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00
下午3:15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00
下午3:15

上午10:00
上午10:15

下午3:00
下午3:15
备注 王成 李俊、张艳 陈东、张艳、王成 李俊
时间取样法要求在观察的一开始就要做出推断或解释, 因为在观察的当时,观察者必须要决定是否记录该行 为,即是否将那个行为归在预先确定需要观察的某一 特定的行为类别中。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2版)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第2版)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取样的方法

一、事件取样法的涵义
幼儿争执事件的研究 – 观察结果
道经过三个多月、58.75个小时的观察,共记录了争执事件200例,发现:
①68例发生于室外,132例发生于室内; ②平均每小时发生争执事件3.4次; ③争执时间持续1分钟以上的只有13例; ④平均争持持续时间不到24秒; ⑤室内争持持续时间比室外争持持续时间短;男孩争执多于女孩,攻击性水平也高于女孩; ⑥争执常发生在不同年龄组、相同性别的儿童之间;随年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侵犯性质增强; ⑦几乎所有的争执都伴有动作,如冲击、推拉等,争执中,偶尔有大声的喊叫或哭泣,但无声争执占大多数;导致 争执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对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大多数争执自行平息,往往是年幼儿童被迫服从年长儿童或年长儿 童自愿退出争执;争执平息后,恢复常态很快,无耿耿于怀、愤恨的征候。
下午3:15
三、时间取样法的运用
方式2 – 计数
计数表示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被观察的行为出现了几次。在这样的研究中,每次该类行为出 现都需要进行记录。以下将检核和计数两种记录方式进行一下比较。
方式3 – 计时
计时表示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被观察行为持续的时间。 另外,在很多研究中,不仅需要记录行为发生的次数,还需要记录行为持续的时间,即观察者既 要记录行为出现的频率,还要记录在某一时距内,该行为发生的持续时间
三、时间取样法的运用
(三)选择记录方式
时间取样法中大部分的行为记录方式:检核和计数 检核:表示所观察的特定行为是否出现,只要行为出现,就要做一个记录的标记 计数: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被观察的行为出现了几次 计时: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被观察行为持续的时间
三、时间取样法的运用
方式1 - 检核
吮吸手指动作记录表
一、事件取样法的涵义

第四章 观察法【精选文档】

第四章 观察法【精选文档】

第四章观察法第三节观察的类型(p70)本章说明了观察法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则,介绍了观察法的几种主要类型,讲述了观察法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记录阶段的内容及方法,指出了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并对观察法的优缺点做了简要的评价。

其中重点和难点是掌握观察法的类型、实施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等.前课复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简单回顾观察法的涵义,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的地位,观察法的基本原则等。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s)是指研究者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物体或事件进行系统感知观察并记录、分析有关感性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应用最普遍,并且对于作为学前教育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也是较适宜的方法.运用观察法要遵循的原则: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观察要有一定地知识准备,观察记录要系统、准确,正式观察之前要先进行预观察。

讲授新课: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者们将观察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的对象不同)直接观察:是指对当前所发生的事或人的行为的直接观察和记录.间接观察:是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来追溯和了解过去的社会情况和过去所发生过的事情。

实物是指反映过去社会现象的各种物质载体,例如写实性绘画、古迹或遗址、各种腐蚀性或积累性物质痕迹,以及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物体或环境等。

例如观察一定时期内幼儿园阅览室中哪些书籍磨损严重,由此看出这一时期幼儿的阅读倾向;间接观察法比较复杂,需要观察者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有时还需要有科学的鉴定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推论时也可能发生种种误差。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间接观察法应用很少.2、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根据观察的情景与条件的不同)自然观察是在一般的日常现实生活场景中,观察行为或事件的自然发生与进程。

简单举例说明:在幼儿园中观察一个班幼儿的一日活动,可以从幼儿入园至午睡或从下午起床至离园作观察。

名词解释事件取样观察法

名词解释事件取样观察法

名词解释事件取样观察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是一种研究方法,旨在通过随机取样来观察和评估特定事件中的发生情况,从而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该方法通常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以便对大量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

事件取样观察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想要研究的问题或现象。

2. 确定样本大小和取样方式:根据研究目标,确定需要观察的样本数量。

通常情况下,样本大小越大,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就越高。

取样方式可以采用随机取样、分层取样或混合取样等方式。

3. 选择观察时间和地点:根据研究目标,选择适合的观察时间和地点。

4. 实施观察和记录:在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样本进行观察和记录。

观察的内容可以是事件发生的情况、参与者的行为、环境的条件等。

5. 分析观察数据: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6. 撰写研究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阐述研究结果。

事件取样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量化研究结果,从而获得可靠的数据。

该方法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研究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

第四章 观察研究(1)

第四章 观察研究(1)

三、观察法的具体方法
1、日记描述法 日记描述法(儿童传记法),是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观 察,以日记形式记录观察对象行为表现的方法。 日记法既可以记录儿童的一般发展状况,也可以侧重观察记录 发展的某个特定方面,如语言的发生发展或感知运动技能的发展。 一位研究者曾对他的儿子在3岁至5岁阶段提出的问题作观察记录, 进而作出分析,写出‚对一个幼儿提出的4000个问题的分析‛研 究报告。 最早 裴斯泰洛齐: 《一个父亲的日记》
第四章
第一节
一、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研究
观察法
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观‛ 是看,‚察‛是分析研究。 英国著名科学家贝佛里奇认为:所谓观察,不仅止于看见事物, 还包括思维过程在内。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感性认识活 动,属于认识论范畴,而不是生理学范畴的概念。 观察法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 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 科学研究方法。
轶事记录分为有主题的轶事记录和无主题的轶事记录。
有主题的轶事记录:可以将儿童最喜欢模仿哪些成人的行为和 如何模仿记录下来。 3岁的却利和他姐姐在玩过家家。却利说他自己是爸爸。当他走 进厨房,他的大姐姐要给他一块蛋糕,姐姐知道他很爱吃蛋糕。 但却利拒绝了,说:‚我要蛋糕做什么?大人是在吃饭时才吃它 的。‛十分钟后,却利来了,说:‚姐姐,我现在可以吃蛋糕吗? 我现在不是爸爸了,是却利。‛ 轶事记录也可以是没有主题的,例如,收集一段时间里发生的 事情。观察者也可以运用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某个特定儿童,积 累有关他的一些典型事例或异常的行为事件的资料,留待日后进 行分析研究。
5、自我观察与客观对象观察(按是否以自身心理行为为观察内 容) 自我观察(内省观察)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合二为一,即观 察者对自己内在心理活动与过程进行自我认识。 客观对象观察指对主体以外的他人或事物的观察。 以上各种观察类型有各自的基本特性、适用条件和各自的局限 性,而它们之间又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第04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

第04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之
第04章 搜集研究资料的方法(1):
——观察法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观察? 二、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 三、观察的要素 四、观察的要求 五、运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基本程序 六、观察法运用举例 七、观察的方法 八、观察的类型
一、什么是观察?

观察主要是指人们利用各种感觉器官的 作用,根据一定的目的或要求.自觉地 从周围环境中感知客观事物的现象及其 发展变化的特点,从而获得信息的活动。

(一)非结构式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指观察者在完全自然的场 所或状态进行观察,不人为地创设情境。 即观察者在观察中不期待任何特定行为, 而仅当行为发生时进行观察,并记录下 来。因此此类观察获得的资料通常只能 作定性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观察者身影的 出现会极大地影响被试的反应。1977年有研究 者(White)指出:“即使在实验室环境中,观 察者身影出现也会显著地减少被试的活动”。 观察的根本特征就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被试的 行为。 因此如何减小被试对观察的意识,观察到被试 的真实行为?为避免观察者的身影出现,现已 有几种无结构的自然现象被通常采用,具有不 同成功的程度。


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纯粹自然观察的不足, 能观察到某些在自然环境中不易或不可能观察到的一 些现象。 例如要观察幼儿对陌生成人的反应,在公共场所是难 以辨认哪个人对于某个小孩是陌生的。但采用结构式 观察就能进行这样的研究。

有研究者曾设计了一间标准的“生活房间”环境,把一岁儿童与他 们的照顾者带人房间,观察照顾者—儿童的相互影响(用单面镜观 察)。观察者获得了学步孩子对一个新环境反应的记录,即儿童要照 顾者走多远,愿意探索的程度,如何频繁地返回到照顾者身边,取 得触觉的、视觉的或口头的同意。然后在同一环境中,一个儿童不 熟悉的成人进入房间一定时间后,记录儿童对生人的反应。

取样观察法——精选推荐

取样观察法——精选推荐

取样观察法取样观察法不是详细地描述行为或事件,而是缩小范围的聚焦观察。

取样观察法首先对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等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将其转化为可以数量化的材料;其次,用具体的、可感知的方式对每种类别进行界定;最后,根据类别设计出记录表,从而便于记录。

取样观察法大致有四种。

(1)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是观察者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编码记录表上1。

它是常用的观察法之一,用于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发生的次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等2。

时间取样法又分为连续时间取样法和非连续时间取样法。

连续时间取样是指观察者依次在每个时间间隔内观察并记录行为。

非连续时间取样是指观察者在前一个时间间隔内等待目标行为的出现,然后在接下来的那个时间间隔里记录在先前间隔内出现过的行为3。

时间取样法的具体做法是:第一,确定观察的总时间。

第二,确定若干观察时段。

第三,作出所要观察的行为或现象的操作性定义,制定观察表格。

第四,实施观察,并作好记录。

第五,整理观察资料,并作出研究结论。

时间取样法时间取样设计观察的主要指标有:①规定时间内某种行为是否出现及出现的种类;②规定时间内行为发生的频率;③规定时间内行为的持续时间。

例如,国内某著名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相互作用记录表4,笔者觉得也可以划归为时间取样法,现联系时间取样的具体做法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确定观察时间是某一堂课。

其次,对被观察对象的相互作用进行定性的分类,据此设计记录表格和记录方法。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三大类,十种具体表现:(l)教师讲话,学生听讲。

讲话的内容包括:①接受或澄清学生的意见;②表扬或鼓励;③补充或扩展学生的意见;④提问;⑤讲授教材;⑥提示或提要求;⑦批评或制止学生的不当言行。

(2)学生讲话。

内容包括:⑧回答老师的问题;⑨自发谈话,包括向教师发问及同学间的交谈。

幼儿研究方法--时间取样观察法

幼儿研究方法--时间取样观察法

时间取样的记录方式(p.148149)
Real time continuous observation 时段连续观察
Time interval sampling 时距取样
时间取样的记录方式(p.148149)
Real time continuous observation 时段连续观察:
以一段较持久的时间,进行观察(次数及持续时间)
Time interval sampling 时距取样:
取短时距(如一分钟、30秒或15秒)进行记录。在此时距内,行为出 现不管它持续时间或出现几次,都只记一次
Time interval sampling如何决 定时距
时距内比较可能只会出现一种行为 时距长短足够观察者判断记录该行为
Ps.单一时距内, 行为出现不管其持续 时间或出现几次都只记一次
问问题、领导、支持、负向社会行为、 正向或中性社会行为、无社会行为
询问意见消息、要求支持加入、单独 旁边注视、指导建议、赞许照顾、分 享参与、服从接受、命令纠正、吵骂 威胁打架、抢夺干扰、拒绝忽视
行为观察的效度
效度(validity):命中目标的程度
量的观察命中主题之条件如下: ◦ A.观察者的动机是内发的,而非外在要求
的,也就是说他自己知道「为什么观察」 ◦ B.观察者对主题的界定是由其观察动机而
产生的,也就是说他自己知道「观察什么」 ◦ C.观察主题到观察项目之架构必须是合理
的,观察项目必须有其重要性及代表性。 ◦ D.观察项目必须可以下操作型定义,很容
易从感官知觉就下判断的。
实习主题
实习主题:Time Sampling
观察目标:时间取样法的记录及观察者 一致性之信度分析
记录主题:自行选定

事件取样观察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简介事件取样观察法是一种研究方法,用于观察和分析特定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对事件的取样观察,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本文将详细讨论事件取样观察法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在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级标题:定义事件取样观察法是一种通过对事件进行取样观察和记录的研究方法。

事件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任何具体事件,如自然灾害、社会问题、政治事件等。

通过对事件的取样观察,研究者可以获得事件发生和演变的详细信息,并从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和结论。

二级标题:特点事件取样观察法具有以下特点:三级标题:深入观察事件取样观察法要求研究者对事件进行深入观察。

研究者需要亲自参与或近距离观察事件发生的场景,收集一手数据和信息。

这种深入观察可以使研究者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从而对事件作出更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三级标题:主观性事件取样观察法较为主观,研究者的主观因素会对观察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事件取样观察时,研究者需要尽可能客观,并避免个人主观偏见对结果产生影响。

三级标题:多角度观察事件取样观察法要求从多个角度观察事件,包括不同的观察者、解释者和参与者。

通过多角度观察,可以避免狭隘的观点和片面的结论,更全面地认识事件的本质和复杂性。

三级标题:时间跨度事件取样观察法可以对事件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跟踪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通过观察事件的时间跨度,研究者可以分析事件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

二级标题:应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例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

以下是事件取样观察法的一些常见应用:三级标题:社会问题研究事件取样观察法可以用于研究社会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研究者可以选择具体的社会问题事件,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

通过对社会问题事件的取样观察,可以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态度。

三级标题:政治事件研究事件取样观察法可以帮助研究政治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讲--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讲--观察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的前提与要求是: (1)事件取样观察一般只适用于定性资料,较 难顾及定量指标。 (2)观察者要事先确定所要研究的行为或事件, 确定其操作定义。 (3)观察者要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和场合进行观 察。如道维的研究就选择了 儿童自由分散活动的时间;而要研究儿童的语言 则需选择有成人在场或其他儿童在场的情景下作 观察。 (4)观察者要事先确定所需记录的资料种类与 记录形式,象道维就编制了简便适用的记录表格。
4.学生或教师的群体氛围。包括凝聚力、离散倾向、人 际关系等。 5.学校管理。包括学校常规管理,学校办学特色,改革 举措等。 6.其他教育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同教材、教学手段、校 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 在具体应用中,教育观察法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而 是与其他研究方法一起协同作用;教育观察法的成果也 往往不是单独发挥某项作用,而可以综合发挥出多种功 能。 如“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观察法可 以验证实验成果,但必须与实验法一起协同作用。观察 的结果也不仅仅验证游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 实验假设,还可以检验把适度的游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 在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的功能。
事件取样观察法的典型案例是道维对学前 儿童的争执事件的研究分析。 他于1931年10月19日至1932年2月18日对 保育学校25个月至60个月的40名幼儿(其 中男孩21名,女孩19名),在自由游戏时 间中自发发生的争执事件进行了观察,他 在事前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见(表4),然后 等待争执事件发生,
四、教育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要求
(一)教育观察的领域 教育观察法在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 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发挥其作用。教育观察的领域 大致范围如下: 1.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学生的 学习时间、学习习惯,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消费状况,学生的课外时间、空间的安排、在活动中的 表现和感受,对不同活动的选择倾向等。 2.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 动情况,教师德育工作,教师作为班主任的教育活动等。 3.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涉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民主、 严格、专横等),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亲近、疏远、钦 佩、敬畏等),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行为表现之间的关 系等。

学前教育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学前教育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

学前教育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第一篇:学前教育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学前教育观察法的各种记录方法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的一般定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被试言语和行为的观察、记录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分为,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法。

而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观察法是这样被定义的,即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仔细的观看,尽可能客观地捕捉他们心理表现的研究方法,同样也被分为两类:一是在实验环境中观察的实验观察法;二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的自然观察法。

在学前儿童心理学中,观察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运用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也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种类分为描述记叙法、取样观察法、等级评定法、间接观察法四种,四种不同的研究种类又有各自不同的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叙法这种观察方法运用最多,所获资料可长久保留而不失其价值,通常是现场实况详录。

根据分类有日记描述法、系统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1、日记描述法是研究儿童行为的一种古老的方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的行为追踪观察,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其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

它方便易行,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能了解儿童法发展的确切次序和行为的连续性。

但是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或少数)对象的日常观察,故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难于做出有意义的概括。

2、系统记录法是指对儿童的行为进行有几计划有组织的观察记录方法。

3、轶事记录法着重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和信息,一般是观察对象的典型行为或异常行为。

轶事记录法也可以没有主题,如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轶事记录法简单方便,记录时要求准确如实地反映情况,不加入主观解释或者把主观判断和解释与客观事实分开来。

4、持续记录法是指在特定观察时段用笔记录目标个体的所有行为或全部个体的特定行为,或者用录音机、摄像机等连续录下被观察对象的行为过程。

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

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

(3)制定观察记录表
表2
幼儿信息记录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是否为独 父母是否 教养方式 生子女 离异 李宜恒 男 四岁 否 否 父母教养
(3)制定观察记录表
观察 日期 规则意识行为类型 观察时间 8:00-8:20 A类型 √ B类型 C类型
5.22
9:00-9:30
10:00-11:00 8:00-8:20 √
结果与 影响
3 ……
幼儿任性行为记录表(横向表)
儿童编号
发生背景 行为类别 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与影响 持续时间 备注
持续时间
(4)行为分析
行为分析:
翔宇属于挫折容忍力低的任性行为。根据婴幼儿任 性行为划分的四种类型,婴幼儿的学习、生活较为平 顺,始终在顺境中成长,一旦碰到困难或挫折则心理 承受力低,以哭闹、发脾气或拒绝参与活动来宣泄情 绪。此外,根据婴幼儿注意发展评估来看,婴幼儿不 仅能注意到周围不变的事物,而且对事物的变化也很 敏感。翔宇不仅关注自己手中的事物,也关注到周围 同伴的,所以会着急,引发了情绪的变化,导致了手 中力道的加重,恐龙蛋的破碎。而生活在顺境当中的 翔宇,无法忍受这种突如而来的挫折,尤其当老师拒 绝了他的请求,更让他无法忍受,甩门而去。
任性类型分类表
序号 1 2 3 类型 以自我为 中心 喜欢说 “不” 社交能力 差的孤立 者 挫折容忍 力低 操作性定义 想要的东西未及时得到满足的话,继而会以 哭闹、撒娇甚至是地上打滚的撒泼形式“逼 迫”成人满足其欲望。 以“不高兴”或“我不要”作为应对,拒绝 配合家长让做的事情。 自我意识强,好胜心重,自我评价过高,在 团队活动中总想胜人一筹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缺乏社会交往规则意识、能力,从而被孤立。 学习、生活较为平顺,始终在顺境中成长, 一旦碰到困难或挫折则心理承受力低,以哭 闹、发脾气或拒绝参与活动来宣泄情绪。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取样法
取样法
第一节 时间取样法
一、概述 (一)涵义
在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目标幼儿的 目标行为,并记录目标行为的出现次数,借以 了解目标幼儿行为模式的一种方法。
时间间隔
规律性间隔--事先设定固定的时间间隔,比如以观 察30秒、记录30秒的时间间隔。
随机性间隔--随机选取观察时段,并以相同的时间 观察目标,比如一个小时随机选取某一分钟观察, 一天观察次数不等。
(三)选择观察情境 (四)选择记录方式 (五)观察并记录
以师幼互动事件为例
1.确定了特定事件:师幼互动事件 2.行为类别 教师开启的互动事件 幼儿开启的互动事件
主题 约束 班别 纪律
小班
指导 照顾 抚慰 提 让幼儿 共同 表达 询问 活动 生活 情绪 问 做事 游戏 情感
大班
3.行为定义
约束纪律:教师根据幼儿园日常或是教学活动中的 普遍性行为规范
(三)记录方式和资料呈现
1.检核 2.计数
事件取样
一、概述(一)涵义
选择一个事件作为观察目标,记录事件发生的来龙 去脉,包括说明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等详细信息的研 究方法。
(二)事件取样的目的
频率 持续时间 因果关系 严重性
(三) 适 用 时 机
1.想获取特定事件或行为发生的频率、次数 或强弱
提问: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 共同游戏: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
4.选择观察情景
目标行为发生的情景和地点 师幼互动贯穿整个幼儿园活动 晨间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体育活动等等
5.记录方式
系统记录方式 叙事描述记录方式
案例:告状行为
符号系统记录方式
告状原因 肢体冲 物品争夺 欺负他人 小计
告状发
2.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练习】
1.操作下定义 很新概念 分类定义 2.观察表格设计
婴幼儿攻击性行为操作性定义
婴幼儿攻击性行为:婴幼儿对其他人大喊 大叫,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并伴随拍、推、 踢、戳及用东西打人的行为,以及破坏物 品的行为。
序号 1 2 3 4 类别 操作性定义 破坏物品 踢桌子、扔玩具、破换玩具等 攻击他人 推、拍、戳及用东西打其他人 语言辱骂 用不文明的言语辱骂其他人 乱发脾气 冲他人哭闹、尖叫、踢打、扔东西
【例如】
婴幼儿吮吸手指行为: 是指两岁以上婴幼儿经常有吸吮手指、衣 角、或是被角等行为。 幼儿同伴交往: 指幼儿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 的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 信息,沟通情感并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例如】
【练习】
社会性游戏操作性定义
游戏类型 操作定义
无所事事 没有做游戏,只是碰巧观望暂时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玩弄自 己的身体,走来走去,爬上趴下,东张西望。 旁观 观看他人游戏,有时凑上来跟玩游戏的儿童说话,提问题,出 主意,但自己并未直接参与游戏。 单独游戏 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 平行游戏 在同一个地方玩,各玩各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涉。
时间取样观察法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 间隔由两种: 规律性间隔, 随机性间隔。 时间间隔:事先确定观察时间,选定具体时段, 用一定的时间间隔来观察。 例如: 每周一、三、五下午3~4点,对大班10名幼儿 每名观察6分钟,持续6周。
使用条件


只适用于经常发生的行为; 只适用于外显行为,不宜于观察内在行为; 必须确定观察目的、被试的数量、观察的范围 和时间等; 必须对观察的行为与事件给以明确的操作定义; 应当制定时间取样观察记录表。
记录形式:
查核记号,打钩记录行为是否出现; 记录记号,划”正“等,记录在限定的时间间隔 内,行为出现的次数或频率。
采用“间歇——观察——记录”的方式 例如:
每一名儿童观察6分钟,1分钟观察,一分钟记录, 一分钟间歇,重复上述过程。
(5)行为分析
整理观察记录资料; 撰写观察分析报告。
(5)行为分析
教师回 应
分析
分析
伊珊的个人因素可能包括:是否希望引起 他人的注意,而做出了抢书的行为。若是因 为书籍提供不够多元的原因,老师就必须检 讨是否需要增加语文角内的图书量或更多元 化。如果是伊珊的个人因素导致抢书,老师 就必须进一步地与伊珊沟通对话,了解为什 么要抢别人正在看的书。 如果是伊珊个人情绪所影响,个人情绪又 可分为两类:一是因为情绪不佳找人出气, 二是因为伊珊本身就讨厌于欣,所以针对于 欣下手。 上述这些可能因素,都必须要在已经记录 的观察资料中寻求佐证。若没有足够的佐证 材料,则观察者或老师就必须依照上述分析 的可能因素,再次对伊珊进行观察,辅导伊 珊改变行为,也可以解决于欣的告状行为。
任性类型分类表
序号 1 2 3 类型 以自我为 中心 喜欢说 “不” 社交能力 差的孤立 者 挫折容忍 力低 操作性定义 想要的东西未及时得到满足的话,继而会以 哭闹、撒娇甚至是地上打滚的撒泼形式“逼 迫”成人满足其欲望。 以“不高兴”或“我不要”作为应对,拒绝 配合家长让做的事情。 自我意识强,好胜心重,自我评价过高,在 团队活动中总想胜人一筹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缺乏社会交往规则意识、能力,从而被孤立。 学习、生活较为平顺,始终在顺境中成长, 一旦碰到困难或挫折则心理承受力低,以哭 闹、发脾气或拒绝参与活动来宣泄情绪。
√ √ √
B
9:15-9:30 A B
联合游戏 在一起玩相同或类似的游戏,相互追随,但没有组织与分工, 做自己想做的事。 合作游戏 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承担角色任务,互相帮助。
时间取样观察法
1. 含义
时间取样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 标准来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 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
【案例】幼儿攻击性行为
刘老师准备从上午9:30到11:00之间,观察自 己班上15名幼儿攻击性行为及其发生的频率,一 共观察的时间是90分钟。 她将这90分钟平均分配在15名幼儿身上,即每名 幼儿将被观察6分钟。 另外,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刘老师准 备在一个星期内,反复这个过程3次。观察结束后, 每名幼儿共有3次、每次6分钟的行为记录。



缺点





只具体内容,行为过程及性质。 不能保留行为发生的顺序,难以揭示行为 的因果关系。 将贯穿行为分解为若干成分,破坏了行为 的完整性,难以识别行为的相互关系。 行为类型的建构,容易带有主观偏见。
第二节 事件取样观察法
事件取样观察法——叙事描述记录法
观察主题:幼儿告状行为 告状者:于欣 观察者:A老师 观察日期:2016.5.21
描述
事件发 生前 角落活动时,伊珊左看右看,最后选择了语文角, 语文角内已经有五位幼儿,伊珊是最后一位进入语 文角的。伊珊走到书架前,将书架里的绘本一一拿 起又放下,伊珊就这样重复了好几次,仍然没有拿 起任何一本书。
达维的观察结果
经过三个多月的观察,共记录200例争执 事件。其中68例发生在室外,132例发生在室 内;每小时发生3-4次;持续1分钟以上的13 例,平均时间不到24秒,室内比室外长;男 童争执多于女童,攻击水平也高于女童;随年 龄增长争执事件减少,但侵犯性质增强;所有 争执都伴有冲击、推拉等动作,偶有喊叫和哭 泣;争执原因往往是对占有物品的不同意见; 大多出于被迫服从年长儿童而停息;平息后恢 复常态。
(3)制定观察记录表
表2
幼儿信息记录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是否为独 父母是否 教养方式 生子女 离异 李宜恒 男 四岁 否 否 父母教养
(3)制定观察记录表
观察 日期 规则意识行为类型 观察时间 8:00-8:20 A类型 √ B类型 C类型
5.22
9:00-9:30
10:00-11:00 8:00-8:20 √
1.事件取样法的概念
从被试多种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 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 观察的行为出现,然后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
【案例1】达维的幼儿争执事件


对幼儿园儿童在自由活动时间内发生的争执 事件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对象为40名2-5岁 的儿童,其中男孩19人,女孩21人。观察 过程是等待争执事件的发生,直至行为停止, 全程记录。具体包括: 争执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争执持续时间; 争执发生的背景、起因;争执什么(玩具、 领导权);争执者所扮演的角色;争执时的 特殊言语或动作;结局如何;后果与影响。
(4)行为分析
教育建议:
1.转移宝宝任性时的注意力。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 利用当时的情境特点,设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能 吸引他的一些新鲜事物上去。 2.用榜样法引导宝宝。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家长 可以用电影、电视或图书故事中的典型人物的具体形 象引导宝宝,使他得到启发和教育。 3.冷处理。如果孩子撒泼、哭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 下, 家长不要理睬他,孩子见大人不理,哭闹久了 会自觉没趣,等他冷静下来,再讲道理。
2.时间取样的操作步骤 (1)确定目标行为 婴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外显的 行为。 【例如】 幼儿规则意识
2.时间取样的操作步骤
(2)对目标行为进行操作性定义
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婴幼儿行为 进行描述,将抽象的行为转换成较为直观的、可 观测行为描述。
【例如】 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按照老师或同伴一起制定好的规则做出相应 的行为,对他人没做到或破坏规则表示不满。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第四章
取样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
定义: 取样观察是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抽取部分 对象为样本或抽取被观察者的“目标行为” 进行观察,然后以样本或目标行为的结果 推论总体状况。
行为的操作定义
“行为”是事先设定的
操作性定义: 对必须观察或测定的行为或现象给予具体 详细的说明、规定,确定一个行为或现象的 测量与观察记录的客观标准,即观测指标。
2.时间取样的操作步骤
【例如】
表1 幼儿规则意识操作性定义
类型 编号 行为类型 操作性定义
A类型 自主式规则意识 能自觉遵守规则,如:自觉排队,遵守 游戏规则
B类型 自我中心式规则 为了自身的行为而忽视某些规则,如: 意识 上课随便说话、下位 C类型 指责性规则意识 指责他人违反规则的行为,并要求他人 改正
频率记录法
记录时常把观察时间分为若干段,在每一 时段中记录某重行为类型,观察工作结束后, 可根据从各时段中累计的各类行为频率加以 分析。 方式:打“√”或划“正”字
幼儿阅读注意力观察记录表
时间 儿童 代号 有目的阅读 8:30-8:45 A B 8:55-9:10 A 阅读类型 无目的阅读 教师指定阅读
结果与 影响
3 ……
幼儿任性行为记录表(横向表)
儿童编号
发生背景 行为类别 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与影响 持续时间 备注
持续时间
(4)行为分析
行为分析:
翔宇属于挫折容忍力低的任性行为。根据婴幼儿任 性行为划分的四种类型,婴幼儿的学习、生活较为平 顺,始终在顺境中成长,一旦碰到困难或挫折则心理 承受力低,以哭闹、发脾气或拒绝参与活动来宣泄情 绪。此外,根据婴幼儿注意发展评估来看,婴幼儿不 仅能注意到周围不变的事物,而且对事物的变化也很 敏感。翔宇不仅关注自己手中的事物,也关注到周围 同伴的,所以会着急,引发了情绪的变化,导致了手 中力道的加重,恐龙蛋的破碎。而生活在顺境当中的 翔宇,无法忍受这种突如而来的挫折,尤其当老师拒 绝了他的请求,更让他无法忍受,甩门而去。
4
(3)观察记录
人物介绍(主角与背景人物) 情境背景(发生地点、因何发生) 持续时间(开始——结束) 事件内容(人物交流谈话内容) 后续事件(要观察的行为出现后又发生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