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1)
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而语文素有“百科之母”的称号,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小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整体素质。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浅谈一下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首先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于语言能力提高、语文规范的形成都有着最直接的作用。
要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有效的做法:1.建立教学常规,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规定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怎么预习、怎么阅读、怎么提问等等,使学生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强化训练。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教师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动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
严格要求,坚持不懈,良好的语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因此需要时间并严格要求,做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要不断有新的认识,特别是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心安排以学生的“学”为轴心的教学活动,激发、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
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应把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有机地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例如课本剧表演、谜语、儿歌、游戏等。
愉快的学习氛围形成了,学生自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从而学得活,记得牢。
所以,要重视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变“我学会为我会学”,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例如,笔者在平时语文阅读教学中形成了四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检查预习、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点拨指导;引导小结、梳理知识;质疑问难、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立足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成长,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可以加快学生成长的步伐,让学生看到语文学习的意义,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到语文知识的探索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低年级学生对语文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会因为对学科认识不足,没有形成语文学习的习惯而认为语文是不重要的,导致自身参与课堂的兴趣不高,不能积极地跟随教师探索语文的奥秘。
在语文学习的时候,学生会下意识地选择拖延和逃避,用消极的态度来应对,致使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不足,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延缓了进步速度。
(二)学生语文技能掌握不牢部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喜欢依赖教师,等待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意识,影响自己的语文学习和后续发展。
学生无法构建语文思维,就无法站在语文角度判断问题,理解知识,进而掌握语文技能。
学生容易认为语文学习是枯燥的,不肯再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探索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
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的学习负担沉重,将自己带到语文学习的恶性循环中去。
二、低年级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的策略(一)设计生活话题,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根基,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营养,让学生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
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生活,组织学生围绕生活话题与教师进行互动,锻炼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
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生活话题的时候,要避免话题脱离实际,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逐步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教师要想使学生了解植物落地生长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植物的情感,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展示不同的植物种子散落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与教师展开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培养、提升才能真正地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如何教育孩子们,提高其语文素养呢?一、注重语音教育孩子的语音发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教师要用正确的口语模板来教孩子,引导孩子掌握语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大量朗读、做语音功课、唱歌以及讲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逐渐掌握语音的规则和技巧,进一步强化语音教育的效果。
二、关注阅读教育在阅读教育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理解力及阅读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小说、诗歌、报刊杂志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全面提高阅读素养。
尤其是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要大力推广阅读教育,引导孩子们读好经典名著、带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和寓言故事等,为他们的人生路程提供更有价值的滋养。
三、注重听说训练和写作教育听说训练和写作教育能很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孩子们在不断的听、说、写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口语训练、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方法,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教育也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写作能力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需要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引导孩子们从小锻炼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注意语文文化的传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们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还需要花费一定的力气传授语文文化。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只是语文教育中的基础,而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语文文化。
语文历史、古代典籍、古代诗词等知识和文化,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打下更好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语文教育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们需要注重语音教育、阅读教育、听说训练和写作教育以及语文文化的传授,帮助孩子们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语文素养的提升则是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若想保证学生真正拥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在低年级段就要将其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培养策略。
教师要对语言能力的提高予以重点关注,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进而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如此方可使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切实达成。
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如果想要得到提升的话,必须要对语文核素的培养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导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蕴含着的丰富的情感,切实完成好教学工作可以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语言能力等得到提高。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对教材内容、教学经验等予以充分利用,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语文素养进行培养。
当然,教师要对相关的理论有清晰的认知,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方式单一对小学低年级语文予以教学时,教师采用的方法显得较为单一,也就是将相关的语文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导致学习兴趣变得较为低下,课堂注意力会涣散,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感,这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2不重视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时,很多教师对引导的重视程度是较低的,这就导致习惯养成目标难以实现,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显得较为低下。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关注的是自己的讲解,但是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则不够了解,而且在整个教学中不会主动和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也就不是十分清楚,这对教学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导致课堂教学处于无效状态。
2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2.1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增强互动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口语表达的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不大,心理尚未成熟,所以口语表达的主观意识较为薄弱,在课堂中能够主动表达的学生是较少的。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精 品JINGPIN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刘瑞芳山西省兴县实验小学 山西省兴县 033600摘 要: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它可以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
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小学语文教学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语文素养引言语文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也一直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高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语文教学活动开始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展开。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高雅的言谈举止。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全面的。
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务必要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将核心素养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分析1.1当前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我们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的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同时也对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进行优化。
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具有良好品质和正确三观的榜样,带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全方位发展。
1.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在生活中处处用到语文,所以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时语文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强了,那么其他学科的学习才会更加轻松。
而且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听说读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把握,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去形成完善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者:何影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4期摘要: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启蒙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学生的语文教学应关注基础的知识夯实,与简单的问题理解,要让学生从低年级阶段就构建自主的求知意识,养成良好的语文听说读写习惯,逐渐的从被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的互动探究中去,形成自主的语文思维意识,虽然学生的认知浅薄,对语文的理解也一直停滞不前,在表层面的信息上展开思考,但只要教师教学方式得当,采取多元化的模式导入趣味元素,从基础的拼音认字等着手,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杂问,就能够激发学生的互动活跃性,使得学生逐渐的爱上语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引言语文的素养指语文综合层面的认知能力,其思维、情感、意识能力均应在课堂的互动中得到启发,而小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很容易走进认知的误区,形成错误的理解意识,教师应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遇到难点的问题时通过多媒体或者合作互助的形式,让学生感知到语文的曼妙多姿,将抽象的信息化为直观内容,以灵动化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只有在学龄低的时候形成积极健康的思维意识,才能够助力后续的语文深化探究,教师应改变照本宣科的模式,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1]一、多样化的拼音教学拼音学习中,学生惯于死记硬背,以固定的形式去记忆,这样不同的拼音文字就容易混淆,且在书写中有很多不规范的事例,教师要让学生改变以往机械化的学习模式,在接触到拼音时,应用寓情于景的模式,将生活中一些与拼音相关的情境与之衔接起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常见的拼音教学形式,是将拼音的字母与一些动画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大公鸡的喔喔叫等强化学生的记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多变。
教师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课堂的互动计划根据儿童多动、好奇心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将大量的练习融入游戏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知识。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写作、听说等多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过程。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注重阅读。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的课外读物,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名人传记等,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修养。
其次,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注重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日记、作文、小说等写作活动,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此外,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需要注重听说训练。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通过听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交际的活动,如朗读比赛、语音语调练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需要注重综合训练。
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字能力和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阅读理解、综合填空、作文表达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通过有效的阅读、写作、听说和综合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希望学校和教师能够重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如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欢迎阅读与收藏。
如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1一、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听辨能力听,将信息输入大脑。
21世纪科技大发展,语言的传导运用进一步现代化。
随着电话、电脑的普及,社会生活对人们的视听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往往因缺乏听的能力而导致学习被动。
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之一。
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教师开始教课时,可先让学生从头到尾地听一遍童话故事。
听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清童话故事的大概内容,边听边想。
如教《公鸡的脸红了》这课时,先让学生听故事。
想一想:(1)这个故事讲了几种动物?(2)主要讲谁?(3)主要讲了什么事?这个过程,主要是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概括能力,养成边听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读童话故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生读故事,先要读通,遇到生宇、新词能主动查字典解决。
再要求读懂,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人物,把故事的原因、经过、结果弄明白。
对于某些重点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情景,加深理解。
如教《公鸡的脸红了》抢修屋顶这一段,教师抓住“深夜”“赶来”“抢修”这三个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深夜里狂风暴雨把公鸡屋顶刮跑,兔子、鸭子、松鼠连忙赶来,一起帮助公鸡抢修屋顶的情景,使学生感悟邻居对公鸡的热心帮助,最后让学生把故事熟读成诵。
童话中的对话,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便准确地体会和把握人物的性格,如能配上一定的头饰和面具,让学生上台表演,那效果更好。
三、讲童话故事,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童话语言通俗简洁,故事曲折有趣,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童话教完后,先让学生顺着板书的提纲自己练习讲故事,然后同桌同学互讲,最后到讲台前讲给全班同学听,力求语言准确,表达生动,态度自然。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的责任。
语文素养不仅仅是指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面我将从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好书。
通过朗读、诵读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多写、写好作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词语搭配、句式结构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写作业,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家长还可以陪孩子一起朗读诗歌、故事,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文学作品、课外读物,拓展孩子的语文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最后,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文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名人故居、文学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作家、文学评论家等人士到校讲座,让学生与文学大家面对面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努力。
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可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成为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人才。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和训练。
1、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
让小学生接触课文多读,在读中画出生字,注上拼音和优美的句子。
低年级语文老师可以领读、示范读,然后让学生自己读,培养语感;也可以稍缩短读的时间,并指导他们学会粗读和细读。
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桂林山水》课文,我先让同学们粗读,以便理解整篇课文内容,接着细读感知重点句子。
我要求学生读得抑扬顿挫,这样对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2、领悟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语文素养提高的钥匙。
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如何让我们的小学生理解作家的意图和情感,体会出作家在静默状态下的心性语言,我认为是阅读教学的关键,也是语文素养提高的钥匙。
语文教师要担负起这个重任,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不断去唤醒他们心底的善良和感恩,关怀和爱,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领悟自我感受难忘的句子。
3、积淀是阅读教学的贮存,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平台。
学习语文不能急噪,更不能浮躁,我们要有耐心的引导小学生积累语言,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感悟语言的内涵和魅力。
应该说感知语言是记忆语言,是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领悟语言是把课文的语言摘进自己的内心里去,内化到自己的情感区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而积淀语言才是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和作者对话的平台,它可以厚积薄发,也可以薄积厚发。
这是实践语言发展观的环节,也是小学生习作的重要前沿。
4、创新是阅读教学的跃升,是语文素养提高的界碑。
学习语文的关键是发展语言,而语言的发展又要求我们在学习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
正确处理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是我们激发小学生语言创新的基础。
因此创新的理论只有我们语文教师自己把握,而我们要求学生创新,就是要求他们写自己喜欢的语言就可以了,在表现形式上可以不断使用各种句型,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真实的生动的表达自己内心逼真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精选文档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它将保障学生能力的全面进步。
为了使这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得到突显,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语文材料、生活实践、艺术享受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和发展,而非用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语文知识束缚学生。
在这种认知前提下,教师们非常有必要做好语言、文化、思维等维度的教学思路调整。
一、语言基础是保证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语言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先行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应当得到语言及文字方面的科学系统训练。
像在低年级时,基本的字词基础教学便必不可少,方能满足语言建构的初步要求。
而在小学的整个教育阶段内,教师同样需要以大量的精力应对这部分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深度感受及体验要求。
例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时,教师便需要让学生注意到本文的生字: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吸引、蝴蝶、花草茂盛、色彩斑斓、迷人。
这些生字均属于语文核心素养之中的语言基础应用内容。
为了使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并能熟练运用,教师可利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具象的场景来了解这些字词。
比如“台湾”?一词汇,教师首先要使学生知晓这是一个地名,然后,向学生展现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台湾在地使学生在大尔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台湾的风景,图上所处的位置,脑中对台湾的美丽景色有一个良好印象,进而带着这样的印象进入课文的学习。
简而言之,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尝试借助教学工具引导学生以感性的色彩理解词句,从而打好语言基础。
在此过程中,有一点应当引起教师留意: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里面的语言基础应用目标是分层次提升的,并非保持不变,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拼音及简单汉字是其掌握的目标,在中高年段则是让学生借助工具理解文本,对词汇和句子的感情色彩加以分析,因此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予以区别对待,促使学生打好不同年段的语言基础。
二、思维调整是确保核心素养巩固的要点要想让学生学生完善核心素养,教师还应注意到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摘要:在当前教育领域中,核心素养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级阶段,教育工作者更要做好核心素养的渗透工作。
文章以语文学科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进行探究,旨在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和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语文素养;培养策略语文素养具体来说就是指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的修养,除了基本的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和语感等,还包括审美情趣、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写字能力等各项语文能力[1]。
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长远的眼光对待语文学科的教学,纵观全局,立足学生将来的健康成长以及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拥有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一、基于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项占据主要地位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
在传统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要求学生记住汉字的结构和拼写。
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枯燥,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语文素养培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这一主体,尽可能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采取编儿歌、猜字谜、讲故事等各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以此增强教学趣味性。
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只有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变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获得有效成长。
除了优化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基于语文素养的培养优化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解“团结”“勤劳”“诚信”“爱国”等相关词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这些词组的内涵进行分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的重要性、勤劳的重要性等。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一、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分析首先,需要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一些影视资料等引入到教学中,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
有的学生家长可能会认为影视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会耽误学生的学业,加上现代影视市场比较混乱,可能是会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存在,但是不能因为这一点弊端就完全否定影视的价值。
教师可以对影视资源做一个筛选,选择出适合学生观看的影视资源,像《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超级飞侠》、《多拉历险记》等,这些动画片就比较具有教育意义,能丰富学生的视野,而且学生在观看这些动画片时,一般都会跟着学说话,这样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播放一些影视资料,像邓小平同志的生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难忘的一天》中的内容,学生在教材与视频资料的影响下,更加热爱祖国,促进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
另外,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仅凭课堂的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一些低年级学生,其在翻阅书籍时往往会表现出盲目性与烦躁性,这就需要教师教授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来实现学生语文文化底蕴的增强。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收集美言美句的习惯,在阅读中出现的一些优美的句子、段落等进行摘抄,并能适时的进行反复品读;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使得学生的语文知识更加丰富,并且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二、对于语文学习新资源的开发分析首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将学生需要积极开发语文的学习资源,利用生活中各种语文的学习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以及课外学时资源两种,课堂的教育资源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展示的各种生活实例,这样方式能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而课外学习资源一般比较直观,能将学生直接进入到生活中,像一些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等。
小学语文素养达标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素养达标基本要求
一、低年级段(1-2年级)
1、能熟练、通顺朗读必读课文2-3遍;
2、能流畅背诵所学单元古诗词、必读课文的重点语段;
3、能准确拼写、拼读生字、词;
4、能默写必会黑体(重点)生字、词。
二、(3-4年级段)
1、能熟练、通顺朗读必读课文2-3遍;
2、能流畅背诵所学单元古诗词、必读课文的重点语段;
3、能准确拼写、拼读生字、词;
4、能默写必会黑体(重点)生字、词;
5、能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描述课文主要内容,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6、能正确运用必读课文中的重点生字组词,重点词语造句;
7、能较好地完成课文后的基础习题;
8、能较好地完成课文后“综合性学习”中的习题。
三、(5-6年级段)
1、能熟练、通顺朗读必读课文2-3遍;
2、能流畅背诵所学单元古诗词、必读课文的重点语段;
3、能准确拼写、拼读生字、词;
4、默写必会黑体(重点)生字、词;必读古诗词能全文默写;
5、能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描述课文主要内容,概括课文中心思想;能正确讲述古诗词的大意;
6、能正确运用必读课文中的重点生字组词,重点词语造句;较好完成“小练笔”作文(150字左右);
7、能独立完成课文后的基础习题;
8、能高质量地完成课文后“综合性学习”中的习题;
9、根据课本要求,有效阅读“选读课文”,并完成课后习题;
10、能较好完成“口语交际”、“习作”中题目,习作要求500字以上。
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能力等。
新课程改革中基本理念的首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学生底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们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收获,我们主要从“日常积累”和“课堂教学”这两大途径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
一、日常积累古人说得好:“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下面我从“读背说写”四个方面,谈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积累。
1.广泛阅读,拓展学生视野阅读素养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基本要素,是学生实现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奠基石。
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要求每天每个学生必须读一到两个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每个学生在假期至少读两本课外书。
每周五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上好周五的两节大阅读课,为了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
2.背诵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中国历代经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和国学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还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幼稚的心田,让孩子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我们充分利用每天早读的时间和周四国学课堂,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积累语言。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背会一句名言警句或者增广贤文,每周背会一首古诗或者一个片段,坚持课前一分钟背诵。
3.多种方法练口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每天下午第一节安排了10分钟的“谈天说地”,在开学时,我们年级组就谈天说地的话题和这项训练的实施措施进行了研讨,并组内统一话题,有计划的安排训练。
另外,扎实上好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时机,采取创设情境,巧设问题,角色表演等等多种方法进行说话训练,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努力为学生的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低年级课堂中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低年级课堂中的渗透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因此,在低年级课堂中,要重点渗透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方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在教学中,要多设置阅读练习,让学生熟悉阅读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2.阅读策略:通过启示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比如通过题目预测文章内容、抓住关键字、整体把握文章主题等方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
3.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促进孩子阅读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文章和课文,让学生感到有趣、有启发性,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文教育素质,还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
1.培养敢说敢讲的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讲敢说,尤其是在口语表达上,要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有尝试表达的机会。
2.提高说故事能力:通过讲故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话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讲一些故事,然后让学生复述,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
3.鼓励语言思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想法和感受,以不同的话语方式和文化背景传递信息。
通过语言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写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语文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
怎样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崔峦)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对学生而言,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
”故事很短,却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
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
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
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
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
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在”听”的培养中,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交际需要的推动,活动就是学生施展口语表达才能的舞台、谋求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阵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1)
————————————————————————————————作者:————————————————————————————————日期: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深圳龙岗信义假日名城小学李万娜
【主题词】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
学习力决定一个人的竞争力。
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学生今后学习力和竞争力的基础。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生,语文素养呈现水平多层次、结构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等特征。
教学实践中,坚持以新课标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倾听他人说话、口头交际、阅读以及写字写作等四个方面能力,是实施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更是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正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更是肩负着“育智”与“育德”双重责任。
语文学科教得好不好,主要看学生语文素养好不好,并且最终必定落到以学生“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会生活”的能力水平为标准。
一、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竞争力。
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但是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小学一、二年级
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黄金时期。
语文素养高的人,其情感更加真实、细腻和准确,其审美更加体现深度、高度和维度,其内心更加追求知行合一,其行为更凸显正能量。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应当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语文素养,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
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认识不到位”,“目标不明确”、“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识字能力,轻写字能力培养。
据了解,大多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很重视教认字、识字。
上小学后,识字能力发展得很快。
但由于这些学生动笔机会少,再加上书法教育未能被大多数的家长和幼儿园重视,学生往往对字词只是简单的“认识”,而不知其结构章法,更不清楚其含义及运用。
二是重听话能力,轻说话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以老师教学生听和说为主。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学生怎样才能说好等,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学方案,并非能一蹴而就。
一些学校专门开设了说话课,但说话课尚无专门、实用的教材,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效果不怎么好。
三是语文课重视,其他学科不重视。
长期以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被视为是语文课的责任,其他学科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课堂发言时,部分教师未能做到适时教给学生说话、交流的方
法与技巧,指出学生说话时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是发达地区学生语文素养水平较高,落后地区学生语文素养水平偏低。
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学生智力开发得早,语文素养普遍较好;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学生,各方面教育条件跟不上,语文素养水平偏低。
以写字能力为例,广东省历届书法大赛中,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学生,将近80%的学生来自珠三角地区。
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也不例外。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当前课程标准设置及考评机制仍欠科学,如“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这个内容在语文以外的学科没有体现,学科之间未能形成合力,语文素养培养缺乏系统性;二是小学低年班学生年纪小,知识储备不足,学生整体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语文素养培养处于初始阶段,教师难以在段时间内形成一套完善的培养方案;三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对口语能力和扩展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往往只关注孩子书面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而忽略日常交流兴趣与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实效性,可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
(一)循序渐进,分阶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完成学前教育,许多孩子还保留着幼儿阶段的诸多习性,如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
因而,
第一学期主要训练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这个阶段教师要抓住学生普遍关注的对象,然后精心选取相应的趣味性浓厚的说话题材,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平台,动画结合,图文结合,音像结合,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培养学生参与“听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到了第二学期,教师把侧重点转向“说”的训练。
第一,要引导学生完整、连贯地说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二,指导学生全面、准确地转述别人的意思。
二年级上学期,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是学会说书面语言,明确地区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二是学会用书面语言简单地写人、写事和写物。
二年级下学期,着重训练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开始初步的、简单的扩展阅读。
(二)以人为本,增强非语文学科渗透语文素养培养意识。
学生的含义就是学习人生,即学习生存的技能、本领;学习生活的知识、能力和行为规则,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或者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学习了解生命的机体、意义和价值。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需要,结果是教育教学不被学生接受,效果不好。
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本。
学生的需要是什么,他们学习的内容就是什么。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就是学生的需要。
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学习社会科学,学生同样离不开“听”、“说”、“读”、“写”。
因此,非语文学科教师授课时,要针对学生的需要,指导
每一个合作小组都建立起信任、尊重、依赖、融洽的学习关系,针对所学知识,有计划地设计问题,让每一学生都能够读懂老师所给出的问题,都有表达的愿望和主题内容,做到“说”者有忠实听众,“听”者能耳目一新。
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
有人认为,阅读和写作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事,低年级教会学生字、词、句就行,这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
实践证明,要让阅历尚浅的小学低年班学生“感悟”新词的意思,并且学会运用新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借助一定的语境去理解新词,掌握运用新词的方法。
例如,每天由一名同学在班级小黑板上写上自己看过的好词好句,或者是自己的真实感想、所受到的启发等,以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从而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另外,组建班级图书角、开展班级读书摘录比拼、定期为学生推荐书目并组织互换图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等形式,有利于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圈、点、批、注,手眼并用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将来更好地进行语言思考、语言组织等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写一手好字是中国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养成写字的好习惯,既可以陶冶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又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增进学识
修养。
因此,培养学生好好写字的习惯,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习惯就是好品质。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而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其他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义务和责任。
改革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强化非语文学科参与培养语文素养的意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效实施以上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的有力保障。